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学前教育学专业论文)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位 代 码单 位 代 码 1044510445 学学 号号 20020080201618020161 分分 类类 号号 g61g613.53.5 研究生类别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全日制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 论 文 题 目 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 作用作用及及策略探究策略探究 学科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学 申 请 人 姓 名 陈德艳 指 导 教 师 王冰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6 月 18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学 校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 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选题意义 2 三、研究方法 3 四、研究现状 3 五、创新点 8 第一部分国学启蒙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9 一、国学的界定 9 二、 “国学”的历史演变 10 三、本研究视野下的国学启蒙教育 11 第二部分国学启蒙教育提升幼儿道德品质的作用 15 一、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15 (一) “文以载道”促使道德知识与智慧发展并行 15 (二) “史鱼秉直”促使道德知识形象化以加深幼儿的理解 17 (三)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创设冲突提升幼儿道德判断能力 18 二、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道德情感的提升 19 (一) “礼乐化育”以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 20 (二) “推己及人”以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体验 21 (三) “发而中节”使幼儿采用正确的道德情感表达方式 23 三、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道德意志的增强 24 (一) “入孝出悌”将道德规则具体明细化以提高幼儿的自觉性 25 (二) “里仁为美”重教育氛围以增强幼儿道德行为的坚持性 26 (三) “劝赏黜陟”以提升幼儿的自制力 27 四、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道德行为的提高 28 (一) “似兰斯馨”提供能被幼儿所接受的道德行为榜样 28 (二) “言行一致”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 30 (三) “学而时习”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1 第三部分 探究国学启蒙教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实施策略 33 一、甄别遴选国学启蒙教育内容 33 (一) 依据社会现实遴选国学启蒙教育内容 33 (二) 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需要选取国学启蒙教育内容 34 (三) 根据教育目标选取国学启蒙教育内容 35 二、 合理选用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法 36 (一) 依据国学内容特点选取教学方法 36 (二) 依幼儿发展水平确定教学方法的数量 38 三、 通过多样途径实施国学启蒙教育 38 (一) 专门教学活动保障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 38 (二) 环境育人提升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 40 (三) 家园联系共促国学启蒙教育的开展 40 结 语 42 注 释 43 参考文献 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9 致 谢 5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中中 文文 摘摘 要要 国学是传统文化精神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知识, 经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涤和筛选,流传至今的国学经典著作仍被时人秉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品读与探究,国学中蕴含的道德精神对今人仍具有指导作用。幼儿 道德品质处于构建的过程中,未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结构,因此极具有可塑造性,然而 幼儿对道德准则的内涵仍不能完全理解,需要成人对其传授必要的行为准则知识,以便 将行为准则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并能长期有效的坚持。 同时, 也应注意, 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主体是幼儿自身,因此,无论是道德准则和行为知识的传授还是道 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知识的践行,都应尊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规律,使其呈 现形式能被幼儿所接受。 国学启蒙教育中道德内容的特点及其呈现形式符合幼儿道德发 展特点,本文试图寻求国学中蕴含的适于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道德精神,深入挖掘国学 启蒙教育中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价值及积极影响, 进而阐述以 国学启蒙教育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发展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研究以提升幼儿道德品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将国学启蒙教育作为促进幼儿 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手段, 探寻国学中蕴含的、 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有独特影响的内容, 以期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具体论述如下: 第一部分:对国学与国学启蒙教育的界定。首先是对国学内涵的界定,通过查阅前 人对国学的界定、论述及对“国学”词义上的解释,结合本文研究对象主体幼儿身 心发展的独特性,界定了本研究领域下的“国学”内涵。随后,论述了国学的历史演变, 理清国学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涵义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明晰国学的内涵。最后,结合现 代教育观国学启蒙教育进行界定,探寻两者间的契合点,以使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能在 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指引下切实有效的开展。 第二部分: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本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将道 德品质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从国学中探寻出适于幼儿道德 品质四方面发展的内容, 详细阐述了这些独特道德精神和行为准则知识分别对幼儿道德 品质四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国学启蒙教育的道德呈现特点在幼儿道德品质 构成的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第三部分:国学启蒙教育实施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本部分从内容、方法及途径 三方面分别论述了国学启蒙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对国学启蒙教育进行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积极反思,避免国学中消极内容的不良影响,以期为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和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 幼儿道德品质发展幼儿道德品质发展 实施策略实施策略 分类号分类号:g613.