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训练提升11远行希腊(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训练提升11远行希腊(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训练提升11远行希腊(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训练提升11远行希腊(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训练提升11远行希腊(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行希腊1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解析A项,嘹缭;C项,宵霄;D项,恭躬。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上帝不但赐予了邓肯灵慧的艺术细胞、敏锐的感受力,让她生来就与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息息相通,而且还在她的血液里注入了浓烈的反抗因子和冒险属性。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某些状况。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付之东流;反之,则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调整教法,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ABCD解析息息相通: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用词正确。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用词正确。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词不合语境。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用词正确。付之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词不当。答案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的步伐,健步如飞,在马车前蹦蹦跳跳,快乐地叫着、唱着。B要不是我们英勇的马夫用大鞭子把它们赶走,可能早就被咬伤了。C尽管脸部已经扭曲,我们仍坚定地表示,酒真是香醇极了。D虽然我们已经精疲力竭,但是却散发出世俗之人不常有的那种喜悦光芒。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步伐”后加上“轻快”等形容词。B项,缺少主语,在可能前面加上“我们”。D项,关联词“虽然”应放在“我们”的后面。答案C4将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伊莎多拉邓肯,现代舞创始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市。少年时期学过一些舞蹈,由于家庭贫困,加入奥古斯丁达利的舞蹈团,在美国各地演出。1900年与家人赴欧洲发展,大获成功。_答案现代舞创始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市、少年时期学过一些舞蹈,由于家庭贫困,加入奥古斯丁达利的舞蹈团,在美国各地演出的伊莎多拉邓肯于1900年与家人赴欧洲发展,大获成功。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凤凰网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_。_?除去具体的生理意义,它仅仅是一种荣辱观念的具体反映,还暗含了某种社会行为潜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生存,人情法则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也并不相同。_,根本不以求回报作为“做人情”的第一目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情形之下,一个人面对同学,单位同事,社会朋友等诸多层面的社会关系,这时其“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处内容根据上句中的“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的信息,不难填出。处内容根据后面的“?”和接着的内容,亦不难填出关于“追问面子原因”的内容。处内容与后面尾句“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形成对比,据此即可填出。答案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很重要(或面子在中国人的交际中不可或缺)面子到底是什么(或者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对于自己的直系亲属的帮助往往出自真诚单纯。(主要意思对即可)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北京市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已正式出台,2013年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2014年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参加高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同时,自2014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你从该工作方案中读出了哪些信息?请从字面信息和隐含信息两个方面进行提炼。(每个方面不超过20字)_解析这个工作方案是为了简化北京市随迁子女升学条件的,即字面信息;但我们也从中感觉到还有很多的问题依然存在,即隐含信息。答案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考职业学校(或随迁子女可限制性报考职业学校)。户籍歧视和地方保护依旧存在(或“实现教育公平还有一段路要走”)。7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因此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推广汉字书写的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简明生动,不少于10个字,不多于20个字。_解析本题考查表达简明、生动、连贯的能力。答题时一要注意抓住主题“汉字书写”,二是要注意汉字书写背后的意义,三是要注意语言的简明、生动,最后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答案书写美丽汉字,传播民族文化。8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可就近联想与“弯月”相似的事物,如“残花”“飞絮”“晨霜”等。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草堂岁月里的杜甫冯至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开始筹划建造草堂。地址选在城郭西郊的浣花溪畔,这里环境清幽,尘事不杂,杜甫十分满意,作卜居诗以唱心中之乐,反映出作者久经动荡得以安宁之后的恬静安适的心境。杜甫有一位表弟此时在成都府任司马,听说杜甫要在西郊建造草堂,便走过来看他,还送了些钱。杜甫十分感激,作诗酬谢。关于草堂的建造过程,杜甫无诗记录,我们所见到的是他忙着写诗向各地友人索求各种树苗以美化草堂环境。另外,他还不辞劳苦亲自去石笋街果园坊的徐卿家要果木苗,不管黄梅绿李,是果木树都要。