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本文将技术创新机制分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个子机制,并 建立了技术创新机制总体模式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模型;结合巴陵公司技术创新 的现状,针对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 影响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的原因,并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的对策和措施。 为优化技术创新组织环境,应建设企业创新文化,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应加强公司技术中心的建设,完善技术中心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发挥技术中 心的核心作用,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平台;要建立研产销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缩短技术创新周期、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应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要改变公司领导的选拔 任用机制,用市场机制培育企业家;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评价、激励体系和 监督约束机制,加快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并对公司双轨制职务提升制度建设 和技术创新人员薪酬“宽带”管理提出了具体办法;要拓宽技术创新资金筹集途 径,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按市场机制分配技术创新资金。 应加强对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加强信息化机构建设、加强信 息化网络建设以及信息化制度建设,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支撑,降低技术创新的 风险和不确定性。 本文不仅为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为大 中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提供了借鉴,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 技术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巴陵公司;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ii- abstract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is divided into dynamic mechanism,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nsuring mechanism in the paper, and its triangle model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model are also established.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bal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is analyzed deep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aforemention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e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ity in bal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the innovation culture on enterprise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al surroundings and to create the trig atmosphere. to develop the vital function of the center and offer the platform to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ical center of the corporation must be reinforced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 as well. the new technical innovation form, which combines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sales, should be set up to shorten the innovation period and to improve the conversion rate of the innovation achievement. it is suggested to accelerate the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onstruct and consummate the market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the present leadership by present selective- appointment system should be shifted to the entrepreneur from the marketing.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stimulating mechanism and supervising mechanism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talent team. it is also advised to widen the channel to raise innovation funds, to increase the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allot the innovation funds by marketing. apart from above, it is also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o support the corporations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decrease its risk and uncertainty. the suggestions and proposals are not only for bal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but also for the medium-and-large sca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it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porations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ies and buildup of the advantage of technical competition with consider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bal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dynamic mechanism; operating mechanism; ensuring mechanism 湖湖 南南 大大 学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iii- 插图索引 图 1.1 技术创新机制总体模式 7 图 1.2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示意图 8 图 1.3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示意图 9 图 2.1 巴陵公司研究开发项目的决策流程图 16 图 2.2 巴陵公司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图 22 图 2.3 巴陵公司研究开发人员学历结构图 23 图 3.1 巴陵公司组织结构图 29 图 4.1 巴陵公司技术中心组织结构图 38 图 4.2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体系 45 图 4.3 巴陵公司双轨制职务提升制度 46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iv- 附表索引 表 1.1 2003 年巴陵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表 3 表 1.2 各国产品创新及工艺创新投入比较 10 表 1.3 江浙 26 家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调查 10 表 2.1 巴陵公司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争取的研究开发项目和资金情况14 表 2.2 巴陵公司 r&d 经费组成和使用情况 17 表 2.3 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前期投入标准及巴陵公司实际投入情况18 表 2.4 巴陵公司研究开发中工艺创新项目及经费情况19 表 2.5 巴陵公司研究开发项目完成及转化情况 21 表 2.6 巴陵公司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职称结构23 表 2.7 巴陵公司研究开发项目岗位津贴标准 24 表 2.8 主要国家 rd 总经费 24 表 2.9 巴陵公司近几年 rd 经费与销售收入情况 25 表 3.1 巴陵公司 2003 年度研究开发经费分配表 33 表 4.1 巴陵公司研究开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 44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 - 1 第 1 章 绪 论 1.1 项目背景 1.1.1 石化行业现状 石化工业是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 农业、国防科技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 用。发达国家的石化工业已经相当成熟,生产能力、发展环境、相关政策基本稳 定,所以其增长率低于以 it 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增长率。我国石化工业经过 50 年的建设,具备了相当规模和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进入世界 石化大国行列1。 经过多年的改革重组, 我国石化行业已形成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三分天下的格局,这种格局既突出各自的核心竞争优势,又防止局部区 域高度垄断而造成市场缺乏活力。