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基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视角.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ii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徐春花 日期: 2009 年 4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iii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徐春花 凌金铸 日期:2009 年 4 月 25 日 日期:2009 年 4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基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视角 摘 要 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它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并能保障人的 生存权、发展权及其他人权。稳定而充足的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 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养老金 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共有172个国 家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养老金制度, 而养老金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筹资与 管理。 作为一种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机制和手段, 社会保障制度 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 器” 和 “安全网” 。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过十多年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 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问题和矛盾依然很多,与逐步建立起来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不相适应。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 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而以社会保险费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又具有 明显缺陷,软收硬支导致社保费缺乏稳定性,不能适应我国进入老龄 化时期剧增的庞大社会保障费用开支的需要,难以为深化改革、促进 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2 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被摆上了重要位置,开征社会保障税的 呼声也越来越高。 我国旧的筹资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 要求, 其弊端日益凸显出来, 成了几乎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的 “瓶颈” 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当前和今后社会保 障资金来源和管理体制问题,实行社会保障费改税,开征社会保障税 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相关社会保障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起点,阐 明了社会保障税的理论依据, 通过借鉴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社保费征收管理的现状,在征管中存在的突 出问题,阐明在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并在对社会保障税税 制基本构架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需要采取的与开征 社会保障税相关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开征,保障税,社会保障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3 the study of levying social security tax feasibility problems _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bstract social security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fields like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etc. i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maintains social stability and assures human rights such as rights for existence, rights for development and rights for other aspects. stable and sufficient social security funds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fundament for social security taking its place to the full. therefore, setting up a reasonable way for the fund-raising of social security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establish standard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countrys civilization. the pension system is the main component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t present, the world were 172 countries establishe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pension system, and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pension system management and financing. as a kind of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4 mechanism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the market economy.th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system, is a modern market economy operation stabilizer and safety. i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merged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fter 10 year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leather, our country h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ut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still many, and gradually build up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does not adapt. our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nd to raise the social insurance premium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 and way has the obvious flaw, soft hard to accept a lack of stability, insurance cannot adapt to chinas huge population explosion period into the social security costs, hard for deepening reform,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provide strong support