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可变径篮圈对提高跳投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ii 2012 年 4 月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 本人递交的学位论文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 允许在校内和与学校有协议的部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i 摘要 健美操是一项集健身,健心及健美多种功能为一体锻炼健身价值很大的体育运动项目,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不论是在高等院校,还是在中专和职业院校,都广受大 多数青年学生的喜爱,在学校各类体育选修课中一直占据着巨大的优势。目前来看,健美操 方面发表的相关的科研论文数量还不多, 并呈现出平衡略升趋势, 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 学、 训练基础理论和健身健美功能研究, 但是对于具体的在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比 较的少。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是 21 世纪体育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种,近些年来在我国高 校体育教学中逐步得到重视和推广运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创新性、自主性和社会适应性 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高校健美操普修课中运用合作性学习教学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改变健美操课传统的教学方法,真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 挥创新和合作精神,推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尝试在国内外有关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健美操教学实 践特点与体会, 通过对教学现状的调查, 开展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 综合社会学、 教育学、 心理学、体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特征、模式构建、实施难 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以教学实验为基础,实验对象为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 班,分别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采用标准量表和发放调查问卷, 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校健美操选修课中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能发挥其独 特的作用。得出如下结论:在高校健美操普修课中运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 的学习成绩,能够增强学生团团结合作能力和意识,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提高学生人际交往 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健美操 技能的掌握。 为充分发挥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作用, 本文提出要灵活运用合作性教学模式、 增强教师综合素质和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健美操;实验研究;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健美操;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基础性研究论文类型:基础性研究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ii abstracts aerobics movement is a set of fitness, healthy heart and body building functions of an exercise fitness value of sports,since the 1980 s in china since the rise, both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r in th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popular with most teens students love, in school all kinds of sports elective course has held a huge advantage. from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bout the aerobics published research paper is not much, and present a balanced and slightly up trend, 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focus on the teaching of aerobics, aerobics training basic theory and gymnasium and function of the research, but to the concrete in the teaching patter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micros.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 as the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n the important a, in most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ports teaching the emphasis has been gradually and promotion and use, it played the body sex,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students independence and the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many other aspects are the plays an unique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alisthenics elective courses to us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de of the new education idea and teaching way, will help great change calisthenics class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real do outstanding students study independent status, fully to exert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enhancement, promot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mproves calisthenics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try to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about cooperationve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combining with calisthenic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erience, through to the existing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aerobics teaching, so as to develop calisthenics teaching experiment research, combining psychology, sociology,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heory knowledge, from cooperationve study teaching mode related concept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ts model build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difficulty etc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elaboration. in the basis of aerobics teaching, this paper experiment object as a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in two groups cooperationve study 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for teaching, the scale and the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students and teaching, and the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alysis and