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吉林财经大学所有。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吉林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 期限至 年 月止) 。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i 内 容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环境变幻 多端,企业必须依靠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想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首先要对企业本身有一个准确、全面的评价,针 对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特别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所有者 脱离了企业的管理工作, 经营管理工作由管理者执行, 而二者利益时有冲突, 因此,业绩评价的必要性便凸现出来。 自从 19 世纪 70 年代“业绩评价”的概念问世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 务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准确、全面、有效又具可能性的业 绩评价方法。 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业绩评价模式经历了从成本业绩评价、 财务业绩评价到价值评价和平衡计分卡模式的发展历程。传统业绩评价体系 存在很多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需要应用 eva 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 系。 eva 业绩评价体系的核心观念是,股东投入的资本有资本成本,必须在 利润中扣除,并根据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判断标准的不同,对传统会计中的 利润计算方法做出相应调整,解决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但 eva 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它仍然摆脱不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系统共有的 缺点,就是容易使企业过于关注短期利益。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融合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从大局出发, 全面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及发展战略。而且平衡计分卡可以揭示影响企业价值 的动因,有利于企业做出长期决策,避免短期行为。但是平衡计分卡并不是 完美无缺的,它虽然揭示了影响企业价值的动因,但它们只是实现企业价值 的手段,不是评价业绩的标准。 本文详细分析对比了 eva 与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提出实施 eva 综合平 衡计分卡的建议,新的体系结合了 eva 与平衡计分卡的优点,避免缺点,实 现互补,能够有效、准确、全面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水平。并以 be 公司为例,具体介绍了 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指标的选择和体系的构建,并 分析评价结果,进一步说明 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体系的优越性。 关键词关键词:业绩评价 经济增加值 平衡计分卡 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 ii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might survive in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turmoil, which c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undergoing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era,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iscontinuity.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self-evalu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ccurately and thoroughly, that is, guiding the consultancy of advance and perfection. the group of executives, rather than stakeholders, by any extent, should practice the management, especially, after the case of enron, an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hence should be put to light.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cognized in 1870s, has been widely reviewed and discussed. researchers and investigators, in a certain circumstance, has been exploring the methodology with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ndergoes the progress from the evaluation of cost performance, financial performance to value performance with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bsc) with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basically, 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however gains cons comparing to the eva performance and bsc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have been broadly practiced on the implicit level. nevertheless, eva evaluation system, whose core concept could be recognized as the capital cost from the stakeholders has to be eliminated in the profit, in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of which the adjustment should be appli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t criteria of profit in the context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obtains numerous flaws, which might lead to more attention upon the short-term profitability because of common drawbacks shared with the evaluation system concentrating on financial indicators. from a broader point of view, bsc system, combining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indicator, to a certain exten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oper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optimizes the 产期 decision-making, leading to the avoidance of myopic actions, although it is far from flawless. as a result, bsc could be viewed, as valuable both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because of the outlook of influencing enterprises value, hardly as a way of benchmarking.