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获得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 特授权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 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我国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 关系研究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 作 者 姓 名: 郑俊芳 指 导 教 师: 邓修明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 1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能见度日益提高。至今企业社 会责任国际论坛已经举办七届,自愿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逐年增加,积 极履行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然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进 程中,企业如何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转向富有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 在投资中讲求社会责任,是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医药生物属于我国环保部规定的 16 类重污染行业之一,在环境保护、产品 安全、社区关系等方面需要比其他行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由于产业具 有特殊性,产品具有重要性,在企业社会责任共性之外该行业还存在道德责任要 求更高等特殊性。 但是, 在较多企业经营者看来, 履行社会责任是一项成本投入, 影响着企业的效益, 收益小于成本甚至无收益的观点一直制约着企业对社会责任 的履行强度。 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 性,指出企业对哪些维度的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能显著提高其财务绩效,并 针对行业特殊性为其社会责任建设提供建议, 以期促进医药生物企业更好的履行 社会责任。 本文首先围绕利益相关者的分维度视角和非等比权重两个方面, 对企业社会 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根据文章的研究重点对企业 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了阐述,其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 型” 、 “卡罗尔结构”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等内容。在研究方向和理论基 础确定之后,选取了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消费者、政府和社区七个维 度构建了医药生物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针对考核要点和医药行业确定 了各维度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提出假设,建立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 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医药企业的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供 应商责任、员工责任、政府责任、社区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表现均为正相关,企 业对这些维度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帮助其提升财务绩效, 而消费者责 任与财务绩效之间是负相关的,但相关性不显著,这有可能与药品价格、药品目 录受政府较多规制有关,其原因需要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2 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文章从“意识先行、战略紧随、行动贯彻”的基本原 则出发,从强化意识、建立责任体系、编制责任报告,政府、媒体共同监督等方 面提出构建市场内、市场间、市场外三股力量共趋共建的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 发展建议,以期为医药生物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方向,促进其持续、有 序发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财务绩效 1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the social visibilit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increasing. as so far,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held seven sessions. the enterprise which issu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on a voluntary hav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ctively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have been becoming the latest trends to global enterprise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ow to restructure from a economic subject which emphasize profit maximization to one that abound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emphasis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investment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 industry is one of the 16 categories of the heavily polluting industries which stipulated by chines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be supposed to assume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n other industrie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 safety, community relations, etc. simultaneously, as the industry is unique, the product is important,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 character, there are more particularity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 industry. however, more business operators account that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cost input, i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come is less than the cost or even a non-revenue point of view has been restricting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nsit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point out that the business interests of which dimensions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help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it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to provide advice fo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mot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better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paper, firstly start from the metrics departur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rou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perspective and the weights of stakeholder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ocus,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2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takeholder theory. they include pyramid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rroll structure and