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石化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主要表现在: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自给率低、市场需求提高、行业内投资兴旺;石 化行业仍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被重点发展,其规模还将成倍增长;经济全球化、 金融国际化、经济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也为石化工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注入新的动力;此外,加入 wto 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石化工业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 国际竞争,有利于扩大石化产品出口,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有市场 不等于有份额。我国石化工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世界石化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巨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他们 积极向以亚洲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拓展,提高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二是加入 wto 使石化工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取消配额和其它进口数量限制措施,国内市场 竞争加剧;减让关税,使进口产品更具吸引力;外国公司取得贸易权和分销权, 我国石化工业面临包括营销策略和管理水平在内的综合竞争力的较量。第三,为 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对石化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标准和产品质量标 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石化生产在污染物排放及产品质量、能耗、物耗等方 面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1.1.2 技术创新培育石化行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对企业业绩和运作起关键性作用的业务流程和资源,通过产 生现实或潜在的竞争优势,驱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创新并保持长久活力。作为国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2 - 2 家支柱产业的石化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是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必须 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2。虽然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且享有资 源型产业的优势,但我国石化行业面临异常激烈的石油资源竞争、产品市场竞争 以及国际资本竞争,对企业发展核心能力提出迫切的要求。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立足的根本,要谋求长远发展,还必须 在此基础上发展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我国石化行业把发展规模经济作为产业 结构调整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石化行业通过扩大规模求发展多,而在通过 技术创新提高石化行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仍有很大差距。由于市场环境、生产组织 方式、组织结构和面临的竞争形势都已发生了变化,石化企业必须要转变发展方 式,通过科技进步发展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核心技术 和关键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1.1.3 巴陵公司概况 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巴陵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 的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为原巴陵石化公司资产重组后的非上市部分,公司所在 地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另有部份辅助及后勤单位位于岳阳市城区。公司南 靠洞庭湖,北临长江,西通京广线和 107 国道,东邻京珠高速公路,水陆交通十 分便利。建厂 30 多年来,巴陵公司已发展成为油、化、纤一体化的大型石油化工 联合企业。巴陵公司共有 24 个机关处室和 17 个下属单位,其中烯烃厂、化工厂、 化纤厂、合成橡胶厂和环氧树脂厂为主要生产单位,供排水厂、热电厂、供销公 司、研究院、动力厂、金石集团、检安公司等为辅助生产单位,其余为非生产性 单位。截至 2003 年底,巴陵公司在职职工 12 900 多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 3 798 人。 巴陵公司共有生产及辅助生产装置 70 余套,主要产品有油品、液化气、环己 酮、尼龙 6 切片、锦纶长短丝、sbs、sis、sebs、聚丙烯、环氧树脂、氯丙烯、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烧碱等 30 多种产品共计 120 多个牌号, 全年商品总量 160 多万吨,全部注册“巴陵” 牌商标。其中,环己酮、sbs、环氧树脂、锦纶短丝 等产品多次荣膺国家、省市质量奖,享有较高市场信誉。 截止 2003 年底,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原值 65.19 亿元,固定资产 净值 45.75 亿元;总资产 85.12 亿元,总负债 63.86 亿元,资产负债率 75.024% 。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问题暴露无遗,再加 之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展重心调整后对巴陵公司投入少,公司技术创新能 力低,公司缺乏新的效益增长点,且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公司连年亏损,2003 年亏损高达 1.7969 亿元(见表 1.1)。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3 - 3 表 1.1 2003 年巴陵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表 项目项目 数额(万元)数额(万元) 1损益损益 销售收入 588 292 其中:炼油产品 283 541 化工化纤产品 202 396 总成本 461 687 其中:生产成本 403 734 管理费用 30 728 财务费用 19 576 销售费用 7 649 利税总额 42 164 净利润 -17 969 2资产负债资产负债 年末资产总额 851 219 其中:流动资产 325 515 固定资产 483 481 无形及其它资产 20 632 年末负债总额 638 580 其中:流动负债 393 532 长期负债 245 047 所有者权益 211 016 数据来源:2003 年度巴陵公司第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石化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是竞争的主要驱动力,技术创新创造竞 争优势3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巴陵公司经济效益一直很好,这与计划经济体制 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在几大产品方面的突出技术优势。当时公司集 中了全国很多石油化工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其开发的顺丁橡胶生产技术,液相 小本体法聚丙烯生产技术、锦纶及涤纶生产技术等都是国内最早的工业化技术, sbs 生产技术于 1989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环己酮生产技术也是国内第一套 国产化装置,这些都为计划经济下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公司原有的技术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技术优势尚 未建立,公司步入低谷。顺丁橡胶装置虽然经过扩建达到了 30 000 吨/年的规模, 但在国内后起的燕山石化、齐鲁石化等同行中,规模最小,品种也相对单一,加 之公司在原料方面处于劣势,近几年顺丁橡胶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内的 聚丙烯市场容量达到几百万吨,但作为液相小本体技术的开发企业,由于持续创 新不够,导致成本相对较高且产品单一,公司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市场份额;锦纶、 涤纶生产技术在投产初期属国内领先,并几次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但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4 - 4 由于盲目引进且没有注重作好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创新,导致多次改造失败,目 前已全部停产;投资高达 6.8 亿的环氧有机氯项目是作为成套技术引进的,投产 后产能一直无法达标,且在其后所作的专利分析中,发现当时花了几千万元引进 的专利技术有很多在引进时就已经过了保护期这些都反映出公司的技术创新 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说明了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公司生存发展 的瓶颈。 1.2 选题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政府的积极推动 下,国有企业逐步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大 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4。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我国石化工业正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 战。技术创新作为介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黑匣子” ,其运行状况决定了技术核心 能力的培育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国石化工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形 成核心技术,使石化生产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新技术对传统石 化工业的改造和提升。 巴陵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传统的石化企业,其现有组织结 构是经过多次改革演变而来,企业文化冲突明显,公司管理效率低下,技术创新 机制建设滞后,造成技术创新工作“三散一低”的问题突出(资金、人才、机构 分散,技术创新效率低) ,技术创新能力低,技术核心能力无法形成。 影响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来说,有国家宏观政 策的影响,也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影响公司技术创新积极 性和主动性的问题等。从公司内部来看,技术创新观念、创新意识落后,难以适 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信息能力不足,影响了技术创新战略的科 学决策;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欠缺,资金、创新人才等的投入无法满足技术创新 工作的要求等。