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摘 要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 根源。董事会和管理层分别代表着所有权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两种之间的矛盾由 此而生。根据多年来学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认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是权 力配置,合理有效的权力分配能够提高公司经营绩效。董事会拥有监督制约管理 层的权力,管理层拥有实际决策、经营公司的权力,对于两者权力之间的制衡和 分配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本文着重考察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 中为了更全面地考察公司绩效, 本文将公司绩效分为公司会计绩效和公司市场绩 效分别探讨。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 选取了相关管理层权力指标。 本文选取我国主板上市公司 2006 年-2010 年数据进 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并归纳从中得到 的启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均与公司市场绩效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 董事会 规模对公司会计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而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会计绩效存在显著负 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均与公司市场绩效显著负相关;(3) 董事 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变量的影响不明显;(4)董事会结构部分变量对管理层权力 部分变量-公司绩效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董事会结构 会计绩效 市场绩效 abstract the source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is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system. the board and management are separately on behalf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s and agents, therefore, the conflict comes out between the two arises.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study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core of the companys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is the configuration of power, becaus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istribution of power can improve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board has the power of supervision of manager and control management, while the management has the actual decision-making powers of the operating company.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between both kinds of power.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mutual relations among the powers of the managerial power, board structure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for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corporate performance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f accounting performance and market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the relevant managerial power indicators are chosen. this paper selects panel data from the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main board in china in the period of 2006 to2010 to do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nd revelation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nagerial power and the companys accounting performance; both the unity of the managerial power and the board and managerial ownership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arket performance.(2) the board siz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ompanys accounting performa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board independence and corporate accounting performance; both the board size and the board independence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companys market performance. (3)the structure of the board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managerial powers. (4)the board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nsitivity between some of the variables of the managerial power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keywords: managerial power; board structure; accounting performance; market performance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理论基础.2 1.2.1.