stakeholder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fter determined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basis, selected seven dimens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creditors, suppliers, employees, consumers,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to build a pharmaceutic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of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poi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en hypothesize, modeling, analysis and testing hypothese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draw the conclusion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hareholder, the creditors, the vendor, the employe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nterprise commitment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takeholders of these dimensions can help improve financial performance, however,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this is possible by the government more regulation of drug prices, drug catalog, the reason needs to further explore in future research. finally, combine t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departure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sciousness first, strategy immediately following, action to implement”, proposed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the joint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media, promote pharmaceutical market, between the market, and outside the market, three forces driv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truction, provide direction for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to better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promote the sustaine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 industries. key words: stakeholder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financial performance 1 目 录 一、序言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四)研究内容 . 3 (五)可能的创新点 . 4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6 (一)文献综述 . 6 (二)文献评述 . 10 (三)理论基础 . 11 三、研究设计 . 18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 18 (二)指标选择 . 21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25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27 (一)描述性统计 . 27 (二)相关性分析 . 28 (三)因子分析 . 30 (四)回归分析 . 32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38 (一)实证研究结论 . 38 (二)加强医药生物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策建议 . 40 六、研究展望 . 46 参考文献 . 47 附录 1:沪市 49 家医药生物上市企业 2009-2011 年样本数据 . 51 附录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62 致 谢 . 63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1 一、序言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趋势下, 各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资源配置、 生产经营,企业的国际合作不断走向细致深入,全球范围内的巨大价值链条正在 形成,此背景下企业如何获得更大的软性竞争力?将企业社会责任推向全球视 野,使之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为了应对新形势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 从我国政府到企业各方都做出了积极努力。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已在我 国举行了七届,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也已经发布 6 次,以企业社 会责任蓝皮书 (2012)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和指导意见也已发布多项, 企业社会责任的议题、内容在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企业是社会最大的经济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前 提,也是“美丽中国” “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 如何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转向富有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如何在提高 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和讲求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属于成本 投入,那么其财务效应到底如何?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 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有学者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的成本投入大于收益的结论, 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 务绩效。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数企业家在面对 “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创新发展” 问题时默认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二元矛盾。因此,要激励更多的企业积 极履行社会责任,必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 企业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必然成为其重 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乐观, “去社会 责任化”的经营思想仍然主导着多数企业家的行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企业经 营者对履行社会责任存在认识偏差, 他们较多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仅仅看做是一 项社会成本投入, 仅有成本没有收益的市场行为与其 “企业家精神” 是不匹配的, 因此尽可能的较少履行, 甚至拒不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行动的价值取向; 二是,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企业如何来做才是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在 哪些方面?不同的学者,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定义,以致企业在实践活动中缺 乏具体的行动方向。医药生物行业是我国环保部明确的 16 类重污染行业之一, 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也于 2009 年发布,在社会责任问题上社会对其要 求更为严格,因此探讨我国医药生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指 出企业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或者说对哪些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将有助于其提 高财务绩效?以及明确其对各维度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指向是本文研究的主 要目的。