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摘要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在传统的关税和 非关税壁垒不断被拆除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 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阻止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与法规,合 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和 绿色技术壁垒等。认证制度则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最典型的代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越来越多的面临着国 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我国企业在入世后 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海尔集团的案例开始介绍技 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入手,重点研究全球主要区域的 技术贸易壁垒,认证认可的概念和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系,阐述了 企业如何申请通过国际认证。对我国的企业,通过海尔的实例,提出了 技术上消化与吸收,实施国际标准化策略,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 预警机制,出口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合理利用 wto 条款保护,和加快 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键字:技术性贸易壁垒,认证,认可,标准 the research of effects of certification on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combination trends,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capitalize on coverter and protectionism tools-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which is more difficult to be discovered and evaluated to prevent products floods into their markets made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normally, it includes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dure, labeling and packaging requirements, testi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rrier and green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etc. and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tools among above.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globe, china is facing with more and more cruel challenges from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how to make solutions to it is very critical for china after it has been permitted into wto under the pressure of acceleration of economy.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case of haier to introduce tbt concepts, characters and trends in global trade. and it focuses on global tbt, global certif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bt and certification. it also illustrates on how enterprises apply for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s. based on case of haier,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enterprises should absorb western technologies and standards, improve standardization, establishing tbt risk-avoiding procedure, investment together with exporting, making full use of wto protection item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s as the ultimate solutions. key words: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certification, verification, standard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 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龙淼 日期:2006 年 6 月 11 日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龙淼 指导教师签名:仰书纲 日期:2006 年 6 月 11 日 日期:2006 年 6 月 11 日 前言前言 自关贸总协定(gatt)1947 年成立以来,在国际贸易自由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 削减关税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非关税措施(ntbs)被大量拆除。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 水平由 1948 年的 40%,下降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 6.3%,发展中国家的同期关税也下降到了 15.3%, 这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 以及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运动,使得整个国际贸易呈现出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之下,国际贸易中的保护措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西方发达 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 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技术壁垒,给我国及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 的障碍;同时,也成为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这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 对付的一种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技术标准认证作为技术性贸易 壁垒的重要代表形式,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着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技术认证已经成为突破技术 性贸易壁垒的必要条件。 