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 本人递交的学位论文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 允许在校内和与学校有协议的部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i 摘 要 目的目的:近年来我国针对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出 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并指导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进行和加以指导。 通过 学生体质监测活动,掌握了小学生体质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 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发现了当前我国小学生在各种素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何 通过体育运动科学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是当前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本论文希 望在解决这一重点问题上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方法: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参加科技部青少年运动健身科学指 导及其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这一重点课题项目为实践平台,通过 测试了解西安地区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根 据各学校开展活动的具体情况,设计体质健康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了解运动干 预对小学生体质的影响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健身活动方案, 为促进我国小学生体质 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结果结果:通过为期 10 周,每周 3 次,每次 40 分钟等运动干预实验,结合运动 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的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科学数据处理,并加以分 析, 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方面指数均较实 验前有明显提高,而控制组学生在各项指标中提高并不显著或没有提高。 结论:结论:运动干预方案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 心的健康成长。证明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健康促进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学校应更好 的组织开展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更加多样的 组织形式来促使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以此为促进学生体质增 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并为学校在日常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了丰富和新颖的参考 活动内容,可起到推广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 小学生 体质 运动干预 论文类型论文类型:基础性研究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ii abstract objective: in recent years china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activiti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tate introduced a number of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pecification and guidance to the monitoring of students physique and be guided. monitoring activities by the students physical grasp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in bo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nd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 currently facing our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quality, how to scientifically address the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currently facing, this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address this key issue. methods: in this paper, access to the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outh sports fitness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its effect evaluation of crit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e key issues project platform for the practice to pass the test to understand the xian area pupils body shape, bodyfunction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ities undertaken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to design the physical health interventions and organize their implemen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itness activities, to promote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results: by 10 weeks,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40 minutes exercise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physical test results of all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for scientific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vention groupstudent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index than before the experiment is not significant or did not improv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f students in the various indicators improve. conclusion: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 cont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physical health,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student body and mind. that sport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students. schools should be better organiz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sports activities, more activities, more diverse forms of organization to encourage more students to consciously participate in sport,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physical growth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provides a rich and innovative activities for the school daily and carry out various sports activities, play the role of promotion.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paper type: basic research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iii 目 录 1、前言. 1 2、文献综述. 2 2.1 体质的概念及内容. 2 2.1.1 体质的概念. 2 2.1.2 体质的内容. 2 2.2 国内外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 2 2.2.1 国内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分析. 2 2.2.2 国外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分析. 4 2.3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5 2.3.1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5 2.3.2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5 2.3.3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6 3、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3.2 研究方法. 12 3.2.1 文献资料法. 