无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何,以利益相关者分维度视角,并增加对各维度 利益相关者权重的考虑,研究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不仅 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科学认识两者关系,获得实践启示,而且可以帮助股东以外 的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公司作斗争, 为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的社会责任建 设提供支撑。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1.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通过研读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 研究文献,明确了该课题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本文的 研究导向,并在理论部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解析,奠定本文 的理论基础。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衡量指标的 选取方面,文章在对医药行业的产业特殊性进行定性分析后,结合当前研究成果 进行了评价体系构建,并提出相关假设,建立研究模型。同时,通过对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的搜集,分析计算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及财务绩效的相关衡量指标数值, 运用 spss 16.0 统计软件,结合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3 2.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图 1-1 所示: 图图 1-1 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 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通过六个章节展开: 第一章,序言。主要从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内容以及创新点四个 序言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维 度视角的实证研究 基于非等比权重的 csr 与 cfp 关系实证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权重设定 提出假设 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指标选取 模型构建及数据选取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研究结论及启示 实证研究 理论分析 文献综述及理论 基础 写作背景意义 结论及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方面对文章总况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首先分别从利益相关者分维度视角和非等比 权重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然 后着重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个部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为本 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实证设计。主要包括研究假设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衡 量指标的选择,以及模型构建和研究样本的选取。 第四章,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首先是对样本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 行了描述性统计,再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企业对各 个维度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财务绩效关系, 同时为考察企业社会责任 与财务绩效的相互关系,本文还进行了互动关系检验,最后根据前 4 个模型的检 验结果修正建立模型 5,并对其进行检验分析。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研究结论部分,首先根据上一章节的实证 结果对本文的实证假设进行相关解释, 然后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关 系进行了梳理和解释。政策建议部分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评 价体系构建,企业行动方向、政府媒体的监管等方面对如何进行医药企业社会责 任建设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是研究展望。主要针对文章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说明,为以后的 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五)可能的创新点 1.在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时, 增加了利益相关者分维度的考 察,即增设了各维度利益相关者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回归模型。以往的研究大部分 是从利益相关者的整体视角出发, 即由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现得出企业承 担社会责任的得分,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再由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到财务绩效 构建两者的关系模型。 从整体视角出发忽略了利益相关者异质性所带来的其对企 业财务绩效影响的不协同作用,最后得出的二者净影响也是不科学的。本文从分 维度视角研究,直接建立各维度利益相关者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模型,避免了以上 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更具科学性。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5 2.依据医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社会责任表现,为其设定了不同的权 重。国内外部分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时 应当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重问题, 但实证研究中很少有人重视。 在国内, 徐光华、 张瑞 (2007) 虽然率先给各利益相关者设定了权重, 也在实证研究中进行了运用, 但仍是从整体视角构建的模型。 本文将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分维度研 究中,在分维度模型中增设了权重系数。 3.在选取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指标时,考虑了医药企业的行业特性,结合其社 会责任共性和特性构建了评价体系。 本文拟选取沪市 a 股上市的医药行业公司为 研究样本。以往研究表明:不同行业内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差 异性,会导致不同的财务绩效。医药生物行业属于环保部规定的 16 类重污染行 业之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在选取社会责任衡量指标时,紧密结 合了该行业特征,得到的评价指标及研究结果可能更贴近行业实际。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 财务绩效二者的关系。目前,该研究已经衍生出“22”的发展趋势:研究视角 和评分体系。就研究视角而言,存在整体和分维度两大分歧。利益相关者整体视 角主要是研究企业对各个维度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与财务绩效 之间的关系;利益相关者分维度的视角,是分别研究企业对不同维度利益相关者 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就评分体系的发展而言,也存在两大分 歧:一些学者认为量化处理企业社会责任在各维度利益相关者身上的绩效表现 时,应当采用等比权重,因为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必须同等重视,不能厚 此薄彼,否此就会出现企业为使自身社会责任评价得分高,而有选择性地履行权 重高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 1;另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相关 重要性、紧密程度等不同 2,导致的责任性质、责任大小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 在量化企业社会责任时,各维度权重应是互异的。由于本文拟从利益相关者的不 同维度考察企业对其履行社会责任会导致的财务绩效变化情况, 并对各自维度设 定不同的权重, 所以在此主要从分维度视角和非等比权重两个方面对相关的实证 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 1.基于利益相关者分维度视角的实证研究 (1)国外学者较具代表性研究成果 回顾国外以往的实证研究文献, 可以发现学者们从分维度视角建立企业社会 责任体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内容分析和指数分析法。