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乡村旅游政府管理职能研究——以贵阳市为例.pdf_第1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乡村旅游政府管理职能研究——以贵阳市为例.pdf_第2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乡村旅游政府管理职能研究——以贵阳市为例.pdf_第3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乡村旅游政府管理职能研究——以贵阳市为例.pdf_第4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乡村旅游政府管理职能研究——以贵阳市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要 旅游业是贵阳市的重要产业,为推动贵阳市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突出 贡献。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是 反贫困战略的实践,在贵阳市旅游业中具有突出地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但贵阳市乡村旅游仍存在产品品位不高、接待服务不到位、环境污 染等问题,贵阳市政府对乡村旅游管理同样也存在薄弱环节,如:旅游整体形象 不明确,市场开发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缺乏力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 资体制不健全;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的问 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政府管理职能进行了具体设计,力求为 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升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促进贵阳 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旅游,政府,管理,职能,贵阳 i i i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o u r i s tt r a d ei sai m p o r t a n ti n d u s t r yi nc m i y a n g w h i c hh a sm a d eg r e a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f o r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m p l o y m e n t r u s t i ct o u r i s tr e s o u r c e si sr i c h d e v e l o p i n gr u s t i ct o u r i s ti s a ni m p o r t a n tm 哪l l r et op u s hf o r w a r dt h eb u i l d i n g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i st r a n s l a t i o no f c a m p a i g na g a i n s tp o v e r t yi n t op r a c t i c e s oi ti so fs i g n i f i c a n c e b u tt h e r ea g es o m es h o r t n e s s ,s u c ha s b a ds 日v i c e t h ei n f e r i o rq u a l i t yo fo u rp r o d u c t s s od ot h eg o v e r n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 s u c ha sb a d m a n a g e m e n t ,u n d e r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l a c ko ff u n d s ,s h o r to fp e r s o n n e l t h ea n a l y z i n gt h ep r e s e n t p r o b l e m s ,t h ea r t i c l ed e v e l o p sa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s y s t e m o fg o v e r n m e n tt os o l v ea l l t h e p r o b l e m s ,i m p o v et h el e v e lo fg o v e r n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a n da d v a n c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u s t i c t o u r i s t k e yw o r d :t o u r i s t ,g o v e r n m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i m p r o v e ,g u i y a n g i v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在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妥睁日期:一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大 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前言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科学发展理念的树立,旅游业已日益成为促进贵 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中以乡村旅游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它已成为贵阳市 反贫困战略的实践,为经济创收和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贵阳市乡村旅游 发展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产品层次低,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品质不高; 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专业人才短缺,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等,这些都成 为制约贵阳市乡村旅业发展的桎梏。就贵阳市政府对乡村旅游管理的现状来看, 还存在部份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思想还有待进一步统一;管理 体制不顺,管理缺乏力度;资金投入不足,缺乏融资手段等问题。