委托代理理论中的管理层权力.2 1.2.2 管理层权力理论中的ceo权力 .2 1.2.3 其他理论中的ceo权力 .3 1.3 选题意义.3 1.4 论文框架 .5 第二章 文献回顾.7 第二章 文献回顾.7 2.1 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绩效.7 2.1.1 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 .7 2.1.2 管理层任期与公司绩效 .8 2.1.3 管理层教育背景与公司绩效 .9 2.1.4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9 2.2 董事会结构与管理层权力 .10 2.2.1 董事会规模与管理层权力 .11 2.2.2 独立董事与管理层权力 .11 2.3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11 2.3.1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 .11 2.3.2 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 .12 2.3.3 董事会持股与公司绩效 .14 2.4 本章小结.15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16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16 3.1 研究假设.16 3.2 研究设计.17 3.2.1 管理层权力及其计量 .17 3.2.2 样本选取 .18 3.2.3 变量选取 .18 3.3 研究模型.22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24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24 4.1 描述性统计.24 4.2 变量相关性统计.25 4.3 实证结果分析.25 4.3.1 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25 4.3.2 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27 4.3.3 董事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的影响.30 4.3.4 董事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公司绩效敏感性的影响 .31 4.4 本章小结.34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36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36 5.1 研究结论.36 5.2 有关启示.37 5.3 研究局限.38 参考文献.40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6 致 谢.47 参考文献.40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6 致 谢.4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以来,公司治理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之一。公司治理的核心是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并以此平衡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提高公司经 营绩效及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兴起,企业之间的 竞争也愈演愈烈,各种公司内部丑闻、公司倒闭案件增多,例如美国安然公司因 欺诈丑闻最终破产的事件,这一系列教训使公司治理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公司发展, 提高公司价值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公司绩效作为反映公司价值 的一个重要指标,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债权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现代公司的 显著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者分离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其中 所有者是股东,经营者是管理层。管理层权力是管理层执行自身意愿的能力,以 及在公司治理出现缺陷的情况下,管理层所表现出超出其特定控制权的影响力。 人们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提升和改进,其实质就是对管理层权力配置的改进, 以使其更为适应公司发展和价值创造的需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管理 层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带来代理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寻租行为,使得管理 层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在沟通管理层与股东沟通之 间扮演者的桥梁角色,股东直接控制董事会并间接控制管理层,本身对公司绩效 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在国内外很多文献中都能够得了论证。董事会拥有聘用经 理人和制定经理人报酬的权力,同时对管理层拥有约束和监督的权力,是公司内 部治理的一个重要机构。 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中以董事会结构为对象较为常见, 考察董事会结构对公 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多。而相比之下,对管理层权力的研究多着眼于管理层 权力与薪酬之间存在的关系, 对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也多停留于对 管理层权力的宏观考察,其中大多数是以 ceo 权力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 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下,考察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不多。随 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主板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公司内部董事会结构的设置和管理 层权力的配置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 忽视公司内部治理也 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美国的安然公司便是教训。因此,探讨管理层权力、董事 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第一章 绪论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董事会对管理层权力的约束机制、 结合现有国内外研究文 献,本文将提出相关假设,并以我国上市公司 2006 年-2010 年数据为样本,运用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揭示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 1.2 理论基础 管理层权力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 考察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绩效影响 的研究文献很多,其中有不少基于相关理论的探讨,其中较为典型的理论有:委 托代理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等。 1.2.1.委托代理理论中的管理层权力 在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中 berle 和 means(1932)提到,现代公司的 特征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并认为管理者权力过大有可能侵害所有者的利益。 jensen 和 meckling(1976)分析了公司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指出两者之间 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和利益不一致,加之信息不对称会 产生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理论着眼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激励和监督关 系,以及两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在现代公司中,董事为股东的利益而工作,代表 股东利益;经理人作为代理人,在实际运作中发挥管理作用。股东以代理合同的 方式对经理人(管理层)施加限制,董事会拥有决定经理人薪酬和聘用经理人的 权力。董事会的作用就是监督管理者公司战略决策和执行的行为。然而,这并不 能消除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综上所述,代理理论是从股东与管理 层权力配置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问题。 