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下 u 3 6 1 5 摘要 乡 镇企业在吉林省农村经济和国民 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对吉林省乡镇企 业调查研究基础上, 应用产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等相关 丽 弄 写 骊 .范 研 3 l薪 f 定 性 研 究 与 定 量 研 究 相 结 合 , 历 史 分 析 与 横 向 分 析 相 结 合 的 分 析 方法, 从 产业结构、 产品 结构、 组织 结构 和地区 差异 等方面, 分 断工 吉 超 构的变动过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此为 y 薪7 w yl a j . 薪n j l r = 一一 ,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 企业产业结 )a, ot 鬓 5a -+- -qf- il 0- -il ln i se - at jill 黔架嘿馨黯豁糯纂翼霜瑟 雳 镇企业产业结构动态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 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 三次产业中,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工业行业以传统产业为主, 食 品 饮料制造业成为工业支柱产业; 产品结构层次低, 以制造、 建材等产品为主; 企业组织以 小规模的个体私营经济占主体; 地区间乡镇企业效率绝对差异扩大; 城市经济对乡 镇企业 的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乡镇企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度较高。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 布局分散, 产品层次低, 市场外向度低, 产品市场弱。乡 镇企 业的地位和当前的产业环境要求吉林省乡镇企业要有较大的增长。吉林省乡 镇企业产业 结构状况不容乐观, 因 此, 要对产业环境和市场有清醒的认识, 充分利用优势条件, 实现外 部条件的内在化, 立足传统产业, 发展比较优势, 同时规避劣势, 保证乡 镇企业的持续发 展 礴里 弃 淞 刹 连 唆 坐 己 鲜 翻 迫 竺 鱼 逻些也 速 持 续 发 展 ,羊 鱼 虹 于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 集中精力发展农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 渐 茄 至 丽 饭 雍 在 澳 哑 娅写 衷 亚 碰瘾福彭曹韵族趣百雨臻匕甸孤辣蔺补丽 的主导产业, 适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 抓 亚 下 面 而r r荡 万 茹 稀荡和 石称满黯黑器黯蒙澄黯蠢 籍 关镶词: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江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乡 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ab s t r a c t v i l l a g e r a n d t o w n s h i p e n t e r p r i s e s c v t e ) a r e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i n r u r a l e c o n o m y i t e s l e c t s s e v e r a l a n a l y t i c a l m e t h o d s ; t h e m e t h o d c o m b i n i n g s u b s t a n t i a l r e s e a r c h w i t h n o r - m a l r e s e a r c h, c o m b i n i n g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w i t h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 c o m b i n i n g h i s - t o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w i t h h o r i z o n t a l a n a l y s i s . b a s e d o n t h e m, t h e t h e s i s a n a l y s e s t h e t r a i n o f t h o u g h t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t o o p t i m i z e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i a l v t e s t r u c t u r e f r o m s u p e r i o r - i z i n g r e a l i z e t h e s u p e r i o r i z a t i o n阮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s e l e c t c o r - r e c t l y l e a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a n d s e t i t s d e v e l o p i n g s c a l e水s p e e d . a t t h e t i m e , a r o u n d t h e l e a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b u i l d a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 y s t e m w h i c h i s a r o u n d t h e c o r e o f l e a d i n g i n - d u s t r y g r a s p r e g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d y n a m i c v a r i a t i o n s a n d f o s t e r a c t i v e l y p o t e n t i a l l y 一l e a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 a n d p r o m o t