因此,为推动 贵阳市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统一发展思想、合理进 行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监管理、坚持科学发展等方面对政府推动乡村 旅游发展的职能进行综合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乡村旅游概述 1 1 中外乡村旅游起源 古典乡村旅游的起源,学术界普遍存在两种说法:一是在1 8 8 5 年的法国,一 位名叫欧贝尔的参议员带领一些贵族来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 坐独木舟,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灌木丛,挖池塘淤泥,欣赏游 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 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友谊,此后,乡村 旅游在欧洲兴起并兴盛起来。另一说是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1 8 6 5 年,意大利“农 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一成立,该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家野趣,与 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成为乡村旅游的诞生的标志。无论怎样,古典乡村旅 游起源于1 9 世纪的欧洲是大家的共识。 现代乡村旅游的起源,应追溯到上世纪6 0 年代初的西班牙,当时居于城市的 人们兴起重归大自然,尽享田园风光的风潮,于是有的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 潢成旅馆,用于接待来自城区的旅游者以此营利,这被认为是现代乡村旅游的起 源。随后的十多年间,法国的城市居民兴流行建造“第二住宅”n 1 ,“第二住宅 区别城市居民们位于城区、长期居住的定居住宅,它多位于乡间郊外,还专门开 辟有人工菜园活动以供城市居民游乐。各地农民适应这一潮流,纷纷推出农庄旅 游,并组建了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一种说法是它萌芽于2 0 世纪5 0 年代,当时为外 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另一种说法是,在2 0 世纪8 0 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首先开办了荔枝节,主要目的是为了招 商引资,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于是各地纷纷效仿,开办各 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是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国内学者绝大多数认为国内 的乡村旅游从2 0 世纪8 0 年代末兴起。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郊区和著名风景区的边缘地带,乡村 旅游蓬勃兴起。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初期阶段,游客比较分 散,缺乏统一组织,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致使乡村旅游业经济效益没有很好体现 出来。如何使其规范发展,走上健康、高效之路,直接影响着我国乡村旅游未来的 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乡村旅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被提到旅游业发展的日程来并 2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成为被研究和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 1 2 我国乡村旅游产生的必然性 我国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发达国家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旅游 扶贫政策引导下产生的,我们可以从需求和供给的层次来分析乡村旅游产生和发 展的必然性。 从需求层次来看:第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 9 4 3 年 在需求层次论中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之后他又把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 成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 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乡村旅游满足第三至七层次,是人在满足了初级层次后必 然追求的高级层面,是与处于在旅游中获得人生阶段目标“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紧紧 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钢精从林掩没了青山绿水,城市居民 普遍具有回归自然的身心需求;城市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具有外出旅游的经济能力;数目众多的城市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市场条件。 从供给层次来看:第一,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的审美对象包括了自然 审美对象、社会审美对象、艺术审美对象,三个对象中又包含了众多审美元素( 见 3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下图) ,这些元素被提供给审美主体( 游客) ,得到越来越多审美主体的接受和喜 爱。 4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 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定义、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意 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1 3 1 旅游概念及类型的研究 由于最早在我国兴起的是农业旅游,在前期的研究中,国内有些学者直接将乡 村旅游的概念与农业旅游等同起来。王兵( 1 9 9 9 ) 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 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 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嘲卢云亭( 1 9 9 5 ) 认为:“只 要有吸引力,能给游客增加奇趣、野趣、异趣、乐趣,并拥有观赏、参与、习技、 科考、健身、阅历等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属观光农业一嘲。王仰麟( 1 9 9 9 ) 认为:乡 村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媒介,能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功 能的旅游业。