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 本人递交的学位论文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 允许在校内和与学校有协议的部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i 摘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的身体、心理都面临着各种问题。为此,2007 年 “阳光体育运动” 在全国范围内被推广, 使每一个青少年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 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最终目标。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健身价值、欣赏价 值,集趣味性、竞技性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青少年开展网球运动不仅能起到 锻炼身体、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促进团结协作、增进友谊。近年来中 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的出色表现, 我国的网球运动逐步进入了蓬勃发 展时期。 本研究通过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法、数理 统计法归纳总结。在研究期间访问学校体育学、网球方面专业教师,对于本课题 的研究方向、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基于“阳光体育”背景下从青少年对 网球喜爱程度,家庭状况、硬件设施、竞赛制度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出 制约西安市青少年网球发展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适应西安市青少年网球发展的相 应对策,以期使青少年网球得到政府、学校、家庭的重视下,加大资金投入,提 高网球教学、科研水平,走学校与俱乐部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同时为竞技 网球提供后备人才。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 视,投资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设立专门负责青少年网球人口 发展和储备后备人才的机构。西安市青少年网球普及程度较低,参 与网球的青少年主要依赖于经济条件较高的家庭。 (2) 青少年培养模式单一,家庭培养模式占多数 (3) 西安市参加网球运动的青少年专业程度很低,大部分都是由于家长 的意愿参与其中,锻炼身体为主要的目的。网球训练的起步较晚, 训练年限较短。由于到高中后青少年课业比较繁重,网球的训练也 就不能按时坚持。 (4) 教练员队伍不规范。教练员好多都没有经过专业资格认证,授课年 限不长,也缺乏经验。能够继续深造的教练员并不多,科研水平欠 缺,教练员与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很少。 (5) 青少年在网球训练中,训练内容不全面,只注重技术动作,忽视了 体能、战术和心理的培训。 (6) 没有完整的青少年竞赛机制,青少年参赛的机会太少。 关键词:关键词: 网球;青少年;业余;后备人才;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ii abstract as life rhythm accelerate, adolescent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re faced with various problems. therefore, in 2007 the sunshine sports in the country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promotion, so that each one of the youth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ampaign, with health first,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ultimate goal. the tennis movement with its unique fitness value, appreciation, collection of fun, competitive as one of popular youth tennis movement, not only can take exercise, also contribute to edify sentiment, improve training, to promote unity and cooperation, promote friendship.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women tennis play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on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tennis movement in our country, gradually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consult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data, using the logic analysis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ummar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o visit school sports, tennis professional teachers, for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easibility, conduct extensive exchanges, based on the sunshine sports background from adolescents to tennis love, family status, hardware facilities, competition system in several asp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alyzes restricts the xian city junior tennis development impeding factors, and proposed to adapt the xian city junior tennis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make the youth tennis by the government, school, family attention,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ing tennis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go to school and club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athletic tennis provide reserve talents.