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前 言 本研究工作自 2001 年起因工作原因本人从事企业文化已经 5 个年头从本 职工作出发为了提升山东联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本人选择了这个主 题研究涉及山东联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和如何提升山东联通的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跻身世界一流公司的行列十分困难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百 年不衰更非易事一个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与企业文化没有高度内外一致 的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 兰德公司 把企业竞争力分为 3 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企业生产产品及控制其质量的能力企业 的服务能力成本控制的能力营销的能力技术发展能力所有这些属于产品层 第二层面是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人事物环境资源关 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所有这些属于制度层第 三层面是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 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 化发展目标所有这些属于核心层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撑 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指出企业文化经济伦理信用观念信用关系契 约关系信用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市场经济就难以步入良 性运行的轨道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应当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起几乎所有的国内 企业对公司文化信用制度充满渴求但对企业文化信用体系的真正含义和具体 应用仍缺少必要的知识我国一些企业却仍旧在无所顾忌地恶意失信我国一些地 方实行的企业“黑名单”制度就是通过信用监管的渠道公告企业的不良经营行为 以求尽快改善经济秩序的一种形式然而信用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广泛的守信环 境为基础而全员性的信用知识培训既可使企业进入信用体系的可控范围又能 迫使企业的失信行为有所收敛 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改进 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实现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 总体目标的真正融合, 使人们在工作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使员工个体得到全面发展, 企业整体得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公司的目的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利 润回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目标是投资回报最大化, 主流经济学 都持这一理论但现在已有很多人开始反思, 做企业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就是 投资回报最大化?有人说,这太可怕了, 是不是为此就可以不择手段? 投资回报就像氧 气一样,没有不行,但只注意呼吸,那就没有生命的意义,不是说利润不重要,这是不言自 明的世界上没有不想赢利的企业重要的是在价值选择中如何进行价值排序 应当把什么放在首位它是企业生存和生命的本质如果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它最终将失去竞争力 4 提 要 山东联通 2000年改革以来全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形 成了鲜明的具有山东联通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它对于锻造山东联通的团队精神 增强执行力凝聚力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促进山东联通跨跃式发展起到了引领 和导航的作用山东联通通过企业文化的再造通过公司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网 络基础运营流程和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企业在从经验管理到科学 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管理进程中企业文化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和互动效应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作为一门学科企业文化学(the science of corporate culture)的兴起至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 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 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 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本文将从山东联通 2000年改革融合开始对全公司整体 发展状况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形成的企业文化内容进行逐步分析和归纳尤其是要 深入调查山东联通的企业文化与锻造企业团队精神增强执行力凝聚力形成整 体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寻求促使山东联通跨跃式发展的文化作用通过分析公 司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网络基础运营流程和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揭示企业在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管理进程中企业文化所起到 的各种推动作用和互动效应 5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ation beginning in 2000, shandong unicom has made a great improvement and attain an obvious achievement,forming a conspicuous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manifest the trait of it self. the corporate culture will surely guide the company to make even more progress and be very meaningful to form the teamwork of the company ,enhancing the operation ability and solidarity of the corporation and shaping the core competence eventually .through rebuilding the corporate culture , reforming the conception and system of manangement or so , shandong unicom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experiential management to rational management and achieve cultural manangement finally. the corporate cultur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and generated interactional function in this process. as a subject , “the science of corporate culture “ has developped , from it beginning in 80s, approximately ,just 20 years. the reason why it appealed so much attention of academic circles is the precious vitality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it endow