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第1课时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第1课时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第1课时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第1课时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第1课时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整合突破,第一部分,专题一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命题解读,命题解读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时间、日期、昼夜长短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晨昏线的应用,地球运动的特点,等高线图的判读,3S技术的应用等。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偶有出现。在复习备考时应注意:(1)以重大时事为背景,结合各种经纬网图、光照图的变式图,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季节等知识。(2)联系现实生活,如楼间距、太阳能利用等考查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基本规律。(3)联系野外实际考察的测绘图,考查等高线的有关计算问题。(4)以现实情景切入,考查3S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1课时,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课堂巩固,复习练案,1(2017江苏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一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A甲B乙C丙D丁(2)水库建成后能够()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A,B,【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可以判定,甲乙一线为河谷,甲地位于峡谷口处,在该地建设水库大坝成本最低;丙地位于鞍部,海拔比甲地高,不适宜建设大坝;丁地位于鞍部外侧的山谷中,在此地建坝无处蓄水。第(2)题,水库建成后,可以利用水库的落差,在甲地大坝处开发河流水能,B项正确。水库建成后,甲乙一线河流的落差还存在,水流湍急,不利于发展航运;水库蓄水,可以调节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但不能增加径流总量,更不能消除地质灾害。,2(2017海南地理)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图1)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图2):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据此完成(1)(3)题。,图1,(1)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高山间盆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内有积水季节ABCD(2)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B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D,B,(3)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A暴雪B强风C低温D太阳辐射【解析】第(1)题,盐沼海拔较低,位于高山间盆地,盐沼四周的海拔等高线为4000米,盐沼处海拔应低于4000米,所以错误,正确;盐沼位于西部高原内,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为高山高原气候,错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降水较多,为雨季积水。第(2)题,乌尤尼盐沼是在安第斯山脉隆起过程中所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属于较新形成的山脉,在经过剧烈的地壳运动从海底隆起后,其间形成了许多咸水湖。后因为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水位逐步下降,逐渐干涸。第(3)题,南半球1月为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所以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强太阳辐射。,D,1经纬网应用的“三定”功能(1)定位置地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如北回归线经过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2)定方向利用经纬网定“方向”a定南、北: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b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c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则相反。,c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间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3)定距离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在南北纬60的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2千米。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上,经度相差n的纬线长度为111ncos千米。,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和应用(1)判地势: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势特征;有时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可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如台湾省河流多自东向西流,说明地势东高西低。(2)判坡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3)判坡度: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图幅进行比较时,要考虑比例尺的大小、等高距的大小等情况。,(4)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每个地点的海拔。相对高度a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取;b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取。c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两地之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5)判断两地温差: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一般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对流层中海拔平均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6)判断地形的影响对气候a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阳坡和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b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滞留。对河流a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b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中水流流速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还与流域面积有关。,方法技巧1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气候特征(1),(2),2“3S”技术的区别(1)RS是人类视力的延伸,侧重于搜集信息,本质上就是“看”的过程。(2)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侧重于“分析、计算、预测”等活动,本质上相当于人类脑力活动进行“想、算”的过程,富有推理环节的特点。(3)GPS的本质是定位和导航,最大的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者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GIS两个技术“面”状的工作对象。,(2017南开中学)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AA点海拔较高,适宜远眺BB点距离较近,身临其境CC点视线通透,俯视全村D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2)图中地势相差最大可能是()A499米B549米C449米D599米,C,B,【解析】第(1)题,读图,若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A点海拔较高,适宜远眺,但与甲村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拍摄全景照,A项错。在B点,距离较近,但与甲村之间有一小山丘阻挡,不能拍摄全景照,B项错。在C点,没有阻挡,视线通透,俯视全村,适宜拍照,C项对。D点地形平坦,地势低,有村落建筑阻挡视线,不能拍摄全景照,D项错。第(2)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及递变规律,图中等高距是50米,图中最高处是左下角,海拔500550米,最低处是村落附近,海拔050米。相对高度约450550米,河流地势相差最大可能是549米,B项对。A、C、D项错。,1(2017江苏地理)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二时间计算与日期的变更,(1)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2)该日悉尼和广州()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C,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航班起飞时刻,晨线与赤道交点约位于75E,即东五区区时为6点,经计算广州(东八区)为北京时间9点,故乘客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抵达广州时北京时间大约为18点。第(2)题,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为极夜,因而我们可以推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在南回归线北侧附近。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日悉尼昼长夜短,广州昼短夜长,地球上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但两城市日出同为东南方向,A项正确,D项错误;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午时悉尼树影朝南,广州树影朝北,B项错误;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悉尼较近,故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C项错误。,2(2017北京文综)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下题。,甲城市所处时区是()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解析】读图可知,该城市在北京时间2时(东八区区时),机动车流量百分比达到最高值,说明正值上班时间。北京时间2时时,可算出西二区为昨日16时,西十区为昨日8时,东十区为4时,东二区为昨日20时。显然,西十区的8时为城市的正常上班时间,也是机动车流量高峰时段,故可判断甲城市位于西十区。思维线索:城市机动车流量最高峰时刻,正好是工作时间前端,将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换算成选项中时区的区时就可辨别正误。,B,1时间计算的基本思路时间计算一般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利用材料表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关计算,二是通过日照图中特殊时间点进行计算,三是有关行程问题的计算。时间计算题目的分析思路如下:,(1)材料表述题目的时间计算首先,分清材料中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其次,时间计算只涉及经线,因此要掌握不同地点的经度或时区;再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和时区差;最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分析材料信息时要注意特殊时间点,如材料中提到“9月23日日出时刻”这一信息,就可以得到“6时”这个关键信息。,(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0时、6时、12时、18时的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下图);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最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因此,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2日期变更“三步骤”步骤一确定日界线地球上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位于180经线附近,答题时一般采用180经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如下图所示:另一条是自然的零时所在经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地向西移动,但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步骤二确定新旧日期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加减日期时要注意月份和年份的变化);再根据太阳直射或其他时间信息,找出零时经线的位置;由零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范围为新的一天,由零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范围为旧的一天。步骤三确定日期范围(1)新的一天:从零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2)旧的一天:从零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方法技巧不同日期范围的判断技巧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1)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东3区)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收看“神舟十一号”点火发射电视直播的时间大约是()A16时30分B4时30分C14时30分D2时30分(2)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期间()A巴西高原呈现一片枯黄景色B长江下游出现洪峰现象C酒泉地区霜冻灾害频率增多D澳大利亚进入剪羊毛季,D,C,【解析】第(1)题,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