in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s crucial period, perfect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ere placed 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tax levy,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our old ways of financin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its disadvantag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estricts the further reform of almost bottleneck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and 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solve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mplement,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5 coll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tax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related to social security for the social security tax,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tax, tax on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social security tax,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ocial security tax system in the basic framework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social security tax levy and relevant measures. keywords:levy,social security tax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8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还存在许多问 题,社会保障基金筹措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筹资渠道窄,资金缺乏有力保证, 基金征缴的信息化程度低, 挪用问题严重, 保值增值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 其次, 当前我国还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的优胜劣汰和职工的下岗、 失业会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社会经济现象, 妥善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是推进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此外,我国已进入 老龄化社会,今后一个时期老龄人口将持续快速增长,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障的压 力将越来越大。 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日益增 强,已经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具体表现在有丰富可靠的 税源基础、政治上的保证、广泛的社会基础、良好的体制条件、较高的行政效率 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进行深入的研究,建 立以社会保障税为主体多种筹资方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 已成为克 服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基金瓶颈,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福利制度在各国的广泛建立和完善,社会福 利制度对各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它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了 一定的消极作用。西方经济学在发展和批判凯恩斯理论的过程中,关于社会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9 的理论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与具体的制度政策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他们 从经济理论上证明了,单纯的现收现付制保障制度由于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并 且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使工作着的一代不堪重负,完全实行基金制也不足取, 因为这种制度难以起到保护弱势人群的作用。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取其优点, 避其不足,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同时,智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也为我们 提供了基本经验,其中由政府来承担转型成本,偿还旧制度的债务,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另外,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其严密的逻辑推理与论证,以 及对于假设与理论所进行的检验与实证分析,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但是,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没有涉及中国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尤其对于转型时期出现 的问题缺乏解释力。比如:基本没有涉及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社会保障有关理论研究前提发生的变化,从 而导致研究结论失去意义。比如,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消费决策,有较强的 预防动机,并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他动机和遗产动机,而这与西方理论研究前 提假设是相背离的。对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影响,西方 学者并未涉及。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学界和经济工作部门对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 并对社会保障税的开征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成果, 出现了一批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在这些专家、学者中,胡鞍钢研究员是主张我 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主要代表,他从 1993 年以来就极力主张开征社会保障税, 由国家制定统一标准,统一征收、统一管理、调剂使用。在其发表的建立全国 统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建议一文中指出“我国已经具有开 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条件,必须尽快开征统一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障税” ,并为 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学者也主张我国开征 社会保障税,如梁学平、李平发表的费改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由之路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财政论文,对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 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制约因素,并对我国社会保障税制进 行了规划设计;姚林发表的国外社会保障税制比较与启示 (海南师范学院学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0 报,2002 年 10 月)的税收论文,分析了国外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验和教训,并 对我国社会保障税制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指出了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理论依 据和应遵循的原则;中山大学王立新、邓中洲发表的关于我国社会保障费改税 的探讨 (广东发展导刊,2003 年第 1 期)一文指出,有必要借鉴国际上开征社 会保障税的成熟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费改税的步伐,等等。 