e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t i m e l y a n d s m o o t h t r a n s f o r m , a n d m a k e r e g i o n a l i n -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mo r e s u p e r i o r i z e d . b y a n a l y z i n g d y n a m i c a l l y v t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i n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 d e p a r t m e n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d u c t s , s t r u c t u r e 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a n d r e g i o n a l v a r i a n c e , we c a n k n o w t h a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j i l i n v t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s f o l l o w s ; i n t h r e e i n d u s t r i e s . t h e t e r t i a r y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s s t r o n g e r (g ) i n i n d u s t r y ,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b e c o m e s p i l l a r i n d u s t r y ; ( 5 ) s t r u c t u r e o f p r o d u c t s s h o w s l o w l e v - e l , a m o n g i t , m a n u f a c t u r e p r o d u c t s ( ! ) a m o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 s m a l l 一 s c a l e i n d i v i d u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s a b s o l u t e v a r i a n c e e x p a n d s i n v t e ; )t h e r a d i a t i n g f u n c t i o n t h a t u r b a n e c o n o m y e f f e c t s v t e i s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o b v i o u s l y ; v t e f o c u s o n d e v e l o p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c r e a s e t h e c o m b i n e d d e g r e e b e t w e e n v t e a d j u s t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i n d u s t r y, f o s t e r t h e l e a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n t r a d i - t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y, a n d e x p l o i t t i m e l y h i g h a n d n e w t e c h n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g r a s p t h e o p p o r - t u n i t y o f r u r a l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腼a t i o n a l r e g i o n -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t e r t i a r y i n - d u s t r y; c a t e r i n g t o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m a r k e t , u r b a n m a r k e t v i l l a g e a n d t o w n s h i p e n t e r p r i s e s ( v t e )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o p t i m i z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 引言 2 0 0 0年 引言 乡镇企业在中国实行农村改革后迅速发1k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 成邵分 。 1 9 9 8 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为 2 1 . 8 7 力亿兀 , 占因内生严总值 ( g d p ) 的 2 7 . 9 %, 礴 :杯 1而 石获谕 1兀 欢行介灭 贾 农村中农业份额过高, 非农产业份额过低; 而农重、 工轻、 财穷又是吉林省情 的基本特征。 据科林. 卡特等的研究, 中国 农村劳动力的 剩余程度与当 地经济结构相联系, 即粮食播种面积比重越大, 劳动力剩余比 重越大。其估计在 1 9 9 0 年, 按2 5 0 天工作日 计 算, 吉林省农业劳动力剩余3 5 . 3 4 写, 按3 0 0 天计算, 剩余高达4 1 . 7 0 0 , 仅低于西藏和贵州 两个省区。 区域性自 给自 足政策阻碍了各地区根据比 较优势进行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 在 区域内 部, 通过投入稀缺的资金要素, 利用剩余的劳动力资源, 相应进行其它要素投入和 政策、 制度供给, 发展壮大乡 镇企业, 并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对于农业和农村间 题的解 决与经济发展, 无疑是符合逻辑的。 1 9 9 7 年吉林省乡镇企业的数量、 职工人数, g d p 、 出口 产品交货值、 新增固定资产和 净利润指标分别为7 3 9 1 5 9 个、 2 3 5 5 1 4 7 人、 3 0 3 3 6 4 5 万元、 1 4 1 0 5 8 万元、 3 9 6 4 2 4 万元和 6 8 2 0 3 5 万元, 分别比1 9 9 5 年增长 1 2 . 