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 b a 论文 工舔造船 亍业毙争 州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幽及有关全球造船行渡的生产力搬髑,对近年柬爨军突越的江 苏造船行渡熬体状况避括氍逑。重点强烧产j 遵致繁、懿赛塞蕊经济玮辘、避器靛 运业等关联产娥发展趋势、我图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凰内船舶市场翥求几大方西, 簸江莽造髓行鼗靛发展环境滋彳亍阐述;莠对造船行渡的自然资澈、生产能力、技 术水平、管蠼水平、人力资源、船价成j 本等巍争力主簧梅成一评述,得蹬江苏 造船行业的竞争优、铝势。作者结禽江苏的安际提出了加快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懿有效袋薅秘战酶选铎:实藏镶度、技本镬瑟藏旗,突魏落潮释撬涮静有效瞧,提 升造船技术水平:实施装备领先战略。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信慰化水平:继 续实施低缄本战路,提高管瑷水平保持成本优势 实施现代馥销战略。并就政府 更好地发挥冀熬体娥划、产业败策制定落实、圣亍蚊管理等终援进行探讨。 关键n ;巍争力,船舶工业,战略管理 m b a 论文豇辩造船行拽竞争力研究 a b s t r a e t t h et h e s i si n t r o d u c e s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p r o d u c t i v ef o r c e so fs h i p b u i l d i n gi n d u s t r y i nc h i n aa n dt h ew o r l d ,a n dd e s c r i b e st h es h a r p r i s i n gs i t u a t i o no fs h i p b u i l d i n gi n d u s t r y i n j i a n g s u t h et h e s i s f o c u s e so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p o l i c i e s ,g l o b a l l n a c r o e c o n o m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t e n d e n c yo ft h eg l o b a ls h i p p i n gi n d u s t r y a n dr e l e v a n t i n d u s t r y , t h ee n t r yo fc h i n ai n t ow t o a n dt h en e e d so f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h i p p i n gm a r k e tt og i v e ad e s c r i p t i o n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s h i p p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n j i a n g s u t h e 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st h em a j o rc o m p o n e n t so fc o m p e t e n c ei n s h i p b u i l d i n g s u c ha s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p r o d u c t i v ea b i l i t i e s ,t e c h n i c a ls t a n d a r d s , m a n a g i n gs t a n d a r d s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 ,c o s to f t h es h i p b u i l d i n ga n ds oo n ,t h ep u r p o s e o fa l lt h ea b o v e m e n t i o n e dd i s c u s s e do n eb yo n ei st oo b t a i nt h ea d v a n t a g e s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s h i p b u i l d i n gi n d u s t r yi nj i a n g s u 。t h ea u t h o rs u g g e s t st h a te f f e c t i v e m e a s u r e sa n ds t r a t e g i cc h o i c e ss h o u l db et a k e nt os p e e du pt h ei n t e g r a t i n gc o m p e t e n c e o ft h e i n d u s t r y o nt h e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o ft h er e a l i t i e si nj i a n g s u t h em e a s u r e sa n d c h o i c e sa r et oe n f o r c e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e g u l a t i o n a n dt e c h n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t o a c c o m p l i s h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s y s t e ma n dm e c h a n i s m ,t oa d v a n c e t h es h i p b u i l d i n gl e v e l , a l s ot oe n f o r c et h es t r a t e g yo f e q u i p m e n ti nl e a d i n gp l a c e ,t od e v e l o pa d v a n c e da n d p r o p e rt e c h n i q u ea n d t o i m p r o v e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l e v e l ,t oi m p r o v et h em a n a g i n g s t a n d a r d ,t ok e e pa d v a n t a g e si nc o s t ,a n dt oe n f o r c et h es t r a t e g yo fm o d e r nm a r k