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文艺美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文艺美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文艺美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美学复习提纲:一、填空:(10分)1.东晋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以后南齐谢赫又提出以“气韵生动”为中心的“六法”,这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经验的系统总结。2.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诗词学,都是建立在总结以往文艺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的。3.古希腊艺术门类:神话、雕刻、史诗和悲剧。4.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母嘉通【Baumgarten】。这门新的科学叫做“伊斯特惕克”【Aesthetik】,即美学。5.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论美的著作,用的是对话形式。6.艺术的逻辑历史分类: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根据出现顺序划分)艺术可分为:再现艺术(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表现艺术(工艺、建筑、音乐、舞蹈),语言艺术(文学)7.工艺是一种静态的表现艺术。音乐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艺术,也叫做表情艺术。舞蹈和音乐一样也是动态的表情或表演艺术。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8.雕塑、绘画、摄影是静态的再现艺术。戏剧、电影是动态的再现艺术。9.东晋顾恺之明确提出“以形写神”。“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神的源头来自庄子10.优美与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审美范畴,中国的传统美学亦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11.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二、选择:(10分)苏格拉底:Socrates1.柏拉图【Plato】:美是理式2.康德【ImmanuelKant】: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上,认为美是主观的3.黑格尔【Hegel】: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遵循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抓住了美所需要的特定的感性形式。5.车尔尼雪夫斯基【Cherushevsky】: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者我们想起的生活,那就是美。(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生活便具有上述的特点。)6.孔子【Confucius,KungTze】: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甚至是善的同义语。(“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尊五美,屏四恶”)三、名词解释:(20分,5个)【某些名词解释也可能用来考简答】1.社会美:指社会生活中的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主要特点: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重在内容。2.艺术美: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3.自然美:自然事物之美,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研究有很多观点,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然美由于被当做人和人的生活的暗示,在人看来才是美的。4.形式美: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5.美感: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6.美学: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四、问答题:(20分,2个)1、请比较中西方认识自然美的历史过程的不同,并说明为什么?中方:从致用、比德到畅神在人类发展初期,在中国与欧洲,人类形成了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即致用。到了春秋时代,人们尤其是儒家学者,形成了一种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即比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形成了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即畅神。西方主要分为这几个时期:古希腊时期:通过Tantalus则神话寓言,我们了解到那时的人们认为自然是不合作的,不值得信任的。而Narcissus神话则告诉我们古希腊人对自身寄予了强烈的爱。后来西方造型艺术对人体的重视,则是这种传统的有效延续。古罗马帝国后期: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希伯莱)文化慢慢取代了古希腊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自然更没有了自己的位置。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自然美的关注开始出现了萌芽。西方人自然意识的觉醒首先建立在对宗教专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对宗教和理性的双重质疑成了这一时代的精神主流,对自然的热爱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主导性精神欲求。19世纪早中期:浪漫主义诗人接续了这种以自然对抗文明的传统,对文明社会的逃离、对自然的归依成为他们表达浪漫理想的最重要方式。19世纪后期:由法国巴比松画派开启的印象派绘画则将对自然的重视强调到了新的高度。总结来说,东西方人自然观念的发展,其实形成了一个互补型的环状结构。西方人由古代对自然的不信任、敌视、征服到现代一步步发展为对自然的对话和顺应;中国人则是由古代对自然的顺应发展到了近代以来的对抗和征服。2、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主要有四种意见:第一,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第二,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第三,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黑格尔派美学的同时,非常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第四,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3、喜剧的发展历史、审美表现及其例子:在倒错中显真实,善用夸张的手法关于喜剧的本质性特点:v第一,关于喜剧中人物的特点。v第二,关于喜剧的效果。v第三,关于喜剧中的喜剧人物的丑和滑稽的关系。v第四,关于喜剧人物的心理状态。v第五,关于喜剧与人的内在生命冲动的关系。关于喜剧作品内在构成的特点:寓庄于谐关于喜剧作品的艺术技巧:v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v第二,夸张喜剧的艺术特征: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4、美感中的理性认识与逻辑中的理性认识有什么不同?逻辑中的理性认识虽然要依赖感性认识,是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但它却排斥一切感性认识的因素。而美感认识中的理性,它不是排斥一切知觉、表象等感性因素的抽象概念,而是存在于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之中。所以,美感认识中的理性不是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而是就在对于美的感性形象的品评和体验之中。5、“情人眼里出西施”从哪些方面表现审美的个体性?美感的个性,即是美感的差异性。每个人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是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首先是阶级的差异。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阶级地位和社会生活有不同的爱好、趣味、心里和需要。其次,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道路、命运和遭遇,以及文化教养与心境等,是各不同的,因而形成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感。6、美感有没有阶级性?“焦大爱不爱林妹妹”?7.优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就是指优美,优美的特点是出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和秀雅的美,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如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音乐,典型地体现出优美的意味。8.崇高:美处于矛盾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强劲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数量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数量的崇高主要涉及体积,比如暴风雨中的大海;力量的崇高一则指拥有巨大威力和支配力的对象,如疾风暴雨。9.悲剧: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它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势力暂时得压到,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10.喜剧:戏剧中的喜剧是一种艺术的形式美学上的喜剧概念则较为宽泛,它包括文学作品、戏剧艺术以及生活实践中一切滑稽的因素,即一切荒谬悖理、显得可笑的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