1.2.2 管理层权力理论中的ceo权力 对 ceo 权力及其构成的研究是管理层权力理论的重点, 该理论认为 ceo 权 力来自其管理工作的性质。早期研究(french and raven,1959;emerson,1962; skulia,1977;finkelstein,1992)对管理层权力,特别是 ceo 权力进行的分类大 多是依据直接的感性认识。finkelstein(1992)认为 ceo 的主要任务是应对公司内 部来自于董事会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公司目标、外部制度环境 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将 ceo 权力分为组织上的权力、所有权权力、专 家权力和声望权力。 ceo 职位本身已经决定了经理人拥有很大的权力, 假设 ceo 同时被授予其他头衔,那么其权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ceo 2 第一章 绪论 兼任董事长,其权力难以得到有效地制衡。一般来说,在公司内部 ceo 权力与 董事会的相关权力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jensen(1993)认为独立董事能 够有效约束 ceo 权力,具体体现在监督 ceo 以及解雇较差的 ceo 等方面发挥 的作用。当 ceo 同时兼任董事长时,董事会不可能有效的履行其最重要的监督 职责,使得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成为虚设。代理关系的中心是所有权,股权是代 表着权力,ceo 拥有的股权越多,就越有阻碍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影响的能力 (zald,1969)。allen(1981)的研究进一步表明,ceo 兼公司大股东时更有能力和 权力决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同时影响董事的选举 (fredrickson et al., 1988)。 hambrick(1981)、 tushman 和 romanelli(1983)认为有效地管理公司是 ceo 权力的来源,即为专家权力; ceo 在获取与公司相关知识和信息方面占有绝对 优势,并能够利用其专家权力限制董事获取信息,造成与董事之间信息不对称, 进而从中渔利。此外,useem(1979)和 daveni(1990)认为,拥有声望的 ceo 往 往能帮助公司赢得投资者、股东等更多支持和信任。其中,daveni(1990)研究发 现,有声望的 ceo 离去使得公司失去了外部支持甚至相继倒闭。bebchuk 和 fried(2004)从管理层权力理论出发解释了管理层薪酬契约,认为管理层有动机和 能力影响自己的薪酬并以此寻租。 1.2.3 其他理论中的ceo权力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制衡 ceo 的权力的机制越完善,公司绩效的波动性越 小,其稳定性越强。sah(1986)和 stigliz(1991)基于群体决策模型推测,随着 ceo 权力强度的增强, 公司绩效将会呈现明显的波动性。 adam 等(2005)和 cheng(2008) 研究均表明,ceo 权力强度与公司绩效的波动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基于上述诸多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群体决 策理论分析, 管理层权力过大可能会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 而根据管理权力理论, ceo 在组织上的权力越大可能会造成内部治理机制失衡, 而 ceo 的所有权权力、 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1.3 选题意义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重大转型和生产方式重大转变的阶段,有关 体制仍处在非常不完善的阶段,例如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滞后,体制内垄断经理 人市场与体制外不成熟经理人市场共存;资本市场利率结构缺陷较多,金融市场 监管不利;公司控制权市场制度缺陷,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等,这些反映出能够对 管理层权力形成有效监督和约束的外部治理机制并不完备。 由于在我国部分上市 3 第一章 绪论 公司是由国有公司改制而建立的,在改制之前作为国有企业权力都比较集中;在 按照现代公司制度改制之后,公司治理结构相对以前更完善,但在公司内部权力 寻租,委托代理问题等却仍然普遍存在,加之公司外部监管缺失,内部治理机制 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多为家族企业发展而成,因此带有家族企业 集权专制的特点,相比于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成为主要的约束力。 在缺乏有效外部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 管理层利用在自身权力会产生一系列 寻租行为,其中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管理层利用权力操控自己薪酬的寻租现象 (bebchuk 和 fried, 2003), 例如利用在职消费(卢锐等, 2008)、 利用盈余管理 (王 克敏、王志超,2007;bergstresser 和 philippon,2006)并购等方式操纵薪酬。管 理层操纵薪酬的寻租行为使得公司薪酬激励体制失效,进而影响公司绩效,阻碍 公司成长。董事会作为沟通管理层与股东沟通的桥梁,股东直接控制董事会并间 接控制管理层,拥有聘用经理人和制定经理人报酬的权力,在内部治理机制中董 事会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减少寻租等违规行为。本文将通过规范分析 和实证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进行分析: 一是通过实证检验讨论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 管理层权力配置提供参考,促进其在公司权力配置方面合理化;分别实证检验董 事会结构与管理层权力、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探寻合理的董事会结构。 二是通过实证检验董事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敏感性, 以期 通过参考本文结论优化董事会内部结构, 缓和管理层权力过大与公司绩效之间可 能存在矛盾。 三是通过本文对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实证探讨, 分析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对管理层权力的制约,以及董事会在 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绩效之间起到的作用,为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绩 效指明方向。 4 第一章 绪论 1.4 论文框架 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 文献回顾文献回顾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图 1-1 文章框架图 本文主要关注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结构对管 理层权力的影响,董事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公司绩效之间敏感性的检验。本文 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选取 2006 年-2010 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 证研究。本文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变量描述性分析、变量之间 person 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在本文研究中应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工 作,使用 spss18.0 和 eview6.0 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与模型检验分析工作。 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问题的提出背景及提出的意义、论文框架,为本文以后 的研究探索作出解释,明晰本文结构。 