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pdf_第1页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pdf_第2页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pdf_第3页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pdf_第4页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任何时候音暖强调猷农业为基础,农业和农丰寸经济的发展对国 民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重大意义。研究农村金融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农丰寸经济发展是 本文的主题。? 本文力图分析和解决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不相适应的 理论和实际问题。 本文侧重于皇垦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村经济与金融的 关系,采用比较分析结合作者在农业银行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农村金融在组织 体系、内部管理、外部政策和信用环境等方面的缺陷及改革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是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剑融应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适 应农村经济产业化和农民收 提高的要求。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农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农业发展银行拓展经营领域,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经 济。三是发挥农村金融怍用必须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四是政企 分开 政府不应干预农村金融和农村企业的具体经营。t 政府应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鼓励 直接融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为农村金融提供诸如保护、补贴、贴息贷款、信 息服务等帮助。六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保全和实现农村金融债权的根本途径。j 关键字:农村金融作用农村经济发展 g i v ep l yt 0 丽刚f i i l 只眦i 砒瞰i 脚州 t h e r , a 酬n d 赫e d 抽陋d e 蛔t 血舱臼d 呷i 妇口七如n d 鲫幛伯lp 0 6 硒0 f a 雩r i a l 岫地 a t 州血l 置t l 娜勰g r o a t m e a n 咤s 幻瑚i i 嘎n ie c o n o n 血出鸭1 0 l 鹏哇枷啦畸p 她i n n l e d e m 蚰珥l 咖o f 耀响虹e a n d m i e 。晴n t m 铀j 母胁w 幻g i w p 时位n l l a l f l m n e i a l 矗j 施、证i s a 廿啪e o f 恼雠幻b f 吨她畦锄a d v 胡m n r a l 劬瞄1 h e 删h 憾删幻粕陴a n d s o l v e 廿l e 即b l 百1 1 衄怔n i a l 劬嗽 璐耐c 0 。i 由鼬d 幻c 0 0 阳疵w i 旺l n l e n i a l 瑚可曲岫y a n d i b i s 衄郾聊蛐蛳t h e 锄蝴蛾o f o m g s n r a l m 疵d e v e i 呷嘁m m a u t h o r t h e 刚e x 砷l e 嘧o f p a - o m g 蛐删e c o n o m y 衲d 如喁 a d 0 冉。0 蝴p a 咖部d 呻c a m b “r | g 地a c t u a l w 峨。驴耐缸删舯m a 黟h l i 删 b 破0 f 咖e x p a m d f l 1 e 白d 衄她n d f r a m e d d e aa n d ) d u n n m 哪卿菌萼掣电鸭如豳 m 绷曜日_ 晴吨诅函电p d i j 掣锄d a 酣n 甘i v i 如m r e r t e 虹a 犯p o p 砌m 廿l 缸自黜 t h e l 嘲c h 呲i i j 商m0 i 廿豇臼d i s 笛南i l 口噬f h 鸡她m f a l l 掣d c 囊l n 击l 茑m 【a l 矗1 毗 m r a l 丘眦s h o u l d l 曲r r na n d 砌嘶氆蛐如o r 断幻i 删t h e f b q 障赋甩嘲i nr u r a l e c o n o m yh 虹n f 曲面a n dp e 枷i m o m es e 咖d , t h e r u r a lm f o m li n 妇l 吨咖蛔h f o l l o wt h em 鲥b k i r i 洲脚ka 粤i a 删姒o fo l i n a 曲棚村弼| l i 墨c o m m 蹦:i a 酬 i n a n a g 姗眦a 咖岫剃d e v d o p 盯叫b a n k o 脚h 如i l l d e x p 匝l d 衄孵哪啪6 d d c a 哪r y 瞄d e o e d i tc c 呷嘲s h o e db e c o m et 瞄lc o o p m 船m 聃啦吐曲吨p 崎t or u r a lf m m c i a l 如限t i 0 噔m 喊h 掣m e 廿叶 l 。峭e m 孤n 昏n 甘t h d o f 删缸m c e a n d 珥巧哪! 如q l t d i 够f o u r t h , s e p a 吨印扪m 甘吐f m 甜f r o m 盯血噼m 锄罐尊r i e 吒吐1 e 留邶l 枷曲姐i l d 耐i n m r w 舱t h e m 疵曲瞰| y o ft h er u r a lf r a n c ea n dr u r a l 目妇溅t h e 蓼m m 删s h o u l ds e tu pm e c o f 蛳r n e 蛐0 f 性m k c t ,“d u 肾怔曲暇缸n c 吨s o l v e t h e 脚耐妇 m a r k e td o e s 似w o r k ”,o f f e r h e t p 西r u r a l 血m 豳l 出v e 畸删,s u g h 器p n 地嘶唔q ) k 咄“呜 d i s c o m t 帆删o n 腻眈f 衄酏a 嘁州幻姚删删删雠啦幻 s e t u p a n da m p l i f y t h e s c c i a l m e d i t 嘞 删孕哼丘笔啦u 抽r a l 叩d 试酬m 锄鸳删 脚僦删如a n c e f - 啪d ; i u r a l e m t l m l i c 出吲叩哪缸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意义 ( 一) 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 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 l 、农村经济概念 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 农m - t - 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 业经济。