当然,除了上述支持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持消极态度。 以郑成功教授为代表,郑成功教授则认为社会保险费改税应当缓行,他在社会 保险费改税应当缓行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不是想改变正在确立中的社会保险 制度模式,便不要匆忙的轻易改变社会保险的现行筹资方式,因为国外的实践已 经证明,征费与征税的效果应当是一致的,我国目前所遇到的社会保险费征缴难 并非是采用征费方式造成的,而是客观经济环境、立法与执法力度以及历史欠帐 未能有效化解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平教授 更是直接断言“在中国搞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行” 。所有的观点,对于建立 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税制体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3 研究方法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指出我国开 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税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提出 一种符合我国现实状况的社会保障税制,以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税的补充机 制,进而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指明发展方向,并为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对策和参考,进一步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贡献。 为了有效的对社会保障税进行研究,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十分注重研究方法的 运用。(一)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科学的方法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唯物辩 证法,这是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唯一的科学的方法论。唯物 辩证法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上把握事物。因此本文坚 持在写作中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上来考察社会保障税, 在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从一般现象到事物本质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 (二) 论文中还运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阐述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1 “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主要阐述“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本文对国际社会 保障税的发展情况以及税制设计等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对我国社会保障税税 制设计进行了规范分析。 (三) 对比分析的方法。 本文中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 在对社会保障税制的国际借鉴中, 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的社会保障税 的设置方式、税制设计的构成要素、征收与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2 第二章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十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社会保障的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政策法规逐步健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 力有所增强。一个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女工生育保险等 内容,保障制度规范化、资金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独立于企事业单位 之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它对于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基本 生活和切身利益,促进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随着 这一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底子薄, 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 国家财力有限,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很多, 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当 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范围不够广 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都相继推出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普遍实 现了“国民皆保险” 。最明显的标志是农民和其他从业者有实质平等的社会保险 待遇。改革开放前,为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计划体制相适应的二元化特征:在 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 (社会) 救助相结合, 并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 虽然以上情况有所改变,但保障体系的二元化特征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广大 农村的社会保障网也还没有切实建立。还有一类人群很少享受真正的社会保障, 他们过去没有劳保权益的积累,现在因种种原因进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大门,比 如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以及城镇私营业和三资企业的雇员。他们之中收入 较高的人往往用增加储蓄或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以备将来养老和医疗等, 但这毕 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并不高,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的“低保”对象。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3 2.2 社会保险的综合缴费率较高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率较高。按照制度社顶,若按国务院规定的最高 目标缴费限额,如果企业还有补充的社会保险的话,负担比这还大。社会保险费 率过高,必然增大企业的人工成本。如果企业的赢利空间很小,一旦参保其利润 几乎会被社会保险全部吃掉。这势必会威胁、影响到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能力。 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不仅极大的损伤了参保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人为到抬高了 社会保险的制度门槛。1998 年下半年,劳动保障部曾广泛发动“扩面战役” ,但 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重要的原因在于制度门槛太高。 