本人曾长期在海尔集团从事国际标准技术认证工作,亲身经历了海尔在国际化战略实施过 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海尔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其经历对国内众多企业也有着一定的 借鉴意义。本文从海尔集团发生的事例开始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入手, 重点研究全球主要区域的技术贸易壁垒,认证认可的概念和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系,阐述 了企业如何申请通过国际认证。 最后通过对海尔在国际认证方面的实践和收益的探讨,为我国 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 23 35374246 63 406 602 711 805 1016 1039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出口额 营业额 第一章 海尔集团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1.1 海尔集团概况 海尔集团创立于 1984 年,在短短 21 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从国内到国外的卓著业绩,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 从 1984 年的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发展到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 的 96 大门类 15100 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2005年,海尔集团全年实现全球营业额 1039 亿元, 同比净增 30 亿元,其中海尔品牌产品的出口和海外生产产品销售预计达 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实现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2005 年海尔实现利税约 36 亿元,创业 21 年来, 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 160 多亿元1。 图 1-1 海尔集团战略发展阶段图 figure1-1 haier group development strategic stages 1.2 海尔集团国际贸易概况 海尔集团的国际业务也逐年增长,从 2000 年的 23 亿人民币迅速扩张到 2005 年的 63 亿人民币 (以上均不包含海外建厂的营业额) ,海外市场业务额所占比例由 2000 年的 5.7%上升到 2005 年的 21.6%。 下面是海尔的历年营业和出口统计图。 图 1-2 海尔集团国际业务增长图 (文献来源:海尔海外推进本部) figure1-2 haier oversea business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2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海尔集团的影响 虽然海尔现在出口业务规模巨大,并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但在海尔国际业务刚刚起步的 1989 年,第一次计划出口冰箱到美国时,却曾经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而无法通过美国 ul 技术认证,使得产品迟迟不能进入美国市场。海尔为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交货延期十 个月而赔偿客户几十万美圆,同时,每型号产品技术认证的最终成本高大 20 万人民币,使产品 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了 3.5%,同时贸易壁垒问题也使海尔在早期丧失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 直到 1998 年,海尔经过研究确立起国际化战略的路线时,国际出口业务才再次被得到重视。可 以说,国际认证问题对海尔集团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的负面作用: (1)影响产品出口市场的扩大。由于海尔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技术壁垒比较严的欧、美、 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产品的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标准较高,企业产品 在短期内很难全部达标,阻碍出口市场的扩大。例如,在澳洲,2004 年冰箱的能耗技术标准不 断更新,海尔部分原有型号无法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被迫停止出口 28 个型号的产品,占海尔 在澳洲所有市场产品内的 70%。下面是各主要经济区域技术标准要求。 表 1-1 全球主要经济区代表性标准认证 (文献来源:海尔集团中央研究院) 区域产品冰箱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洗衣机电视手机区域产品冰箱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洗衣机电视手机 北美 ul/doeul/doeul/doeul/doe ul/fcc energystar fcc 欧盟 ce/gs/energy ce/gs/energy ce/gsce/gs/energy ce/gs/emcce/gs/emc 澳洲 saa energy rating saa energy rating saa saa energy rating saa/c-tickc-tick 日本 psepsepsepsepsepse/vcci (2)增加了出口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一是由于强制认证制度,企业须增加认证费用, 如我国每年输美的机电产品中有 1/3 须加贴 ul 标志,使成本增加最高可达到 20%,价格竞争 力下降;二是国外技术标准经常变动,企业为适应新标准,要不断收集信息,重新认证甚至更 改工艺流程,更换设备,由此增加企业适应性成本;三是包装标签的特殊要求,要求企业对产 品外观、包装、广告等作调整,从而提高销售成本。下面是海尔认证费用占单一型号出口的比 重。