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Q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Q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Q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Q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Q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abs tract son w are ou七 幻 u r c l n gisa m a l ns l r e aj 叮证n dofth e gl obald cve 1 o p m ent ofsoft w a re 加 d u s try, asw cnasthc m aj orw ayfor d e v e 她 p 执 g c o u 习 t rytoo pen gl o b a 里 m a l k e 招in tot b e 劝介 w are in d u s try vaiu 。 讹妇 刀 。 r ka n d p alti 咖at c 加th e in t ernati加aldi vi si on ofla bor of 加比 仙at ion t “ 出 n o 】o g y.as tothc a d v a n ta g e s suchascost s , 如m anre source s , in dus t ri ai e n v i m n m cnt 即d 加 dust ryb as is , th e inte 几ationaisof tware o ut sou r o n g in tochiu a bec o m e a o b v i ous t re n d . more and m o l e ente rpr l 转 s p a y a 丘 犯 u s 曲o u ts 0 u r 。 口 9 b a s 比onth e anal ys isof恤e m a l a n d ext e rn alcnv 如nlncnt and q t soft w ar e c o r d p any statu s , 面s p a per u s csinte gr a t e d re s e ax c b m et hod s s u chasth e o r y ana l y s i s , s wo tanal ys i s , a h pm . l b 冈 todi s 。骆th e旧a t 时 始 s u esd u ri n g比 e亡 x p a n s l o u声 oce s s i 川 os o ft w ar e out s o ” rc ing m arketl 七 j s p aperid enti fyth c t arget0 u t s 0 u r c i n g in a i k e t , and di s cuss山 e m arkcta c c e ss . inp r e p a r at l on fo r th om a r k e t la unch, 阮 a rt l d cal so gi v esap o s i ti ve sug g e s t i o n . 心挤。 n 如 : q tco m p auy s o n w a re5 0 几 w 峨 o u 之 so u r a n gm a r k e t d e v e l o p m c n t 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在 本学位论文中,除了 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不包含其他人己 经发 表或公布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 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研 究 生 、毕垦 -枷少 如话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 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 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向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并授权其保存、 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 对 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下才 .己 石 耳 乌 夕月:垄 级 二 乙 。1 1了 l勺 乙 甲 “ 匕 介一 目 廿一 一 枷 7 年乙 月 礴 口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1引言 1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 我国 软件产业的国际 化步伐不断加快, 软件出口 和软件外包取得了 快速 增长,由 于在成本、 人力资 源、 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基础等方面具备 优势, 使当今国 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日 益明显,软件外包日 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软件外包是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 也是发展中国家的 软件产业打开 全球市场, 融入全球软件产业 价值网络, 参与信息技术时代国际分工的主要途径之一。 所谓外包 ( o u t sourca鳍 , 是指企业为降 低成 本, 保留 核心业务和 提高竞争力而 将自己 的部分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性服务企业的一种商业行为。 发达国 家发包给国 外 服务供应商的时 候, 发展中国 家就会 从中 获得新的 商 机和贸易 机会l 。 爱尔兰、 印 度、 俄罗斯等国相继通过离岸软件外包进入了国际市场, 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中印 度软件产业几乎与我国同期产生,如今已 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 国,软件产业整体实力已经远远超过我国. 