社会保险的缴费率过高, 原因是多方面的 , 最主要的是 “贪大求全” 。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项目全而品种多, 其运转费用是难以降下来的。发达国家的国力已经超过我国几倍甚至几十倍,都 感到维持社会保险的正常运转有些力不从心,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在全球倒 数几位,这样的国力要全面拉得动社会保险这架大马车的确是困难不少。 2.3 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统筹层次低 社会统筹的养老、 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 多数省市还以县区为统筹单位, 基金管理分散,调剂金余地小,相当多的县市还发生了支付危机。社会保障基金 除广东、 上海等少数省市有节余外, 多数省市收不抵支, 形成巨额的养老金赤字。 虽然从全国来看,基金积累余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中央却无力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调剂,无法解决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公平性。 2.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分散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现状是:卫生管理部门管理医疗保险;社保部门管 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民政部门负责行政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4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于各主管部门受利益驱动,常发生决策和管理上的摩擦与 矛盾,使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无法实现,导致社会保险在部门间、地区间 的不平衡。同时,被严重分割的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效率较低。通过对以上问题和 现状的分析,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是迫在眉 睫。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5 第三章 开征社会保障税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3.1 社会保障税及其形成历程 3.1.1 社会保障税的内涵和发展 社会保障税(social security tax),又称社会保险税,或称社会保障缴 款(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是为筹集特定社会保障资金而对一切 发生工薪收入的雇主、雇员就其支付、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 一种税。 社会保障税,主要是对薪金和工薪所得(即劳动所得)课征,它是当今世界 各国所得课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而形成并发展起 来的。 社会化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方式之后劳动者在整个劳动期间经受的种种风 险由家庭承担转为社会共担。工业化以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从过去的简单再生 产转变为扩大再生产,要求劳动力也相应地实现扩大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家 庭已无力承担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各种条件及费用支出, 其中很大一部分就 转嫁到社会和国家身上。同时,经济周期的影响使一部分劳动者在萧条时期无法 获得最低的生活保障。 这样, 社会保障制度应运而生, 社会保障税随之发展起来。 1889 年德国创建了社会保障税以后,英国于 1908 年,法国于 1910 年,瑞 典于 1913 年,意大利于 1919 年也先后开征了该税种。美国于 1935 年开征社会 保障税。当时美国创立了老年和遗嘱保险,薪给税就是为筹集这一基金而设置的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完全的统计,1990 年世界上大约有 80 多个国 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到 1998 年,开征社会保障税国家增加至 100 多个。虽然 社会保障税是一个年轻的税种,但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主力税种。并且 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在不断攀升。 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 中,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1965 年为 18%,1985 年为 22%,1990 年为 23%,1995 年为 25%。尤其是美、德、法三国,社会保障税比重的增长更是迅猛。 李明: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税,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第 177 页 各国税制比较研究课题组:社会保障税制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第 28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6 以美国为例, 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 由 1950 年的 9.7%迅猛发展到 1979 年的 24.1%,2002 年为 24.7% 。众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开征社会保障税,并且 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在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社 会保障税也已经成为第一大税种。从发展势头来看,社会保障税的覆盖面还在扩 大,征收率也在提高,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所得税或流转税,成为第一主力 税种。 随着社会保障税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征收率逐步提高,在许多国家的税制体 系中,社会保障税将越来越发挥主体税种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保障税也将对国家 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3.1.2 社会保障税发展的历史背景 社会保障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兴起和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都有 关系,就税收而言,大体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萧条,雇员 大量失业,许多国家政府、乃至私有企业都无力支付职工的失业救济和起码的生 活保障,老年人的退休养老金计划更是无法实施,严重地威胁社会安定。当时, 虽已有多个国家实施了国民退休制度,但由于没有稳定可靠的资金供应渠道,许 多社会保险法变成一纸空文。这就迫使政府考虑从财政税收制度方面寻找出路。 二、税收“无偿性”原则的突破。税收历来被认为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凭借着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人民虽然也看到, 他们左手交纳了税收,右手就得到了政府的社会公益支付、有了回报。但这总不 是直接明了的,而且在税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若用传统方法以普通税收的形式 征税,再以财政拨款的方式支出,人们会因税负的进一步增加而不满。社会保障 税作为一种“专税专用”的税种,更容易被人民接受。 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也使社会用更多的剩余产品以及 在剩余产品中有更大份额用于社会保障的扣除。 数据来源:由网址http:/ 中的数据计算而得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7 3.2 社会保障税的特性及经济效应 社会保障税具有一般税收的性质,即带有强制性、固定性的特点;但是从税 收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保障税又具有其一系列特性,主要是专用性、累退性、有 偿性和再分配性。 3.2.1 专用性 税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一般税收和专项税收两类。 一般税收在征集时没有预 定的使用方向, 入库后要纳入政府预算, 用于执行政府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开支。 