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_第1页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_第2页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9卷第 1 O期2 0 1 0年 1 O月 种子( S e e d ) V 0 1 2 9 N o 1 0 0 c t 2 0 1 0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甘蓝型 隐性核不 育三 系杂交油菜新 品种翔油 1号的选育 张瑞茂 。 陈大伦 , 李敏 , 胡腾文 , 曾章丽 , 田世刚 , 徐春 , 周介雄 ( 1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贵州 思南 5 6 5 1 0 9 ; 2 贵州省种子管理站 , 贵阳 5 5 0 0 0 1 ) Br e e d i n g o f Br a s s i c a Na p u s Re c e s s i v e S t e r i l i t y Hy b r i d Ra p e Va r i e t y Xi a n g y o u No 1 ZHANG Ru i m a o ,CHEN Da- l un ,LI M i n ,HU Te ng - we n ,ZENG Zha n g- l i , T I A N S h i g a n g ,XU Ch u n ,ZHOU J i e 。 x i o n g 摘要 : 利 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 不育 系8 1 A( 原 1 1 8 A) 与恢 复系5 9 5 8 R( 又简称 5 8 R ) 组配育成的优 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 油1号( 区试代号为油O 6 3 , 下同) 于2 0 0 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 和生产试验, 同年 1 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审 定。是一个既适 宜育苗移栽 高产栽培 又适 宜免耕或 半免耕直 播( 密窝点播、 条播、 撒播) 等轻简高效栽培的典型的高效型杂 交油菜新品种 , 也是 目前油菜生产最需要和很受欢迎 的杂 交油 菜新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翔油 1 号; 选育 中图分 类号 : S 5 6 5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1 4 7 0 5 ( 2 0 1 0 ) 1 0 l O 2 _ O 3 作物育种的目标, 就是通过各种育种措施不断提 高产品的产量和改善产品的质量( 品质) 。一般说来 , 产量与品质 、 抗病性与品质问是矛盾的, 往往存在着负 相关 , 油菜也不例外。如何通过育种手段使产量与品 质、 抗( 耐) 病性与品质达到相对统一 , 是育种者长期 的育种 目标 。利用油菜明显的杂种优势, 也已成为解 决油菜产量与品质 、 抗( 耐) 病性与品质的一条重要途 径之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从“ 八五” 开始利用 油菜 隐性核不育材料开展优质油菜杂交种的选育 , 已取得 了很大进展 , 育成了油研系列 2 0多个优质杂交油菜新 品种, 并在我国长江流域各油菜产区得到了广泛的推 广应用 ,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翔油 1 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最新发现并育成的甘蓝型 油菜杂黄籽双低优质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8 1 A( 又名 1 1 8 A, 下同) 与杂交育成的恢复系 5 8 R( 又名 5 9 5 8 R, 收稿 日期 : 2 0 1 0一O 81 6 基金项目: 贵州省“ 十一五” 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 油菜种质 资源创新与超 级品种选育” 黔科合 N z字 ( 2 0 0 5 ) 3 0 0 6 ; 贵州 省农业科学 院科技专项“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 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 用研究” 。 作者简介 : 张瑞 茂( 1 9 6 3一) , 男 , 研究员, 主要从事油菜遗传与育种及示 范推广工作。 1 O 2 下 同) 组配成功的第一个甘蓝型油菜优质 ( 双低 ) 杂交 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6年秋进入贵州省预备区 域试验 , 2 0 0 7年秋进入贵州省 区试, 于 2 0 0 9年完成贵 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1 组合来源及亲本的选育过程 1 1 组合来源 翔油 1号是以最新发现并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杂黄 籽双低优质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8 1 A为母本 , 黑籽双低 恢复系 5 8 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其中不育系 8 1 A( 1 1 8 A) 系从黄籽双低常规 品系 5 8 6 2 R中发现的核 不育株经广泛杂交, 个别特殊组合分离后代进行系内 和系间测交 、 自交, 通过 4年 6代而育成的一个不育 系 系统 , 5 8 R系 R 0 6湘油 l 5杂交选育而成。