the corporation, even though, in many cases , the benefit tend to be hard to specify. the corporate culture virtually becomes the spiritual impetu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operation of corporation. this article will gradually analyse and describe the shandong unicoms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expolit, and the content of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has been formed from the reformation started in 2000. especially, thoroughly 6 surveying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teamwork of corporation, enhanc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 of the operation ability , solidarity,and forming the core competence, are all really important methods. through these methods, we can search the appropriate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can lead the corporation to make greater improvement. by the means of analysing the conception and system of management, the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service configuration,we are able to reveal various kinds of propulsion and interactional functions caused by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ential management to rational management , and then, culture management. 7 第一章 引言 山东联通 2000年体制改革境外上市并且开办综合电信业务以来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迅速成为国内通信市场的竞争主体在公司快速发展 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形成了鲜明的具有山东联通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它对于锻 造山东联通的团队精神增强执行力凝聚力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促进山东联 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导航的作用通过企业文化的再造通过公司 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网络基础运营流程和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山东联通在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管理进程中企业文化发挥了 强大的推动作用和互动效应 第一节 研究山东联通的目的和意义 联通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试点单位建立了一级法人治理结构联通 山东分公司于 1995年 9月 16日正式成立目前 山东联通下设 17个市分公司和 147 个县级分公司省分公司本部下设 21个部门全省联通系统共有正式员工 2800余 人 中国联通是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产物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对电信通信 市场采取了不对称监管政策以扶持包括联通公司在内的新兴通信运营企业因此 她是国内唯一一家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民族通信运营企业经营范 围包括两个移动通信网络gsm和 cdma数据通信长途电话互联网与 电子商务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以及通信电路出租等山东联通成立近十年来按照 联通总部确立的两新两高一综合的发展战略“建立新机制建设新网络采 用高技术实现高增长发展综合性电信业务”秉承“快为先优为本新为魂”的 行动纲领实施“两个三年两步走”培育了以“快优新”为鲜明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 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业务加速度增长企业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 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目前山东联通累计完成投资总额 17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160多亿元传输 通信建成干线近 7000公里本地网传输线路 6万多公里构建起大容量高速率 覆盖全省连接国内外的强大传输通信网络建成 gsm网络交换容量 503.3万门 hlr容量 822万门cdma网络交换容量 194万门hlr容量 390万门覆盖全省 城乡数据与互联网业务覆盖全省并开展 165拨号上网1791017911ip电话 专线接入虚拟主机和主机托管等业务数据通信长途电话通达全国各地及 174 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联通先后通过了 iso9000质量认证荣获首批“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 业”“全省首批aaa级信誉等级”“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山东省 首批工商免检资格”“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 质量万里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维护消费者权益 先进单位”“保护消费者权益质量管理服务信誉双优示范单位”称号并荣获国家 级企业管理成就奖-第九届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 奖等奖项 8 山东联通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制度进行规范通过培训提高素质通 过考核加强执行实现了部门间无边界协调配合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山东 联通提出不会微机就下岗上岗先过网络关坚持分步实施层层推进的 原则一环扣一环从省到县从公司领导到一线员工从综合职能部门到各专业 部室不留空白逐级举办培训班信息化知识普及率达到 100对中层管理人 员进行不定期统一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为全体员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做到人人学人人练人人会一些上了年纪的员工从拼音字母开始学习微机打 字坚持每天练习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硬是改变了几十年的习惯信息系统 应用得异常熟练每年山东联通都要举办微机和网络知识考试举办笔记本电脑 业务营销竞赛员工不仅能够熟练进行移动办公还可以通过专业软件实时监测网 络运行进行业务宣传和客户营销 没有执行就没有山东联通的企业信息化而通过推广企业信息化山东联通 又进一步巩固了步调一致快速到位不断创新的执行文化企业信息化实施三年 来山东联通已初步搭建起制度完善流程顺畅资源运转可监控可追溯业绩考 核到位员工价值观统一企业文化氛围良好的现代企业运行平台企业执行力 运转效率市场应变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了由管理提速到发展提速的飞跃企业资 产价值股东价值员工价值不断提高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要进一步推动企业 的发展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 研究山东联通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增强本公司的核心竞争 力文化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 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已被理论界和大多数学者认同它不仅仅是一种管 理方法而且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反映了一种从事物质生产的精神气 