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n analytic-al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eva and bsc system upon various aspects, with issuing an implicit proposal of bsc system integrated with eva, namely the improved system effectively reveals the iii strength and abstains the weakness,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accuracy, efficiency, and integration of evaluation operational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actions. it, moreover, taking company b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and reason of indicators in the system, with the analysis of evaluation result, and explains the priority of integrated balanced score card system. key wor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conomic value added, balanced scorecard, eva integrated scorecard 1 目 录 内内 容容 摘摘 要要 . i 英英 文文 摘摘 要要 . ii 引引 言言 . 1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国外研究现状 . 2 2.国内研究现状 . 2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3 (四)本文的结构安排 . 3 一、业绩评价概述一、业绩评价概述 . 4 (一)业绩评价的含义 . 4 (二)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 4 1.委托代理理论 . 4 2.利益相关者理论 . 5 (三)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 . 6 1.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 6 2.财务业绩评价阶段 . 6 3.现代业绩评价方法eva 和 bsc . 7 二、二、evaeva 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 9 (一)eva 业绩评价体系 . 9 1.eva 基本内容 . 9 2.eva 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 10 (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 . 11 1.平衡计分卡基本内容 . 11 2.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 13 三、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三、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 . 15 (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15 1.我国财务评价模式现状 . 15 2.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模式 . 15 3.eva 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15 4.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 16 (二)我国现有业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 16 1.过于偏重财务指标 . 16 2.难以确定非财务指标的设立和量化 . 16 3.缺乏综合的业绩评价模式 . 16 四、构建四、构建 evaeva 与平衡计分卡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与平衡计分卡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 . 17 2 (一)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17 1.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含义 . 17 2.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构建 . 17 3.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指标构建的原则 . 17 4.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18 5.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8 (二)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在 be 公司的应用案例 . 19 1.be 公司基本情况 . 19 2.明确 be 公司战略目标 . 19 3.be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9 4.be 公司 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构建 . 20 五、结束语五、结束语 . 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26 1 引引 言言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论文研究背景论文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环境充 满不确定性,企业必须依靠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 地。要想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首先要对企业本身有一个准确、全面的评价,针 对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 可以说,自从有了生产经营活动,业绩评价的思想就已经诞生。随着所有权 和管理权的两权分离,业绩评价地位更加凸显。业绩评价模式一直是理论界和实 务界关注的热点,人们一直试图寻找出能够准确、全面的最优业绩评价模式。企 业业绩评价模式经历了成本评价模式、财务评价模式和以价值评价模式、平衡计 分卡为代表的业绩评价模式三个阶段。 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式都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 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经营成果进 行评价,财务指标都是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在过去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利润, 难以反映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情况,对预测和制定未来的战略目标作用有限。 eva 业绩评价模式是由传统财务评价模式演进来的,它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股 东资本的成本, 认为全部收益扣除股东资本成本之后的余额才是企业创造的经济 价值,充分保护了股东的经济利益。而建立在 eva 基础上的激励制度也能够是管 理者和所有者在利益上趋向一致。 但是这种评价模式仍然存在所有以财务指标为 核心的评价模式的局限性,即过于注重经济利润,容易忽视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 营的影响,导致只关注短期利益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平衡计分卡模式除财务指标外,还加入了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创新能力 的指标,弥补了财务评价模式的不足,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企业各个部门 和层次不同目标和完成情况评价,系统、全面的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正 确的管理调整方法,而且平衡计分卡是个动态的指标,可以随时调整。但是平衡 计分卡也有不足之处, 其非评价指标过多, 弱化了业绩评价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而且其财务指标部分没有考虑股东资本成本。 因此,如何选择和改进业绩评价系统,努力构建全面、系统、有效的业绩评 价模式,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2.2.论文写作意义论文写作意义 业绩评价是企业对过去经营结果和是否达到经营目标的检视, 检测管理方法 和经营手段是否可取,从而指导未来活动。