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is a crystallization of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ity wisdom, is rich in the wealth of national spirit and moral knowledge.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cleaning and screening, the classics is also widely reading and studying by the chinese with the attitude of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and even today, the moral spirit in the classics still has a guiding role. since the morality of young children is still under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has not formed a complete moral system, so it needs the guidance of adults by means of teaching rules of conduct and transforming it into moral behaviors in normal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subject of the childrens moral formation is the child itself. therefore, whether the teaching of moral principles and behavior knowledge or the inspiriting of moral feelings and practicing moral knowledge, it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satisfied, in line with the level and law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presenting forms can be accepted by children.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in ethics content and its presentation i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eek the moral spirit suitable for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lassics and explains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during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classic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promoting the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makes the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as a means for enhancing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whats more, it also explores the contents which have unique effects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ing its developing leve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i: defin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and classic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irstly is the defin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content. by reviewing the past definition, assertion, and word meaning of chinese classics, combined with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o that to define classics in the research. then it explains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lassics, presented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lassics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 that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classics in further. finally, it presented the perspective on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with the modren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eting point between them.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part ii: role of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moral cognition, moral feeling, moral willing and moral behavior. it also explores the content suitable for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n four parts 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ose unique moral spirit and rules of conduct on the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in all aspects of the childrens moral. part iii: strategy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ssues should be noted in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on promoting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during the process by content, methods and means. secondly, it reflects on the classics and the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additionally, it recognizes the negative contents of the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and tries to avoid them in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 words: classics enlightment education ;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strategy category number: g613.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引 言言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绵绵不绝,从未断流。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之中,逐步积淀成为当今人类的遗传基因,存在于人类的潜意识之 中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 智慧和道德精神,对今人的道德行为仍具有指导作用。面对今天的“道德缺失”这一现 象,除了学习、引入西方先进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之外,从本民族文化特别是从国学 中探求培养幼儿道德发展的“良药”也不失为良策。 