杜江( 1 9 9 9 ) 等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 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 一种旅游方式。何景明( 2 0 0 2 ) 和李立华( 2 0 0 2 ) 对国内外诸多概念定义进行详 细分析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入文客体 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唐代剑( 2 0 0 5 ) 和池静( 2 0 0 5 ) 通过系统梳理已有定 义,从系统分析乡村旅游发生的场所、凭借的资源、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的 本质特征( 乡村性) 、乡村旅游与其他几个重要概念的关系入手,认为乡村旅游是一 种凭借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 集与性、娱乐性、享受性、科技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产品,它的本质特性是乡土性。 1 3 2 旅游意义的研究 学者们从需求者和供给者两方面阐释了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对需求者的意义。杜江( 1 9 9 9 ) 等认为乡村旅游满足了旅游者向往田园风光、 扩大知识视野、各种类型的旧地重游及复合型的旅游需求。李伟( 2 0 0 2 ) 从文化 角度解释了真正使乡村旅游消费心理转化为实际消费的驱动力是城里人寻求展 示、张扬的文化特性。田敏( 2 0 0 5 ) 等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价值归纳为观赏 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保健价值。彭兆荣( 2 0 0 5 ) 以旅游人类学为理论依 据,从旅游者角度阐释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对供给者的意义。对作为供给者的广大乡村和农民来说,乡村旅游更是有着深 5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远的影响。郑群明( 2 0 0 4 ) 等认为,乡村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的形式,能从根本 上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乡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有效减少城乡差别。其他 众多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如隋春花( 2 0 0 0 ) 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发能够丰富我 国旅游业内容、能够改善我国的“三农一现状、能够繁荣地方的经济文化、能够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段致辉( 2 0 0 0 ) 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 的增长点:为城市旅游热点扩散提供了广阔的场所。杨雁( 2 0 0 2 ) 认为发展乡村旅 游可丰富旅游产品、适当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扩大旅游资源的赋存量和质量。 尹少华( 2 0 0 2 ) 等认为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形成的j 种新型旅 游项目,其兴起和发展,无论从社会、经济还是生态层面上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者们普遍认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消 费表现出独特的需求特征,如关注旅游配套设施、采取自我服务组织方式、消费水 平低等。但学者们也对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吕连琴( 2 0 0 6 ) 等认为今后 一段时期内,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韦汉群( 2 0 0 4 ) 等、王兵( 1 9 9 9 ) 从分析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和优秀经验出发,提出了对我国乡 村旅游未来发展的展望。唐代剑( 2 0 0 5 ) 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不 断提高,乡村旅游正在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过渡,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是其最终 目标。 可持续发展理论自诞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因为可持续 发展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技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旅游业或者乡村 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负面效应,因此乡 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杜江( 1 9 9 9 ) 等认为旅游的可 持续发展应当同时包括生态的可持续、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以及经济的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大环境,要坚持 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并举,要提高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李孝坤认为 ( 2 0 0 7 )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发挥旅游与生产双重功能,进行“硬环境与“软 环境 双重建设,实现游客休闲与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双重目标,做到自然与人 文双重保护。 1 3 3 发展模式的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发 6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展模式。郑群明( 2 0 0 4 ) 等根据产权组织形式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分 为五种:“公司+ 农户 模式,及其衍生模式。公司+ 社区+ 农户”;“政府+ 公司+ 农村 旅游协会+ 旅行社 模式;股份制模式,将乡村旅游资源界定为国家产权、乡村集体 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主体,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农户+ 农户 模 式,以“示范户 带动其他农户的参与;个体农庄模式,主要运用于规模农业个体户。 