质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献身事业的生活态度企业家 应当善于塑造这种精神气质和生活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 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 管理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当前技术革新的层出不穷和经济机遇的空前增多 意味着更为包罗万象的大规模的新市场的崛起也意味着企业竞争的更加激烈 企业家如何在这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课题 一位哲人说过一切未来学都是对历史的思考而文化方面的未来学则基本上 是通过对历史不同进程的认识而得到丰富的社会经济政治技术以及文化的 巨大变革是缓慢形成的一旦形成后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年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需求有着明显的文化导向这种文化导向 逐渐地由原来的以经济价值经济消费为中心转到以心理道德社会及审美等精 神性价值为中心拿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话来说就是由原来的只能满足少数基 本物质需求的经济转变为力求满足永无止境的各种精神需求的经济企业家只有 主动地融入到人类未来发展的这个主流思潮中顺应这个时代的脉搏才能使企业 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当前的社会变迁中企业如何将其社会定位做一个根本的调整 美国幸福杂志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 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企 业之间的兼并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现象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迫切需要提高 自己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从而谋求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这 9 一目标企业就得进行结构性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创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各项改革的基础和协调各种改革(制度组织设计改变营销策 略更新人员配置)的首要条件日本企业界提出企业文化是战略结构人员 技巧作风制度的核心企业文化应作为确立进一步变革的思路理顺各种问题 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改革西方企业界在企业运行中得出的经验是 光靠奖金和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职工队伍的价值观方面入手寻求具有 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以此把千万名员工凝聚为一体使企业具备巨大的智 慧和行动力量 世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新趋势就是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由此也就必然产 生不同类型不同民族文化彼此撞击的现象产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员工文化 价值观念如何协调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初露端倪 到 1978 年近 1 万家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它们控制着世界各国全部国际储备的一 倍半到两倍它的销售额和营业额已相当于世界出口贸易的总额一些著名的跨国 公司单独一家的营业额比有的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例如世界上最 大的跨国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的销售额就超过了瑞士的国民生产总值兴办跨国 公司是企业极其重要的经营发展战略发达国家之间也出现相互融资此国在彼国 建立子公司的浪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挑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外商投资和我国到海外办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这 也将成为跨国文化管理的动因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存在的 差异要求跨国文化管理要对有关各方的文化加以理解和尊重需要考虑比单一文 化背景下从事管理工作更多的问题和因素在管理上更加复杂而又更具挑战性在 企业的跨国文化管理中必须考虑文化因素影响的作用采取同时适合不同文化的管 理模式因此只有对跨国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才能确保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具体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对于实践性科学尤其需要用具体分析 和实证的方法因为实践性科学的共同特点是研究实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性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一具体分析和实证的方法 要了解山东联通的企业文化首先要进行调查怎样对愿意提供信息的企业成 员进行访问掌握一般性调查知识和重点调查的知识对从事调查工作的人是有帮 助的我们的访问和调查的问题如下 1请回顾本企业的历史你能否告诉我它是何时创建的?请谈谈当时所发生的 事件 (1)谁是创建人企业领导(他们有可能是该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了解他们的价值 观爱好假设和目标)? (2)企业创建初期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企业生存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企业 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3)是否有具体明确的目标?经营管理方式如何?初期的价值观如何? 10 2企业创立以后又有什么关键事件(关键事件是指威胁企业生存或是导致企 业重新审查或制定目标与经营方式的事件加入某个团体或联合问题为了找出关 键事件研究人员要访问对象回忆那些引发企业未曾遇到过的问题或者是对已有 的规范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挑战的事件)了解了关键事件就可以了解到该公司企 业文化的精髓 二辩证的方法 科学论断和假设的形成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无论是对企业中有关人性 的假设人的行为的假设人际关系的假设企业道德的假设都要遵循辩证的原 则下面以企业道德为例说明研究企业文化问题时必须坚持辩证的方法在 21 世纪企业道德最紧迫的问题是企业环境伦理即涉及滥用以至耗尽自然资源和破 坏环境的问题企业界人士尽管不应当对这些问题完全负责但肯定必须承担大部 分责任事实上既然这些问题如此严重那么企业如果拒不采取可行措施不 尽力缓和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问题就应当受到指责和处罚在这个问题上有两 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第一根据这种观点环境问题不是企业的过错企业只 是始终致力于供给消费者所需要的东西企业的道德责任与企业的交往关系共始终 因而不能认为企业应对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负责这种观点还认为热爱自然的社 会改良者和政府的干预必将破坏企业和经济最终将破坏社会本身即使没有这些 干预科学和企业也会找到及时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企业经营始终是诚心诚意的 雇员公众和环境所遭受的那些恶果并非企业有意为之或可以预见的此外既然 恶果已经产生企业就不应当对这些健康和环境问题承担全部责任自然团体和政 府所提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代价高昂企业不应该从利润中支付这笔费用而 且即使改革确属完全必需也应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这些改革 三实验观察的方法 学习研究企业文化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人类学家 为了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文化现象总是以理性的或科学理由去获得具体的论据他 们忠实于他们观察到和体验过的论据但是他们首先提出促进研究的一系列概念 