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摘 要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智力资本正逐 步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 作为战略资源已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的重要源泉。因此,智力资本被认为是目前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和最有力的竞争 武器。 通过实证研究明确认识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是利用智力资本创 造企业价值的基础。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实证方式研究智力资本及其构成 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并分析不同行业的智力资本使用效率是否造成企业绩效的差 异,以及 08 年金融危机是否使得企业物资资本或智力资本运用效率都有所降低 而影响企业绩效。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分析智力 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以我深沪 a 股上市制造业、it 业以及房地产 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vaic 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 的方法,研究了智力资本对我国这三类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行业的影响差 异,以及金融危机前后的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 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制造业企业的物资资本、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结构资本却呈现负相关关系; it 企业的物资 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房地产业企业的物资资本、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而结构资本却呈现负相关。同时本文比较了金 融危机前后我国三类行业的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增值效率变动情况, 得出金融 危机通过影响企业资本运用效率导致企业整体经营绩效的降低。 在我国这三类行业中,企业的物资资本依然是促进企业业绩提高的主要因 素,智力资本作为战略资源是是企业提高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本文研究结果证实 其己经成为企业业绩增长所依赖的战略资源。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结构资本作为 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研究结果中与企业绩效之间显示出负相关,这说 明我国企业还应在如何有效利用结构资本来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关键词:智力资本;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vaic 法;回归分析 iii abstract since the 1970s,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a fundamental change;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factors and become the only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to the enterprise value. therefore, intellectual capital is considered the most valuable business asset and the most powerful competitive weapon at pres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doption of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effects is the us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o create the basis of enterprise valu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tructural capital on the corporate performance by empirical analysis, further to study whether the different efficiency lead to different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ree sector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analyze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related results foundation,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d the concept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enterprise achievements rela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firm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ndustry and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listed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s shares of stock a, we use the method of vaic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and the different efficiency before and after financial crisis in three industrie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we conclude: the physic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the structural capital is negatively; the physic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tructural capital in it have positive relations; the physic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real estate sector have positive relations to corporate performance, but the structural capital is negatively. simultaneously, we compare the value-added efficiency of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ree types of industry, we conclude the reduction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led to b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s. in the three types of industries, physical capital still promotes the enterprise to synthesize the achievement the enhancement.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became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enterprise achievement relies on. but we also note, the structure capital did not have to be able to unfold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iv characteristic, it is not explicit to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key words: intellectual capital; corporate performanc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method of vaic; regression analysis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 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9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类逐渐意识到生产要素存在的重要性,随 着 20 世纪后期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将关注的焦点又由传统的生产要素 转移到了知识资源。正如事实证明,人类并不是今天才注意到知识的作用,人类 对经济增长中的知识、能力、科技因素已研究很久,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就是最充分的说明。