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为例.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为例.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为例.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为例.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i 摘要 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到现在 2008,中小企业走过了整整三十年,是立业之时,也 是多事之秋。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中最活跃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同时在知识 经济、信息时代,国内国外环境变化剧烈,中小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的发 展出路在哪里,成长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值得关注,研究此课题具有理论与实际指 导意义。 本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河北省中小企业 的发展为例,在资源与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中小企业的成长机制问题。全文共 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 动态;第二章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综述,包括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及两者的综合研 究;第三章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分析,中小企业成长的机制体系包括: 外部成长驱动机制和内部成长机制,并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章河北省中小企业成 长现状分析,对如何形成河北中小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这 一部分正是构建了河北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驱动机制; 第五章中小企业自身成长之路 以 k 公司为例,从案例出发,研究中小企业内部成长机制;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 回顾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深层次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资源 能力 中小企业 成长机制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ii abstract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china till 2008,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have experienced totally thirty years. they have accomplished great achievement, however, they expose many questions. smes have become the most positive cell in the society, also they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era,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inner and outside our country has changed quickly, smes fac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smes, where is the outlet of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growth? smes growth is deserved to be concerned. there are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in this research field. combining the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 blending the qualitative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smes growth mechanism based on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nd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cludes six parts as a whole. chapter one introduces something about the research such as object, purpose, meaning and the dynamic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chapter two sums up the theories about th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including those about enterprise resources, capabilities respectively and theories integrated both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smes based on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in this part,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growth mechanism system of smes, the outside motivation mechanisms and internal growth mechanisms collectively constitute the whole one. this paper goes on the elaborate explanation;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situation of hebei smes development. 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policies to buil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hich help smes to develop more rationally and more harmoniously. this part rightly forms the outsid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growth of hebei smes; chapter five talks about the growth of smes internal reasons, a particular case about k is explored. this paper displays the model of internal growth mechanism; last part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iii involves the conclusions capabiliti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growth mechanism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 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 “推进公平准入, 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 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成长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政 策方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次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小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60%左右,而中小企业中 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他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可是在地位上, 他们依然是弱者, 依然被人忽视,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中小企业大多在经过原始积累之后,迅速走上成长之路,往往忽视了战略管理,迷 失了方向目标。表现为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多重资本扩张,而轻风险防范;重短期利 益,而轻结构调整;重全力以赴去投资,而忽视养精蓄锐,伺机而张;重在红海中搏杀, 而不求另辟一片蓝海天空。当然也有的畏畏缩缩,浪费了大好的时机。中小企业的成长 值得关注。 