实证结果及分析实证结果及分析 研究假研究假 研究设 设 研究设 设 计计 描述性描述性 变量相变量相 实证回归结果分 统计 实证回归结果分 统计 关性统计关性统计 析析 管理层权力与公 司绩效 管理层权力与公 司绩效 管理层权力与董 事会结构 管理层权力与董 事会结构 董事会结构与公 司绩效 董事会结构与公 司绩效 结论与启示结论与启示 相关结相关结 启示启示 研究不 论 研究不 论 足足 5 第一章 绪论 6 第二章是理论与文献基础:首先是基于相关理论对管理层权力的理论分析, 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管理权力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等;其次,针对管理层权力 与公司绩效、 管理层权力与董事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 关系进行文献综述和总结,为此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理论逻辑推理和归纳的 方法,构建理论框架,分析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可能产生影响, 并据此提出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研究假设。其次,说 明了各种变量的定义并根据假设设定方程模型。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首先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 person 相 关性分析,其目的是初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性;其次分别检验管理层权 力、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再次,检 验董事会结构对管理层权力-公司绩效之间的敏感性;最后得出实证检验结果并 分析。 第五章是结论与启示:首先归纳了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 议,最后指出本文存在的研究局限。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二章 文献回顾 自现代公司制度形成以来,国内外以管理层权力、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为 研究对象的文献众多,但其选取指标、选择样本和出发角度等因素不尽相同,得 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2.1 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绩效 理论上讲,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权力的配置对公司绩效起着重要作用。 公司内部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层权力配置,可以有效增加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公司 市场价值。然而,国内外学界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 一致。 2.1.1 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 ceo 两职合一的情况下,ceo 同时拥有董事长与总 经理的权力,在公司内部监督治理机制中“ 既是裁判又是参赛者” 。董事长兼总 经理在公司内部拥有绝对的权力,不仅董事长与 ceo 各自对私人利益的追逐体 现在一个人身上,而且缺少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促使总经理成为公司的“ 独裁 专政者” ,而董事会在某种程度上也不能发挥任何监督约束作用。因此,董事长 与 ceo 两职合一,将降低董事会的独立性,削弱董事会监督 ceo 的力量,并对 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以上结论也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验证,白重恩(2005) 等分别以 tobins q 和资产市值账面比衡量公司绩效,对我国上市企业进行了研 究,认为公司绩效和 ceo 两职合一负相关。ibrahim(2008)等对马来西亚上市公 司的研究发现,ceo 两职合一与公司会计绩效 roa 显著负相关,但与公司市场 绩效 tobins q 无显著相关关系。richer 和 dalton(1991)以 1978-1983 年财富 500 强中领导结构保持不变的公司为对象,发现 ceo 与董事长两职相分离的公司比 两职合一公司的绩效好。 然而,基于现代管家理论分析却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 公司研发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促进公司发展。donaldson(1990)认为代 理理论对总经理的利己主义假设是不合理的,总经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会 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 成为公司的好管家(boyd, 1995)。 donaldson和davis(1991) 认为, 两职合一使得总经理具有更大的权力, 能够更及时地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 7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促进公司的研发新产品或开拓新领域,提高信息传递和组织决策的效率,对公司 绩效产生有利影响。dehaene(2001)的有关研究得出总资产收益率 roa 和 ceo 两职合一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bricklye 等(1997)认为采取两职合一的公 司业绩并不比采取两职分离的公司业绩差,因为 ceo 与董事长职务分离将会造 成监督、信息共享、激励等成本,这些成本可以抵消两职分离所得到的优势。 与前两种理论分析结果不同的是,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的 影响是不确定的。preffer 和 salanick(1978)认为一个有效的董事会应当是随境而 转的, 董事会结构应当适用其所处的环境。 谢劼(2006)的研究充分支持了该理论, 他认为现代公司对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状态应视所处的金融环境而定: 两职分离 在比较发达经济环境下有利于公司发展;而在欠发达经济环境下,两职分离的代 理成本要大于两职合一带来的成本。此外他还认为,对大型企业来说,两职分离 更为可合适;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两职合一更好。戴万稳(2010)以年 销售额作为划分我国民营企业两职状态的界限, 并认为大多数企业在销售额达 0.5 亿元至 1 亿元时应两职分离;在销售额达到 5 亿元至 10 亿元时,两职不但应 分离而且要分工明确。宋增基和张宗益(2003)认为 ceo 两职合一对公司市场绩 效 tobins q 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之间 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需要针对不同的企业具体分析。 2.1.2 管理层任期与公司绩效 上世纪 80 年代,eitzen 和 yetman(1972)认为大学篮球教练的任期和他们执 教的球队的成绩呈非线性关系。 hambrick 和 fukutomi(1991)从该理论得到启示提 出了 ceo 任期的“季节模型” ;他们选取 ceo 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该模型 建立在组织所处外部环境、治理结构特征以及 ceo 学历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 对 ceo 任期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作出研究,最后得出绩效随着 ceo 任期的增加, 先是增加后递减,呈倒 u 字型。目前,国外学者对 ceo 任期和企业绩效之间关 系的研究大多间接研究 ceo 任期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miller,1991;miller, 2001;smisek,2004)。在我国,许晓明、李金早(2007)等总结了国外的相关实证 研究模型,并且评论了模型在我国有关研究中的适用性;刘雯和刘运国(2007)通 过对高管任期与 r&d 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间接揭示高管任期与公司绩 效之间的关系。