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对朝鲜的政策研究(1866—1876).pdf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对朝鲜的政策研究(1866—1876).pdf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对朝鲜的政策研究(1866—1876).pdf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对朝鲜的政策研究(1866—1876).pdf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对朝鲜的政策研究(1866—1876).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纵观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朝关系史,可以看出传统时代的中 朝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为其表现的国际秩序。清朝和李氏 朝鲜的朝贡关系, 始于1 6 3 7 年, 止于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于日本。 清政府时期的历届统治者们,从地缘政治的考虑出发,都非常重视中 朝之间的传统的朝贡关系。清朝与李朝在度过短暂的磨合期后,即进 入两国关系平稳发展时期, 直到近代之前, 没有遇到过什么意外情况。 但是,到了近代,欧洲的对外扩张延伸到了远东,使古老而传统的儒 教世界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 开国门,接受了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以中国为中心建 立起来的东亚的传统的国际秩序开始了动摇,传统的中朝朝贡关系也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注意到,6 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在阴谋插足 朝鲜时,总是利用中朝朝贡关系大做文章,后来日 本也加入了这一行 列, 进而成为主要角色。 这些可以在考察1 8 6 6 年发生的法国侵略朝鲜 的“ 丙寅洋扰”、1 8 7 1 年发生的美国侵略朝鲜的 “ 辛未洋扰”、 还有 1 8 7 6 年日 本逼迫朝鲜签订 “ 江华条约”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找到答案。 一系列来自 外部的挑战,促使清政府产生了应付朝鲜问题的政策。所 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 动准则。笔者认为清政府为了保住最重要的藩属国朝鲜,确实确 定过对朝鲜问题的政策,而且,这种政策对本国外交和对朝鲜的局势 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须指出,这种政策的确立不是一步到位的, 它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 从1 8 6 6 年至1 8 7 6 年这 1 0 年的历史时期来考 察,清政府在两次洋扰时期的政策是消极的、利己的不干涉政策,但 到了日 本逼迫朝鲜开港时期则演变成有限的干涉政策。 本文拟以 在 1 8 6 6 至1 8 7 6 年间发生的“ 丙寅洋扰”、“ 辛未洋扰” 和签订 “ 江华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基本线索,以当时清政府对朝 鲜问题的对应为主线,通过客观论述清政府同法国、美国和日 本的外 交交涉过程,极力寻找清政府在处理朝鲜事务时的政策,并深刻剖析 其政策。 关键词: 清政府 丙寅洋扰 辛未洋扰 江华条约 政策 ab s t r a c t j u d g i n g fr o m t h e l o n g h i s t o ry o f s i n o - k o r e a , t h e c e n t e r o f s i n o - k o r e a r e l a ti o n i s t h e t r i b u t a ry r e l a t i o n . t h e t r i b u t a ry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q i n g d y n a s t y a n d l i d y n a s ty s t a r t e d fr o m 1 6 3 7 a n d e n d e d i n t h e s i n o - j a p a n w a r o f 1 8 9 4 - 1 8 9 5 . c o n s id e r i n g r e g io n a l p o li t ic s , a ll p r e v io u s r u l e r s in q in g d y n a s t y p a i d a l l a tt e n t i o n t o th e t r i b u t a ry r e l a t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c o u n t r i e s . a ft e r t h e t r a n s i e n t e x c h a n g i n g p e r i o d b e t w e e n q i n g d y n as ty a n d l i d y n as ty, t h e r e l a t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c o u n