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xian city junior tennis development did not get the government 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investment and the lack of publicity. no set up specifically responsible for junior tenni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rve reserve talent agency. xian city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iii youth tennis popularizes degree low, participate in tennis adolescents mainly depends on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f families of higher. (2) youth training mode is single, the majority family training mode (3) xian c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nnis movement of young professional degree is very low, mostly due to parental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main purpose. tennis training starts late, a short training period. due to the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tasks are relatively heavy, tennis training is not to insist on. (4) coaches not standardized. many coaches withou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teaching time is not long, also lack experience. to continue to study the coaches are not much, lac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coaches and coaches little communication. (5) adolescents in tennis training, the training content is not comprehensive, only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ction, ignored the physical ability, tactics and psychology training. (6) no complete junior competition mechanism, youth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too little. key word:tennis;adolescent;amateur;reserve talents;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iv 目 录 1 前言 . 1 1.1 选题依据 . 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1.3 文献综述 . 3 1.3.1 关于国内外网球运动的发展情况 . 3 1.3.2 关于国内外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情况 . 4 1.3.3 关于国内外网球比赛的情况 . 5 1.3.4 关于国内外网球著作的研究 . 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 2.1 研究对象 . 8 2.2 研究方法 . 8 2.2.1 文献资料法 . 8 2.2.2 专家访谈法 . 8 2.2.3 观察法 . 9 2.2.4 个案法 . 9 2.2.5 问卷调查法 . 9 2.2.6 数理统计法 . 9 2.2.7 逻辑分析法 . 9 3 结果与分析 . 10 3.1 西安市参加网球运动的青少年基本状况 . 10 3.1.1 参加网球运动的青少年性别比重、年龄比重以及参与年限 . 10 3.1.2 青少年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 . 11 3.1.3 青少年了解网球运动的途径 . 12 3.1.4 参与网球运动的青少年动作掌握情况 . 12 3.1.5 青少年参加网球运动练习的时间与频次 . 13 3.1.6 青少年参加网球比赛状况 . 13 3.1.7 参加网球运动的青少年家长基本情况 . 14 3.1.7.1 家长对于青少年参与网球运动的动机与态度 . 14 3.1.7.2 家庭收入情况调查 . 15 3.2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 . 16 3.2.1 青少年网球教练员配置情况 . 16 3.2.2 青少年网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 . 16 3.2.3 青少年网球教练员执教年限 . 17 3.2.4 青少年网球教练员的学历 . 17 3.2.5 青少年网球教练员运动经历情况 . 18 3.3 西安市网球运动管理机构以及培训机构 . 18 3.3.1 西安市网球运动管理机构 . 19 3.3.2 西安市网球培训机构 . 19 3.4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阻碍因素 . 20 3.4.1 政府对于青少年网球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 20 3.4.2 网球运动宣传力度不够,青少年对网球相关认识不足 . 21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v 3.4.3 教练员队伍缺乏规范的管理 . 21 3.4.4 缺乏良好的竞赛机制 . 21 3.4.5 培训机构数量少,缺乏专业性训练的网球学校 . 22 4 结论与建议 . 23 4.1 结论 . 23 4.2 建议 . 23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7 附 件 . 28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网球运动既是一种消遣,一种增进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追求与享受, 当然它还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竞赛项目。网球运动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它还给人 们提供了一个高雅时尚的社交平台,构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推广了网球 运动。 古代时期的网球处于贵族人群中用来娱乐和健身为目的, 并没有功力主义, 从观众的言行举止到运动员的穿着无不体现了它高雅的一面。现代网球运动的竞 技性迎来了全球性的网球热,竞技网球需要运动员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 心理素质,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网球文化蕴 涵着其独有的魅力,一场精彩的网球赛赏心悦目的欣赏之后,可以购买各式各样 的装备和纪念品,可以与崇拜的明星合影、交谈,可以领略到拉拉队、影视明星 的表演和歌声,这是一次盛大的网球聚会,浓厚的网球氛围使观众品位了一次文 化大餐。 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网球运动的地位仅次于足球,被誉为“第二球类”,在 1896 年首届雅典夏季奥运会中网球是 9 个项目中唯一的球类项目, 但由于一些原 因网球项目退出奥运会, 直到 1988 年汉城奥运会才恢复成为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 目。 这项运动曾被视为贵族运动, 被称为 “宫廷网球” 。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宫廷, 随着 19 世纪男单、 男双被列为第一届雅典奥运会项目以后开始在欧美盛行, 逐渐 风靡于全世界。如英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一些网球强国,网球的社会参 与度、普及率都已经非常高了。