程倩(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任期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总经理任期和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 u 型关系。 此外,ceo 任期对公司的创新研发投入有显著影响。有关研究指出 ceo 任 期越长,越不能适应内外部环境和制度等因素的变化,公司业务趋于保守,不会 轻易做出战略变革,从而对公司业绩和发展形成阻碍 (meyer,1975;boeker, 8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997);simsek(2004)研究指出 ceo 在任期的最初和最后阶段,有较强的风险防 范意识,一般都“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追求行业内平均水平,不乐于进行创 新改革。gerald( 1980)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对经理 人任期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当所有者自行管理企业,经理人任期与公 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当公司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和外部控制时,经理 人任期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2.1.3 管理层教育背景与公司绩效 在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负责策划、实施公司战略,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专业知识,长远、准确眼光,以及强大的计划、组织、 协调和控制能力的管理者往往能够带领公司进入辉煌, 而这些能力很可能来自教 育背景和社会经验的融合。 研究学者们也已经注意到了管理者的学历教育背景对 公司绩效的影响,tihanyi et al(2000)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越高,拥有 的有效信息和知识越多,越有可能制定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计划和战略。余国新 (2010)发现中小企业板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绩效之间存在相 关性。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对公司发展及公司绩效产生的作用越来越 明显,而公司领导者的高管团队,一方面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 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而往往这些能力取决于高管的教育程度。张慧、安同良 (2005)对我国 500 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表明,管理层人员学历与公司绩效之间 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李春涛、孔笑微(2005)研究认为高学历的管理者,能够 带来良好的绩效,即经理层学历越高,公司绩效越好。张传洲(2008)以我国中小 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总经理学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 林勇和周妍巧(2011)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背景,尤其是总经理的教 育背景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公司高管,对公 司有着重要意义。 2.1.4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 关于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管理层持股 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和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学者认为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mehran,1995;chen,2003;徐承 明,2003),其中 chen(2003)从内生性视角出发,研究了日本公司的 tobins q 与 管理层持股之间的关系, 发现管理层持股与 tobins q 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即管理层持股能够促进公司绩效提高。另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此不同,他们 9 第二章 文献回顾 认为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morck, 1988; chen, 1993; griffith, 1999; 徐大伟, 2005)。 chen(1993)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为 0%-7%, tobins q 呈上升趋势;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 12%时,tobins q 达到最高点并开始下 降。徐大伟(2005)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三次方关系,管理层 持股比例在 0-7.5%的范围内两者正相关,在 7.5%-33.5%之间两者负相关,超过 33.5%两者正相关。然而有其他实证研究认为,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不会必然 导致后者的提高或者降低。于东智(2001)、李增泉(2000)和詹虹(2003)研究均得出 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系数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的结论。 除上述因素之外,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管理层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还 包括高管学历、年龄等。其中,朱治龙、王丽(2004)研究上市公司经营者特征与 公司绩效发现,管理者年龄与公司业绩负相关。张盛(2007)以高新企业为对象研 究表明:高管年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魏立群、王智慧(2002)认为高管团 队的平均年龄对公司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此外,对高管学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 究也得出了不同结论:jackson se(1989)、wiersema m f 和 bantel k a(1992)通过 对美国制造业、银行业的高管团队调查,发现拥有较高学历背景的高层管理者具 有更强的执行力。张慧、安同良(2003)对我国上市公司按照行业分类考察管理层 学历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其研究结论表明除金融行业两者之间呈现轻微地正相关 关系外,其余行业均不存在相关关系。王瑛(2003)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者 学历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虽然管理层权力日益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对于它的研究也有很多,从管理 层权力的不同侧面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 但关于管理层权力对公司绩效 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不多, 究其原因可能是能够完全反映管理层权力的指标比较难 选,以及其与内部治理机制的复杂纠葛难以建立模型。 2.2 董事会结构与管理层权力 委托代理问题现代自公司随着出现而产生,国内外文献也多围绕于此。