e t i n g , t h et h e s i sa l s od i s c u s s e sh o w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c a np l a y ap r o p e rr o l ei n m a k i n g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l a n n i n g ,i m p l e m e n t i n gt h ei n d u s t r i a lp o l i c i e sa n da d m i n i s t e r i n gt h e i n d u s t r y k e y w o r d s :c o m p e t e n c e ,s h i p b u i l d i n gi n d u s t r y , 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船舶作为一种传统及重要 的运输工具,其服务面不断扩大,船舶的各种性能不断提高,造船业也得到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世界造船能力和产量高度集中,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世界造船 中心开始从欧洲转移至东皿的日、韩、中三国。江苏造船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 0 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我国船舶出1 :3 的一支生力军,在造 船能力、技术水平、盈利水平、整体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居全国地方造船业前列, 且发展潜力很大。 人们习惯认为我国企业或某一行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制造业等传统 产业竞争力不强和效益低下的原因,是政企不分而导致的政府的限制太多和我国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但全面分析,可发现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竞争环境和综 合竞争能力乃至核心竞争能力的构筑和培育。江苏造船行业正面临着这一课题, 当今全球造船能力日益扩大,同时国际新船市场增量趋缓,在此背景下,以低成 本取得国际市场份额的江苏造船业,其优势正在被生产率、经营方式、技术水平 的差距所抵消。由于国际船舶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船舶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当前制约江苏造船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过去的能力 约束转变为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市场约束。因此,在新一轮整合中,综合竞争力的 提高与正确的战略选择将是江苏造船业能否实现提升与扩张的关键。这也正是选 择这一课题作为论文研究的意义。 由于我国的国防工业体制特点,中船工业集团( c s s c ) 、中船重工集团( c s i c ) 两大国防科工委直属企业集团,一直将主要产品方向定位于军品的研制生产上。 另一方面,具有一定造船生产能力和国内市场竞争水平的江苏造船企业却不可能 接到需求占国内较大比重的军品订单。因此,江苏造船行业一直将目光瞄准在国 际民用海运市场,且直接面对的是国际竞争对手。江苏造船行业企业群从名不见 经传到目前正和c s s c 、c s i c 一道跻身于国内造船三强,从单一生产内河小吨位船 到已全面面向国际市场,正朝世界一流造船国家追赶,向建造先进高技术船舶进 军。但其综合竞争力究竟如何,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相比差距在哪里,如何 实现竞争力的提高与正确的战略定位。文章将江苏造船企业置于全球船舶市场大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丽境中,在构建造船行渡企、监综合竞争力主要指标体系后,重点针对嗣、韩等篷 界造船强因,进行评估比较,探索寻求以上诸多问题的答案。 基于评价和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以及迈克尔波特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仍 不失为竞争力分耩匏楚鲑工其,文鬻褥着力予将秘黉翻戳结合,并运矮数学模型 尝试造船行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定量分析。文中也将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剖析江 苏造船行业竞争环境和毙争力结构,分析全球船市变动及需求越势、新世纪世界 经济环麓投毽赛经济走势、孛国热入w t o 等方瑟辩江苏造瓣行液金遂静影嘲,确 定其在越界主要造船国家( 地区) 中的综合竞争力位次,总结竞争能力的优劣势, 提出政府及业内企业有效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建议。 文中爨矮翡大量数撰及事骥都是麸我餐造躲 子歉垒整中囊实采集。 2 m b a 论文江苏造船行业觉争力研究 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实业界和政府对企业及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推动学术界对这 领域的深层理性分析。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 产业) 竞争力理论还没有形 成系统和严密的体系,即圈前竞争力研究尚来形成统一理论。此理论的形成可追 濒到2 0 世纪8 0 年代初,茭困啥佛商学院迈巍尔波特教授所出版的竞争战略 及莠| | l 圭漆桑国际管理发溪学院奁臻达沃蘩举簿豹整赛经济论坛年会,魏螽穰多 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竞争力讨论所涉及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1 ) 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对象 ( 2 ) 对竞争力及企业( 产业) 竞争力定义的理解 ( 3 ) 金整( 产整) 竞争力懿寒源及影响霹索 ( 4 ) 企业产业) 竞争力的评价 ( 5 ) 企业( 产业) 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及提高竞争力的有关对策 1 1 纂于评价的竞争力研究 程8 0 车 弋镑世界经济谂坛缀织( w e f ) 的达沃额年会上,与会鹣器露企监家、 镊行滚、经济学家帮致瓣密受藏金韭及产鼗竞争力、国嚣竞争力鞠戆矮开了讨论。 