deal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paper, in university aerobics elective course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 is ok, and feasible and can play a unique role. this thesis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 the college calisthenics elective course using cooperationve study teaching mode, can enhance students groups with force and cooperation of consciousness, impro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s, promot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students study subjectivity and study the interest, improve th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help to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skill of aerobic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eaching mode cooperationve stud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the use of flexibl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 to enha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eachersand strengthen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so on.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iii key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 aerobics; experimental research type of thesis:basic research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iv 目录 1.前言 .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的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2 1.3.1 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 2 1.3.2 国内外几种比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 . 3 1.3.3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 3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6 2.1 研究对象. 6 2.2 研究方法. 7 2.2.1 文献资料法 . 7 2.2.2 专家访谈法 . 7 2.2.3 问卷调查法 . 7 2.2.4 数理统计法 . 8 2.2.5 实验法 . 8 3.实验设计 . 8 3.1 实验目的. 8 3.2 实验对象和样本量. 8 3.3 实验时间、地点. 8 3.4 施加因素. 9 3.5 实验效果的测试指标. 9 3.6 实验方法. 9 3.7 实验条件的控制. 9 3.8 实验的测试. 10 3.8.1 实验前的测试 . 10 3.8.2 实验后的测试 . 10 4.结果与分析 . 10 4.1 实验前测结果与分析. 10 4.1.1 实验前两组学生人际关系量表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10 4.1.2 实验前两组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对比与分析 . 11 4.2 实验后实验结果与分析. 12 4.2.1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对学生人际关系 的影响分析. 12 4.2.2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对学生团结合作 能力的影响分析. 13 4.2.3“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中,学生对健美 操课喜爱程度的影响分析. 14 4.2.4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对学生健美操课 技术成绩的影响分析. 15 4.2.5“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中,学生对健美 操重视程度的影响分析. 17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v 4.3 实施“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18 5.结论与建议 . 19 5.1 结论. 19 5.1.1“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19 5.1.2“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团结合作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19 5.1.3“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中,可以提高学 生对健美操课喜爱程度. 19 5.1.4“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中,可以提高学 生的健美操技术成绩. 19 5.1.5“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的局限性. 19 5.2 建议. 19 6 致 谢 .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7 参考文献 . 21 8 附件 . 24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1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 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这个主题强调的是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但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学习个 体,过多地去关注知识本身,而比较少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之间的合作 关系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1。比如,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认为学习就是要吸收 知识,用对知识记忆的多少评估教育的效果; 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消化方式也 是单方面的接受。这种满堂灌、填鸭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灌输知识,以 标准答案为唯一的追求,求同思维统一天下。忽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更忽略 学生作为个体的本身特征。 而 “合作性学习” 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尊重个体的差异, 进而才有分享和交流的需要。并且由于合作性学习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化”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 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所以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界所普遍推崇和倡导的较为有效的学 习方式,因而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作为 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也可以尝试在高校健美操课的选修课教学当中。 1.2 研究的意义 当前, 中国体育教学的目标 (为什么教的问题) 业已明确, 概括地说就是 “为 终身体育打基础” ,但是内容的问题、教材的问题、课程的问题、方法、的问题 等等则是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中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是与教学思想、教学 内容、 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承上启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 略的问题,因此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19。 考虑 健美操的项目特点, 引入 “合作性学习” 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和积极意义, 因此, 研究“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突出学生学习 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集体和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针对“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难点与问题,结合健美操项目特点,对“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进 行较为深入的探索, 为完善和发展健美操教学和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提出有益的 建议。 “合作性学习”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科教学中都有一定的运用和研究, 而在融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2 体操、舞蹈、音乐等因素为一体的健美操项目中的相关研究却很少。 “合作性学 习”教学模式的合作小组成员具有相应的角色分工,彼此承担责任,这样的分工 合作使小组活动中的师生、 生生间的多项交往得以真正实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 何责任,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错过了大量的练习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 而在本实验 的合作性学习小组中, 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 进一步加强了 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在相互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 各种风格和成绩不同 的学生都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 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其他成员接纳 的喜悦,克服了封闭保守、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障碍,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社会 化进程,加强了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小组 中学生的交往机会较传统方式多,产生矛盾也多,但是,他们会为了小组的共同 的利益相互协调,解决矛盾,由此学生的应对意识与能力就在实践中逐渐得到提 高。 1.3 文献综述 1.3.1 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 学活动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一种设计和实践教学的理论, 尽管由 于各种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或者是理论不同,但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教 学模式都有以下特点 20: 第一,教学模式的优效性,这是教学模式所独有的效力,由于教学模式能够 将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比较具体的策略,能够对教学实践起到良好的指挥作用, 因此,优效性是教学模式的生命根本所在。如果说一种教学模式不是优效的,就 一定会被淘汰。 例如注入式的教学模式,由于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时食而 不化,它就必然要在教学中丧失地位。 第二, 教学模式的参照性, 教学模式就是一套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 它是处方性的,可以为教师作出指示,提供相应的策略。但是它并不是某一门学 科教学的实验汇编。 各学科教学可以将教学模式作为教与学的活动指南, 结合学 科特点而去参照运用。 第三,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便于人们去理解、把握和运用是教学模式的本 质特征。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比起一般的教学理论 更接近于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第四,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人们对教学实 践认识的增加、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 人们可以经常性的对教学模式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3 进行修正, 使它得到较完善的发展。例如国外几个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都经过 几次较大的修正,最终才成为一种经典性的模式而得到大范围推广。 1.3.2 国内外几种比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 多年以来,随着体育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外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已经 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可行的或具有新意的体育教学模式。现列举 3 种进行介 绍: 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经常被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这种模 式主要受苏联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它主要是依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而设计 的,是以系统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学过程。 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指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掌握学习和思考方 法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学过程。 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它是针对学生的厌学体育的现状,并为 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连接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快乐体育依据游戏理 论,主要依据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而设计的 16。 1.3.3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合作性学习的概念及内涵 从目前国内外关于合作性学习的研究文献来看, 合作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泛 称,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合作性学习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 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得到推广。合作性学习在 90 年代末引入我国,根据 johnson随机抽查,要求一个小组成员介绍 其所在小组的工作; 观察每个组并记录下每个成员为小组贡献的次数; 每个组安 排一个检查者, 由检查者代替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上的不足;随机从每个小组 中挑选一个学生进行小组意见表达或使每个学生解释他们从同学那里学到了什 么,随机进行口头测试等。 合作性学习第三个要素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为了达到小组的目标, 小组的规模必须要小,最好是 24 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成员间互相支持、互 相帮助、互相鼓励,不仅使小组成员能齐心协力力争完成共同目标,也有助于实 现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关心, 并提高其社会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都承担起个人责任, 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将会影响到对方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远比一个答案要重 要得多。这种促进性相互作用表现在小组成员间相互提供有用且高效的帮助, 更 加有效地交换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对其他成员的结论和推理过程提出质疑, 提高 对所思考问题的决策质量和思考深度等方面。 合作性学习第四个要素是适当地使用人际和小组相处技能。 这些能力在学生 的知识结构中是严重缺乏的。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们学会彼 此理解和信任,互相接纳、互相支持,使其能够正确、清楚地与其他成员交流,学 会建设性地解决冲突。 合作性学习第五个要素是小组过程。约翰杜威作为一个教育哲学家,他认 为学习的重点应当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常常 是学生被组织起来充当课堂学习的“观众” ,很难参与班组活动。在合作性学习 中,当小组成员在小组共同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在同学间建立有效率的工 作关系时,就存在着小组过程。小组过程表现为在小组会议中,小组成员对解决 问题、完成任务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并对各种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分析、判断 和选择。小组过程还包括当小组成员间存在着意见冲突时, 学生之间如何对冲突 进行协调处理,最终实现难题的有效解决。 合作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一,组内异质,组间通质。合作小组采用异质分组,在小组内体现出合理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5 的差异,而且在全班各小组间形成了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联合体。组内异质 为互助合作奠基基础,而组间同质则保证了各小组间的竞赛公平。 