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五四制(考试时间: 60分钟;分值:100 分)二、选择题(2*20=40)1、大气层中能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的圈层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2、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把同一株农作物产生的种子种下去,后代植株也会有高有矮,有的可能穗大粒多,有的可能穗小粒少。这说明生物界存在着( )A、遗传性 B、变异性 C、不变性 D、适应环境3、下列家用电器没有应用电磁铁的是( ) A、电饭煲 B、扬声器 C、电磁起重机 D、马达4、我们通常说的东风是指( )A、向东吹的风 B、向西吹的风 C、时而向东吹、时而向西吹的风 D、不确定5、臭氧层被破坏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紫外线辐射强烈,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B、一部分物种灭绝C粮食增产 D、全球变暖6、下列生物是单细胞个体的是 ( )A草履虫 B病毒 C、银杏 D、蚂蚁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子代与亲代间的( )培育而成的 A、变异 B、遗传 C、杂交8、 下列现象中不存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切割铁管火星四射 B、流星划过夜空 C 、溜滑梯 D、风力发电9、让身体热起来的最有效方法是( )A 跑步 B 喝高热量饮料 C 吃巧克力 D 穿厚衣服10、古人取火的方法中没有( )A 阳燧取火 B 火石取火 C 钻木取火 D 火柴取火11、钻木取火的方法是利用了( )的原理A 摩擦生热 B热胀冷缩 C 热量传递 D、不确定 12、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3、反复弯折金属丝会使金属丝变热这是由于A 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B 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C 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D 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14、食物中含有( )A 机械能 B 化学能 C 热能 D 声能15、下列能源利用中,对环境破坏最小的是( )A、煤炭燃烧发电 B、石油化工厂 C、天然气燃气灶 D、 太阳能热水器16、下面属于摩擦生热的是A 煮饭的锅里冒出热气 B 多次弯折后的铁丝变热 C 铁条加热变粗 D 飞机降落时起落轮胎与滑道擦出火花 17、小明家有一个挂钟(在满弦的情况下),但他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挂钟和准确时间相比变慢了,怎么使挂钟走的更准些?() A、将钟摆调长些B、将钟摆调短些C、在钟摆的摆锤上加一个重物D、不能确定18、电视机将电能转化成A、热能和光能 B、声能和机械能 C、声能和光能 D、声能和热能19、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其优点是A、有磁性 B、有两极 C、两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的 D、体积小20、下列设备或模型与风能应用无关的是( ) A、 B、C、D、二、填空题(1*20=20)21、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普遍存在 和 现象。22、每个人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叫_的细胞开始的,生命开始的“摇篮”是母亲的_。23、公路上紧急制动的大货车在车后产生了长长的车轮痕迹,还伴随着黑烟和橡胶味,在这一过程中_转化为_能。24、最早观察并命名细胞的人是 国科学家 。25、煤炭、 、 等广泛应用的能源被称为常规能源。26、在未来几十亿年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_。27、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_搬运_物品。28、摆的摆动快慢取决于_。最早发现摆的秘密的是_。29、_是一切活动的源泉,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烧煤炭,将其中的_能转化为_能供给我们使用。30、_的流动形成了风。_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空中缓慢降落的专用工具。三、判断题(2*10=20)3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 )32、我们广饶县夏天经常吹东北风。 ( )33、胎儿在妈妈的子宫中呆大约四十周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 )34、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应尽量多吃肉、蛋、奶之类的食物,营养才跟得上( )35、适合人造卫星飞行的空间是大气层的平流层。 ( )36、荡秋千时,体重大的荡得快。 ( )37、父母高个,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 ( )38、一般男孩的青春期比女孩早两年。 ( )39、摩擦生热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极有利也有害。 ( )40、摆在摆动时,摆出去或者摆回来,叫摆动一次。 ( )四、简答题(4+6+6+4)41、写出右图中显微镜四部分的名称42、在右边方框中用铅笔画出一个洋葱表皮细胞43、为什么说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44、我们正处在青春期,这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关于如何度健康地度过这一人生时期,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xx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BAABCAADAD11121314151617181920AACBDDBCC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遗传 变异 22、受精卵 子宫 23、机械 热 24、英 罗伯特虎克 25、石油 天然气 26、太阳能 27、磁效应 钢铁 28、摆长 伽利略 29、能量 化学 电 30、空气 降落伞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323334353637383940 四、41、(4分)目镜 粗准焦螺旋 物镜 反光镜42、(6分)略43、(6分,合理的每条1分)大气层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太阳紫外线辐射; 大气层为地球生物提供充足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大气层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温度适宜),适合生物生存; 大气层使地球免受陨石撞击; 丰富的天气现象为生物生存创作了条件44、(4分)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附送:xx年六年级科学与社会上册期中试题2019年六年级科学与社会上册期中试题马广兴 品德与社会(50)分 一 二 三 四总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做人之本是( )A 美貌 B 诚信 C 金钱 D 身体2、中国最早的类人猿是( )A 云南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天人3、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A 云南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蓝天人4、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 )A 云南元谋人 B半坡人 C 山顶洞人 D 蓝天人5、谁改进了造纸术( )A 张衡 B 华佗 C蔡伦 D 张仲景6、东汉的谁发明了地动仪( )A 张衡 B 华佗 C蔡伦 D 张仲景7、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楷书 D 小篆8、下列哪项是用在航海的(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火药 D 印刷术9、下列哪项是华佗的贡献( )A 指南针 B 麻沸散 C火药 D 印刷术10、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出发的( )A 西安 B 北京 C长安 D 延安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们的祖先是_,我们被称为_。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3、 每年的端午节是为怀念_。4、 史记的作者是_。5、 _和_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三、 男女同学如何正确交往?(4分)四、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6分)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1、B 2、A 3、C 4 B 5、C 6、A 7、A 8、A 9、B 10、C二、填空题1、黄帝、炎黄子孙 2、指南针、 造纸术、火药 、印刷术3、屈原 4、司马迁 5、黄帝、炎帝三、互相尊敬、优势互补。 四、诚实守信科学部分(50)分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一、填空题。(2X10)分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_、_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 _机械。2. 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和宽度,还可以_。3、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 _,而增加了材料的 _。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叫 _。5、像水龙头这样简单的机械是 _。6、斜面_越省力。7、横梁越_抗弯曲能力越强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5)分1、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 )4、所以的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 )5、改变物体的形状后,它的抗弯曲能力没有改变。( )三、连线题(每个连接2分,共6分)埃菲尔铁塔 拱形“工”字形钢材 改变形状赵州桥 筐架结构四、列举题(10分)1、你能列举出那些工具是省力杠杆?2、你能列举出那些工具是费力杠杆?五、人的人体结构有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