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一、默写(5分)1. ,满江风浪又如何。(水口行舟)2. 荷蓑出林春雨细, 。(牧童词)3. ,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词)4. ,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5. ,眉目分明画不如。(赠外孙)二、文言文(2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 本文选自 所著的 (2分)7. 解释加点字(4分)(1)卿今当涂掌事: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 )(3)及鲁肃过寻阳: ( )(4) 肃遂拜蒙母: (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9.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在这篇文章中的吕蒙具有怎样的性格?(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神童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 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也。 【注释】:饶州自元丰末。饶州:古代州名,今江西波阳一带。元丰:宋朝年号。 神童:指应神童试。宋代科举开始有神童科,赴考者称应神童试。 俚俗:世俗之人。 木杪(mio):树梢。10.解释加点字(2分) (1)朱天锡以神童得官 得( ) (2)“然儿非其质”中“质”字的解释应选择的义项是 A抵押,人质 B.本质,实体 C.询问,对质 D.质地,资质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1)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_ 12.纵观全文,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指明了造成小儿“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也”的原因是:(2分)(1)_ (2)_ 13.神童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2分)_ _ 三、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的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经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_(错乱、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xin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 (广阔、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3.看拼音写汉字(1分)苔xin( )14.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15.划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16.文章第五段是通过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习性的?(3分) 17.下列对本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A“警觉”概括地介绍了松鼠反应敏锐的习性,“十分”则道出松鼠生性敏锐的程度非常高。 B“只要就”这一条件复句和“跑、躲、逃”三个动词,极其具体而又生动地刻画了松鼠的货真价实的“胆小如鼠”的性格。 C松鼠“住在高大的树上”,但是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并以“稍微”点出触动之轻微,松鼠居然能感受到,立即作出反应,或“跑”、或“躲”、或“逃”,从而突现灵敏到何等程度。 D“只要就”是个条件复句,一旦出现“触动”的信息,立即作出反应或“跑”、或“躲”、或“逃”,极其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松鼠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的警觉灵敏的习性。 18.有人说文章第六段与本文中心脱节,可以删掉。你是怎么认为的?请阐述理由。(4分) 母亲的诗总会在某个时间,捧起手中的一本诗集,集子的封面已略有泛黄,但扉页上幼年的题诗仍依稀可见。这是一首孟郊的游子吟,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句上我还做过批注,上面写道:“这就是我的母亲。”听来有点傻,其实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首诗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已成为各种语文考试的常客,但对我来说,这首诗里所蕴含的内涵和古诗却是永远无法忘怀的温馨记忆。到今天为止,我仍旧知道母亲不是诗人,母亲并不会写诗。但是,当我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在此时忽然觉得,我母亲她似乎写过一首诗 十多年前,我还在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依稀记得那时的我一听到下雪,便会放下手上所有的东西,飞速奔到屋外,只管抓紧这份快乐。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x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知道啦!”我哆嗦着应声道。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 “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我低头哀叹道。在这样的一种情绪缠绕下,我无法对自己释怀,想要在这星夜下大声疾呼,喊出人生的愤懑,但却不知究竟喊些什么?只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愁绪郁结在心底,无法排除,无法离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可能是站累了,也有可能是心累了,我用力撞上房门,在门后找了个凳子坐下,屋内只听到我的唉声叹气。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了我一眼。“孩子,星星生厌吗? 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我没有说话,只是被母亲的话有所打动,站在原地不断回味着刚才的绕梁音。但整个空气中好像都弥漫着积极的乐符。“还在磨蹭什么?来!”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我本想说不看的,但不愿意扫母亲的兴,于是只能同往。 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我的母亲虽然不像林肯母亲般严厉、不像王安忆母亲那般优雅,但她在我的心里就如同一首诗歌,每时每刻都在心中流淌,给我温暖,给我力量!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我已懂得:母亲就是一首诗,一首专门为我创作,无怨无悔的母爱之诗。无比思念这样的母亲啊!19根据文中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x( )人(1分) 20“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出的话,竟被我称为诗,这是因为_ _(2分) 21.文中两次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第一次是我_ _ _的时候;第二次是我_ 的时候。(2分) 22.文中画线句属于_描写,作用是_ (3分) 23. 由全文看“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3分)孤独、失落24. 文中的母亲是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使“我”勇于面对生活,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母爱的感受。 (6分)作文:(40分)25.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要求:(1)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 600字左右。参考答案:1. 昨夜扁舟雨一蓑 2. 芦管卧吹莎草绿 3. 乱插蓬蒿箭满腰 4. 黑发不知勤学早 5.南山新长凤凰雏 6.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1)涂:掌管 (2)以为:认为 (3)及:等到 (4)遂:就 8. (1)你说军中事务繁多,又有谁能比我多呢? (2)与有志气的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对别人另眼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9. 知错就改 勤奋苦学 10. (1) 得到 (2)D 11. 让孩子坐在竹篮里,挂在树梢上,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12. (1)俚俗争慕之 (2)昼夜苦之 13. 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要因材施教,不可揠苗助长等。 14.藓 15. 错乱 宽广 16. 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的形状,突出了松鼠的可爱、漂亮。 17. 搭窝的选址 窝的结构 窝口设计 18. B 19. 可以删除。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松鼠可爱、乖巧、驯良的特点,而末节的内容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且不符合环保主题。不可以删除。因为末节介绍的是松鼠的用途,也属于本文的一部分内容。(回答是否可以删除1分,简述理由2分,理由能扣住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20. 袭 21. 母亲随口说的话语言朴实,却给了我极大的教育和鼓励,因而在我看来母亲的话和诗一样优美。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2. 母亲鼓励“我”克服困难去上学;母亲鼓励“我”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努力去创造成功。 22. 环境描写 渲染了环境的昏暗,表现了我因没有找到工作而产生的低落情绪。 23.害怕、缩头缩尾 温馨、鼓舞 温暖、怀念 24. 言之有理即可。(着重突出“智慧”和“力量”2分,能联系自身实际2分,语言通顺2分)25. 写作指导:阳光,给予人和煦与温暖,它播洒了种子,给人带来希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沐浴阳光前,仍需要众多的困苦使之升华。要写好这个文题,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审题准确,明确题眼是“总”,而对于文题的分析后,注意两个带有“隐喻义”的词,“风雨”和“阳光”。文题中的“阳光”指的是成功、快乐等一些积极的情感。而“风雨”则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等一些负面情感或历练。二、要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不管这种感受是苦涩甜蜜的,还是欣喜惊奇的。三、要有典型的材料,从材料中自然生发感受,诉说自己对成长的真切体会。要善于从平凡普通的生活中,观察出对生活的认识,对成长的感受。