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秋天的画》word教案2.doc_第1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秋天的画》word教案2.doc_第2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秋天的画》word教案2.doc_第3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秋天的画》word教案2.doc_第4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秋天的画》word教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秋天的画word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2.学会本课的几个生字,会读多音字“行”,理解“墙报、桂花、香味、成熟、帮助、叔叔”等6个词语的意思。3.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各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4.仿效例句,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能读出课文中的全部生字,重点学生“墙熟报”3个生字,理解;“墙报叔叔”的意思。3.理解第一段课文,并能正确朗读。教学过程:一、启了谈话,揭示课题。1.天气渐渐凉了,小朋友们穿上了秋装,大地也换上了新衣服,谁记得第一册我们学过哪篇有关秋天的课文?秋天的果园,谁能试着背背?秋天还有哪些变化,你能说说秋天的其他变化吗?2.冬冬画了一张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学第8课秋天的画。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归纳:A.谁画了这张秋天的画?B.画中还画了些什么?C.为什么要画这张画?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1.带着这三个问题听录音。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学习“墙报”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墙报”指什么?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1.划:划带有生字的词。2.读:读带拼音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3.记:看田字格记字形。4.数:这篇课文有几段,标上序号。5.想:A.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B.从插图的哪些地方乍出这一幅秋天的画。C.秋天的画画了些什么?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2.认读词语,理解部分词义。叔叔:叔父;称呼跟父亲辈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3.读准多音字:行做量词时读hang,做动词时读xing4.初读课文。A.自由读课文。B.课文分几段来写的?指名分段读课文。C.看图说说为什么说这是秋天的画?D.“秋天的画”画了些什么?E.齐读课文。五、巩固字词。1.读生字卡片。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3.写出下列字的偏旁。帮( )收( )闻( )六、书写指导。七、课堂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桂花香味成熟帮助”四个词语的意思。2.能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助的部首是什么?叔的部首是什么2.多音字组词。行:xing( )hang( )3.认读词语。4.课堂作业:二、学习第一段。1.为什么“我”要画这张秋天的画呢?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2.指名回答,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3.“画什么呢?”这句话是谁问谁?像这样的句子人们哪里学过?应该怎么读?(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练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指名读)4.齐读第一段。三、学习课文第二到五段。1.“我”在这张画里画了什么,听录音。过听边想,划出有关的词语。2.用”我一( )、( ),还画了( )和( )。”来说一说。结合板画理解桂花:出示桂花图,你见过桂花是怎样的?(金黄、淡黄、五个花瓣);草坪:看图说说草坪是什么意思?(种着草的平地)果园:果园里会有些什么?板画三个小朋友和农民,看出他们在干什么?3.“我”画这些景物的顺序是怎样的?轻声读25段,用“。”圈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说说我画了什么。(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4.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年出这是一幅秋天的画?自由读25段,找出课文中的词句读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1)闻到了桂花的香味。(2)不像夏天那么绿了。(3)小白杨飘下了几片金黄的叶子。(4)红星在闪烁。重点理解“成熟”一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苹果成熟了?5.指导有感情发朗读句子,秋天的景色多么美丽,金黄色的桂花,金黄的树叶,闪烁的苹果,我们朗读民时要读出赞美的语气,读出丰收的喜悦。四、学习第6段。这一段讲了些什么?五、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用“先再又还要”说说我画的过程。3.“先再又还要”是表示做一件事的先后顺序。人们还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做其他事后顺序吗?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景色,还学会了用“先再又还要”来说话。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进一步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2.用”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各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生字。2.认读词语。3.用“先再又还要”说一句话。二、指导背诵。1.听录音25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我”画了些什么,这些景色是怎样的美丽。2.背诵25段。3.自由准备背诵全文。4.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三、总结:春夏秋冬在自然界中各有各的景象,春天的景色很美,秋天的景色也很美,所以我画了这张秋天的画贴在墙报上,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1.秋天到了,大自然的各种植物、动物都有了变化。例如:桂花、小草,你们能用这些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吗?2.课堂作业。3.你还能说哪些有关秋天的景象?(枫叶红了;大雁排着队伍往南飞。)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二上苹果落地word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读写“自言自语”等11个词语,会用“思考、吸引力”说话。