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1页
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2页
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3页
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4页
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媒体(medium)一词是指人们用于交流信息或表达思想的载体。在外语教学中,传统的媒体模式是 “黑板加粉笔”;随着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的普及,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媒体的给合模式。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与外语学科的整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学行政部门的关注。在短短几年里,多媒体课件(courseware)和外语教学软件等已为广大外语教师所熟悉,而且许多教师已经在采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软件设计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模式,普及如此之快,确实令人鼓舞;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发挥其正常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反思。经过了五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多媒体的应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喧宾夺主。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有些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开头的课文题号、题目,到结尾的“Thank you”,把课堂45(40,35)分钟或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音响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一个冷冰冰的机器隔断;学生的思路处于被动和僵化的状态;教学活动不断被打断。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多变的变量,教师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学生可能的变化:同时,还应该充分体现教案的灵活性,认真考虑各种应变的措施。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作一些诸如“插播片”、“片断片”、“素材片”等;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这些“片”,使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帮手跟班。由于许多外语教师是“电脑盲”或“半电脑盲”,他们对于各种软件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教学课件和驾御能力不强,课件制作请人代劳,具体操作有人跟班,尽管如此还不时地发生各种故障,导致课堂教学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甚至因此而临时改变教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根本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干扰了教学,破坏了课堂教学气氛,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妨碍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三、演示为主。目前,在英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他们设计教学课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授课,比较直观地呈现自己的表述,一堂课下来根本不使用黑板的粉笔,应该板书的所有内容全部显示在屏幕上,有时甚至把不该板书的内容也呈现在屏幕上。例如,有些教师把口头提问的句子以及答案一字不少地呈现出来;有的教师甚至把教案中的许多内容直接做在课件里,比如,“Step One”,“Task Two”等。表面上这样做能提高课堂节奏,增加教学密度,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甚至抑制了他们的思考欲望,学生还失去了大量技能训练的机会。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前提是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要素必须发生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体。媒体作用的转变由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由讲解说明的过程转变为探究问题、协商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四、华而不实。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觉的综合刺激。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却片面地利用这一优势。例如,设计课件时过分运用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十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等效果;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由于这类课件的容量过大,造成了多媒体使用中的诸多困难。多媒体技术与外语学科整合的主题应该是语言学习,主体是学生,媒体只是辅助。在设计课件时,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对象。围绕这两个中心,教师再考虑如何设计,即如何把内容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认知学习内容,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主要考虑的应是开发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功能,借助媒体把信息正确、简单易懂地传递给学生。在考虑设计对象和如何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功能,以及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教师所创设的各种情景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是检验其有效性的标准。如果设计的课件只是让学生感到有趣、好玩,这样的多媒体整合,效果也不会好。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经对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这将会推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把握”:1把握正确的教学理念。交际法要求课堂教学情景化,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互动交流,而电脑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因此,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是外语教学与多媒体恰当整合的前提。2把握现代的媒体技术。目前,有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持不同看法,理由是电脑不能代替人脑,而其真正原因是他们不懂行电脑。使用粉笔对他们来说是轻车熟路,操作录音机对他们也不陌生。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尽快掌握多媒体体技术,因为这是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技术保证。3把握多样的教学环境。越先进的媒体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就越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对媒体的硬件要求很低,学生座位也是比较固定的。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其结构复杂,教室环境设计灵活多变。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媒体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妨碍媒体的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对教学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因为这是发挥媒体整合作用的外部条件。浅论新课程标准下运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英语课堂结构宋雨敏(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摘要: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和英语学习网络资源的纷繁涌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也随之变得重要。如何在新课标下充分且适宜地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因特网上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来设计和优化英语教学的课堂结构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本文主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发现学原理来探讨这一问题。关键词:新课标,多媒体网络,英语课堂结构,建构主义,发现学一新课标中关于运用多媒体网络的要求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二运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课堂结构的可能性“计算机是教育的根,因特网是未来的黑板”,美国前教育部长Riley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他的话实际上概括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LL)的成长史并指出了它发展的方向。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CALL教学已经由当时简易的媒体形式发展成为今天网上多样化形式。这种新兴的网络辅助教学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外许多教育机构根据各自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纷纷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使得我们探索更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成为可能。“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创造性教学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国家级电教课题,于2002年十一月结题,取得了丰硕的实验物化成果。在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省、市、校三级课题网络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目标导向、规范约束和“三处联动”(教科室、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三种机制的精心运作,不断完善;学习培训,展示活动及年度评估三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来深化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之后,在这基础之上我校又随之推出了另一国家级课题“南菁课程文化发展研究”。英语,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当然更加责无旁贷。如何充分利用南菁中学一百二十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并使其更加壮大,对我们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结构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英语这一学科本身角度来看,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一模式上它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和可能性。