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电机控制器的设计
44页 17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1张CAD图纸
EPS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EPS电机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书.doc
中期检查表.doc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综述.doc
封皮.doc
封面.doc
成绩评定表.doc
指导教师评分表.doc
摘要.doc
电路图.dwg
目录.doc
答辩评分表.doc
评阅人评分表.doc
题目审定表.doc
题目申报表.DOC
摘 要
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环保节能、助力特性可调、安全性高等优点,许多汽车企业和研究单位已经将其做为重点研发项目之一,其中,电子控制器硬件开发和控制软件是其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重点研究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模型。
本文重点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器硬件及控制软件。硬件设计方面主要包括:选取了飞思卡尔 MC9S12 系列单片机作为 EPS 系统 CPU,设计了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包括时钟电路、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等);采用 LM2576 芯片设计了稳压电源电路;方向盘转矩传感器信号和车速信号调理电路、助力电机驱动电路以及通信电路等。助力电机驱动电路由电机专用驱动芯片 TD340 驱动;通信电路主要由串口通信和 CAN 总线通信组成,实现与 PC 机和整车通信;控制软件方面主要编写了单片机的 A/D转换程序、PWM 模块和脉冲捕捉模块程序以及相关寄存器配置方法。
为了验证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在本设计中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包括无助力与有助力对比、方向盘回正控制等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硬件部分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可靠;软件控制效果较好,助力特性符合设计要求。转向系统稳定性较好,同时方向盘上无明显抖动,手感良好,为下一步的装车试验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EPS;传感器;单片机;电机;电路;
ABSTRACT
Becaus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ha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adjustable security advanced advantage, Many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units already use this as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projects, Including electronic controller hardware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software is its core technical on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teering system, Focus on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dynamic model.
This paper puts emphasis on the design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ontroll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control mainly includes; Select freescale MC9S12 series microcontroller as EPS system CPU, Designed the single chip minimize system clock circuit circuit (including filter circuits power circuit reset circuit etc.); Using the LM2576 chip design firm Voltage circuit was designed The steering wheel torque sensor signal and speed signal regulate circuit power motor drive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to boost by motor driving circuit for TD340 driver drive chip; Communication circuit consists mainly of ser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can bus communication composition, Realization and PC and vehicle communication; The control software is mainly wrote MCU A/D conversion process PWM module and pulse capture module procedures and related registers colloc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carry through experimental study on test-bed, Including the contras of without power and have pow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er hardwareperformance is good, Stable and reliable; Software control effect is good,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Steering system stability is good, And the steering wheel without obvious jitter, Steering feel is good,And getting ready for the loading test of the nex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ensor; Single chip; Electrical machine; Electrial circuit;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绪 论…...……………………………………………………….1
1.1 本设计研究的意义............................................1
1.2本设计研究的目的............................................ 2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3
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4
1.5 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5
第2章 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6
2.1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6
2.1.1 助力电机...............................................6
2.1.2 电磁离合器.............................................6
2.1.3 电子控制单元...........................................6
2.2 EPS 电机控制器的基本控制方式..............................7
2.2.1 助力控制..........................................8
2.2.2 回正控制..........................................8
2.2.3 阻尼控制..........................................8
第3章 硬件设计…………………………………………………..........9
3.1硬件电路结构及系统框图....................................9
3.2传感器....................................................10
3.2.1 电位计式扭矩传感器...................................10
3.2.2 车速传感器..........................................10
3.3 ECU.......................................................11
3.3.1单片机的选择..........................................11
3.3.2 时钟电路..............................................11
3.3.3 滤波电路..............................................12
3.3.4 电源电路..............................................13
3.3.5 复位电路...............................................13
3.4 电源转换电路..............................................13
3.5 传感器信号(车速、扭矩)处理电路..........................14
3.5.1 车速信号处理电路......................................14
3.5.2 方向盘扭矩信号........................................15
3.6 电机驱动器的选择..........................................15
3.7本章小结..................................................17
第4章 软件设计……………………………………………………....18
4.1 EPS 软件的总体流程....................................18
4.2软件设计..................................................19
4.2.1 A/D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19
4.2.2 电动机 PWM 控制....................................23
4.3 本章小结..................................................27
第5章 试验分析……………………………………………………...28
5.1 程序下载..............................................28
5.2 实验设备介绍..............................................30
5.3 台架实验结果与分析........................................30
5.3.1 无助力特性试验....................................... 30
5.3.2 助力特性试验......................................... 31
5.3.3 回正性试验........................................... 33
5.4 本章小结..................................................34
总结……………………………………………………………………..35
致 谢…………………………………………………………………....36
参 考 文 献…………………………………………………………….37
节能、环保、舒适、廉价是广大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基本要求,也是是现代汽车技术追求的主要目标,集中体现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在节能、环保及舒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助力转向系统己不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成为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