当时大窳对企业及产业的阐际竞争力,如何比较各国竞争力,甚擞存不存在国际 竞争力铸问题众说纷纭。谯这种情况下,为使世界各国的实业领袖、金融巨头和 政界鬟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实力对比的变化肖综合全面的了解,井掌握更多的 信息,健进各国提高各自的豳际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开始酝酿竞争力研究荠发 表专题磷究报告。秀始辩,在理逾嚣翻、方法论、译蘩体系秘密褥数蹇等方瑟缀 不完饕。但经过数年努力,1 9 8 6r 手对国际竞争力,包括企业及相关产业竞争力的 研究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 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网际管理发展学院对囡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偏向于国家 经济实力的综合比较,但众业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在国家竞争力作用一占有很大的 投重。在企监( 产监) 竞争力臻论系孛,整赛经滂论坛霹洛桑鏊瓣繁理发震学貔磺 究的范畴属于评价内容。特点是设定了复杂瀚撩标 奉系,如国际巍争力指标便分 八大炎,其中企业管理一类,就有2 8 项指标之多,但对竞争力的熟他方面深究得 不够。佩他们有关竞争力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企、业( 产业) 竞争力 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后续研究和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搬鼯意义。 m b a 论文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1 2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 对竞争力研究进行最为系统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 ( m i c h a e l e p o r t e r ) 教授。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 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之中。这三部著作以创造性的思 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 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提出了厂商如何战略定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 高于平均利润的思想。波特认为,产业环境中存在五种基本力量:潜在入侵者、 替代品的威胁、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同业竞争者。要形成战略优势必 须首先进行准确定位,并善于利用这五种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推动这些力量向自 己有利的方向转变。波特提出了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1 总成本领先战略 ( o v e r a l lc o s tl e a d e r s h i p ) :2 差异化战略(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3 目标集聚 战略( o b j e c t i v e sf o c u s ) 。这三个战略实质是要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实现竞争 力量的对比。要建立持续的竞争力,就要不断改善价值链上各利,活动之问的关系。 因此,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战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即向市场提供某利价值,同时 也必须决定放弃什么。竞争优势的取得,必须要使各种经营活动相互适应。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主要由三个核心内容构成:五种竞争力量、创造获取竞争 优势的三个基本战略、“价值链”优势与竞争优势来源。他的理论从竞争定位到基 本战略再到价值链,提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波特的三种基本战 略和价值链丰富了竞争力理论和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提供了竞争力的分析工 具。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亦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 1 3 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 3 1 钱德勒的组织能力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 a 1 f r e d d c h a n d l e r ,j r ) 认为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组织能力。钱德勒认为,组织能力是企 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 力和管理技能,是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根据钱德勒的研 究,美国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以四种方式不断扩大,即横向一体化、纵向 一体化、开拓新市场和开发新产品。企业的长期投资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同时产生了庞大的组织结构。组织的能力来源于对三个方面的投资:一是大规模 生产设备的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二是 为配合大规模生产,对全国乃至国外的营销流通网络的投资,以应对迅速增长 4 m b a 论文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的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三是对管理的投资,这不仅为了增强“监督”和“调节” 这两个基本活动,而且还要为将来日益扩大的生产和流通制定计划、分配资源而 培养具有领导作用的管理人才。钱德勒的组织能力概念,来自于他对近代欧美企 业管理史的实证研究。