目 前, 在当今国际服务贸易日 益成为热点的趋势下, 国际分析机构预测, 中国将 逐步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承包国。 对政府而言, 软件外包是当前我国鼓励重 点发展的贸易形式, 对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促进外贸整体结构的 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所在企业q t 软件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 9 98年的 软件企业, 在过去的几年 中, 企业借助于中国 软件产业强大的内 需增长,得到了 较快的增长,并于2 0 06年获 得了国际资本的投资。 q t公司目 前的问题是, 随着国内软件企业竞争态势的加剧, 企业发展出现瓶颈, 企业如果要保持发展并且不断扩大规模, 必须要找到新的业务领域利润增长点。 由 于 环境的 经济全球化的 进一步深入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中 国己 成为继印 度之后, 下一 个外包的热点国家, 大量涌入的软 件外包需求, 为中国广 大软件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 面对蓬勃发展的国内 软件外包热潮, q t公司己明 确了 企业的下一步业务重点目 标之一就是开拓软件外包市场. 然而作为一家长期在国内 市场发展的软件企业, 选择参与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 将是一项几乎从零开始的工作。 企业将面临着竞争环境的分析,自 我实力的评价, 外 包市场的选择, 进入渠道的比 较, 市场启动准备及策略等一系列的工作。由于本人在 工作中, 对软件外包市场有一些接触, 同时, 通过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 阶段的学习, 初步了 解了一 些决策, 运筹学、 市场等方面的 相关理论, 因 此尝试运用 这些方法对企业的软件外包市场开拓进行深入的研究, 希望能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 作实践相结合,进行有益的探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 1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文献综述 从严格意义上定义, 外包分为生产型外包和服务型外包。 在本文全文中, 除特别 ,文章内所提到的“ 外包”,一律明确为 “ 服务型外包”范畴。 2出 l指 外包作为一个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 在20世纪80年代被欧美等发达 国家的企业普遍接受,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形式 下, 应用项目 外包方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它不再仅仅出于降低成本 的需要,而是企业追求卓越战略的组成部分。 外包产生 最早是 集中 在计算机、 信息技术 及相关服务 领域图 , it外 包、 软件外包 是当时外包的主要内容,外包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与发达国家企业的it外包、软件 外包的案例不断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外包领域的不断扩大, 外包逐渐延伸至一系列企业管理事务, 企业可以 将某 个业务流程环节分离出来,交给外包公司来做,外包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大。 图1 一 1 外包主要业务类型 1 . 2 。 1国 外相关理论 研究 “ 外包” 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及仅仅是在十几年前。 根据软件业巨 头冠群电 脑 ( c o m pulerass 州ated) 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嘉廉的 说法,“ 外包” 这个词在19 89年了 月开始便经常被首席执行官们提及3 。 曾被美国 财富 杂志誉为美国外包领域的重要权威mi cha ele c o r b e tt 先生在 管 理外包关系一文中提到,在 i bm工作期间,他被要求形成一个以ism公司软件服 务业发展战略的计划。 随着那个战略的展开, 他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在利用公司的专业 技术和资源为ibm最大的客户们提供设计、 安装和运行服务方面存在着大量的机会。 2 南京 理 工大学硕 士学位 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1 9 8 9 年ibm公司与柯达公司的合作是一个里程碑, 这次合作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结 晶, 它是最早地引起广泛关注的外包交易 ( 合同) 之一。 在这个交易中, 柯达公司宣 布, 他们正在将公司中 的电脑操作, 门 禁, 存货以 及大型设备从公司剥离、 出 售, 今 后公司向 提供该服务的 公司租用这些服务闭 . 外包行业的迅猛崛起应该归功于 “ 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的普及。这来自 于加 里 哈 默 尔( g ary h a m el ) 和c k 普拉哈 拉 德 ( c k pralah ad) 于19 90年在 哈 佛商业评论 ( h axva rd加s in es s revi ew) 发表的一篇文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气飞 、 e c 匀 r e 自m p e 渤沈ofth 。 伪卿ratin n)。 核 心竞争力理论认为: 企业是资 源和能力的集合, 企业之间资源的异质性或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的关 键因素,即核心竞争力。应该把与企业战略密切程度低的流程或业务外包出去。 目 前 , 对 外 包比 较 有 代 表 性的 描 述 有以 下 几 种旧 : 表 1 . 