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 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 g 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 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 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卡寸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 2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 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步下降,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与其他 产业的关系e 变得更加重要。 ( 1 ) 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完成这 个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农业日前仍然是国民经济的 薄弱环节。这既是农业的生产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农业的现状决定的。农业生产是 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起的过程。农业因此具有别的产业所没有的双重风险: 既有市场风险,又有自然风险。近年来,我国农业在这两方面都遇到了挑战。一方面, 由于市场需求约束,绝大多数农产品出现卖难,销售不旺,价格下跌:另一方面,自然 灾害比较严重、虫灾、风次、旱灾频繁发生,特别是些地方连年大范围撒干旱,造 成了粮食等农产品大幅减产。这两方面的问题,前者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整体 素质比较低有很大关系:后者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f 耐弱 大关系。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业,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必然成为经 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 2 ) 食品在社会中的战略价值 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是由于我国有1 3 亿人口,到 2 0 3 0 年将达到1 6 亿,对农产品的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比任何国家都要大,尤其是对 粮食的需求。农业是唯一的食品生产部门,粮食紧缺会造成极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 我国面l 临庞大的人口压力,每年新增人口1 3 0 0 多万。他们的口粮以及其他副食品都需 要靠国内农业来供给。只有立足发展国内农业,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确 保粮食生产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战略选择。 ( 3 ) 农业是第二、三产业部门发展的前提并为之提供原料。 我国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仍占近三分之一,第二产业中 的纺织、食品、化工、医药、皮革、油腊等部门和第三产业中的饮食、旅游、花卉园艺 2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等都是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农业的发展是这些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前提和保 障。反之,农! i i ! 生产出现滑坡,必定会给这些部门带来障碍。, t 煺- t - 意义上说,没有农 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的发展,工! i k 对农业的依赖性是十分明显的。 3 、农村工业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支援农业、解决就业、繁荣经济、增加 收入和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己成为农村经济的支 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 9 9 7 年,乡镇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1 7 6 5 9 亿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吸纳了1 3 5 亿 就业,占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半。乡镇 企业的发励快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广大农 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4 、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民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的需求过小,这是我国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农村居 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还主要集中表现在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建筑材料上,工业消费品, 特别是家用电器等,农村居民因购买力低,市场还未打开。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对第二产 业,特别是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是我国第二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否则,我国将难以走 出城市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一起上加工工业但市场只有出口和城市的局面。只 有发展农丰寸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才能拓震工业产品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已经饱和的 些产品,在农村家庭还远未普及,只要农村购买力提高,觋有的产品是有销路的。 消灭城乡差别,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随 着乡村面貌的改变,在对能源、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对市政公用设施 包括道路、供水、供燃剁气、供电的需求,对商业服务业,以及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的需求,都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随着这些事业的发展,也会进步 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出更多的国民财富。 ( 二) 发展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中不仅发挥 着资源配置和信用创造的作用,而且还为农村的企业农户提供投资和中介服务。 