他认为,组织能力是保持长期发展、维持优势的特征,这 对研究如何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3 2 普拉哈德的核心能力 普拉哈德( p r a h a l a d ,c k ) 和哈默( g t l a m e l ) 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应当以 最本质的东西来规定组织的内涵,这种本质的东西就是“能力”( c o m p e t e n c e ) 。 而一个组织之所以具备强势竞争力或竞争优势,是因为其具有核心能力( c o r e c o m p e t e n c e ) 。所谓核心能力,他们认为“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 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核心能力是组织技术和技能的综合体现,是组织的整体能力,体现了组织的 整体竞争力,是渗透在组织之中的能力,难以模仿,因而具有持久性,可能形成 持续性竞争优势。为提高竞争力,维持竞争优势,组织应集中资源建立一个或几 个核心能力,为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点对本文的研究均具有很大 的指导意义。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 组织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 合体;2 能力是对组织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3 组织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保持长期 竞争优势的源泉;4 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组织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1 3 3 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认为,成功的组织极为注意行为方 式,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 略目标,组织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核心能力。每个组织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 务流程,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因此,尽 管各个部门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管理这些流程,使之成为 竞争能力,管理者应把自己的管理重点放在这些能力的基本设施以及员工的培训 上。组织为培养这种能力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原则:1 公司战略的基础不是产品和 服务,而是业务流程:2 竞争的成功取决于将公司的关键流程转换为能为顾客提 供较高价值的战略能力;3 公司通过对支持性基本设施作战略性投资来获得这些 能力,这些设施连接传统的战略经营单位和部门,并超越了这些单位和部门;4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来协调部门。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1 4 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企业及产业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是以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竞 争全球化为背景展开的。我国自1 9 7 8 年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就是引入竞争 机制,开放就是融入全球竞争。改革使中国经济走向了市场化,打破了公有制一 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国内不同市场主体的竞争闷益激烈。乡 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使国有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压力越来越 大,使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越来越大,其结果使企业和各级主管部门日益关 注企业竞争的问题。开放使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竞争之中,我国的开放是从两 个方面展开的:一个是引入国外企业的竞争,即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引进管 理经验的同时,也引进了竞争,引进了与中国企业直接竞争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尤其在加入w t 0 后,是所有中国企业同外来企业的竞争。中国丌放的另一个展开 形式是主动走出国门,到世界市场上参与竞争。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国 企业及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全球市场。对外贸易近2 0 年的发展,已经使中国经 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关注并研究我国企业及关键行业的竞 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课题。 从经济角度而言,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由于我国1 9 7 8 年才逐步走向市 场化之路,因此,关于企业及产业竞争力,尤其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 西方国家。目前,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有部分专著虽然论述竞 争力,但基本上都是从单一管理学或营销学角度阐述的,而不从经济学和管理学 的综合角度研究的。另外有些成果虽有一定深度,但仅从竞争力的某一个侧面进 行了研究,其思想和观点仅散见于有关研究成果之中。 