但从根本上说,则是技术创新的机制不健全,无法适应全球经济 一体化条件下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的要求。 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是解放和发展现代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开展技术创新的 核心内容在于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指 出: “加强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机 制”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不是技术本身的演 进,而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事实证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而不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仅靠增加投入,或仅靠计划手段,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 此,江泽民同志要求: “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5 - 5 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 。 公司领导班子也意识到技术创新机制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巴陵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提出, “用 3 到 5 年的时间,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创新能 力、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的现代石化企业” , “营造技术创新优势的关键 是要搞活技术创新机制,必须做到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激励机制活,产销研结合 紧密,对市场反应灵敏,应变快速” , “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在快出成 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上。建厂 30 多年来,企业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不 少,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不大,今天我们要把它提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 高度来认识,切实在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做文章、用气力” 。 因此,针对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现状,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机制原因,根据 石化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大、周期长且转化难度大、技术创新市场化进程慢等特点, 结合公司改革发展现状,提出建立和完善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方案,对于提高公 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帮助公司扭转亏损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积极的现实 意义。同时对于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1.3 技术创新机制理论分析 1.3.1 技术创新理论 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在他的 经济发展 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的理论概念: “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 。1947 年 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的论著中,把创新界定为“建立一种 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 ,即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 系。他认为技术创新应包括 5 种情况,即引进新产品(产品创新);采用新的生产方 法(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市场创新);获得新的供给来源(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实行企业的新组织(组织体制和管理创新)。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首先主要是经济上的 概念,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某种新的东西。他认为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只有 用于经济之中并带来盈利的发明,才算是创新5。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即 nsf(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 of u.s.a)在1976 年:科学指示器报告中,将技术创新界定为: “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 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并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低 层次上的两类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 缪尔塞(r.mueser)在 20 世纪 80 年代,对学术界有关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 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6 - 6 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6。 该定义突出了技术创新两方面的 特殊含义:一是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二是活动必须获得最 终的成功实现。 我国学术界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进行技术创新的研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 度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 董中保把技术创新界定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商品的动态 过程。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概念,其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系 统,在时间上表现为一个使发明的成果向商业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即技术创新是 发明开发设计试制产品化商品化的系统在时空条件下的连续发展过 程。 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 获得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 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 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包括科技、 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7。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 “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 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 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科技从知识形态转变成物质形态,从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自主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引进技术的消化 吸收和创新、国产化,或使两者有效结合后商业化,开拓市场并获得经济效益等 环节。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 化。技术创新不仅决定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在 21 世纪的国 际地位和竞争力。而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 展的动力,它既承担着将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直接转化和推广的任务,同时 也是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升企业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3.2 技术创新机制概念与功能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技术创新 机制是指技术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包含的创新组织内部的结构与内在工作方 式,以及创新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的总和。技术创新机制也是 联结技术创新各要素、促使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环节。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7 - 7 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主要涉及企业为保证创新实现而设计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 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工作程序、运行机理以及技术创新内、外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方 式。 企业技术创新是投入各类资源,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并首次实现商业化的 系统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技术创新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技术创新机制的状况 决定技术创新工作的成效,并直接影响到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企业发展战 略的实现。如果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将导致技术创新成功率低下,企业技 术核心能力无法形成。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具有六大功能。