河北省中小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中总体综合实力处于中上层次, 这些得益于浓厚宽 松的外部环境、环京津环渤海的区域优势及中小企业自身地不断努力。但是河北中小企 业无论与东南省市相比,还是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建设要求相比,仍然 相对滞后,而且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资金、技术、人才是中小企业 发展的瓶颈,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失控因素阻碍着它们前进的步伐。 作者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中小企业,其意指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主体,并以河北中 小企业的发展为例。虽然在中小企业的成长研究方面国内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于省 域内中小企业综合性的研究还不多见。为促进河北中小企业沿着良性发展的轨迹,使其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领域尚有很大的潜在的研究空间。 本文将拓展传统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理论, 以资源与能力互动, 以动态与整合的观点, 通过比较运用多种战略管理学理论,给出了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企业成长理论演进图。这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2 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中小企业的成长机制体系。 本文着重研究河北中小企业的成长状况,外部与整体角度,经过详实的分析,作者 提出了河北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改善建议,这也是利于其成长的外部驱动机制;内 部与个体角度,作者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成长机制模型;尤其是中小 企业成长战略选择中,作者提出的运用 ahp 层次分析法,对以往的 swot 定性分析法进 行量化改进,采用科学理性的决策方式,这种方法在中小企业战略选择过程中是值得推 广的。作者特别强调,在成长路径与成长管理中,注重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动态适 应机制,还有企业家的作用不可忽视,四种机制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 作者希望通过切实地研究分析,为河北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与持续发展尽绵薄之 力!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3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中小企业的一般概念 1 中小企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相对大企业而言的。迄今为止,国际上对中小企业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界定标准各国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分为定性界定和定量界定。 定性界定一般以企业的经济特征、控制方式加以定义。主要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 面出发, 考量企业在竞争中是否处于弱势地位。 定性界定的标准一般标准包含三个特征: 较小的市场份额(如企业在所经营领域中不具有垄断地位、不能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等) 、 自主经营(如业主控制企业)及企业家具有独立所有权(如业主持有 50%以上的股权) 。 定量界定一般以若干数量指标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定量界定试图通过一定的数量 标准准确界定中小企业,一般包括三个指标: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销售额。 (2)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2 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在二 三年二月十九日联合制定颁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 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划分,确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如下: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 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300 人及以 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 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600 人及以 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4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500 人以下,或销售 额 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1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 人以 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 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3000 人以 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500 人及以上,销 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 数 1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 800 人以下, 或销售额 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 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表 1.1 中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类型 小型企业 中型企业 行业 职工 人数 销售额 (万元) 资产总额 (万元) 职工人数 销售额 (万元) 资产总额 (万元) 工业 300 3000 4000 300, 2000) 3000,30000) 4000,40000) 建筑业 600 3000 4000 600, 2000) 3000,30000) 4000,40000) 批发业 100 3000 100,200) 3000,30000) 零售业 100 1000 100,500) 1000,15000) 交通运 输业 500 3000 500, 3000) 3000,30000) 邮政业 400 3000 400, 1000) 3000,30000) 住宿和 餐饮业 400 3000 400,800) 3000,1500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整理 中小企业的定义是在上述三个指标同时满足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 中华人民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5 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 专门性法律,其中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打破了各种所有制和形式的约束,明确规定只要 能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它们的 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将一视同仁地鼓励和扶持。 需要指出的是,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除以上行业外, 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 2003 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规定以法人企业 或单位作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 依据,企业规模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上年统计年报每年划分一次。 1.1.2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1.2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作者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中小企业,其意指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主体。之所以这样 界定是因为: (1)它们数量上的接近性。据统计,在 2003 年时,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有 99.13% 是中小企业, 而中小工业企业总数量中有 83.01%是非国有控股企业。因此,它们的 数目是极为接近的。 (2)它们的行政主管部门是一致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 而其主要职能包括: 研究中小企业、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 促进、协调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等。在河北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 的运行与发展也都归属河北省中小企业局。 3 (3)河北省的非国有经济状况。分析河北省 2006、2007 年全省营业收入前 100 名 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4,基本上是工业企业,虽然他们的营业收入很高,但它们在各自行 业中并不占据依领先地位。著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1973)在管理:任务、责任与 实践 中认为: 为了决定一个企业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还要考察企业所属行业的结构、 它所占市场的份额等,这些因素也是不忽视的。从这一角度上分析,河北省的非国有经 济主体绝大多数仍在中小企业之列。 虽然中小企业与非国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对于研究成长问题,他们在社会 地位、外部环境、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因此,在没有特别说 根据:张俊喜,马钧,张玉利.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no.1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0 页计算而来。 张俊喜,马钧,张玉利.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no.1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页。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6 明之处,作者将二者统称为“中小企业” ,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见图 1.1) 。另外,本 文所有关于河北省的数据均由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河北省统计局提供或作者从 2007 年 河北经济年鉴查得。 图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为蓝、黄、紫三色总和。其中,蓝+黄中小企业;黄+紫非国有经济主体。 资料来源:作者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中小企业是顺应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发展起来的, 到现在走过了整整三十个年 头, 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社 会就业的主要载体;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能有效促进竞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 求,推动资源的更合理配置;等等。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7 (1)新机遇: 中小企业法促进法,国务院非公经济 36 条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体系将极大地促进中 小企业的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市 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中国将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开 发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继续做好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建立中小 企业上市融资的新体系,创业板即将上市,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产 权交易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国际资本的有机结合;等等。现在连外资银行 都已经重视到了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并开始其破冰之旅,这对内资银行怎能不是一种冲 击呢?其最终受益的必将是期待已久的广大中小企业。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无限的机遇,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深化,为中小企业提 供了成长壮大的机会。 (2)新挑战: 我们仍然要看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 中国中小企业正面临着进一步 成长的烦恼和挑战,这个挑战既来自企业内部,也有国内外市场环境、国际贸易壁垒等 外部因素。中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向来以“物美价廉”风靡全球,但这种低成本优势正在 渐渐丧失。“中国制造”在 2007 年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世界工厂”这个名头曾让 我们引以为豪,而今天“中国制造”要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的人力与原材料成本在 2007 年都有上涨趋势;而且中小企业还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环境:周边亚洲国家更低廉 的劳动成本、西方厂商对环保和用工条件更苛刻的要求,甚至还有反中国制造的国际情 绪。低价竞争的时代逐渐过去,代之的是高质量。中小企业面临着商业模式升级,产品 升级换代的门槛。中小企业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拥有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3)机遇与挑战是“双刃剑” : 在面临着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商机,中小企业受外部影响要大于大型企业,在国家 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或实施时,中小企业所受的震撼也强过大型企业。 “节能减排”与社会责任。国家与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外部经济性,在企业获得 利润与市场的同时, 还要注重与社会、 自然的和谐, 践诺科学发展观。 高耗能企业把 “节 能减排”视作利刃,但注重“绿色环保”创新战略的企业无疑会赢得先机。中小企业必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8 须认真审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涵,如何将“环保”与“社会责任”融入其中,是 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决策。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这为原本粗放式管理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中小企业在用工条件、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必须做到合法规范、管理文明, 这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成长是高要求,但这也必将促进中小企业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的管理。 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无论投资贷款、流动 资金贷款都将趋于紧张。这似乎对于本来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一定会 大幅度冲击中小企业,甚至一大批中小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但事情未必有那样糟糕。 国家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小企业不会在宏 观调控中受伤,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恰恰是个机会和挑战,这使得中小企业改变低附加值 的路子,而是要提高技术含量,淘汰落后的产能和企业,从而改变我们国家的外贸增长 方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在世界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加入 wto,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小企业会遭遇异域文化与本土产品的冲突, 以及管理模式的变革; 而且除了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外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 企业的竞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竞争更加激烈了。