1 、农业产业化对资金的巨大需求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质上是农村资源如劳动力、土地,固定资产、 流动资金及其他生产资源在各产业之间重新组合,或者说是生产物资位移,因此,产业 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物资运动的过程。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货币是般等价物,通 过货币交换,实现资金运动和物资位移配置。般来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原有的资 金被物资所占用,因此,开始调整需要启动资金。如发展“优双高”农业需要引进 技术、购置优良品种,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需要购买设备,聘请技 术人才;开办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市场基础建设和流动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首先 是企业筹集自有资金,但数额一般较少,因此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农业企业 化首先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高于单个农户的资本边际生 产率,其对资金投入的需求大大增加。例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诸城对外贸易公 司,实现年和脱t 亿元,带动农户1 0 0 万,按目前规模年需流动资金1 2 亿元,实际只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9 亿元,缺口3 亿元,资金严重不足。许多有发展前景的龙头项目受资金审哟不能上 马,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规摸和速度,很大程度t 就取 决于资金的分配规模和增长速度。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的比较利益大大提高, 对资金的潜在需求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转化成有效的需求,这时将出现农业投资供给不 足。 2 、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金融需求 我国进入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新时期。农村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地位、作用相对提高,但乡镇企业的发展 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乡镇企业从开始就得到农村金融的信贷扶持。当时,许多 乡镇企业几乎没有资本金,也没有担保,从金融机构取得的都是信用贷款。企业乖岍j 银 行资鳢筑厂房、购置设备,买进原料。银行还为这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资金结 算服务,使得乡镇企业能够迅速成长,有些碱r 氏为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公司。很显然, 没有农村金融的资金投入,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乡镇企业需要二次创业,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由分散走向集中, 要靠集聚效应获得规模效益,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乡镇企业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 信息化的需求,必须改制和升级,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和j 投份化,企蟛蝴您臻团化和集 约化,这些都要以资本为纽带来完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农村金 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愈来愈成为促进农村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农村小城镇建设拉动金融需求。在公用项目投资领域,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 基础设施,在农村原本不完善,农村城镇化对这些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设现代 化的小城镇,必须在较长时间内,大量地、集中地投放资金。小城镇建设还带动了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 l 蝣不断增加,逐步取代农业现在的主导地位。随着农民 进驻水喊 真,将会拉动房地产、乡镇企业、医疗、文化、自费游、体育等产业会从无至l f 卣, 迅速发展,这些也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3 、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务 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金融服务。一是农民生产要购买拖拉机、收害! 期等农机具和 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部分资金可自行解决,还有一大部分需要向金融机构 借款。二是农民为扩大生产、改良土壤、发展林业、养殖业乃至个体经商都需要购买大 量配套生产资料,这就需要前期资金投入。三是农民生活中盖房、成亲、甚至是购买大 件耐用消费品缺钱,以前主要依靠民间亲戚借贷,逐步转向依靠农村金硼提供消费贷款。 这j 业务发展迅速,是农村个人贷款的主要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拉动了 农村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金融服 务,如存贷款服务、结算服务、甚至是投资服务。农村金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 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 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三) 加入1 1 i 0 后,农村金融需求将趋旺 1 、加入w 1 d 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经过积极努力,我凰已经加入w t o 。加入w t o 以后,我们不但要按照国内的法 律法规,同时也要按照w t o 规定的原则开展经济活动。目前w t o 有关农产品贸易的 基本条款主要是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其核心是消除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扭曲珊雾和实 现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平等竞争。该协议包括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国内支持和卫 生及植物检疫几个方面。加入w t o 对于农业的影响也主要是宏观的、长远的,总的来 说是大有裨益。 2 、政府扶植农业需投入的政策资金 w t o 协议实行“绿箱政策”,即不禁止缔约方对国内农, z l c _ p :环节的支持。