1外包定义的代表性描述 提出者内涵界定 loha n dv e nka t r a . a 刀 ( 1 9 92)外部供应商在涉及用户组织的 信息技术基础的 物质资源 或人力资源方面做出的显著贡献 g i l l e 难r a s h e e d ( 2 0 0 0 )从用户到供应商的资产转移, 由供应商负贵外包业务 a l t i n k e m e r ( 1 9 9 4 )把一个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职能转包给外部供应商的行 为, 由 供应商代表组织利益进行管理 份 i l l c ock s e t a l ( 1 9 9 5 )为获得预期结果, 把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和相关服务交给 第三方管理 g r o v e r ( 1 9 9 6 )把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职能交给外部服务供应商的实践 十几年来, 学术界人士发展了多种多样的理论, 并为他们的理论寻求实践的支持。 。oou、 g r o vcr和飞 七 n g 在他 们1 9 95年发 表在 信息 技术 期 刊 上的 信息 技术 外包的理论视角一文中提出了分析信息技术外包的资源基础理论 ( u “ 笼 七 as ed 比 e o ry) , 资 源依 存 理 论 ( resourcod ep 比 d e ” c y ) 、 交易费 用 理 论( tran sactioncost t b eo r y ) 和 代 理 理 论( a senc y th eo 理 ) 比 。 马丁 汉克斯和雷哈克尼在其发表在 第32届夏威夷系统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 中的 信息技术外包: 公共部门 和私营部门的概念化实施 一文中 提出了核心竞争力 理论、代理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和伙伴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川 。 罗伯特 克莱普尔认为, 信息技术的外包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 要求一定的管理技能及审慎的态度,而这在企业其它职能领域的外包中可能并不需 要。因而,精心管理外包关系以 确保外包需求的满足和良 好的成本效率十分必要。 dir 咖uald。等人认为,根据战略意图,可以把信息技术外包划分为信息系统改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 巧 恤p roveme ni) 、业务提升 ( b us in e ss 腼p act)和商业开发 ( c o n u ” c r d ai loil a t i o n) 三种类型卿 . 信息系统改进型外包是指组织通过外包提高其核心的 15 资源的绩效,从而达到其改进 15的战略目 标。业务提升型外包的主要目 标是通过外 包使it资 源的配置最有效的提升业务绩效的核心层面。商业开发型外包是指通过外 包为组织产生新的收入和利润或抵消组织的成本从而提高组织it的投资收益。 按照价值中心的方法, n . venkatr 神 n 将信息技术外包划分为成本中心型、服务 中心型、 投资中 心型和利润中 心型外包阅 。 成本中 心型外包是指通过 it外包在强调 运行的效率的同时使风险最小化。 服务中心型外包是指通过外包在使风险最小化的同 时建立基于it的业务能力以 支持组织的现行战略。 投资中心型外包是指通过it外包 使组织对创建新的基于it的业务能力建立长期的目 标并给予长期的关注。利润中心 型外包是指通过it外包向 外部市场提供it服务并获得不断增长的收入并为成为世界 级的it组织获得宝贵的经验. 外包面临众多风险, 因而外包的预期收益可能难以实现。 所以必须对外包的风险 进行分 析。 m i ch al c j . hd 、 s l i e 只wil l c ocks和n av i d ere n y 于9 6 年在 斯隆管理 评 论 上 发 表的 the 侧 sks ofouts ou r c in g rr 一文中 , 将 外 包风险 划 分为 十一 种: 弱势管理的可能性、 员工的经验欠缺、 商业的不确定性、 过期的技术、固有的不确定 性、 潜在的成本、 组织失去学习能力、 丧失变革能力、 产生持续性 “ 三角”关系的危 险、技术的不可分割性和外包焦点的模糊性等110。 克拉克、 兹马德和麦克格雷对外包风险进行了总结, 他们认为, 首先外包可能不 会降低信息技术的成本。 其次,风险还来自 特定外包商公司的本性及其行为。第三, 由 于外包, 你 切断了 组 织学习 所处商 业领域技术的 最新发展及应用的 途径。 第四点, 由 于外包你将失去一些灵活性 川 。 罗伯特. 克莱普尔和温德尔 琼斯在 信息系统、 技术和服务的外包 一书中对 防范风险的方法进行了 总结, 并将其归结为: 控制外包决策, 选择合适的 外包商, 通 过完善的合同限制外包商的投机行为以 及管理外包关系。 1 . 2 . 2国内 相关理论研究 中国的外包服务起步于90年代,基本与印度同步。国内的专家与学者围绕外包 的课题,做了理论上的探讨。 李竿蕾将外包归因于 “ 比 较优势理论” 、 “ 战略管理理论” 、和 “ 交易成本理论” 三方面。 李苹蕾认为, 外包指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资源包给外 部资 源 供 应商。 关于 外 包的 相关 英文 名 词 有“ 外 部合 约 ( c o ui r a c tin g out) ” 、 “ 专 用 化 ( p r i v ati z in g ) ” 、 “ 外 部 依 赖管 理 ( m a n a g emen t b y 朗in g outs 渝) ” 等。 中 文则 有“ 外 包服务” 及 “ 资源外取”等名词 阁 。 南京 理工 大学硕 士 学位 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荆林波在其文章 全球外包服务发展与 风险规避中提到, 业务流程外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式, 外包服务的动机从最初的 降 低成本逐步 过渡到 提高 核心竞争 力 网. 姜凌等人认为, 目 前我国的软件外包项目 大多为 低端外包出口, 中 高端的项目 很 少, 不利于软 件产业的长期发展和做大 做强。 国家和企业应从软件产业政策环境、 开 发过程管 理、 教育和 人才等方面加 快 建设t。 彭一峰在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我国 对策分析中 提出, 要大力培养 服务外包方面的人才, 虽然我国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有优势, 但成熟的服务业不能长期 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来维持竞争优势。 