美国作为经济强国网球人口达到了 4000 万,1960 年的时候统计出 32 所大学里拥有 944 片网球场地, 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公共场所建 立的供网球爱好者免费使用的。现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不同级别、不同类 别的网球赛事,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四大满贯赛事和 atp 大师赛,巨额的奖 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球高手参与其中,赛事的成功要归功于它的商业化和职业 化,使其涌现出众多网球高手、网球明星,推动了网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拉动了 举办国家的经济效益,其影响力远远超于乒乓球、羽毛球等同类项目。 从项群训练学的理论可以得知,网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在这一项群中,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及女子排球在世界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但 是网球却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前国际奥组委主席萨马兰奇认为:中国是具有发展 网球运动的巨大潜力的。 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选手李婷、 孙甜甜在女子网球 双打比赛中出色表现,是中国在奥运会史上夺得的首枚金牌。2006 年郑洁和晏紫 搭档成为了中国第一对获得大满贯女双冠军,也是中国女子双打第一队进入年终 总决赛的组合。2011 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国选手李娜获得单打赛亚军,法国 网球公开赛获得单打冠军,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的运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2 动员。2011 年 10 月,李娜再创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 wta 年终总决赛资格 的球员。这些骄人的成绩翻开了中国网球史新的篇章,更多的年轻网球运动员脱 颖而出, 竞技水平和排名都大大提高了。 2007 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中, 中国小将表现不凡,柏衍打入了男单 8 强,杜睿、周奕妙打入了女单 16 强。小将 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中国网球的希望与未来。但从总体上看,与国外发达国家 的经济水平差距还很大,中国网球运动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还需要更大的推动 力, 网球群众普及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是一个国家网球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 只有重视网球后备人才在的培养,一个国家的大众网球和竞技网球的发展才能有 后劲。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陕西省的中心,早已经具备了发展网球运动 的经济实力,西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 13.113.4, 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宜进行网球运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以及与国际交流也日益广泛,作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在西安市也有了长足的发 展,使西安市网球运动无论是场地设施,网球人口,竞技水平以及举办各种赛事 的频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众所周知,任何体育项目的发展必须是依靠群 众的力量和青少年的普及为基础。青少年作为后备力量是一个城市网球运动能否 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青少年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青少年现 状调查入手分析,结合国内外网球发展趋势,试图找出阻碍西安市青少年网球发 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可行性建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充满活力、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是国家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但由于青少年课 业繁重,学校和家长给予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又过大,进行的身体锻也就炼越来越 少,更有好多学校占用体育课时间用来补习文化课,使得如今的青少年身体素质 明显下降。为此,2006 年在中国首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全国亿万学生 阳光体育运动” ,简称“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方 针,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在青少年 中开展网球这项时尚、 文明、 高雅的运动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起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功效,具有很好的健身和健心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培 养良好的意志和作风、促进团结协作、增进友谊。很容易培养青少年积极主动学 习网球的兴趣,从而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运动网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青少 年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青少年时期所从事的体育运动, 青少年可以把学会网球技能和养成的网球运动习惯,带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增加 网球运动人口,从而使青少年成为网球人口的主要力量,同时也能满足拓宽全民 健身路径的需要,对网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 网球运动又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体育运动,不仅仅需要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3 力,过硬的技、战术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应变 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想达到 国际水平,一般需要 810 年的系统训练,因此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少年 儿童时期就开始,将来才能在国际网坛一展身手。