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 中文提要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 中文提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的保证,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 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3 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 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农业本身的先天弱质 性,加上历史欠账太多,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大部分农村依然贫 穷,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三农 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 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政府 的重视和支持。支持手段除了政策倾斜,更重要的就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建 立有效的支农机制。作为政府对农业扶持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每年全国的财政支 农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但由于投入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 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率很低,且投入效益也很小。此外,由于财力有限,我国政府对 农业的投入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多,投入规模偏小也制约了支农资金效益的发挥。 可见,合理分配财政农业投入资金,优化投入的结构,提高投入的绩效,建立健全财 政农业投入的良性增长机制是当前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 财政投入规模效益结构效益 作者:王娟 指导教师:朱学新 t h ea n a l y s i so ns t r u c t u r eb e n e f i ta n ds c a l eb e n e f i to fg o v e r n m e n t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i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b s t r a c t t h e a n a l y s i so ns t r u c t u r eb e n e f i ta n ds c a l eb e n e f i to f g o v e r n m e n t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i na g r i c u l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a g r i c u l t u r e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a n di ti sa l s ot h ea s s u r a n c eo f 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 e s p e c i a l l yf o rs u c hag r e a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o u n t r yl i k ec h i n a ,a g r i c u l t u r eh a s m o r ei m p o r t a n ts t r a t e g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r o u g h3 0y e a r so f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c h i n ah a s e n t e r e dt h em i d t e r m s t a g eo f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h ea c c e l e r a t i n gp e r i o d o ft h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 da 鲥c u l t u r eh a sa l s oe n t e r e dan e ws t a g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 e v e r , b e c a u s eo ft h ei n h e r e n tw e a kq u a l i t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ei t s e l f , t h e r ei ss t i l ln of u n d a m e n t a l i m p r o v e m e n ti nt h ew e a ka g r i c u l t u r eb a s i s 。m o s to f t h er u r a lr e m a i n si np o v e r t y ;p e a s a n t s i n c o m ei n c r e a s e ss l o w l ya n dt h ei n c o m eg a p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r e s i d e n t sb e c o m e s g r e a t e ra n dg r e a t e r t h e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r u r a lp r o b l e m sh a v eb e c a m et h eb o t t l e n e c k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a sw e l la sah i d d e nd a n g e rt o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 t h e k e yo fs o l v i n gt h ei s s u e s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r u r a la r e a sa n dp e a s a n t si st h ea t t e n t i o na n ds u p p o r t o fo u rg o v e m m e n t 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em e a n so fp o l i c ys u p p o r t ,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i s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a s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a n dm o s td i r e c tm e a n s ,t h es c a l eo f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 