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 服务供应国, 不仅要有 过硬的 技术, 更要有先 进的 管理, 而 这些都必须 依靠大量 专业人才来实 现tl6。 1 . 2 . 3发展方向 学术界对外包的未来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总结 起来有以 下几种趋势, 由 此 我们可以 对外包未来的发展有所把握。 ( 1) 越来 越多的大公司采用外 包的形式 在一些小公司通过外包获得内 部不能提供或无法提供的 信息服务的同时, 一些拥 有成熟信 息技术部门 的 大公司 也开 始外 包他们的 信息技术职能 ( 例如kod ak, a mericanst and ard ) . 越来越多的 大公司 认识 到 拥有数据并 一定 要处 理数据, 认识 到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先进性, 他们认识到通过外包可以 将其资 源集中到具有更高 价值 增值的 业务上。 (2 )外包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范围更广、 程度更深 在上世纪70年代, 信息技术外包主要是应用包程序、 合同程序以 及特定流程服 务,到了90年代,无线通讯的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开发以 及系统运行成为信息技 术外包的主要内 容。 现在越来越多的 信息技术外包涉及到企业的关键业务, 客户和外 包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对于外包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劝 客户外包的职能将越来越多 随着像k odak这样数亿美元的 整体外包项目 的流行, 很多的公司都将越来越多的 职能进行了 外包。 l oh和v e nkatr 绷an指出, 仅仅用简单的 二分法将信息技术职能划 分为 “ 内部职能”和 “ 外包职能”已 经不能反映出信息技术职能管理的复杂性。 (4 )外包服务的 提供者将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任 以 前外包服务商被认为并不承担管理责任, 即使他们承担着一部分业务。 但是今 天, 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愿意而且渴望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 在一些实际外包项目 中服务提供商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5 )客户和外包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正在改变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外包服务的提供者和外包服务的供给者之间的业务关系正在转变为一种伙伴关 系, 而不仅仅是客户和提供商之间的买卖关系。 1 . 3本文的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论文首先运用文献法、 历史研究法等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 研究了 外包的相关理论发展、 产生动因以 及目 前国内 外现状。 在此基础上, 通过图表分析法、 对比 分析法, s wo t 分析法等研究工具, 研究了目 前软件外包的世界格局, 中国 现状 等内 外环境, 以及企业的软件外包竞争力。 进而, 文章围绕企业的软件外包目 标市场 选择、 市场进入模式、 企业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工具, 确定了企业软件外包目 标市场, 提出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进入模式, 并对市 场开拓的准备工作提出了 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 . 4本文的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本论文以 实际企业为背景, 在内 外环境分析以 及公司现状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企业在软件外包市场拓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 研究。 提出了适合企业发展的软 件外包目 标市场以 及合适的 市场进入模式, 并对企业软件外包市场开拓的准备工作提 出了有效的建议。 论文的 第二章概述了软件外包的定义及产生动因, 以及目 前世界软件外包市场格 局现状。 第三章描述了o t 软件公司的企业经营现状, 在分析了国内软件外包市场环境的 基础上, 运用s wo t分析模型, 分析了q t软件公司开拓软件外包业务的优势、 , 劣 势、机会和威胁。 第四章在详细分析了国内主流软件外包市场日 本市场和欧美市场的差异性基础 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工具, 协助企业确定目 标市场。 并围绕市场的进入模式进行了探 讨。 第五章结合q t软件公司的现有情况, 就企业的市场启动工作进行了探讨, 提出 建议和对策. 南京理 工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2国际软件外包市场格局综述 2 . 1软件外包概念 软 件外包(s。 如areoutsou rc in g ) 是 指企 业为了 专注核心 竞争力业务 和降 低软 件 项目 成本, 将软件项目 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 求活动。 它主 要包括企业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 应用软件系统集成、 测试与维护、 以 及应用系统的 数据服务等。 软件外包服务已 经成为整个it市场的亮点之一。g art ner 的分析师指出,软件外 包的一个重要目 的就是降低成本。 企业专注自 身核心的业务, 把it业务外包出去, 这 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按照开发层次划分,通常软件外包项目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 低端的外包加工。 