业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是否可行、 有效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另外,通过业绩评价可以让企业所有者了解其 投入资本是否增值,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实现对企业的 约束和激励。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 eva 评价体系和平衡计分卡模式的优缺点,可以看出, 2 eva 评价体系和平衡计分卡能够互补,构成新的业绩评价模式,即 eva 综合平衡 计分卡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较少,如何设立、量 化评价指标,怎样构建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 be 公司为例,设 计和构建适合 be 公司的 eva 综合计分卡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在业绩评价模式的研究方面,西方国家起步较早,19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企业规模日益增大,产权关系复杂化,企业业绩评价的作用就逐渐凸显出来。但 是这一时期业绩评价体系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设计了一些统计性的指标。 进入到 20 世纪以后,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比逐渐向大规模集团的方向发 展,有关方面对业绩评价体系要求更高,迫切需要一套基于财务指标的系统业绩 评价体系对经营业绩进行准确评价。1903 年,美国杜邦公司率先将投资报酬率 运用到业绩评价中,建立的杜邦公式,并发明了杜邦分析图。杜邦分析法通过对 财务指标的层层分解,直观的揭示了各财务指标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作用,这一方 法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一时期的业绩评价体系都以财务指标 为主,另外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有亚历山大沃尔提出的沃尔评分法。 1986 年,卡普兰博士在相关性损失:财会管理的起落一书中提出,把 重点放在财务指标上, 忽略影响企业未来业绩的非财务因素的传统财务评价方法 往往使企业失去方向性。在此基础上,卡普兰博士同诺顿博士经过数年的潜心研 究,在 1992 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 使用。 同一时期,在美国又诞生了另一种应用广泛的业绩评价模式,即 eva 业绩评 价体系。针对传统业绩评价系统的诸多弊端,美国斯特恩管理咨询公司在 1991 年开发出注册商标为 evaq 的经济增加值指标,随后在 1993 年 9 月的财富杂 志中将其完整的表述出来。根据斯特恩公司解释,经济增加值是企业资本收益和 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业绩评价模式研究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活动完全 按照国家计划,业绩评价的作用并不明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转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企业财务制度规定,1995 年财政 部颁发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的通知,1999 年财政部统计评 价司又公布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这是独具我国经济特色的业绩评价体 系,2006 年国家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这一系列制度 规定的出台,使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此外,我国也引进了国外的业绩评价体系,2000 年,谷棋、于东智最早对 eva 评价模式进行研究,他们对 eva 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详尽的论述。 之后,国内学者在理论和实务层面都做了大量研究。国内对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 的研究多数是仅针对体系中的某一部分,如 2003 年付亚和、徐玉林在绩效管 理中,对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考核技术进行了理论探讨。同年,孙永玲、毕意文 在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施中介绍了平衡计分卡雨绩效管理系统的链接 问题。此外,还有学者对如何在中国应用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提出了自己的 建议。 3 (三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第一,规范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业绩评价的概述和各种业绩 评价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对比分析 eva 业绩评价模式和平衡计分卡,指出各种评 价模式的优缺点,并对我国业绩评价模式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 eva 综合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模式。 第二,案例分析法。通过运用 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以 be 公司 为案例,具体说明构建综合平衡计分卡的过程和原则,建立适合 be 公司的综合 平衡计分卡体系。 (四四)本文的结构安排)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引言,介绍了选题背景、写作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和 本文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介绍了业绩评价的含义、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第三部 分介绍 eva 和平衡计分卡两个体系基本内容、应用方法和优缺点分析;第四部 分介绍了我国业绩评价模式应用现状及存在的局限性; 第五部分提出了构建eva 综合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 并以 be 公司为例, 详细说明了构建过程和方法; 第六部位为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主要研究成果。 4 一一、业绩评价概述、业绩评价概述 (一一)业绩评价的含义业绩评价的含义 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 于业绩评价的含义,目前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认为,效绩评价是运用运筹学和数理统计方法,采用特定 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判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 判。 张蕊认为,业绩是反映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企业业绩评 价是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采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其核心是比较所费与所得, 力求用尽可能小的所费获得尽可能大的所得。 文新三和张涛认为,企业绩效评价是评价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在 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基础上, 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技术而建立起来的 剖析企业经营过程,真实反映企业现实情况,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 王化成认为,业绩评价是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 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业绩做出客观、 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业绩评价含义的解释在表述上有所不 同,但在评价构成要素方面,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即业绩评价的构成要素包括方 法、工具、标准和原则。