并分别分析了其优势和适用情况。李德明( 2 0 0 7 ) 将在全国各地涌现的不同类型 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归纳为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的旅 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结合模式、以股份合作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 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持续发展模式。 些学者就专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如王云才( 2 0 0 3 ) 研究了田园公 园的发展模式。吴文智( 2 0 0 3 ) 以古村落等需要重点保护的旅游地为例,对旅游地 发展演进模式进行了分析。 1 3 4 对乡村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开展,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学者们对此极为重视,如 刘爱服、周玲强等、何景明等。此项研究的认识相对而言是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以 下五个方面:第一,产品类型单一,粗加工与雷同现象严重:第二,普遍缺乏规划和 策划,布局分散,规模狭小,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第三,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和服务体 制不健全,水平低下:第四,资源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关系不协调:第五,旅游发展 与社区发展的联系不紧密。针对这些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合 理布局,加强管理、服务指导、监督保障,规范经营、保持特色、提高质量,产品创 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等。另外有些学者对一些专项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刘昌 雪( 2 0 0 6 ) 等在实地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应该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开发管理 服务水平、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社区参与旅游的机制、完善各项法规制度 等方面基础上,全面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魏小安( 2 0 0 1 ) 总结了环城市旅游 度假带的1 2 条经验。陈南江( 2 0 0 4 ) 就家庭旅馆展开了专门研究,认为家庭旅馆主 要存在档次低、特色不突出、服务不规范,欠缺高品位、功能齐全、有一定规模的 家庭旅馆品牌产品等问题。因此首先必须重视建设规范化,使家庭旅馆合法经营, 并建立家庭旅馆协会,统一家庭旅馆的徽标和形象及建立“游客接待中心一作为管 理中心。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快速,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框架已基 7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本建立,并且向纵深方向发展,最显著的就是案例方法的运用,不少研究成果都是 深入到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理论深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乡村 旅游研究方法上也越来越多地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方法,加深了 研究深度。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首先,研究方 法过于单一。目前国内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偏少:缺乏细致的调研, 跨学科的研究较少,从而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量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经验的 案例研究就事论事,没有总结出普遍性经验,难以推广。其次,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 鉴不够。特别是对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先进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缺乏足够的 了解和掌握,有闭门造车的现象。最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目前的研究在 相当程度上还流于概念化、表面化,并未涉及深层次的内容。上述方面还应进一步 加大力度,促进研究不断深化。 8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 贵阳乡村旅游的地位 2 1 旅游业是贵阳市的重要产业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要 意义在于它可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它在扩大内需,增加 就业,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位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贵阳市旅游 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中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龙 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贵阳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以2 0 0 7 年为例分析近年来贵阳市旅游业经济运行,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是入境旅游增长迅猛。2 0 0 7 年,贵阳市共接待入境游客1 2 0 8 7 9 人次,其中 外国人3 5 8 3 3 人次,比上年增长0 6 8 ;香港同胞2 0 7 1 1 人次,比上年增长7 3 0 1 ; 澳门同胞7 3 5 5 人次,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台湾同胞4 1 5 7 9 人次,比上年同期 增长了2 7 9 8 。 二是国内旅游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避暑旅游表现突出。