按 照这些条款的规定,我国今后每年对农业的资金投 可达到4 8 0 多亿元。近三年我国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贫困地区扶持、自然灾害救济、生产资料的国内补贴等 方面的投入平均每年只有2 7 0 多亿元。这4 8 0 多亿元与2 7 0 多亿元之间的差额,是我 国农业发展的个非常宽松和良好的空间。这些款项的来源和利用都需要农村政策金融 来完成。 3 、农产品的国际化需要资金 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许多商品的价格甚至不由国内做主,而是取决于国际 市场。在不同生产者被迫按统一的市场价格出售其产品的时候,成本就决定了命运。我 国农业要主动利用w t o 提供的条件,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扩大蔬菜、花卉、水果、 肉食品、水产品和中药材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加工出口,扩大对外贸易。这当中农副 产品的标准化、信息化需要资金;农产品的深加工,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需要资金: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中介组织,替代政府 亍政干预,组织农民生产销售需要资金。 在动植物检疫方面,国内标准须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这要求更新设备、培训人员,也 要付出一定的财力。 二、农村金融随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 一) 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 1 、经济决定金融 金融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勇有融通资金功能的经济手段,它随着经济的发 展而发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金融的形式和内容都取决于那个国家当时的 经济状况。即经济不仅决定了金融的规模、发达程度还决定了其所有制形式、市场化程 度等等。特定的经济状况会产生特定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产物。 金融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2 、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关系也不例外。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农村经 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农村经济生产、流通的各个方面。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适应了农村经济状况,就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其发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展。所以,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不应孤立地研究农村金融,而必须充分研究农村经济, 改造农村金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二) 建国以来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l 、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 9 4 9 - 1 9 5 6 ) 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正在改造时期,开始全国只有人民银行家银行, 行县支行的 主要任务是农村金融工作。1 9 5 1 年,为促进土地改革后农村的生产发展,加强农村金 融工作,成立了农业合作银行,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1 9 5 2 年由于精简机构撤销。1 9 5 5 年为了支持农业合作化j 垂动,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家管理农业信贷工作的专业银行。它的任务是吸 收农村各种存款,办理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办理农村合作社及个体农民用于农业生产 方面的贷款。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蓬勃发展,在农业银行的指导下吸收农村闲散资金, 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 9 5 7 - 1 9 6 6 ) 1 9 5 7 年农业银行撤销,农村金融工作能由人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在农村大 跃进、成立人民公社后,受当时经济工作的影响,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 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支持农业生产新高潮”的指导方针。1 9 6 3 年,为了巩固和发展 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业银行第三次设立并建立各级 分支机构,统监督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农村信用社。1 9 6 5 年。农业银行再次和人 民银行合并。农村信用社曾被并入农业社,后又成为人民公社的信用部,到1 9 6 1 年才 恢复独立性。这期间信用社依靠贫下中农办 土,采用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任务是支挣 农副业生产,提高社员生活。 3 、文革时期( 1 9 6 7 1 9 7 6 ) 文革时期,金融工作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农村金融当然也不例外,整日忙于 “斗、批、改”,经营十分混乱。农村金融主要任务是支援“农业学大寨”和农业机 械化。人民锄7 县级行和农村f 拥社筋敝持农村经济的作用。人民银行总行于1 9 6 9 年并入财政部,基尉f 归革委会管理。农村信用社进行四清运动后,业务发展缓慢,亏 损严重,人民银行将亏损予以补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信用社的合作性质逐渐 丧失,甚至有的实行所社合一,后则演变为人民银行的基层机构。 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农村金融黼 虽然几经反复,但人民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 领导,独家大嘲龈行的地位未曾改变。这种锻,厅体惺与当时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自 计 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在农村经济各个发展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4 、改革开放2 0 年( 1 9 7 7 - 2 0 0 0 ) 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去那种政企不 分,由人民银行一家独揽金融管理和经营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人 民银行逐渐转变为中央银行,不再从事具体经营业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为支持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1 9 7 9 年,中国农业银行第四 次陕复。