2.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会读经过改编的课文句子。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学重点会用“思考、吸引力”说话;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教学难点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细读课文24段,凭借课文内容练习说话。学会相应的生字。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小朋友都吃过苹果,苹果红红的,圆圆的。可是,你看到过苹果长在树上的样子吗? (出示课件:几棵结满红苹果的苹果树)看图说说成熟苹果的样子。2.我们吃的苹果就是从苹果树上摘下来的,要是不摘苹果熟透了,会怎样呢? (出示课件:苹果落地的画面,并出示课题苹果落地。)3.齐读课题,说说你看到苹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却从苹果落地这个现象中发现了问题,并进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学家。二、自学课文: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意思。2.标上节号,想想课文讲了谁,什么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三、检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正音。2.讨论课文讲了谁,什么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四、学习第24段: 1.那么,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课文是哪几节?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自由读课文24节。2.交流学习:1)师边叙述,边出示课件:一天傍晚,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忽然发现2)出示句式说话:一天傍晚,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发现_。自由准备,指名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说。3)朗读课文第2节。4)学习生字“掉”。3.再读课文,思考: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他开始怎么想,后来,他又是怎么想的?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句子。4.交流:1)按要求说话:他想:他又想:同桌互说,指名说一说。2)读一读3、4两节,说说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结合学习生字“言、而”,说说怎么样是“自言自语”,齐表演。划出自言自语说的话,指导朗读。5.指导朗读这两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五、指导抄写生字,并评议。教后感: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看图说话,再分学习小组学习2-5节课文,要求想一想学会了哪些生字,用“”划出想的句子,用“”划出怎么做的句子。这样,分组学习时,目标更明确,效果也较好。学文后,小朋友能体会到牛顿从小爱动脑筋,遇事爱问为什么,并能一直为此努力思考研究,对他们有一定的帮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15节。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几节课文,学习生字“总、思、考、吸、引”。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卡片读生字,并找朋友。2.读一读24节课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3.指导完成作业本题目4,并读一读。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再读一读24节课文,说说你从这件事中看出牛顿是个怎样的人2.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的,自己读一读。3.为什么说“牛顿从小爱动脑筋”呢?出示句式说话:1)牛顿从小爱动脑筋,因为他_。自由练说,后指名说。2)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3)练习:因为今天下雨,所以_。并换一种说法说一说。4.牛顿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说明他5.学习生字“总”,练习用总要说话。牛顿遇到问题总要_丁丁见到老师总要_我做完作业,总要_6.完成作业本题目6。7.齐读课文第一节。三、学习课文第五节: 1.导入:牛顿真会动脑筋,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那苹果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右抛落呢?这个问题你们想过吗?牛顿想了以后,又怎样呢?请小朋友读课文第五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结合指导作业本题目5。3.朗读这一段课文。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4.结合学习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四、朗读课文15节,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五、复习生字: 1.卡片认读生字,并说一说注意点。2.指导抄写生字,并评议。教后感:教学时,我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学习第一节和第六节。第二课时学习2-5节。同时,在小组学习后交流时,我让学生回答时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学生兴趣较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2.学习课文第六段,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培养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自由读一读15节课文,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2.学习用“为什么提问。1)齐读第一段。师:牛顿从小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我们也来学习用“为什么“提问。通过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对这句话,我们可以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吸引力?并板书。你们会这样问吗?2)出示练习提:苹果掉下来。苹果不向天上飞。请小朋友任选一句话练习说话。自由说,指名说。3)谁能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呢?二、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结合学习生字:世、界、著、名、科1)齐读最后一句,谁能给“牛顿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句提问?2)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这个问题?牛顿_,所以后来成了世界著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