t r i e s h as g o n e o n v e ry w e l l u n t i l n o w a n d n e a r l y n o a c c i d e n t s h a v e h a p p e n e d . k o r e a p a y i n g t r i b u t e f o u r t i m e s a y e a r t o q i n g d y n a s t y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m p e r o r s p a i d m u c h a tt e n t i o n t o t h e s i n o - k o r e a r e l a t i o n a t t h a t t im e . h o w e v e r , i n t h e m i d - 1 9 th c e n t u ry th e e u r o p e a n e x p a n s i o n a r r i v e d a t t h e f a r - e a s t , w h i c h ma k e s t r a d i ti o n a l c o n f u s i o n w o r l d c h a n g e t o t a l l y . c h i n a a n d j a p a n w e r e f o r c e d t o o p e n t h e ir d o o r s a n d a c c e p t e d mi s s i o n a ry m e r c h a n t s c o n s u l a n d a r m s fr o m we s t e rn c o u n t r i e s . t h e c e n t r a l r o l e o f c h i n a i n e a s t as i a was l e s s e n e d a n d t h e t r i b u t a ry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c h i n a a n d k o r e a w as c h a l l e n g e d . we c a n n o ti c e t h a t a ft e r 1 8 6 0 s , w e s t e rn c o u n t r i e s t ri e d t o i n t e r f e r e w i t h t h e ma tt e r s o f k o r e a a n d t h e y a l w a y s m a d e u s e o f t h e t r i b u t a r y s y s t e m t o h i n d e r c h i n a a n d k o r e a . a ft e r w a r d s j a p a n j o i n e d i n , t o o . a l l t h e s e c a n b e f o u n d i n t h e wa r o f 1 8 7 6 b e t we e n f r a n c e a n d ko r e a a n d t h e w a r o f 1 8 7 1 b e t w e e n a m e ri c a a n d k o r e a a n d t h e tr e a ty b e t w e e n k o r e a a n d j a p a n i n 1 8 7 6 . t h e s e r i e s o f c h a l l e n g e fr o m o u t s i d e m a d e q i n g d y n as ty w o r k o u t s o m e p ri n c ip l e s t o d e a l w i t h t h e m a tt e r s o f k o re a . t h e t h e s i s w r i t e r c o n s i d e r s t h a t c h i n a m a d e s o m e p r in c i p l e s t o d e a l w i t h k o r e a m a tt e r s in o r d e r t o k e e p k o r e a a s i t s a v a s s a l s t a t e . i n a d d i t i o n , t h e s e p r in c i p l e s h a v e p r o f o u n d i n fl u e n c e o n f o r e i g n a f f a i r s o f c h i n a a n d t h e s i t u a ti o n o f k o r e a . b u t h e r e s o m e t h i n g m u s t b e p o i n t e d o u t , w h i c h i s t h a t t h e s e p ri n c i p l e s w e r e f o r m e d g r a d u a l l y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fr o m 1 8 6 6 t o 1 8 7 6 , q i n g d y n as ty i m p l e m e n t e d p as s i v e a n d s e l fi s h p ri n c i p l e s t o k o r e a , b u t q i n g d y n as ty c h a n g e d it s p ri n c i p l e s a n d b e g a n t o i n t e r f e r e w i t h t h e m a tt e r s o f k o r e a i n t h e t i m