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_4_第1页
种子的萌发_4_第2页
种子的萌发_4_第3页
种子的萌发_4_第4页
种子的萌发_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种子的萌发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总第 7 课时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 授课人: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学前准备】准备实验内容 【预习导航】 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提出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并作出合理的假设。 资料一: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雨,则不用浇水也可以播种;而在过于潮湿的地里播种,则种子不会萌发,反而会造成种子霉烂。你的问题和假设分别是_ _。 资料二:许多农作物要在春天播种,而在天寒地冻时不适宜播种。 你 的 问 题 和 假 设 分 别 是2 / 5 _ _。 资料三:农作物播种前往往要先松土,使土壤疏松。 你 的 问 题 和 假 设 分 别 是_ _。 【课堂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请你针对预习导航中的一个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参考课本的方法步骤 )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 得出结论: 课堂小节:( 1)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是 _,_, _。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以及。 ( 2)有些种子的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界条件也适宜,但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_。 2、若想将种子邮寄给远方的朋友,种子袋内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种子萌发? 3 / 5 【达标检测】 1、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条件是 ()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阳光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温度 2、储存种子,什么样的条件有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 ? ()A.高温、潮湿 B.高温、干燥 c.低温、潮湿 D.低温、干燥 3、冬小麦播种太晚会很难萌发,原因主要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A.空气 B.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有生命力的胚 4、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土壤浸水,小麦很少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的温度过低 B.土壤中养分流失 c.土壤中空气不足 D.土壤中水分不足 5、将煮熟的玉米种子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种子不完整 B.处在休眠期 c.胚已死 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6、种子萌发时消耗的营养物质 来自于 ()。 A.水分 B.空气 c.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物质 D.肥料 7、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 25 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组种子先萌发 B.乙组种子先萌发 c.甲、乙两组同时4 / 5 萌发 D.乙组种子不萌发 8、在种子萌发实验中,选种的方法是选择 ()。 A.粒大饱满的 B.粒大干瘪的 c.随机抽取 D.取发芽率高的 9、早春播种以后,用 “ 地膜覆盖 ” 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 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 B.种子萌 发需要避光 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防止风沙 10、把大米种到地里,没有长出水稻,原因是() A土壤温度太低 B土壤潮湿不够 c种子的胚已破坏 D阳光不够充分 11、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甲乙丙丁 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 温度 23232323 棉华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没有萌发全部萌发没有萌发 (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 件是,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组。 ( 2)要证明 “ 光照对种子萌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