承包商不参与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仅负责其中整个 系统某些子模块的编程,或将设计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以及测试; 第二层, 中端的外包加工。 承包商不参与需求分析, 参与系统设计活动, 包括概 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第三层, 高端的外包加工。 承包方参与客户整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包括需求分 析、 系统设计、 软件编码过程, 其重要的特点是参与客户的需求分析过程, 包括问 题 分析和需求分析。 编程与测试: 摸决编窟 程序月妈 凑功翻试 低 端 图2 一 1 软件开发层次示意图 软 件外包 按承 包商相 对于客户的 位 置可分为 本土 外包, 近岸外 包和离 岸外包lle。 本土 外包(on 一 sit e outs o u r c i n gl: 承 包商和客 户位于同 一 个国 家或地区, 便于现 场 服务,是传统的软件外包服务模式. 近 岸 外 包(n e arsho re ou 、 sou心 ng) : 承 包 商 和 客 户 地 理 位 置 较 近, 往 往是 邻 近 国 家。 例如, 美国很多公司把工作外包给加拿大或墨西哥。 近岸国家很可能会讲同样的 语言、 在文化方面比较类似, 更易沟通。 地理位置相近, 旅程费用低, 并且通常提供 了某种程度的成本优势。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r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离岸 外 包( 。 地b 。 代 ou t so u rc in g ) : 承包 商 和 客 户地 理 位 置 较 远, 主 要目 的 是 利 用 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人力成本优势。 如印度、 爱尔兰、 中国都是目 前离岸外包的热点国 家。 2 . 2软件外包产生的动因分析 it 技术,尤其包括其软件部份,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作为企业提高竞争 力的最有效手段而被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所采用,这些企业因而相继建立了自己的 it 部门。 但由于发达国 家本土软件人才供不应求、人力成本昂 贵,随着市场竞争加 剧和经济全球一体化, 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自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寻找软件外包的 机会,尽量将自己it部门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 包括海外人力成本较低国 家的 软件服务商。 显然, 降低成本是企业外包的最初动机, 其最终目 的是提升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 软件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 核心和灵魂, 它具有高度标准化、 通用化的特征, 是 高度全球化的产业。 以网络和通信设施为基础, 这一产业己 经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 上下游无缝对接。 软件产业的这些特性使得软件业适合开展外包业务。 对国际软件业 务外包( gso)的承包商而言,承接外包业务意味着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对软件外 包的发包商而言, 外包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从软件外包产生的动因分析, 主要有以 下两大动因: ( 1) 企业利益驱动是软件外包发展首要动因 1) 软件外包有利于企业大幅削减成本 在软件开发成本中,人力成本占 到75% 左右的比 重。国际软件业务外包迅猛发展 的初始原因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中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降低企业在 软件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本。2 0 00年, 一个中等规模开发项目的软件功能点的成本在美 国 是8 95美元, 在德国 是1 1 5 0 美元, 而在印 度是90美元, 在中国是74美元。因此, 微软、 1 脱、 s un、 sap 、 b ea等公司纷纷在印度和中国开展了 软件研发的外包, 目 的是减少软 件研发成本。 发达国 家企业将软件服务外包至人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 家平均可使总 成 本 节 约 4 佛 一 5 0% 叫 。 例如, 印 度最大的 技术服务公司 印度塔塔咨 询服务公司( t ata c o nsult ancy servi c e s , 简称t cs) 2 o 04年从印 度各大学、 学院引进的毕业生的年平均工资在25万一 35万卢比之间, 相当于 5 7 35美元至8 0 30美元, 这个数字大大低于美国 大学毕业生的 平 均年薪。在印度开发软件的综合成本比在美国本土要低4 叽6d% 。 通过外包方式调整业务结构,公司业务成本可以下降1 0 一3 0%。尤其是跨国 外包 更可以利用全球的时区差异,大大降低晚上不工作的时间成本。 以美国银行将数据处 理的业务外包给印度的数据服务公司为例,由于美印两国的时差为10几个小时, 正好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 务市场拓展研究 美国银行可以 在晚上下班时将结算等数据整理的工作交给正处在早上上班时间的印 度外包公司进行,美国公司在第二天上班时就已 经收到整理完毕的数据。 显然,这种 外包模式对发包方和承接方来说是一种“ 双赢” 的选择,已 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 用 lsj 。 2) 软件外包可以使企业更加便利地得到专业技能和资源 目 前, 软件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致, 而外包业务的承接商将自 身业务集中 于某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领域, 从而能 够提供本领域的专业工具、 特殊技能、 专 业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具有专业化的优势。 