而社会保障税与一般税收不同,它是一种专项税,其资金来源和用途直接挂钩, 税收入库后要按照不同的保障类别分别纳入各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由于它的这 一特征,征集时必须在预算管理上实行单独账户专户管理,这可以使社会保障基 金免受政府财政预算状况恶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3.2.2 累退性 各国的社会保障税普遍具有较强的累退性, 在社会公平方面的地位是相当低 的。主要原因是:一、社会保障税只对工资薪金所得中不超过某一最高应税额的 部分课征,因而课征级别不可能很高。二、社会保障税一般采用单一比例税率而 不像个人所得税那样采取累进税率。三、没有宽免扣除。四、不考虑家庭人口的 多寡和其他特殊的情况。因而,它具有强烈的累退性。也就是说,高收入者缴纳 的社会保障税占其收入的比例远小于低收入者。另外,高收入阶层工薪以外的所 得(利息、股息、租金、资本利得等)不是社会保障税课征对象,而工薪收入只是 个人收入的一部分,而且通常情况下愈是富者,工薪收入占财富的比例愈小。这 也是造成社会保障税具有很强的累退性的重要原因。据美国税收学者的研究,典 型的低收入阶层的实际社会保障税税率, 与典型的高收人阶层的实际社会保障税 税率几乎相差一倍。同个人所得税相比,社会保障税支出往往成为穷人的一项重 大开支,而对于富人来说,却只是几个小钱而已。由上可知,对一定限额内收入 征收的工薪税,在收入最低层是累进的,但当收入较高时,比重开始下降,而财 产收入的重要性开始上升;在最高限额以外,累退性加剧,这种累退性损害社会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8 公平。 3.2.3 有偿性 税收的其中一个特性是无偿性, 即政府征收税款后不需要对纳税人做出任何 偿还;而社会保障税同其他税种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有偿性。对政府来说,社 会保障的资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缴纳人或纳税人来说,只有在现在有收 入的情况下缴纳社会保障税,将来才能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享受社会保障,体现 了社会保障税的有偿性:即现在购买和未来拥有(或享受)社会保障之间的因果 关系。虽然将来社会保障的受益值并不完全取决于纳税人缴纳的社会保障税金, 而是根据纳税人具体情况和国家经济状况加以确定, 但在形式上它却与纳税人实 际缴纳的社会保障税税金有着一定的联系, 即只有缴纳了社会保障税才能获得社 会保障。再加上社保税的专款专用,这使得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感到他们享受社会 保障待遇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恩赐,是政府对他们以前缴纳的社会保障税的 一种偿付,而不是政府无偿给予的福利。 3.2.4 再分配性 社会保障税不仅带有有偿的性质,而且也带有再分配的性质。从 60 年代以 来,社会福利支出的名目和金额不断扩大,因此,许多穷人从社会福利中所获得 的好处,远远超过其在工作时所交付的社会保障税。也就是说社会保障税不仅带 有有偿的性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总偿还量不断放大的性质。其原因就 在于,只要人口和经济继续增长,那么这一代较多的就业人口所缴纳的社会保障 税,显然就会超过上一代就业人口(即这一代受益人口)所缴纳的社会保障税, 因而就有可能使这一代受益人口得到更好的保障;同理,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 工资增长,即使在社会保障税税率不提高的情况下,也会使这一代退休人口所得 到的总福利远远超过他们当年工作时所缴纳的社会保障税总额。 社会保障税的征 收无论是采用单一比例税率或累进税率, 其结果都是工资或薪金较高的纳税人缴 纳的税金明显高于工资或薪金较低的纳税人,但是在享受社会保障时,两者领取 社会保障金的区别都不大,在少数国家甚至领取相同的保障金。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19 3.2.5 社会保障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二是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社保税必然对劳动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在既有的工资水平上,企业支付社会保障税,意味着生产工资即劳动成本的 上升。如果企业能够将税负完全转移,社保税就不会降低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如 果企业不能将税负全部转移,就会减少对劳动的需求。 企业转嫁社保税负担有多种途径:第一,提高产品价格。通过提高产品价格 转嫁税负,其转嫁程度取决于产品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市场需求越缺乏弹性,税 负转嫁的程度越高;反之越低。从另一个角度说,企业产品在市场的垄断程度越 高,转嫁税负的能力越强;反之越低。第二,压低劳动力成本,即工资。通过这 种途径转嫁税负的程度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 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结构和 制度安排等因素。第三,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而更多使用机器设备。假如既有工 资水平不变,企业支付社会保障税,意味着生产工资即劳动成本上升。厂商可能 就会考虑整合资源,用资本替代劳动,也就是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而转为更多 使用机器设备。 从上述劳动力需求的三种可能的情形中可以看出,由于社会保障税的开征, 可能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也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从增加供给方面来分析,有两种情况:第一,从社会来说,通过征收社会保 障税筹集资金来实行社会保障,不仅通过失业保险维持了劳动者的生活,为社会 储备了随时可用的劳动力, 而且通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使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 以备使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增加;第二,从劳动者个人来说,由于 课以社会保障税,使劳动者个人当期收入下降,消费水平下降,因而促使其努力 工作,增加收入来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也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20 从减少供给方面来分析,有三种情况:第一,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障税,会降 低劳动力供应的净报酬, 因而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意愿, 减少劳动力供给; 第二, 征收社会保障税可能导致劳动者提前退休,从而减少劳动力供给。如果劳动者在 退休后所获取的退休金受益与他们继续工作的实际收入相差无几, 那么提前退休 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在衡量社会保障的受益问题时,常常要使 用到替代率的概念。所谓替代率,就是年社会保障受益额占退休前年平均所得的 比率。在没有私营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如果替代率为 1,表明一个退休者未因参 加社会保障而蒙受损失,其退休后所得受益足以补偿其因退休所致的收入的损 失;如果替代率大于 1,则表明退休者获益。因而,在退休金替代率大于或等于 1 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都可能会造成提前退休的情况,从而减少当期劳动力 的供给。在近几十年里,在一些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里,人们纷纷选择提前 退休,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由养老保障的保障水平较高所造成的。按照 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一个人的工作年数越多,其支付的社会保障税也会随之增 加,因为政府要对工作着的个人的工薪收入征收社会保障税。10 当然他积累的 社会保障权益也会增加,将来领取的退休金也会增多,这样一来,如果一个人认 为他已经能够领到足够的养老金, 而且再继续工作还要缴纳社会保障税已极不合 适时,那么他就会宁愿选择提前退休。所以,社会保障制度会不会导致人们提前 退休的关键在于,继续工作并且缴纳社会保障税是否会比退休领取养老金合算, 或者说,社会保障受益额增量是否足以补偿继续工作所支付的社会保障税增量。 第三,社会保障受益可能会导致社会失业率的提高,从而也会减少当期劳动力的 供给。过于优惠宽松的失业保险制度会促使劳动者过早脱离劳动力队伍,因为失 业保障水平定得越高,劳动者现期缴纳的社会保障税税额就应越多,才能保证失 业保障的支出需要,而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也会下降得越明显。