网球后备人才的储备数量和质 量不仅仅反应了当时的网球发展情况也是竞技网球发展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发展 网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本文以“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西安 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基本状况, 从理论出发带动实践提出适合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改革建议,以形成西安 市网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对网球运动项目在青少 年的发展进行调控和指导,使研究结果为有关部门制定出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 发展的方针、策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而避免网球运动在青少年中开展的盲目 性,避免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为推动网球运动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健康、持续、 有序的发展做出贡献。 1.3 文献综述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 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了陕西省图书馆、西安体育学院 图书馆馆藏图书、报刊,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分类阅读,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 论参考依据。 1.3.1 关于国内外网球运动的发展情况 网球运动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盛行全 世界,是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运动在欧美等国家普及率非常 高, 运动员竞技能力强, 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比较完善。 据调查统计: 到 1983 年, 美国经常打球的有 4000 多万人, 其中青少年就有 2000 多万人; 意大利有 3000 多个网球俱乐部,会员达到 100 万人;法国打网球的人更多,拥有 700 万的网球 人口,仅俱乐部的会员就达到 150 万人;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网球运动几乎 是全民运动。在亚洲地区,经济强国日本网球人口超过了 600 万,网球运动的开 展虽比不上欧美,但是仍然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经济强国日本网球人口超过 了 600 万。至于网球场地,根据美国在 1960 年的统计,仅加利福尼亚州的 32 所 大学就有 452 片。另外 11 所美国大学有 492 片(包括室内 65 片) ,平均每所大学 有 40 多片; 人口只有 600 多万的瑞士, 1971 年的时候就有 1384 片网球场, 到 1980 年增加到 2589 片。 。近几年,随着网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优秀青少年网球选手 的不断涌现以及他们在国际大赛中所产生的影响, 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网球热潮。 但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经济不发达 大大制约了中国网球运动的开展。 网球运动传入我国是在 19 世纪末由国外的传教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4 士和商人作为一种娱乐项目传进来的,仅仅在北京、上海才有网球这项运动的身 影,而且能接触到网球运动的都属于高层次人群或是少数学校师生。1910 年我国 在第一届全运会中第一次设立了网球这个项目,但只限于男子参加。1953 年成立 了中国网球协会,在天津第一次举办网球比赛。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一大批优秀 网球运动员的出现,网球运动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中掀起了一阵“网 球热” ,随之涌现出网球学校、网球俱乐部。在奥运会拿到女双冠军之后,网球运 动受到多方面的支持, 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不断打破历史, 创造一个又一个佳绩, 例如: 李娜获大满贯赛事冠军、 郑洁的法网 16 强等等推动着大众网球的蓬勃发展, 从“贵族运动”逐渐向“平民化” 转变。我国网球队伍和网球人口比例则十分薄 弱。 截止 2003 年底, 中国大陆的网球人口(指的是至少平均每月打一次网球的人) 大约是一百万到二百万人,全国网球市场正以每年 40%的速度增长。随着人们意 识观念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运动在我国也逐渐由少 数人参与到逐渐向大众化普及。 1.3.2 关于国内外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情况 据统计,美国的网球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的 1/4,有一两千多万人打网球, 其中少年儿童所占比例达到 40%以上;德国有 10 多万 14 一 18 岁的青少年到网球 协会登记注册;瑞典青少年网球选手有 5 万余人。 欧美等国家网球运动普及度与竞 技水平都发展的很好,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比较完善。在美国,后备人才培养 模式是以学校教育体系为依托,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突出了青少年 体育的业余性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网球学校, 而且网球学校提供从小学到中学的培养模式,大学则是培养优秀网球运动员的高 级阶段。并没有专门从事青少年培养的机构,而是由美国奥委会、美国大学体育 协会和职业联盟负责的,以学校为培养主体,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好多参与体育运 动的机会,中学时期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到大学的时候则是培养优秀运 动员的阶段。美国参加奥运会或者其它职业联赛的运动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大学 生运动员。 美国由专门的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遵照在 1978 年颁布的 美国业余体 育法协调着美国的体育事业。在德国,政府把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都交予 网球俱乐部来培养,政府只是提供了政策上的资助,并且为培养出优秀网球后备 人才的组织给予极高的奖励。俱乐部有专门负责青少年培养的部门,从事青少年 业余网球的培训同时俱乐部有自己的运动队,与优秀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签约, 代表俱乐部参加各项网球比赛,为俱乐部赢得荣誉也是在为俱乐部提供宣传,为 俱乐部吸引来更多的会员,为其增加经济效益。在俄罗斯,发展竞技体育是以体 校为基础,一方面给青少年提供了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家竞技体 育输送人才。体校包括了: 青少年运动学校、青少年奥林匹克后备力量学校、青 少年体育俱乐部、奥林匹克后备力量中等学校和高等运动健将学校,俄罗斯的体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5 校在世界上都是位居领先的,他们非常体育科研,将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生 物力学等多学科的将研究成果融入一起来用于青少年网球人才的选材,通过测试 身体各种指标、心理状态等科学手段来选拔具有潜力的青少年。还制定了一系列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如“悉尼 2000 计划” 、 “雅典 2004 计划”等。 