人力资本包括体力和智力,而智力作为其本质又是人力资本 中最重要的内容, “智力资本”的出现,正是人们不断研究人力资本的产物,也 刚好解决了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在智力资本这一领域,西方国家的研究 起步较早且成果已被社会逐渐认可,继而高科技技术的出现,相关周边产业的兴 起,无疑为智力资本赋予了新的内涵。企业拥有的实际价值已不是其拥有的物资 资产所能体现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应在管理中更加注重无形资本价值的提 升,而不仅仅取决于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等实物资本。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 世界各地的经理人员、 学术部门和咨询顾问等就已经注意到了: 公司的无形资产, 比如它的智力资本,常常是决定公司利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雇员的技能、 高效的管理、 信息系统的运用以及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等等无形资本正逐步地取 代传统的资本形式, 也逐渐地成为企业取得超值收益以及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来 源。因此,人们将这些无形资本的总和统称为智力资本。 但这对于传统的偏重于实物资本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应的会计模式产生了很 大的冲击。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 同时也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 企业首先必须对自身拥有的智力资本进行界定, 其次才能对其精确地衡量和有效 地管理。而从企业角度分析,那些对于智力资本管理和开发感兴趣的企业首先需 要确认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明确认识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显著影响是 进行智力资本管理实践的前提。目睹了西方学术的成就,国内对于智力资本的研 究起步较晚,且研究主要侧重于几个方面:对智力资本相关概念和划分方法的描 述和综述;对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综述以及模型的构建;单方面因素或单行业角 度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等。而因为指标构建难度大、企业对 于智力资本不够重视导致数据收集受限等原因, 导致全面实证分析智力资本与企 业绩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较少。 因此很有必要立足不同角度对智力资本驱动因素 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21 世纪新经济模式的最大特征就是: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逐步取 代货币资本、 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 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企业正在依赖其所拥有的智力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 维持 竞争优势和提升绩效。根据企业资源观,企业特有的异质性资源和核心能力是解 释企业绩效的关键,由此可以推论:获得战略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所在,而智力资本作为企业拥有的战略性资源正是企业提升业绩的基本保障。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类行业所拥有的 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是否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性,以及这三 类行业之间运用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效率是否有显著的差异, 从而分析各个行 业如何更加有效地投入和运用其所拥有的资本;此外,由美“次贷危机”卷起的 金融风暴于 2008 年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大小国家无一幸免,那么我国上市公 司的企业绩效是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否是通过削弱企业运用物 资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效率对企业绩效造成不利影响?企业所拥有的物资资本和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增值力度是否显著减弱?本文使用vaic法结合多元回归 分析,立足于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逐一剖析。 1.2.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本文对智力资本相关理论基础的诠释和计量方法进行阐述,结合了我国企 业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如何有效运用和构建纳入智力资本要素的管理控制系统进 行了探索性分析。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核心 竞争力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1.理论意义 (1)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发现,理论上研究者们都 愿意相信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性, 但在实际研究中部分学者得出结论 证明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有着有正相关关系,智力资本是企 业取得超额收益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但同时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得出的结 果是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 因此本文在之前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从企业价值角度出发,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共同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 但是理论分析智力资本与物资资本相比对企业业绩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持久。 智力资本又可再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 理论上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也应对企 业绩效有正向驱动作用, 如果从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去分析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的关系,比从智力资本的整体来分析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更具有说明力和解释 力。 2.现实意义 2.现实意义 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 怎样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智力资 本,发挥智力资本的巨大潜力,成为摆在我国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面前一个现 实而又巨大的难题。 但国内的不少文献将重点集中在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综述以 及相互优缺点比较上,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都是选择的单一角度,我国有学者指出 国内关于知识型资本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水平相比 “我国知识资本与企业绩 效和组织关系的研究较少” 。本文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使用调整后的 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vaic 法)结合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物资资本和 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三类行业的资本驱动差异;进 一步立足于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性时刻, 从资本运用效率角度出发分析危机给我国 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 从而得出不同资源类型的企业如何通过调整资源投入方式 和利用效率来走出困境。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3.