f u n d si sc o n t i n u a l l ye x p a n d i n g b u tb e c a u s eo ft h ei 盯a t i o n a li n v e s t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a n d i m p e r f e c t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a n do t h e rf a c t o r s ,t h er a t eo fu t i l i z a t i o no f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 f u n d si sv e r yl o w ,a l s ot h eb e n e f i to f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i sn o th i g h i na d d i t i o n ,d u et oi t s l i m i t e df i n a n c i a lc a p a c i t y ,c h i n e s eg o v e r n m e n t si n v e s t m e n ti na g r i c u l t u r ec a nn o ta sm u c h a st h a to ft h e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w h e r e a s ,s m a l ls c a l eo f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f u n d sa l s o l i m i t st h eb e n e f i to fi n v e s t m e n t s o ,t h ep r o b l e m st h a ta l l o c a t i n gt h ef i n a n c i a lf u n d s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er e a s o n a b l y ,o p t i m i f i n gt h ei n v e s t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i m p r o v i n gt h eb e n e f i to ft h e u s eo ff u n d sa n de s t a b l i s h i n gam e c h a n i s mt h a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c a ng r o w s t e a d i l ya r ew o r t hr e s e a r c h i n ga n dt h i n k i n ga tp r e s e n t k e yw o r d s :a g r i c u l t u r e f i s c a li n v e s t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b e n e f i t s c a l eb e n e f i t w r i t t e n b y :w a n g j u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z h u x u e x i n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签名:王兰鸯日期:益盟! 丝! 皇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垒孕:生! 日期:趔户寥二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1 引言 1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引言 1 1 1 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不可替代的产业,是社会安定、国家繁 荣的保证。同时,农业作为一个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特殊产业部门,又 具有先天的弱质性。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它予以支持和保护。 政府通过财政对农业进行投入,已是世界各国采取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的主要措施 之一。政府积极有效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措施,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 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经过3 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保障和推动 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业在国 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 来越依靠非农产业,但农业的基础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突出。2 0 0 4 年以来, 中央连续下发了6 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 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重大转机,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民收入平稳增长。但是, 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矛盾。总体来看,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脆弱, 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发展失衡问题仍很严重。 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大体上呈一直增长的趋势。1 9 9 0 年我国财政 支农资金仅3 0 7 8 4 亿元,到2 0 0 6 年已经达到3 1 7 2 9 7 亿元,增长了1 0 倍之多,年 均增长1 0 左右。刚刚过去的2 0 0 8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全部支出达到5 9 5 5 5 亿元,同比增长3 7 9 。巨额的财政支农资金犹如春天的甘霖,给广阔的农村大 地带来了蓬勃生机。回顾2 0 0 4 年以来的四个“一号文件 ,其“统筹城乡发展、多 予少取放活 的思路一脉相承:2 0 0 4 年“一号文件 的主题词是“促进农民增收 , 2 0 0 5 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0 0 6 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0 0 7 年是“发展现代农业”,2 0 0 8 年的“一号文件”则在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民收入较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 1 引言 快增长的平台上,将着力点放在“切实加强农业基础 上,以求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2 0 0 9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 农业补贴,这是对过去强农惠农政策的又一次强化。