附送: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3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 教材分析:本小节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内容。教材首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几个百分数。接着通过聪聪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此基础上直接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然后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使得“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表示法和写法。二、教学目标:1、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2、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 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引导学生说出: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完成P78“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2、完成P78“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3、P79练习十九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4、“做一做”第四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五、板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读法写法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4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先导课教案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四、教学难点:2019年六年级第五单元教案(包括先导课)2019-2020年六年级第五单元教案(包括先导课)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四、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0.45 1.2 0.367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2.5 5 0.48 1.25 10.3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1。(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0.2424%1.4140%0.12312.3%(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2教学例2(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27%271000.27135%1351001.35(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4教学例3(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 80%(4)想一想:2.5%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5)完成P81“做一做”第1题。5、教学例4(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2)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3)完成P82“做一做”第1、2题。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练习十九第1、2题。2、练习十九第3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五、板书设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5 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母是100的数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是解决问题的需要,并经历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归纳能力。 2、让学生能根据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快速、准确的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教学重点: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在前不久举行的冬季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班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学们感到自豪吗?(请出班级中的运动员)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运动员们为班级争了光。但是,你们要知道为了取得成绩,他们付出了艰苦的训练。(幻灯出示一幅照片)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电脑出示:学校田径队进行体能训练,王老师要求队员进行仰卧起坐练习。结果赵洋完成了80个,陈汉良完成了100个,你能比较出他们俩所完成的个数吗?继续出示:学校田径队进行体能训练,王老师要求队员在5分钟内完成指定个数的仰卧起坐练习。结果赵洋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5倍,陈汉良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0%,谁完成的个数多?(指导学生理解题意,他们都是把完成的个数与谁比较?表达方式相同吗?指定个数是多少?能否直接比较?必须要进行转化。)怎么转化?学生试做,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汇报(1)、将小数化成百分数指名汇报,教师板书:1.15= =115%请学生说明每一步是怎样想的?并追问一位小数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呢?因为115%大于110%,得出结论, 赵洋完成的个数多.(2)、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指名板书:110%= =1.1也请学生进行解释,重点是第二步,因为1.15大于1.1,所以赵洋完成的个数多。(3)、小结,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完成的个数的多少了。如果不进行转化你能很快看出来吗?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需要。并说明这是本课的研究内容,板书课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自主检测。1、 0.25=( )%1.4= = =( )%0.123= = =(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上完成。并请学生重点介绍中间两步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改写?改写的根据是什么?2、教师说明,以上过程是我们的思考过程,其实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规律。让学生认真观察例题与试一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举例说明。3、学生再做两题,看一看。0.48= =( )%1.739= = =( )%4、根据你的观察和解答过程,想一想,怎样将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呢?思考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学生分析,再说一说。(学生汇报,并以以上的习题来举例说明。)教师板书方法。5、完成教材107页“做一做”。把0.38、1.05、0.055、3改写成百分数。并说说怎样改写的?6、追问:那么,又怎样将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呢?引入例2。根据刚才的结论,将下面的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27%=( ) 124%=( ) 0.4%=( )说说是怎样改写的?现在你能直接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改写了吗?教师板书方法。7、完成教材108页“做一做”。把15%、80%、3.5%改写成小数完成后,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怎样移动小数点?教师进行评价。8、教师小结,学生认真读一读、记一记教材108页方框内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1、快速抢答(1)、与25%相等的数是( )(2)、与0.9相等的百分数是( )(3)、( )比23%大0.4。2、判断(1)、1.8%与1.8相等 ( )(2)43%4.20.00434.3% ( )学生独立判断,并深入认识。(去掉%,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正确从大到小排列吗?)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学得轻松吗?五、板书设计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0.25=( )%1.4= = =( )%0.123= = =(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例2把27%、124%、0.4%化成小数。27%= =( )( )( )124%= =( )( )( )0.4%= =( )( )(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6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一、教材分析: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种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这是因为,分数和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求常见的百分率的思路和方法与用分数解决问题大致相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为此,教材首先说明,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沟通了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的联系。二、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解答求百分率(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前面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还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其实,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经常用百分数来解决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教学例1第(1)题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提问:你能提一个求分率的数学问题吗?