该组合 于 2 0 0 32 0 0 4年进入本所新组合预备试验, 2 0 0 4 2 0 0 6完成品比试验 , 2 0 0 6 2 0 0 7年完成贵州省预备 区 试 , 2 0 0 7 2 0 0 9年完成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1 2 亲本的选育过程 1 2 1 不育系的选育 1 9 9 9年在黄籽双低常规品系 5 8 6 2 R中发现的核 不育株与常规品种广泛杂交 , 个别特殊组合分离后代 进行系内和系间测交、 自交, 通过 4年 6 代成功育成 了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型系 8 A B 、 临时保持系 1 1 8 C及其全不育系 1 1 8 C A。其芥酸均在 1 以下, 硫 甙 2 0 62 6 8 x m o l ( g 饼 ) , 含 油量 4 6 6 4 9 3 , 种子蛋 白质 2 3 7 2 5 1 。黄籽 株率分别平均为 9 8 9 , 色级 ( 粒色指数 ) 在 3 2 8 3 5 8之间, 平均色级为 3 5 。全生育期在 2 1 0 d左右 , 不育系株高适中, 分枝多 , 分枝位较低 , 不育株天然结 荚结实好 , 抗倒性强。 1 2 2恢 复 系的选 育 1 9 9 8年春 以 R 0 6 ( 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 的 甘 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 品种 中双4 号 中系选 的优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张瑞茂 等 :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 品种翔油 1 号的选育 表 1 翔油 1 号 ( 油 0 6 3 ) 在贵州省区域试验 中产量及生育期表现 系) 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湘油 1 5 ( 从湖 南省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 的湘油 1 5中的 1个选系) 进行人工有性杂交,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程序经过 7年 8 代 的连续定向选择 , 于 2 0 0 4年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 低常规优质品系 ( 隐性 核不育恢复系 ) 6 9 5 8 R 。其芥 酸含 量 均 在 1 以 下, 硫 甙 2 1 22 5 2 p mo l ( g 饼) , 含油量4 2 6 4 3 6 , 种子蛋 白质 2 2 8 2 4 1 。 2 组合表现 2 1 产 量表现 2 1 1 贵州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 结果 2 0 0 72 0 0 8年在 贵 州 省 B组 8点 次 试 验 中 , 油 0 6 - 3 有 8点次增产 , 增产 8 以上点次为 7 5 0 , 平 均单产 1 9 0 6 8 k g 6 6 7 m , 排名第 2 , 平均比油研 1 0号 增产 1 2 0 5 , 平均产油量 7 8 2 9 k g 6 6 7 m , 比对照增 产 4 9 ; 2 0 0 8 2 0 0 9年在贵州同地点 7点次 ( 区试 8 个点 , 因黔 西 点报 废 而 实 为 7个 点 ) A组 试 验 中 , 油 O 6 3 全部点次均增产, 增产 8 以上点次达 1 0 0 , 平均单产 1 8 1 1 4 k g 6 6 7 m , 排名第 1 , 比油研 l 0号增 产 2 4 1 4 , 平均产油量 7 4 3 8 k g 6 6 7 m , 比油研 1 O 号增产 1 6 2 l 。2年 1 5点次试验, 1 5点全部增 产 , 增产 8 以上点次达 8 6 7 , 平均单产 1 8 5 9 1 k g 6 6 7 m , 比油研 1 0号增产 1 7 6 3 ( 极显著 ) , 2年平 均产 油量 7 6 3 4 k g 6 6 7 m , 比对照平均增产 1 0 1 3 。全 生育期平均 2 1 9 4 d , 比对照油研 1 0号早熟 2 6 d 。 2 1 2 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结果 该组合 在贵州省 2 0 0 82 0 0 9年度生 产试验 中, 4点试验4点增产 , 平均单产 1 5 9 3 9 k g 6 6 7 r n , 位居 第 2名 , 比油研 1 O号 增产 8 9 5 。全 生 育期 平均 2 2 3 3 d , 比油研 1 O号早熟 4 5 d 。 