4 环, 1 0 . 2 0 0 , 6 9 . 8 0 0 , 5 9 . 3 %. 6 7 . 3 写和 3 5 . 7 肠, 绝 对增长速度较高。 其职工人数、 g d p 和新增固 定资产指标分别占全省同期的4 7 . 0 %, 2 1 . 。 写和1 5 . 3 肠, 乡镇企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相当的份额。 从效率指标方面进行横向分析, 可以发现吉林省乡镇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辽宁省 的差距。1 9 9 7 年, 吉林省乡镇企业劳均g d p 、 出口产品交货值、 新增固定资产和总利润指 标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 1 . 1 写, 1 1 . 3 ? % , 9 7 . 7 %和8 6 . 8 0 0 ; 是辽宁省的4 7 . 2 %, 1 0 . 6 % , 1 0 8 . 3 % 和4 1 . 7 0 0 。 发展状况不仅低于发达邻省 辽宁省, 而且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 从规模和产业结构方面看, 1 9 9 7 年吉林省乡 镇企业g d p占全国总量的1 . 5 0 0 , 总量 规模小, 规模经济水平低, 个体和联户企业比 重较高。 吉林省乡 镇企业的主要产品 集中 于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农业大学 比 较适宜小规模经营的农产品加工业、 采掘业、 建材等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 这些产品需 求价格弹性低, 附加值低,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如何利用吉林省的农业优势, 促进 要素流动, 优化产业结构, 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间题。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在我国表现十分突出。拉胡鞍钢等的研究, 根据各地区人均 g d p相当 于全国人均g d p水平划分为四 个收人组。 吉林省位于第三组下中收入组的前 列( 人均g d 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 5 -1 0 0 %) 。 辽宁省位于高收入组第五位。 黑龙江 省位于上中收入组。乡镇企业涵盖了各产业部门的经济, 与区域经济总体具有内在关联,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分别 从质和量的方面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可以认为, 吉林省乡镇企业在全国乡镇企业所处 水平与吉林省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位置是相似的, 经济优势落后于资源优势。 吉林省农村 济发展落后的一r m l 母源于洛 方ir 其中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总量的结构框架不合 . 长期侄桔在单一的种植业和狭窄的。粗放的初级加工业的结构体系中, 导致经济增长 理理 缺乏结构性动力和可能。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己证明, 只有实现经济结构的顺利转换, 产 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调整和优化乡镇企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 益, 增强经济增长实力, 是吉林省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也是在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 整中, 从容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 应对全球化挑战, 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村小康, 推动 吉林省经济发展开辟新天地的重大举措。 2. 2 0 0 0 年 乡 镇企业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1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现代产业结构理论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现代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 产业变动与环境、 市场的相互关系和产业要素的内在联系, 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 优化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 1 . 1 . 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为乡 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 1 . 1 . 1 产业结构高度化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过程看, 产业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 程, 产业结构本身存在着结构转换、 实现高度化的问题。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产业结构系统 4 黔z -1l 耀,n 1 黑篆蓄 表现形式是经济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进入高 初级产品部门所占比重迅速下降。具体表现 t 黑 器 lt , 鬓 ll lk .癸 簇 湍瓮 器 等 氰准 结 构 方 法 ,既 将 一 国 的 产 业结构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 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程度, 有库兹涅兹标准结构、 钱纳里“ 产业结构标准模式” 、 “ 钱纳里一塞尔昆模型” 。 