e o f j a p a n f o r c i n g k o r e a o p e n i n g i t s d o o r . t h i s t h e s i s i s a p t t o b a s e o n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e v e n t s h a p p e n e d f r o m 1 8 6 6 t o 1 8 7 6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w a r o f f r a n c e a n d k o r e a , t h e w a r o f a m e r i c a a n d k o r e a a n d t h e t r e a ty o f j i a n g h u a e t c . a n d r e g a r d t h e r e s p o n s e s o f q i n g d y n a s ty i n d e a l in g w i t h t h e k o r e a n m a tt e r s a s t h e m a i n l i n e . t h r o u g h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f o r e i g n a ff a i r s b e t w e e n k o r e a a n d a m e r i c a , f r a n c e a n d j a p a n , t h e th e s i s w r i t e r t r i e s t o fi n d o u t p o l i c y o f q i n g d y n a s ty t o k o r e a a ff a i r s a n d d i s c u s s d e e p l y a b o u t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f o r e i g n a ff a i r s . k e y w o r d s : q i n g d y n a s t y t h e w a r o f f r a n c e a n d k o r e a i n 1 8 6 6 t h e o f a m e r i c a a n d k o r e a i n 1 8 7 1 t h e t r e a ty o f j i a n g h u a p o l i c y w a r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 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 科 gs 日 期:. 14 ,1 4 4 1 1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 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东北师范 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牙 巷 卜 日期:. 1 0 0 价 f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中朝关系一直是比较重要的课题。关于中 国和朝鲜的关系,虽然有的书上也有中韩关系的说法,但此论文中统 一称呼为中朝关系。由于中国和朝鲜具有几千年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上的渊源之故,两国关系史在两国的历史展开过程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 比重。中国近代史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国对外问题或多或少的同朝鲜 问 题相关联。尤其, 想指出的是近代史中占 有重要地位的近代中日 关 系, 始终是围绕着朝鲜问题展开的。 这就说明, 近代中日关系的研究也 是与朝鲜问题的研究不可分开的。所以,近百年以来,朝鲜问题始终 成为中外历史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者当中从事正 面研究清政府对朝鲜政策的人士并不太多。 建国前,清政府对朝鲜的政策这一课题引起有关学者关注的是2 0 世纪 3 0年代。例如:1 9 3 3 年,当时清华大学教授蒋廷髓先生发表了 论文s i n o - j a p a n e s e d i p l o m a t i c r e l a t i o n s , 1 8 7 0 - 1 8 9 4 ; 1 9 3 5 年林同 济 先 生 ( t . c . l i n )发 表 了 论 文 l i h o n g - c h a n g : h i s k o r e a p o l i c i e s , 1 8 7 0 - 1 8 8 5 ; 1 9 3 7 年, 清华大学出 身的王信忠先生也出 版了 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其中,蒋廷献先生发表的论文,可以 说是中国学界针对李鸿章对朝鲜政策的最初性研究;王信忠先生的著 作则首次比较系统整理了近代中韩关系的展开过程及其李鸿章、清政 府的对朝鲜政策。后来,新闻记者出身的王芸生编著了 6 0 年代来的 中国 和日 本7 卷,主要叙述了1 8 7 0 年至 1 9 1 9 年的中日 外交史及相 互关联的朝鲜问题。 建国后, 有关学者的研究状况如下: 陈伟芳先生在1 9 5 9 年出 版的 朝鲜问题与甲午战争一书中,在世界近代史和东北亚国际关系的 大背景下,较深层次分析了围绕朝鲜问题的中日两国之外交政策和利 害冲突。