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AJ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AJ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AJ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AJ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AJ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 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研究 摘 要 摘 要 中小企业因风险高而遇到的融资难是世界级难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 发展,成为其发展中的瓶颈。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抓手,信用担保 机构建设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对银行而言,与 信用担保机构合作有利于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分散部分信用风险。但信用 担保机构承保的贷款并不等于零风险,信用担保机构本身也存在一些风险隐 患,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些风险隐患正在不断显露,值 得关注和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 aj 商业银行的多年风险管理经验,对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和控制与信用担保机构合 作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构建和完善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全面的合 作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在综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与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必要性,进一步归纳并逐一分析了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 机构的合作模式、合作风险类型和成因。然后,本文选取 aj 商业银行信用担 保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对 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现状及 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识别出关键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从把 握国家政策导向、科学认识合作风险客观规律、加强信用担保贷款业务风险管 理、借力信用担保机构四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在当前环境下应对信用担保机构 合作风险的策略,并从组织体系、关键风险点控制、风险管理分析工具、差别 化管理、重点监控、关注反担保、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考核评比制 度等九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控制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 的具体措施。 关健词:关健词:商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应对策略 5 risks research between aj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abstract because of high risks, financing difficultiy among smes is the worlds toughest problem, which seriously hampers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and becomes a barrier in it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a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es,construction of more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attract great attention among authorities,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for the banks,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are conducive to expansion of the sme loan business, sharing parts of the credit risk. however, the loan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are not equal to zero risk, and there are some potential risks in credit guarantee agencies themselve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complex and volatile economic situation. these potential risks are constantly exposed, it is worth attentio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personal working experiences in commercial banks, the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between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guarantee agencies and impro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irst,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ies of coorperation between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sme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and furth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model of cooperation, risk types and caus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guarantee agency . then, the