第二,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有分有舍,各个合作小 组学习成绩必须依赖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 互依赖性。这样保证了全体学生在资源上的共享,在过程中的积极投入。 第三,分享角色,分享领导。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活动及班级活动提供给学 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的机会。合作学习中,通过活动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小组成 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彼此分享领导责任。既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 井然,又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第四,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同时也不排斥 竞争,尤其是组际间的竞争,这是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泉。但在竞赛中, 合作学习不但是简单的采用常模参照评价,更为强调形成性评价,在公平竞赛的 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价。 第五,信息交流,由单变多。传统的教育把教学看成是老师将信息传递给学 生的单相交流过程,教师是信息源,学上是接受者。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认为, 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其中不仅包括师生信息的单相交流,而 且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统一 体。 合作性学习运作的基本步骤 第一,揭示教学目标。合作性学习的两个主要目标是学习目标和社会技能目 标。学习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而且要与教学任务和教学水平相符。目 标解释要准确, 要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与将要学习的信息联系起来, 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概念和信息。告诉学生应遵循的学习步骤, 举例说明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将要做什么、学什么;为了增强学习的正迁移作用,要重 点强调学过的内容与现在内容之间的不同之处; 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问题以检 查他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程度, 如本节课要弄懂什么、 简单运用什么、 掌握什么、 熟练运用什么等。 社会技巧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那些需要加强训练的 人际交往技能 3。 第二,决定小组规模的大小。教学目标确立后,要根据教学目标,决定小组规 模的大小。合作性学习小组通常是 2-4 人。一般情况下,时间越短,小组规模应 越小。小组规模大,活动的时间要长,准备的材料就要多,而且社交技巧也要多 52。 第三,宣布小组的活动规则。为保证合作性学习的有效运行,必须让学生知 道在合作性学习小组中,哪些行动是正确的,该做的。可预先向学生公布以下规 则:第一,让每个组员解释如何得出的答案;第二,让每个组员把学过的知识与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6 正在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第三,检查并确定每个组员都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一致 同意所得出的结论;第四,正确无误地理解其他组员的发言;第五,不轻易改变 自己的观点,除非被说服;第六,抨击他人的观点而不是他人本身。 第四,巡视、监督和介入。一是,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合作性学习小组工作 的开始也是教师工作的开始。在巡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 要掌握他们哪些弄懂了,哪些还不懂,找出他们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 提供必要的帮助解答学生的问题,必要时传授一些技巧。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尽 量选用与学习有关的术语,要具体且有针对性。三是,及时传授社交技巧在巡视 中会发现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所需要的社交技巧,教师要及时给出建议, 以帮助学 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活动。四是,适当进行介入。介入要适当,不要在完全不 必要时介入学习活动。即使是必须介入,教师也要留下一定的“空白” ,让小组 自己解决。 常用的介入的方式就是提问题。 如:“你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这对你们有什么帮助?”等。 第五,评价学习与合作的情况 一是,检查学习效果通过小组的合作性学习,学生应该能总结所学的知识, 并能理解今后要用到的一些知识点。二是,总结学习要点,可以借助帮助学生回 忆所学的主要内容或给学生一些范例,以及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暴露出 的问题等方法, 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总结。 三是, 评价学习质量及时进行测验, 当堂内容当堂巩固。 这样既减少了课外负担, 又可以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四是, 反思小组合作效果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要使合作能力日渐进步, 小组成员必 须学会反思、 反馈, 考虑如何能做得更有成效。 教师也要花些时间进行全班评论, 给全班同学一个反馈,让学生共同回想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厦门工学院 2010 级土木工程系和机械系健美操班两个班(实验班 和对照班)的学生和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人数 分别为 35 和 33 人,参与本实验的学生总人数为 68 人(均为女生) 。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7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论文的写作的需要,经过查阅大量有关健美操的书籍,并计算机上登 录中国学术期刊网、百度搜索、检索和手工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研究的 著作和文献资料,我还在我院图书馆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论文,杂志、报刊等,了 解掌握此方面的研究的现状,为本实验研究工作做铺垫,为以后论文的写作做准 备。 2.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 对从事健美操教学方面的专家及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 进行访谈,听取意见,以完善测量指标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制定,并提高指标选 取的科学性。 2.2.3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遵循问卷设计的 基本原则并参考了同类型问卷的设计,设计了问卷的初稿,完成问卷后,征询专 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问卷。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通过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 能保证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效率。发放学生问卷 68 份,回收 68 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 68 份,有效回 收率 100%。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1)问卷的信度:本论文采用重复检测法进行信度检验,在问卷回收一个月 后,对一部分的调查样本进行重测,就是在不同时间填写同样的调查问卷” ,并 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 0.97,表明问卷的信度 较好。 (2)问卷的效度:问卷经过修改,为了确保问卷设计的有效性,邀请 10 位 专家对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并对问卷做出“可行、基本可行、 不可行”三级级程度的定性评价(见表 1) ,结果证明本问卷具有有效性及可行 性满足本篇论文研究的需要。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8 表 1 专家可行性论证调查研究调查情况 可行 基本可行 不可行 总计 7 人 3 人 0 人 10 人 2.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 excel 和 spss(17.0for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所测原始数据 进行科学的统计处理。统计结果所得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相 关分析,对实验前后两组数据进行 t 检验,并采用归纳、演绎、对比和综合分析 等逻辑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讨论。 2.2.5 实验法 分别选取厦门工学院 2010 级土木工程系和机械系健美操班两个班(实验班 和对照班) ,对实验班的学生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 教学模式,考察两组的反应的差别。 3.