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主要內容:燃烧与爆炸、消防器材的使用、油田防火防爆、发生火灾后的紧急措施。本章重点内容:燃烧爆炸的原理、灭火器材的使用、防火措施。,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通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二、燃烧应同时具备的“三要素”(1)可燃物(2)助燃物(3)引火源,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三、常见的火源种类(1)明火(2)高热物及高温表面(3)电火花(4)静电、雷电(5)摩擦与撞击(6)易燃物自行发热(7)绝热压缩(8)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四、可燃气体燃烧的过程可燃气体最易燃烧,燃烧所需热量只用于本身氧化分解,所以将可燃气体加热到其燃点即可燃烧。,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五、燃烧的过程及形式可燃气体当可燃气体流入大气中时,在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接触面上所发生的燃烧叫扩散燃烧。当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预先混合成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混合气体,然后遇到点火源而产生的燃烧叫预混燃烧(动力燃烧)。,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五、燃烧的过程及形式可燃液体可燃液体在火源或热源的作用下,首先蒸发,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燃烧。可燃液体的燃烧,实质上是燃烧可燃液体蒸发出来的蒸气,所以叫蒸发燃烧。对于难挥发的可燃液体,其受热后分解出可燃性气体,然后这些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这种燃烧形式称为分解燃烧。,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五、燃烧的过程及形式可燃固体的燃烧可分为简单可燃固体、高熔点可燃固体、低熔点可燃固体和复杂的可燃固体燃烧等四种情况。(1)简单可燃固体燃烧硫、磷、钾、钠等都属于简单的可燃固体,由单质组成。它们燃烧时,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变成蒸气而燃烧,所以也属于蒸发燃烧。这类物质只需要较少热量就可变成蒸气,而且没有分解过程,所以容易着火。,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五、燃烧的过程及形式(2)高熔点可燃固体燃烧固体碳和铝、镍、铁等金属熔点较高,在热源作用下不氧化也不分解,它们的燃烧发生在空气和固体表面接触的部位,能产生红热的表面,但不产生火焰,燃烧的速度和固体表面的大小有关。这种燃烧形式称为表面燃烧。(3)低熔点可燃固体燃烧低熔点可燃固体常温下是固体,受热后迅速熔化,如石蜡、沥青、松香等。它们燃烧时,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分解,直至燃烧出现火焰。例如用火柴点燃蜡烛,当火焰接近时,它并不马上燃烧,而是首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气化,发生氧化分解,氧化分解产物和空气中的氧化合而进行燃烧,所以也称为分解燃烧。,1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五、燃烧的过程及形式(4)复杂可燃固体燃烧这类物质有木材、煤、纸、棉麻纤维、橡胶、合成树脂等。它们在燃烧时,首先受热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再发生氧化燃烧。例如,木材开始受热时先蒸发出水分和二氧化碳,然后慢慢分解出一氧化碳、氢和碳氢化合物等可燃的气态产物,继而剧烈地氧化,直至有火焰的燃烧。因此,这种燃烧也是分解燃烧。,1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六、燃烧速度1、气体燃烧速度:火焰在可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称燃烧速度。气体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气体的组成和结构可燃气体含量初温燃烧形式管道压力和流动状态,1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六、燃烧速度2、液体的燃烧速度液体的燃烧速度工业上有两种表示方法:是以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烧掉的液体质量来表示,叫做液体燃烧的质量速度;是以单位时间内烧掉液层的高度来表示,叫做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液体的燃烧速度影响因素:初温含水量容器风速、风向,1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六、燃烧速度3、固体的燃烧速度固体的燃烧速度一般小于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燃烧速度。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固体物质,燃烧速度有很大差别。固体的燃烧速度影响因素:组成、结构风向和风力含水量比表面积(表面积对体积的比值),1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七、燃烧的分类根据可燃物状态的不同,燃烧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1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七、燃烧的分类根据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分为:闪燃是可燃性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着火是指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自燃是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1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八、爆炸的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现象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3)发出声响(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1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八、爆炸的定义爆炸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大类。(1)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是指物质因温度、压力若状态发生急剧变化等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2)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是指物质在发生快速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了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1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九、燃烧和爆炸的关系燃烧的主要特征是发光和发热,与压力无特别关系。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和爆炸波的产生。燃烧和化学爆炸本质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反应速度、放热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都不同,前者比后者慢得多。燃烧和爆炸关系十分密切,有时难以将它们完全分开。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也可以引起燃烧。事实上,在很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火灾和爆炸是同时存在的。