这自然是为了装点草堂,同时也有以果备荒的打算,他是挨过饿的人,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深知它们的重要,“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题桃树)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花果树木之外,他还向友人索要日用家什。可以想见,他当时安家伊始,支锅立灶,盆碗瓢勺,所需家什向人索取者一定不少,只是没有件件入诗罢了。这年春末,草堂盖成,树木栽好,老杜坐在院中,有滋有味地欣赏起来了。他赞美它所面临的青青郊野,赞美遮日吟风的桤林茂叶与和烟滴露的笼竹翠梢,欣喜鸟来暂息,燕来定巢。细想起来,这些风物不过是寻常农舍之景,却招来如此赞叹,这从反面使我们认识到他的生活境遇已落到十分可怜的地步。他在秦州山野寻找栖居之地的苦况,他长途跋涉于险山急流、危栈古道的种种艰难,成为他乐此茅宅的生活和感情基础。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作者初居草堂时的心境。然而这种心境是以“故人供禄米”为条件的,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故人的周济,一旦故人稍怠,立刻就会陷入困境。他们偶有接济失时,杜甫的生活就成问题。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他曾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却有伤今之意。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宇内烟腾,于此国事维艰之际,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诗中写他羡慕诸葛亮的得遇明主,也含有不满于肃宗的意思,他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却被冷落与排挤,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游览古迹的同时,杜甫还交结了一些风雅人士。还有一个邻居是黄四娘,她家院子里种着成畦的花木,春天一到,万紫千红,杜甫曾去观赏,写出的诗作江畔独步寻花声娇色丽,充满无限生机。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农人时常送给他一些蔬菜,他也常把种植的草药赠予他们。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对农民的纯朴心性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出乎意料地在农家茅舍里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赤诚之心,在不通文墨的农民身上读到了自己的生活信条。这使他感到在茫茫人世间自己的归宿还是与农民的茅舍相杂为好。代宗即位后,曾召杜甫回京补京兆功曹参军,他没有赴任,想来与此不无关系。 (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相关链接】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这是760年,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杜甫却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大世界,如今暂得休息,于是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引起他的羡慕。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我们把这类的诗句和759年在洛阳道上与秦州道上的诗相比,意境上有多么大的一个悬殊!难道杜甫自己的生活刚刚有了着落,便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晚唐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元稹、杜荀鹤、曹邺、皮日休均受杜诗影响。杜甫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韩愈诗气势雄壮、沉雄博大、奇险生硬、拗折艰涩、喜以文为诗,乃受杜诗影响。李商隐诗浓丽沉郁、气象高远、造语精工,亦受杜诗影响。宋代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说:“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维基百科)9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元760年暮春时节,在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的时候,杜甫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成都建造了一个栖身的处所草堂。B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地址选定了城郭西郊环境清幽的浣花溪畔,开始筹划建造草堂。C材料特意评点了草堂建设后杜甫写的江村和蜀相,表明杜甫此时的生活状态暂时相对比较安定。D杜甫总是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笔下的诗篇也大都如实地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心灵感受,草堂岁月里写下的诗章也依然如此。解析C项,材料评点草堂蜀相是为了表明杜甫因为时刻记着“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及在国事维艰之际被冷落被排挤的不平之气。答案C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建造草堂时,除了亲友的主动帮助,杜甫也忙着向各地亲友“索求”“花果树木”“日用家什”,以至于无暇写诗记录草堂的建造过程。B“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这表明杜甫即使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审美观也依然是现实主义的。C草堂岁月里,全靠故人接济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能阻挡杜甫对寻常农舍之景的赞叹,他写了不少田园诗来表达暂得栖身之所时的安适心境。D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中原和关内,坐在建好的清幽的草堂院内,杜甫过起了有滋有味的闲适生活,回京做官的机会也因此放弃了。解析A项,“以至于无暇”错误;B项,“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表述的时间错误,这种认识是在草堂建成后;D项,“因此”的表述不合文意。答案C11草堂岁月里的杜甫真的“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后世的诗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_解析第一问,答没有“陶醉”“忘却”或暂时“陶醉” “忘却”都可。选择没有“陶醉”“忘却”作答,一要说明欣赏、赞美农舍之景与关注现实的关系,二要指明这时的诗作仍然以报国无门的悲慨为内容。选择暂时“陶醉”“忘却”,可从欣赏草堂风物、与风雅人士交往两个方面作答。第二问,要注意文章最后的“相关链接”,可从开创新乐府运动、反映民间疾苦和表现形式对后世写实诗人的影响等方面考虑。答案第一问:观点一:杜甫并没有“陶醉”“忘却”。理由:他欣赏、赞叹农舍之景,只是他心灵寻得片刻宁静的表现,在并不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够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