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从本文的角度出发对智力资本 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其次对智力资本以及其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 行理论阐述,结合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理论基础,运用加以调整后的智力资 本增值系数法(vaic 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做实证检验,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所采用的是统计软件 spss13.0 以及计量软件 eviews 5.0,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 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1)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以及构成部分进行阐述并 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对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进行理论基础分 析,以及对所使用的计量方法的选择进行简要归纳整理,以及结合本文研究目的 对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状况进行简要描述等;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回归分析主要包括:本文首先对各类行业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检 验行业间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利用效率差异; 其次以时间为划分依据对金融危机 前后这三类行业的企业绩效和物资资本合智力资本利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据以 得出结论,提供建议。 1.3.2 研究内容框架研究内容框架 本文首先在回顾及评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理论分析,并 据以提出研究假设,根据假设进行实证设计,采用统计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并 分析其结果,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全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目的、思 路和意义,介绍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文献回顾。对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相关性研究文 献进行系统回顾,并简要评述且揭示以往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部分, 理论分析。 本章主要是寻求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支撑, 力图形成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机理。为提出假设和构建模型提供理论依 据。 第四部分,实证设计。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两组研究假设,据以 设计样本。 介绍研究中智力资本计量所采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加以调 整,在此基础上设计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构建实证模型。 第五部分,研究结果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检验对两组分类 样本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其局限性。通过对实证研究结论的探索归纳出本文研 究的主要结论,据以提出建议。总结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指出未来该论题研究的 方向。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视角的创新 针对目前研究金融危机影响的文献来看, 大多研究从宏观角度分析危机如何 影响我国企业的整体绩效, 本文首次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 vaic 法来衡量 智力资本效率,从而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再通过金融危机 对物资资本、 智力资本运用效率造成的影响这一微观角度来分析对企业绩效造成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性。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 本文的立足点在“比较”二字。首先比较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行业(制造 业、房产业和 it 业)来探索现阶段我国企业运用资本的能力,着重研究处于不 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之间其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运用效率 差异,以及为我国在现阶段不同行业间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开发、有效利用不同 形式的资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此基础上基于时间层面上做纵向比较,结合金融 危机这一特殊时刻,将重新分类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分析金融危 机前后我国企业绩效的差异,以及确定此差异是否来源于企业运用物资资本、人 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性。 1.4.3 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 为了衡量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广的 vaic 法,从物资资本增值效率、人力资本增值效率和结构资本增值效率三个角度来衡 量不同资源类型的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差异。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vaic 法) 由澳洲国立大学教授 ante pulic 于 1998 年提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使 用和推广,但针对 vaic 法模型中衡量“人力资本增值系数”的数据取自于现金 流量表中的“总工资费用”一栏,很多研究者对比表示质疑,此举获得的数据并 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状况, 且数据的准确性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影 响结果的拟合度,因此本文首次在使用 vaic 法时加以调整,将衡量人力资本投 资状况的另一影响因素管理层持股分红,在研究中考虑进去。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并从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来解释原因, 因此本文对智力资本相关理论及 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相关性关系的研究成果这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 2.1.1 理论研究方面理论研究方面 1、 智力资本概念 1、 智力资本概念 英国经济学家 senior 于 1836 年首次使用“智力资本”一词是作为人力资 本的同义词,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 。美国经 济学家 john kenneth calbraith(1969)是国内外普遍认为提出智力资本概念最早 的人,他认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 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一种固定的资本。 智力资本起源于头脑风暴,并且为企业创造出独特的优势(galbrainth,1988)。他 扩展了智力资本的狭义定义,认为智力资本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知识范畴,还表现 为相关的智力性活动(galbrainth,1969),但是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对智力资本进行 完整、系统的界定(洪茹燕等,2005)。 lief edvinsson 和 malone(1996)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一种对知识、实际经 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使企业在市场上能获得并维持竞争 优势。他们将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归因于智力资本。 annie brooking(1996)把智力资本归为“使企业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 的总称” ,而企业的价值是有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的总和。sveiby(1997)将智力 资本定义为“企业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智力资本作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提升绩效的关键。另一位学者 sullivan 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一个组织机构的脑力资产,是可以转化为企业利润的 知识。 thomas.a.stewart 是较早对智力资本作出明确定义的学者,早在 1991 年, 他就在财富中发表文章对智力资本进行概念界定,其于 1997 年再次将智力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资本的概念精炼,他认为“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知识、信息、智能财产、经验等 智能资源都可以称作智力资本” ,他指出智力资本是可以将原材料加以转换并使 其更具有价值的知识。