一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和策略,并管理技术 创新项目实施的指挥功能;二是激励企业、组织和个人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 功能;三是消化并吸收外部技术与信息,使之成为企业自身的技术与信息的消化 吸收功能;四是开拓新的知识、技术和产品领域的更新拓展功能;五是对外部刺 激作出迅速反应能力的反馈功能;六是创新组织内部各子机制之间及组织内、外 部之间应具有的自动适应的协调功能。 1.3.3 技术创新机制的内容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机制由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上述机制的众 多子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只有当这些机制之间互相协调时,企业技 术创新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与三大机制之间的关系见图 1.1。 图 1.1 技术创新机制总体模式 1.3.3.1 动力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动力。 只有解决了技术创新动力问题, 企业才 可能积极培育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才可能认真解决好创新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 所谓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重新组织诸生产要素,实现 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的内在要求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 动力机制 保障机制 运行机制 创新战略创新战略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8 - 8 的总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使企业具有积极主动的持久的创新要求和创新冲 动,从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同时,技术创新各动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功能放大现象;另外,技术创新活 动的开展会使各动力要素间产生反馈效应,从而推动创新的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示意图见图 1.2。 图 1.2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示意图8 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规范技术创新的行为、强化技术 创新的外部市场环境,推动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在完全竞争、经济性垄断或技术性垄断、垄断竞争以及寡头垄断条件下,企 业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或者为了维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会积极进行 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正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 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技术核心能力、实现利润最大化9。 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的,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技术 创新的原动力,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核心能力,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 力。 优秀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他们不仅是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最高决策者, 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 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企业技术创新内动力 政 府 推 动 市 场 需 求 市 场 竞 争 科 技 进 步 企 业 家 企 业 目 标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9 - 9 1.3.3.2 运行机制 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是技术创新机制中最为复杂的机制,技术 创新的运行机制涵盖了技术创新从决策、实施到实现的整个过程(见图 1.3) ,它 规定了技术创新运行的原则、方式和办法,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状况在相当程度 上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图 1.3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示意图10 运行机制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一个子程序结束之后另一个子程序开始的直 线模式,而是一个相错平行进行并动态循环反馈的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各个环节 信息的不断反馈、调整、创新,促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正确地深入进行。运 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组合创新机制、产销研结合机制等。 1.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是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对整个技术创新过程涉 及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技术创新项目选择、技术创新方案选择等做出决定的过 程。技术创新决策是技术创新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同的技术创新决策也 会对技术创新乃至企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要科学地作出正确的技术创新决策,首先必须对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问题、 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行业技术的发展与竞争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等 诸多方面和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而且还要对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条件和解 决企业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创新的具体项目、具体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11。在 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在对有关技术创新问 企业发展战略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创 新 项 目 决 策 技 术 扩 散产品试销 资源投入 研究开发 设 计 建 设 试 生 产 实 现 效 益 技术储备 信息储备 资金 人才 技术 设备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10 - 10 题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具体项目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比较、选 择、作出最后决策,以便按照方案具体实施,完成技术创新的目标。 2.组合创新机制 单个技术创新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以组群的方式出现, 它们的有机结合和协同作用才能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组合创新实质上是企业 为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进行的与企业环境、资源和组织变化相适应的协同创新。 (1) 产品与工艺的协同创新 从技术的生命周期理论可知,技术也有一个发 生、发展、成长、成熟和陈旧的过程,也就是说,产品技术领先优势不可能长期 保持,而为了延长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实现创新项目收益最大化,就必须在 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进行工艺创新12。产品创新过多而工艺创新不足会导致企业 在效率、交货期、产品成本等方面缺乏与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 综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经济增长过程中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产品和工艺的协调发展。从表 1.2 可以看出,美国一度只 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这是很多工业领域失去竞争优势和经济发展缓慢 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和德国之所以形成今天的经济竞争优势,与它们注重产 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表 1.2 各国产品创新及工艺创新投入比较 创新投入 产品创新投入工艺创新投入 美国企业 日本企业 德国企业 2 1 1 2 1 4.1 数据来源:mit 生产率促进委员会(1990) 在我国, 对产品创新的注重历来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中的传统观念, 而工艺 创新则被视为从属于产品创新的需要13。这种观念导致了产品创新在企业技术创 新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从表 1.3 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不重视工艺创新, 工 艺落后已成为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能力提高的瓶颈,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 高,也导致企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表 1.3 江浙 26 家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调查 创新类型 项目数 比例(%) 产品创新 79 73 软件 16 15 工艺 创新 硬件 13 12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 26 家企业创新项目调查,1992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1 - 11 (2) 自主开发与二次创新的协同创新 自主开发是指独立、系统地掌握整套 新技术,形成发展中的技术优势;二次创新是在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 行技术创新。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发展史有力地证明了自主开发与二次创新的组 合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良方,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从美国进口的技术来开发 它们的高新技术14。