同西方国家一样,我国对竞争力的关注亦始于政府,可以追溯到1 9 8 4 年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及后来承包制的试点,其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我 国学术界对企业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 0 世纪8 0 年代末和9 0 年代初开始的, 概括起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竞争力及相关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界定; ( 2 )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 ( 3 ) 区域竞争力; ( 4 ) 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 5 ) 企业及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 6 ) 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江苏造船:亍妲巍争力研究 2 造船业概述 2 1 世界造船监概况 2 1 1 简要布局 当今世界,船舶生产和造船能力高度集中谯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地处东豫的 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造船产魑约占世界产量的8 0 ( 以总吨位计) 。 大型油船、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技术含量高、工艺难度大 的船激生产以嗣、韩为主,欧渊船厂主要鬃巾程商舾装水平、高品质要求的豪华游 轮、将辩纯学鑫麓等衰辩热蓬魑主。曩# g ,程众多造翡嚣家中,各国船舶工业的援 模、戆力、产量嚣援零瘩乎差雾穰大,憨薅一 二磷巅分残3 令蓐藿,蘩鞋羁本、赣耀 掰个逡艚大嚣为第一阵营,造躲髓力帮麓舶产爨约砉澄界总量静? o :中国、中因 台湾、波兰、丹麦、德国、意大利等若予圈家为第二阵营,造船能力和船舶产鬣 约占世界总量的2 5 :其他数量众多的较小造船国家为第三阵营,造船能力和船舶 产激约占世界总量的5 。 2 。1 2 新时期世界造船业的新特点 幽今世界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正发生蓠迅遽、广泛、深刻的变化,其中值得注 意的肖以下几个方面: 2 1 2 + l 产晶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骚务对象毙较集中、产鑫领域稠霹狭帮楚髓赛瓣艟工鲎最突出的弱点之一,毽 薅繁羹妻器经济、麓技熬发震夔及大蘩耨兴产救豹凄溪,这一虢凌已经殍姓发生熏大 变纯,笼箕是 乍为新世纪l 鲎界经济支柱产数之静海洋工程帮海洋开发监鲍蓬羲 兴超,为船舶工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闼领域。离新技术时代的船舶工业将摆脱荦 一的以船舶为主的传统涉海产品结构模式,众西挺进海洋领域,进而发展成为一个 企新的海洋装备产业。 2 1 2 2 要素密集特征发生根本转变 船舶工业曾经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谯这种舞豢密集特征下,由于活劳动成本 比例街、尘产效率低,因而劳动工资一度成为影响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世 界造船渡出商劳动工瓷地区向低劳动工浚地逛转移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近年柬 器翻造鼯簸在提衰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零方巍掰 乍静巨大努力和在造船技术领 域鹚篷大逐步菝及造麓垒篷豹大藏模褒代纯殴逡,戆瓣王翌懿要素密集垄特薤基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经发生了熏大豹交纯,巍今熬艇耱王”渡已经呈瑷瑰楚型懿资金密集毒亍监特鬣,并涛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全渐融入、全新造船工艺和自动化生产技术的采 用,世界船舶工业将进一步由“资盒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转变。 2 1 2 3 以产、监爵缀代替产业转移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及国际分工理论,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现行 工业国家产业高级化演进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产业转移的越势,呈现出从早期 工蝗纯趣簇起工壁健鬻家转移,鼓发这嚣家自发溪中国家转移鹣特短。传绞瓣毽赛 造船工业尤为明显,倦随着船舶工般科技进步的溉速发展以及船舶工业本身要素 密集特征的改变,世界船舶工业产业演进的规律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备主 要造船匿窳产业转移盼速度已经大大敖馒,产效转移夔边器曩三弱兹模凝,舷舶工 盟的产娩演进观律奁缀大程度上已黧现出敷产业升级 弋替产兆转移的趋势。在众 多想要大力发展船舶工北的发展中豳家中,除了中国取得了重大进展外,其它如 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尽管作出了很大掰力,但实际收效并不大。发达 謇家逶j 毫大筑簇技寒羧造,大力采鲻离耨援零,强纯稳疆秀发,程逶产燕绥榴毫 度化,大幅开拓发展领域,全面进入海洋石油工程及海洋开发领域等一系列措施, 正在走一条以产业升级代替产业转移的船舶工业发展之路。 2 1 。2 ,4 倍感佬进程豹跚陡 随着警静微电子、计算机和潮络技术应用的强益普及,倍患技术对世界经济 发展的影响愈发突出。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将为造船这一传统产业提供新的 发展动力。各国造船业努力抓住这一新机遇,加遮发展造船倍惑化。欧盟委员会 己葫礁将逑耱篷羁为“簸适宣予髂惑技零应瑁懿溪想领域”,为忿致篮有关都门翦 几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研究如何使造船业趸大程度参与到欧盟第五次研 究计划中,促进信息技术在造船业中的应用,并开始实施“船舶工业战略信息技术 开发计划( e s p r i t ) ”。疆本政痔袭了攘裁售惑鼓零在造憝监豹疲弼,近尼零歪在 推迸一埙将造船业和配套业的信息黎成在一起豹计算机网络系统( 造船c a l s ) 的 开发研究,其目标是最终实现造船嫩产、材料设备采购和船舶遮营支持信息的综 合集成,最终使全国造船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实现计算机联网。韩国更加羹擞售 怠援本豹痰翔,韩鏊慧统金大中不久蒋提出:“传统嚣翻造韭,翔遥麓、汽窜、翻 鞋,也要改造成为以知识为核心的产址,大力推进信息化”。该阑官方的产业研究 院于1 9 9 9 年底制订了“强化造船业知识竞争力方案”,积极撼动造船业的高技术 纯鞠售惑饯,基兹韩国建簇垒业翡惫予亵务开发攀鞋实际应趸毫走在毽赛懿麓。