,1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九、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爆炸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增加。2、压力压力越大,爆炸范围越宽(对下限的影响较小,对上限的影响较大),危险性增加。压力降到某一数值,上限与下限重合,这一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低于临界压力,混合气则无燃烧爆炸的危险。3、氧含量混合气中增加氧含量,会使爆炸上限显著增高,爆炸范围增大。4、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含量增加,爆炸范围变窄,但不同惰性气体的影响不同。,2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九、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5、点火源点火源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长,会使爆炸范围扩大,增加燃烧、爆炸的危险性。6、消焰距离实验证明,通道尺寸越小,通道内混合气体的爆炸浓度范围越小,燃烧时火焰蔓延速度越慢。把火焰蔓延不下去的最大通道尺寸叫消焰距离。各种可燃气有不同的消焰距离,消焰距离还与可燃气的浓度有关,也受气体流速、压力的影响。消焰距离是可燃物蔓延能力的一个度量参数,度量可燃物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2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十、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火灾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2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十、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发声、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其破坏作用的大小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2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一节燃烧与爆炸十、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爆炸的破坏形式:1、震荡作用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碎片冲击4、造成火灾5、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2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一、消防的历史消防:周代称:司煊、司耀,宋代称:防隅、潜火军,元代、明代称:救火兵丁,清代初年称:防范火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消防”一词从日本舶来,才有消防队之称.“消防”这个名词是外来语,在清朝末年从日本引进,至今不过百年而已。但我国的消防工作是自古就有了,可以说源远流长。,2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一、消防的历史早在商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水克火”的认识。殷代的“殷王法”中就有“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的条款。周朝的法律较殷代完备,周朝规定:“凡国失火,由有毗屋延烧之忧;野焚菜(烧荒),则有焚及山林之害,大则有刑,小则有罚。亦权(衡)罪之轻重耳。”秦帝国是以法律严酷著称的,但并不是它的法律就一无是处。其中就有很多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借鉴的地方。它的法律规定了很多有关防火的律条。秦律十八种和秦简法律问答中明确规定:看守仓库的吏员如果违反法令或玩忽职守而导致火灾,吏员本身和主管官吏都必须承担罪责。还对各种情况下的责任进行了细分。,2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一、消防的历史唐朝是中国的封建时期的顶峰,唐朝建国后,制定出一部完整的唐律,叫永徽律,唐律是当时最先进的法律之一,其中有关火灾刑罚共7条,对违反防火与救火法令,对失火、放火等各种违反行为都作了具体的刑罚规定。例如,“诸故(意)烧官府廨(房)舍及私家舍宅若财物者徒(刑)三年、赃五匹(损失折合五匹布帛)、流(放)二千里、十匹绞(刑)、杀伤人者以故杀伤(斩刑)论”。,2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一、消防的历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高度繁荣,统治阶级把消防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两宋时期的消防组织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北宋的首都汴梁现在的开封就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消防队伍;南宋首都临安有“潜水军兵”,总数多达5300余人。清朝,康熙还亲自指挥过救火,对消防工作十分的重视。史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二月二十三日夜,西苑五龙亭、光明殿失火,次日黎明,康熙亲自到现场视察火情。由于康熙重视防火,因此,在他执政的61年间,故宫只发生过一起火灾。,2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一、消防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救火工具水囊、水袋,出现在唐代。南宋年间,民间出现了最早的消防组织,有水铺、冷铺、义社等民间救火组织。1666年,英国人发明了第一辆手摇式水泵消防车。1885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专业消防队。我国第一支近代消防组织是1902年在天津成立的。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二、防火防爆措施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2)消除一切足以导致起火爆炸的点火源。(3)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灾害的扩大。,3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二、防火防爆措施1、控制可燃物,就是使可燃物达不到燃爆所需要的数量、浓度,或者使可燃物难燃化或用不燃材料取而代之,从而消除发生燃爆的物质基础。控制气态可燃物控制液态可燃物控制固态可燃物,3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二、防火防爆措施2、控制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粉体物料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或者将它们隔离开来,即使有点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混而不致发生燃烧、爆炸。密闭设备系统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隔离储存,3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二、防火防爆措施3、控制点火源,在大多数场合,可燃物和助燃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就成为防火防爆的关键。但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点火源常常是一种必要的热能源,故须科学地对待点火源,即要保证安全地利用有益于生产的点火源,又要设法消除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3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二、防火防爆措施4、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阻止火焰或火星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者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致向外传播。