权威人士分析指出,这显示了中 央在解决“三农问题思路上的日渐成熟,其既瞄准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 后继乏力的现实,也与目前我国税收连年大幅增长、经济实力已初步具备反哺农业的 现实相适应,可谓高瞻远瞩,着眼长远。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虽然财政支农的 绝对数额有较快的增长,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的比重在总体上却呈现下降趋 势,大多年份一直处于1 0 以下。有关专家指出:只有“三农 投入的比重占到财 政总支出比重的1 0 以上,才能真正表明财政是向“三农 倾斜的。此外,财政对 农业投入的分布结构也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政支农总额中科技三项费用 所占的比重极低,据1 9 9 5 - 2 0 0 6 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科技三项费用所占的比重没有 一年超过1 的。而农业事业费的比重平均都在3 0 以上。 国家的财政力量是有限的,农业的发展单靠财政的“输血 也是不可行的。对于 财政投入农业的有限资金,关键是要能有效吸收,提高其使用效益;要能将这些“血 液”循环起来,更好更合理的利用以激发农业自身的活力,从而创造出农业自身的“造 血 功能,使农业经济发展进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只有这样农业 才能得到根本、长远的发展。 1 1 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虽然目前国内理论界对财政农业投入研究较多,但是关于财政农 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的研究大多还是理论分析或简单的实证分析,利用计量经济 学进行分析的还很少,财政农业投入的经济效益不能较准确的表现出来。在当前财政 资金有限的条件下,系统深入地分析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积极探索财政资金 在农业各投入项目间如何进行有效的分配以达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不仅丰富和充 实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理论内容,也为农业财政投入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了一定的 理论支持。 2 实践意义:本文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总量和结构方面进行了实证的计量分 析,揭示出我国财政农业投入资金存在效益低下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以及提出改进 建议,希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持体系和财政农业投入管理制度有所启发。 2 我莺赫政农照投入的簇禳翔结构效盏分辑1 雩| 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支持农业的力度是有限的,因此关键是要优化财政 农业投入结构,注重提高投入的效益。这对早爱解决我国的“三农 闯题,以加快经 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 2 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学术赛对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的较早。早在1 7 7 6 年,亚 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资本的用途,或者说投资方向,对国民财富的增进速 度有很大影响,“投在农业上的部分愈大,所推动的国杰生产性劳动量也愈大。嗣时, 对社会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所增加的价值也愈大。 1 9 6 4 年,舒尔茨在经济增长与 农业一书中认为,农业像工业一样是经济的重要部f j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楚巨 大的。他指出:“农业能够做出多大贡献,取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投资的成本 和收益。 因此,政府在决策中要充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作为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始于2 0 世纪 3 0 年代。最初的研究戒果体现在美国1 9 3 3 的农业调整法。该法确定农韭政策豹 主要目标是确保农民收入。但真正把财政农业政策作为个专门范畴进行规范研究, 却是从1 9 5 8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对“共同农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开始的。1 9 6 1 年 开始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 中规定了欧共体实行统一的农业财政政策。统一的农业 财致政策主要是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出翻补贴,弱时还对生产者进行直接补黠来 扶持农业生产。此后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进行了研究,研究成 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藤: 一是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在研究中,通常将财政支出划分为 公共资本和经常蛙支出,分别研究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嘀。公共资本是指政府在公共 部门的公共投资形成的资本,通常是指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的公共设施资本。许多研究 表明,公共资本存量是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重要决定因素。巴罗( b a r r o ,1 9 9 0 ) 对公 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于生产公共产品的支 如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在他建立的以政府支如为中心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认为政 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存在一个最优度,理论上存在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二是对农业政 3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 1 引言 策支出效果的实证研究。一些国外学者利用测量农业政策支持水平的定量方法和指标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一些国家财政农业支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三是对财 政效率理论的研究。2 0 世纪8 0 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学界开始系统地研究并建立了 财政效率理论。