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复习卷1、这篇课文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2、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反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4、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伽利略在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反复试验证明自己是对的,才向学生宣布结果,并要在比萨城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主要目的是打破当时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科学的态度。5、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习中,我们只有善于思考,敢于怀疑,才会有所发现。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伽利略伽利略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星际使者,1611年,伽利略在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中,肯定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学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学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1840年出生,1917年去世。罗丹创作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巴尔扎特等人物雕塑。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26* 全神贯注1、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2、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这两句话是茨威格对这件事的感触。他亲眼目睹了罗丹对艺术的执著和浑然忘我的工作态度,深受启发,进而明白了人类的一切工作要想做好,都应该像罗丹一样全神贯注。27鱼游到了纸上1、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2、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3、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4、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画得像活的一样,正是他专注认真、坚持不懈的结果。28* 父亲的菜园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成语与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 4)项庄舞剑: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小时了了:孔融 7)卧薪尝胆:勾践 8)图穷匕见:荆轲9)运筹帷幄:张良 10)才高八斗:曹植 11)引锥刺股:苏秦 12)凿壁借光:匡衡13)悬梁刺股:孙敬 14)囊萤映雪:孙康 15)煮豆燃萁:曹植 16)洛阳纸贵:左思17)一字千金:吕不韦 18)如鱼得水:诸葛亮 19)投笔从戎:班超 20)刮目相看:吕蒙21)沧海一粟:王海粟 22)王任重:任重道远 23)鹏程万里:杜鹏程 24)饮水思源:黄思源 努力学习的成语: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孜孜不倦 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 牛角挂书 不耻下问囊萤映雪 发奋图强 持之以恒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手不释卷韦编三绝 闻鸡起舞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程门立雪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春诵夏弦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1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4.有感情朗读课文。二、课前准备: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一、学习“预习”部分。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二、提示课题。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解题。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第一段:讲近xx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中华民族的摇篮)2.可是,近xx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六、课堂作业。1.抄写新词。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4.有感情朗读课文。一、讲读课文第二段。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二、讲读第三段。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三、讲读第四段。1.读最后一段。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四、总结全文。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级咖啡考试题库及答案
- 挑战英语测试题及答案
- 心态课程试题及答案高一
- 仓储物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密主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常见误区剖析试题及答案
- 报表开发考试题及答案
- 检验员与设计师的协作关系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环保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少年中国说五线谱乐谱
- 《酸碱中和反应》上课课件(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 综合素质(幼儿园)课件
- 《民航服务礼仪》项目五 地面服务礼仪
- 公共管理学(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DB23∕T 1019-2020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证券】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完整版讲义)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上My Noisy Schoolbag课件
- 跨铁路桥施工方案
- 建筑装饰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建设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
- 风管制作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