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六年上)_第1页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六年上)_第2页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六年上)_第3页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六年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第 18 课 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六年上 ) 莲山课 件 k 第 18 课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 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2 / 4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 “ 五雷阵 ” 。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 “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 ” 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 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 “ 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 ” 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 ?愚公谷中也写道: “ 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 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 ” 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3 / 4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 “ 大阿福 ” 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 “ 沙孩儿 ” ,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 “ 沙孩儿 ” 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 “ 单片印模 ” 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 “ 善业泥 ” 。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 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 结跏趺式 的痕迹。 ”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 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 “ 手捏佛道 ” 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4 / 4 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 “ 蟠桃会 ” ,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