2 0 0 7 年共接待国内旅 游者2 3 1 4 1 4 万人次,同比增长2 5 4 4 ,其中接待国内过夜旅游者7 1 1 8 2 万人次, 同比增长1 0 7 ,接待一日游旅游者1 6 0 2 3 2 万人次,同比增长3 3 3 3 。国内旅 游收入1 2 0 8 1 亿元,同比增长4 8 3 6 。 凭借贵阳夏季气候优势,7 月一1 0 月避暑旅游表现突出,共接待游客7 6 3 4 7 万人次,为贵阳市旅游旺季。据旅行社的数据显示,国内旅游者除本省旅游者外, 上海游客人数排在第一位,占外省( 区) 游客总人数的1 9 5 ,其次是广东游客占 1 8 3 3 ,排在三、四位的是北京游客和江苏游客,分别占外省( 区) 游客的1 3 6 1 和6 1 1 ,这些数据表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仍是贵阳市主要国内游客 市场。 三是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贵阳乡村旅游发展较快,2 0 0 7 年接待乡村旅游 游客7 6 3 万人次,约占总接待人数的3 2 8 。以开阳的清龙河“十里画廊 乡村 旅游区为例,全年接待游客3 7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 0 0 0 万元。 四是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目标明确。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城 市的目标,2 0 0 8 年贵阳市将以“2 0 0 8 中国奥运旅游年一为契机,以“中国避暑之 都 为宣传重点,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贵阳“避暑季 ,加大旅游宣 9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传促销和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力度,强化行业管理,力争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 5 0 亿元,实现贵阳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说来,近年来贵阳市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市旅游总收入 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经市统计部门认可公布的数据表明,1 9 9 8 年贵 阳市旅游总收入1 9 5 2 亿元( 占全市g d p 的比例为9 o ) ;1 9 9 9 年为2 1 9 亿元 ( 占全市g d p 的比例为9 2 ) ,同比增长1 2 ;2 0 0 0 年为2 9 2 4 亿元( 占全市 g d p 的比例约为11 ) 同比增长3 3 ;2 0 0 1 年为3 4 亿元( 占全市g d p 的比例约 为1 1 2 ) 同比增长1 6 ;2 0 0 2 年为4 0 0 4 亿元( 占全市g d p 的比例为1 2 3 7 ) 同比增长1 5 4 8 ;2 0 0 3 年因受“非典”影响,旅游总收入有所下降,为3 8 7 4 亿元( 占全市g d p 的比例约为1 0 1 7 ) ;2 0 0 4 年为4 8 6 6 亿元( 占全市g d p 的 比例约为1 1 ) ,同比增长2 5 7 1 。2 0 0 7 年,贵阳市旅游创汇5 8 7 2 2 8 万美元, 同比增长5 0 4 1 ,国内旅游收入1 2 0 8 1 亿元,同比增长4 8 3 6 ,旅游总收入 1 2 5 2 8 亿元( 占全市g d p 比重为1 1 5 ) ,同比增长4 8 1 9 。实现了全市旅游市 场“健康、安全、有序、效益 四统一的目标。 贵阳市旅游收入统计表 旅游总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占全市g d p 比重( ) 1 9 9 8 年1 9 5 2l o 39 1 9 9 9 年 2 1 91 29 2 2 0 0 0 年2 9 2 43 3l l 2 0 0 1 年3 41 61 1 2 2 0 0 2 年 4 0 0 41 5 4 81 2 3 7 2 0 0 3 年 3 8 7 43 21 0 1 7 2 0 0 4 年4 8 6 62 5 7 1l l 2 0 0 7 年1 2 5 2 84 8 1 91 1 5 2 2 乡村旅游在贵阳市旅游业中的突出地位 2 2 1 贵阳市具有多姿多彩的乡村旅游资源 贵阳市乡村旅游是村寨建筑与山水风光组合成的浪漫的、田园诗般的风景, 到贵阳市旅游,可以接触热情好客的人民、品尝美味的食品、经历奇异的生活、 l o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寻访古老的文明、体验质朴神秘的文化。按照国家标准,经调查和专家评定,贵 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三级以上资源共有4 7 处,其中五级资源( 9 0 分以上) 5 处,四 级资源( 1 7 5 - 7 9 分) 1 2 处,三级资源( 1 6 0 - 7 4 分) 3 0 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是城郊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贵阳 市有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城郊旅游资源条件好,民族文化旅游资 源丰富,为乡村旅游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全市旅游环境有度假和游憩的优势。贵阳市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丰富的 森林资源、秀丽的湖泊、众多的温泉,具有吸引旅游者来度假和游憩的优势。 三是市场的适宜面广。贵阳市乡村旅游依托贵阳市为中心,具有巨大的市场。 其原生态的风景资源和民族文化了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 四是具有农业与生态村寨建设相结合的大农村环境。贵阳大力推进科技农业, 建立生态经济示范村,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旅游环境不断完善。 五是环城市分异性显著。贵阳市的乡村旅游其环境是以贵阳市为中心成环状 分布,分异性显著。贵阳市周围为环城市休闲度假观光游;清镇、开阳旅游区都 是依托大型景区的旅游区,所以其活动主题以自然环境游为主,息烽以红色旅游 为主;修文以阳明文化为特色。 从上述分析可知,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中“优良级资源 和“特品级资源力 所占的比例较高,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品位,极富开发潜力。 2 2 2 贵阳市乡村旅游产品丰富多样 据贵阳市旅游局统计,目前贵阳市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主要有:农业观 光型、休闲娱乐型、民俗民族及乡土文化型、康体健身型等。其中,农村观光型 占2 8 0 ;休闲娱乐型占4 1 ;民俗民族及乡土文化型占2 4 ;康体健身型约占7 ; 同时至少推出两种旅游产品类型的景区景点占所有景区景点的4 3 4 。贵阳市乡村 旅游推出的产品类型多为“复合式 旅游产品,包括: 地方性节庆产品:贵阳市地方性节庆形式多样,如贵阳白云国际风筝节、修文梨 花节、乌当阿栗杨梅节、息烽红岩和清镇的葡萄节等。每种类型的时间、地点、 主题、活动内容都不相同。 “农家乐及“采摘园 式产品:城市郊区的农民依托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 场所,为城市居民创造农事活动的参与机会、提供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等,这就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是“农家乐”式产品,多表现为城市居民周末游休憩、娱乐、度假。 民俗文化观光、体验旅游产品:贵阳市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等,在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文化。民族 文化丰富而独特,村寨景色秀丽而迷人。贵阳有许多开展民俗文化观光、体验旅 游的民族村寨:苗族一花溪区云顶寨;布依族一花溪区镇山村、李村、摆早, 乌当区香纸沟、陇脚,开阳县马头寨,修文县大屯村、折溪村,白云区大林村等。 山水风光探险产品:贵阳市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景观复杂多样,特色鲜明, 很多民族村寨周边都有融山、峰、水、林、泉、洞、瀑等雄、奇、秀为一体的自 然美景,可以用来开展山水风光探险游。如:乌当上陇脚等。 2 2 3 贵阳市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2 0 0 6 年、2 0 0 7 年统计数据为例,乡村旅游从业户数从6 5 1 户增至2 1 2 5 户, 直接从业人数从6 9 7 5 人增至1 2 1 9 5 人,创造的税收从6 9 0 万元增至4 5 5 3 万元。 可以说,贵阳市乡村旅游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等方面均表现突出,乡村旅游表 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见下表) 。 表一: 黼2 0 0 6 年乡j 渤鼢弼斟袭 深度文民唳文 农业钓鱼旅游冁歌舞乡村 项目化凇化观光农家乐其他合计 观光型 山庄生产表演旅绾 型型 枞 业靴 1 64 12 6 83 91 84 074 51 7 76 5 l 数( 户) 撇 金( 万 3 0 8 0妣2 2 8 2 24 4 3 0 4 8 0 01 3 0 0 8 0 5 3 04 0 6 2别4 2 2 元) 黼 舭 2 9 06 5 21 8 5 5 8 0 61 8 55 0 0 4 3 02 7 31 9 8 4 6 9 7 5 人员 ( 人) 1 2 贵州火学2 0 0 8 届硕上研究生学位论文 蝴 舭 4 5 05 7 69 c 2 7 54 0 3 09 2 52 5 0 02 1 5 01 3 6 59 9 2 03 1 1 9 1 人员 ( 人) 燃 客人数 2 1 0 8 0 07 9 1 8 8 71 4 0 2 8 1 65 0 8 6 0 01 7 1 5 4 64 4 5 5 1 44 6 9 3 94 0 7 1 81 1 4 4 4 8 44 7 6 3 3 0 4 ( 人 次) 懈 懒 1 51 51 51 51 - 51 51 51 51 51 5 天数 游客平 懒 4 02 72 42 63 03 83 43 52 32 7 7 ( 元) 始 撇 1 2 8 1 2 4 8 4 3 2 02 1 3 & 0 93 3 6 6 7 61 3 2 2 3 65 1 垂6 41 6 9 2 9 51 5 9 5 91 4 2 5 l2 6 3 2 3 l 收入( 万 2 元) 乡村旅 游综合 5 0 5 0 1 3 1 9 2 1 8 6 收入 1 2 e 阻83 2 0 7 1 41 9 8 3 5 47 7 1 9 62 5 3 9 4 2 9 82 3 9 3 8 92 1 3 7 73 9 蛾4 6 9 8 7 6 3 o 元) 黼 动带来 僦 6 3 2 41 6 0 3 62 5 2 5 19 9 1 8魄6 01 2 6 9 71 1 9 71 0 6 91 9 7 4 29 町9 3 ( 万 元) 1 3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二: 深赦瞰 栅钓鱼蒯黼 项目 化体验慨撅歌獭乡蝴其池合计 光型山庄生产 型型 蒯渤u 蝉 1 2 3 1嘶 8 7 373 d1 89 5l 昆2 1 2 5 位数沪) 投槛 就1 6 l1 4 9 8 53 3 印 4 8 51 锄5 41 4 品3 0 6揣 施旅塾纵 8 51 2 4 0器7 3 2 9 l o 眈 9 6 31 8 31 0 1 43 7 51 2 1 9 6 蝴 旅黼谳 3 6 53 3 幻嗍6 1 4 01 2 51 8 d 43 田2 4 0 88 0 8绷 蝴 按陶裕人 3 2 d 0 07 4 3 5 5 43 3 2 3 3 3 09 0 3 1 8 08 7 1 5 04 2 翮挖晒5 04 9 1 1 5 16 0 4 3 3 5圈黜 数 游砻碜游 21 嚣1l1 8111 31 51 l 衢 瞰 游謦僦 2 4 01 1 65 & 57 57 2渤6 47 0 5 01 0 0 费( 茹 崮彰绋撒 黻历 7 鹤8 6 2 5础6 7 1 7 3 6 2 7 5 1 3 3 1 4 国3 4 3 8 3 0 c 2 1 4 娩昭 茹 乡陆撇 撇历 8 4 09 6 8 54 0 1 4 5桶忽8 6 76 5 8 0l 嘶胬2 54 1 5 9撇 习 旅游觥 来揽 7 28 5 81 7 3 56 2 3 5 8 4 8 61 3 53 0 6 2 4 5 5 3 1 4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 2 4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反贫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贵州省作为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以2 0 0 7 年为例,全省生产总值 为2 7 0 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 8 1 7 元,属全国倒数水平之列;农业基础薄弱, 自我发展能力差,农村贫困面大,绝对贫困人口达2 5 5 万人,返贫现象也比较严 重,解决“三农 问题成为全面实现小康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贵阳作为贵州省 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是反贫困的任务 仍然十分艰巨,理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成为全省 反贫困战略之中的主导力量,为减少贫困人口和提高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应有 的贡献。 贵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反贫困意义不仅仅在于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 平,更在于能为贫困人口创造提高文化和科技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实践证明,乡 村旅游的开展,首先能迅速改变乡村的经济贫困状况,然而更深层次的深远意义 还在于能够提高贫困人口的智力水平,这是反贫困战略的根本性措施所在。加快 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 的增加,既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又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生 活质量和智力水平,是推进“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尽快解决的重要切入点。 