paper selecte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guarantee aj loan busin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main issues of existing statu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dentify key risk point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from the national policy guidanc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ive rules of cooperation risk,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of credit guarantee loan business, leveraging the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nine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on controling risk between coor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guarantee agencies from organizational system, key risk point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analysis tools, 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major surveillance, counter-security concerns, the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risk diversification, to the evaluation rating system and other mechanisms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coorperation risk, strategies 插图清单 插图清单 图 2-1 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及中小企业的关系8 图 2-2 政府主导型信用担保模式图10 图 2-3 互助担保型信用担保模式图10 图 2-4 市场化运作商业担保模式图11 图 3-1 对公人员岗位分布图17 图 3-2 对公人员从业年限分布图17 图 3-3 对公人员层级分布图17 图 3-4 对公人员年龄结构分布图17 图 3-5 选择合作对象阶段流程图27 图 3-6 办理信用担保贷款业务流程图29 表格清单 表格清单 表 3-1 风险发生频率评估表 30 表 3-2 风险影响程度评估表30 表 3-3 合作业务环节风险影响程度评估表31 表 3-6 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关键风险评估指标计算表34 续表 3-6 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关键风险评估指标计算表35 表 3-7 风险等级矩阵36 表 3-8 合作业务环节风险等级结果37 表 3-9 贷后关键风险点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估表38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合肥工业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 何白桦 签字日期:2010 年 12 月 6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合肥工业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 授权 合肥工业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何白桦 导师签名: 朱卫东 签字日期: 2010 年 12 月 6 日 签字日期: 2010 年 12 月 6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的 导师要求我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此,我郑重声明,本论文无任何学术 不端行为,如果被发现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一切责任完全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何白桦 签字日期:2010 年 12 月 6 日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解 决劳动力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因风险高而 遇到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是世界级难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针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和融资难的困境,从 1992 年起我国 开始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用担保业逐渐受到监管部门、各 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学者、业内人士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 立等方面进行研究,在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具有 重要意义的成果,但是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两个重要主体商业银行与 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如何构建与 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更是少见。因此,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 度,对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进行研究,试图构建和完善商业银行 与信用担保机构全面的合作风险管理体系。 对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 义。从理论上看,信用担保这一行业在我国推广只有十余年的时间,关于商业 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问题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小企业信 用担保体系中,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关系是关键,核心问题是双方 合作的风险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实践上来看,近 年来,政策性和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大量涌现,所承保的贷款也越来越多。