同时, 由 于外包业务服务商能 够将产品 研 发、 员工培训等方面的 成本分摊到许多而不是一个用户身上, 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的 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它发生的费用要比发包公司自己采购和开发低廉得多。 因 此,软件外包对交易双方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 3) 软件外包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 内部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将软件业务外包无疑是一个充 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 包, 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价值的核心业务上, 巩固和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例如, 微软公司本着重点发展自己擅长的业务、 确保在核心业务上具有竞争优势 的原则, 进行了内 部改造。改造后,微软只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即开发普及软件产品, 在提供客户服务和支援方面, 则与其他软件公司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合作完成。 其他的 业务,从为微软员工提供技术支援到生产套装软件,全都外包了出去。 4) 软件外包可以 适当降低风险 软件开发是创新性很强的工作,再加上技术、市场的变化非常快, 导致软件开发 过程中 存在着各种风险。 事实上, 很多 软件开发项目 是以失败告终的。 将软件业务外 包出去后, 发包商可以与服务商分担风险, 实现了风险的部分转移。 例如, 戴尔公司 虚拟外包了所有的零部件、 软件和非装配生产流程的设计和创新工作, 重点发展它的 核心能力:即理解客户需求、 物流管理和部件集成,发现核心能力的任何增值机会。 通过外包策略, 戴尔公司避免了 在软件研发领域的巨 大投资, 更重要的是规避了 研发 失败带来的风险。 5) 软件外包减少资金消耗 在员工和资产节省上的回 报是测度一个发包商实施外包策略效率的有效途径。 资 金项目 支出( 如计算机系统等) 通过外包的合同方式进行, 这样能够减少公司在非核心 业务、 无利润回报的服务上的资金投入。另外,在决定信息技术外包( rro)后,客户 可以将部分资产( 如计算机、 大型系统等) 出售给外包服务商或其它购买者, 客户就能 得到分期付清或一次付清的现金收益,补充企业的现金流。 (2 )国家政策的 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离岸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 9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1)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支持 离岸软件外包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视为进入全球it产业国际分工的大好机会, 爱尔 兰和印 度软件业近年来的飞 速发展, 特别是在出口 方面的 增长更是刺激了 发展中国家 对于 承接离岸软件外包项目 的 兴趣。 为了 增加国民就业机会, 创造外汇收入, 增强软 件企业实力, 进而促进本国 软件产业的发展, 许多发展中国 家都在税收、 管制、 投资 等诸多方面制定了 相关的扶持 政策, 鼓励离岸软件外包的发展。 2) 美国等发达国 家相关政策的间接促动 进入21世纪, 美国的科技移民 政策开始严格限制到美国 工作的研究人员数量。 根 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调查,2001 es 2 0 02年,科技移民的签证减少了55% ,许多高 技术工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专 业人才,因而不得不将部分高技术工作实行离岸外包。 美国的初等教育相对滞后于科技发展, 不能培养出足够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科 技力量。软件及其他高科技服务业的离岸外包在美国得到持续发展。 市场研究公司 e val ueserve 在2 0 03年10月的一篇报告称,劳动力短缺和移民 控制 使离岸外包对于保持美国 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该公司预测, 人口 老龄化和低增长率将 使美国到2 010 年缺少5 60万劳动力。 除了移民 之外, 尚有130 万技术劳动力缺口需要靠 离岸外包来解决。 由于成本低、 灵活性大和可以 利用受过良 好训练的人员, 离岸外包 可以 提高美国公司的竟争力。 而且, 如果当地经济增长了, 这就意味着为美国企业的 产品和服务提供了 新市场。 据这篇报告称,每个价值1 00美元的工作外包到海外,都 将给美国经济重新投资1 3 介 一 1 45美元。 由此可见, 外包可给美国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 益, 外包是市场经济规律驱动下众多 美国 企业的必然选择, 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由 于失业和贸易逆差问 题, 美国国内不断有人声讨it外包行为, 但公司并无妥协 姿态。 g art ner 公司对美国本土1 0 00家公司进行的调研中, 8 叽的公司都表示他们的离 岸外包计划将不受任何影响。 美国 信息产业协会主席哈里斯 米勒认为, 离岸外包可 以 保证美国 企业的 竞争力, 盲目 的 保护主义只能损害企业的 利益。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 潘在回答记者关于美国 离岸外包和贸易逆差问 题时明 确指出,“ 决定美国 工人命运的 是教育,而不是贸易和业务外包”。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本能, 在崇尚充分竞争的美国, 既 然it外包可以保证企 业的竞争力, 政府绝不会无视企业的 利益。 可以 相信,离岸软件外包仍将继续发展。 