一旦失业保险受益 量足以补偿或至少接近就业职工的现期收入,劳动者就可能选择不就业,从而做 出过早脱离劳动力队伍的决定。 总之,征收社会保障税会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而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不 确定的。这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情况。 社会保障税对储蓄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21 按部门来划分,社会储蓄可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社会保障 税对储蓄的影响,可从居民个人、企业以及社会三个层次来分析。 从居民个人来看,要分两种情况。第一,对低收入者可能导致储蓄的减少。 一是既然有了社会保障,个人原来用来防老的储蓄就不是非常的必要,也就可以 增加即期消费。二是为社会保障项目课税,对除工薪收入外没有其他收入的低收 入阶层来说负担较重,因为其个人收入中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比重大,课税的结果 只能是减少其储蓄。第二,对高收入者来说,其收入构成中除了工薪收入外,往 往还有更多的其他收入以及股票、债券等金融性资产收益,而这些收入都不课征 社会保障税,因而社会保障税税额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征收社会保障税 对其储蓄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从个人储蓄补充保障来看,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障 要求很高,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国家和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因而还会 增加储蓄以备临时之需,因而征收社会保障税对高收入者的储蓄影响不大。 从企业来看,社会保障税的课征,必然减少企业的利润,降低收益率,从而 会影响企业形成利润、积累利润的能力,因而会降低企业的储蓄率。但公司或企 业,不论其组织形式如何、所有制性质如何,无论是课征高额的社会保障税还是 课征较轻的社会保障税,它都必须将一定数额的未分配利润储蓄起来,以备必要 时提用。故而,对公司或企业而言,社会保障税对储蓄的效应比较小。 从社会来看,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在现收现 付模式下,社会保障收入当年征收,当年使用,基本不留储备,这种能保持当年 收支平衡的社会保险计划不会对公共储蓄产生影响。 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对 公共储蓄的影响:在其基金积累阶段,一般来说,它可能会增加公共储蓄,尽管 受通货膨胀程度、消费信贷和储蓄工具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影响,其增加多少很难 判断,但其总体趋势还是意味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只是积累的速率存在差异。 完全积累制可以促进公共储蓄增加的前提条件是, 它不会被政府的财政赤字所吸 纳而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公共储蓄也会有变化甚至还可能下降。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税对储蓄的效应不尽相同,低收入者在被课征社会保障 税后失去储蓄的兴趣程度比高收入者大。对企业来说,社会保障税对储蓄的状况 不会有很大的效应。社会保障对公共储蓄的影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22 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指的是社会保障税所实现的收入再分配结果, 以 及这种再分配,对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社会保障税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主要有:第一,在劳动者之间进行横向 再分配。凡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都要按规定的税率缴纳社会保障税,但纳税 额并不一定与将来的受益额相一致, 这就实现了不同收入水平劳动者之间的再分 配,反映了劳动者之间互助互济的关系。第二,对同一劳动者不同时期的收入进 行纵向再分配。一般说来,一个人能够获得劳动收入的时间仅仅是一生中的一部 分,而消费则是终身的。养老保险就是使劳动者把在部分时间获得的劳动收入在 一生中调剂使用, 而劳动者按月交纳一定的社会保障税就等于将他的一部分劳动 收入积累起来, 以备退休时再使用。 第三, 实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企业用其净利润的一部分为其在职职工缴纳社会保障税却由职工享受社会保险 待遇,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再分配,等于以社会保险的形式增加了劳动者 的劳动收入。第四,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的横向再分配。征收社 会保障税后形成的保障资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安排保障支出,这就必然 会出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第五,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再分 配。表现为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社会保障支出,一是在社会保障资金出现收不抵支 时,财政拨款给予补贴;二是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可以在税前列支,由 国家让渡一部分所得税。 3.3 开征社会保障税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近 20 年来的改革,走过了由下而上到自上而下、 由自发变革到自觉变革、由单项改革到整体转型的历程。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 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而被打破,过去那种由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全面保 障、 层次单一、 板块结构、 封闭运行、 缺乏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被责任共担、 社会化、基本保障、多层次的开放型社会保障制度所取代,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与 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确立和完善, 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提出了更高要求, 显然旧的筹资方式社会保险统筹制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问题的研究 23 度已难以完成这一使命,所以应加快建立社会保障税的步伐,从我国实际出发, 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稳妥地开征社会保障税。 3.3.1 社会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题库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全国中医护理培训后汇报
- 2026届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西北海市、南宁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延庆县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备培训介绍
- 手足口病预防培训
- 山东省济宁市十五中学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襄阳襄城区四校联考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辅警自查自纠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粤语文化课件图片
- 2025至2030中国甲状腺素淀粉样变(ATTR)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 失血性休克麻醉病例分享
- DB43-T 2724-2023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 CJ/T 480-2015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
- 儿科试题及答案泌尿感染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入股瑜伽店协议书
- 旅游团队境外医疗援助补充协议
- JJF 2184-2025 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