对 银行而言, 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贷款, 分散部分信用风险。 但信用担保机构本身存在经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信用担保机构承保的贷款存 在风险隐患,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些风险隐患正在不断 暴露,值得关注和思考。就商业银行本身来看,部分机构对与信用担保机构的 合作风险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认为担保机构问题普遍,风险太高,拒 绝开展合作业务; 另一种是认为有了担保机构的担保, 贷款便系上了 “保险带” , 从而放松贷款调查、审查、贷后管理环节,对保证方担保机构更是疏于管理。 因此,商业银行如何认识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并加以防范,需要引起高度 重视。 笔者在 aj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工作数年,在实务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 践经验。通过金融风险管理方向 mba 课程学习,对如何基于 aj 商业银行与信 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所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合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这也是本文题中应有之意。 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应用综述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应用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有关信用担保的论述最早是和信息不对称联系在一起的。新凯恩斯主义的 代表人物乔治阿克洛夫(akerlof,1970)在次品市场模型中对信息不对称现象 及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信息不对称的后果以及解决不对称信息的经济机 制,指出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在现实的各种市场交易中是普遍存在 的,并指出信用担保就是消除不对称信息的有效机制之一 9。斯基格利茨和韦 易斯(stiglitz 有的缺乏偿债意愿;有的采取非正当手续“逃、赖” 债务。转贴 于 中国论文下 3.1.2 aj 商业银行及其对公条线架构简介 aj 商业银行是某国有商业银行设在安徽省的一级分行,非独立法人,目 前在全省设有 21 家二级分行,全省对公业务经办网点支行 233 个,遍布全省 各县市。近年来,伴随安徽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aj 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取 得长足发展,经营活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经营本外币业务、功能齐全、经营 稳健、具有相当实力的现代商业银行。截至 2010 年 6 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超 过 2000 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 1995 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折合人 民币 1000 多亿元,按资产规模等指标计算为安徽省内第二大商业银行,是安 徽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之一,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aj 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经营方面同其他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一样, 主要分 个人条线和对公条线两大业务条线,分别经营各自范围内客户的资产、负债及 中间业务。对公条线负责经营管理公司及机构以类客户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 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业务属于对公条线负责经营的范围,所以有必要对 其管理架构进行介绍。 16 (1)对公业务经营部门设置 根据管理实际需要,对公业务经营部门在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层级 设置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在 aj 商业银行本部,设立了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 部、国际业务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投资银行部、资产保全部等 6 个部门; 二级分行层面目前绝大多数只设有公司业务部和中小企业部,业务经营上对口 省分行上述各部门,只有极少数分行设立了国际业务部和机构业务部,投行部 和保全部无单设的下属对口部门;基层支行只设立客户经理岗位,经办各类对 公业务。 (2)对公信贷经营职能整合 按照总行对公信贷经营职能整合优化方案要求,aj 商业银行于 2008 年启 动了辖内公司类客户信贷业务经营模式的调整,将大中型对公客户的经营重心 提升到二级分行以上,小企业经营重心下移到基层支行。为了全面推进中小企 业信贷业务,按照银监会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aj 商业银 行在省分行本部和大部分二级分行单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并推行具有中西 部区域特色的滁州模式“信贷工厂”,实行专业化经营。 (3)对公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及审批体制改革 自 2006 年开始,aj 商业银行所属的某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条线实行总行垂 直管理,总行设首席风险官,向下逐级派驻风险主管人员,一级分行设风险总监,二 级分行设风险主管,基层支行设风险经理,对所辖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实 施全面管理;同时实行信贷业务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平行作业管理体制。在对公信 贷业务审批体制改革方面,aj 商业银行于 1999 年 8 月建立了审贷分离、专家审批的 信贷审批制度,把信贷经营与信贷审批分开,经营部门不再享有业务审批权,这在四 大国有银行中改革最早;2001 年改变过去的二级审批,实行一级审批体制;2004 年 对信贷审批实施集约化和条线管理,大幅上收信贷审批授权,将信贷审批量主要集中 在总行和一级分行,取消二级分行及以下机构的大中型单户授信审批权,小企业审批 授权保留在二级分行;2006 年推行“方案审批”,前移风险管理关口;2009 年全行 实行无纸化审批。 (4)对公业务条线人员及岗位分布 截止 2009 年末,aj 商业银行全辖在岗人员总数约 8600 人,其中对公业务 条线 726 人,有关条线从业人员及岗位的分布情况见下图(图 3-13-4): “信贷工厂”意指银行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 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业务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 17 市场营销 57% 部门管理 14% 产品管理 3% 贷后管理 8% 综合分析 9% 其他岗位 9% 3年以下 21% 3-5年 12% 5-7年 15% 7年以上 52% 图 3-1 对公人员岗位分布图 图 3-2 对公人员从业年限分布图 省分行 10% 二级分行 51% 网点支行 39% 25岁以下 1% 25-35岁 33% 35-45岁 58% 45岁以上 8% 图 3-3 对公人员层级分布图 图 3-4 对公人员年龄结构分布图 3.2 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现状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现状 3.2.1 业务合作状况 aj 商业银行是从 2007 年开始大力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并逐步引进担保 机构担保方式,总体来说信用担保贷款业务开办状况良好,对拓宽小企业担保 途径、缓释小企业信贷资产风险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截止 2010 年 6 月全 行共准入信贷担保机构 68 家,在保小企业贷款 620 户 674 笔,贷款余额 35 亿 元,占全行小企业贷款总额达 36%,所担保贷款未发生不良贷款未代偿情况。 aj 商业银行目前合作的 68 家担保机构中,按层级划分,省级担保机构 1 家,地市级担保机构 51 家,县级担保机构 16 家;按是否有政府背景划分, 有政府背景的担保机构有 28 家,无政府背景的担保机构 40 家;按成立时间长 短划分,成立时间在 5 年以上的有 15 家,3 至 5 年的有 10 家,1 至 3 年的有 43 家;按实收资本的大小划分,5 个亿以上的 1 家,2 至 5 个亿的 17 家,1 至 2 亿的 48 家,0.5 亿至 1 亿的 2 家。 从上述来看,与 aj 商业银行合作的担保机构大部分是无政府背景的商业 按照 aj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类合作担保机构管理办法,有政府背景专业担保机构是指政府相 关部门出资比例高于 30%且实际控制该担保机构,或者对该担保机构提供代偿损失补贴等实质性扶持 政策的担保机构。 18 性担保机构,且大部分是近三年内才成立的,运作时间较短,潜在风险较高。 3.2.2 业务合作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 aj 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业务合作方式,主要依据其所属的总行制定的国 内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级办法(试行)和公司业务类合作担保机构管理办 法,通过对担保机构评级、准入,与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双方 合作事项,如保证金比例、保证限额,担保放大倍数等,通过担保机构提供第 三方保证、保证金质押等担保方式控制贷款风险,在被担保人到期未履行支付 义务时,要求担保机构承担保证责任。 aj 商业银行在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也从风险管理问题中总结了不少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级管理、 严格准入、额度控制、动态监控”的风险管理思路。 (1) 实行分级管理。aj 商业银行本部、二级分(支)行和经办行三级行分 别明确职责,共同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管理。 1) 省分行本部职责。aj 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担保业务的管理,由省分行 公司业务部牵头、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部和法律事务 部配合,负责合作担保机构准入申请的审定工作,包括对担保放大倍数、保证 限额和保证金缴纳比例的审定;负责合作担保机构年检材料的核查工作,并根 据核查情况对担保机构进行退出及黑名单管理;负责对合作担保机构业务开展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二级分行职责。二级分(支)行负责本地区公司业务类担保机构的筛 选、推荐和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担保机构的筛选和准入、年检的申 报工作;负责对担保机构担保额度进行调配、监控等管理工作;负责对已合作 担保机构的保证金账户监管、台帐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3) 经办行职责。经办行负责辖内合作担保机构的营销、初选、推荐等工 作。 (2) 严格准入条件。aj 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并实 行名单制管理,规定对未经准入的担保机构不得开展业务合作。 1) 基本条件 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安徽省境内依法登记设立并取得营业执照; 拥有有效贷款证(卡),从事符合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活动; 组织机构健全,有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专业化运作模式,对担保 业务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信誉良好,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 上一年度能够按当年担保费收入的 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 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 1%的比例及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赔偿准备金, 用 于担保赔付; 19 累计代偿率不高于 3%,累计担保损失率不高于 1%。 担保机构为分公司的, 应有总公司书面授权, 并在授权范围内提供担保; 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 在本银行开立结算账户; 符合监管部门各项监管规定。 2) 信用等级条件 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为 a 级(含)以上,且评级在有效期内。 3) 资本金条件 原则上担保机构的实收资本(经营期限不到一年)或净资产(经营期限 在一年以上)应在 1 亿元(含)以上,其中货币资金不低于 80%; 仅为非融资性保证业务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其实收资本或净资产要求 可放宽至 5000 万元(含)以上; 资本金足额到位、使用合法合规。 (3)明确额度控制。aj 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实行保证限额管理,规定担保 机构为提供的担保总额原则上不得超出保证限额,并明确规定担保放大倍数 和保证金比例。 