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3 表 3 认证成本在海尔产品出口总成本比例 (文献来源:海尔集团国际认证中心) 产品类型认证种类认证成本成本比例认证种类认证成本成本比例产品类型认证种类认证成本成本比例认证种类认证成本成本比例 冰箱ul140,000 2.3%ce/gs30,000 2.0% 家用空调ul160,000 2.3%ce/gs35,000 2.0% 商用空调ul210,000 0.8%ce/gs60,000 5.5% 洗衣机ul160,000 3.0%ce/gs30,000 4.0% 电视ul160,000 2.5%ce/gs30,000 4.0% 手机fcc100,000 4.0%ce/emc80,000 7.0% (3)技术性壁垒导致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监管体系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产品技术纠纷日益 显现。2001 年,海尔洗衣机在澳洲由于能耗技术标准问题纠纷,被迫强行召回 2 个型号多达 10 万台的洗衣机,并按照澳洲法律给予消费者双倍补偿,这次召回不仅使海尔蒙受 500 万的经济 损失,也因此而影响到海尔在当地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澳洲政府要求海尔今后所有洗衣机产品 的能耗认证必须送往澳洲当地 nata 实验室测试,从而成功树立起技术性壁垒。在 2002 年, 海尔冰箱由于遭到 doe 的能耗问题质疑,被迫接受 doe 调查,导致出口美国的多个型号产品 被迫停止出口。从 2000 年起,海尔共遭遇技术性纠纷 200 多件,从产品设计,产品性能到技术 标准等,技术性标准问题逐年上升。种种纠纷表明,发达国家正在由关税性壁垒向更为隐蔽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转移,其比例逐年快速增长,其解决难度由于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对于象 我国这样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十分棘手。 (4)导致贸易磨擦,妨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和在国际 经济中的优越地位设置一些自己容易达到而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阻碍发展了海尔 产品的输出,从而导致发达国家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磨擦。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4 表 4 我国历年进出口贸易总额 (文献来源:国家统计局) 年份人民币(亿元)¥100m美元(亿元)us¥100m 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进出口总额差额 year total imports 二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国 际标准或虽然有国际标准但是不适用,因而必须制定自己的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这些 文件又会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时,要在文件的早期草案阶段,执行通报咨询制度。 2.2.4 tbt的原则 tbt 协议遵循五大原则。它们覆盖了 wto 各成员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 批准和实施活动。它们与 wto 的总原则是一致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即最惠国待 遇和国民待遇,这是 wto 的基石,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贸易政策和措施要有透明度。 (1)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障碍 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往往是由于各国制定和使用不同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造成的。这 些不同有些是基于合理的因素。例如口味,收入,地理位置和气候。因此,tbt 协议允许各国在具 有合理和正当目标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技术法规,并且可以享有极大的灵活性。tbt 协议列出了 可以构成理由的五个正当目标,即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的健康和安全,保护动 物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和保护环境。但是,这种灵活性是有限制的,即 各成员必须保证技术法规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4 的制定,批准和实施不能在目的和效果上给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障碍意味着,当为了达到某项政策目标而制定一项技术 法规时,应选择对贸易产生最少限制后果的方法。有关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应主要按产品的性 能而不是按设计或产品特性进行规范。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障碍还意味着,如果导致制定某项法规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或发生了变化, 或原定的政策目标可以用一种较少贸易限制的办法代替,那么该法规应予以撤消。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障碍还意味着,技术法规不可以订的过于严格,不应不适当地夸大不执行该 技术法规所导致的风险的后果。 tbt 协议鼓励成员采用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凡是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方,有理由被认为 是没有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2)非歧视 这个原则体现在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方面。tbt 协议要求各成员必须保证在技术法规和 合格评定程序方面,给予外国进入本国的产品应给予同等的优惠待遇。这种平等一是体现在外国 同类产品之间,二是体现在外国产品与本国同类产品之间。 (3)协调 协调技术法规是各国的共同呼声。对于必须与其他产品联系使用的产品,则更需要协调。协 调技术法规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在一个法规协调的环境里,竞争可以保证消费者对产品有广 泛的经济实惠的选择。相关行业之间的协调很必要,但付出的成本会高些。在协调国际标准方面, 一些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 (itu)等。他们的活动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工业品贸易产生了重大 影响。 tbt 协议鼓励各成员使用国际标准或它们的部分作为制定技术法规的基础,并为此积极参加 国际标准、国际指南、国际建议或国际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活动。 (4)等效和相互承认 由于制定一项国际标准的时期会很长,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复杂的技术细节问题上要达成协 商一致是相当困难的。国际标准在各国实施起来,也有相当的差距。为此 tbt 协议提供了一种 被称为等效技术法规的补充措施。如果另一个成员的技术法规可以满足本国的政策目标,tbt 协 议鼓励成员采用别国的有关法规为等效技术法规。这也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措施。