和模式被研究的企业团体成员往往愿意参加但并不对可能促进这种研究的智 能问题感兴趣实验观察的方法是将企业成员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把包容局外 人当作主要激励因素这些局外人在这里往往被称为咨询顾问或实验者 在典型的人类学环境中被研究人必须得到助手和顾问的合作在研究对象与助手 之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在心理状态上是完全不同的从而导致在它们之间 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关系得到不同的资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各项标准这 样去完成调查研究 在企业中实验观察的方法包括与被调查人访谈了解生产全过程中涉及企业 文化的各种内容激励被调查人揭示企业文化的有关问题等等 11 第二章 理论回顾 第一节 企业文化在当代兴起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作为一门学科企业文化学 (the science of corporate culture)的兴起至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 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 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 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它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是现代企 业管理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管理咨询公 司董事长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 1974 年出版的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并不是同文化无关的即并不是自然世界的一 个部分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 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它不是一种超于价值的科学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 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 受到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和管理人员又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形成企业管理的风 格模式和差异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文化背景是其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现代企 业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它是一种与老式店铺手工作坊完全不同的组织任何一 个组织其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管理管理是使企业有效率有凝聚力有生命力的 根本手段也是其内在机制得以发挥的可靠保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出现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文化 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企业经营管 理哲学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企业在处理人与 物雇主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产品质量和产品价值企业 利益与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联合等等关系上形成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指导思想由于东西方 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 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 作用而东亚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 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换句话说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以物为本还 是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英美企业管理和东亚企业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也形成 了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虽然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但是由于 母体文化不同它们不可能完全趋同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东 12 亚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日本的企业正是在坚持其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经常通过厂歌厂训 厂规厂徽等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日立公司的和诚开拓卡西欧的创 造与奉献松下的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虚感谢 报恩日产公司的创造人与汽车的明天等等都是企业精神的简洁提炼企业 形象是用统一的形象将企业标志广告内容商标造型以及经营服务特色等通过自 身和各种媒介推向社会给消费者留下统一深刻系统的印象从而创造一种最佳 经营环境企业形象具有很高的无形价值据国际设计协会统计在企业形象上投资 1 美元可产出 227 美元所以有些人认为它是对营销管理和营销策略的一场革命 最先以形象推销产品和服务的是德国的一些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策略传 到美国1956 年美国的 ibm 公司正式引进企业形象设计70年代初ci 设计传入 日本并与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日本流派的 ci80 年代末ci 传入 我国并由南向北逐步展开ci的导入为树立企业形象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都起到了 很好的作用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概念分析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美国学者约翰 p 科 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 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 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特雷 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 文化网络企业环境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 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 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 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文化对 于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所认识这也促使了企业文化 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界人士学生职工管理者研究人员咨询顾问每天 都生活在一定的组织中都在同组织打交道组织心理学和社会学为了解组织中个人 行为和组织形成自身结构的方法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指导思想但对解释企业为什么和 怎样成长变化的却往往感到无能为力企业文化理论则可以阐明这一为其他理论所 无法解释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它不仅能够解释 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而且还能向企业家企业管理的领导者指出什么是企业最重要 的问题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家和企业的领导阶层创造的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 