1 9 9 8年出版的王明星先生的 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 ( 1 8 6 1 - 1 9 1 0 ) 里, 则以 韩国 近代外交史的 展开过程为中心, 探讨了 当时清政府与周边列强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的王如绘先生在1 9 9 9 年出版先生在 1 9 9 9 年出版的著作 近代中日 关系与朝鲜问题 一书里, 系统研究了近代中日 关系的展开及所涉及的朝鲜问 题,把这一问题的 全貌完整的呈现于读者面。2 0 0 1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国际法视角下 的甲午战争里,戚其章先生则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了对中日关系和 朝鲜问题, 做了大胆地尝试。 但这些学者都偏重于中国或日本的文献, 没有很好参照韩国的文献史料或最新研究成果。2 0 0 0 年,在韩国白山 资料院出 版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权赫秀先生的 著作 1 9 世 纪末韩中关系史研究,运用中、日、韩三国史料,提出了不少值得 引起重视的观点。 我们也注意到, 在这些学者中对 1 8 6 6 -1 8 7 6 年间的清政府对朝鲜 政策的专门 性研究很少。从建国前国内学者对朝鲜政策的研究状况来 看,他们对这阶段的历史都有涉及不充分之嫌。 建国后,虽然有些 学者的对朝鲜政策的研究也涉及了这阶段的历史,但也未作到详细的 专门 研究。01 8 6 6 至1 8 7 6 年间朝鲜史上发生了三件重大的历史事件。 比如 1 8 6 6年发生的法国侵略朝鲜的 “ 丙寅洋扰”、1 8 7 1年发生的美 国侵略朝鲜的“ 辛未洋扰”、 还有1 8 7 6 年日 本逼迫朝鲜签订“ 江华条 约”。因当时的中朝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或朝贡体制为表 现的国际秩序,这三大历史事件可己 看作是外部势力对中朝传统关系 的挑战。关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传统的国际关系,虽然在学术界有不 同的术语来表现,但在这里统一使用朝贡关系。在这些外部势力对中 韩传统关系的一系列挑战面前, 清政府不得不面对朝鲜问题, 对应之, 并由 此逐渐产生了阶段性的 对朝鲜的政策。因此,研究这阶段的历史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的认识历史,而且对于深刻了解当今 的东北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山 如林同济吓c . l i n ) : l i h o n g - c h a n g :h i s k o re a p o l i c i e s , 1 8 7 0 - 1 8 8 5 , c h in e s e s o c i a l a n d p o l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r e v ie w 1 9 :2 ( 1 9 3 5 ) ,p p 2 0 2 - 2 3 3 ; 王 芸 生 : q 六 十 年 来 的 中 国 与日 本 , 三 联 书 店1 9 7 9 年 版: 王信忠: 中日甲 午战争之外交背景 ,文海出 版社 1 9 6 4 年版。 .王明星: 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 ( 1 8 6 1 . 1 9 1 0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王如绘: 哎 朝鲜问 题与甲 午战争 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版: 一、 “ 丙寅洋扰”及清政府的朝鲜政策 ( 一)1 8 6 6 年 “ 丙寅洋扰” 关于朝鲜历史上的 “ 丙寅洋扰”,笔者想从大院君和当时朝鲜的 攘夷锁国政策开始说起,因为朝鲜在大院君的这种攘夷锁国政策的驱 使下,拒绝法国通商的要求、采取严厉的禁教措施并处置法国传教士 和天主教徒的做法,曾是法国发动 “ 丙寅洋扰”的主要借口。 那么,先简单介绍一下大院君这个人物。大院君是从1 8 6 3 年始登 上朝鲜历史政治舞台的。 1 8 6 3 年, 继哲宗之后, 年仅1 2 岁的李熙即位, 是为高宗。以此为契机,在哲宗时代受外戚安东金氏压制的高宗的生 父李是应,这时被封为兴宣大院君,掌握了国家实权。性格刚毅果断 的大院君,面对当时朝鲜的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的深刻危机,为 抑制和打击安东金氏的政治势力和加强中央集权制,在内外政策方面 多有兴革。大院君执政初期的对国内的一些政策,如标榜任人为贤和 四 色平等, 废除安东金氏的势道 政治、 取缔书院、消除三政的 危害等 措施,虽然其目的局限于挽救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但在当时的一般 情况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在对外政策上,大院君则采取了极端的 攘夷锁国政策。 大院君攘夷锁国政策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简而言之,可归 纳为如下几点:第一,攘夷锁国政策思想基础是朝鲜人的 “ 小中华意 识”和 “ 卫正斥邪”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朝鲜全国上下视一切 与传统儒学价值观念相悖的外来事物为洪水猛兽、亡国祸根,当然不 会与西洋 “ 禽兽”交往。第二,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西方侵略者 的野蛮暴行,曾震惊了朝鲜朝野。