内容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 公布的各类报告, 对选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项目打分来衡量企业对其社会责任贡 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moore(2001)以美国 8 家大型超市企业为样本,以 企业年度报告、伦理投资研究服务组织等提供的报告为数据来源,截取了 1994-1997、1997-2000 两个时间段,对样本企业在员工、消费者、股东、供应 1 田彬: “高污染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湖南大学,2010.7,22。 2 乔海曙,谭明: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1),18。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7 商、社区和环境六个维度上的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 结果表明: 同期企业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维度上的社会责任表现均与财务绩效负相 关,但前期的财务绩效与后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则是正相关。brammer(2006)等 以英国伦理投资研究组织提供的企业报告, 建立面板数据来研究英国 451 家上市 公司在环境、社区、员工、消费者、股东五个维度的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财务绩 效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在环境、社区维度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负相 关,其他维度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弱正相关。 指数分析法是一种从多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测量的方法。 该分析法选取 的利益相关者维度一般都独立于企业特性,而且结构效度较高。lee 和 inoue (2011)以来自不同行业的 367 家企业 1991-2007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取 kld 指数法中的社区关系、员工关系、妇女与少数民族问题、产品安全、环境 保护,五个利益相关者维度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最后得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些 维度,如社区关系维度、员工维度、环境维度等在不同行业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是 存在差异的。peters、mullen(2009)运用 kld 指数分析法,从数据库中选取了 员工关系、社区关系、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妇女和种族问题五个维度,研究了 美国 81 家名列财富 500 强前 100 名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而 且为了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两位学者选择了 1991-1996 年作为研究期间,最 后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期绩效具有积极强化关系。m.brine.r.brown 和 g.hackett(2007)从澳大利亚 300asx 指数中选取了股东、供应商、员工、 消费者、社区、环境六个维度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以 277 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得 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makni(2009)等人的研究则 选择从员工、消费者、公司治理、社区、环境、人权六个维度来构建企业社会责 任体系,然后在加拿大社会投资数据库(csid)中选择了 179 家企业作为研究 对象,且采用了短期间(2004-2005)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但与 peters、mullen (2009)研究结果不同的是,makni 发现短期内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负 相关性。 (2)国内学者较具代表性研究成果 由于缺乏类似 kld 等社会资料库, 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将内容分析法与会计 分析结合使用, 从分维度视角构建符合我国利益相关者实际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衡量指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怀明、宋涛(2007)在评价企业对利益相 关者的社会责任贡献时,分别从员工、投资者、公益捐赠、国家四个维度构建了 评价模型, 并选取上证 180 指数上市公司在 2002-2004 年期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 本,结果发现企业对国家、投资者和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贡献越多,企业的财务 绩效越低。李桂艳,王洪锐(2009)从投资者、员工、供应商、债权人、消费者、 政府的维度考察了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结果显 示:在投资者、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维度上企业的社会责任贡献与财务绩效是 正相关,而且很显著;在员工维度上则呈现出微弱正相关;只有在消费者维度上 两者才体现出负相关。梁大为(2010)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 58 家公司 5 年数据 为样本,通过选取员工、股东、债权人、环境、供应商、社会公益、政府、法律、 产品质量、人权十个维度设计了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进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益相关 者所有维度上,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均与其长期财务绩效正相关。朱雅琴,姚海 鑫(2010)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 2008 年的数据为样本,从供应商、员工、政府、 投资者、顾客五个利益相关者维度出发研究发现:企业对投资者和员工的社会责 任与企业价值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 企业对顾客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 关;企业对供应商、政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关注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存在一些差异,企 业对不同维度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贡献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方向存在不同, 且 同一关系方向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分维度视角入手,考虑企业对不 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财务绩效变化方向和强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 在各维度利益相关者上的权重分配是必要的, 这样不仅有助于得出更为科学的结 论,而且为企业未来的社会责任活动指明了具体方向。 2.基于非等比权重的实证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说, 不同维度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联系程度或说 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为了更加科学的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有必要为各维度利益相关者设定权重, 且权重理应体现出差异 性。综合相关文献,国内外学者在设定利益相关者权重的问题上现已形成以下几 种具有代表性的做法: (1)简单多属性评估法,如:waddock、graves(1997)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9 将该数据库中标准普尔 500 指数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kld 指数法,选取其 中八个维度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运用简单多属性评估方法为各维度相关者确 定权重,分别从前期、后期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模型,结果显 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前期和后期都是有正向影响的。 (2)层次分 析法,如:ruf(2001)从 kld 数据库中选取了 650 家企业 19911995 年的数 据为样本,在采用 kld 指数法初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后,运用层次分 析法为不同维度利益相关者赋予权重,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得出:企业的销售增 长率,无论是在同期、滞后期间内均受社会责任表现的正向影响,因此他认为企 业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能够形成好的企业声誉,进而增加产品销售量,在一定 程度上提升财务绩效。