在合 格评定程序方面,tbt 协议鼓励成员之间相互接受原产国的测试结果、检查结果、认证证书和认 证标志。以避免重复检验减少出口商的负担。 (5)透明度 透明度是 wto 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通过清晰和详细地提供本国与贸易有关的技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5 术法规信息,其他成员可以清楚地预先了解进口国的要求。技术法规具有透明度可以使各国对多 边贸易体系建立充分的信心,从而加强这个体系的稳定性。它使各国的贸易政策具有可预见性,给 相关工业提供了按照进口国的要求调整自身运做的时间,因而能在事先达到进口方的要求,减少贸 易障碍和争端。这在标准制定领域尤其必要。贸易中许多问题的出现,往往由于事先缺乏有关产 品的技术信息。 tbt 为规范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活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 wto 向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和便利化的过程中起着突出重要的作用。关税壁垒下降之后,在各种非关税措施中,技术壁垒成为 最难对付的一种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区别正当目标与打着正当目标却本质上实行贸 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特别给予极大的努力了解并掌握 wto 各项准则的实质, 以便贸易争端产生时,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在 wto 的所有协定中,tbt 协议所包含 的通报量是最大的,现在从 wto 总部得到的通报数量为每年 600-700 件,这其中包含着大量要做 的工作,也包含着我国进出口企业者要的技术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6 第三章 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认证认可 3.1 认证认可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义 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各出口国和所在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最突出 的表现之有就是各种技术标准构成的认证认可体系,所以各国十分重视对国际上不同区域技术 标准的研究和消化,按照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产品在设计,结构,包装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针对 性的改造和更新,保证产品可以符合出口市场的技术标准要求。因此,认证认可制度和活动在 许多国家都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中国标准协会就是政府指定的技术标准研究 组织,负责对本国和国际技术标准进行研究消化,并进行对应性决策的制定。许多企业自己也 设立了专门的技术标准化研究组织和机构。如在海尔,集团国际认证标准化中心的职能专门负 责技术标准研究的机构,中心现有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为 了应对发达国家大型公司的竞争,机构也收藏了许多国际竞争对手的企业技术标准规范,如三 菱电机,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可以说,认证认可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突破技术性贸易堡垒的必 要环节。海尔集团通过实施标准化技术认证,成功的突破了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产品由 当初的东南亚拓展到全球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的努力,在某些 技术标准上开始摆脱掌握主导权,为海尔的全球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认证认可尽管对突破技术性贸易堡垒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但是并不代表认证可以完 全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在实际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诸 多因素也同时起到制约的作用,这些方面认证认可制度很难单从技术标准层面加以解决,不受 单纯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认证认可是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3.2 认证和认可的概念 认证的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各个独立的企业或者私营企业主在和其客 户确认产品的规格和其他特性时,就已经包含了原始的认证概念,也可以说是最早的认证活动。 但是当时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制约,以及程序上缺乏规范性的保证,买主对产品符合规格的信心 相当有限。在上 19 世纪 50 年代,在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人身安全的保护, 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组织,如德国锅炉监督协会(tv)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锅炉等工业产 品规定必须通过政府颁布的强制性合格认可程序,这可以说是强制性认证认可的开始。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7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贸易要求下的认证和认可作 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性监督性程序日益发展和成熟,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同 时,认证在世界各国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并形成一种新兴的产业,并分化为政策法规性质 的认证和商业性质的认证。在不少发达国家,由于市场展的成熟,法规性认证和商业性认证有 互相融合的趋势,甚至合二为一。例如,在美国,作为非赢利性第三方机构的保险商实验室集 团(ul)在很多领域里以美国国家标准和认可程序的形象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在经济 全球化的框架下,认证也作为产品进入别国的基本技术要求,而日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尤 其是在以亚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中家得到飞速的发展机会。 3.2.1 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概念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最早使用了合格评定的概念,但没有做定义。在 wto/tbt 协定 中也没有对合格评定直接进行定义,而是在附件 1 中给出了“合格评定程序”的定义,即:任何 直接或间接确定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的程序。