另一种 称为相似性系数法, 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 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 将本国 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 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科学技术进步, 不断推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向 外扩展, 代表现代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不断壮大, 经济系统具有持续的创新能 力。 乡 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特有的经济景观, 它起始于5 0 年代, 主要以手工制作, 家 庭作坊等形式存在, 隐含在农村经济中并未形成独立的经济部门, 经过几十年发展, 乡 镇 企业的产业不断升级, 不仅规模不断扩张, 而且产业的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不断提 高。 产业结构高度化理论描述了产业结构变动的一 般趋势, 这个趋势正在被乡 镇企业迅速 发展而不断表现出 来, 因此,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 标必须是致力于产业的高度化。 1 . 1 . 1 . 2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间存在较高的聚合质量, 产业间通过共享外部经济效果, 使产 业整体经济能无天于各产业经济能力之和。 合理化的 判断标准有四 个方面: 与标准结构的 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协调, 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企业围绕最 3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大利润目 标, 根据市场需求组织产供销活动, 并相应使用各种生产要素, 从而形成社会资 源在产业间的分配和转移。 这一过程对经济整体是否合理, 则需要进行宏观评价。 政府需 要运用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程。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高度化又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产业结构实现合理 化。合理化侧重于近期效益, 高度化则更关注产业结构成长的未来, 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 期利益。乡 镇企业包括着重要的产业部门, 其合理化的体现标准, 从宏观上讲必须是整体 效益的提高和推动发展能力的增强, 作为乡镇企业的宏观产业结构, 其合理化要体现在资 源要素的合理利用, 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形成各次产业的有机衔接。以产业结构的合理 化促进产业的高度化, 在整体的变动中实现乡镇企业的结构优化。 1 . 1 . 2 产业组织结构一行为一绩效( s c p ) 框架 麦森( ma s o n ) 和贝思( b a i n ) 等人构造了市场结构( s t r u c t u r e ) 一企业行为( c o n d u c t ) - 经济 绩效( p e r f o r m a n c e ) 的 理论分析框架, 其基本涵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 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方面的经济绩效 一 一 弃 1 l 花 一 k 会遇到严峻的竞争局面, 成败则取决于乡镇企业的产业, 产品结构的合理 尸 一王亚 行为 指在不完全 竟争中现有 企业为了阻止新企业进入而采取的 各种方法, 如串 谋、 策略性行为、 广告、 研究与开发。 企业行为对社会有利有弊, 研究与开发产生的产品创 新和过程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 增进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 策略性行为表现企业合理性调 整, 但出 于企业的 逐利性, 其加合效应可能是整体效果的恶化。 越恻塑笙逻鉴廷壑 e 1 7 o 鱼 - , +j l些 生利 润 水 平 越 接 近 正 常 收 益 率 , 产 量越接近完全竞争的 产量, 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 经济绩效越好.第二, 效率。 效率与市场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与垄断正相关. 对经济绩效的考查说明竟争竞争程度成正比。 第三, 一效率与垄断一创新是相对对立的范围, 竞争水平和垄断程度之间存在一个合理区间。 现实经济中的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复杂关系( 见图 1 . 1 ) , 定着绩效。行为也会影响需求. 绩效通过反馈影响技术 冰平和结构。 技术进步推动现有 技术升级换代。利润率代表市场吸引力通过影响新企业进入对市场结构产生动态影响。 .4. i 乡 镇企业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 0 0 0年 支 术 进步 j s f0 技米 市场结构 !|伪 j欠。丁 策业 图 1 - 1 结构、 行为、 绷效关系示意图 由于这个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内容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提出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行 为。 严格说来, 镇 企 业 中 相 当 的 部 分 是 非 应 塾 鱼 些, -t 要 表 现 在 丝 茸 鲤 鱼 丈 别 ift g 丝 兰 鲤终班 堰 型 里 里 道 型 翌 里 匹 土 立 亘尸 由于规模小而分散, 市场竞争力弱, 对 塑垂 竺 些 鱼 星 鲍 逃 如到璧堕鱼 置 工 缓缠血 王 直 克 全 乡 镇 企 业 过 去 几 年 的 快 速 增 长, 主要得益于宏观需求变化而带来的巨大消费品市场, 但由于城乡居民消费弹性小, 近 几 年间, 乡 镇企业进人市场阻力加大, 市场空间变窄, 经营环境恶化。 同时由 于乡 镇企业在 信息上的滞后性和资本调整的迟滞性使之遇到更大的结构调整困难。在市场经济不断发 展和完善的条件下乡镇企业的生存能力受到挑战, 有必要调整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 改变经营理念, 增强乡镇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 上1 . 