对于财政支出效率方面的研究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范畴。该理论 认为,各种公共决策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缺陷,而且不管制度如何约束,政府都 存在着扩大支出的内在机制。因此,限制和规范政府支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 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1 2 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 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 何振国( 2 0 0 6 ) 结合巴罗( 1 9 9 0 ) 的理论( 政府财政支出g 为最优时,政府财政 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m p g = 1 ;财政支出不足,则m p g 1 ;支出过度,则m p g 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如表3 2 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总额占农监g d p 的比重呈现 先高后低,再逐渐上升的趋势。1 9 7 8 1 9 8 0 年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 d p 的比重是最 高的,连续三年超过1 0 ,此后开始下降,从1 9 8 1 - - 1 9 9 4 年,一直保持在6 左右 的水平,1 9 9 5 年达到最低的4 7 4 ,随后开始逐年增加,从2 0 0 3 2 0 0 6 年,再次出 现连续四年所占吃耋超过1 0 的情况。1 9 7 8 年至1 9 9 5 年,财政农业投入总额占农监 g d p 的比重由1 4 6 6 下降到4 7 4 ,下降了近1 0 个酉分点。由于农业g d p 年际间 增长速度的不均衡,导致财政农鲎投入总额占农鲎g d p 比重变化豹不均衡,年际闻变 化较大。但这一时期,总体上是一个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一比重的急剧下降主要发 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原因在于农韭g d p 增长的同时,财政农业投入总额却大幅度 下降,由1 9 7 9 年的1 7 4 3 3 亿元下降到1 9 8 1 年的1 1 0 2 1 亿元。1 9 9 6 年以后,我国 我国财政农娩投入酶援穰褥结构效豢分析3 我国癸孝敢农业投入静瓶模秘结构分析 财政农业投入总额占农业g d p 的比重基本上里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由1 9 9 6 年的5 o o 上升至2 0 0 4 年的1 0 9 2 ,上井了5 9 2 个百分点。但是这一比重的上升,并不全 是由于财政农业投入总额增加的结果,一部分原因是内于农业g d p 增长缓慢导致的。 按照世乔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的规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持 最高水平为农业总产值的1 0 。而从表3 - - 2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按中口径的财政 农业投入水平的计算下,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多年份也只在6 的 左右,近几年来才有所上升,达到了1 0 之上。可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仅 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而且也是我困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3 财政农业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农业6 d p 占全国g d p 的比重的比较 从表3 - 3 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低于农业g d p 占全国g d p 的比重。可见,从国家对农业投入和农业对经济贡献来看,三者不匹配。 表3 - 3 :财政农业投入占匿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农业g d p 占全国g d p 的比重的比较 财政农业投 农业g d p 占 财政农业投 农业g d p 占 毙鬟入占财政支魄重 年份 入蠢财政支 全国g d p 的年份全国g d p 的 差额出的比重差额出的比重 比重( )比重( ) ( )( ) 1 9 7 81 3 4 32 8 1 9l 碡7 1 9 9 39 。4 91 9 ? 王l o 2 2 1 9 7 91 3 6 03 1 2 71 7 6 71 9 9 49 2 01 9 7 6l o 5 6 1 9 8 0 1 2 2 03 0 1 71 7 9 71 9 9 58 4 31 9 8 61 1 4 3 1 9 8 19 6 83 1 8 82 2 2 01 9 9 68 8 21 9 。6 91 0 8 7 1 9 8 2 g 8 03 3 3 92 3 5 91 9 9 78 3 01 8 2 99 9 9 1 9 8 39 4 33 3 1 82 3 7 51 9 9 81 0 6 91 7 5 66 8 7 1 9 8 4 8 3 l3 2 1 32 3 8 21 9 9 98 2 31 6 。4 78 2 4 1 9 8 57 6 62 8 4 42 0 7 82 0 0 07 。7 51 5 。0 67 。3 l 1 9 8 68 3 52 7 1 51 8 8 02 0 0 17 7 l1 4 3 96 6 8 1 9 8 78 6 5 2 6 8 l1 8 1 62 0 0 27 1 7 1 3 7 46 5 7 1 9 8 8 s 。5 92 5 。7 0l ? ,l 王2 0 0 37 。1 2王2 。8 05 。6 8 1 9 8 99 4 2 2 s 1l1 5 6 92 0 0 4 9 6 71 3 3 93 7 2 1 9 9 0 9 9 82 7 1 21 7 1 42 0 0 57 2 21 2 5 55 3 3 1 9 9 1王0 。2 62 _ | 唾s 3l 碡2 72 0 0 67 8 5王l 。7 33 。8 8 1 9 9 21 0 0 5 2 l 。7 91 1 7 4 数据来源: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 ) 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圆农监6 d p 占全国g d p 的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这是世 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农业g d p 占全阑g d p 比重的下降并不 意味着农业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魄失去,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也不应该随之丽减 弱。从表3 - 3 可以看到,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远远低于农业 2 7 我嚣财政衣驶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效益分析3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靛援模和结构分析 g d p 占全囡g d p 的比重,最大年度相差2 3 8 2 个百分点。