包括:抽样、试验和检验程序,合格 的评价、验证和保证程序,注册、认可以及批准程序。 iso/iec 指南 2 中则将合格评定(comformity assessment)定义为:直接或间 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要求的任何活动。合格评定活动典型示例包括:抽样、检测和检查、评价、 验证和符合性保证(供方声明、认证) ,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这些活动的组合。其的典型示例 是测试体系、检验(检查)体系和认证体系。 从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认证认可属于合格评定的范畴,是一种规范 化的合格评定形式。 认证是指保证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的实 施主体是认证机构,认证对象是企业或其他机构的管理体系,产品,样品,实施的方式是通过 检验或评审证实该企业的产品或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特定的标准。认证机构是独立公正的第三方 机构(除政府指定机构) ,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市场机制运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实 体。 认可是指一个权威团体依据程序对某一团体或个人有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 认可的实施主体是认可机构,实施对象是认证机构。认可机构往往由政府部门授权,但在某些 发达国家,也可以是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和协会。认可机构按国际指南所确定的标准和程序对认 证机构进行认证,以确认其可以对企业提供认证活动的资质。 3.2.2 认证和认可的关系 认证和认可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意义却不尽相同。认证机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认可, 才可以从事认证活动。世界上对认证进行认可的活动最早起源于对实验室资格的评定,由澳洲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8 nata组织发起,并在各国延续开来。对认证机构的认可,则是在英国,bsi(英国标准化协会) 发起创立了 naccb (英国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 , 对认证机构进行评估和规范; 在德国, 在 tuv (技术监督协会)的认可制度规范和监督下,协会下众多 tuv 分支机构也可以从事相应认证活 动。 由于各国对认证机构和实验室等认可的标准和体系不完全一致,产生了各国认可机构互认 的问题,并由此产生 cb(certification scheme)组织。各国认证机构签订互相认可的协议使认 证机构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和融合。 在认证标准上,则表现为标准内容和准则的逐渐趋同, 例如电子类产品中,美国的 ul 标准和欧洲的 en 标准在 2000 年之前差异较大,但是如今已经 开始相互融合。 3.2.3 认证的分类 认证可以按照种类和强制性进行分类。按照认证种类,可以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产 品认证:即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以后,出具证明,并语序工厂 在其产品上贴有认证标志,证实其符合特定的标准。产品认证可以分为合格认证,如英国风筝 标志认证(例如插头,电源线)和安全认证(欧盟 ce 和美国 ul,加拿大 csa) ,例如电子电 器产品等。合格认证表明了产品对某特定标准的符合性,安全认证则表明对特定安全指标的符 合性。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权威机构根据公开发布的管理体系标准和补充文件,对组织的体 系进行评定。经评定合格的企业,由认证机构对其颁发体系认证证书,予以注册公布并进行定 期监督,从而证明组织在特定的范围内有必要的管理能力。 按照认证的强制性,可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认证(也称商业性认证) 。强制性认证由国家政 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按照立法对本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和进入该过的商品进行强制性认证的方 式。例如我国的 ccc 认证在绝大部分涉及的范围内都属于强制性认证。自愿性认证,是企业和 组织为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或处于保障自身产品安全可靠性而自愿申请的认证。同时,在国 际市场上,企业为了突破其他国家的技术壁垒和限制,不得不主动申请所在国家的认证,这既 是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验证,也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有效规避风险的手段。例如通过 tuv 申请 和欧洲 ce 认证等。认证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虽然多数属于非赢利性质,但是经过市 场化的逐步演化,已经成为商业认证机构的代表。 3.3 国际认证制度的发展 3.3.1 国际认证制度发展历史 认证工作始于 1903 年英国商人组成商业联盟联谊会的民间组织,为了保持联盟品牌,确定商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19 品标准,并以风筝作为其标志.为此在以后的年代欧洲一些商人组织也开始制定自己的标准.因每 个国家均有多个商业组织,造成各组织之间在交易中多次发生争执,为此各国开始制定自己的标准, 并逐步演变成产品认证工作. 认证发展经历了一个世纪.二战前,一些工业化国家仿效英国建立起以本国法规,标准为依据 的国家认证制,只对本国市场上流通的本国产品实施认证制度.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十几 个欧洲和北美国家.二战之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一方面印度,巴西以及前苏联纷纷建立起本国的 国家认证制度;早期建立国家认证制度的国家认识到如果本国认证制度不对外开放,则会造成市场 上的不公平竞争,因而纷纷将国家的认证制度对外开放,同时开始签署国与国之间的认证制度,检 验制度的双边,多边相互承认协议,进而发展到多个国家一起以区域标准为依据的区域认证制(例 如:以欧洲标准为依据而建立的欧洲电器产品,汽车等区域性认证制).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iec)的积极倡导下,开始在几类产品上推行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全 世界范围内多国参加的国际认证制.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际电工委员会开始建立检测,认证结果的 互认体系.例如,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cecc),电工产品认证体系(iecee),防爆电器安全 认证体系(iecex)等.iecee 于 1984 年 5 月成立,其宗旨是:建立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的国际互认制 度.iecee 已经成为国际认证认可界最具影响和最重要的产品检测与认证的互认体系.