3 区 城经济理论 建立良 好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及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长期健 康稳定发展。区番的本质在于发挥区域优势。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就在于发挥 施 云赫酒 1乙个地区 产业结构优势与地区 优势相适应, 并且在全国区 域分工体系中 处于 优势地位时, 该地区经济将得到非常顺利的发展; 当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地区优势相适 应, 但在全国分工体系中还处于劣势地位时, 虽然近期难以快速发展, 但却具有完善全国 区 撼分 工体系的 功能 和具有 远期的 潜在 发展利 益, 并 且可以 通过促 进地区优势的动态 变 化创造发展机会。 乡 镇企业不带有明显的区 域经济特点, 其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选择不能脱离区域经济 发展阶段和区域优势,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确定其发展 规模和速度, 并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经济系 统, 对外突出区 域主导产业的 发展优势, 提高与外区的经济互补性, 对内 提高区内各产业 间的关联和协调性, 形成良 性的经济内 循环; 把握区 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 积极扶植潜 导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适时和顺利地转换, 使区 域产业结构走向 高级化。乡 镇企业主导产 业的选择, 可以 从产业的市场潜力、 产业的比 较优势度、 产业规模、 产业关联度四项指标加 以评价。 1 . 2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5. 硕士学位论文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1 . 2 . 1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理论阐释 1 . 2 . 1 . 1 配弟一 克拉克定理 工 7 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弟( wi l l i o n p e t t y ) 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 平差异和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 关健在于产业结构不同。他通过对英国、 荷兰等欧洲国 家的考察,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工业比农业收入多, 而商业收入又高于工业。即工业比农 业、 服务业又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这为后来克拉克重新研究和发现产业结构演变规 律提供了基础。 克拉克( c . g . c l a r k ) 根据费希尔( a . g . b . f i s h e r ) 提出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 在 1 9 4 0 年发表的 经济进步的诸条件 一书中, 通过对4 0 多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三次产业劳动力投 入 和 总 产 出 的 比 较 分 析 提 出 : f 与1 9 9 5 年相比, 第 一、 二产 业份额下降1 . 7 和7 . 6 纬, 第三产业增加8 . 4 写。 声业构成的 持续变化促使产业 结构得到优化, 形成了2 . 3 : 5 7 . 6 : 4 0 . 1 的比 例( 见表3 - 1 ) 。 第三产业经济总量趋近于第二 产业。 按此速度发展, 到2 0 0 3 年左右第三产业规模将超过第二产业, 导致产业构成发生质 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主要是由三次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劳动力从业结构变化引起的。 容 2 一 1 古林省乡桩产业结构构成及盛动 一一 年度 1 9 9 1 年 1 9 9 5 年 1 9 9 8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6 7 . 32 8 . 1 3 1 . 7 4 0 . 1 数据来源: 吉 林统计年鉴 历年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2 . 2 . 1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在7 年间, 三次产业的经济规模都经历了大幅度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2 3 . 5 %, 3 3 . 1 %, 4 3 . 1 %。 到1 9 9 8 年增加3 . 4 倍、 6 . 4 倍、 1 1 . 3 倍( 见表2 - 2 ) . 各产业极显著的增长 差异引起了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增速超过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 这 个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是一个结构优化的过程。 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低包含两个 层次的含义: 第一, 农业企业主要是各种经济性质的种植、 养殖业产品的总体需求弹性小, 附 加 值 低、 比 较 效 益 低, 产 业 总 产 值 增 长, 但 增 长 速 度 较 缓 慢。 第 二, 在 国民 经 济 统 计中 , 畜 牧业产量指标长期带有水份。 这是由于此类生产统计数据由有关行政部门自行收集、 上报 和统 计, 许多 地方和部门出于对自 身利益的考虑, 有扭曲 统计数据的倾向。 有鉴于此, 1 9 9 6 年国家统计部门将畜牧业统计数据下调了2 5 %左右以去除泡沫, 反映实际情况。考虑到 这个因素. 1 9 9 1 年初农业企业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实际比重应低于4 . 6 %的水平, 1 9 9 8 年的数据是可靠的, 所以在此时间段内第一产业的实际增速应高于2 3 . 5 %的水平。以上 两层含义具有切实的政策涵义: 第一, 农业企业比农业部门比较效益高, 但低于其它非农 部门, 其与农业的关联又最为密切, 因此, 农业企业是政策重点扶持和保护的部门。第二, 农业企 业的实际年均增速在2 3 . 5 -3 3 . 