我国学者乔海曙、谭明(2009)研究我国 14 家上市银行 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时,首先采用极值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 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为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等维度的利益相关者设定权重。 最终得到的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分配情况为:股东责任权重为 0.364,客户责任权 重为 0.327,员工责任权重为 0.207,政府责任权重为 0.101。最后证实,金融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财务绩效。 (3) “卡罗尔结构”赋值法,这一方法最初 由国外学者 carroll(1991)提出,他从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类型出发,将企 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 法律、 伦理、 慈善四个层次, 并将其权重分别设定为4-3-2-1。 我国学者徐光华,张瑞(2007)结合“卡罗尔结构”首次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 各维度利益相关者设定了权重, 并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从股东维度、 债权人维度、 员工维度、供应商维度、客户维度、政府以及其他维度设置评分指标,每个利益 相关者群体选用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财务衡量指标, 计算出指标得分并以两指标得 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企业对该维度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的最终得分, 在此基础上 再以所有维度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业绩指标加权评分作为整个社会责任评分, 再由 此构建企业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整体表现之间的关系模型。 随后他们选取了 20012006 年在上证交易所上市, 消费行业的主要 64 家 a 股公司为样本进行研 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张兰霞等(2011)结合 “卡罗尔结构” 、徐光华和张瑞建立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计量模型,在考 虑了国内外文化差异和资料可得性的基础上,以股东、债权人、客户、供应商、 员工和政府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增添了行业类别、行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 选取我国 20032008 年在沪深上市的 1000 家企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 进行了类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似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关系的影响受企业规模 和行业类别因素的影响,但多数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正相关的,企 业应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由以上文献可知:在考虑了各维度利益相关者权重前提下,国外学者 waddock、 graves (1997) 和 ruf (2001) , 国内学者乔海曙 (2009) 、 张兰霞 (2011) 都得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关系。然而,未考各维度利益相关者权 重的研究中,得出的两者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甚至正负混合相关结论 的情况较多。 (二)文献评述 1. 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实证,研究结果对实践更具指导意义 回顾国外有关研究文献,几乎没有纯粹的理论推导,大部分研究都偏向使用 实证分析,而且大量使用官方或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或资料,因而其研究结论 更具说服力和指导意义。国内,由于缺少相关的数据库,大部分分析都是基于定 性研究,实证研究的论文也是从 2005 年才开始兴起。从学术界目前的研究趋势 来看,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将仍然是未来的主导方向。 此外, 国内外学者都不同的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了 实证研究,当前来看研究结果虽然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有利的说明企 业社会责任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 2.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等指标的衡量方法不一致,研究样本不同,模型设 定存在存在争议等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结果混杂的显性原 因,此外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不少学者虽然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但在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时, 仍从整体视角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继而研究其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忽略了利益 相关者的异质性。傅鸿震(2011)通过现有实证文献研究结论的分析,得出利益 相关者各个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影响不一样的结论, 因此以利益相 关者视角研究两者的关系时, 最适宜的是从分维度视角研究各维度对财务绩效的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11 具体影响方向 3。 (2)国内大部分学者把利益相关者的权重简化成等比权重进行研究,但实际 上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不同, 其权重就应当体现出差异性。 ruf (2001) 等人的研究发现层次分析法计算所得的企业社会责任维度权重的统计模型比等 维度权重的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3)从文献数量来看,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不少,但综 合分析可知:大部分研究为了维持超大样本容量,在不分行业的基础上进行的, 然而孙喜平(2011) 、傅鸿震(2011)等学者的研究已证明不同行业内上述两者 的关系存在巨大差异,理应采用单一或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进一步研究;此外, 以我国医药生物等重污染行业为侧重点进行研究的论文仍然较少,其中田彬 (2010) ,李磊(2010)的研究较具代表性。 3.本文的研究导向 综合现有文献:就整体视角的研究而言,未充分考虑企业对各维度利益相关 者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作用的异质性 (影响作用的异质性已由分维度的 研究结论验证) 。而就分维度研究视角来看,对各维度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社会责 任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考虑的不多,从现有文献看大多将其默认为等比权重,而国 外学者 carroll(1991) ,ruf(2001)等已经证明非等比权重的企业社会责任统计 模型比等维度权重的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因此,本研究将在分维度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 即主要是利用分维度研究中多采用且被证实具有较高效度的利益相关 者维度和测量指标,结合国外学者卡罗尔、国内学者徐光华、张瑞等开发的企业 社会责任非等比权重统计模型, 重新构建分维度视角下的我国医药生物企业社会 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模型进行研究。 (三)理论基础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1)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3 傅鸿震: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研究综述” ,财务与金融,2011(3),62。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最早是在 1924 年由 英国学者 oliver sheldon 在其管理哲学中提出。1953 年,bowen howard r. 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将商人的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以社会目标和价值 观念为基础所进行的决策和制定生产经营规则的义务。 尽管这个概念的内容并不 具体,但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正式开始。其后,国内外众多 学者都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了解释,但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重点不尽相同。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