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网络对于它来讲更是起到了桥梁和沟通的作用。因此,在英语的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三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运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英语课堂结构1理论基础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础之(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iagets Constructive Learning)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习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Bruners Discovery Learning)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的学习来自于个人的发现。所以布鲁纳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皮亚杰的建构学习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的依托。2媒体的特性多媒体(Multi-media)是一种将视听信息传播能力与计算机交互控制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新鲜处理系统。其信息符号系统包括文本、图象、音频、视频、动画等。其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既可以用文字或动画虚拟实景过程表现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又可以用声像展现时事新闻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图1),为学生提供动态的非线形知识,使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生动性与内在结构的科学性紧密结合起来。 多媒体教学技术硬件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化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改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传导为“教师媒体学生”的相互作用结构模式,具有交互性和动态开放性(图2)。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索,教师由训导者变为启发者和助学者。这些变化对学习者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及探索学习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另外,多媒体教学环境融声、光、色于一体,提供生动立体的情意、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媒体软件承载的信息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如何优化(1)高中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培训有条不紊进行中1我校自九八年起就建成了菁园校园网,办公室都配了电脑,实现了信息化,多媒体系统进入了每个教室,这些为我们进行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我校还有一批高素质的电教老师。为了提高全体老师的素质,他们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义务给全校老师进行了Excel, PowerPoint, Authorware, Internet, ProntPage等应用软件知识的培训,这大大提高了全体老师的信息素养。这些就为我们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提供了软硬件方面的保障。与此同时,我校还加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软件(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若只有硬件设备而没有软件设备,那么硬件设备也只是一堆废铁,所以软件开发比硬件购买更重要。我校教师有了这么优越的硬件设备,就更应该抓住电脑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身到动手制作课件,动手用课件的实践中去,这是CAI开发成败的关键。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师基本上人人都是课件制作能手。 教学光盘 多 录像材料教 媒 体 电影剪辑师 组 合 幻灯组合 网络资源 问题提问 学讨论总结 生练习 反 馈图 1 多媒体网络课堂结构 teacher student computer student student图 2 多媒体网络课堂交互模式研究大纲、教材、学生 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制造达标的媒体组合课堂结构模式在教学中实际操作(应用、转换或变式)课堂教学评价图 3(2)加深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在软硬兼备的基础之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以便更好的设计每一堂课。同时还要研读前沿的学习理论,这样就能从更高的起点指导我们备课。有了先进的理论的支持,我们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讨也会随之变得得心应手了,就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每一步(图3)都做到最优化,从而实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3)充分并合理开发网络英语课程资源 在新课标中针对这一点有如下的规定: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连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连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目前,我校网站上已经开辟了专门的BBS论坛,信箱,和论文课件交流专区,为建成本校的有特色的英语教育学习网站做准备。(4)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最优化的课堂结构绝对不能少了道德情感教育。如果说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操作系统”的话,那么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则可以看成是学生学习的“维持调节系统”。在课堂内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能带来生动的形象,优美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它在某种程度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愚教于乐的愉快教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长足的发展。四结束语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从更高的层面要求我们将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探究与课堂总体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同步改革,协调一致,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我们相信,它最终会取代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参考文献1 Cangelosi, J. S. 1997.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Gaining and Maintain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M. 3rd ed. New York: J.Wiley 2 Thomas, G. 1992. Effective Classroom Teamwork: Support or Intrusion?M London: Routledge.3 Levy M.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4 Salah A EL-Araby. Audio-Visual Aids for Teaching EnglishM. Longman Group Ltd, 1974.5 皮亚杰. 建构主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 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8 王莹等.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J. 外语研究,2000.9 李宝敏,王吉庆. 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00,1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1喻建平,岑如意. 以多媒体为辅助技术的英语课堂结构模式探讨J. 外语电化教学. 2003 (1).信息技术让英语课堂更精彩【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慢慢踏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学科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他与传统学科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课堂 学科整合 建构主义 运用网络。英语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话学习。但英语的学习大部分时候是枯燥而无聊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就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师面前的困难了。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教学平台,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和成为可能。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所体会到的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优势:一、运用网络创设情境,激发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多媒体的合理利用,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33主要学习动物名称和Whatarethese/those?句型,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设计了一个动物园的情景。伴随着轻松优美节奏感强的兔子舞音乐,学生仿佛和老师一起走进了一个环境优美、有声有色的动物园。在那里,同学们见到了各种各样活泼可爱、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在复习动物单词时,首先,老师点击“声音”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一种动物“duck”的声音,老师让学生猜:T:Whatsthis?S1:ItsaS2:Itsa接着,老师点击“介绍”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该单词的拼读和发音:Itsaduck,d-u-c-k,duck.Itsa.然后,老师点击“图像”键,学生可以看到一只闪烁不停、走来走去的“duck”。用同样的方法复习其他单词。最后师生接着问答:T:Whatsthis?Ss:Itsaduck.老师边点击动物园里其他小动物边用英语和学生进行对话。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听、视、说等感官同步活动,增强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这种模拟生活真实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知不觉地复习了以前学习的句型。二、运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网络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收知识,转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在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变化的高素质人才。