其目的在于减少火灾危害,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主要是通过设置阻火装置和建造阻火设施来达到。阻火装置:安全液封、阻火器、回火防止器、防火阀、火星熄灭器。阻火设施:防火门、防火墙、防火带、防火卷帘、水封井、防火堤、防火分隔堤、事故存油罐、防火集流坑。,3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二、防火防爆措施水封井是安全液封的一种,设置在含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或油污的污水管道上,以防止燃烧、爆炸沿水管蔓延。,水封井,3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火灾扑救一个完整的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酝酿期-此阶段呈没有火焰的阴燃;(2)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场很快扩大;(3)猛烈期-易燃物全面着火,火场扩大蔓延;(4)衰灭期-灭火措施见效或易燃物烧尽,因而火势逐渐衰落,终至熄灭。,3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火灾扑救1、灭火原理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条件而终止。2、基本的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3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火灾扑救2、基本的灭火方法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冷却法是根据可燃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燃点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例如直流水的灭火机理主要就是冷却作用。另外,二氧化碳灭火时,其冷却的效果也很好。,3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火灾扑救2、基本的灭火方法窒息法减少空气中氧的浓度窒息法是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这一条件,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3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火灾扑救2、基本的灭火方法隔离法隔离与着火物相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法就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把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具体做法:关闭相关阀门,切断可燃物料泄漏通道;改变流程,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拆除与火源相连的设备或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焰蔓延的空间地带;设法筑堤阻拦已燃的可燃或易燃的液体外流,阻止火势蔓延,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4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火灾扑救2、基本的灭火方法抑制法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抑制法就是通过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活泼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燃烧停止。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4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1、水水是不燃液体,用水灭火,取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便宜,而且灭火效果好,因此,水仍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主要灭火剂。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和窒息。普通无压力水。加压的密集水流(直流水、开花水):具有很大的动能和冲击力,喷射较远。雾化水:液滴的表面积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大,有利于吸收可燃物热量,降温迅速。水蒸汽:适于扑救密闭的厂房、容器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水蒸气浓度在燃烧区超过30-35%时,即可将火熄灭。,4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1、水水不能用于扑救以下物质的火灾:(1)与水反应能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例如轻金属,遇水生成氢气,电石遇水生成乙炔气都能放出大量的热,且氢气和乙炔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发生爆炸等。(2)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但原油、重油可用雾状水扑救。(3)直流水(密集水)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也不能扑救可燃粉尘聚集处的火灾。(4)贮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以免酸液发热飞溅。,4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2、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指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机械或化学反应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泡沫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隔离,也有一定冷却作用。多数泡沫灭火剂是以浓缩液(泡沫液)的形式储存,以水溶液(混合液)的形式使用。泡沫液通过比例混合装置与压力水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溶液,然后通过泡沫产生器形成泡沫。,压力隔膜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4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2、泡沫灭火剂灭火机理: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4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2、泡沫灭火剂使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的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用力摇晃几下,即可喷出灭火。,4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2、泡沫灭火剂注意事项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扑灭电器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不能灭醇、铜、脂、醚等有机溶剂类火灾。