12 3.2.2 测试法. 12 3.2.3 实验法. 13 3.2.4 数理统计法. 17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7 4.1 运动干预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17 4.2 运动干预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19 4.3 运动干预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20 4.3.1 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20 4.3.2 爆发力. 22 4.3.3 柔韧性. 22 4.3.4 有氧耐力. 23 4.3.5 平衡. 23 4.3.6 反应速度. 24 5.结论. 24 6.建议. 24 参考文献. 26 承 诺 书. 31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1 1、前言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的体质状况 不仅关系到其个人健康,而且还会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生长和发育是小 学生的重要生物学现象,在整个发育期,生长和发育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生长即意味着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细胞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整体表现 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 分改变的过程。而发育则是指随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系统功能不断分化和完善, 心理、 智力持续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获得和提高的过程。人体进入成熟期就意味 着生长发育的结束。所以,处于这一时期的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生长发 育水平和速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自身体质水平和成人后体质与健康状况。 通过对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近十年来,我国小学生的 体质健康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生理机能和与运动能力有关的身体素质。 呈现出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发展不协调的发展趋势。 体质健康的下降, 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动机和效率、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 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等。 长期以来,我国在进行小学生体质监测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并 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影响我国小学生体质健 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 但是所提出的措施和方法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实时 监控以此来检验所提出的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对实践的指导功能不强,数据的 利用价值降低,不能从根本上对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在总结前人所提出的关于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 水平的方法基础上,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运动干预实验,并对实验前后所获得的 相关数据进行数理对比分析, 以此证明体育运动在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中的显著 效果和作用。努力在运动干预实践层面上进行更多的尝试,以此为小学生健康促 进做出一定的贡献。 本次运动干预实验根据测试学校当前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和特点, 结合小学 生的生理、心理等发展的特点,根据在实验前组织的体质测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 分析, 设计运动干预方案,主要选取少儿健身操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作为主要干 预内容,并对实验对象展开运动干预。通过 10 周,每周三次,每次 40 分钟的运 动干预训练,并在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体质测试,同干预前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分析, 证明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和发展是十分有效的。有利于小学 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通过此次运动干预的实施,初步掌握了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2 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希望对我国目前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研究 提供参考依据。 2、文献综述 2.1 体质的概念及内容 2.1.1 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体质最早来源于构成和组成,它的原始 定义为:某一个体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发展的不断完善,对体质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当 前对体质的认识是,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 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1。由此 可以看出,体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体,体质的好坏,是由以上各种 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和体现的。 2.1.2 体质的内容 体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主要包括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几方 面的主要内容。 身体形态中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体脂含量。 身体机能的主要评价指标包含肺活量和台阶试验。 而身体素质的评价指标当前多以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反应及协调能 力等运动素质有关的评价指标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例如:握力、闭眼单脚站立、 坐姿体前屈、立定跳远、反应时、斜身引体、仰卧起坐和折返跑等。 2.2 国内外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 2.2.1 国内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分析 从 1979 年开始进行的 16 省市“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调 查研究”起至今,我国进行了多次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监测活动,通过这些全国 范围的体质检测活动,了解了全国青少年儿童在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方面的 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规律,确定了评价指标和各指标的正常范围。对指导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体质检测和调研活动主要是针对儿童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进行研究的。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单指标的常规统计 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地域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所用的指标也主要 是集中在形态、机能和素质中的指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横剖面抽样测量 2。这 期间主要进行的调研和监测活动包括:19791980 年进行的 16 省市“中国青少 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调查研究” 、1985 年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全 国性调研、1991 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进入 90 年代,少年儿童的体质监测活动内容不断地充实,在保留原有单纯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3 的体质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与学生体质状况有关的生活方式的研究内容。