如在教学Lesson33课中的“peacock, crane,turkey”三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这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了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只要学生点击图片,就可以听到此图片的单词读音,学生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的动画中自己学习这些单词,并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再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上述单词,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三、运用网络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交互性较强的优点,如在Lesson33课的操练句型:Whatarethese/those?时,我设计了一个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遭遇了三个妖怪的闯关游戏,先请学生帮助过语音关,句子关,还有对话关,最后取得了胜利,学生得到如来佛的礼物,一段Chant。唐僧师徒顺利过关取得真经。因为画面的生动形象,以及闯关游戏的设计,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帮助唐僧师徒智斗妖怪。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说单词、句子,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并且主动出击,就连平时难得举手的同学,也大声读着单词、句子,兴趣十足。再如,在讲“Whats in the bag?”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GUESS”的游戏:有一个大包,旁边有很多的东西,当轻快的音乐响起时,老师便请学生把眼睛闭好,老师就用鼠标在电脑上把旁边的东西装进大包里。音乐停止时,就请学生来猜。这时,老师问:“Whats in the bag?” 学生通过刚才的仔细观察,会猜出:“Its a .”通过这个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四、运用网络自主学习,反馈导学“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主动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这节课中,我安排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我让学生打开百度的网址 (),然后搜索“动物贺卡”,网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动物贺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喜爱的动物卡片精心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然后用英语写上自己想对动物说的话,最后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里(K)。有一个学生给自己最喜爱的孔雀发了这样一封电子贺卡:Hello,dearpeacock.Gladtomeetyou.ImLucy.Youarebeautiful!Iloveyou.ThisismyE-mail:L.Writetome.由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把他们定位在一个起跑点上,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丰富性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调用。他们时而观察,时而思索,时而动手操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们俨然一个个创新的设计师。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信息储量大,学生每一次探索都能获得认知和创造的乐趣。这样,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产生了兴趣,同样也对探索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馈导学”是指学生进行了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后,教师便可根据他们反馈的情况进行反馈导学。当学生发完邮件后,教师就利用网络监控系统浏览学生发送邮件情况,并从邮箱中打开学生的电子邮件,浏览评阅学生的邮件,通过监控系统的“快速辅导”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修改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朗读各自的邮件,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五、运用网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也很强调合作学习,两者不谋而合。在信息化社会里,合作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在沟通、交流方面具有直接、方便、快捷等特点。组织学生在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硬件环境下进行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完成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沟通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并随时随地学习,不但可以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无限乐趣,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看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Animals时,主要学习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 are我利用网络课件创设了四个语言交际情景: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都有不同的动物或其它物品,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个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学的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 are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使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学习,也使我们教师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现代信息技术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我们在教学中,便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当然,凡事都要从多方面考虑,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对而言也很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努力,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1、刘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一期2、英语课程标准标准读本,宋桂月主编,200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2007年10月10日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的今天,多媒体已经迈入了普通课堂教学阵地。多媒体的普遍应用和高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给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情景模拟和想象空间。作为英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这一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局限,要善于扬长避短,勇于实践钻研,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英语课堂的作用,真正做到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其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5The British Isles(不列颠群岛)一课,要求学生以英国(UK)为话题,谈论和熟悉、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名胜古迹及其风土人情等等。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仅有的知识只局限于从历史、地理课本得到,比较抽象、模糊。教师通过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列颠群岛版图,引导学生了解the British Isles,Great Britain,the UnitedKingdom,Endland,Scotland,Wales,Northern Ire-land的地理名称及其行政区域。这样,学生就先从地理位置上对这个国家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教师继续展示并引导学生了解其本国的运动(sport)、艺术(art)、建筑(architecture)、文化(1iterature)、食物(food)、生活(1ife)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环境,领略英国的各种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就会滔滔不绝侃起话题来,教学任务就会轻松地完成。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不同的教学课件。得当的内容,清晰的画面,配以教师的精讲启发,这些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多媒体教学可以活化教材,语言教学呈现情景化 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其能交际化。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其难度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交际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以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 10 Frightening nature(自然灾害)为例。其教学目的要求以frightening nature为话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能用所学的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描述各种灾害现象,学会使用表达忧虑、恐惧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要求采用与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论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本单元的各个部分都要求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关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在课堂上放映展示,置学生于逼真的语言环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3多媒体能加快教学节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最大地发挥其信息量大,表现力强,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学习同一份材料,如采用口授方式,让学生只是听(纯听觉),3小时后能记住60,如果让学生只是看(纯视觉),3小时后能记住70;如果听觉、视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力分别为15、4(1和70。它说明眼耳并用、视听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它高于视、听分别之和。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让学生做到动脑又动口,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1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容易本末倒置 一些教师一味地追赶潮流,似乎一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