1.1 本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环保、节能、舒适、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外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器正逐步取代传统液压助力转向器。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代表了目前汽车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来会在动力转向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国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厂家还很少,市场上的产品主要被国外的公司所垄断。国外的许多厂家除了申请必要的国际专利外,还在中国境内申请了一些EPS专利。因此目前开发和研制用于轿车和轻型汽车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可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我国汽车行业在加入WTO后参与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提供一种有竞争力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同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于汽车的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2本设计研究的目的
电动转向器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系统,该系统能根据车辆的运动状况和驾驶员的要求实行多目标控制,以获得较强的路感、较轻的操纵力、较好的回正稳定性和回正速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快地响应转向输入,而且这些控制是在基本上不改变硬件的条件下通过软件即可实现。
从汽车诞生之日起,机械式转向系统就已经开始使用。几十年来,机械式转向系统一直在使用着,但由于人们对转向轻便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机械式转向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帮助驾驶员辅助转向的一种装置,此时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诞生了。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第一个使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向轻便性效果显著。此后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使得助力转向系统在功耗、体积和价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80年代后期,出现了变减速比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随后又出现了基于液压转向系统的新的动力转向系统新产品, 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变流量泵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变流量泵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处于比较高的行驶速度或者不需要转向的情况下,泵的流量会相应地减少,从而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功耗。电动液压转向系统采用电动机驱动转向泵,由于电机的转速可调,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关闭,所以也部分的降低了燃油消耗。由于该类转向系统技术成熟、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 目前在部分乘用车、大部分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辆上广泛应用。但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噪声等方面存在不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在上述两种助力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独立电机直接提供助力,助力大小由电控单元根据方向盘扭矩和车速信号进行控制。它具有节能、环保、高度安全性等特点,目前正逐步取代液压动力转向,像时下热卖的雨燕、飞度、SX4、速腾等车型都采用的是这种助力机构,而它也是未来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将装有 EPS 和装有 HPS 的车辆对比表明,在不转向的情况下,EPS 能降低约为2.5%的燃油消耗;而在使用转向情况下,燃油消耗更是降低了5.5%。此外,EPS可根据车速自动控制转向助力力度,有效解决一直困扰着传统转向系统的方向盘“轻”和“灵”的难题,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电动助力转向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在操纵稳定性和方向盘转向手感方面的问题,具有兼顾低速转向轻便性和高速增强路感的优点。三种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比较如表1.1所示。
表 1.1 三种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比较
类型EPSEHPSHPS
燃油特性耗油最少介于两者之间耗油最多
独立与发动机工作可以可以不可以
方向跟随性很好差差
路感状况很好好差
回正性能很好好差
助力特性准确、灵活、控制最优灵活性、传递性较HPS差中等
集成性能方便不方便不方便
环保性能环保不环保不环保
占用空间只有四个组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最小有40到50个零部件,占用空间较大有40到50个零部件,占用空间较大
耐寒性耐寒不耐寒需要预热不耐寒需要预热
重量很高中等较差
效率很高中等较差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在国外,从1979年开始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之前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 EPS 的成本太高。随着近几年来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EPS 的成本已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它独特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迅速迈向应用领域,部分取代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EPS 系统在日本最先获得实际应用,1988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装在其生产的Cervo车上,随后又配备在Alto上。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美国的Delphi公司,英国的Lucas公司,德国的ZF公司,都研制出了各自的EPS。EPS的助力形式也从低速范围助力型向全速范围助力型发展,并且其控制形式与功能也进一步加强。日本早期开发的EPS仅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高速时EPS将停止工作。新一代的EPS则不仅在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而且还能在高速时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EPS技术日趋完善,并且其成本大幅度降低,为此其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大。在国外,EPS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成为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由于技术保密,很难获得控制参数,要想实现技术自主创新,还需国人自己钻研。
在国内,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大多还处于实验室开发研究阶段,部分科研院所已经进行了装车实验。国内的清华大学早在1992年就开始了EPS的研究,曾研制出EPS的样机,并在试验台上进行了性能试验。2002年,经调查发现国内至少13家企业和科研院校正在研制中,如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南摩股份有限公司等。2003年上海市科委科技立项900多万元用于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开发与研究,其中投资300多万给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用于EPS控制器的开发。但大多都是在实验室台架试验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试验车上转向的效果有待改进;特别是在转向盘抖动,以及回正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南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转向轴式EPS产品)能进行小批量生产用于汽车装配。目前主要装配在排量在1.3L~1.6L的紧凑型轿车。目前21个国内汽车厂家的43个品种均可装配EPS产品,其中有6个厂家8个车型具有装配 EPS 的潜力,其中有重庆长安的奥拓、羚羊,吉利的美日、豪情,奇瑞的 QQ,天津丰田的威驰,悦达起亚的千里马,东南汽车的菱帅,广州本田的飞度等。昌河在其北斗星轿车和爱迪尔等车型上已把EPS作为选装器件,在三星级以上轿车上作为标准配置。控制机理是EPS的核心技术之一,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PID、模糊PID、神经网络等控制策略,绝大多数只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进行实验研究的较少。本研究采用 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车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助力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等装置,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作用在转向柱上,实现对转向的助力。电动助力转向的结构总成如图1.2所示:(2)EPS只有在转向时电动机才工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较少助力,因而很大程度上减少能耗。
(3)EPS取消了油泵、皮带、皮带轮、液压软管、液压油及密封件等,其零件与 HPS相比大大减少,因而其质量更轻、结构更紧凑,在安装位置选择方面也更容易,并且能降低噪声。
(4)电动机由蓄电池供电,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在发动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工作,因此提高了汽车行驶安全性。
(5)EPS 与液压助力系统相比,装配自动化程度更高,而且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通过改变微处理器中的助力程序算法,改变助力特性很容易实现。
(6)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布置方便,性能优越,由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模块化设计,为设计不同的系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1.5 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EPS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分析,建立了EPS的数学模型,具体分析EPS的动态特性中的助力特性,同时介绍电动转向中的三种控制模式: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和阻尼控制。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及其展望。所做工作如下:
1、理论分析。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电机控制器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
2、控制器硬件及软件设计。设计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硬件电路,绘制图纸,研究了单片机资源和编程原理,并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调试。
3、实验研究。在实验台架上进行转向轻便性试验、转向回正性能等试验,验证自主开发控制器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