1) 担保机构的保证限额应严格控制在按如下公式计算出的数额之内:担 保机构实收资本(经营一年及以下)或净资产(经营一年以上)最高担保放 大倍数-担保机构已对其他机构提供的担保余额。 2) 经办机构与准入的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应报省分行审定保证限额, 并在核定限额内开展担保业务合作。 3) 保证限额的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期满需要继续合 作开展业务的,应重新确定保证限额。保证限额有效期届满,尚未使用的保证 限额自动失效。 4)保证限额有效期内,担保机构发生如下事项的,经办行应报请省分行进 行额度调减: 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担保偿付率连续三个月下降; 未及时补足保证金; 经办行认为应调减保证限额的其他事项。 5) 保证限额有效期内,担保机构发生资本金增加等情形的,主办行可报 请省分行进行额度调增,但在保证限额有效期内只能调增一次。 6) 在具体办理每笔业务前,要调查担保机构已对其他机构提供的担保余 累计代偿率=累计代偿额/累计担保额 保证限额:是指根据担保机构的代偿能力确定的,未来一段时期内银行接受其提供保证的最高额。 担保放大倍数担保机构对外担保余额/实收资本(或净资产) 担保偿付率实际偿付的贷款本息/当期应偿付的贷款本息 20 额,准确计算担保机构的可担保额度,确保担保余额不超过可担保额度。 (4) 加强动态监控。 aj 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及担保能力实行动 态监控、年度重检,对于存在风险隐患的担保机构及时中止或终止合作。 1) 对合作担保机构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对其经营管理与担保业务状况进 行动态监控。 要求担保机构按季度提供财务报表, 及时跟踪担保机构的现金流、 代偿率、 损失率等关键信息; 要求建立担保放大倍数和代偿率的动态监控机制, 定期查询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了解担保机构在其他银行的担保情况和对外偿付 等情况;要求按照相关信贷业务管理要求及时撰写担保机构检查报告,作为信 贷资产检查报告内容之一。 2) 担保机构出现不符合担保放大倍数和代偿率的要求或经营状况出现负 面变化并可能影响其代偿能力的,视情况及时调整保证限额、中止业务合作直 至停办业务。 3) 对于因出现担保机构的股东有不良信用记录或存在抽逃、挪用资本金 以及其他违法、违规经营现象的;涉嫌骗取银行信用的;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 验资报告等资料和及其他信息的;未履行保证责任 6 个月(含)以上的及其他违 约失信等情形的担保机构,将终止业务合作,并实行内控黑名单管理。 3.3 合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合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业务总体状况良好, 但从近年来的内外部 审计、检查情况看,其下辖的部分二级分支行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业务 的思路不明确,管理力度不到位,在规范管理方面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尚存在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对合作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业务发展较快,由于大部分在保 贷款还未到期,或到期后又续贷,贷款风险尚未充分暴露,部分二级分支行和 信贷人员对防范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产生麻痹思想,认识上产生误区,即认为 有了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便系上了“保险带”,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表现为 在贷款申报时对担保机构担保能力调查不深入,担保评价报告描述简单,如有 的客户经理只是依据担保机构提供的报表对其资产状况、经营情况进行简单地 描述,对担保机构的对外担保情况、代偿情况、反担保措施等很不了解;部分 审批人员和风险经理认为担保机构是经省分行相关部门核准的,就疏于对担保 机构的担保能力进行审查;贷后动态监控流于形式,没有对合作的担保机构进 行跟踪管理。 可担保额度担保机构在银行的保证限额在银行的担保余额。 21 (2)现有制度上存在不完善地方 1) 对担保机构的评级办法缺乏针对性。信用评级是银行对担保机构进行 筛选的重要工具,aj 商业银行按照其所属的总行制定的国内金融机构客户信 用评级办法(试行),对担保机构评级是在保险公司评级模版的基础上进行 了些微调整,增加了个别针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因子,并调整了部分风险因子的 权重,建立了针对担保机构的评级模板。但担保机构与保险公司在实际运作中 存在很大差异,其行业准入门槛远较保险公司低,风险驱动因素也不尽相同, 在保险公司评级模板上对担保机构进行评级,一是评价指标的评分准则不完全 适用于评价担保机构,如产品多元化指标,对担保机构而言,其产品主要就是 提供担保,不宜用是否多元化进行衡量;二是对担保机构评分要求过高,如评 分标准是将担保机构放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比较,而安徽省目前尚无一家业务 涉及全国的担保机构,标准过高导致大部分担保机构系统测评的等级都低于 a 级,不能有效区分。 2) 对担保公司保证限额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aj 商业银行按照其所属的 总行公司业务类合作担保机构管理办法,担保机构的保证限额计算公式为: 担保机构实收资本(经营一年及以下)或净资产(经营一年以上)最高担 保放大倍数-担保机构已对其他机构提供的担保余额”,这是基于担保机构的 资本金基本上处于货币资金、存出保证金或短期债券投资等低风险状态,才能 够有被放大的担保能力。如果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有用于对其他企业放贷,该部 分资产本身风险较高,再按照 5 倍或 8 倍放大保证限额,则存在担保能力不足 的潜在风险,所以对保证限额的测算应考虑担保机构有挪用资金用于非担保业 务情况。 (3) 缺少风险分析管理工具,早期预警管理水平低 如何对担保机构合作风险进行量化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 如对担保放大倍数的确定,目前主要是依据银监会等七部委颁发的融资性担 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不得超过 10 倍 4,实际执行中有取 3 倍的,有取 5 倍的,有取 8 倍的,其依据是什么?只是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此外,对担 保机构早期预警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科学的早期预警指标。 (4) 存在有章不循现象,执行措施不到位 1)对担保机构的资信尽职职调查流于形式。由于存在对担保机构过分依 赖的误区,部分客户经理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对担保机构进行资信调查评 价,如对股东的实力及从业经历、注册资金的来源、担保机构的运营管理机制 未作认真的调查,信用评级的指标评分随意性大,对担保机构评级、年检以及 合作协议续签不及时,缺泛连续性,弱化了银行内控制度的执行,容易引发操 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2) 对担保机构存入保证金管理不规范。