2 2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 0 0 7 2 0 0 9年度区试平均: 油 0 6 3的株高 1 7 7 1 c m, 比 c k矮 2 9 c m; 一次有效分枝位 6 8 5 c m, 比 c k 高 0 2 c m; 一次有效分枝数 8 3个 , 比 c k少 0 8个; 主 序长 6 1 5 c m, 比 c k长 2 1 c m; 主序有效角 8 O 8角 , 比 c k多 6 3角 ; 着果密度 1 3 4 5 c m, 比 c k多 0 1 c m; 单株 有效 角 4 3 8 8角 , 比 c k多 2 7角 ; 角 粒数 2 0 9粒 , 比 c k多 2 9粒 ; 千粒重 3 9 g , 比 c k重 0 4 9 g ; 单株生产力 2 6 2 g , 比 c k多 4 8 g 。 表 2 翔油 1号( 油0 6 3 ) 在贵州省生产试验中的表现 2 3品质表现 贵州省种子管理站统一送样分析 : 油 0 6 - 3的平均 含油率 4 1 0 6 , 比油研 1 O号低 2 8个百分点。芥酸 平均0 4 , 比油研 1 O号低 0 2个百分点。硫苷2 6 9 7 z m o l ( g 饼 ) , 比油研 1 O号低 2 8 7个百分点 , 种子蛋 白质 2 5 8 8 , 比油研 1 0号高 1 4 6个百分点。 2 4 抗耐病性表现 2 0 0 9年在思南塘头 自然条件下 , 油 0 6 3的成熟期 病毒病病株率平均 3 3 3 , 比对照轻 1 5 6个百分点 , 病 指 2 7 8 , 比对照低 1 0 ; 菌核病病株率 3 2 6 7 , 比 c k 高 7 3 4 , 病情指数为 1 5 6 1 , 比 c k高 2 8 9 ; 平均产量 为 1 4 9 3 2 k g 6 6 7 i n , 比对照油研 l O号 ( 1 1 6 7 7 k g 6 6 7 m ) 增产 2 7 8 8 。 2 5主要特征特性 甘蓝型。子叶肾型 , 幼茎及心叶微紫色; 深裂叶, 顶裂片宽大呈椭圆形 , 裂叶发达 , 有 3 4对不等; 叶色 正常绿色 , 有腊粉 , 5叶前叶脉浅绿 , 5叶后渐转 白色 ; 叶缘锯齿明显 。苗期半葡伏。薹茎浅绿 , 成株期茎杆 粗壮。花蕾绿色饱满。花黄色, 花辨复瓦壮排列, 四强 雄蕊长于柱头。株型紧凑, 匀生分枝, 分枝部位较低, 分枝角度小 , 花序中长 , 荚果期果层较厚 , 果序挺直 , 着 果密 , 角果粗。果壳较薄, 商品籽大部分黑色 , 有少数 1 0 3 第 2 9卷第 1 0 期2 0 1 0年 1 O月 种子( S e e d ) V o 1 2 9 N o 1 0 0 c t 2 0 1 0 黄籽, 千粒重大, 杂种种子 籽粒有 时有 大小不匀状 况。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 栽培条件下( 区试平均) , 全生育期平均 2 1 9 4 d , 株 高 1 7 7 1 c m, 一次有效分 枝位 6 8 5 e r n , 一 次有效 分枝 数 8 3个, 主 序 长 6 1 5 c m, 主序有效角 8 0 8 角, 单株有效角 4 3 8 8个, 表 3 翔油 1 号 ( 油 0 6 - 3 ) 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角粒数 2 0 9粒, 千粒重 3 9 g , 单株生产力 2 6 2 g 。丰 产性好 , 稳产性好 , 适应性较广 , 熟期适 中, 长势强, 整 齐度好 , 抗倒性强、 抗寒性强, 抗( 耐 ) 菌核病、 病毒病 能力与对 照油研 1 0号 相 当, 含油率 4 1 0 6 , 芥 酸 0 4 , 硫苷2 6 9 7 z mo l g 饼 , 籽蛋 白质含量 2 5 8 8 ( 折饼蛋白质含量为 4 3 9 ) 。 表 4 翔油 1 号 ( 油 O 6 3 ) 的品质性状表现 表 5翔油 1号( 油 0 6 3 ) 的抗耐病性表现 3 栽培技术要点 3 1 9月上 、 中旬育苗 , 1 O月中、 下旬移栽 。直播在 9 月下旬至 1 0月中旬。 3 2 植 6 0 0 0 8 0 0 0 6 6 7 r n , 如直播应留苗 8 0 0 0 1 20 0 0 6 6 7 m 。 3 3 合理施肥单产 1 5 0 2 0 0 k g 6 6 7 m , 需施纯氮 1 5 k g 6 6 7 m 以上, N: P 2 0 5 : K 2 0按 1 : 0 5 : 0 9配合施 用。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 , 追肥应 注意苗重 、 薹轻 , 花期看苗根外补施 , 追肥方式 以尿素兑清粪水浇施为 最好。特别注意强调施用硼肥。用硼砂 0 5 0 8 k g 6 6 7 m 作基肥沟施或兑水 ( 结合追肥) 作追肥, 亦可用 0 3 硼砂水溶液在苗 、 薹花期作根外追肥, 常年结实 差的缺硼土壤 , 更应强调补施根外追肥 。 3 4 中耕 、 除草 : 中耕除草要早, 中耕要先浅后深, 一 般中耕 1 2次, 消灭杂草 , 蔬松土壤 , 促进根系生长。 在杂草严重时也可喷施除草剂, 防除杂草方法有: 一是 1 0 4 早施苗肥 , 促幼苗生长 , 以苗压草; 二是化学除草 , 一般 进行 2次 , 整地开沟结束后, 用乙草胺 1 2 0 g 6 6 7 m , 喷施土面, 封闭杂草。间定苗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化除 , 禾本科杂草用“ 高效盖草能” 或“ 精克草能” 进行防除; 阔叶类杂草用“ 高特克” 或“ 好施多” 等进行防除。 3 5 清沟排渍: 从移栽至整个大 田生长期, 如遇连续 降雨天或降雨量较大, 应及时检查水沟的通畅情况, 及 时清沟排渍 , 防止湿害、 涝害。 3 6 防治病虫: 苗期主要防治菜青虫、 跳甲和蚜虫, 可用 大功臣、 虫杀净等药剂防治。春后主要防治菌核病、 霜霉 病和蚜虫, 其重点是防治菌核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