2 0 0 6 年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 总支出比重依然低子农业g d p 占全国g d p 比例3 8 8 个酉分点。这与农业在我国的基 础地位以及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不相符合。但另方面,从图3 - 2 中也可以看 如,蘸者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 图3 2 :财政农业投入占囡家财政支出的比燕与农业g d p 占全囡g d p 的比重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_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 ) 相关数据计算绘裁。 此外,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里也都低于国家财政经常性 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实现农业法规定的增长要求。因此,扶合法、合规性来看, 财政支农的相关要求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尽管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总额在不断加大, 但从历史角度考察,当前政府的农业投入力度还是明显偏低的,我国农业发展资金总 量不足的闯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面临着艰 巨的结构调整任务和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政府财政农业投入总量不足的低水平状况 与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很不相称,亟需改变。因此,今后国家财政还需进 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3 2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分析 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体现了政府对农业投入的重点和方向,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 的组成部分。不断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是财政投入政策追求投入效率的主要途经。 从表3 - 4 中可以看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这项是财政农 业投入的主体项髯,一直占据着最大的份额;其次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 2 8 我藤瑟魏农娩投入熬瓣搂嚣臻褥效薤分褥3 。我黧瓣竣农蓝投入麓藏摸秘薅梅努褥 两项合计在3 0 左右;农业科技三顶费用所占的比重最低,基本维持柱l 的水平。 裘3 - 4 :财政农避投天器顼霹酶投入额及其院重 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 农她基零农遵辩按 求裁气象鼙囊事照赞 蘧设支窭三矮费爝 毅耩教漆饕 支如 年份 支窭颧 占支农总 支赉赣 占支农总 支擦颧 占支农总占支农总 额蓖璧鬏魄燕籁鲍霾 支邀鞭 亿元( 亿霓) 耗嚣) ( 亿元 额貔羹 ( )( )( )( ) 1 9 7 87 6 。9 5 5 1 0 85 1 1 43 3 9 耋1 0 6o 。7 06 。8 84 。5 7 1 9 7 9瓣1 童5 童,蠡鑫2 。蓬量3 器。8 童s 2,8 漫瓣嚣。s 2 1 9 8 0 8 2 1 25 4 7 64 8 5 93 2 4 01 3 10 8 77 2 64 8 4 1 9 8 t7 3 6 86 5 。8 52 4 1 52 1 9 ll ,1 81 0 79 0 88 2 4 至霉8 2 7 ;8 蠢,3 窝,寒l2 霪。9 熏薹量3棼。簸嚣,稀? 。王莲 1 9 8 38 6 6 66 5 2 23 4 2 52 5 7 81 8 11 3 69 3 87 0 6 1 9 8 49 5 9 36 7 9 03 3 6 32 3 8 02 。王8王5 49 5 s6 7 6 l 瓣墓1 0 1 ,0 4孬? 7 3 7 。罕s2 莲,巷熏。s羔。2 7 董塞,嚣。矮露 1 9 8 61 2 4 3 06 7 4 84 3 8 72 3 8 22 7 01 4 71 3 3 37 2 4 1 9 8 71 3 4 。1 6 6 8 5 54 6 8 l2 3 9 22 2 81 1 61 2 4 76 3 7 l 翡81 5 8 ,7 47 毒,】器3 鬟s ?差莛。3 2 3 雾薹。1 2薹3 。2 7 , s 。2 1 9 8 91 9 7 1 27 4 1 25 0 6 41 9 0 42 4 8o 9 31 5 7 05 9 0 1 9 9 0 2 2 1 7 67 2 。0 46 6 7 王2 1 6 73 1 王l + o l1 6 。2 65 。2 8 1 9 9 12 4 3 5 57 孬。?军5 ,蓬雾2 熏,? 22 。3 貉。鼹 2 5 + 暴7 3 1 9 9 22 6 9 0 47 1 5 58 5 0 02 2 6 l3 0 00 8 01 8 9 85 0 5 1 9 9 33 2 3 4 27 3 ,4 3 9 5 ,o o2 1 。5 73 。o oo 6 81 9 0 34 。3 2 1 9 9 43 9 譬。i 黎彳莲。参1 0 7 0 02 巷,潞3 ,臻 杂。蠢s 2 3 。2 8莲。3 7 1 9 9 54 3 0 2 2 7 4 8 31 1 0 0 01 9 1 33 o oo 5 23 1 7 1s 5 2 1 9 9 65 1 0 0 7 7 2 ,8 21 4 1 5 t2 0 ,2 04 ,9 4o 7 l4 3 9 l6 2 7 圭g 零?s 垂,罩零7 3 + 至?1 5 9 7 82 。8 5,莲8筑琵李+ 麓器2 7 1 9 9 86 2 6 0 2 5 4 2 l4 6 0 7 03 9 9 09 1 40 7 95 8 9 05 1 0 1 9 9 96 7 7 4 66 2 。4 03 5 7 + 0 03 2 。8 89 。1 30 8 44 2 ,l ?3 8 8 2 鞠 7 6 6 。8 9鑫2 2 举4 1 4 ,4 63 3 ,巷惑筑7 8孬,彳馨4 0 + 4 13 。2 8 2 0 0 19 1 7 9 66 3 0 24 8 0 8 1 3 3 o ll o 2 8o 。7 l 4 7 6 83 2 7 2 0 0 21 1 0 2 7 0 6 9 7 64 2 3 8 02 6 8 l9 8 80 ,6 34 4 。3 82 8 l 2 e 褥1 1 3 4 。8 66 4 6 8 2 罕+ 3 巷3 0 。o 巷差2 。毒3露。? 量7 9 + 8 04 。5 5 2 0 0 41 6 9 3 7 97 2 4 65 4 2 3 62 3 2 01 5 6 l0 6 78 s 8 73 6 7 2 0 0 51 7 9 2 。4 07 3 。1 55 1 2 6 3 2 0 9 21 9 9 0o 8 l 1 2 5 3 85 1 2 2 0 0 6 2 1 6 1 3 5 裙。l 羹5 瓣,2 8 差器+ 8 雾 2 重。莲2 巷。巷霪 1 8 2 莲嚣。? 数据来源:稚搪中嚼统计年鉴2 0 0 7 ) ) 相兼数据整瑗计算 3 2 重支援农树塞产支蠹帮农释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 支援农挂生产支出帮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始终保持罄较高的份额。跌1 9 7 8 我国黠政农北投入的规横和结构效益分桥3 我霄财政农业投入黔规模和结构分析 - - 2 0 0 6 年这2 9 年间,只有4 年没有达到6 0 的水平,份额占7 0 以上的有1 2 年, 平均值为6 7 1 3 。从1 9 7 8 年的7 6 9 5 亿元到2 0 0 6 年的2 1 6 1 ,3 5 亿元,增长了2 8 倍多。1 9 9 8 年该项目的投入比重由7 3 1 7 下降到5 4 2 1 主要是因为该年的特大洪 灾使得农业投入的大部分转移到农业基本建设上来。