根据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协议, 22 担保机构在每办理一笔担保业务时,应先缴纳一定比例的专项保证金。但在实 际办理业务中,担保机构保证金普遍来源于客户贷款发放后用贷款缴纳,这样 既增加客户负担,也给贷款埋下风险隐患。因为收取担保机构专项业务保证金 的本意是锁定担保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果保证金来源于客户贷款发放后用 贷款缴纳, 一是贷款风险没有分散, 二是担保机构用客户的资金作自有保证金, 自身的资本金则可能抽逃,开展担保业务可能是“空手套白狼“,实际代偿能 力弱化。 (5) 组织管理体系不顺 按照职责分工, aj 商业银行的风险审批部门负责对拟合作的担保机构进行 评级,公司业务部牵头相关部门对担保机构进行准入审查,在办理具体担保业 务时由风险审批部门进行审批,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与担保机构合作的 基本上是小企业信贷业务,对担保机构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小企业金融服务部, 但关键的准入环节却是由负责经营大中型客户公司业务部把关,势必导致职责 不清;二是对担保机构以的评级就是解决准入问题,职责分工却将评级和准入 分别由风险审批部门、经营部门负责,不仅增加了环节,出了风险还会造成互 相推诿现象。 (6)贷后管理队伍薄弱 随着近年来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aj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客户数量和市场 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贷后管理队伍实际上却处于一种 “零增长” 或 “负 增长” 状态, 长期以来, aj 商业银行对公条线没有建立一支专职贷后管理队伍, 专业化水平不高,对担保机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贷后管理各项职责难以有效落 实。 (7)信贷基础管理考核体系不完善 目前 aj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侧重于增量信贷业务,有关激励措 施也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和客户拓展上,信贷基础管理因素在考核体系中考虑 不够,导致客户经理自身从事信贷基础管理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3.3.2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为在本研究过程中能得出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需要查找和分析 aj 商业 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问题现象背后的原因。 (1)不良风险管理文化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不良风险管理文化已成为问题贷款滋生的主要诱因,严重 阻碍信贷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aj 商业银行现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良信 贷文化主要有两大表现:第一,对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误 区。长期以来,不少信贷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未能把风险管理放到与贷款营销同 等重要的位置上,对贷前营销投入精力很多,对风险管理工作相对较少,工作 不认真细致,随意简化流程,放松操作标准,导致对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 23 流于形式。第二,风险管理的观念上存在误区。收益是否覆盖风险的原则是风 险管理的重要原则,但在信贷决策实践中,存在以下片面或错误认识:一是有 担保的就是好贷款,对第一还款来源不够重视;二是用银企关系好坏决定贷款 的条件。 (2)管理职责边界模糊 从 aj 商业银行目前的部门设置情况来看,省分行层级部门设置相对较细, 在二级分行层级次之,到基层支行部门设置则更少,形成了“上头千条线,下 头一根针”的倒金字塔模式,工作中时而出现“业务有多部门管,有事无人做” 的窘境。从信贷岗位责任分工情况分析,虽然目前有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经 营主责任人等岗位人员参与管理,但彼此间岗位职责边界模糊,难免有扯皮和 推诿现象发生。 (3) 从业人员因素限制 从业人员数量方面,过去 5 年来,aj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余额、客户数量均 翻了一番,同期对公信贷从业人员数量却没有实质性增长。有研究资料表明, 单个对公客户经理服务客户数量以大中型客户不超过 5 户,小企业客户不超过 12 户为宜。 统计显示, aj 商业银行 2006 年全省对公条线从业人员 690 人, 2009 年底也只有 726 人,其中直接服务客户、从事市场营销的人数占比 57%,平均 每个客户经理服务 9 个信贷客户,已接近极限值。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已对信贷 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 (4) 业绩考核体系制约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普遍很大,企业化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盈 利最大化。aj 商业银行也不例外,kpi 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中主要以业务增量和 市场份额为导向,基础管理类指标鲜见。在考核指挥棒作用下,被考核者只有 将主要精力放在 kpi 相关业务指标上,才能获得预期绩效。这种考核体制有力 地促进了业务增长,但无益于信贷风险管理。 (5) 银行与担保机构信息不对称 银行对担保机构的经营情况了解缺乏渠道。目前我国对担保机构的信息披 露无明确的规定,银行虽然可以通过人民银行信贷咨询系统查询,并要求担保 机构提供财务报表,但对担保机构的其他经营情况却无从掌握。如担保机构的 对外代偿和赔付、为企业之间借贷提供担保、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放贷等情 况只能由担保机构向银行提供,如果担保机构故意隐瞒,势必造成银行对风险 难以掌控。此外,银行和担保机构存在相互依赖的心理,如部分银行客户经理 认为贷款有担保机构提供百分之百连带责任保证,就疏于对企业调查;而部分 担保机构由于对银行的充分信赖,可能只重视对反担保措施的调查,对企业的 调查流于表面,这种相互依赖的心理易导致企业风险不能被充分揭示。 