,4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3、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价格低、获取容易,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机理:液态二氧化碳加压充装在灭火器中,当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时,迅速气化,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燃烧物体温度急剧下降,对燃烧物有一定冷却作用,同时增加空气中既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成分,降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燃烧区域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者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4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有两种使用方式,即手轮式和鸭嘴式。手轮式: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鸭嘴式: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拔去保险销,将扶把上的鸭嘴压下,即可灭火。,4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3、二氧化碳灭火器注意事项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持喷筒的手应戴手套握在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在室内使用后,应立即打开门窗,加强通风,防止人员窒息。不能扑救钾、纳、镁等轻金属火灾。,5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4、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5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4、干粉灭火器使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根部,另一手压下鸭把,即可扑火。注意:不能用于扑救高速旋转的电机着火。,5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5、卤代烷类灭火器(1211灭火器)灭火机理:是卤代烷接触高温表面或火焰时,分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负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扑捉、消耗燃烧链式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破坏和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而迅速将火焰扑灭,是靠化学抑制作用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5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5、卤代烷类灭火器(1211灭火器)1211属于卤代烷类灭火器,1211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是它的分子式的俗称。还有1301灭火器等等,1211灭火剂是一种低沸点的液化气体,因其灭火后全部气化,不留痕迹,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一般在需要干净的灭火剂的场合使用。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计算机、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资仓库等的初起火灾。国际上现在属于淘汰产品,因为他像制冷剂氟利昂一样会破坏臭氧层。我国允许使用的替代灭火剂主要有三氟甲烷、五氟丙烷、六氟丙烷。,5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三、常用灭火剂的使用6、烟雾自动灭火装置烟雾自动灭火装置是安装在储罐内部用以扑灭油罐火灾的一种新型消防灭火技术。灭火原理:是当油罐着火后,罐内温度会急剧升高。此时安装在自动灭火装置上的发烟器头盖的低熔点合金引火头便会自动脱落,导火索被火焰引燃,使内存烟雾燃烧并释放出大量含有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汽成分的烟雾气体。当释放出的烟雾达到一定压力时,通过喷口密封薄,喷射覆盖在油面上使火焰窒息而灭。,5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四、灭火剂的维护保养1、二氧化碳灭火器(1)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放置明显、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2)灭火器每半年应用称重法检查一次。称出的重量与灭火器钢瓶底部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较,如果低于钢印所示量50克的,应送维修单位检修。(3)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在寒冷季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不得时启时闭,以防阀门冻结。(4)灭火器每隔5年送请专业机构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打上试验年、月的钢印。水压试验压力应与钢瓶底部所打钢印的数值相同。,5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四、灭火剂的维护保养2、干粉灭火器(1)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并取用方便的地方。(2)灭火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和有严重腐蚀场合,防止干粉灭火剂结块、分解。(3)每半年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检查灭火器压力显示表,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立即送维修部门检修。,5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二节消防器材的使用四、灭火剂的维护保养2、干粉灭火器(4)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再充装时,绝对不能变换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即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换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5)每次再充装前或灭火器出厂3年后,应进行水压试验,其水压试验压力应与该灭火器上标签或钢印所示的压力相同。水压试验合格后才能再次充装使用。(6)维护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修理、再充装应送专业维修单位进行。,5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一、石油与天然气的危险特性石油和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积聚静电荷、易受热膨胀、易扩散流淌、毒性等明显特征。1、易燃性,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烷烃等碳氢化合物,极易燃烧,因而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2、易爆性,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易爆物质,爆炸极限通常用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3、易积聚静电荷4、易受热膨胀5、易扩散流淌6、毒性,5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二、石油企业生产的特殊性油田企业防火防爆的重要性是由其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性决定的。