因此,朝鲜不想重蹈像清政府一样 的被西方列强宰割的覆辙。第三,列强所谓 “ 东亚行将被瓜分”的叫 嚣,也是朝鲜攘夷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之一。当时,不少人认为朝鲜 0势道,亦称 “ 世道” , 一种外戚专权的政治现象。 面临被瓜分的危险,这必然会引起朝鲜方面的警惕。第四,面对天主 教势力的大规模发展和传教士对朝鲜国家事务的干涉,尤其是对朝鲜 外交事务的干涉,使大院君决定严厉禁教。严厉的禁教,导致了教案 的发生,而这些教案的发生也直接导致了朝鲜的攘夷锁国政策。 攘夷锁国政策,大体上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严边禁政策。就是 高度警惕外国船舶的出现,严禁同外国人通商。并在对外贸易活动中, 加强了检查制度,不准夹带西洋商品。其次是加强国防政策。把有名 无实的备边司改编为三军府,同时大力整顿军队和加强对国防要地的 防御。 其三是禁教政策。 天主教传入朝鲜始于 1 6 1 0年。自 此到 1 7 8 3 年的天主教在朝鲜的传播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朝鲜的天主教徒多为 自 发信仰者。因其影响主要在民间而没有威胁到国家政局和国家安全, 所以朝鲜政府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至少没有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 然而,从1 7 8 4 年开始,天主教在朝鲜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年秋天朝鲜天主教会的创立,促进了天主教的传播。天主教势力在 朝鲜境内 得到了迅速发展和传播,到了1 8 6 5 年教徒总数已高达2 3 0 0 0 人。 他们的势力扩大以 后, 便开始干涉朝鲜的 外交事务。 这在大院 君 看来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天主教己经对朝鲜的国家安全 构成了威胁,于是大院君政府下令重申 厉行禁教。1 8 6 6年的“ 丙寅邪 狱”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 “ 丙寅邪狱”是朝鲜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教案,可以说它的发生直 接导致了“ 丙寅洋扰”的发生,下面对这次教案介绍如下。1 8 6 4年开 始,俄国开始侵扰朝鲜。分别于 1 8 6 4 年和 1 8 6 5 年俄国人渡江闯入到 朝鲜,要求朝鲜与其通商。又于1 8 6 6 年一月,一艘俄国军舰驶入朝鲜 元山 港, 要求与朝鲜 “ 修好通商”。 面对沙俄日 益加剧的 侵略行经, 在朝鲜的天主教传教士乘机联合朝鲜的一些官员,向大院君献策,劝 朝鲜与英、法结盟,以防俄国的南下。 他们除了通过大院君的女婿向 大院君递交建议书外,还通过高宗国王的乳母向大院君夫人探听大院 。张存武编: 近代中 韩关系史料汇编 第八册, ( 台 北: 7 0 9 页。 。转引自 王明星著: 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 1 8 6 工 一 1 9 1 0 ) ) , 第 3 9 页 中 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 所 1 9 8 9 ) , 第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1 9 9 8 ) . 君的意向。与此同时,法国传教士白尔诺向王宫承旨官南钟三提议, 南钟三还据此亲自 起草了一份有关外交政策的建议书,并与高宗乳母 的丈夫洪凤周对大院君进行游说。南钟三、洪凤周等人的言行引起大 院君的怀疑。于是,他命密探张命福秘密调查此事的背景。经调查得 知,在幕后策划此事的是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朝鲜统治者看来,天 主教的大规模发展,对朝鲜国家安全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大院 君政府决定实行禁教。1 8 6 6年一月,大院君下令大肆搜捕传教士和天 主教徒,并亲自 提审白尔诺。大院君原打算,若白尔诺求饶并表示将 离开朝鲜返回法国的话,他将赦免他们。不料,白尔诺的十分顽固, 说什么 “ 即使被杀也不欲归国”。于是,大院君下令处死所有被捕的 传教士和教徒。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包括1 2 名外国传教士中的9 人 和南钟三等8 0 0 0 多韩国教徒被杀,史称 “ 丙寅邪狱”。 当时在朝鲜境内的法国传教士中, 只有一个名叫利德尔( f . r i d e l ) 的传教士侥幸逃出,雇一小船逃到了中国。听到教案消息的法国驻华 代理公使伯洛内 ( c . h . m . b e l l o n e t )一面致电本国政府,力主攻打 中国,一面同中国总理衙门交涉,表明其攻打朝鲜的决心。当时的中 国 清政府当然不希望法国去攻打朝鲜,但仍固守韩中朝贡关系传统观 念的清政府事实上并不能阻止法国对朝鲜的侵略行为,其详细的中法 之间的交涉情况会在下部分中进一步论述,这里不细说明。后来,在 没有接到法国政府训令的情况下,伯洛内决定让法国驻亚洲舰队司令 罗兹 ( p . g, r o z e ) 率舰队远征朝鲜。 1 8 6 6 年 9月,三艘军舰在罗兹的率领下,由利德尔引路,开 进南洋湾。进入江华海峡后,溯汉江而上,直抵扬花津、西江。汉城 军民十分镇静。朝鲜政府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对策,命令御 营中军李容熙加强汉江一带的防务。法舰滞留旬日,通过仔细的地势 侦察和水路探测制成了三张地图,完成了侦察任务,遂于1 0 月1 日 返 航烟台。 