但是同时,一部分具有特色与专长 的中小企业可以融入到全球化大生产中,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练,中小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越发关注社会 责任,他们在向管理文明迈步,他们日益走向理性与成熟,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实现着 企业的价值。 1.2.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2.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 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 “推进公平准入, 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 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年 2 月 16 日。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9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次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2002 年 6 月 29 日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还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如 融资担保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技术创新等,还有其他民法、经济法做了相应 修改与调整,如公司法 、 物权法 、 合伙企业法 、 企业所得税法等,这一切都 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逐渐趋好,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 年 6 月 7 日新闻发布会,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已 达 4200 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 ,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 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 50左右, 提供了 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他们已成为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生力军,成为市 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可是在地位上,他们依然是弱者,依然被社会忽视,处于被 遗忘的角落;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 据统计,河北省截至 2007 年 9 月底,全省民营经济单位达到 189.8 万个,比上年增 长 2.7%;其中民营企业 15.5 万家,个体工商户 174.3 万个,全省每千人中分别拥有民营 企业 2.26 个、个体工商户 25.4 个。2007 年前三个季度,全省民营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同比均保持较快增速,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18332 亿元,同比增长 24.4%;实现增加值 5064.2 亿元, 同比(现价)增长 25.4%;上缴税金 511.7 亿元,同比增长 27.9%。11 个 设区市民营经济全面发展, 有 8 个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上缴税金增幅均达 20%以上。 河北省中小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中总体综合实力处于中上层次。 这些都得益于浓厚宽松 的外部环境、环渤海环京津的区域优势及中小企业自身地不断努力。但是河北中小企业 无论与东南省市相比,还是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建设要求相比,仍然相 对滞后,而且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资金、技术、人才是中小企业发 展的瓶颈,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失控因素阻碍着它们前进的步伐。 5 广大中小企业要想摆脱弱势地位,走出困境,不仅要靠政府、社会的扶持,更需要 自身的努力与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成长机制研究至关重要。 本研究课题,就是在资源与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并以河北 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例,通过内外部因素的深刻剖析,构建完善的成长机制体系,对中小 企业的健康成长与持续发展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0 1.3 国内外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比较 中小企业的成长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是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的辩证统一。量的成 长是指企业规模的增长,包括企业的经济规模(生产规模、资本规模、市场占用份额、 产品产值等)、组织规模(员工规模、地域规模等)在指标数量上的扩张。质的成长是指 企业经营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等的企业内部结构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企业人员素 质的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开发与保持等。 1.3.1 国外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1.3.1 国外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企业成长理论的思想起源于亚当思密(adam smith,1776)国富论的市场规模 与劳动分工,不同行业因分工不同,企业成长的机会不同。比较著名的企业成长理论还 有科斯(coase,1937)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成长思想;英国经济学家贝恩(bain,1959) 的企业绩效和成长的 scp 范式; 以迈克尔 波特(michael e porter, 1980, 1985, 1990)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等等。他们都为企业成长理论地不断发展做出过里程碑 式的贡献,这些理论同样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小企业的成长理论还有: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90)的“生物进 化说” 比喻中小企业的成长;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 爱迪斯 (ichak adizes, 1989) 、 葛雷纳(greiner l.e,1972)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们将企业分为几个阶段,分析每个 阶段的特征,以此研究企业的演进、变革与成长;美国钱德勒(chandler,1977)提出 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来源于组织能力;等等。 6 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机制研究,欧美已形成了一些较系统的理论。如中小企业的成 长适应机制,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中小企业规模与绩效的关系等等。 chanfoster(2001) ,lobontiu(2002)等指出了中小企业战略的特征,如突发 性、直觉性、经验性、非正式性、短期性、灵活性等。pratali(2003)建立了中小企 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模型。 7goldberg 等人(2003)选用三维(时间、内部条件、外部 条件) 的战略理论, 提出了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四种声誉战略: :(1)动态开发现存资产; (2)发展核心能力;(3)形象管理;(4)战略联盟。 8temenuga manoilova(2006)研究 了保加利亚 2000-2003 年的中小企业基本问题, 指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劳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1 动生产率、企业负债、及企业净利润,并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先策略。 10 新加坡的李凯盛、林源华、谭苏娟等在别让大象踩扁你:中小型企业成长战略 中深刻剖析了亚洲中小型企业在资源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经营的经验和战略, 研究了中小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条件,那么如何发挥其潜力,与实力强大的“大象”竞争呢? 作者基于多年研究的实践经验,应用博弈理论,为亚洲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了各类策略 (包括填补战略、替代战略、免费搭乘战略,威慑战略等),并详尽分析了各种战略的 应用条件,以及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正确的战略。 