24 3.4 合作风险管理关键风险点的识别与评估合作风险管理关键风险点的识别与评估 3.4.1 关键风险点的识别与评估概述 前面重点从总体上分析了 aj 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的现 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发生的原因,但要查找 aj 商业银行在与担保机构合作 风险管理环节的“短板” ,进而有效识别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风险点, 为改进合作风险管理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还需要借助有关风险识别、评估技 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借鉴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简 称“自我评估” ) ,开展对 aj 商业银行在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环节关键风 险点的识别与评估。 (1)自我评估的基本概念 1) 自我评估的定义:自我评估是指业务流程的参与者、经营管理活动的 实施者根据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业务流程、 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操作风险状况及控制活动效果进行的定性评价活动。 2) 自我评估的主要作用: 建立覆盖商业银行各类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活动的操作风险动态识别评 估机制,实现操作风险的主动识别与内部控制持续优化; 有效识别制度、流程中控制不足和控制过度的环节,优化和完善各类经 营管理作业流程,提升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和盈利能力; 减少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从源头控制案件隐患及风险损失几率; 提高员工参与操作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形 成。 (2)评估方案设计 1) 评估目标。系统梳理 aj 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管理现状,定 量揭示风险管理关键风险点。 2) 评估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合作风险管理各环节和流程中存在的关键风险,进行定量化 评估,将定性判断问题转化为定量统计和计算问题,根据合作风险管理中问题 发生户数、笔数、余额等风险数据,计算关键风险发生频率、总风险暴露率、 管理规范率等风险评估指标。再根据风险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按照风险等 级矩阵确定风险等级,筛查关键风险点,明确“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 ,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关键风险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 评估对象及范围 本研究的评估对象为 aj 商业银行所辖全部 21 家二级分行; 评估范围为 21 家二级分行截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全部信用担保贷款。 4) 自我评估中涉及的方法 德尔菲法 25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能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应 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 笔者利用工作单位的组织资源,特别邀请了 21 位信贷业务骨干人员(12 年以 上工作经验,其中最少 8 年以上从事信贷工作经历)作为专家组成员,采用专 家经验判断方式,进行定性预测。各业务专家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经过 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结果。 流程分析法 从合作业务流程出发,分析和识别流程每个节点可能存在的、影响流程目 标实现的风险因素,并识别管理这些风险的控制措施,包括流程内控制和流程 外控制。 “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具体存量信贷业务 ”映射法 限于研究时间、成本等因素制约,本研究在评估中没有采用组织或委托专 项评估组进行直接评估方式进行,而是通过 2007 年 6 月 30 日以来内、外部审 计检查所揭示的问题, 映射到纳入评估范围的信贷业务中, 汇总问题发生户数、 笔数、余额等风险数据,计算风险发生频率、总风险暴露率等评估指标。 5) 评估资料准备 从 cmis 系统抽取截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信用担保贷款台账,并按确 定的评估范围进行筛选(以担保方式及贷款余额作为筛选条件) 。 查阅并收集整理审计、合规、风险等部门在此期间组织或协调开展的对 信用担保贷款内、外部审计检查的工作底稿等档案资料(其中 2010 年普查的 有 1 次,2009 年普查的有 2 次,2008 年普查 2 次,另有 14 个分行分别接受了 综合经营状况审计等专项审计) ,并编制统计期间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汇总表。 (3)评估流程 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要,本评估流程按以下九个步骤实施: 步骤 1:梳理合作业务流程环节及风险点,编制业务操作流程图。 步骤 2:查阅审计检查工作底稿等业务资料档案,汇总整理审计检查发现 问题明细。 步骤 3:确定风险发生频率等级。 步骤 4:确定关键风险影响程度等级。在风险影响程度评估表基础上确定 关键风险影响程度等级。 步骤 5: 在汇总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明细基础上, 按照评估标准编制填制 评 估矩阵 (格式见附录一) 。 步骤 6:确定和计算评估指标。 步骤 7:利用风险等级矩阵,根据评估指标计算结果确定关键风险点。 cmis 系统:银行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26 步骤 8:评估关键风险点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 步骤 9:形成评估结论和建议。 3.4.2 合作业务流程梳理与风险点识别 aj 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业务合作流程大体分为选择合作对象、 办理信用担 保贷款业务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选择合作对象,划分为受理、调查、评级、准入 4 个操作环 节,9 类风险点。具体为: 1) 受理环节,选取担保机构提供虚假资料、未能有效识别不良客户 2 类风险进行评估; 2) 调查环节,选取调查工作失误造成综合评价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 对定性分析指标评分随意性大 3 类风险; 3) 评级环节,选取审批人员越权审批、审批把关不严、外部因素干预 审批 3 类风险; 4) 准入环节,选取对准入条件把关不严、合作协议签订不规范 2 类风 险。 有关选择合作对象阶段业务流程环节及风险点标识见图 35 27 图 35 选择合作对象阶段流程图 (2)第二阶段办理信用担保贷款业务,该阶段涉及到银行、担保机构、借 款企业三方,环节繁多。本文仅就银行与保机构之间合作方面分析,划分为 对担保机构保证评价、保证业务审批、保证金交纳、签订保证合同、退还保 证金或担保机构代偿、对担保机构动态监控 4 个环节,9 类 风险点。具体为: 1) 保证评价环节,选取担保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