1 % 之间, 说明省政府发展畜牧业的战略取得了阶 段性成果, 如果下一步政策不能增强农业企业的吸引力, 会有农业企业要素外流的危险, 以畜 牧业为主的农业企业发展受阻, 进而影响总体战略目 标的实现. 表2 一 2 吉林省乡 镇企业内部变动 年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448肥 n: 00口 ,10u工jj 八j工尸 1 9 9 1 年 1 9 9 5 年 1 0 0 3 4 8 . 3 1 9 9 8年 4 3 7 . 9 数据来源: 吉 林统计年鉴 历年 2 . 2 . 2 工业部门结构变动分析 乡 镇工业是乡 镇企业的主体。 按轻重工业划分, 吉林省乡 村工业总产值1 9 9 3 年为 1 0 4 6 2 8 3 万元, 轻重工业比 重为3 7 . 8 : 6 2 . 2 , 1 9 9 6 年总产 值为2 3 4 3 7 5 万元, 比 例为4 3 . 2 : 5 6 . 8 . 1 9 9 8 年乡 村集体工业总产值为2 4 5 7 7 7 6 万元, 轻重比例为4 3 . 6 ; 5 6 . 4 。 轻工业比 重 上 升, 重工业比 重下降。 在轻工业内 部, 以 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6 0 %以上, 高于 1 9 9 8 年全国5 1 . 1 %的水平, 表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乡镇企业中发展水平较高, 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重工业中, 加工工业占主体地位, 变化不大, 采掘工业比重有 所上升( 见表 2 一3 ) , 1 2 甄理2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2 0 0 0 年 表 2 一 3 吉林省乡村集体工业轻互工业及内部结构 年份轻工业 以农产品 为原料 以非农产品 为原料 重工业采掘工业原料工业 加工工业 1 9 9 3 年 1 9 9 6 年 1 9 9 8年:.: :.: :.; :.: :一 : :.: :.: 6 3 . 53 6 . 5 5 6 . 4 1 7 . 1 1 5 . 76 7. 2 资料来源 1 .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 1 9 9 3 , 1 9 9 6 年 2 全国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 1 9 9 8 年 2 23 劳动力从业结构 吉林省乡 镇企业吸纳了 大量农村劳动力。1 9 9 1 年从业人员5 9 0 4 3 6 人, 1 9 9 8 年达到 2 3 9 9 1 6 4 人, 年均增加6 . 0 %。从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表现在第二、 三产业从业人员增 加,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 从1 9 9 5 年到1 9 9 8 年三年间第三产业增加2 4 6 1 4 7 人, 第二产 业增加2 9 0 2 5 人, 第一产业减少 1 3 7 9 8人, 三次产业从业结构为2 . 9 : 5 2 . 0 : 4 5 . 1 , 二三产 业从业比例达到 5 3 . 5 : 4 6 . 5 ( 见表2 - 4 ) 表 2 - 4 吉林省乡镇企 业劳动力从业结构及变动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 7 . 2 5 7 . 0 5 2 . 0 : 4 5 . 1 年度 1 9 9 1 年 1 9 9 5 年 1 9 9 8 年 资料来源: 吉林统计年鉴) 历年 吉林省农业劳动力剩余比 较严重, 如果造成二元化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得到进一步清 除, 将为劳动力流动提供巨 大潜力. 这些政策包括户籍管理体制、 排斥农村人口的 就业政 策、 城市住房补贴、 免费教育和医 疗政策等。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所处的发展阶段 较低, 城市化水平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得到提高。 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 业人员数量增加和从业比 例提高, 是要素配置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 2 . 3 吉林省乡镇集体工业产品门类结构分析 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趋势。 现代企业( 指单个工厂) 的主导产品 集合 构成了 产业布局, 进而形成了 产业结构.乡 镇集体工业是乡 镇企业的主体, 其产品门 类齐全, 划分稳定. 产品门 类结构反映了乡 镇企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 出于乡镇企业 发展的地区 差异性大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标准结构难以 确定, 可以 从产品门类 的 份额和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进行分析吉林省乡 镇工业主要门 类分组及构成。 2 . 3 . 1 吉林省乡 镇工业主要门类分组及构成 1 9 9 8 年吉林省乡 镇集体工业现价增加值为6 8 . 2 1 亿元, 年均职工人数3 4 . 0 7 万人 1 3 .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乡 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人 均劳动生产率为 2 0 0 1 9 元, 分别占全国乡镇企业总量的0 . 8 4 %. 0 . 9 6 %, 是辽宁省的 ,%和3 5 0 0 。 人均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和辽宁省低3 0 1 8 元、 9 2 8 5 元。 按照工业门 类划分标准和吉林省具体情况, 把吉林省乡 镇集体工业分为1 3 个组。采掘工业类包括煤 炭采选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其它矿采选业、 木材 及木材采选业; 食品饮料制造类包括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服装纺织类包括纺织业、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 制造业、 皮革。毛皮、 羽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 家具类包括木材加工及竹、 藤、 棕、 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印刷类包括造纸及纸制 品业。 