是创造管理和必要时改进和完善企业文化 文化与领导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实际上对领导学 的研究往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 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企业文化的能力和创造企业文化的能 力 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团体改善它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 13 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气氛以适应竞争日趋剧烈的企业环境形成高度灵活的应变 能力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伦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并在一定的企 业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它是影响自己的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的企业员工如果对自己企业的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和 认知要想在事业上大展宏图是不可能的他就像身处异国的游客那样不时会产生 陌生感和沮丧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和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家园 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作过统计共有 180 多种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 化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以下几种具有典型意义 1.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 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 予承认和荣誉这就是企业文化(彼德斯沃特曼) 2.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霍恩斯1950) 3.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 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狄尔肯尼迪1982) 4.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大内1981帕斯卡尔和阿尔 斯1981) 5.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被企业所录用必须 掌握的内在规则(沙因19681978范麦内恩1976里蒂和芳克豪1982) 6.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 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塔格尤尔利特温1968) 7.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气氛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 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 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威廉大内) 8.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 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9.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 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 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 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 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10.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 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 作的哲学观念 11.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 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 业文化的核心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加以界定企业文化 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 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 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 14 业意识形态 作为企业意识和宗旨的基本价值观能促使企业员工相互交流信息解释日常发 生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假设如果把人性问题人的行为模式的基本假设作为文化的 本质把价值观与行为当作文化本质的表现形式 在企业中文化最明显的层次表现为企业行为企业的产品(企业产品是企业行 为企业生产的物化形态)这些现象是可以观察到的但要解释它之所以然并非 三言两语所能描述清楚的被称为符号学的文化分析 人们还可以分析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作为日常行为准则供企业员工指导自己 的行为文化知识行为选择处世哲学最能反映某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它们应该 是什么与是什么的含义有明显的区别to be不等于ought to be当一个团 体面临一项新的工作和一个新问题时第一个提出的解决方案只能是试验性的因为 对决定什么是实际的和真实的还没有共同的基础团体中的某个成员对于现实的本质 和怎样处理这种事物充满了信心并基于这种信心提出解决方法这个成员可能认为 自己提出的方法是基于事实的信念或原则但是团体我们这里指的是企业共同 体只有共同努力获得成功以后才能产生同样的信心如果一种提案产生了较好的 作用团体对它的成功也有了共识那么这种价值观就逐步开始上升到信念和最后 到假设的认识转变过程这种转变过程只有在提出的方法持续产生作用如企业决 策者的决策行为得到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时候企业员工才会忘掉自己原来的不信任 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就逐渐形成了无意识状态或曰前意识状态这是企业行为层的文 化现象 企业价值观具有层次性其实现形式一般是由低向高不断攀升的多劳多得 奖惩结合是企业工薪管理的一个基本法则是目前大多数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首 要的也是最为常用的手段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假如员工把自己与企业的关系 确定为一分钱干一分活你出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员工的积极性是很有限的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这一点也要进行十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成本也相当大结果 是管理与监督力所不及的地方员工就没有积极性并且员工与企业只能同甘 无法共苦这里涉及到企业整体价值观层次问题在这一点上日本京都制陶公 司的一件事提供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今闻名于世的日本京都制陶公司成立之初 时业务发展很快因此它的创办人稻盛和夫经常要求年轻的员工加班不但每晚 干到深夜星期天也常常不能休息渐渐地各种不满情绪滋生出来在一次加班过后 一群青年员工在酒店喝酒一个人提议我们应该联合起来用强硬手段向公司提 出要求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并且说如果公司不答应 我们就集体辞职 年轻人血气方刚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们写了按了血指印的抗议书说出了自己的 不满提出了加薪增加奖金的要求他们自信地认为现在公司人手不多这么大 规模的抗议一定能成功但是稻盛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宣布辞 职稻盛没有放弃他进行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说服工作终于扭转了局面使这批人 留了下来这件事让稻盛陷入深深的沉思本来以为创立京都制陶是为了让我的技 术闻名于世现在看来应该还有更为重要的事公司究竟是什么?