10 1.3.2 国内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1.3.2 国内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我国对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比如陈佳贵(1988,1995)的生命周期蜕变理论,他 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机体,企业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初创阶段、求生存期、成长期、成熟 期、衰退期及蜕变期,有的中小企业可以发展成为大企业。 11张玉利(2006)在其所著 的创业管理一书中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成长障碍问题。他提出了几个重要命 题,认为小企业成长实际上是跨越一系列障碍的过程,并认为小企业从创立到发展成为 大企业之前,要在战略和管理方面实现一系列重大的转变,其中核心的也是必须逾越的 障碍主要有战略问题和管理转型问题。 12邵振玮、吴玉杰(2004)走出成长的瓶颈: 中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是什么困住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出路在 哪里?作者特别分析了家族企业面临的烦恼,指出要把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精 神”,也就是企业家的文化根基。该著作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创造适合中国特色的企业 文化, 学会在中国特殊文化中进行管理, 以中国人处理关系的原则和方式处理各种关系, 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13 在中小企业成长的发展环境研究方面,林汉川(2004)等在法制、融资环境与中 小企业竞争策略选择-来自中国东、中、西部七省市的调查分析中,通过七省市中小 企业的问卷调查,证实中小企业的法制环境愈健全,资金环境愈好,则企业越不倾向于 采用价格策略,而企业所处的市场、信用、社会环境对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并不是完全 确定的。 14陈乃醒(2005)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加快发展的思考中分析了我 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尤其强调了从整体上看,我国中 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三大矛盾: 第一是宏观管理不协调的矛盾; 第二是地区之间的 “外 部性”矛盾;第三是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基础与市场激烈竞争需要提高素质的矛盾。 15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2 姚小涛等(2004)在社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模型中写到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小企业 难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与外部资源建立密切联系,他们构造了复 制演进和重构演进两个模型。 16沈运红、王恒山(2006)在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互 动策略选择中,指出互惠互生是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共存模式的最佳选择。 17 曹学、 翟运开(2006)基于蓝海战略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提出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路径,即实 施价值创新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实现跨越性成长。 18冯奎(2007)提出了不确定性定 位与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他认为企业在定位与战略的形成过程中,始终面对不确定性 问题,因此企业不再致力于消除这种不确定性,而是容忍和保留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在 这种条件下的行为特征表现为:速度、柔性、融合和创新。 19 虽然在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中小企业的健康 成长,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来指导规范,为促进中小企业沿着良性发展的轨迹,为使其为 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领域尚有很大的潜在的研究空间。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思路及国 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比较;第二章是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综述,包括企业资源理论、能 力理论及两者的综合研究;第三章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给出了中 小企业成长的机制体系:外部成长驱动机制和内部成长机制,前者包括政策环境、产业 结构、服务体系及鼓励自主创业等;后者包括成长路径机制、成长管理机制、成长适应 机制和企业家成长机制;第四章,以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例,对如何形成河北中小 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这正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驱动机制, 同时也是保护与保障机制;作者认为河北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外部环境是中小企业成 长的平台,但更关键的是其内部的成长机制,这部分内容将在第五章进行阐述;在本文 的最后部分,将回顾本文的主要理论观点,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得到的结论,并分析存在 的不足,提出需要深层次研究的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3 图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资料来源:作者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4 第 2 章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综述 企业如何能发展、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并营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在 70 年代以前, 战略管理学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与其所在的产业竞争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上; 到 80 年代,他们把搜索的目光转向更深层次,转向了用以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某些资源 和能力。产业结构理论属于企业外生论,作为战略管理中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的流 派资源基础论与企业能力理论,则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研究企业成 长的实质与路径。 2.1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资源说认为,不应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具体业务的集合,而应将其看作是异质 的、不完全流动的资源的组合。 20 “资源异质性”是企业资源论的基础。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独特资源、核心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 业资源理论的核心是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的探讨, 从企业外部的环境条件以及市 场定位转向了企业内部资源。 2.1.1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历史渊源 2.1.1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历史渊源 以企业内部因素为研究重心的企业资源说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 (marshall) 时代。 马歇尔坚持从企业内部分析企业成长性差异,他认为知识积累随生产进程而发生,并促 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而各企业生产进程的差异所产生的企业知识差异是影响企业成长 的重大先导性决定。 英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埃尔顿彭罗斯(elton penrose)所著企业成长 理论 (1959 年出版)一书奠定了现代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她认为企业的内部资源是 林晖,陈莉平.