如图3 3 所示,从增长速度来看,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基本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每年增长幅度 不大。 。 图3 - 3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及其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相关数据计算绘铺。 3 2 2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图3 - 4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及其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孛国统计年鉴2 0 0 7 相关数据计算绘铡。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财政农业投入中的次高部分。综合来看,1 9 7 8 - - 2 0 0 6 年间, 3 0 我舀财政农她投入的援模和结构效益分析3 我禽财政农业投入嬲栽模和结构分析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占比一般保持在2 0 - - 4 0 之间,其中1 9 8 8 年、1 9 8 9 年、1 9 9 5 、 2 0 0 6 年这4 年均在2 0 以下。在1 9 8 9 年以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总体上呈波动下降 趋势,从1 9 8 9 年以后基本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从图4 中可以明显地看出,1 9 9 8 年农 业基本建设支出猛增,比1 9 9 7 年的1 5 9 7 8 亿元增长了3 0 0 9 2 亿元,增幅达1 8 8 3 3 ,其占财政农业投入的比重也由1 9 9 7 年的2 0 8 5 上升到3 9 9 0 ;为历史最高。 这是由于从该年开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中包括了增发国债 安排的支出,伎投入大幅度提高。1 9 9 9 - - 2 0 0 3 年,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3 0 左右。 2 0 0 3 年以后又出现下降趋势,恢复到9 0 年代初的2 0 左右的水平,2 0 0 6 年下降到 1 5 8 9 ,为历史最低点。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两者是农树 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与公共服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加大 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基础设施落 后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农村公共服务明显落后于城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以 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 点转向农村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在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2 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图3 - 5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及其所占比重 资料采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 ) 相关数据计算绘制 我臀财政农披投入的毅模耱结构效懿分析3 我国财政农韭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从图3 - 5 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9 9 5 年以前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基本保持在3 亿元左右,从1 9 9 6 年开始有所提高。1 9 9 8 2 0 0 2 年基本保持在略低于1 0 亿元的水平,2 0 0 3 以后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 0 0 6 年比2 0 0 2 年增长了1 1 5 4 亿元,僵比重并没有明显增加。我圜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 出所占的比重极低,常年处在1 水平之下。比重最高的1 9 8 4 年也只占1 5 4 ,最 低的1 9 9 5 年仅为0 5 2 。 虽然农业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巨大,但因其初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外部 性强,使得私人部门无力投入或不愿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研发投入应作为财政 农业投入的重点领域,然而如上所述,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严重不足。科技进步是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存在较大 差距。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每年对农业的科研投入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 2 5 , 而发达国家平均为2 3 7 ,发展中囡家平均为0 7 l 6 。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 有4 8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 0 ,分别比发达国家低3 0 个和4 0 个百分点; 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 0 至3 5 。要把这种潜力变成现实,需要政府在今后 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推广支持力度。 3 2 4 农村救济费 图3 - 6 :农村救济费及其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 ) 相关数据计算绘制 我国农村救济费支出主要用于支付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有部分用于自然 6 李天然赵爱华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鹉瓣题及对綮疆究 j 。当健经济,2 0 0 8 1 1 ) ,p 1 3 6 3 2 我溺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翻结构效益分析3 我国财政农韭投入的烧模和结构分析 灾害补助和灾后重建,在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年份时支出规模会很大。如表3 - 4 中所示, 我国农村救济费总额由1 9 7 8 年的6 8 8 亿元到2 0 0 6 年的1 8 2 0 4 亿元上涨了2 6 倍, 但其所占份额并没有显著增加。