一、选题背景一、选题背景 (一)幼儿阶段需要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国学启蒙教育重点在于开端、启蒙,将意蕴深远的知识传授给幼儿,使幼儿一生对 此品读与回味, 较之于当今的白话文教育, 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文化素养、 视野开阔、 道德修养更具深远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幼儿在电视机前 玩耍时, 无意间就能很流利的背诵广告词, 各个广告之间的顺序都能牢牢记住不会颠倒; 走在马路上幼儿常常喜欢指着店铺名称问大人上面写着什么字, 以后再经过时便能熟练 的将上面的字念给大人听。可见幼儿的记忆力强且能将记忆内容长久的保存在头脑中, 幼儿的求知欲很强,他乐于将外界刺激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联系,使自身认知结构不 断完善,幼儿也易潜移默化的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 念等多是在环境中无意识的习得和形成。 幼儿期是整个人生的重要时期,它关乎人一生的发展,与其让幼儿在充满垃圾广告 的环境中学会“快餐文化” ,不如利用幼儿发展特征传授那些对其一生发展都有益处的 知识与为人处事准则。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华, 是中国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并不能泯灭国学中所蕴含的精神价 值,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将国学中蕴含的对当今人们的交往与生活仍 有指导意义的精神传承与传播,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需受到重视 当今社会出现了“道德危机” 、 “道德缺失”等不良现象,在此社会背景下生活的幼 儿的道德发展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 ,人们过 于对物质生活的崇拜,抹杀了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食粮”的追求,造成了病态、 不健康的个体。幼儿在此社会背景中生活,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的萌发会潜移默化的受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影响,最终成为随波逐流中的一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家庭结构以核心式家庭居 多, 一般是六个或四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 长期在亲人的照顾和保护下长大的孩子, 失去了许多与其他幼儿交往和自我独立的机会,行为多偏向于“自我中心化” ,分享意 识淡薄,对其他人或物缺乏同情心,对亲人老人的尊敬感较为薄弱。 许多教育学家提倡自然教育法,民间也有谚语“树大自然直”的说法,但笔者个人 认为,如果把一株小树栽歪的话,它无法长成一棵笔直的大树。如果对幼儿的一些不良 行为不进行纠正的话,那么这些坏习惯或者说是坏思想会影响他的一生,幼儿的教育不 只是 0 至 6 岁的教育,幼儿教育关乎人一生的发展。 (三)国学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国学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流传至今主要的呈现形式是学术著作, 然而国学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知识,对于当今人们的行为仍具有指导意义。由于古 人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识到幼儿时期道德品质 的形成关乎个人一生的发展, 所以一些著名学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能被幼儿所接 受的道德知识编辑成书,以供教化幼儿所用。专为幼儿所编辑的书中所阐发的道德知识 及行为准则多来源于幼儿生活,道德准则具体明确且能在生活中践行,家庭、社会及学 校提供一致的道德要求并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幼儿通过学习此类教材,通过 在此环境中生活,便会潜移默化的牢牢习得道德知识、获得道德行为,这对于当今幼儿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仍具有启示作用。 国学中道德知识多以故事、神话等幼儿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这种呈现方式能激 发幼儿的道德情感,成为实践道德行为的驱动力。适于幼儿阅读的国学教材流传至今, 其精髓仍具有普世性, 国学中蕴含的丰富的道德知识将为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打 好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学概念及历史演变的界定和梳理, 探究国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中 承担的“使命” ,进而国学概念的界定都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提出。由于国学 内涵丰富,本文着重阐述适于幼儿学习和接受的国学内容,探索国学启蒙教育与现代教 育间存在的“契合点” ,使国学启蒙教育能在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指导下开展。本文 将研究视角放在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积极影响之上,以心理学为依据,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将道德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四部分,详细论述了每一部分中 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国学启蒙教育的开展具有针对性。 (二)实践意义 本文从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目的、组织方式等角度对国学启蒙教育的内涵进行界 定,使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更适合幼儿。本文通过探寻国学启蒙教育与 现代教育的“契合点” ,使国学启蒙教育能在现代教育和儿童观的指导下开展。通过探 寻国学启蒙教育中蕴含的独特的道德精神及其呈现形式,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阐述了 国学启蒙教育实施时应注意的事项及策略。 三、研究方法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去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查阅有关国学启蒙教育与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书籍、期 刊、硕博士论文及网络资料,全面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阅读与 整理,扩宽自己的视野,丰富相关理论知识,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视 角。 (二)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国学的深入探讨,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以当今社会价值观 和幼儿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为依据,从中汲取促进当今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合理成分,进 而深入分析国学中合理道德精神呈现的独特形式及对当今幼儿发展的启示, 以使国学启 蒙教育成为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有利工具,为当今幼儿道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 力。 (三)观察法 跟随导师去幼儿园,针对幼儿园开展的国学启蒙教育进行指导,进而了解到当今幼 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侧重点所在。通过观摩幼儿园教师开展国学启蒙教育课,了解 到了当今幼儿园如何开展国学启蒙教育。通过观阅幼儿教师上交的有关国学作业的课 件,更为深刻系统的了解了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的现状。 四、研究现状四、研究现状 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 “道德危机” 、 “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出现,国家高 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大力提倡各阶层的人们学习国学。 各媒体响应国家号召,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开展了有关国学的系列活动,如 2008 年 4 月 18 日,云南省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 中华文脉,争做国学小博士”为主题,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了“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活动。