法舰回航后,伯洛内正式向驻华外交团宣布封锁汉江下游和朝鲜 。 参见 费 正清、 刘广京编: 剑 桥中国 晚 清史下 卷, ( 北京: 中国 社会科学出 版社 1 9 9 3 年) 第 1 2 4 页 西海岸。1 0 月1 1 日,罗兹率军舰z 艘,总兵力 1 0 0 0 多人,在利德尔 等人的再次引路下, 踏上了 对朝鲜的第二次远征。 1 0 月1 3 日, 罗兹率 舰队到达勿淄岛驻泊。第二天,以两舰开抵江华岛,所载水兵在江华 岛登陆。朝鲜军知法国兵来犯,在城上严阵以待。1 0 月 1 6日, 法军从 正门攻城,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江华城终于失守。1 8日,罗兹向 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1bt c r要求赔偿因法国传教士被杀造成的损失,严 惩与该事件相牵连的三个大臣,缔结通商条约。 法舰的到来,一时间朝鲜国内一片混乱,有的人主张议和,有的 人主张迁都。这时大院君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抗敌,于是,他率文武 群臣,当 众发誓要坚决 抗击法国的入侵。 在这种形势下,面对法军的 最后通碟, 朝鲜训练大将李景夏致书罗兹,不但拒绝了罗兹通商要求, 也不承认杀传教士不当, 他说道: “ 变服微行,窃窥人国,以破其关 禁其罪当死。 ” 。 得知法国军舰再次来犯消息的爱国 群众义愤填膺, 纷纷要求政府坚决抵抗。很多平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了义勇队。 江华岛守备战失利之后, 朝鲜政府看事态危机, 便设置了巡抚营, 命训练大将李景夏、中军李容熙、千总梁宪沫率军队出征。一支主要 由北方猎户组成的 8 0 0人的义勇兵,在千总梁宪沫的统率下,登上江 华岛。1 1 月7日 上午,罗兹派陆战队 1 6 0人登陆,企图消灭义勇队, 并占领全岛。义勇队在鼎足山城阻击敌军,奋力拼杀,给敌人以歼灭 性打击。法军死伤3 2 人,抵挡不住,只好逃回甲串镇。这次鼎足山城 战役,作为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打败西方列强的战役而意义重大。1 1月 1 0日 ,罗兹决定从朝鲜撤军。他们逃离江华岛时, 破坏和烧毁了很多 古迹和民居, 还抢走了 大量历史文献和金银财宝。 罗兹对朝鲜的远征,到 1 1 月 2 1日 第二次远征结束为止共持续了 两个多月。他本人可能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 对迫害传教士的朝鲜 政府的报复。然而,事实上是一次失败的远征。其理由是:第一,从 外交的角度上看,到一个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却连立约的协商 概i e)j ffl : 黔f3 戳 ( 186 1- 19 10 )h v 39 -6,. 3m a g : c e t 4 0 a a -t w c t 1) * jlf : * , 7 16 3f , 。 参见王如绘:了 近代中日 关系与朝鲜问 题 ,人民出 版社1 9 9 9 年版,第7 -8 页. 都没有进行而空回本身就意味着失败。第二,从军事角度上看,在鼎 足山城战役失败后马上撤回了军舰。第三,从宗教的立场上看,这次 远征的目 标是对迫害传教士的朝鲜政府的报复,但不仅没有达到报复 的目的,反而加强了大院君政府的攘夷锁国政策。 抗击法国侵略的胜利,鼓舞了朝鲜人民的斗志。但从另一方面讲, 这次胜利也助长了大院君为首的朝鲜统治阶级者极端排外主义情绪, 使不能客观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和世界的形势。 ( 二)清政府在 “ 丙寅洋扰”前后的对应 正如上面所说在 “ 丙寅邪狱”中,只有一个名叫利德尔的传教士侥 幸逃出来,雇小船于 1 8 6 6 年 7 月 7日到达烟台。得到报告的法国驻亚 洲舰队司令罗兹急赴北京向法国驻华代理公使伯洛内报告了情况。 伯洛内( c . h . m . b e l l o n e t) 一面致电 本国 政府汇报情况,一面 照会清政府总理衙门。 伯洛内给总理衙门的7 月1 3日 照会,其内容 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法国表明要对杀害本国传教士的朝鲜进 行军事报复的决心。即, “ 于本年三月间,高丽国王突发一令,将该 处法国主教二人及传教士九人,并本地传教士七人,其习教之男女老 幼无数尽行杀害。如此残暴,自 取灭亡。因其系属中国纳贡之邦,是 以 本国 命将兴师,以 讨有罪,理合知会贵亲王。” 第二部分,以 清政 府过去对待朝鲜问题的模棱两可的态度为借口,否定韩中间的传统朝 贡关系,从而想排除清政府对此事的干涉。 清政府见事态严重,于是7 月1 6日 复照伯洛内,以“ 两国交兵, 均关民命” 为由答应从中 排解, 并要求法国“ 先行据理查询究因何故” , 反对法国“ 逮起兵端” 。 可见, 清政府总理衙门 在给伯洛内的复照中, 只是采用劝解的方法想避免法国和朝鲜之间将要发生的战争事态,但 对伯洛内提出的关于否定韩中间的朝贡关系的言论并没有提出任何抗 。 中 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编: 清季中日 韩关系史料 ( 以下简 称为 关系史料 ) 第 二卷, 总署收法国照会,第2 7 页。 关系史料第二卷,总署给法国照会,第2 8 页。 议。 总理衙门向法国公使馆发出这样的照会的同时,采取了两个对应 措施。其一,总理衙门向驻扎天津的钦差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和驻扎上 海的两江总督兼五口 通商大臣吴棠等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军事及行 政长官秘密通报法国对朝鲜的侵略计划,要求加强面对朝鲜半岛的中 国 沿海一带的防御。 