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化工类包括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化 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塑料类包括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建材类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冶炼及制品类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全属制品业; 机械制造类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机 械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其它制造类指其它制造业; 电子电器类包括电气机 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 水电气 生产供应类包括电力、 蒸汽、 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煤气生产及供应业、 自 来水生产和供应 业 2 . 3 . 2 2 . 3 . 2 . 1 吉林省乡镇集体工业门类分析 门类构成 衰 2 - 5 吉林省乡 镇集体工业主要门类 构成及劳 动生产率 门类9 8 年增加值 9 8 年比重9 7 年比重9 8 年劳动生产率9 7 年劳动生产率 6 7 8 7 9 1 2 8 5 3 7 1 1 2 6 08 2 3 3 2 7 7 7 01 3 8 0 7 1 1 6 9 5 1 6 0 7 69 89 7 1 7 1 9 2 1 5 5 2 2 2 2 9 0 5 2 3 1 3 42 4 3 9 8 80洲6522 采掘工业 食品饮料制造 服装纺织 木材家具 造纸及印刷 石油化工 橡胶塑料 建材 金属冶炼及制品 机械制造 其他制造 电子电器 水电气生产供应 5 4 7 8 9 1 6 4 7 4 4 4 3 5 7 1 5 2 6 4 81 36 9:.:.: 7 9 8 56 9 7 8 3 9 6 6 72 3 3 5 1 8 4 3 3 94 1 2 . 2 : 47 4 512 4 3 1 9 2 7 . g1 3 7 0 0 1 0 0 1 24 5 2 8 3 3 5 07 1 . 5 6 . 3 0. 5 0 . 0 2 5 4 0 8 7 2 6 2 3 01 04 7 7 资料来源 全国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 1 9 9 7 . 1 9 9 8 年 1 9 9 8 年, 在集体工业内部门类中, 采掘工业占1 0 . 写, 食品饮料制造业占1 8 . 8 %, 服 装纺织业占1 . 7 , 木材家具类占8 . 0 %, 造纸及印刷类占2 . 4 肠, 石油化工类占6 . 5 0 0 . 橡 1 4. .曰.曰.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 2 0 0 0年 胶塑料类占2 . 2 %, 建材类占1 1 . 8 %, 金属冶炼及制品类占1 1 . 9 %, 机械制造类占1 2 . 4 %, 其它制造类占1 2 . 2 写, 电子电器类占1 . 5 0 0 , 水电气生产供应类占0 . 5 %。 在1 3 类工 业部门中. 食品饮料制造、 机械制造、 其它制造、 金属冶炼及制品和建材位于前六位。电子 电气等新兴高科技产业比 重极低, 代表性的电子电气类仅占1 . 5 %, 远低于全国6 . 5 写的 平均水平。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 如采掘工业、 木材家具、 建材及制造业占有7 0 %以上的 比 重。 与1 9 9 7 年相比, 食品 饮料制造、 其它制造业和采掘工业增长幅度较高, 尤以 食品饮 料制造业最为突出, 增幅为7 . 9 y o , 并以1 8 . 8 %的绝对优势居于各门 类的首位( 见表2 - 5 ) 0 食品 饮料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成因: 第一,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 依托农业生产优 势通过轻工业和畜牧业进行加工转化, 既适应市场需求, 又发挥了资源优势, 增强了乡镇 企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度。第二, 吉林省饮料行业规模相对较大, 经济总量大得益于规模 经济。因此食品饮料制造业虽属于传统产业, 但它在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2 . 3 . 2 . 2 劳动生产率与各门类发展 1 9 9 8 年全省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2 0 0 1 9 元, 比1 9 9 7 年提高3 2 . 9 0 0 , 比 全国平均水 平低1 5 . 1 写, 绝对差距为3 0 1 8 元, 比上年减少2 3 1 5 元。 各门类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差异比 较明 显。 机械制造、 食品饮料制造等五个门 类增加1 0 0 0 0 元以上, 使劳动生产率水平产生 了变动。 劳动生产率位于前五位的门类依次为机械制造、 电子电器、 金属冶金及制品、 石油 化 工和食品 饮料制造。 后三位为建材、 采掘工业和服装纺织。 各门类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与 在工业增加值中的位次较 1 9 9 7 年具有更大的相关度。 在从业人员数量变动较小时, 效率 变化是工业门 类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各门 类的 效率差别十分明显。电 子电 器业是新兴 产业, 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高. 但同属于传统产业的机械制造与建材两门类的效率差距接 近5 倍, 反映出吉林省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可见, 吉林省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集中在食品饮料制造、 机械制造和建材等五大门 类。 食品 饮料制造业以农业和资源为依托, 机械制造业受比 较雄厚的城市工业辐射, 实证 地 验证了资 源优势 理论, 其格局为乡 镇工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同时要注意的 是吉林省乡 村工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体, 平均劳动生产率, 特别是主要部门劳动生产率 低, 原料输出、 简单加工的问 题十分突出, 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 是经济持续性发展、 企 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内在限制因素。 