可 以预见,新世纪毽界造船信息纯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8 龌苏逢艇箨韭竞争力姘究 2 1 2 ,5f u :i 韩两大造船国地位更替 新世纪,在世界造船市场急剧变动,各遗船豳激烈竞争过程中,日本和韩国 两大造船围的地位正发生逆转,韩国正从各个方面赶超日本。1 9 5 6 年,f = i 本造船 产量翅过英国跃居世界之首,数年后嗣本造船产量迸一步升至世界总产量的4 0 馥上而成为“造船王国”。如今,显赫近半个世纪的日本的地位正在被韩国所取代, 1 9 9 9 年韩闺承接的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了日本,2 0 0 0 年不仅在新船接单量和手持 订单堂上远远超过了臼本,在造船产爨上氇达到了旗数相当的程魔,预计从2 0 0 2 年超韩国船厂的接荦量、手持订擎量和完工羹三方面均将明显超过日本,成为世 界第一造貉大函。韩国造船韭超越嚣本,不仅反映在接单萤、产餐方面,还表现 在翔下方瑟;( 1 ) 出予韩元汇价低、毒孝料设备采购成本低和工资赞踊低等原阑, 韩霉黪厂懿造船成本魄蜀本平均低t 5 一2 0 左右;( 2 ) 近凡年韩黧造船效率俊速 提赢,劳动生产率已接近爨本熬承平;( 3 ) 韩国躲厂在建造赢技术高辫翻僮豁舶 方露遴展迅速,已能批量建造各释类型漓轮、集装籍艇、液化天然气船、海洋平 台等;( 4 ) 船舶科职开发方瑟,在船舶设计力量拳平耱电子裔务方露已镁先予日 本。 2 。1 。2 6 世界范围内造船企业大援模改组联合 综观当今备国造船工业,簧遍酆在进褥大规模的改组联合。殛欧造船q 殳在韩 i i = = i 强有力竞争下,在2 0 世纪朱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继德国灼不来梅富坎躲 厂、丹麦的b & w 船厂、比刹时的媾伊尔沃尔夫船厂等欧洲重要船厂破产之后,造 船规模最大的克瓦尔纳集团于1 9 9 9 年4 月宜稚退出造船,并陆续出售了多家船厂。 与此同时,一螳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疆欧主要造船公司,为应对掰世纪更加激烈 的国际大竞争,正在实行大规模的联合。在西班牙,嬲家国有造船集团( 巴赞舰 艇建造集团和两班牙造船公司) 在2 0 0 0 年底合并为统一的造船集团i z a r 。几乎 同时,德国h d w 造船公司和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公司宣布在商船和舰艇的研究开 发设计和建造备阶段将进行紧密合作。此外,更大范围的国际造船合作也在酝酿, 西班牙、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主要造船公司正在商谈加强跨国合作的计划。东 欧造船业当前也在进行大改组、大改革和大调整。对造船企业进行破产兼并以促 迸匡组和向国内外投资者或船厂职工出售困家股以推进民营化是东欧钰国造船企 业改革的两种主要方式。在政府推动下,闻本造船业当前雁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和联合。1 9 9 9 年8 月底,日本运输省以造船业结构问题研究会的名义发表了一份 报告,报告认为日本造船照应当进行缩构调整黻增强对韩国的竞争实力,建议把 七大造船公司拯合成3 4 家造船公司。随后各企控纷纷迸行联合和改组。韩国造 耱企、监通过企渡改组和优仡资产绪构,迅速摆脱了亚涌金融危祝弓| 超的困境,重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j i ) f 究 新走上了发展之路,并实现了历史超越。 2 2 我国船舶工业简况及行业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认真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船舶工业要进入国 际市场”的战略指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经过2 0 多年 的拚搏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支柱和国际船舶 市场中一支令人瞩目的劲旅。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已基本形成包括科研设计、造船、修船、配套在内的比较 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设计建造各种吨位的常规船舶,包括部分复杂船型的能力。 据统计,全国有各种规模的造修船和配套企业近2 0 0 0 家,职工近4 0 万人。其中, 销售收入在5 0 0 万元以上的企业4 8 0 家,职工人数3 1 5 万人。全国有5 千吨级以 上干船坞3 5 座、浮船坞1 1 座、船台5 3 座,造船能力约5 0 0 万载重吨,年产钢制 机动船舶约4 0 0 万吨,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约为5 一7 。目前,全国共有3 0 0 0 吨 以上修船坞约1 0 0 座,总坞容量3 1 3 万载重吨,修船产值约在5 0 亿元左右,占世 界修船市场的份额约为3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积极进行自主研制开发,我 国的主要船用设备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形成了包括高、中、低速柴油机、船 用辅机、仪器仪表等在内的比较先进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 我国的造船产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三,十多年来,船舶产品已出e l 到包括 美、英、德、日、法、加在内的世界5 0 多个国家和地区,2 0 0 0 年全国至少有3 0 家船厂在建造出e l 钢质机动船,船舶出口金额达1 6 3 5 亿美元,在全国机械类产 品出口中名列第一。我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成就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 重视。 2 2 1 经济增长保持快速,造船产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九五” 期i 剐实现工业总产值1 8 2 0 亿元( 以9 0 年不变价) ,工业增加值4 5 0 亿元,造船总 产量达到1 5 0 0 万载重吨,实现销售收入1 8 0 0 亿元。 2 0 0 0 年船舶工业两大集团( c s s c 、c s i c ) 的工业总产值达到2 3 8 6 亿元,造船 产量达到了1 9 7 万吨,地方造船企业的造船产量达到1 1 6 9 万吨。地方船舶工业 经济增长实现了较高的速度,江苏,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各省船舶工业经济 的增长速度明显提高。 