关于国学启蒙教育的论文也大量涌现,有的是对国学启蒙教育的开展给予 指导,有的是探讨国学中蕴含的精神与价值,有的是对“国学热”的冷思考,但有一个 共同点,论文作者秉着“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态度,都没有否认国学启蒙教育对文 化传承与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学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分析发现, 大部分论述国学的资料多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 究国学,许多学者就国学的概念、国学的内容、国学兴起原因、国学发展的路径、国学 对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以及如何对待国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详细地探讨, 着重强调了对 国学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要进行现代意义的解读。 1国学概念的相关研究 对国学的界定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张岱年在国学今论 、 国 学丛书的序言中指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是指中国本土的、传统的学术体系, 他提出国学应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 艺术等等。 可见张岱年是从广义上对国学进行了界定, 囊括了中国过去一切的历史文化; 国粹派邓实在 1906 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 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 学讲习记 , 国粹学报第 19 期)他将国学界定为经世致用治学,突出了国学的功用 性;从国学的特征对其进行定义,何谓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之学。它德智统一,学思结 合,知行相偕,人文化成,直通灵府,维系人心。 (边勋的虚弱的膨胀评国学启 蒙读书热 ) ;纪宝成先生从阐释学角度对国学进行界定,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 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邹宁的 国 学启蒙教育研究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王富仁于 2005 年新国学论纲中提出“新国学”概念。 在他看来,旧有的“国学”概念抹杀了近百年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是在“五四”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事实。 “新国学”则不局限于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而将国学理解为由民族 语言和民族国家两个因素构成的学术整体。(林蔺 “国学” 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 ) 北京大学教授李中华认为:“如果非要给国学下一个定义的话,应该是指中国传统文 化,亦即关于我们自己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学问。 ”显然此界定较为宽泛,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王畅在访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中提出“国学是借鉴西方先进学术文化和理 念,重新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一种学问。 ” 2 “国学热”兴起原因的相关研究 近几年来国学热浪再次掀起,其表现有数种:精英文化层深入研究、中间层正宗研 读、民间国学自发与旧模式学习、个体领会式快餐阅读。 (戴伟国学热的冷思考 )究 其原因, “国学热”反映出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种种现实 问题和精神困扰密切相关。洪修平在传统与现代: “国学热”的双向思考中阐述了 国学热兴起的社会原因,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商业化浪潮高涨的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一 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拜金主义盛行,物质崇拜至上,诚信缺失,道德错位,人生理想 淡化,贫富分化加剧,腐败现象丛生等。人们重拾国学,试图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对治 症疗救的良方,或希望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精 神生活的愿望。 李中华在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中从多种角度论述了国学热产生的原因, 其一面对当今人类面对的诸如环境、能源等严峻挑战,西方一些学者对“现代性”进行 重新思考, 认为以天人二分或工具理性指导下的工业文明形态似乎已面临绝境, 人们 “思 维方式的变革要到东方文明中寻找动力”的文化观点;其二捍卫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 立于世界之林中。在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一个没有文化核心,或只用政治信条或狭隘 的意识形态来界定的社会,只能陷入“文化孤立”之中,丧失对多元世界的灵活反应,丧 失在当今文化转型中的自主能力,甚至失去民族文化的生存权和对话的话语权。其三探 究中国在百年衰退后重新崛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其四,一些在儒家文化圈内 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其五当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精 神文明需进一步加强的需求。李中华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其所阐述 的原因具有一定地代表性和概括性。张立文教授则认为过去的国学是照着西方文化讲, 现在我们应该“接着讲” 、 “自己讲” ,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国学的兴趣和研究。 (李有光、 张金明对当代“国学”及其教育热潮的学理检视和深度追问 )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相关研究 1国学启蒙教育的启示研究 国学热的掀起表现在教育领域便是国学教育的开展,当今人们认为对国学教育应承 担两大功能,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提升个体道德文化素养。黄龙芳在国学教育与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文教学改革反思中进一步提出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当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加 强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张冉在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及国学发展中指出,国学作为国 有文化传统的深层部分,已经深入民众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并提出以开 放的意识、和合的思维和变通的理念、现代化的视角来观照国学,增强个体在传统文化 中的主体意识。 许多著作、论文作者是从幼儿道德教育的角度研究国学启蒙教育,他们论述了蒙 学教材中蕴含的道德教育特点、道德教育原则、道德教育内容等问题,试图从蒙学教 材中寻求适合当今幼儿和社会需求的道德观与道德教育。陈青岚在 “三字经”中的伦 理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中提出, 三字经三字韵语,类似儿歌,采用文以载道 的道德教化方式,其内容通俗易世,生动活泼,自然亲切,适合儿童,而且蕴含着一 定的道德追求和道德认识,道德规范,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同时,王炳照也在传统 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指出传统文化是将知识教学和品德培养紧密结合的。