他认为,只要是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资源包括员工掌握的 技能和知识、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以及企业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 识、企业内外部的所有关系,甚至是体现着上述这些知识的机器设备和网络都是 智力资本的代表都体现着企业的智力资本(stewart,2000) 。 智力资本的概念被广泛地认为是组织内部掌握的知识 (mouritsen and larsen, 2005), 和这种知识很好地运用在技术上 (meritum project, 2002; unerman et al., 2007)。智力资本涉及到很多领域,人们一般将其与看不见的资产或者无形 资产等同起来, 所以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令所有人都接受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 智力资本被认为是智力资源,包括知识、信息、知识产权以及经验等等所有能创 造出财富的资源。 2.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2.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智力资本内涵界定来看, 不同的学者侧重于从不同的考 察角度来看待智力资本,分别强调了智力资本的不同特征。 thomas stewart(1994)认为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 本,即智力的 h-s-c 结构,指出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 顾客资本三者之中。 brooking 在 1996 年提出智力资本是 “企业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的基础上,于 1998 年的文献中,又将智力资本分解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 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 hubert st.onge(1996)将智力资本定义为雇员资本、组织资本和外部关系 资本的总和。雇员资本是指员工个人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组织资本是指 组织满足市场要求的能力;外部关系资本代表公司特许经营的渗透程度、覆盖程 度、忠诚度和盈利率。该模式强调组织的隐性知识和关系。该模式优点在于强调 提高员工的努力程度和产出,不足之处在于缺乏财务或经济衡量指标。 joia(2000)依据是否具有交易性,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 资本”两大类:人力资本无法买卖,企业不具有所有权;而结构资本作为企业组 织的一部分,可进一步分为“流程资本” 、 “创新资本”及“关系资本” 。其中流 程资本为组织内部作业流程及组织和其它关系人之间的一切外部作业流程; 创新 资本是企业组织文化的成果;关系资本则为组织与外部利益关系人间的互动情况 及内容。 nick bontis(2000)认为智力资本具有双层多维结构,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成: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以及关系资本。 人力资本是附着于员工身上的隐性知识, 结构资本是指组织规范, 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外部环境建立的附着于关系中的知 识。 3.智力资本价值衡量方法 3.智力资本价值衡量方法 人们通常将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等同, 所以用传统的金融工具客观地衡量智 力资本是很困难的。在知识经济时期,对无形资产会计方面产生的越来越浓厚的 兴趣驱使很多学者和实践者来研究现代经济中的这一重要领域。hong pew (2007) 认为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可分成两类: 不使用货币价值衡量智力资本和赋予智力 资本货币价值。 junaid (2004) 则认为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下面两部分: 计量内部资 本和外部资本。 智力资本一般的内部计量主要集中在预算编制, 培训和人力资源。 四个最流行的智力资本内部资本计量包括: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监管;斯堪 迪亚导航仪;平衡计分卡。而计量外部资本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便于计量内部资本 的价值,即: (1) 市价与账面价值比率 (m/b) (stewart, 1997): 我们假设一个企业的市场 价值超过它的账面价值的部分就是智力资本,那么,市场价值减去账面价值之后 我们就得到了该企业的智力资本的价值。不过 brennan and connell (2000)却认为 智力资本不仅仅就是 mv 与 bv 之差。 (2) 托宾 q 值: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之比 (tobin and brainard, 1968),可以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比较。引入重置成本的概念是为了避免世界不同 地区的会计人员所遵照的会计政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joia, 2000)。如果某个企业 的托宾 q 值较低,那么其就可能寻求更多的智力资本。本文认为,在当今的知识 经济时代,由智力资本所带来的增加值会使得重置成本的计算更加困难。 (3) 计算无形资产价值 (civ):无形资产的价值使用行业标准确定有形资 产的回报率, 然后计算出超过行业标准的回报就等于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ifac, 1998)。 (4) 管理回报(rom):用来衡量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使用企业的全部资本, 包括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strassmann, 1999)。rom 通过销售及行政开支来衡量管 理价值。 这种衡量方法的缺点在于它假设管理层是唯一能带来企业增值而忽视其 他员工对企业的成功所作的贡献。 (5)智力增加值系数法(vaic 法): 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地创造出来的的全部的 价值之和,包括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 (pulic, 2000)。该系数用来衡量企业的智力资本使用效率,vaic 值高时表明企业 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物资资本和智力资本中的潜在价值创造能力(williams,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001)。 (6)实物期权分析(roa):实物期权是最近衡量无形资产金融期权的一种方 法和理论。金融期权是一项权利而非义务,赋予权利人在预定的时间内以某个固 定的价格买卖一项潜在的资产。期权是一种建立在非财务资产基础上的选择权, 可以决定资产的价值从而选择进行交易,推迟交易,扩大交易或者是放弃投资。 2.1.2 实证研究方面实证研究方面 虽然很多学者对智力资本运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但目前并 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其中部分学者得出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还有一 部分学者认为智力资本的运用对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模糊不清。 bontis(1998,2000)是较早尝试对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 检验的学者。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加拿大、马来西亚的企业 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智力资本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bornemann et a1(1999)通过研究发现,能够较好地管理其智力资本的企业 比一般企业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加强自身智力资本管理的公司往往比其他公司表 现更佳(bomemann et al 1999;johanson 1999) 。brennan 和 connell 也曾发表论文 认为智力资本管理对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有重要的作用(brennan et al,2000) 。 van buren(1999)提出了智力资本管理模型并用此来研究智力资本向企业 业绩的传递过程, 该模型认为知识的掌握者以及管理过程是实现企业增值的关键 点。利用有效的智力资本管理,企业可以提高整个输入输出过程的效率。该模 型进一步阐述了智力资本对于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ante pulic(2000)开发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vaic 法)主要研究智力资本和 财务资本的增值潜力。他认为企业的资本包括财务资本和智力资本,因此企业的 绩效取决于财务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增值效率两部分。 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学者 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理论方面研究理论方面研究 1.智力资本概念 1.智力资本概念 我国学者研究智力资本起步较晚, 目前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智力资本就是 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一切智慧和经验的总和,包括科学知识、信息、知识产权、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组织技术、专业技能、使用经验等(李宝山、王建军,2003) 。 