23软件外包市场的世界格局 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90年代中期以后获 得较快发展。 据i d c分析, 近几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平均每年以29. 器的速度增长,2 0 04年, 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了3 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 。 而且这一市场的规模正在 南 京理工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 公司软件外包业 务市场拓展研究 3qt软件公司企业现状及开展外包业务s w o t 分析 3 . 1 经营现状分 析 3 . 1 . 1企业情况介绍 q t 软件公司成立于1 9 98年, 是由 科技人员自 筹资金成立的民 营软件公司, 专业 从事软件产品研发、 推广、运营的软件企业。历经多年, qt 软件公司已成为江苏地 区小有名气的软件服务商, 从十几名员工、 1 00多平方米办公场地, 发展到现在近3 00 名员工, 5 0 00平方米办公场地的企业, 注册资金1 000 万元人民币, 2 0 05年营业收入 近 5 0 00 万元人民币。公司 通过国际通用的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c 翩il e v el 3 的评估,同时在欧洲市场成功融到近1 7 00万美金的投资资金。 q t软件公司的发展主要源于抓住了市场的两个机遇, 一是在2 0 01年的时候抓住 了国家在出口退税上的一个政策启用而带来的软件市场, 借助于这个产品机遇, 公司 的资金积累迅速扩张, 企业的客户也达到了近3 万户, 公司成为国内该领域的软件产 品的主要提供商。二是在2 0 02年抓住了电 子政务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热潮。公司是江 苏地区 较早介入电 子政务产品领域的软件提供商, 并形成了 地区领先的 地位。 目 前产 品在省市政府的许多相关部门及部委办局均有使用,这两项主打产品系列己成为q t 软件公司稳定的业务收入来源。 现在,q t软件公司的主要产品领域在税务、电子政务、通信和智能商务方面。 500 呵 一一 二 下 - 笋澳 月 。 。 。 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碱一曰 ” 呻一 !313“ 尹鑫 ) 300 咋一番甲 尸靡- 一 川 “ 00 州, 坦 。餐量纽/ , 。 。 。 户子.,卜叫一 一 一 钻一一州 uu u 一 .套/蜜了 : 0 一一 瑙 谬 , 幽- 衬邵 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 一 3 , 3 3 1展t 1袋 二l 图3 一 1 2 0 0 1 一 200 5 年企业营业收入 ( 单位:千万元人民币) 南 京理工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 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1200 r二二撇噩封t 0 0 0 几一1日 钊 ll; l 一巍 盛 皿 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 t ;4 1 3 飞 图3 一 2 (x)1 一 0()5 年企业利润 ( 单位:千万元人民币) 3 . 1 . 2企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q t软件公司这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 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并且得到海外融 资, 但是从2005年后, 企业的经营者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 1) 随 着国内 市场企业竟争的日 益加剧以 及国外软件厂商的大举入驻, 企业所处 的竞争环境日 益严峻。 企业现有的核心软件产品己 经进入成熟期, 销售出现瓶颈, 营 业增长速度放慢, 出现疲软。 如公司的税务产品在江苏省己 基本覆盖, 每年新增用户 数量有限. 其他省市的 推广存在着地方职能管理部门的 进入壁垒, 推广存在难度, 市 场增长有限; 电子政务产品由于受地域的影响, 一直局限 在省内, 而由于没有全国性 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 加之目 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价格己从最初的几十万元一套, 下降到现在的十几万元甚至几万元, 收入和利润都大大下降, 但人力成本并没有明显 降低。 (2 )企业的成长靠产品的支持, 而软件产品研发是一项时间长,风险高的投资, 有时即使产品研发成功, 市场未必能取得好的收益。 由于企业目 前并没有很好的新产 品项目市场投资机会,新产品研发出现停顿,严重威胁到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3 )虽然企业成功地得到了海外投资,但是如果企业的发展没有跟上行业的发 展, 没有维持一个健康向 上的 趋势, 那么就存在着资金撤出的风险, 企业也就可能失 去吸引更多海外资本的机遇。 所以,自2 0 05年以来,如何发掘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点,成为公司经营者 十分关注的问题。 3 . 1 . 3拓展软件外包业务动因 虽然一直在软件行业内发展, 但是由于企业一直关注主营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对 于软件外包行业没有过多接触。2 0 05 年年底,由于业界伙伴一次偶然的介绍,公司 的软件部门承担了一项由日本留学人员转包的外包开发, 这也是公司第一次真正接触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比 较, 江苏及南京的外包整体环境氛围与企业的实力还有待提高, 企业数量少, 区域 分散, 没有形成整体地区 优势。 