综上所述,企业业绩评价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等相 关信息,运用相应的评价指标,按照特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 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并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价值分析和评判 过程。 (二二)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1.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契约理论, 代理人从委托人的利益出发替委托 人采取行动,委托人根据委托代理目标的实现情况向代理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委 托代理关系中的企业各成员效用函数不同,他们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由于 效用函数不同,必然导致双方利益冲突。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一部分人追求的利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 企业绩效评价问答 ,3 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张蕊: 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 页,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2 张涛、文新三: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3 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王化成、刘俊勇、孙薇: 企业业绩评价 ,5 页,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益最大化将会导致其他人的利益受到侵犯。当信息对称时,代理人的行为是可以 被观察到的。委托人可以根据观测到的代理人行为对其实行奖惩。此时,帕累托 最优风险分担和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都可以达到。 但是委托代理关系中通常存在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代理人就可能产生“败德行为” 。此时,委托人无法获得代 理人所获得的某种私有信息,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导致代理人做出损害委 托人利益的行为。随着两权分离,委托人在脱离自己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事务的同 时,为避免代理人的侵权行为,必须支付一定的代理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四个方 面:首先是支付给代理人的薪金、奖金等费用;其次是监督成本;再次是代理人 为追求自身非货币性收益所导致的契约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的减少; 最后是代理人 决策与委托人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损失。 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企业通过设计一系列指标反映和评价经营业绩,进而 决定对代理人的奖惩,使代理人和委托人利益趋同,最大程度发挥代理人的专业 优势,从而促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利益最大化。因此,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企 业业绩评价制度存在的逻辑基础。 2.2.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现代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集合体, 利益相关者是所有在公司 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 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国家。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管理者应基于所 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出决策。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业绩评价研究和实践的思想基础, 它对于业绩评价的 作用在于: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要关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因而在业绩评价指 标体系中应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由此可见,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取决于它 是否能够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 角度来审视公司的机会, 设计出能够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是否的到满足或 平衡的业绩评价系统。 3.3.科斯定理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定理组成的定理群。第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 情况下,不论权利如何配置,都能实现当事人财富的最大化。适当的机制能够达 到帕累托最优。第二,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交易费用,不同的权利配置会产生不 同的经济效果,这时就需要寻求一种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使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 产权安排。第三,制度本身的设计、制定、实施、完善、修改也是有成本的。在 进行制度的设计、制定、 实施、修改等工作时, 应遵循降低制度建设成本的原则。 科斯定理为企业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可以把业绩评价系统产 生的信息视为一种资源, 信息的获取和提供作为一种交易过程是有成本的, 为此, 就要在业绩评价主体和业绩评价客体之间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交易费用最低、 利益 最大的制度,业绩评价系统就是这样一种规范业绩评价的制度。另外,由于业绩 评价系统这种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是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就要权衡没有业 绩评价系统的情况下将会付出的代价与建立业绩评价系统的成本, 弄清是否有必 要建立业绩评价系统,要研究如何选择建立、实施和修订成本最低的业绩评价系 统。 向显湖、彭韶兵、江涛: 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10 页,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 (三三)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 人类业绩评价的思想由来已久,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产生,业绩评价的方法 和行为就随之诞生。但是,真正的现代业绩评价是在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制出现后才得以产生的。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 展,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业绩评价体系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1.1.成本业绩评价阶段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20 世纪以前,企业大多是单一性的经济组织,主要是个人业主制和合伙经 营的组织形式,所有者就是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未分离,企业所有者就是业 绩评价的使用者,业绩评价的目的是为提高生产效率。此时,评价企业业绩的指 标就是成本。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原有的简单 成本业绩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加强竞争力的需要。20 世纪初,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taylor)通过对工人工作方法和效率的研 究,参照社会平均水平,为产品制定了原材料和人工的成本标准,即产品的标准 成本,并据此进行考核。这时,企业利润是能够通过控制成本,提高原材料的使 用效率、人工的工作效率和增加产量来实现的。