开始 尝试更为简易的体质评价标准, 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增加了体质评价的数学方法的 研究 2。 在 2000 年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大众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指标 中身体形态的指标在不断地提高,例如:身高、体重、胸围、肩宽、体成分等指 标,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提高的原因主要有: (1) 、膳食营养的摄入显著提高。 (2) 、多种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3) 、国家的重视以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提高。 但是在有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发现这种提高并不是均衡的,有出现两极分化 的现象,例如体重出现了严重超重和体重过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多 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生长发育速度的快慢、营养摄入的是否均衡、参与体育 运动时间的长短等。在身体形态指标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开 始下降,2000 年与 1995 年相比,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耐力等 素质出现下降。同时肥胖率增多。2002 年起,教育部每 2 年通过“全国学生体 质健康监测网络”对我国 722 岁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的方法和 手段更加科学和全面,测量工作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以及信息化不断加大。 在 2004 年进行的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持续下 降,肥胖率继续增多。2005 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年龄 组的学生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水平也在持续下降。肥胖 率显著上升。2005 年与 2000 年相比,718 岁的汉族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 男生、乡村女生的肺活量水平分别下降了 285ml、303ml、237ml 和 259ml。而在 1995 年至 2000 年期间,肺活量水平并没有显著的下降。在速度素质方面,2005 年与 2000 年相比,我国 718 岁城市汉族学生的 50m 跑成绩男女生分别下降了 0.1 秒,乡村男女生分别下降了 0.1 秒和 0.2 秒。体现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成绩 2005 年与 2000 年相比, 我国青少年呈现出普遍下降的现象。 718 岁的城市男生、 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下降了 3.7cm、3.9cm、3.2cm 和 4.1cm。由 以上数据可发现,女生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可能与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 和活动时间等有关。在力量耐力方面,2005 年较 2000 年相比,城乡男生的引体 向上次数平均下降了 1.2 次和 1.4 次。城乡女生 1min 仰卧起坐次数分别下降了 3.7 次/min 和 3.1 次/min。斜身引体和引体向上是男生上肢力量的反应形式,仰 卧起坐则主要反映女生的腰腹部肌肉耐力。耐力素质方面,2005 年与 2000 年相 比,712 岁小学男、女生的 508 往返跑分别平均下降了 8.5s 和 3.7s。反应柔 韧素质的坐姿体前屈 2005 年与 1985 年相比,712 岁下降了 0.4 米 3-5。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从以上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特别是身体 素质和运动能力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并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这对于始终提 倡素质教育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努力实现体育强国的国家体育目标, 提出了多方面 的改革要求。 2006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 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 号)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 的开展, 使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更大的突出,摆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 位置。 促使学校体育工作有了巨大转变和很大的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得到 了进一步的保证,体育师资和经费得到了更大的充实,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更加 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 多年来我国对小学生体质监测结果的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横向 和纵向的对比分析,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问 题的建议。而针对所出现问题而设计运动干预方案,进行运动干预的实验性研究 并不多。 2.2.2 国外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 学校体质测试。 以美国为例 2,1954 年进行了“美国儿童与欧洲儿童体质比较”,研究结果发 现美国儿童体质健康不合格率远高于欧洲儿童,引起当时社会的强烈反响,促使 全社会关注体质工作, 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专门成立了青年体质总统委 员会(现更名为体质与运动总统委员会,pcpfs) 。 1958 年美国进行了 “全国青少年体质普查” 。 该普查使用了全美健康、 体育、 康复和舞蹈联盟(aahperd)设计的一种 7 项指标的测试方法,主要测试与运 动技能有关的指标,而与健康有关的指标没有包括。随后多次进行了“全国青少 年体质普查” 。在 1985 年的普查中,使用 aahperd 制定的测试方法,其中与 健康有关的指标被保留和充实,其余全部与运动技能有关的指标全部删除。 国外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专门研究较为全面,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美国 的体质与运动总统委员会和全美健康、体育、康复和舞蹈联盟等,同时这些机构 有针对少年儿童的专门测试,例如美国的体质活动和身体素质总统挑战奖励计 划,国家青年身体素质测试等,内容和手段非常丰富,实用性、指导性强。 在研究方式上,国外主要采用干预实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学校为基础展 开各项干预工作。例如对肥胖和身体活动的干预工作,国外有多项针对性很强的 干预项目。在肥胖干预中,如美国有“行星健康项目(planet health program) ” , 主要是针对波士顿、麻省等 10 所学校 68 年级学生展开的。 “pathways 项目” , 这是一项目的在于预防美国黑人学生肥胖的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目的在于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5 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多因素干预对降低美国黑人学生体脂的作用。新加坡的“整 洁和健康项目” , 是一项旨在降低学龄儿童肥胖的全国性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项目。 其他类似的项目还有英国的“苹果”项目、泰国的有氧锻炼项目等。针对身体活 动的项目有美国的“spark 项目” ,是一项为了提高学生校内外身体活动水平、 帮助学生学习运动技巧、体验运动快乐的项目。 “leap 项目” ,是一项强调改 变教育指导和学校环境的以学校为基础的针对身体活动的生活方式教育项目, 目 的是提高女生的身体活动。 “play 项目” ,是旨在推动青年健康生活方式,促进 美国 48 年级学生的中高训练强度身体活动 8。 这些项目都是以运动干预的形式展开研究工作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干预 的内容趣味性、可接受性强,并针对不同年龄、肤色、性别专门展开,具有很强 的针对性,项目内容设计合理。 2.3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当前国内外针对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均是在科学制 定运动处方的基础上展开的。运动处方是根据运动参加者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 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指导的总称。为了更好地制定运动处方,对小学生体质各主要 内容和特点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2.3.1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身体形态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体脂含量等,小学时期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可明显改善骨的血液供应,使其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能促进骨的生 长,使骨增长、增粗,骨质量增加,长期运动可使新陈代谢旺盛,有利于骨细胞 的增殖,加速钙化过程,使骨质坚实。