2 . 4 吉林省乡镇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结构指产业内部构成各部门的企业规模分布和地区分布情况, 主要是指规模分 布. 企 业规模分布要从总量与单个企业规模两方面分析, 其差异状况与市场影响力和垄断 程度成正比, 与竞争水平成反比。 组织结构差异水 平影响着企业内部和产业组织的经济绩 效, 并直 接表现在 对区 域市场的占有份额和区 域外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参与能力。 2 . 4 . 1吉林省不同经济类型乡镇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按经济类型不同, 将乡 镇企业分为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三类。 1 9 9 8 年吉林 省乡 镇企业 6 9 7 1 1 9 个, 从业人员2 3 9 9 1 6 4 人, 现价g d p为2 7 8 2 0 5 6 万元( 表2 -6 ) 。 各项 .1 5.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东北农业大学 指标在集体、 私营和个体企业中分布比例为2 . 0 : 1 . 3 : 9 7 . 6 , 1 9 . 7 : 5 . 1 : 7 5 . 2 , 2 4 . 9 : 5 . 7 : 6 9 . 4 .前文已述及 吉林省乡 镇企业的生产要素总量和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较低, 处于总量规模较小、 发展速度较快的扩张时期。 下面从企业平均从业人数。 企业平均现价 g d p和企业劳均现价g d p三个方面 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辽宁省进行对照, 考查吉林省乡 镇企业平均规模状态。见( 表2 - 6 ) 表 2 - 6 吉林省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分布 指标急云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 企业个数( 个)6 9 7 1 1 9 1 4 0 1 4 8 7 5 0 6 7 4 3 5 5 从业人员( 人)2 3 9 9 1 6 4 4 7 4 5 7 4 1 2 1 4 9 8 1 8 0 3 0 9 2 观价 g d p( 万元)3 7 8 2 0 5 6 9 4 0 9 4 4 2 1 6 4 4 8 2 6 2 4 6 6 4 资料来源: 全国乡 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 1 9 9 8 年) 吉林省乡 镇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指标中, 集体企业 3 3 . 9 人, 私营企业1 3 . 9 人, 个 体企业2 . 7 1 人。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分别少1 1 . 4 人、 0 . 3 人, 私营 企业多2 . 1 人。 与辽宁省相比分别少1 6 . 8人、 6 . 9 人和。 . 1 人。在企业平均现价g d p指 标中, 三种类型企业为6 7 . 1 万元、 2 4 . 7 万元、 3 . 9 万元。 比 之全国 平均水平, 集体和个体企 业低2 6 . 5 万元、 0 . 5 万元 私营企业高2 . 9 万元。比之辽宁省分别低1 9 7 . 9 万元、 4 6 . 0 万 元、 5 . 6 万元。 企业产出能力低于全国水平, 远低于辽宁省. 在劳均g d p 指标中, 三类企业 分别为1 . 9 8 万元、 1 . 7 8 万元、 1 . 4 6 万元, 与全国水平持平. 比辽宁省分别低。 . 9 4 万元、 1 . 6 3 万元、 1 . 9 0 万元( 见表2 -7 ) 。 从企业规模与效率方面证明吉林省乡镇企业的组织结构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的乡 镇企业差距甚大. 表 2 - 7 吉林省与全国、 辽宁省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组织结构比较 地区 项目经济类型 地区 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辽宁省 7吕8 竹20a 企业平均人数 ( 人) 企业平均现价 gd p ( 万元/ 人)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个体企业 集体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四年总结怎么写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科学期中模拟卷(带答案详解)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第7单元 故都的秋
- 2025年基护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超声考试初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中政治下学期模拟试卷
- 2025房产买卖合同样本
-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降低碳排放量
- 2025商业房产定金买卖合同
- 2025年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年终总结
- 2025年班组长考试试题目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操作教学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离子风机管理办法
- GB/T 30807-2025建筑用绝热制品浸泡法测定长期吸水性
- 2025年医学高级职称-卫生毒理(医学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100题)
- 香水制作培训课件
- SAP生产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双轴高低速搅拌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医诊所消防管理制度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脑血流量和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多模态MRI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