(已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师:谁来解答这个问题?生:120160=师:你知道这个题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出示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什么疑问?(生质疑)师解疑,板书什么是达标率。让学生说说六年级的达标率是什么意思?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桌进行交流)生:表示已达标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为单位“1”。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师:从这儿,我们就可知道求百分数的方法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5页例1的第1部分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生:写法不同,书本写成分数的形式了,而且多了“乘100%”师:谁知道为什么要“乘100%”呢?不乘行吗?生:因为如果不乘100%,结果是分数的形式;而乘了100%结果就是百分数了。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达标率,也知道了怎样求达标率,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计算)汇报板书师:对达标率的计算你还有疑问吗?生:0.75100%怎样计算呀?师:问得好,那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问呢?生:我知道,可以把100%看作1,再把0.75化成75%就可以了。生: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可以把100%中的100乘0.75,“%”照写。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两种理解方法都可以,你认为哪一种更适合你学习的,你就可以选用那一种。(板书: 100%=0.75100%=75%)师:同学们现在你对求达标率这种问题会了吗?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灵活处理)(二)教学例1的第(2)题解决了达标率问题,下面我们到生物组去看一看。这里有一个还没完成的试验报告。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什么是发芽率?(师板书)知道了什么是发芽率,怎样计算呢?你又能否像达标率一样把发芽率用公式表示出来?(让同桌带着问题讨论)学生汇报,老师完善板书。师:现在分3大组完成这个试验报告并汇报结果,看哪一组最快最好。师:你可以为这次试验作个总结吗?生:从这次试验可知绿豆的发芽率最高。生:我从这次试验可知大蒜的发芽率最低。生:我知道花生的发芽率比大蒜的发芽率高。、(有利于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与学习。)你们知道计算发芽率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师小结)(四)小结运用师:同学们对比求达标率和发芽率,你能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吗?生:都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都是部分与整体的比较、都要乘100%、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公式的分母都是单位“1”等等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多,求百分率的问题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部分量与整体的比较。师: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达标率、发芽率这样的百分数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例出其他的百分率吗?试试看。学生举例: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花生的出油率等等,师板书。这些百分率怎么计算呢?小组同学商量一下。学生以4人小组合作写百分率的公式。(组长负责作好记录并汇报。)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求花生出油率的问题,想去看看吗?出示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题汇报。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二)精明小法官:1、学校上学期种了105棵花苗,现在全部都成活,这批花苗的成活率就是105%( )。2、王师傅生产的98个零件,全部都检测合格,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4、某工人加工了103个零件,有100个合格,这些零件的合格是100%(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回答。师:你认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方法又是怎样的?五、板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达标率=?出勤率=?发芽率=?命中率=? 成活率=?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7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 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2、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四、教学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63 1.08 7 0.044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比原计划增加的14公顷实际:原计划:12公顷(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列出算式:(1412)14(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的题目。2、练习二十二第1、2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板书设计: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例2:实际造林时原计划的:14/12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412)122120.16716.7%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少:(1412)14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8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类问题实际上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于有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所以这里只通过例3教学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其他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等问题则安排在习题中让学生尝试解决。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3(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2)学生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3)引导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4)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独立列式计算:第一种:140012%=168(册)1400+168=1568(册)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68(册)2、 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3、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补充练习(1)出示练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2)分析理解: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学生做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五、板书设计: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第一种:140012%=168(册)1400+168=1568(册)课型: 新授 主备: 曹传艳 课时编号: 39 第二种:1400(1+12%)=1400112%百分数应用题练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学过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后,研究过了各种类型的分百应用题,因类型相似,学生经常容易混淆,出现各种错误。这节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通过各种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公务员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B卷)
- 2025年成人教育领域线上学习模式下的在线教育市场细分与定位研究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与护理团队协作研究报告001
- 2025年电商平台售后服务与品牌形象塑造研究报告
- 河北张家口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国企企业面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考点解析-河南省登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实数)汇编单元测试试题(详解版)
- 2025年度票据保险与损失补偿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销售与保险组合合同范本
- T/ZHCA 007-2019染发化妆品眼刺激性试验体外测试方法牛角膜浑浊和渗透性试验
- 电梯砝码租凭合同协议书
- 基于人工智能的性传播疾病预防个性化方案研究-洞察阐释
- (高清版)DG∕TJ 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课件
- 私人诊所免责协议书
-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大全(每日一练共22份)
- 蒸汽锅炉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羽毛球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儿童合唱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西藏日喀则支行春季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