。 但这只是为确保中国沿海一带安全的军事措施, 并不是想真的动用自己的军事实力阻止法国对朝鲜的侵犯。 总理衙门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 7 月2 4日向主管朝鲜方面事务 的礼部通报上述的事情,其目的当然是想通过礼部告知朝鲜政府法国 的军事报复计划。 朝鲜政府从礼部那里接到该咨文是在法国 侵犯朝鲜 一个月之前的8 月1 6日,客观上确实起到了大院君加强在全国范围内 的防御的作用。我们从清政府的通报中可以看出,清政府虽然极力想 回避朝鲜问 题上的责任问题,但还是想维护和挽救韩中传统朝贡关系 的矛盾的立场。 事实上,法国代理公使伯洛内并没有听取总理衙门的劝解,还是 派海军少将罗兹率军舰远征朝鲜。清政府最初收到关于 “ 丙寅洋扰” 事态的 报告的时间 是 “ 丙寅洋扰” 第一阶段结束后的1 8 6 6 年1 0 月1 1 日 。 那是通过三口 通商大臣崇厚传达的一 份东海关道所提供的 情报。 这个情报上说,英国和美国由于本国国民在朝鲜被杀,很可能要同法 国联手一起攻打朝鲜,这样以 来朝鲜可能抵挡不住。其实, 这是和舍 门将军号商船事件有关的传闻而己。 紧接着,于1 0 月2 1 日 总理衙门收到了伯洛内关于封锁朝鲜西海岸 和汉江的 照会 , 但这是属于“ 丙寅洋扰” 第二阶段的军事措施而已。 当时还没有具体掌握 “ 丙寅洋扰” 情况的清政府,于1 1 月4 日以 恭亲 王的名义复照给法国公使馆,照会里仍然提及7 月1 6日的复照并再次 关系史料 第二卷, 总署发三口 通商大臣函,第3 5 页。 关系史料第二卷, 总署发礼部文。第3 2 页。 关系史料第二卷, 总署收三口 通商大臣函,第3 7 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 , ( 以下简称 档案史料汇编) 中 国档案出版社 1 9 9 8 年版,第3 5 1 页。 要求法国政府查明真相,不要轻易动武等等。 伯洛内在 1 1 月1 1 日的给总理衙门的复照中,指出不排除中国政府 是迫害天主教的元凶即 朝鲜政府的 共犯的可能性。 对此深感不安的清 政府,一面通过 1 1 月6日的照会,对伯洛内的指责为自己辩解,一面 于 1 1月2 3日向驻北京的各国公使发出了照会,希望得到各国公使的 干涉 。 清政府的 这种做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 清政府想用 这种方法来逃避在朝鲜问题上的责任问题;二是,清政府看到自己的 劝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打算用 “ 以夷制夷”的手法来牵制法国对 朝鲜的侵略行为。 伯洛内则以清政府的上述行为是违反国际惯例和任何国家都无权 干涉法国和朝鲜之间的战争为由进行反驳,并向驻中国的各国外交官 通报同清政府间的往来照会。就这样伯罗内和总理衙门之间展开了你 来我往的外交交锋。随着 1 1 月 2 1日 法国舰队在朝鲜的撤退,中法间 引起的外交战也不了了之了。 下面简单说一下韩中间的相互来往问题。首先,从两国的使臣往 来中看,在1 8 6 6 年这一年中据传统朝贡关系的中韩间的使臣 往来仍然 继续着, 一共有4 次。 其中 一次, 清政府的 朝鲜国王妃册封使理藩院 右侍郎魁龄和委散秩大臣希元一行从 1 1 月1 日 起至3日 在朝鲜逗留了 三天,此时正是属于 “ 丙寅洋扰”的第二阶段。这期间除了魁龄一行 参加对朝鲜王妃的册封仪式外,还曾受到朝鲜国王高宗的两次会见。 但在这“ 丙寅洋扰” 正在进行的紧要阶段中, 并没有看到两国关于“ 丙 寅洋扰”进行议论、协商的文件。就是说在这四次使臣往来中,两国 并没有正式共同协商过关于怎样处理和解决 “ 丙寅洋扰”的问题。从 这里可以看出韩中间的朝贡关系失去了对应 “ 西洋冲击”的能力,在 这个意义上说 “ 丙寅洋扰”是预示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国际秩 序朝贡体制的没落的重大事件。 。 档案史料汇编 ,中国档案出 版社1 9 9 8 年版,第3 5 2 页 。 同 治 朝筹 办 夷务 始末 卷4 5 , 同 抬5 年i l 月乙 巳 。 同 治朝 筹办 夷务 始末 卷4 5 ,同治5 年1 1 月乙巳。 参见权赫秀 : 丙寅洋 扰和中国 清政 府的 对应 研究 , 载 白 山 学 报第6 5 号 ( 白山 学会 2 0 0 2 年 1 2 月) ,第2 6 7 页。 从两国的咨文往来看, 1 8 6 6 年8 月始至1 8 6 7 年的3 月间两国间共 相互 交换了1 3 件咨 文。 但从 这1 3 件咨 文 来 看, 仅 涉 及 传 统 朝 贡 关 系 的权威相关的问题或关于舍门将军号商船事件的询问等内容,并没有 针对法国侵略朝鲜的 “ 丙寅洋扰”进行实质性协商的内容。在 1 3 件咨 文中,有两件是关于清政府通报朝鲜政府要防范法国侵犯的咨文。其 中, 通知法国7 月1 3日的照会内容的咨文和让朝鲜做好准备的礼部的 8 月初发出的咨文, 在加强朝鲜的防务方面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 礼部 1 0 月2日 发出的咨文,即告知朝鲜政府法国有可能侵犯朝鲜的咨文是 在 “ 丙寅洋扰”发生后的 1 0月 1 8日 才到达汉城的,因此并没有起到 事前通知的作用。 总之,在 “ 丙寅洋扰”发生之前法国就己经向清政府表明了它的军 事报复计划,但当时的清政府只是想用劝解的方法来调节法国的朝鲜 之间由于天主教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冲突,并没有想动用自己的军事实 力去帮助朝鲜阻止法国的侵略。当 “ 丙寅洋扰”发生后,清政府没有 及时掌握有关情报,后来为逃避自己在朝鲜问 题上的责任而同法国公 使进行的外交战中 迎来了 这次洋扰事件的结束。 ( 三)评清政府在 “ 丙寅洋扰”中的政策 法国代理公使伯洛内给总理衙门的7 月1 3日的照会里除了表明法 国对朝鲜的军事报复计划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否定韩中之间的传统 的朝贡关系。 