董事 会代表着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 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管理层代表公司的经营者, 追求自身利益;由于两者利益目标不一致,造成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 问题,而管理层所拥有的权力也为其提供了寻租的机会。有关文献认为廉价股权 和制衡机制的缺乏会导致管理层权责失衡、管理层权力膨胀(肖王楚、张成君, 2003)。因此,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显得尤为重要,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公司有着重要意义。 10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2.1 董事会规模与管理层权力 jensen(1993)通过理论研究得出,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的规模越大, 沟通和协调会越困难, 从而增加代理成本, 董事会规模过大会导致公司治理失败。 根据代理理论认为, 董事会规模越大, 其对管理层的控制和监管效率有可能越低, 并且容易被公司管理层操纵。lipton(1992)等认为董事会的监督能力会随着董事 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其优势会在协调和组织过程慢慢损失,委托代理问题会随 着董事会规模变大而加重。hermalin(1991)等研究得出,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 立性等会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率,从而降低对管理层权力的制约。 2.2.2 独立董事与管理层权力 独立董事在公司中主要承担着监督、战略顾问、政治角色。其中监督角色是 其重要的职责,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呈现出无可替代的位置。独立董事的职能 包括选择、监督、考核、奖励和惩罚管理层等,其存在的目的是减少经理人和股 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现代公司所面临的代理问题(fama 和 jensen,1983)。独 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而其重要性正是表现在对管理层权 力的制约方面的作用。 2.3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合理有 效的董事会结构能够有效监控管理层、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董事会结构能够决定 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关于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 系,已有大量研究文献,并且得出不同的结论。董事会结构通常包括董事会规模 (董事会成员的数量) 、董事会独立性(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持股比重等。 2.3.1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 董事会规模即董事会包含董事的人数, 其人数的寡众常常与其监督能力息息 相关。 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 深入探讨,但最终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jensen(1993)认为规模小的董事会比规 模较大的董事会更有效率;臃肿的董事会只会加剧代理问题,最终导致在公司运 行中董事会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他认为董事会规模超过 7 或 8 个成员很难有效地 运行,而且有可能被管理层操纵。lipton 和 lorsch(1992)认为 10 人以下组成的 11 第二章 文献回顾 董事会是最理想的,且董事会规模越小效果越好。john 和 senbet(1998)肯定了较 大规模的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控制能力的结论, 但同时认为董事会规模增大 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之间以及董事会成员之间难以协调沟通, 从而导致做 出差的决策。yermack(1996)实证检验了美国一些大公司 tobins q 和董事会规模 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董事会规模呈反比,并谨慎地解释其中可能 存在内生性。eisenberg 等(1998)以此模型检验了 finland 的中小企业,董事会规 模越大,样本企业的 tobins q 值越低,这与 yermack 的结论类似: 。singh 和 davidson iii(2003)通过对多家美国上市企业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过大会导致董 事会成员沟通与协调困难, 决策效率往往会随之降低, 较小规模的董事会效率高, 对公司绩效有利。erickson(2005)等对加拿大上市公司 1993-1997 年数据研究表 明, tobins q 与董事会规模之间显著负相关。 ibrahim(2008)等对马来西亚上市公 司数据分析认为, 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越大, 其 tobins q 值和净资产收益率(roe) 越倾向于下降。宋增基和张宗益(2003)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同样表明,较小的 董事会规模有助于企业 tobins q 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改善。孙永祥和章融(2000) 的研究结论是,公司董事会规模与 tobins q 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由于两者 相关系数为负,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小,公司绩效越好的结论。与此相反,另外一 些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可以更好的控制管理层的行为, 较大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尚志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平和分公司诚聘乡镇营销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辽宁盘锦汇鑫招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招商人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客运站有限公司招聘会计人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娄底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9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工程中心第二季度招聘编外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招聘公办幼儿园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西崇左市壮族博物馆招聘讲解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伊春金林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卫生健康系统校园引进人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订购包装木箱合同协议
- 订货系统培训课件
- 商混站驾驶员泵工奖罚制度
- 复杂牙拔除的临床操作
- 7.1 力(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铁艺制作合同范例
- 腰椎骨水泥围手术期的护理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T-JAASS 128-2024 高标准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建设技术规范
- 2024版标准工厂租赁合同模板
- CIM登峰系列方冰制冰机技术服务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