公司的目的和信 念是什么?要争取什么?他来回兜圈子思路渐渐地开始清晰了让技术闻名于 世其实是低层次的价值观是次要的事情那种想法应该把它抛得远远的经营公司 的目的是为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幸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从 此以后为全体员工谋幸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就成了京都制陶公司的价值目 15 标京都制陶公司再也没有发生过员工辞职的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有高有低有其不同的层次性有的以 利润为最高目标但有的企业把价值目标不局限在赚取最大利润上而是形成一种确 定的理念使自己的工作具有超出赚钱的更高的价值人的天性中不仅有对利润的 追求还有对精神上的价值追求一个人总想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企业领导者如果能把员工在这方面的要求调动起来整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努 力员工就会把在本企业工作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不间断的进程而不仅仅是一 种谋生的手段企业的价值目标也就因此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达到一个新境界 企业的扩张也因此有了永不衰竭的动力 第三节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普遍作用 我们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时代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以 往的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是经济效益但现在的企业越来越把社会效益消费者利益 放在首位这种变化不断向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企业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生存发展 就得随时研究分析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变化的趋势并步步紧随否则就会落伍 日本的企业营销学家称当今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心理正由过去的大家买我也买的 认同化需求转向大家都买我就不买的个性化需求日本的企业为了适应这种需 求变化努力设计和生产批量少花样多并不断翻新的产品而一些坚持大批量十几 年一贯制的企业在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纷纷倒闭破产或转向在社会文化社会 需求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时代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和社会息息相关时时面向社会 的开放型的企业文化不仅现实社会的文化制约着企业生存和发展而且未来社会的 趋势也左右着企业发展的命运因此企业家必须建立顺应未来发展的战略学和 运筹学否则企业将难以发展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10 年前曾收到一份未来学家 的报告预言随着高科技信息工程的发展具有 75 年历史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垄 断地位将面临危机10年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果真在日益膨胀的高科技通讯的冲击 下解体分化为若干小公司并向高科技通讯工程转向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今天畅销的产品明天就可能饱和或滞销仅电脑产品而言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 目不暇接刚刚研制推出第五代产品不久第六代超集成电路又悄然入世这就 向企业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企业家就要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从多维度多视角多 层面上思考和组织企业进行变革而企业的所有变革都离不开首要的变革企业的 观念文化的变革 企业家需要一种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指他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 理状态通常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一位法国学者曾这样描述过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企 业家他们很像勇士能迅速做出决定具有不寻常的精力和毅力满怀非凡的勇气 和果断的魄力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向广阔的经济战场开辟一片又一片创新的领域 他们以一种广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行动准则指导企业运行他们有青年人的好奇心 发明者的创造欲初恋者的新鲜感亚神经质般的敏感性以及建设者和破坏者兼备的 变革意识他们双眼紧盯着国际上国内外的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急 骤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企业家更需要有这种创新的特质和 随时捕捉世界经济国内外经济信息的敏锐洞察力因为未来世界经济将呈现出经济 16 全球化的趋势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生活的国际化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得 到不断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国际相互交往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 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日益加强整个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展 望 21 世纪初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将会进一步加深整个世界将变得更加开放 将变成一个真正的地球村世界经济将日益融合但是各国都试图追求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国际间的经济矛盾冲突和摩擦将不可避免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不 同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撞击常常会成为国与国的企业之间特别是跨国公司内部员 工之间关系融洽的障碍这是企业家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将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还将呈现出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 化并存的趋势很可能在 20102020 年世界将形成欧洲经济圈美洲经济圈和 亚太经济圈等若干个经济集团并存的格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将形成世界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大交融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必须在各国文化相互融合 相互理解的背景下进行企业家应当洞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以便营造本企业的 文化氛围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于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 的增长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不仅在于经济的增长而 且在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文化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处 于最高层次起着统帅和导向的作用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这个大趋势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而更加明显作为新世纪的企业家应当及时发现这 