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可以起到预防、控制、消除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危害的作用。(一)高危险性(二)连续性(三)均衡性鉴于石油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油气在开采、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均存在着很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为此,必须了解和掌握石油与天然气防火防爆知识,以便认真落实油气开发、集输安全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技能,保障油气生产过程中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6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三、油气防火防爆基本原则所谓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火灾爆炸的基本原理,对火灾爆炸风险采取的预防、控制和削减技术,防止油气火灾爆炸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条:1、控制燃烧爆炸条件形成2、消除和控制火源3、控制助燃物,6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四、油气生产场站防火防爆措施油田企业油气生产场站较多,遍布于整个油田开发区域,因此,认真做好油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较之其他厂矿企业尤显得格外重要。按照油气生产场站的设计功能,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三类,即油气集输场站、液化气充装站和油气采集站。,6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四、油气生产场站防火防爆措施1、油气泄漏主要部位与形式(1)缓冲与分离系统从采集站(计量站)输送来的含水原油首先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油、气、水分离。各连接法兰,闸阀,安全附件。(2)原油稳定系统原油稳定系统一般包括:稳定塔(分馏塔)、塔底泵、分离器、冷凝器、轻油罐、轻烃泵、丙烷压缩机等。各连接法兰,闸阀,安全附件。(3)原油储罐区呼吸阀,安全附件,各连接法兰,闸阀等。(4)其他部位,63,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四、油气生产场站防火防爆措施2、防火防爆主要安全措施(1)作业员工精心操作,防止超温超压;(2)定时巡检、发现滲漏及时维修排除隐患;(3)完善巡回检查制度,强化日常管理;(4)配备报警设施,及时排除泄漏。,64,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四、油气生产场站防火防爆措施3、站内主要防火检查点(1)原油稳定装置(2)罐区(3)外输泵房(4)加热岗(5)其他部位检查点,65,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四、油气生产场站防火防爆措施4、主要控制火源措施通常控制火源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七种:(1)站内动火,应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动火票);(2)集输站内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3)站内维修作业时必须使用防爆的工具、用具;(4)站内装设的防雷、防静电装置;(5)加强外来人员管理;(6)罐区内油罐量油口应使用有色金属制作;(7)进站车辆应戴防火罩;,66,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四、油气生产场站防火防爆措施5、特种作业防火防爆措施(1)工业动火作业在联合站内进行工业动火作业,站内必须设专职监火人,重点监护以下内容:严格划定动火作业范围;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前期准备工作,清理作业点周围易燃物品;高处动火作业,对于作业点下方10米以内不能转移的设备,采取隔离措施;备足消防器具;作业结束应认真检查现场,清理遗留火种。,67,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五、液化气充装站防火防爆1、重点防火防爆措施液化气充装站防范泄漏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按照液化气充装站泄漏的主要形式,一般应采取以下措施:(1)自觉学习并熟练掌握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实际生产中,做到规范操作,杜绝“四超”,即“超温、超压、超装、超负荷”。(2)搞好设备与管线的密封工作。(3)站内储罐、管线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定期进行壁厚检测。(4)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完好。,68,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五、液化气充装站防火防爆2、主要控制火源措施液化气充装站属于禁火区域,正常生产中绝对禁止火种进入站区,一般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1)液化气充装站内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2)外来人员一律不得携带移动通讯及带电仪器。(3)站内必须使用防爆工具。(4)站内所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69,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五、液化气充装站防火防爆3、主要控制火源措施液化气充装站属于禁火区域,正常生产中绝对禁止火种进入站区,一般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5)在充装间里,在地面应铺设导电胶皮。(6)进站充装的槽车应在门岗逐项检查登记后方可进入,拉运气瓶的车辆应戴防火罩。(7)罐区应设独立防雷接地装置。(8)充装时间,夏天应避开10:0015:00气温较高时间。,70,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六、油气采集站防火防爆油气采集站就是油田企业常说的计量站。采集站按工艺流程可分为单管采集站、双管采集站和三管采集站等种类。做好油气采集站防火防爆工作,对油田企业意义重大。1、采集站的主要泄漏点(1)单井泄漏点(2)计量间泄漏点(3)分离缓冲区泄漏点(4)事故罐区泄漏点(5)其他部位泄漏点,71,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六、油气采集站防火防爆2、防火防爆主要安全措施主要控制好巡回检查的线路、检查点:(1)单井巡检要求(2)站内管理措施(3)站井防盗措施(4)消防器具配备,72,第五章油田防火防爆,第三节油田防火防爆六、油气采集站防火防爆3、采集站动火作业,重点要采取如下措施:(1)单井管线动火,必须要首先关井,并进行扫线,然后切断站内流程;(2)计量间空间太小,极易造成油气在室内集骤,故对阀组动火应尽量考虑在室外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采购低价合同范本
- 农村鱼池招标合同范本
- 国产木屋租赁合同范本
- 水果买卖运输合同范本
- 影楼员工协议合同范本
- 回肠癌护理查房
- 呼肠孤病毒重症感染护理查房
- 成套设备合同范本
- 销售提成违约合同范本
- 国际工程专业合同范本
- 肝胆外科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滁州市珠龙广卫绢云母粉厂滁州市南谯区将军山绢云母矿1万吨-年露天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2023年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中国移动-安全-L1,2,3(珍藏版)
- 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题
- 2023年专升本计算机题库含答案专升本计算机真题
- scratch3.0编程校本课程
- GB/T 1685-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