如图3 - 6 所示,该指标比重偏小,1 9 7 8 - - 2 0 0 6 年年 均为5 4 9 ,2 0 0 6 年其比熏份额为5 7 4 ,刚超过各年平均水平。2 0 0 2 年是比重最 低的年份,为2 8 1 ,从2 0 0 3 年开始,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心, 为了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救济补助标准,支出规模开始大幅度提高。 农村救济其实也是一种闻接的生产性投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成之前, 不仅需要它为农村的困难人群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为隧后的农业生产或其他农村经 济活动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积累人力资本,而且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间接支 持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农村救济费的比重应随着国家财力的 增长两适度增大7 。 7 彭竞强优化慰政支农缩构强化财政吏农功艨 j j j l 于会月稍( 综合) ,2 d 潞( n ) ,p 7 6 3 3 我国财政农效投入的规模翱结构效益分析4 。财政农业投入撬模和结构效益的计量分析 4 财政农业投入规模和结构效益的计量分析 4 i 财政农业投入规模效益的计量分析 4 1 。1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所以在计量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序列进行 单位根检验,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的序列,要对其进行差分,使之成为平 稳序列。这样,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才有意义,否则所做的回归是一个伪回归,会 造成错误的结论。 用e v i e w s 3 1 对本文计量所需的各变量进行a d f 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4 - i :a d f 单位根检验表8 检验形式 变量 a d f 统计值临界值结论整合除数 ( c ,t ,获 l n 6- 2 7 6 8 2 3 6 ( c ,t ,o ) 一3 2 2 3 9 非平稳i ( 1 ) a l n 6- 4 3 7 8 5 0 1 ( c ,0 ,3 ) 一3 7 3 4 3 平稳 l n a s o - 2 5 6 5 8 1 4 ( c ,t ,3 ) 一3 2 3 6 7 ” j # 平稳 i ( 1 ) a l n a s 0- 3 3 1 0 1 0 4 ( c ,0 ,2 ) - 2 9 8 5 0 ” 平稳 l n a c- 2 6 8 6 5 0 2 ( c ,t ,o )一3 2 2 3 9 + ”菲平稳王( 1 ) a l n a c- 3 7 0 3 1 9 4 ( c ,0 ,1 ) - 2 9 7 9 8 ” 平稳 l n s t- 2 0 6 0 9 4 5 ( c ,t ,1 ) - 3 2 2 7 9 + ” 菲平稳i ( 1 ) a l n s t- 6 0 5 7 7 2 2( c ,0 ,o )一3 6 9 5 9 平稳 l n r r- i 5 5 8 5 1 6 ( c ,t ,1 )- 3 2 2 7 9 + 非平稳i ( 1 ) a l n r r- 7 5 7 5 9 5 3 ( c ,t ,o ) - 4 3 3 8 2 +平稳 l n a g d p- 1 5 5 7 5 2 2( c ,t ,1 )一3 2 2 7 9 ”非平稳 i ( 1 ) a l n a g d p- 7 3 4 8 8 9 0( c ,t ,2 )一3 2 3 2 1 - -平稳 l n l- 2 i 0 0 5 6 9 ( c ,0 ,1 )一2 6 2 6 5 ” 非平稳i ( 1 ) a l n l - 3 2 0 5 5 4 4( c ,0 ,o )- 2 9 7 5 0 ”平稳 l n p i- 2 6 6 8 0 7 1 ( c ,t 。1 ) 一3 2 2 7 9 + ” a # 平稳i ( 1 ) 盎l n p i- 3 2 5 3 7 5 2 ( c ,0 ,2 ) - 2 9 8 5 0 ” 平稳 8 注:检验式中c ,t ,k 分别代表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确定采用 i c 准则。、分别袋示 l 、5 、l o 豹临界值承平。所有觞交釜采用的是敢对数懿形式 3 4 我国财政农娩投入鲍规羧和结构效益分析4 。辫政农遭投入规模霸结构效益豹计鬟分析 其中:l n g 代表财政农业投入;l n a s o 、l n a c 、l n s t 、l n r r 分别代表支援农业生 产支出和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毒、农韭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 费;l n a g d p 代表农业生产总值;l n p i 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l n l 代表农业的劳动力 投入。 检验结果表明:虽然l n g 、l n a s o 、l n a c 、l n s t 、l n r r 、l n a g d p 、l n p i 、l n l 不是 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图4 - 1 也直观的说明,从长 期看,以上变量都呈现向上递增的态势,这也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存在 种长期均衡关系。 7 88 08 28 48 s8 89 09 2 孽49 89 8 0 00 2o l 0 6 ,罄移珏嚣z 器毒罄珏嚣墨u u 譬z 警辱譬器擘嚣l i l n g 一一l n a g d 日 i l n a c 一一l n s t i l 一l n p i 一l n ll :垦丛垒曼q = := :二! 丝基剿 图4 - 1 :各变量趋势直线图 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投资计划书
- 动态大数据分析与工业场景的自适应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基于生成式AI的医学文献摘要生成技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及供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生物农药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动态网络拓扑优化-洞察及研究
- 多路径干扰建模与抑制-洞察及研究
- 新余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防爆弹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护理专业单招试题及答案
-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教程课件
- 气质联用仪课件
- 2025年中国速冻馄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广西南宁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学校少先队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 塔吊防碰撞安全培训课件
- 司机冬季安全培训简讯课件
- 锂电池pack工厂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使用人字梯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