如千字 文 ,全书千字,四言叶韵,共二百五十句,无一重字,以识字为主,又包括了天文、 地理、历史、动植物名称和农业知识等,也涉及道德品质的修养, “女慕贞洁,男效才 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严仲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观的现代诠释阐述 古代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 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古代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合二为一,任何学科的教学 都包含道德教育,冯建军在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中提出,设立专门的道德教 育课程加强个体道德教育,使得道德教育的任务完全落在了这门学科之内,而其他的 学科则不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相反,却削弱了道德教育。可见古人“文以载道”的 道德教育理念值得今人学习。 古人幼儿道德教育的原则也具有科学和现实意义。浦培根的试谈古人的幼儿教育 观及其现实价值中阐述古人善用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教学法。清崔学古在幼训 一文中曾说:“教子弟不必踉等,当知循序。不必性急于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毫不放空,亦不逼迫,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 慧性日开,生机日活。 ”李兴的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详细的论述了古 人的教学原则:善于处理严与爱的关系;注重示范教育和积极引导;从大处着眼,从小 处入手,注重实践。同时,李贵洁的略论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中阐述了 传统幼儿道德教育的原则:先入为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规范行为,强调道德的可 操作性;顺其天性,量资循序渐进;熏渍陶染,以歌诗讽诵化育之;事理并举,重视榜样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垂范作用。可见传统幼儿道德教育中尊重幼儿,注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加以榜样的 作用,用易于被幼儿所理解的方式教导幼儿,对于今天道德教育中出现成人化倾向具 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此外,古人主张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注重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如裴培的吕氏父子与养正教育研究 ;张金慧的宋代道德类蒙学教材的特 点研究 ;王黎芳的中国古代蒙学对当代儿童品德教育的启示 ;严仲连的中国传 统文化中幼儿教育观的现代诠释等,分别阐述了环境对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作用。 2国学启蒙教育的具体实施研究 许多一线教师针对国学启蒙教育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国学启蒙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策略。赵婉莹在幼儿园国 学教育误区及对策中指出了当今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时存在的误区,生搬乱用国 学经典,死记硬背古书语句,生吞活剥生僻词语。边勋指出目前的国学启蒙教育是人文 教育不够科学、系统、丰富、有力的表现,是学校教育不够科学、理想的表现,此热是 一种思想虚热,需合理引导,吸取合理成分,祛除不良之弊。此种论述较为笼统。 ( 虚 弱的膨胀 )顾建德,喻志杰则针对中小学校开展的国学教育进行思考,认为存在的问 题主要有,没有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没有细分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没有 形成横向的教育重点和纵向的教育梯度,没有精心合理的设计教育形式,没有平衡协调 好传统国学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教育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 对当前中 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 )这些问题虽然是出现在中小学校国学教育的实施中,但对 幼儿教育仍有一定地警示意义。 为使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达到既定目标,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发挥国学自 身的优势,人们对国学启蒙教育实施的内容、原则和方式方法也进行了探讨。胡玉玲在 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的探索中论述了国学启蒙教育的作用及内容,她认为国学启蒙 教育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精神的任务,国学启蒙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 乐教、诗教、古文经典传习、太极拳、医道养生及科学知识等。王玫在幼儿园国学启 蒙教育浅探 中针对国学启蒙教育实施措施进行了探讨, 她认为应捕捉兴趣, 关注经验, 以新理念建构教材;定位目标,科学引领,分层促进幼儿发展;唱游国学,创新模式, 让教育绽放活智慧。可见她对国学启蒙教育的开展做了系统具体的研究。邹宁在国学 启蒙教育研究中对国学启蒙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对深圳凤光小学国学 启蒙教育的开展状况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对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内容及策略进行理性 思考,认为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塑造不仅具有中国情怀的个体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而且是有世界视野的人;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应遵循咀英嚼华,攻其一点、触类旁通的 原则,全面猎取古代的经典著作;国学启蒙教育的操作策略有心理匹配,游戏设计,环 境熏染,生活再现还原。此外, 国学教育的内容与施教原则(张秀英)、 关于在当代 启蒙教育阶段推广传统蒙学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任雯,林丹燕) 、 国学教育的实践意 义 (傅可) 、 以国学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探析 (蔡耀得) 、 由“国学热”引 发的“国学教育” (张旭男)等文献对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进行论述。 (三)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目前,关于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影响的研究不多,研究者将注意力集 中于国学启蒙教育对当今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问题之上, 很少直接探讨对幼儿道德发展 的影响问题,即使涉及到此类问题,也是伴随着探讨幼儿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产生。任民 在从看国学教育的情感向度中通过对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工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妇科N0-N4层级题库练习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村干部选拔试题及答案
- 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技术方案
- 环保设备装配流程优化实施方案
- 风电机组选型与布置优化方案
- 夜间混凝土浇筑质量保障方案
- 风电场应急救援预案方案
- 供水水质保护技术措施实施案
- 农畜产品协同发展实施案
-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课件
- GB/T 22838.5-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供应链管理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议论文阅读训练10篇(附答案及解析)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
- 《市场营销英语》全套教学课件
- JT叔叔医道课1-50集完整稿
- 202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数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精美课件(第3课时)
- 2024年金属钼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