这也符合当时单一性企业组织经 营管理的需要,也反映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企业业绩评价的特征。 2.2.财务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制企业诞生,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脱离企业经营的所有者就成为公司的外部评价主体。而公 司的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成为企业重要的评价主体。也就是说,企 业外部主体对业绩评价的需要不断扩大。 为满足所有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经营成 果和财务状况的需要,评价指标也逐渐发生变化,除成本指标外,还增加了偿债 能力指标和利润指标等会计报表提供的综合指标。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评价体系 是沃尔评分法和杜邦分析法。 (1)沃尔评分法 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在 20 世纪初发表的两篇文章,即信息晴雨表研 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七种财务比率用 线性关系结合起来, 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 这七种财务比率分别是流动比率、 自有资本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和自有资本周转率。在总评价中占有特定的比重,总和为 100 分。然后确定标准 比率,与根据财务报表算出实际比率进行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综合 求出总评分。总分超过 100 分,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相对比率=实际比率/标准比率 评分=相对比率比重 表表 1 1.1 .1 沃尔评分表沃尔评分表 财务比率财务比率 比重比重 流动比率 净资产/负债 资产/固定资产 销售成本/存货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销售收入/净资产 25 25 15 10 10 10 5 7 续表续表 1 1.1 .1 沃沃尔评分表尔评分表 合计 100 但是,沃尔评分法也有它自身的弱点。由于各项评分是相对比率和比重的乘 积, 财务比率提高一倍时, 评分随之增加 100%; 但缩小一倍时, 评分只降低 50%。 这就导致如果某一指标严重异常,总评分就会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此外, 沃尔评分法为什么要采用这 7 个指标,不是其他比率,或是选择更多些或更少些 指标,以及每个比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都未能得到证明。 (2)杜邦分析法 杜邦财务分析法是由杜邦公司管理者设计的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企业的 财务状况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内部各种因素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任何一 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企业整体财务状况。 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就是利用多种财务 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杜邦分析系统主要反映了以下几种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关系。 净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 平均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净资产 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杜邦系统揭示了上述几种关系之后,再将净利润、总资产进行层层分解,这 样就可以系统、全面的诠释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其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 系。 这样就可以把净资产报酬率这个综合性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具体落实到企业 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对企业整体及各部门的业绩评价提供了依据。指导和协助 各级管理人员决策和行动。 3.3.现代业绩评价方法现代业绩评价方法evaeva 和和 bscbsc 20 世纪 90 年代,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体制更加多元化, 传统业绩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全面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这时,eva 评价 系统和以 bsc 为代表的业绩评价方法应运而生。 (1)eva 业绩评价系统 economic value added 经济增加值,简称 eva,由美国斯特恩 (stern&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首先提出, 并于 1994 年将 eva 诠释为企业资本收 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差额大于零, 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 股东财富有增长; 如果差额小于零, 则说明企业没有创造价值, 股东财富受到损失; 如果差额为零, 说明企业的利润只能弥补股东的资本成本。 eva 业绩评价体系扣除了企业全部资本成本,更能反映真实的企业经营业 绩,最大限度的消除会计信息失真。但是 eva 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eva 仍 然是注重财务指标,没有考虑非财务指标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其次,eva 使用过 程比较复杂;再次,eva 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会偏袒收益低但是规模大的 公司。 (2)以 bsc 为代表的战略业绩评价系统 20 世纪 90 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评价企业业绩的传统 业绩评价系统的局限性。传统业绩评价系统已不能完满完成制定公司战略计划、 李玲玲: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与运用 ,51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评价组织目标实现和经理人员激励等方面的任务。于是,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 业绩评价方法产生了。 目前, 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有: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战略目标;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平 衡计分卡测评法的影响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平衡计分卡测评系统不但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 并且融入了客户、 内部运营、 学习和创新三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来综合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平衡计分卡测评法 的思路是:将涉及企业表面现象和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内部状况和 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重要的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的目标,设计出相 应的评价指标,以便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企业战略管理服 务。平衡计分卡评价法是个动态的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调整。 9 二二、eva 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一一)evaeva 业绩评价体系业绩评价体系 eva(经济增加值)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 业绩评价模 式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与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式相比,eva 评价模式更注重股 东财富的增加和股东价值的创造。 