在此基础上,小学生的身高会有较明显的 增长, 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小学生的身高普遍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同 龄人。 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使肌肉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 大,弹性增强,整个肌肉变得更发达,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小学生的 肌肉含量,同时增加瘦体重,避免皮下脂肪积聚过多,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有利 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获得良好的身体形态。 2.3.2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此次运动干预在身体机能方面主要选取心血管机能和呼吸机能两方面的指 标作为主要测试内容。 2.3.2.1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小学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活动会增强,这有 助于心肌收缩力量的增强,同时心输出量会有所提高。适量的有氧运动还会使小 学生的心脏容量增大,并且出现窦性心率徐缓。 2.3.2.2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呼吸机能的影响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呼吸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深度的加深和呼吸频率的加 快。 这些变化是条件发射和非条件反射两者的复合反射,小学生在 8-9 岁时开始 进入肺活量快速增长时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有效提高肺活量水平,增强最 大吸氧量,提高氧利用率。 2.3.3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3.3.1 小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特点 小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是为提高小学生身体机能水平而进行的体育实践活动, 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 练、反应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不断科学化, 人们对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过程的全 面了解,意识到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变化是不均衡和渐进发展的,在全面发 展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育特点, 科学、 合理地安排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并要以合理的方式将训练内容的效果表 现出来。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和手段、练习形式和负荷,以提高学生 身体健康水平、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为目的, 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根据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身体素质训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身体素质训练的特殊性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骨骼、肌肉在不断地生长发育,适 当的体育锻炼会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骨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加快骨骼和肌 肉的健康生长,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避免训练强度、训练量过大,以成人化的训练 手段进行练习,造成对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同时根据小学生神经系统发 育中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的特点, 将练习的内容多样化和游戏 化,并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 9。 身体素质训练的综合性 决定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发 展水平。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同时也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某 一因素的发展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身体素质发展的水平。身体的全面发展 是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的根本。 因此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应注意全面、 综合的发展。 另外对于综合性的理解还应包括品质教育, 使学生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形成顽强的 品质, 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 吃苦耐劳, 以此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具备良好的品质也是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10142-143。 身体素质训练的不均衡性 尽管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有其共同的规律, 但是由于遗传基因因素和后天的生 长环境的不同,体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个体不均衡性特点 10143。 因此在具体的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7 科学合理地安排内容,力争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带 来的乐趣。 身体素质训练的渐进性 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突飞猛进的, 身体素质的发展需要遵循身 体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地追求效果和成绩。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要 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即不简单重复,也不脱离实际。 2.3.3.2 小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学生现实条件和需要, 有针对性的安排身体素质训 练活动。 在不同的生长期,小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机能,因此在不同时 期,需要安排合理的训练内容,使训练内容和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相一致。 “刺激适应”原则 训练的效果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负荷刺激才能表现出来, 并产生对这一刺激的 适应。 但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并不是只要加以负荷刺激就会产生良性的刺激和 适应。 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良性的变化并保持在一个适度 的范围之内。负荷过小和过大都不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 遵循“刺激适应”原则,通过合理的训练负荷,循序渐进地提高身体素质。 计划性和系统性原则 整个训练过程必须通过系统,有计划的练习来实现其最终的训练目的。无计 划、 无目的的训练过程, 既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在各个阶段都必须有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充分尊重学生 身体和心理的特点。 健康性原则 身体素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整个过程都在贯穿健康第 一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安排合理的训练内容和负荷,即可达到预期的训 练目的,同时能够防止运动伤害。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训 练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身心和谐。 2.3.3.3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力量素质的影响 2.3.3.3.1 力量素质的概念及分类 力量是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在神经支配下以特定动作速度收缩(包括静 止状态)产生的最大力值” 10165。力量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任何形式的运动,不 论在任何方向,都必须依靠力量的作用才可以实现。 根据完成不同运动所需力量的不同特点,将力量划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8 和力量耐力。 最大力量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共同参与下,肌肉单次最大自主收缩时所产 生的最大力值” 10167。 通常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有: (1)增大肌肉横断面积; (2)增加肌肉中磷酸 肌酸的储备量,以加快 atp 的合成速度 1167(3)提高肌肉间的协调性(4)改进 并完善技术动作。 