恢复后的农业银行,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农业银行还 积极支持多种经营的发展、支恃农村扶贫开发、支持国营农业斜k 农村工商业、乡镇企 6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业的发展,开展信托租赁等,逐步在农村建立健全了农业银行银行体系,全面办理农村 的各种金融业务。农村合作信用社也从政社合一的体怦解放出来,实现相对独立,业 务规模和内容育了快速发展,对农目扑人贷款也由过去主要用于治病和解决生活函e 变 为既用于承包土地,也用于发鼹各种l 叠营,贷翱嬲良也成倍增加。随后中国银行、建设 银彳i 、工商银行转业l 艮彳亍相继成立,井庄农村设立机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融 通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作用。但是由于专业分工,农业银行作为专业银行始终作为农 村金融的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始建立,农村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实力的不 断增强和农村个体经蕾和农村区域产业化的经营,我周的专业银行也开始企业化经营。 各专业银行由国家统领导要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这期间,工商银 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在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县镇,大量建立分支机构。同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商品供给大大超过了农副产 品收购资金,特别是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后,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些收购企业压级 压价或限收拒收、“打自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断加大各级财政 的负担。为使农村政策性金融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1 9 9 4 年我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政 策性金融机构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管理农产品收购资金、农村扶贫贷款和农业综 合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另外,农村信用社也脱离农业银行领导,开始独立经营,从而 农村金融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由于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未能真正实现企业化经营,不 计成本地过渡竞争,造成农村国有银行普遍亏损,于是,欠发达地区除农行外,其他行 正在按计划有步骤的退出。 5 、我国重况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回顾农村经济和金融 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每一次大的飞跃,农村改革每一项 大的突破,必然带来农村金融业务上和体制e 的大改变,农村金融必须适应农村经济改 革的需要。 ( 三)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和现存金融体系 1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 n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化。按照“市场牵龙头,龙 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 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体系。一是利用 当地资源优势,调整布局,形成特色产业。开发区域性主导产业是个产业优化和聚集 的过程,目的是获取聚集效益。二是建立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销售整体联动。主导 产业形成规模之后,要延 申产业链条,提高拯体效益。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是个有机 整体,特色产业要通过包括加工、销售在内的龙头企业的牵动,才能陂市场所承认,扩 张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自u 弱单个农户( 或单个经济利益主体) 受到自然和市场双重风 险,刚氐宜接进 市场所需的交易成本( 如信息、评估、谈判等费用) 同时可以提高 其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诵过产业结构调整要促进农产品生产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协调农、林、牧、 渔等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区域生产结构和布局。 ( 2 )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对于增加农产品供应、扩大内需、建设 小康社会都目有积极意义。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适应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 化的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效益:二是利用农产品供给充足的 有利条件,适当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三要提高对农业 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市场设施建 设和生态建设投入,重点支持道路交通、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2 、农村金融现有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涮吨啪都已建立。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银行在农村居于统治地位。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 i 采用级法人,总行、 分行、支行层层代理,机构遍布全国城乡,每一个县城和大的乡镇都有其网点,并具有 完善的结算体系和全国联网汇兑优势,以农行为主的商业金融,有很大的活力,在促进 社会资金按市场需求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代表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在经历委托代理、自营初期和以收购 资金封闭管理为中心的业务发展过程中,把曾经由农业发展银行办理的扶贫、农业综合 开发等专项贷款和粮食企业附营业务贷款划归农业银行,成为专门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的 全封闭管理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营业机构只设在收购量大的县城,没有农业发展银 行机构的收购资金供应业务仍然由农业银行代理。