即, “ 本大臣曾有数次于贵衙门,请发路照于传教士前 赴朝鲜,均经推说,据言虽高丽与中国纳贡,一切国事皆其自 主,故 天津和约亦未载入。是以本大臣与存案牢记此言而未忘,兹当本国与 高 丽交兵,自 然中国 亦不能 过问,因 与 彼国 不 相 干涉也。 . 即 白 洛内 否 定韩中间的传统朝贡关系的目 的当然是为了避免朝鲜的宗主国中国的 干预,放手去实现其远征朝鲜的军事计划的一种外交战略而已。然而 。参见 权赫秀 ; 丙 寅洋扰和中国 清政府的 对应 研究 , 载 白 山 学 报 第6 5 号 ( 白 山学 会 2 0 0 2 年 1 2 月) , 第2 6 8 页。 丈 关 系史料第 二卷, 总署收法国 照会, 第2 7 - 2 8 页。 还想指出一点是伯洛内此种说法是由于清政府以前的态度给他提供了 否定韩中传统朝贡关系的口实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 “ 丙寅洋扰”发生一年前的1 8 6 5 年初,法国 公使柏尔德密曾要求清政府行文朝鲜,令其允许法国传教士前往传教, 此后法国多次向清政府提出同样请求。但当时清政府是拒绝了法国的 如此请求的。当时清政府的答复是这样的:“ 朝鲜虽系属国,向只尊 奉正朔,岁时朝贡,所有该国愿否奉教,非中国所能勉强,碍难i t 而 行文。” 这样虽然坚持同 朝鲜的 名分上的朝贡关系但想回 避朝鲜和列 强之间的问题上的实质性责任的立场,暴露了不想因朝鲜问题而引起 同列强间冲突的清政府的致命弱点。这就给当时主张近代条约关系的 原则和惯例的西方列强提供了否定韩中间的朝贡关系,使他们的侵略 朝鲜行为合理提供了口实。 那么, 再继续谈一下对伯罗内这样的指责清政府如何反应呢?在7 月1 6日 的总理衙门 给伯洛内的复照里,只是劝导法国武力报复朝鲜前 先进行事实确认和真相调查,但并没有对法国否定中韩朝贡关系提出 任何抗议。这是基于只要朝鲜承认中国为宗主国的话,第三国的确认 与否是并不太重要的传统观念。在总理衙门上奏给同治皇帝的7 月 1 8 日的奏折中, 可以看到当时清政府对法国要侵略朝鲜一事的基本立场。 奏折里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 臣等查去年伯洛内请臣 衙门 行文朝鲜,是法国 欲往朝鲜传教,蓄 志己久。本年三月间,朝鲜将该国主教人等杀害,其中显有情节。该 使既经照会前来,若向该使拦阻,而固执之性,未必据肯允从;若任 该使所为,而朝贡之臣,何忍听其受害。臣等共同商酌,当此劝禁两 穷, 惟有照复使,以中国既知此事,自 不能不从中排解,不必速而兴 兵,于调查之中,暗伐其虚骄之性。” 就是说,法国过去早就有向朝鲜传教的愿望,现在由于朝鲜杀害其 传教士而来,即使想拦阻法国,也未必能办到,但也不能看着朝鲜受 其害。 “ 劝禁两穷”正是当时清政府对此事的处理左右为难的尴尬立 关系史料 ,第二卷,六月初七日 本衙门 奏,第3 0 - 3 1 页。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4 2 ,同治5 年1 0 月戊戌 场, 因此,他们也承认采取方法也是下策而已。 从总理衙门向法国公使馆发出这样的照会后所采取的两个措施来 看,我们会发现总理衙门采取的措施只不过是加强本国沿海一带的防 务和向主管朝鲜方面事务的礼部通报上述情况而己。事实上,清政府 并没有想动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去阻止法国对朝鲜的侵略行为。 “ 丙寅洋扰”发生后,清政府也没有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它知道 的时间是 “ 丙寅洋扰”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后的1 8 6 6 年 1 0 月1 1 日,而 且收到的也是不确切的情报,因此也未能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在 第二阶段,清政府又是围绕着对朝鲜政府的丙寅迫害的责任问题而同 法国的外交争论中迎来了“ 丙寅洋扰”的结束。 再看清政府和朝鲜的往来情况,这期间据朝贡关系的使臣往来和 咨文往来始终继续。 1 8 6 6 年共有4 次相互间的使臣派遣, 但即使查“ 丙 寅洋扰”进行阶段中到达朝鲜的朝鲜国王妃册封使魁龄一行在朝鲜的 外交活动情况,也不能找到论及 “ 丙寅洋扰”的文献。 再看1 8 6 6 年至 1 8 6 7 年的1 3 件往来咨文, 也没有为对应法国舰队 侵略朝鲜问 题上的 共 同协商的文献,都是些和传统朝贡关系的权威等关联的内容和舍门将 军号商船事件相关的询问等内容。 考察清政府在 “ 丙寅洋扰”前后的对应情况,我们不能看到清政 府采取积极的政策,直接介入法国和朝鲜间的外交之争并掌握主动, 去帮助朝鲜解决洋扰侵犯这一关系到朝鲜国 家安全的重大安全问 题, 只能顺其事态的发展。看到的只是清政府采取说服的方法想劝阻法国 向朝鲜动武而己,而且自己也知道并不能阻止法国的侵略野心。“ 洋 扰”发生后,清政府也未能及时掌握情况,在其第二阶段,也是围绕 着在朝鲜问题上的责任问题而同法国交涉中迎来了洋扰事件的结束。 分析上述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一种结论,即清政府在这一期间采取 的政策只是消极的、利己的不干涉政策而已。 二、 “ 辛未洋扰”及清政府的朝鲜政策 ( 一)1 8 7 1 年 “ 辛未洋扰” 谈起1 8 7 1 年的 “ 辛未洋扰”事件,即美国 对朝鲜的第一次侵略事 件不得不从 “ 舍门将军号商船事件”谈起。美国是对朝鲜发生兴趣最 早的国家之一。早在 1 9世纪 4 0年代,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曾提出过 开放朝鲜的议案。 后来,由于发生对外战争和和内 战, 美国暂时未能 对朝鲜采取行动。 美国正式做出侵略朝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