发展最大力量的主要手段有: (1)重复训练法(2)极限用力法(3)静力训 练法。 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 1168。快速力量是速度和力量的结合,它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的快慢和 绝对力量的大小。 发展快速力量的主要方法有(1)负重训练法(2)不负重训练法(3)减负 训练法。 力量耐力是指人体在克服外界阻力时, 能尽可能长时间或重复尽可能次数的 能力, 即能够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用力而不降低工作效率的能力。力量耐力可分 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两种, 其中动力性力量耐力又可分为最大力 量耐力和快速力量耐力。 力量耐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力量, 还与耐力有直接的关系, 可见决定力量耐力大小的因素表现出双重性的特点 10167。 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方法有: (1)持续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循环训 练法。 2.3.3.3.2 小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长期以来,小学生是否需要进行力量训练一直受到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青 春期以前进行力量训练不可能有明显的效果, 因为青少年运动员雄性激素水平较 低, 并且通过自然增长就可以增长力量。 但很多小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结果表明,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通过力量训练都会得到明显的效果。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小学生 通过力量训练,力量会增长 1330% 1173。小学生力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神经与 运动单位之间协调性的增强,并不是通过使肌纤维增粗。 力量训练对小学生体质的增强有非常多的好处,包括:肌肉力量、耐力和柔 韧性的增长,预防骨质疏松、增强自信心、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保持体重、 提高有氧能力、降低受伤的风险等 83831173。 2.3.3.3.2 小学生力量增长的特点 7 岁以前力量的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从 79 岁开始将进入力量发展的第 一个阶段。 在小学时期,各种力量素质中增长最明显的是速度力量。713 岁是速度力 量发展最快的时期。13 岁后,男孩会继续增长,而女孩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9 其次力量耐力在小学时期也会得到较为明显的增长。 男孩在 717 岁之间力 量耐力呈直线增长趋势。女孩在 13 岁前持续上升,之后增长速度缓慢。 对于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而言,小学时期男女孩均发展的相对缓慢。但这并 不表明不发展, 这时期坚持发展一定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对于小学生的生长发 育和运动机能的增强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应注意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例如避 免使用重器械,主要以轻器械和自身体重训练为主。 2.3.3.4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速度素质的影响 2.3.3.4.1 速度素质的概念及分类 速度素质是指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 10175。 速度素质在各项身体素质中是十分重要的素质。 体育运动中绝大多数技术动 作都是要求在快速条件下完成的, 并且速度素质与灵敏的素质之间有非常密切的 关系。 通常将速度素质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 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 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条件反 射的巩固程度 10287。 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这种特性随着生长发育的不断 完善表现的更加明显。 通常训练反应速度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突发的信 号刺激和其他的专门性练习进行的。在反应速度的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 意力,肌肉处于适度紧张状态,同时练习的时间和内容分不宜过多,避免造成神 经中枢过分疲劳。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速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能力。 动作速度可分为单个动 作速度、成套动作速度和动作速率三种 1142。 影响动作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1)肌纤维的类型和面积(2)肌肉力量大小 (3)肌肉的兴奋性(4)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等。 对于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要充分考虑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主要方法 有: (1)分解技术练习法(2)助力练习法(3)减阻练习法(4)速度控制练习 法等。 位移速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 位移速度的练习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 (1)重复训练法(2)变速 训练法(3)极速训练法(5)快速力量训练法等。 2.3.3.4.2 小学生进行速度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各项身体素质中,速度素质是应该最先发展的素质,这 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正处在发展这素质的“黄金时期” 。 少年儿童在 612 岁时反应速度大幅度提高。12 岁是反应速度的第一个高 运动干预对西安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峰点,第二个高峰点的要在 20 岁时出现。 如以跑步为例,决定速度的要素是步频和步幅。其中步频在 7 岁时开始自然 增长,到 13 岁时下降。在阻力较小时,动作频率主要取决于协调性,因此步频 的发展应与协调性结合起来发展,613 岁是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正 好与步频的发展时期相一致。同时 713 岁还是男女生发展最高跑速最快的时 期。 因此在小学时期应该抓住发展速度素质的重要时期, 使小学生的速度素质能 够尽可能得到发展。 2.3.3.4.3 小学生进行速度训练的特点 小学时期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平时参加的很多活动是属于爆发性的能 量消耗活动,从最简单的嬉戏打闹到一些游戏活动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平时的 速度训练中,应该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主要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来发展 速度素质,避免过多的说教,以鼓励为主。 2.3.3.5 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 2.3.3.5.1 耐力素质的定义及分类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 耐力素质越好,相应的抗疲劳能力也就越好,保持特定负荷或动作质量工作的时 间也越长 10184。 对于耐力素质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其中根据代谢的特征,可分为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和有氧无氧混合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8290。 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手段通常采用的是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 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短租房合同
- 摊位店面合同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员资格证考试仓储安全管理案例分析培训试卷
- 装修主材合同
- 土方施工合同
- 教学培训合同
- 备战2026中考英语语法百题分类训练 专题14 情态动词100题(中考真题+中考模拟)(原卷版)
- 定制衣柜合同
- 外墙涂料合同
- 房价阴阳合同
-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力交易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宜宾普什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2
- 全栈工程师聘用协议
- GB/T 18488-2024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 (新版)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中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GB/T 18101-2024难燃胶合板
-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和预见性护理指南
- 国企企业合规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