美国现在已开始有选择地寻求日本、台湾和韩国的技术,以 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 自主开发与二次创新的组合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具有积极作 用,尤其对于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 缩短与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应成 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3.产学研(研产销)结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形式,也是企业利用各种 资源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学研结合模式有很多,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研产销结合是针对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而言的。技术创新涉及到很 多部门,而各部门基于部门利益对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态度,企业应制定研产销 结合的具体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提高技术创新工作成效。 1.3.3.3 保障机制 技术创新保障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输入,完善的技术创新保障机制是开展技 术创新的基本条件。没有完善的技术创新保障机制,技术创新工作就不可能顺利 进行,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就无法保证。 开展技术创新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人才、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 技术创新保障机制是指为保证技术创新工作顺利进行而建立起来的、为技术创新 提供上述条件的一系列制度和办法等。技术创新保障机制包含人才保障机制、资 金保障机制以及信息保障机制等。人才保障机制是指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为技 术创新吸引、留住和合理使用人才的制度和办法;资金保障机制是指为保证技术 创新资金投入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而建立的制度和办法;信息保障机制是指为技 术创新的有效运行而建立的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使用的制度和办法。 1.4 研究内容 通过对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现状分析,找出影响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因 素;结合技术创新工作的特点和公司目前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提出建立和完善 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路和办法。 第 1 章介绍巴陵公司技术创新现状,并提出研究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理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12 - 12 由。介绍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机制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状况,对技术创新机制进 行理论分析;第 2 章介绍巴陵公司技术创新三大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 3 章分析影响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因素,指出组织环境不协调、市场机制缺失 以及信息管理落后是制约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原因;第 4 章提出建立和完善巴陵 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措施和办法。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3 - 13 第 2 章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现状 研究表明,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石化工业,其技术创新模式一般采取公司 模式,即从研究开发到生产、销售的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由技术多样化的大公司一 手控制。作为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巴陵公司技术创新也一直 采用这种模式,在当时国内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公司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方面 有很多较为成功的做法,为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首先,公司较早的建立了研究开发机构。公司在筹建之初,就由原国家合成 纤维研究所整体搬迁成立了研究院,各分厂投产后又相继成立了研究所,负责相 关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作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合 成橡胶厂研究所在原燕山石化研究院 sbs 小试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 sbs 中试及 工业化技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公司建立了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和办法,较好地规范了技术创新工作。 公司制定了巴陵石化公司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2002 年) ,对研 究开发项目的立项、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进行了规定;公司制定了技术创 新各岗位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对技术创新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责和部门工作责任 进行了界定;公司制定了巴陵公司技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2001 年) , 对大型技术改造项目的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司建立了 巴陵石化公司商情信息管理制度 (2001 年) ,对公司市场信息的收集管理工作 进行了规范;公司制定了巴陵石化新产品开发管理办法 (2001 年) ,对新产品 开发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规定。这些制度和办法为技术创新运行提供了制 度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 回顾公司技术创新的历史,应该说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 与公司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是分不开的。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公司技术创新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成 为制约公司技术创新工作乃至公司发展的瓶颈。 2.1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现状 从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来看,各因素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并通过相 互作用放大了对于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形成了技术创新的强大的动力源。 1.政府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公司进行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已经基本具备,公司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 政策,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减少了公司亏损。如公司利用国家关于获省部级以 巴陵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14 - 14 上成果的新产品免征三年所得税的政策和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近几年每年受益达 千万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技术进步和科 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近几年公司从中国石化集 团公司争取的研究开发项目和资金情况见表 2.1) ,并开始对下属企业放权,让下 属石化企业在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南昌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江苏苏州市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选聘机电工程学院院长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崇左大新县桃城镇第二卫生院招聘乡村医生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编外工作人员招聘(9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南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鸭河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区属公办高中面向全国遴选校长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春季河南新乡工商职业学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贵州贵阳市南明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合伙制合同协议书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心血管衰老的分子机制探索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 重点小学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资料大全
- 高原健康培训课件
- 血站差错管理课件
- GB/T 18266.2-2025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2部分:健身房
- 第4节 跨学科实践: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 第一次月考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英语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