个根本性的转变要研究经济文化一体化在社会宏观问题和企业微观问题中的结合 点要研究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寻求社会宏观问题和企业微观问 题的最佳解决途径 培育卓越企业家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并非是主观设定的而是 靠企业家敏感地触摸时代脉搏从这个基点上去营造企业文化和把握未来这个时 代脉搏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步由原来的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经济学(包括 社会宏观经济学和企业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也必须适应这个转变企业家作为企业的 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上适应这个转变传统的经济学只强 调物质资本的作用传统的企业家也注重企业的资本增值而人本主义的经济学 强调人特别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种转变实际上转变了整 个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从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出发重视 企业的科技人才尽可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顺应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 2.社会消费者从原来的注重物质产品导向转向注重服务经济导向企业家在企业 决策和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也必须由原来的注重产品制造转向注重服务质量把消费 者的利益和顾客满意放在首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只重视物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产出企业也完全遵循 这个铁的制度和法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服务经济的需求日益旺盛服务经济在国 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成为国家现代化与否的一个标志服务经济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 企业形象优劣的重要标志服务经济导向不仅成为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而且成为国家 经济企业经济企业家价值观的一个评价尺度 3.社会价值观念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由原来的只注重简单的物质变化 即生产物质产品转向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类 17 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不停地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逐渐陷入 了唯人论的泥潭殊不知大规模的掠夺性开采和生产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 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把消费或占有自然资源的程度作为衡量民族和个人的自我价值实 现的尺度和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不断提高现代人的生活水准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而 从不考虑对生态自然的开发利用会不会引起资源枯竭不去考虑这种开发会不会影响 子孙后代的利益 旧价值体系习惯于把生产力解释为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只强 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和索取它客观上为人们的一切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掠 夺性开采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破坏生态 毁灭物种和环境资源大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充分兼顾人生态自然的相互关系充分兼顾现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21世纪 的经济学必须正视人与自然交往活动所产生的正负效应使社会经济物质生产以 最合理的方式平衡协调地发展这就要求有远见的企业家重新认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 成员和公民的地位和作用人在自然界不应是一个根据人类利己主义原则做出有 关生态环境生产发展决策的经济人而应当把企业伦理企业道德扩大到自然 界自觉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人 4.各门学科相互交叉的趋势更为明显这是经济文化一体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 反映这个趋势下所形成的交叉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十分强调应用性经济学家研 究视角从纯经济分析转向多元分析一方面要研究经济发展中心理伦理社会等因 素另一方面也要用经济方法分析心理伦理社会法律政治等过程一方面要 研究经济对伦理社会心理的正负效应另一方面也要研究伦理社会心理 法律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分析社会 (宏观方面)和企业(微观方面)经济活动的新视角它将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作 为企业的决策者企业家应当及时地将这种文化现象化为对企业运行的动力从 多层面上寻找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家作为企业人才的组织者本身就是一种稀缺 的人才谁拥有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群体谁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大舞 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社会各个领域的新生事物 每天都在进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革但是企业是 对变革反应最敏感的社会组织企业不是每几年每隔一个时期或每个月进行一次评 价而是每天都要面临市场的严峻挑战顾客不同于一般的选民他们每天都要对企 业的表现投票促进企业的改革在传统工业社会由于作为文明基础的技术相对稳 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企业所处的环境也相对稳定而当今社会新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综合的新产业网络铺天盖地把各个学 科创造的新成果运用于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它同时又对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各个方 面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新型企业和老式企业在目标和基本假设这两方面都存在差 别在传统工业化时代战略资源是资本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不断赚钱在信息时 代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和创造性过去看重的是实物财富现在更看重的是知识 价值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在信息社会人的价值 人力资源是任何组织富有竞争性的利刃 卓越的企业家善于理解员工价值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工作是整个生活 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应当是有趣的越来越多的人在权衡成功所得到的报酬时 18 通常较少考虑金钱上的多少而较多考虑个人成就的满足程度因为现代人的意识中 工作不能仅仅意味着提供一张工资单上的工资现代人还希望工作能表现出工作者本 身及其价值观表现出社会上的差别以及同其他的因素家庭保健精神等保 持和谐一致 企业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而且是一个文化体系在人们的生 活中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家和员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如果能在为人们提高收 入的同时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