实验设计 3.1 实验目的 通过教学实验对比, 检验在高校健美操教学选修课教学中采用 “合作性学习”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团结合作能力、健美操技术水平及其他方面 的影响是否较传统教学模式更为显著。 3.2 实验对象和样本量 随机选取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2010 级两个班个班进行本实验的研究,并分 为实验组(土木工程系健美操班)和对照组(机械系健美操班) 。实验班的学生 人数为 35 人,对照班的学生人数为 33 人,共有 68 人,参加本实验研究。参加 本实验研究的实验对象均为女生。 3.3 实验时间、地点 本实验从 2011 年 9 月2012 年 1 月,实验地点均在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健 美操馆。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9 3.4 施加因素 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一个 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5 实验效果的测试指标 教学实验前的测试指标为人际交往关系和团结合作能力, 实验后测的指标为 人际交往关系、团结合作能力、健美操技术成绩、学生对健美操的喜爱程度和学 生对健美操的重视程度。 3.6 实验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即授课的操作程序为:教师先带领学生进 行一般性的和结合健美操技术的准备活动, 教师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示范并把 动作分解,学生通过模仿学习技术,教师在通过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进 行讲解和纠正,再通过不断的练习以及再练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技术动作,并 达到自动化,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实验班应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实验开 始第一节课教师先把学生分成 5 个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 每节课先由教师传授基 础知识与技能由全班集中一块学习, 剩下的时间教师明确小组学习目标进行小组 活动,组内成员通过互相学习和帮助对技术进行巩固和学习,然后组间竞赛,教 师对小组活动指导、调控、监督并进行组内总结评价小组解散,教师集合总结, 结束这节课。 3.7 实验条件的控制 控制好实验的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人数、练习场地、授课内容、教 学时数、场地器材条件以及授课教师(为厦门工学院健美操老师)均为一致。但 是两组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同。 实验过程严格按要求上课。 为避免产生实验者效应, 避免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产生异常心态,采用单盲实验,即学生不知道正在实验 也不知道实验的目的。 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安排在教学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两天内 进行,以防止因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实验测试的不准确。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10 3.8 实验的测试 3.8.1 实验前的测试 对两组学生发放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和团结合作能力问卷, 测试学生的 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与能力。 3.8.2 实验后的测试 对两组学生发放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测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放 团结合作能力调查问卷,用来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健美操课教学情况用 来检测课堂教学情况,由厦门工学院健美操老师对健美操技术成绩进行考核。 4.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测结果与分析 4.1.1 实验前两组学生人际关系量表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表 2 实验前两组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测试成绩统计表 组别 08 分 914 分 1528 分 实验组(人数) 对照组(人数) 9 25.7 8 24.2 18 51.4 16 48.5 8 22.9 9 27.3 图 1 实验前两组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测试成绩分布图 0 5 10 15 20 08分914分1528分 实验班(人数)对照班(人数) 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出, 实验前通过人际关系量表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11 调查结果发现,得分结果在 08 分之间的实验班学生的有 9 个,对照班的学生 有 8 个;得分结果在 914 分之间的实验班的学生有 18 个,对照班的学生有有 16 个;1528 分之间的有 8 个,对照班的学生有 9 个。从人际关系量表得分分 布图 1 可以看出, 实验班学生得分情况与对照班学生得分情况分布并没有太大的 差异。 表 3 实验前两组学生人际关系量表测试成绩对比检验 组别 总人数 实验前均值 标准差 p 值 实验组 对照组 35 33 12.43 11.97 5.653 0.067 注:表示 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 3 中我们可以看出, 实验班的学生与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人际关系问卷 调查所得分数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经检验 p 值为 0.067(p0.05 表明无显 著性差异) ,这说明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无显著性的差异。 4.1.2 实验前两组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对比与分析 表 4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学习中能互相帮忙解决困难情况统计表 总是 人数 % 经常 人数 % 偶尔 人数 % 从来没有 人数 % 实验组 8 22.9 11 31.4 9 25.7 6 17.1 对照组 5 15.1 13 39.4 10 30.4 5 15.1 图 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学习中能互相帮忙解决困难情况分布图 0 5 10 15 20 25 30 总是经常偶尔从来没有 实验组对照组 从表 4 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学习 中能互相帮忙解决困难选择总是这一项的学生有 8 个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12 15.1,对照班选择总是的学生为 5 个人没占全班总人数的 15.1;实验班选 择偶尔和从来没有的学生的人数为 15 个,占全班总人数的 45.8,对照班选择 这两个选项的学生为 15 个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45.5。这说明两个班的学生在 实验前经过问卷调查,团结合作能力没有什么差别,从图 2 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 个班的曲线走向基本是一致的,没什么差别。 4.2 实验后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分析 表 5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实验后测得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得分统计一览表 08 分 914 分 1528 分 实验班(人数) 对照班(人数) 18 12 14 13 3 8 图 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实验后测得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得分布图 0 5 10 15 20 08分914分1528分 实验班(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年第一学期幼儿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创先争优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护理
- 社保委托代表协议
- 重力教学设计
- 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品质管理系统
- 猫咪输液护理常规
- 部编本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 7S管理培训体系精要
- 机载直流用电设备电源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项目质量管理评价表
- 饮料生产公司应急预案汇编参考范本
- 养老院老人入(出)院流程图
- 最新-临时救助申请审核审批表模板
- 《有效沟通》PPT课件-(2)
- 蓝色大气商务商业计划书PPT模板
- 青春红绿灯教学设计中小学心理健康心理游戏脚本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有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脱式竖式练习题
- 17025实验室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