它在保证农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保护 农民利益e 做出了贡献。 农村信用社处于农村金融最基层,和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具有服务面 广、贷款户数和笔数多、金额小的特点。信用社股采取一乡社的模式,每个信用 社多是个独立的法 ,有的信用社还有分社和信用站。个县区内的信用社组成信用 联社,由人民银行的农金办管理。农村信用社没有自己完整的结算体系,相关业务_ 般 委托农行代理。我国农村中8 0 的农户生产经营活动和7 0 的乡镇企业是农村信用社 提供资金支持的。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民间借贷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据全国3 1 个省市自治区 对2 0 2 9 4 个农户的常规调查,1 9 9 9 年,农户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获得的贷款占农户贷款 总数的6 9 4 1 ,平均每户1 0 0 8 5 6 元,其中,有息借款4 9 1 8 7 元,占4 8 7 7 。如果按 全国2 亿农户计算,1 9 9 9 年全国农户民间金融市场贷款量商达2 0 0 0 多亿元,其中有恩 贷款近1 0 0 0 亿元。 ( 四) 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体制显露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农村金融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 了农村经济发展。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 、农村资金外流 农村经济始终存在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风险收益率较低导致资金逐利而动,在 市场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农村资金市场实际e 成为吸收农村资金流向非农产业、城市和 大公司的通道,即“金融的城市偏向”。所以,尽管农村中资金短缺,但又有大量资 金流入城市,而且净流出的数额非常大;同时,又有许多农户因缺少资金,家庭经营只 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由于农户企业、乡村集体生产和生活资金需求不能满足,从而使农 村劳动生产率更低。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应有的,在一定情况下信贷对 于农村比城市更为重要。 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储蓄存款就大量地流向城市。自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其年末贷 款余额就持续f 氐于存款余额,即贷存比低于1 。8 0 年代初期为】,2 左右。9 0 年代初期为 2 ,3 。1 9 9 5 年为o 7 3 ,其中农户储蓄仅有0 2 2 用于农户贷款。大量的农村存款没有被用 于农村发展事业而流出了农村。研究表明仅1 9 9 8 年这项的净流出量就有5 0 0 亿元左 右,而在有些年份,这数量更是高出1 0 0 0 亿元。平均看来,每年通过金融渠道农村 净流出的资金大约为3 0 0 亿元。 2 、贷款利率高,经营不规范 农村金融中合法经营与相当规模的半合法及无照经营的持续并存。资金外流和民间 借贷的高风险,使农村民间资金市场的利率往往高于农业乃至一般生产性企业的利润 率;这种过高的利率压抑了农村资金的需求,并迸一步加剧了资金的“城市偏向”。 同时,正规金融因受国家控忏0 率一般低于民间利率,但是办理贷款手续繁琐而且严格, 小本经营的一般农民彳刚正规金融得到贷款,被迫求助于较高利率的借贷。私人借贷 的高利贷和信用的不完善,使农村金融法律问题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的稳定。 3 、农村运用信贷资金的效率较低 农村蓟剐刑撇的发放和运用都过于粗放,资金使用效率低,且存在暗箱操作, 走夜路( 指送钱送礼) 。农户和农村企业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抵押物或担保单位,银行 跟踪监管不力,使农村企业从银行取得直接贷款的难度较大。另外,许多农村企业和个 人的欠债不还,造成银行大量呆账、坏账。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重已大大高出全 国平均水平。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其不良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资金浪费 了不少,但没有形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支持,金融机构将无力再发放贷款或贷款 过于谨慎。 4 、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超同,引发恶性竞争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不准确,未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所以缺乏针对客户需 求的金融e u 新,金融工具和交易对象单调,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农村金融 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层面过窄,农村各金融机构定位超同,加之农村金融 机构大都是非企业化经营,不计成本,造成网点过多,大大超过了农村经济所能承受的 水平。银行、信用社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恶性竞争,高息揽储现象严重,导致资金的成本 提高,贷款操作不规范,金融秩f 芋混乱,金融服务差。农村金融发展脱离了农村经济发 展的实际需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缓慢。 9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村金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政策、商业、合作金融组织体系的调整没有到位 1 、农业银行商业化、企业化改革不到位 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尚待深化,且市场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金融主导地位正 在弱化1 9 9 5 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后,农行被定性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的商业银行,但迄今为止,农行的企业化改革仍远没有啦,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产权主体虚化,法人地位残缺。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农行产权匿国家所有,国家 委托银行经理人代为行使法 权力。但是国家与银行经理 之间缺乏真正的利益关联, 银行经理 缺乏娼逐利润的内在动机,政府对银行经理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昂虮制。 