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田麦久 学者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一文中提到: “我国县级政府机构的改革 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使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好多县级行政单位的 体育局与文化局的合并,基层教练员的编制、训练场地和经济来源都有所削弱, 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上也不能保证,大部分学校不能完成 两操、两课、一活动的要求,课余锻炼大幅度下降,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仅仅达 到学生总人数的 6.3%,远远低于上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的水平,现在这种状 况愈加严重。 ”在我国,大多数的体育后备人才是从中小学阶段开始的,更多的是 从小学阶段开始参加业余训练,但是中小学校过于重视文化课学习,而大大忽略 了课余体育锻炼,课余训练的减少,将直接影响体育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相 比之下我国专业网球运动员只有 400 多人,12 岁以下少年网球人口还不到 5000 人。经济不发达大大制约了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我国青少年 网球运动起步晚,教练员不多且工作能力有限也使中国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陷入 及其尴尬局面。如张志军在对中国网球的现状及发展中指出:中国网球发展较慢 的原因是群众普及性较差,场地条件不佳,教练员理论水平较低、实践水平较差, 运动员选材面过于狭窄。如刘世军、张运亮关于制约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 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社会化程度低、老运动员培养体制以及训练水平低是 影响中国网球发展的因素,并尝试提出中国网球走产业化道路,网球运动员走职 业化道路,同时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发展新思路。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 养主要是以体工队培养模式为主,在我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也是根据本国国 情所决定的。但是这种模式所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运动员过早的脱 离了基础教育,文化水平低等。再者运动员通过海选,淘汰率极高,成才率又极 低。所以必须要得到改变的方向。 1.3.3 关于国内外网球比赛的情况 国外网球运动的比赛是非常活跃的。在国际性的网球大赛中,影响最大、水平 最高的重大比赛为: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 赛、美国网球公开赛为主的四大满贯赛、年终总决赛、戴维斯杯赛、联合会杯赛 为代表的各类、各层次的比赛贯穿全年,遍及世界各地,对当今体坛乃至于当今 社会产生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法国国际青少年网球公开赛诞生于 1990 年, 是一项 高级别的世界青少年网球赛事,每年 7 月份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之后于法国巴黎举 行,被人们称之为“小法网” 。国外优秀运动员起步比较早,4、5 岁开始接触网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6 球,14 岁时已经开始参加青少年网球赛,18 岁左右开始网球的职业生涯。著名男 单运动员美籍华裔张德培在夺得法网冠军时仅仅 17 岁。 在我国,网球比赛开展的还是较早的,从 1990 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到 1948 年第七届全运会都设有网球比赛。1953 年在天津市举办了第一届网球表演赛,此 后排除文革时期的六年,我国每年都举办各种网球比赛。1998 年创办了第一届全 国性的业余网球比赛,1999 年在成都启动了“水晶坊”全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 赛。2004 年中国首届网球公开赛在北京举行,并且创办了“网动中国”这一名牌 网球赛事品牌。另外,南宁的“cmda 杯” 、上海的“鹰牌花旗参杯” 、好多大城市 都有自己的品牌赛事,这些大型赛事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宣传了网球这一运动,吸 引来众多企业的投资和网球爱好者。同时还引进了一些水平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如国际网联的一系列赛事:上海的喜力公开赛,03 年上海的大师杯总决赛,04 年 的中国网球公开赛, 以及 05、 06、 07 年上海的大师杯年终总决赛举办权。 在西安, 2006 年, 首届 “天地源杯” 西安市业余网球大奖赛给古城带来网球运动热潮。 2008 年开始的“白桦林居杯”西安网球公开赛,每年举办一次,2008-2009 年度共有 260 场次的比赛,289 人报名参加。 我国青少年体育受到重视是从 1985 年 8 月 11 日当时任国家副总理的李鹏同 志, 在国际足联首届 16 岁以下世界锦标赛的闭幕式上, 发表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关 于足球的讲话: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从那以后这句话成为了我国发展青少年体 育运动的重要方针。 首届中国国际青少年网球公开赛于 2007 年 7 月至 9 月在北京 举行,组织赛事,既让世界了解了开放的中国,又让我们的网球选手获得了和世 界网坛高手过招学习的机会。2011 年将国际网球联合会(itf)青少年巡回赛带入 到中国,一共包括 16 站的比赛。依靠赛事本身的影响力,在广大群众中极大的宣 传了网球运动,大大提高了网球运动的知名度,为我国群众性业余网球运动的推 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3.4 关于国内外网球著作的研究 国外对于网球运动的研究由于条件有限不能收集到很多。其中由欧洲网协和 国际网联发展委员会官员 hrvoje zmajic 著写的成长规律跳跃发展 9 段提 出要将网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的发展原理和“跳跃式”发展的模式相互联 系的思考,从而帮助教练员建立适合某个年龄组和更加灵活的针对个人的长期训 练计划。由李晓光(2008)译的 thetechnician,欧足联技术部主任对莫斯科 中央陆军队主教练瓦列里.加扎耶夫做出的访问中指出: 现代教练员都需要具备 强有力的个性,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专家。作为一名优秀的现代教练员,应该 多多去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和文化,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需要维系一种良好的关 系。另外还有国际网球联合会撰写的怎样培养年轻网球选手和高级教练员 手册;美国网球协会出版的strength training fortennis,united states 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7 tennis association,翻译为网球成功教学和网球力量训练;尼克. 波 利泰瑞撰写的灌装网球;humankinetics 出版物coaching youth tennis, 译为青年网球教学。 国内的研究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变得越来越多的。例如:由陶志翔(2006)主 编的网球运动教程对现代网球发展的趋势作出了比较完整的阐述,文章指出 现代网球运动发展趋势主要有六大特点:一、比赛的职业化、商业化刺激、推动 网球运动高效发展,在高额的奖金刺激下,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