2 2 2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除散货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原油船等常规船舶外,大丌口多用途船、 汪苏造船括韭竞争力旗究 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散装水泥船、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技术、高附 加值的船舶比例增大。一些骨干船厂均首次成功建造了大型自卸船、滚装船、高 速车容渡船等一系列高技术船舶,在高新船舶品种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2 2 。3 船舶出口继续墨现高速增长态势 “九聂”期蚓船舶出口金额焚汁7 8 亿美元,5 年内船舶出舞年垮壤长裹达 2 5 。3 。2 0 0 0 年,在世晃经济增速放缓,全困雏贸出口鼗遮出现下降的馕况下, 我国船舶出口额仍然达到了1 6 。3 5 亿美元。 2 2 。4 造船基础设撬建设加快,生产麓秀迅逛扩大 近年来,国内各造船企韭纷纷投资送行纂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其中已竣工 投入使用的新建万吨级造船坞( 台) 共9 座,改造船坞( 台) 5 座,新增造船能 力约2 0 0 万载重淹,使我国的造船能力在“九五”期闽几乎翻了一番。舀前一些 大型船坞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其中毯括列入黼家重煮工程的上海矫商桥造船基地 建设顼哥及江苏靖江船厂等魏方燕点项裔。 2 2 5 全国各地地方船舶工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蘑要特点,就是地方船舶企业和合资企业发 展迅速,造船能力和产量急剧增加,竞争实力和规模明显增强。其中江苏造船行 业的迅猛发展尤其令人瞩目,目前己基本形成与中船工业和踅工两大集团“三分 天下”的格局。福建、山东船舶正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这些地方企业所建造的 船舶大部分为万吨以上,出口船舶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2 。3 江苏造般行业概况 2 3 1 基本情况 目前,江苏省境内共有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3 0 0 多家。县有一定规模和技术 优势造船骨干企业1 4 家,其中:地方企业有8 家,分别为江扬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扬子江船厂、镇江船厂、靖江船厂、江都船舶集团公司、南京新华船厂、江 苏省无锡船厂、江苏永安造船厂:中直企业有4 家,分别为隶属于酋钢集团的镇 江谏疆船厂,隶属于中商集闭的口岸船舶工业公司,隶属于中国长航集闰的盒陵 船厂,隶属于中船工业总公司的澄西船舶修造厂;合资和独资企业有2 家,分别 为中远公司与日本合资的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和韩国独资的水山造船 ( 通州) 有限公司。蒯2 0 0 0 年底,遮1 4 家企业总造船畿力混达1 5 3 万订屯。 m b a 论文江苏造船舒塑竞争力秘究 2 3 2 主凝技术缀济指标 2 0 0 0 年,江苏主要船厂共完成造船6 2 8 万载重吨,全省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 1 2 0 亿元,利税6 4 亿元。1 4 家主要骨干造修船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 0 1 7 亿元, 利税4 3 9 亿元,创汇5 7 0 亿美元。其中,地方造修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 4 5 8 亿元,利税4 ,0 9 亿元,创汇4 0 2 亿美元,经济效益显著,生产能力基本得到发 挥;中直系统造修船企业由于企业管理方面和负担较重的原因。部分企业效箍较 差,处于亏损的状态,影响了整体的经济效益,2 0 0 0 年中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 1 0 0 4 亿元,利税0 2 4 亿元,创汇1 0 l 亿美元;合资和独资造船企业由于项目 前期投入较大,项目刚建成或仍处于建设之中,项目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发挥出来, 2 0 0 0 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 5 5 亿元,利税6 0 1 万元,创汇0 6 7 亿美元。 2 3 3 造船能力与水平 江苏船舶工业经避改革开放近2 0 年的发鼹,敬褥了令人瞩髫鸵成绩,在选船 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露连续多年慰全鼹地方造船业翦列。在2 0 0 0 年全国选船企业 排 亍携上,十大船舶如口企业中波苏雀靖江造船厂、 互都粤海造鼹公司( 江邦黠 舶集团公司,下同。) 分列第7 、8 位:手持订单数翦十位中蟪江造躲厂、扬予江 船厂分列第4 、l o 位;造船完工爨蔚十位中靖江躲厂、没郝粤海造船公司分列第 9 、1 0 位。多年来江苏靖江船厂、江都船舶集团公司和江苏扬子江船厂等地方国 有造船骨干企业通过对生产设施和工艺装备连续不断地改造,提随企业的现有装 备的技术水平,为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商产晶档次和扩大出口造船能力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使产晶逐步由货驳船等初级产品向成品油轮、集装箱船、大型浮 船坞、特种化学品船、特种工程用船和大马力机动船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大吨 位船舶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能力。2 0 0 0 年交付使用的万吨级以 上船舶1 5 艘,总载重吨达到4 4 6 5 万吨,占2 0 0 0 年全部产量的7 2 5 ;在建的 万吨级以e 船舶1 9 艘,总载重吨达到5 0 7 5 万吨,占在建船舶总载重吨位的7 5 7 ; 已经签约的万吨级以上船舶8 5 艘,总载重吨达到3 3 3 5 万吨,占签约船舶总裁重 吨的9 5 7 。 2 3 4 市场开拓 “九五”以来,蟋江船厂、漫苏江郡躲熊集溪公司、江芬扬予江船厂、镶江 船厂等江苏造船企业紧紧抓住世界造船工业逐溉自发展中国家转移鲶时枧,以及 f ;= l 本、韩阑等_ 诬洲造船强豳受东南亚众融风波影响的虮遇,充分发挥沿江船厂数 地理优势和原有的人才、技术、设备、基础设施和自黄出口权的经营优势,积极 丌拓船舶阑际市场,出口船舶也逐步由东南亚、香港、只零等地向欧缀、北美、 1 2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澳洲市场拓宽,1 9 9 5 年至2 0 0 0 年底先后承建了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瓤加 瑗、印整、马来魏蘧、澳丈裁巍粒香港等国家耪篷嚣懿器秘窭习麓熊1 6 8 艘,壅 口创汇逐年增长,由1 9 9 5 年的创汇6 7 1 2 万美元到2 0 0 0 年的5 7 亿美元,5 年期 间出口创汇额增长了8 5 倍,2 0 0 0 年的出口创汇占全年销售收入的7 7 。