我国学者张兆国(2000)认为智力资本是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的,是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活动中所积累企业的最具有价值增值性的预付价值。 袁庆宏(2001)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中一种潜在的应用知识与技能创造价 值的能力,是一种聚合知识载体的能力,它并不是知识本身。 王勇、许庆瑞(2002)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组织现象,是各种知识元素在特 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 各种知识元素 是企业智力资本存在的前提,但它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智力资本,而是以一种潜在 的智力资本形态存在。因此,获取、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获 取创造知识的过程,更是围绕企业战略,使用企业知识元素的过程。 2.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2.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徐笑君(2004)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个人智力资本和组织智力资本,而组织智 力资本可以再细分为关系型组织资本、知识型组织资本和市场型组织资本。景莉 (2004)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李冬琴(2004)在 steward 等国外 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郑美群 (2006)将智力资本分为四个部分:人力资本、技术型组织资本、管理型组织资本 和关系资本。还有多元论划分方法的研究者将智力资本等同于无形资产,然后通 过对无形资产概念的拓展和分解来对智力资本进行阐述。 2.2.2 实证方面研究实证方面研究 我国学者李嘉明等(2004) 在以我国it行业的30家上市公司2002年的财务数 据作为研究对象,以roa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智力增值系数法(vaic法),运用相关 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物质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研究结 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是不显著的 正相关,而结构资本却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负相关作用。 台湾学者shiu (2006)运用条件分量回归方法,以台湾地区科技类上市公司作 为研究对象,运用vaic 分析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总资产净利润率、 总资产毛利润率及市场估价比率等三个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发 现, vaic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向、大小以及显著性在不同业绩的企业里都不相 同。 万希(2006)则对 2003 年度我国 41 家最佳运营绩效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证 实物质资本和企业绩效间存在正向关联, 而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分别对企业绩效 有着不十分显著的积极的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余海宗、邓倩(2007)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和纺织、服 装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资源中智力资本构成要素的增值效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得 出这两类行业中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但是结构 资本却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 厦门大学的傅传锐教授(2007)运用条件分量回归结合 vaic 法对我国 2002 年-2004 年间的信息技术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研究分析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对企 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随着公司绩效的不断提高,两者的影响分别表现 出逐步的增强和减弱的总体趋势;只有在运营较佳的公司中,结构资本才会对企 业绩效产生正向效应。 蒋琰、茅宁(2008)以江浙等地的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结构化方程构建了 四个嵌套模型,对企业的财务资本对于企业价值的创造作用进行研究,得出了人 力资本不能直接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 而是必须通过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作为中 介,以及保持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效应,企业必须关注智力资 本的积累和培育。 2.3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及对本文的启示2.3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及对本文的启示 2.3.1 国内外文献评述国内外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整理概括,可以将智力资本自 90 年代前至今的发展历程 概括为三方面:概念形成阶段、识别评价阶段以及经营运用阶段。总结国内现有 文献,普遍存在着几点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1)从目前国内的研究视角来看,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针对智力资本的某个单一要素(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等) , 虽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无可厚非, 但其最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基础设施的支 撑, 离不开结构资本的辅助。 企业的各种资源形势都有赖于结构资本的整合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结构资本的文献很少, 几乎没有研究者对这一部分进行 详细研究。 (2)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从智力资本的整体角度出发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 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证实智力资本相关因素对企业价值的显著贡献,也 有学者着重研究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根据企 业资源理论,物资资本作为企业的基础资源,而智力资本则是企业所拥有的战略 性资源,国内目前的实证研究大部分停留在运用最小二乘法等均值回归方法,这 种做法只检验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平均影响, 并没有分别探讨不同业绩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的企业,其各自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业绩可能存在的不均等的贡献,而这种不均等 的贡献恰恰是体现智力资本作为异质性战略资源的重要证据。 2.3.2 对本文的启示对本文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文献的几点分析,本文有如下启示:第一,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 绩效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探索;第二,在国内,对从智力资本整体角度研究与企业 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 信息中寻找可量化的指标,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实证检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 效的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比较行业间差异来探索行业之间智力资本运用效 率差异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运用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智力资本理论是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兴产物, 它的基本概念 与企业管理领域的企业能力理论有着共通性。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界定智力资本以及其构成部分, 并从智力资本驱动因素出发理论分析其对企业绩 效的影响; 其次通过分步阐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 进一步阐明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理论基础。 