1 5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 政府在乡村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1 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缺乏力度 旅游业特别是各风景区,由于分属不同的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多头管理, 条块矛盾突出,加上利益驱动,各方面“见利益就上,见问题就让一,缺乏协同配 合,带来了乡村旅游开发和管理上的混乱和矛盾,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 发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红枫湖就是因为多年来一直未能理顺管理体制,使其 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而旧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总是又已出现。如六广河、香 火岩、南江峡谷、息烽温泉等分别由贵州省公路工程总公司和贵州省铁路旅行社 投资开发,而管理上则由投资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介入。景区尚未完全建成,一 些矛盾已经凸现。特别是六广河,因隶属修文、息烽、黔西三县和贵阳、毕节两 地区,矛盾更多也将会更大。另一方面,现有的市、县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建设 行政机构在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上职责不清,难以有效规范地进行旅游宏观 规划和景区的开发、管理。传统的管理办法在重要的营销和吸引投资方面也缺乏 灵活性和行动力。 出现上述困境,究其原因还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我国旅游业政府主导型战 略,主要是通过主管部门对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各省市均基本如此。近年来, 贵阳市旅游主管部门在旅游行业管理上,特别是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上,开展了 一系列有力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基于体制原因,现 行管理方式仍存在其自身无法突破的桎梏。( 1 ) 管理缺乏全面性。旅游业是一个 综合性的产业,据统计,它涉及到7 0 多个行业,而各行业都有主管部门,每个主管 部门都有本身的管理职能,旅游局又不可能也无法替代其它部门的管理职能,旅 游行业管理只能做到对极少部行业的管理和协调。( 2 ) 管理缺乏权威性。旅游业 是个新兴行业,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另一方 面,旅游局在与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中处于平级位置,在管理中难以成为中心角 色,另外,对非其直属企业的管理往往因受到其主管部门的干扰而失去有效性。 总之,旅游局在名义上是旅游主管部门,但其管理手段也十分有限,既不具备执 法功能,也缺乏经济手段,所以在实际管理效果上还不如一些手中握权管钱的实 权部门,这些部门往往扮演了“隐形主管 的角色。( 3 ) 管理缺乏一致性。正因 旅游业涉及面广,广大群众对旅游局的工作会有方方面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 1 6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超过旅游局的职能范围,使旅游局履行职能与设定职能不一致,旅游局感到责任 大、权力小,管理上力不从心。因此,对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方式应重新认识, 通过改革,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3 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资体制不健全 贵阳市已具规模的风景区,如红枫湖、百花湖、花溪等早期是由国家财政投 入开发建设的。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财政投入逐年减少,使这些景区的改造和 提升主要是依靠社会投入和自身的滚动积累,发展受到很大制约。而新景区的开 发建设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政府难以做出大的投入,除基础设施由国家投资外, 景区的开发建设资金更多地也只能依靠社会投入,但投资体制不健全,投资政策 不完善,相关优惠措施不落实,难以吸引大量的社会投资。因此,旅游基础设施 及旅游接待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区如 南江峡谷、香纸沟等,可进入性差,交通既不舒适又耗时太多,对旅游团极为不 利。完善的通讯设施及垃圾处理方式是高质量旅游目的地的必备条件,而许多主 要景区这方面条件还较差。大多数星级饭店的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较低。大多数 饭店缺乏先进的国际国内管理和营销机制,尚未加入大型连锁饭店的预定系统。 旅行社“小、散、弱、差 ,旅游商品和娱乐设施缺乏经营规模。城市建设方面对 旅游功能考虑不充分,缺乏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步行街,对利用古建筑、古 街区服务于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方面重视不够,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以及市 容市貌的改善和环境综合治理不能完全适应旅游的需要。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发挥的主要是城市公园的功能,在考虑将其开发为向外来 旅游者提供贵阳市历史文化体验的场所方面存在不足。文物方面也较少考虑面向 旅游者的服务功能。 3 3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等,还远不能与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匮乏,相当部 分的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个体从业人员缺乏旅游方面常识,不掌握贵阳的基本情 况,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均较差。这种情况弱化了资源优势,影响了竞争力, 已经成为制约贵阳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应从加强党政领导培训、 旅游干部培训、从业人员三方面予以解决: 1 7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加强党政领导培训。要把加强党政领导旅游知识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 计划,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指导、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 一系列问题。 加强旅游干部培训。