目前在 建的船耱7 5 艘,慧载重b 邀6 7 艇万吨;已经签约静船舶1 3 8 艘,总裁重淹达到 3 4 8 ,6 0 万吨;其中舍丽生效的兢熊1 1 3 蘸,总载重吨2 1 2 9 5 万吨。清江船厂、 江苏江都船舶集团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出口船舶生产均已安排到2 0 0 3 年,为我 国在闼际船舶市场争得了更大的份额,保证了出口创汇的邂年增长的势头。 2 。3 ,s 薅纛褥舔 是企业小而敝、劳动效率低。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现有船舶工般企业3 0 0 多家中,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在1 0 0 0 吨位以下,丽日本中等规模的大岛船 厂一年静造蕊慈穗位载运酶万缱,产篷这2 8 亿元,汪荔主要密蜀瓣麓生产厂入 均加工载重吨不副日本的十五分之一,相比之下,差距太大。二是管艘分散、重 复建设。江苏船舶工业企业分属各个系统,包括地方交通、长江航运公司、商业 系绞、中麓工数憨公司、海军郏驳、农产系缓、诧工系统、建毒| 系统簿。汉漤江 l o 多个骨干船厂就分属六个地方和中央交通酃门,在交逶系统内又分属各市、县。 长期以来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表2 1 江苏省船舶工业主要情况表 指标荸使“丸五”完残 “十纛”计鲻 合计数中:2 0 0 0 合计冀中:2 0 0 5 艇虹 一l :照葸产毽亿元 3 9 01 2 05 5 0 6 0 0 2 0 0 其中:出口亿元 3 1 01 0 04 4 0 4 8 0 1 6 0 二一i :业增加值 亿元 1 1 03 51 8 2 0 06 5 三、出口趔汇亿美元 1 65 73 5 4 0 l o 鹤、销售收入亿元 3 8 01 2 05 5 0 6 0 0 2 0 0 五、实现利润 亿元 62 21 2 1 5 4 六、税金亿元 1 1 54 22 5 3 0 8 屯、造瓣产量万噫 3 8 0i 0 04 s o 5 2 0 0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3 江苏造船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 1 特殊的政策环境 3 。1 1 重复建设及其背景 近年来,我国许多工业行业出现了生产设备闲置、生产能力过剩、产鼹大量积 压、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这魑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长期以来低水平盲魍重复建设造 成的。我国造修船能力不足,尤其是大中型造修船设施( 船坞、船台) 短缺,一直是 澍约我国船舶工监发震豹重要因索,爵绫说,在缀长孵阂受,大中型逡耱设施基本 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但是近几年,尤其是“九五”后期,我国造船行业部分企业出现了企业问过度 竞争、造船业务下降、部分设施闲置、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等现象。应当说由于多 方光序投资建鸡,使得造船能力过侠上拜,在全国范围内船舶工业已出现了重复建 设越倪帮趋势。 如果对我国包括江苏近年建成、正在建设或筹建论证中的大中型造修船设旋 作一些分析,不难者出的确存在以下问题: ( i ) 由予全国船舶工监尚未形成顺畅、有效的行业管理体制,缺乏统一的行 、监发震援划,爨嚣不少臻霞交建设攀鬣舀行缀织论证,逶j 耍多渠道获得批准,导致 近几年我国造修船设施建设处于明显的无序失控状态。 ( 2 ) 由于对形势的过高乐观估计殿国际造船市场的不实宣传误导,一些项目 的决策上马存在着对市场状况、实际竞争态势的失误判断,具有一定的盲鳕性。 ( 3 ) 一堡顼蟊设施一味求大,窿予螽续资金不足,簸丽影响了项鹜的装备水平 和整体先进性,降低了竞争力,嚣嚣具鸯明显的低农平特征。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造船行业确实存在低水平盲目建设的特征,出现了相对现 阶段造船实际竞争力水平的阶段性能力过剩。 3 1 2 原因分析 造成造船行业藁复建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体制、企业机制、决策水 平及投资箍管等诸多因索: ( 1 ) 毫剥滤毫强擐蚋吸萼| 造船行业是我豳及江苏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加工工业,在国赋船舶市场比 较兴旺的时期,造船业显示出其创汇多、利润率高的独特优势,一段时期晕造船行 1 4 江苏造船行业竞争力研究 业平均利润率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各地纷纷把建设造船设施作为“好项目”、“重 点项目”列入地方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工业发展基金等财政资 金及技改贴息等诸多优惠政策推动项目投资。但在国际船舶市场发生重大逆转、 行业出现低迷或勉强保持微利的变数下,这些投资项目就很难说是合理的理性经 济行为,具有相当的盲目性。 ( 2 ) 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的项目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没有建立起行业管理体制,国家没有对口船舶工业的 行业管理部门,从而自上而下,造船行业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未能对造 船投资项目作出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同时,一段时期内,对造船设施的建设没有 必要的统一审批管理办法来对各地、各部门的投资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和约 束。应当说这是造成重复建设体制上的原因。 ( 3 ) 宣传上的误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闻媒体对此作了大量 恰当的宣传,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近几年一些媒体也出现了不少宣传过头的问 题,例如散布盲目乐观情绪、对成绩夸大其辞、对船舶工业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 过高估计竞争优势、对国际船舶市场变化的估计不足、对行业竞争力下降严峻形 势的轻描淡写等等。近年各地掀起的一股造船设施建设投资热潮,与宣传上的部分 炒作不无关系。 ( 4 ) 理论上的混乱 一段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