3.1 智力资本相关概念 3.1 智力资本相关概念 3.1.1 智力资本智力资本 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但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普 遍认为智力资本的概念是对传统资本概念的有效扩充、 现代企业的目标是智力资 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但由于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众多,涉及范畴较大,所以 得出普遍统一的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认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能用传统会计标准下 的无形资产来解释,不能用会计学中的“无形资产”解释,许多学者也认为不能 将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等同。智力资本应该是“使企业得以运营的所有无形资产 之和” ,从这点来看,智力资本的范围应该包含无形资产。本文倾向于从知识理 论的角度来界定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企业拥有的战略性资源,而只有能形成企 业核心能力的资源才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增值,而能够使企业获得 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知识学习这一途径。 所以本文认为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 最终提高企业绩效。鉴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企业拥有的或 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动态性知识和能力。 3.1.2 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本文采用二分法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虽然关系资本同 样也为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贡献,但鉴于本文采用的实证模型研究方法,由于关 系资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指标量化的阶段,难以用财务数据衡量,所以在研究 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纵观各种原因,本文采用了二分法对智力资本进行研究。从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已有文献对智力资本的组成要素的划分逻辑来看, 大多数的观点基本认同于二分 法,即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划分思路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的依附 性,随雇员的流动而流动,而结构资本不因雇员的离职而减少,它是已经固化于 组织内部的智力资本。而后结构资本再细分为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进而形成在 一定程度上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与关系资本三足分立的基本 构成体系。 1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 在本文中,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人力 资本的概念进行简要的界定。舒尔茨提出“人们获得了有用的技能和知识这 些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状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 (scnuitz,1960) 。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是“为人所特有的知识、技术、能力、资历、时间、健康 等要素的集合体,个人运用它们于生产中能够使非人力资本增值” 。人力资本大 致可以分为员工的知识、能力、态度以及经验。员工所掌握的知识主要从员工的 教育水平、 管理层学历、 员工的培训和培养以及公司对员工培训投入指标来衡量; 员工的能力包括管理层的战略领导能力、员工的学习能力、员工参与决策管理的 能力、员工的创造力等;员工的态度包括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价值观的 认同、 员工的离职率等指标来衡量; 员工的经验可以通过员工的工作年限来衡量。 每位员工都所拥有与其岗位所适合的能力、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带着积 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从而产生高效率和高绩效。 2结构资本 2结构资本 结构资本也是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目前在理论界关于结构资本的概念 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将结构资本看作是依附在员工身上的资本,是人力 资本的一部分;另一种观点则对结构资本给出了与知识和能力相关的定义,这种 观点认为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不同,它不是从独立的教育投资中分化出了的,而 是通过日常经营运作形成的。 本文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 结构资本是指形成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记录成文 字的数据、政策及流程等,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的可见硬资产,产生于企业 日常管理和处理管理结构系统中的问题。 能将结构资本运用的很好的单位能为员 工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 充分发掘人力资本和员工的潜力去提高企业的创新 资本和关系资本。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3.1.3 智力资本的构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智力资本的构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人力资本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促使企业生产要素边际产出的 增加。 那些具有更多的知识技术和高水平人力资源价值积累的企业会更具有竞争 力,企业竞争的原则不再仅仅是“比较成本优势”原则,更重要的是“技术和人 力资源优势”原则,也就是说,创新、拥有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本是企业未来发 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摆脱过去的传统生产 要素之间的较量,竞争的核心已经转移到人才的竞争,相应地人力资本也成为企 业核心能力的核心。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一切战略投资的重点在于人 力资源,谁拥有了人才、知识和信息,就能形成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产品 的科技含量的附加值,创造和增值无形资产,增强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才是企 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契约, 是智 力资本运用物资资本进行生产运作的过程。通过上述理论的阐述,我们认为企业 的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业绩的决定性因素,而作为企 业智力资本“活件”的人力资本又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心,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源 泉,企业的结构资本和其他一系列资本形式都是源于人力资本的创造和转化。企 业要在飞速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时刻进行创新,而创 新的主体是人,人是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和运用者。因此人力资本才是企业创新 的源泉,是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力量。 2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动德育活动方案
- 语文口语大赛活动方案
- 语文家长讲座活动方案
- 蒙阳小学公益活动方案
- 设计小班活动方案
- 装修公司拼团活动方案
- 蜗牛养护活动方案
- 虎年酒店营销活动方案
- 词语默写大赛活动方案
- 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 2025-2030制造业转型升级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北京大兴区兴丰街道招聘临时辅助用工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体挂网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两委换届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2025年员额法官遴选面试考题(附答案)
- 停送电安全培训课件
- 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防腐作业安全培训
- 大国兵器(中北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2025-2026学年沪科技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15)
- 李字的演变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