我国于 1985 年成为 iecee 的成员,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是 iecee 的国家成员机 构(nmb),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iecee的国家认证机构(ncb),我国有12个检测实验室成为iecee 承认的实验室(cbtl).为了实现上述宗旨,iecee 建立了两个互认体系:一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 产品检测证书的多边互认体系(iecee-cb 体系);二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认证证书互认体 系(iecee-fcs 体系). 1987 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标准(iso9000 族标准),从那时起,以 此国际标准为基础而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近 100 个国家蓬勃开展.1996 年,国际标准化组 织又推出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 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正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 国逐步发展.近年来,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国家又开展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对认证人员及认证培训机构的注册工作是随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而逐步开展起来 的.1985 年,英国开始对从事管理体系认证的本国审核员进行注册,1993 年开始国际注册.到 2000 年,世界上已有 30 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国审核员注册制度,同时还开展了对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及培 训教材的注册和审定工作.1995 年 7 月,由各国质量管理机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组成的国际审核 员培训与注册协会(iatca)正式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审核员认证水平,促进国际 相互承认培训结果,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结果的互认. 国家认可制度的建立是 1985 年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到 2000 年,在不足 20 年的时间里,迅速完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20 成了从国家制向区域制和国际制的飞跃.其原因在于,合格评定质量认证工作发展历经一个世纪, 从民间自发走向政府利用认证来规范市场.由于质量领域的广阔,各类从事认证,检验,检查的机构 纷纷诞生,这里面确实夹杂着一些以赢利赚昧心钱为目的的不法机构,不仅败坏了认证的声誉,同 时也为客户带来损失.1985 年,在英国贸工部的授权下,成立了第一个对认证(包括产品,管理体系) 机构进行认可的国家认可机构(ukas),至今 ukas 已成为包括对认证机构,认证人员,实验室(检 验机构和校准机构)进行认可的较为全面的认可机构.至 2000 年,建立认可机构的国家已达 60 个. 国家认可制度既是为规范认证认可/合格评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国与国之间的互相承认, 以至走向国际互认创造了条件.到了20世纪90年代,欧洲认可组织(ea),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 以及国际认可组织国际认可论坛(iaf)等区域和国际认可组织相继成立,为建立国际认可互认 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af 是有关国家的认可机构及相关利益方自愿参加的国际性多边认可合 作组织,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的国际性组织.该机构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和美 国注册机构认可委员会(rab)发起,1993 年 8 月筹备成立,1994 年 1 月正式开展工作,1995 年 6 月 正式签订谅解备忘录(iaf/mou).iaf 的宗旨是:通过统一的认可途径,实现对被认可的证书的普遍 接受;建立并保持对各互认成员方认可制度的信任;确保认可准则实施的一致性;开展并保持各成 员间的技术交流;保持并发展 iaf 成员与非成员认可机构或区域性认可组织的多边合作.国际互 认是 iaf 的最核心的活动,iaf 的同行评审活动在建立成员间能力互信的同时,通过签订 iaf 多 边承认协议(mla)来实现认可结果的国际互认.iaf 于 1996 年正式实施同行评审工作,当年有 15 个成员提出加入多边承认协议,亚洲有中国,日本和马来西亚.iaf 同行评审组于 1997 年 9 月底完 成了对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 5 个认可机构的文件审查和现场评审.1997 年 10 月,在华盛顿召开了 iaf/mla 管理委员会议,对同行评审组提交的评审报告及相关资料做出了 评定结论.1997 年 12 月又完成了对欧洲认可合作组织(ea)多边承认协议的同行评审.经 iaf 第 11 届全体会议评议,17 个国家的认可机构首批签署了 iaf/mla.中国于 1994 年 1 月开始参加 iaf 的活动,在1996年6月首批签署了iaf/mou,在1998年1月首批签署了iaf多边承认协议(mla). 在实验室认可技术领域,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主要任务是为发展实验室认可的 实践和程序,把实验室认可作为促进贸易的有力手段,在全球推广实验室认可制度,为实验室认可 提供一个国际性论坛,并将实现认可结果的国际互认作为其核心的活动,同时鼓励各区域实验室认 可合作组织建立多边互认协议.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相互承认协议(aplac/mla) 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 aplac 的成员签署 aplac/mla,使得签署协议的成员之间对实验 室认可的结果同等地予以承认,并且在各自国家或经济体内同等地宣传和推广实验室认可的结果. 签署协议的作用是以减少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重复检测,节省时间和节省出口国的费用来促进贸 易的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21 世界贸易组织的 wto/tbt 协定中为各成员的认证认可等合格评定活动制定如下原则8: 非歧视原则:制定,通过并执行合格评定程序时,要给予产于其他国家领土上的同类产品进入该成 员境内供方不低于本国供应商在该程序规则下进行合格评定享受的全部权利. 遵守国际准则原则:提供产品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的保证,成员应保证采用或采用他们的相应部分 作为其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 统一原则:各成员应采取他们所能采取的措施以确保机构遵守协议. 透明度原则:当国际标准化机构尚未制定出相应指南或建议,该成员应在早期适当阶段,在出 版物上刊登他们准备采取此合格评定程序的通知,以便使其他各成员在各方面了解其内容,并通过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通告各成员征求意见,以便及时修改. 