银行经理人作为法 代表,往往既不能独立行使权力,也不能承担法律责任,形同虚设。 二是两业不分。农发行成立时,并没有将农业政策性业务全部剥离,仍有部分留在了 农行。尤其是又将原来由农嬲f 办理的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粮食企业附营业 务贷款划归农行办理。农业银行同时承办政策性和经营性两种业务,这两种业务由于资 金来源不同、贷款管理、评价标准不同,长期由一家银行同时经营,已经带来资金运行 机制的混乱。 农业银行在农村没有精确的市场定位,没有确立谁是真正的服务对象。农业银行的 老客户农村供销社、乡镇企业和个体农户的贷款呆帐坏帐较多。农行资金大多沉淀于农 产品收购和乡镇企业贷款,严重负债经营,信用过度膨胀。农行的农村行贷款余额连年 负增长其信贷业务的主要工作是清收历年的不良贷款,千方百计地盘活不良资产。农 行在农村新的客户群体还没有完全建立,其信贷客户结构急需进行调整。由于服务对象 不明确,农业银行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代表,在农村的金融创新、资金清算和居民消费 贷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在经营上,农行作为商业银行从追逐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正 在发生变化,信贷投放重点由农业转向工商业,竞争的视角也从农村转向城市。县级农 行没有贷款的权利,每笔贷款均要由中心城市行、甚至省级分行的批准。农业银行的 农村行已成为储蓄银行,吸收农村闲置资金,用于城市大型项目,造成农村经济所需资 金的严重短缺。目前农行业务经营范围与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异。 2 、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足,业务单一、政策牲金融作用有限 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足,政策性金融作用有限。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资金 应主要来源于财政无偿拨款和有偿贷款。农发行成立时,国务院也曾明确规定过它的资 本金数量及采源。但由于财政捌寸资金有限,且常常不能按时到位,农发行实际上不得 不主要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来筹集资金,使筹资成本上升。 农业发展银行资本金缺乏,意味着它的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其信贷业务集中在周期长、 风险大的农业项目,更加大了自身的经营风脸。特别是加入w t o 后,金融企业要提高 资产质量,加强抗风险的能力,农业发展银行不仅应及时补足资本金,而且要在补足的 基础e 增加资本金,以增强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能力。 o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粮棉油收购贷款管理中,由于国家财政对于收购企业的利息费用补贴不能及时拨 补到位,导致农业发展银行不能按时收回粮棉企业收储贷款的应f 寸利息,但农业发展银 行向人民银行的佶镦必须按时支f j 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发展银行只能用借入的信 贷资金偿还向人民银行的借款利息,其结果造成了信贷资金难以正常运营。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过窄。些本应由政策性银行办理的扶贫、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业务没有划归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目前只 从事粮食、棉花和油料的收购,服务范围狭窄,业务过分单一。按照国家粮食流通体制 改革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的要求,农业发展银行要监督企业在农产品收购中 出库和 库情况,籍此来核定、监督企业所需贷款投放和信贷资金的利用情况,执行了 许多非银行的职能,在一定程度e 成了粮食企业的会计。目前我国农产品总体出现过剩, 国家的保护价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食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越来越低,国家已 经允许一些农产品退出保护价,以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进步放开,农业发展银行业务 相对集中在国家粮棉储备等领域,其在农产品收购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减弱。 由于业务范围的狭窄农业发展银行未能起到代表政府扶植农业和农村经济、表达 政府意愿和支持方向、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未发挥其政策性银行引导、示范、激励商 业银行投资农业和农村,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规范发展,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功能。 3 、农村信用合作社没有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合作金融晗恰是最薄弱的。传统体制时期的农村信 用社只是以合作为名的集体化措施,其实质,不是为社员服务,而是为国家工业化原始 积累提供农业剩余。也因此,农村信用社在运行中很快成为国有经济体系的基层组织, 并一直延续至今。 真正的合作经济,是消费者、农户或市场经济中其f 蛔g 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 域各环节的垄断力量,纠集成集团开展自我服务的经营形式。这种合作社,出资者与惠 顾者合一( 信用合作社就是股东和求贷者合一) ,实行国际合怍j 重动的公认原则:门户 开放,进出自由:民主管理,一人一票:限制股金分红,设定股息上限:盈余按与社员 发生的业务量摊还;社员教育;社间合作等。而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现今市场经济体 制新时期,更多表现出的,是商业金融的特性。自2 0 世纪8 0 年代爵求“恢复合作金融 性质”的信用社,十几年后依然故我。这种要求的无效,正说明它从来就没有过“合 作”性质,又遑论“恢复”! 农村信用社组织自始至终没有建立在合作金融陛质和“三性”( 群众性、民主性、 灵活性) 的经营原则,要建立真正的合作金融异常艰难,可以说迄今为止并没有实质性 的进展突出表现在:一是产权关系依然不清。农信社从农行“脱钩”后产权归社 员所有,农户只要认缴一定比例的股金,均可成为社员,享有贷款权、民主管理权和利 润分配权,这里产权关系应是明晰的。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农信社不是新建立的,而是以 原有信用社为基础,那么原有农信社的所有者权益和历年积累或亏损该由谁享受或承 担,是国家、农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很难界定。二是群众基础较 为薄弱。建国初期,农信杜按照自愿、互助互利原则成立,但n 经政府强制性的历史变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迁,农信社己脱离农民群众,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在经 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农信社多数亏损,农民没有入社的积极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 地区,多数农信社都规定了对股金保息分红的分配方案和允许“退股”这使“人股” 与“存款”差别不大,农民与农信社之间仍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利益制约机制。