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将乡村旅游纳入行业 培训计划,分期分批抓好干部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组织、管理、 服务水平。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在经 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的 素质和服务技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4 环境保护问题 乡村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旅游的载体。保护生 态环境,既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事,也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前提。但是, 这个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管理上十分松懈,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中,还 普遍存在重旅游、轻环境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第一,修建旅游设施不顾生态安危,破坏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接待游人 的服务设施如餐厅、娱乐场所的生活污水排放增加旅游区水环境的有机污染,废 水或固体污染物污染饮用水源;如去年七月在清镇市环保局对红枫湖、百花湖周 边旅游景点、度假村进行水污染防治检查时,发现有的单位未办理任何环保手续 便进行经营,未及时安排专人对湖面垃圾、蓝藻进行清理,入湖污染物仍超负荷, 不符合环保要求。另外,由于游人的进入导致车流量的增加,汽车所排放的尾气 和产生的扬尘影响了旅游区内的空气质量;接待游人的餐饮设施产生的废气、烟 尘、油烟和噪声造成环境污染;游人进旅游区后产生一定数量的旅游垃圾和生活 垃圾,由于不及时处理影响了旅游区内的生态环境,造成视觉污染:发展种养殖 业施放农药、化肥、畜禽粪便,对旅游区内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造成影响等。 第二,旅游管理失控,入区游人过多,秩序不良,景区游人容量超载运转,导致 区内自然资源和环境受损,干扰破坏生物的生存繁衍,威胁生态安全。 第三,开展观景游乐,忽视生态科学的宣传教育,缺少乡村旅游应有的科学 文化内涵。以上这些做法有悖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宗旨,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1 8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 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政府管理职能设计 4 1 理顺管理体制 4 1 1 建立。大管理一机制 现代旅游随着规模、数量、增长幅度和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以 及社会参与程度进一步扩大,已形成一种“大旅游”的概念,由单一部门来对其 进行全盘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旅游业的特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是一个 社会系统工程,行业管理不是排它性管理,必须正确处理旅游部门管理与相关部 门管理的关系。同时,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要强调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促进 发展的机制。因此,组建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应该说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管理形 式。 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是:制定本地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和研 究制定本地旅游发展目标、任务;建立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协调解决机制:监督、 检查本地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安全工作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的宗旨重在促进发展,不局限管理,要把以往的管理协 调改变为发展协调。 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的主任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 具体处理日常工作。现在旅游局仍然存在,作为政府主管旅游的行政部门对旅游业 进行行业管理,主要侧重于对旅行社、星级饭店、国内旅游团队定点饭店、旅游景 区景点、导游员等管理。与其它管理部门相关的旅游方面的管理,则通过旅游产 业发展委员会进行协调,建立各部门联合管理的机制。 4 1 2 完善制度,加强配合 第一,应根据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出台进一步加强 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落实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目前,贵阳市促进 旅游发展办法( 草案) 已提请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办法( 草案) 在涉及乡 村旅游发展方面,明确鼓励村民在不破坏生态环境、耕地的前提下,利用庭院、 果园、花圃、田园等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资源,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并对符 合旅游专项规划、线路布点要求,具备接待条件的村寨,乡级以上政府应当在市 场开发、基础设施、信用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利用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气 候环境、森林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红色、避暑、休闲、乡村旅游等特色品 1 9 贵州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牌项目的,享受所在地政府的贷款贴息、规费减免、资金奖励、补贴等。这些规 定对发展贵阳市乡村旅游是极大的促进,但是,要避免优惠政策沦为“空中楼阁”, 各部门就应扎实开展一系列的工作,真正将政策兑现。 第二,各有关部门应立足高远,从解决“三农 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共促发展。 具体来说: 旅游部门要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做好旅游示范点与a 级旅游景区的评定、 旅游线路和设计与推介、客源的组织与拓展; 发展改革、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