eva 的产生引起了一场股东价值的革命。 1.eva1.eva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1)eva 产生的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企业采用的业绩评价系统仍然是财务指标评价系统,社会 各界对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批评不断。此时,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点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收益的本质和评价指标的战略性。 收益的本质 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大学科来看对收益的界定有很大差异。 会计学中的收益 没有剔除股权成本,而经济学中将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都是为企业的成本,在计 算利润时从收入中予以扣除。 鉴于会计学对收益定义的缺陷,上世纪后期尤其是近年,会计学家们开始尝 试吸收经济学收益的概念,试图建立新的会计学收益概念。这种扩展会计学收益 不但与经济学收益概念更相符合, 又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程序上的统一性。 但是, 只要会计学收益存在的思想基础不变,会计学收益和经济学收益就无法走向统 一。由此可见,基于会计学理论的传统财务指标评价系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所 以,要构建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必须从新的角度去研究,eva 就是这样探 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评价指标的战略性 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应具有战略性,即从价值和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各个 部门和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引导,以便形成正确的决策,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 标而努力。然而在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中,利润是关键的财务指标,使管理者 更关注短期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短期性,抑制企业的创新精神,导致企业管理 者做出次优决策,不可能实现企业的战略价值。 (2)eva 的提出过程 传统财务业绩评价系统其局限性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包括:首先,传统业绩 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利润,追求短期目标;其次,传统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和促 进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抑制企业创新精神;再次,传统业绩评价体系预测企业未 来发展的能力不强,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时代的企业特点。 针对传统业绩评价系统的诸多弊端,美国斯特恩管理咨询公司在 1991 年开 发出注册商标为 evaq 的经济增加值指标,随后在 1993 年 9 月的财富杂志中 将其完整的表述出来。根据斯特恩公司解释,经济增加值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 成本之间的差额。 张先治: 高级财务管理 ,248 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0 这种评价方法自从提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之,麦肯锡、毕马威等管理、会计咨询公司也开展 eva 咨询业务。另外,1997 年,杰弗里等人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指标,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增加值 指标。经济增加值的创建和使用,引起了一场股东价值的革命。作为一种调整财 务指标的方法,经济增加值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eva2.eva 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 简单地说,eva 是企业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扣除投入的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 额,其计算公式是: eva=nopat-kwtc 其中:nopat 是企业经过会计调整以及税收调整之后的营业净利润;kw 是加 权资本成本;tc 是企业资本总额,包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具体的公式说明 如下: (1)nopat 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以税后净利润为基础,加回利息费用、少数股东权益、本 年商誉摊销、递延税项贷方余额的增加、其他准备金余额的增加和资本化研究开 发费用,再减去资本化研究开发费用在本年的摊销。 (2)kw 项目 kw 是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tc dc ) t1 (k tc ec kk dew ecdctc 其中: ke股权资本成本 kd债务资本成本 t企业所得税率 dc债务资本市场价值 ec股权资本市场价值 (3)tc 项目 资本总额是指所有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本的经济价值, 包括债务资本和股 权资本。这里的债务资本是债权人提供的指除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 等商业信用负债以外的短期和长期贷款。股权资本不仅包括普通股,还包括少数 股东权益。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普通股权益为基础,加上少数股东权益、递延税项贷方余 额、累计商誉摊销、各种准备金(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研发费用的资本 化金额,另外还需加回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计 算得出。 2 2.ev.eva a 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1)eva 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点 经济增加值不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而且还是管理体系、理念体系、激励 制度。作为一种业绩评价体系,经济增加值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eva 业绩评价体系真正保护了所有者的利益。eva 始终认为资本是有 成本的,只有扣除资本成本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如果没有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稽核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端防盗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乳腺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知识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疾病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钨矿砂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贵州公务员真题及答案
- 上海昌硕面试卷子及答案
- 2025年整形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模拟考试及答案解析
- 销售经理团队销售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检验科学科检验结果质量控制规范答案及解析
- 2025高级工程师聘用合同
- 1.3 植物与阳光(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企业文化建设及推广工具箱
- 福建省三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监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5-1 安全协议概述(1)-安全协议内涵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