三是 民主管理形同虚设。虽然农信社按合作金融组织的要求,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 和监事会制度,井实行“一人一票”的原则,但由于农信社长期“官办”,农民对其 进行民主管理己十分陌生,加之受文化素质、经营水平、管理经验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三会”伟帔形同虚设,农信社实际上仍维持了原有的运行机制。四是为社员服务范 围有限。由于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的特征并不明显,因而其业务工作一直盲目模仿国有 商业银行,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准市场定位信贷业务的开展与自身合作金融性质不 完全吻合。农村信用社经营中脱离农村和农民,“商业化”倾向严重使资金大量流 向相对收益率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却常常难以得 到贷款,也难以享受其它金融眼务,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又不具雒全的风险防范措施和 手段,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 4 、民间金融组织缺乏创新和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在些地区的农村便形成了发达的民间金融,其中有些个 发放短 期高利贷,也有地下钱庄。虽说贷款利息一般新目高,但是在农村,尤其是个私经济发 达的地方,往往有些短期生产项目而不能得到资金,民间金融有着相当广阔的生存空 间。政府主导建立的农村金融体系失效或者说门槛太高,如果没有这样些民间借贷的 灵活参与,就无法满足机动性极强的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就无法使农 村经济活跃起来。虽说民间金融的活跃客观e 为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历史作 用,但是这毕竟是国家所不允许存在的形式,它们本身也需要进行规范。不过,这也从 另一个厕呵反映出我国广大农村处于个极其欠缺资本的“极度干旱”状态。 农村基金会是典型代表。它是8 0 年代后一些乡村为有效地管理和用活集体积累资 金,通过清理整顿集体财产将集体资金实行由村或乡管理,有偿使用。农村基金会由 此产生。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乡镇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资本金有集体出资也有私人合股, 经营比银行和农信社灵活得多,实质是半官方半民间的金融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经地 方政斤于部门而非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并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农村合作基金会对 地方政府的依附,及产权关系的溪期,为其发展埋下了致命性的隐患。本应从事基金会 内部互通有无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由于盲目扩大规模。利用高利率大量办理存贷款业 务,加之缺乏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管理水平低下,令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矛盾在短时期 内迅速扩大,出现挤兑风潮。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1 9 9 9 年中央正式宣布在全国统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起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金融体t 燕革的内在需求,而它由兴 盛迅速走向衰亡的过程则深刻表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制度e 嘶,没有农民的实际参与,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将是十分困难,或者只能因走 l 吱途而归于失败。 上述民问金融组织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 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其运行极不规范,存在着 2 东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存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往往是官方金融组织的数倍,使借款 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丰寸经济主体豹发展后劲。二是存在着 较大的金融风险。民间金融组织良莠t , - j 齐,有些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运行机制:有些起初 运行较好,但因种种原因信誉急剧下降;有些则从开始就出现非法集资、经营者卷钱 潜逃的现象。后者虽为少数,但却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了金融稳定。三是民间金 融组织基本e 属于零打小敲,在地下或半公开状态下活动,不能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起到 应有的作用。 ( - - ) 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粗放、人员素质差 农村金融机构至今还没有摆脱行政化管理模式,计戈l 经济痕迹相当突出。由于历史 的原因,农村金融的内部管理以自我为中心,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业务发展,人员素质 不能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变幻的形,- t , f n 内容。 1 、内部管理机怀健全。 目前,农村金融在机构设置和经营机制上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专业银行模 式,高效、稳健、安全的金融运行机常螈丕没有建立起来。传统的卖方市场形成了以自我 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不愿积极主动地服务农民和农村企业,所以未能在支持农村经济发 展中得到自身的发展。例如农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仍然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形成了总行、 省行、市行、县行和营业所,四级管理,一级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管理层次多,管理 人员多,管理效率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农村信用社觋在由县联社和农金办共同管理。在产权关系上,农村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