协调一致原则:为使合格评定程序在尽可能广泛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各成员国尽可能参加相应 国际标准化机构制定合格评定指南或建议工作. 有限干预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充分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但它也充分认识到国际标准 化和合格评定体系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国际贸易做出重大贡献.因此,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 必要措施,保证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出口产 品质量.但是,不能用这些措施作为对情况相同国家进行任意或无理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 段.这些原则是各国在考虑开展合格评定工作,立法和组织实施时必须遵守的,也是建立认证认可 国际互认制度的基础. 3.3.2 国际主流技术标准和认证 国际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存在区域性的特点。按照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产品标准和体 系标准,按照世界区域的不同,则大体可分为北美,欧洲,亚太三大体系,其中欧洲和澳洲, 亚洲的体系相对较为接近。这些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各种纷繁复杂的检验与认证认可制度得以体 现。 (1)北美认证体系 美洲标准认证体系以美国 ul 和加拿大 csa 为代表,其突出特点是标准准则对防火有较高 的要求。 ul 标准由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负责编制。ul 保险商实验所 是美国最有权威的,也是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较大的民间机构。ul 标准是一部不断完 善的文件。ul 标准的修订要求是由工业界人士、用户、ul 工程师或其它感兴趣的人士提出。 工业界修改程序:当需要修改 ul 标准的某些内容时,对产品的要求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为 此,ul 制定了正规的工业界修改程序。在发表每一项 ul 标准变更部分时都会公布有效日期。 处有效之日起,属于 ul 跟踪检验服务的有关产品必须按照新的要求做相应的改变,所以,从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22 标准修改之日起到公布的有效日期之间留有充足的时间,以便工厂更改自己的产品并再次递交 ul 测试。正式通过变更要求后,就执行工业界修订程序。该程序包括:给申请人发送正规通 知、变更的起始日期,并由 ul 工程师按照鉴定产品的相同方法,帮助申请人检查产品需变更 的部分,以及在有效之日前修改 ul 工厂跟踪检验文件。新的标准生效后,ul 检验代表将访问 制造厂商,按修订要求审查相应变更的部分。 csa 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简称,csa 标准是加拿大国家 法定的标准。csa 成立于 1919 年,是加拿大首家专为制定工业标准的非盈利性机构,其所制 定标准的领域包括:保健技术、石油及瓦斯管路系统、职业安全、电气产品及太阳能。它的业 务范围涉及生活和环境、电气电子、建筑、能源、运输、材料工艺、通讯、信息技术和品质保 证体系认证等领域。 csa 的标准是自愿性质的。 市、 省及联邦政府经常在管理中使用或参照 csa 的标准以取代他们去发展自己的标准。在此情况下,csa 标准便成为政府规格的参考依据。政 府或其它组织及协会也许会要求遵守某种标准或指明某种特定产品必需经过验证以证明符合某 种标准。这都建立在每一组织是否希望在其管辖范围内要求使用 csa 标准及验证作业。csa 标志为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产品安全认可标志之一,即使非强制实施,很多地区之厂商都以取 得此标志作为对客户推荐其产品安全性之重要依据,符合 csa 标准的 csa 的标志已为加拿大 和美国当局认可,成为产品进入加拿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通行证。 表 3-1 美洲区域认证体系分布图 (2)欧洲认证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作用的研究 23 欧洲认证体系以通行的 en 标准为基础,以 ce 为代表。每个国家可以有自己的认证检验 标准体系,如英国 bsi,德国 vde/gs,和法国 lcie,和北欧四国体系等。 欧盟 ce “ce”标志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 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在欧盟 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在欧盟市场“ce”标志属强制性认证标志,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 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 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这是欧盟法律对产品提出的一 种强制性要求。 ce 两字,是从法语“communate europpene”缩写而成,是欧洲共同体的意思。欧洲共同体 后来演变成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近年来,在欧洲经济区(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 员国,瑞士除外)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ce 标志的使用越来越多,ce 标志加贴的商品表示其 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 在过去,欧共体国家对进口和销售的产品要求各异,根据一国标准制造的商品到别国极可 能不能上市,作为消除贸易壁垒之努力的一部分,ce 应运而生。因此,ce 代表欧洲统一 (conformite europeenne) 。事实上,ce 还是欧共体许多国家语种中的欧共体这一词 组的缩写。 ce 标志的意义在于:用 ce 缩略词为符号表示加贴 ce 标志的产品符合有关欧洲指令规定 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 ,并用以证实该产品已通过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或制 造商的合格声明,真正成为产品被允许进入欧共体市场销售的通行证。有关指令要求加贴 ce 标志的工业产品,没有 ce 标志的,不得上市销售,已加贴 ce 标志进入市场的产品,发现不符 合安全要求的,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指令有关 ce 标志规定的,将被限制或禁止进入 欧盟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 德国 vde/gs vde 是德国国家产品标志,其全称是 prufstelle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institute, 即德国电 气工程师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