但是江苏的 经济环境好, 政府重视程度高, 支持力度 大,对软件外包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 3盯软件公司开拓软件外包5 和t 分析 从前文的世界软件外包环境分析和国内软件外包市场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世界 软件外包的巨大市场容量以 及向中国转移的发展趋势, 将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极大的 市场机遇, 软件外包, 软件出口 在中国软件产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大, 对于身处在这个 发展环境中的软件企业,如果把握好机遇,可以再次实现突破性成长。 对于o t 软件公司 而言,软件外包业务是一项全新的 业务领域,企业基本上是从 零开始。 在市场开拓启动阶段, 企业要对自 身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正确识别企业的 优劣势,才能据此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与策略。现对q t 软件公司发展软件出口的 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以下分析。 3 . 3 . 1 优势分析 总体而言,q t 软件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 ( 1 )地处国内发 达省份江苏和国内软件出口 创新基地南京,q t 软件公司的环境 氛围相当有利。 (2 )通过几年的经营积累, 公司有较好的企业资信和品牌效应, 在江苏地区拥有 一定的知名度。 . (3 )企业拥有一定的 海外资本 投资,企业资金相对雄厚,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4 )q t 软件公司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 mm 3级评估,具备了良 好的软件 出口企业资质。 c m m,即软件能 力成熟度模型, 是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企业中的以软件能力为 标志的软件活动。 它是美国卡内基 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受美国国防部的委托开 发的。 c 删主要它能帮助软件企业改进和优化管理,在提高软件开发水平和效率的同 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软件生产工程化, c m m 共分为5 级认证,5 级为最 高层级侧。 c m m已 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认可,并对计算机软件行业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它 可以 通过对软件组织软件能力的评价、 软件过程的评估及改进, 提高开发软件产品的 能力和质量,是我国软件企业走向世界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 前中国地区通过c mm三级以上认证的企业约在2 00多家, 江苏地区2 0 余家, 从 这点上而言,q t 软件公司具有较好的外包启动基础。 ( 5) q t 软件公司己 经积累了一批具有丰富项目 经验的管理与技术人才,一支有 较强开发实力的软件开发队伍,已有较多的项目 管理经验与开发实绩。 24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 t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业务市场拓展研究 3 . 3 . 2劣势分析 q 丁 软 件公司的劣势主要在于: ( 1) 公司目 前仍主要立足于国内 市场, 企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仍是国内 项目 , 外包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没有经验积累。 (2 )企业在外包行业界没有知名度,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弱,缺乏国际品牌形象。 客户对于q t 公司在合作方面必定持怀疑态度,对企业的认可和接受还需要时间的检 验。 (3 )企业中能够满足外包业务需求的专业项目 管理、 质量控制人才欠缺, 外语沟 通能力较弱, 一支成熟队伍的组建需要时间和项目 的锻炼。 (4 )虽然企业通过c m m 3 级评估认证, 但是企业的实战经验非常少, 外包管理流 程需进一步学习完善。 3 . 3 . 3机会分析 ( 1) 世界外包向中国的转移趋势带来大量市场机会。 随着跨国企业和西方社会对 中国了 解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对于中国新兴劳动力语言能力开始认可, 再加 上中国相对印度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 目 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认可的继印 度之后的外 包第二目 的 地, 预计2 0 09年将达到2 94. 3 亿美元, 国内 软件外包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 (2 )较早进入国际软件市场的国家, 如印 度和爱尔兰, 已 经开始向 价值链高端的 爬升,这将为中国的软件企业进入外包低端市场让出一些空间。 (3 )江苏是全国 经济大省, it产业强省, 南京致力打照“ 中国软件名城” ,良 好 的 产业环境会吸引各类众多寻求外包合作伙伴的企业来到当地,带来合作机会。 3 . 3 . 4威胁分析 ( 1)行业领先者的威胁。 国内比 较成功的软件出口 企业如中软、 东软、 大连华信、 上海宝信等企业已 经形成较强的实力, 现还正在积极进行规模扩张。 由 于外包行业对 企业的 规模要求较高, 以 及行业对软件外包市场预期的 普遍看好, 资本运作也开始逐 渐进入一些软件出口 企业。 如2 0 06年起, 国内 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已 经发生了 一连串 的并购事件,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2 )国内 新进者的威胁。 虽然软件外包在中国也是起步不久, 但是由 于市场份额 的庞大及机会的不断增多, 加上国家的重视和推进,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软件企业, 将外包业务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关注并不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