整合企业核心资源的基本思路j.软科学.2004 年第 18 卷第 6 期:90-92。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15 企业的增长动力和源泉,企业的增长是资源过剩和关于资源认识水平提高的产物,并将 企业成长归结为企业内部资源的运用。国内许多研究企业成长理论的学者都将 penrose 作为资源基础理论学派的鼻祖。 21 2.1.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2.1.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沃纳费尔德(birger wernerfelt)1984 年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 着企业资源说的正式诞生。他认为企业的资源基础观点,是视企业为一个有形与无形资 源的独特组合,而不是从产品市场的活动来看一个企业。他还认为,企业一旦拥有了某 种具有战略性收益的资源,就必须设法进行保护,对竞争对手和潜在模仿者设置进入障 碍,称之为“资源位势障碍” 。资源“位势障碍”保护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并在其被利用 过程中将转化为成本优势,从而保证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22 把资源观发展成为完整理论的是巴尼(jay barney,1991),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所 以能持久,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性以及不可移动性的资源,他认为企业的资源如果能够 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符合五个条件,即: (1)有价值的; (2)稀缺的;(3)不能完 全模仿的; (4)难以替代的; (5)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为企业所取得。 23资源观认为, 是企业的资源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进而决定了企业的业绩。barney(1991,1997)从先动 优势和移动障碍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并提出 vrin 分析框架,即从价值(valuable)、稀 缺性(rare)、难以模仿度(imperfectly imitable)和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able) 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24 collis 和 montgomery(1997)提出战略三角形模型,三角形的中央是企业的远景目 标,资源、业务和结构为三条边,在合理目标的激励下,系统可以创造出竞争优势。 赫尔法特和皮特拉夫 (helfat 其中民 营企业 15.5 万家,个体工商户 174.3 万个,全省每千人中分别拥有民营企业 2.26 个和 25.4 个。 4.1.2 中小企业社会贡献作用突出 4.1.2 中小企业社会贡献作用突出 (1)促进国民经济增长。2007 年前三个季度,全省民营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同比 均保持较快增速,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18332 亿元,同比增长 24.4%;实现增加值 5064.2 亿元, 同比(现价)增长 25.4%;上缴税金 511.7 亿元,同比增长 27.9%。11 个设区市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35 民营经济全面发展,有 8 个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上缴税金增幅均达 20%以上。 (2)扩大社会就业渠道。民营经济从业人员 1356.3 万人,同比增长 6.5%,占全 省全社会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为 65.1%,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渠 道。 (3)提高居民收入。全省民营经济累计提供的劳动者报酬近年来也随着经济增长 大幅提高,2007 年前三季度累计支付劳动者报酬 811.1 亿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 了 5980 元,同比增长 14.3%,对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在六成以上。 4.1.3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4.1.3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成长,2007 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13863.5 亿元,比上 年增长 12.9%。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971.2 亿元, 增长 4.0%; 第二产业增加值 7252.5 亿元,增长 14.2%;第三产业增加值 4639.8 亿元,增长 14.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4.2%、52.3%和 33.5%。 图 4.1 2007 年河北省产业增加值比重图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资料整理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布局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2006 年全省产业园 区 484 个,入区企业 73648 家,同时依托专业村、专业镇和工业园区,形成了一批极 具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02个, 完成增加值、 营业收入占到了全部民营经济总量的 1/4; 超 50 亿元的产业集群达 37 个, 超过 100 亿元的产业集群达 8 个。 农业加工业成为中小企业的亮点,2006 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8.2 万个,其 中规模以上企业 2683 个,比上年增加了 271 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加值 633 亿元,占 全部民营经济的 10.3%。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36 4.1.4 中小企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4.1.4 中小企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河北省中小企业效益逐年提高,质量稳步提升。河北省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6 项,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中国名牌产品达 16 个,占我省总数的 44.4%;河北省著名 商标 597 件,占全省总量的 72%;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大中专及技校文化程度的职工占 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总量的 1/4。截止 2007 年 9 月底,全省共有 15 家民营企业在境内外 上市。 2007 年 9 月底,全省民营企业研发机构达到 1980 个,50 个重点产业集群技术平台 也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如秦皇岛市 96 家民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占 到全市总量的 97.4%;邢台市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2007 年前三个季度,全省民营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同比均保持较快增速,全省民 营经济增加值 6175.5 亿元,同比增长 16.4%,比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高 3.2 个百分点。 劳动生产率达到 44656.2 元/人,比上年提高了 4036 元。 4.2 拉动河北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4.2.1 政策法规日益健全 4.2.1 政策法规日益健全 近几年来, 各级政府都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的突破口,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 、 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冀政200539 号)基础上,省政府又 先后制定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 关于加快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另外,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建设厅、银 行金融部门等政府机构都相继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设区市结合实 际,也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