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pdf_第1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pdf_第2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pdf_第3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pdf_第4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本文对酶荧光法检测奶牛乳中p 一羟丁酸的适宜反应条件、乳样前处理方 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乳中与血中b 一羟丁酸浓度进行了 相关性研究。 试验一通过三个方面的试验测试,系统研究了酶荧光法的适宜反应条件。 试验反应体系由底物p 一羟丁酸与工作试剂( 由p 一羟丁酸脱氢酶溶液、n a d + 溶液 和t r i s h c l 缓冲液组成) 构成,进行了如下三方面测定:( 1 ) 将反应体系在 3 7 水浴中保温5 、l o 、1 5 、2 0 、2 5 、3 0 、3 5 、4 0 、5 0 、6 0 分钟,测定各反应 时间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表明3 7 。c 水浴保温1 0 分钟时,产物的相对荧光强 度比保温5 分钟时提高了4 8 ,保温1 0 分钟以后各个时间点产物相对荧光强 度变化范围较小,说明1 0 分钟为适宜的反应时间。( 2 ) 反应体系先经过3 7 。c 水浴反应1 0 分钟,然后1 0 0 。c 沸水浴中放置1 5 分钟终止酶促反应,分别测定0 、 2 、5 、1 0 、1 5 、2 0 、3 0 、4 0 、5 0 、6 0 分钟时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表明不终止 反应时,0 2 5 m m o l l 标准液的产物相对荧光强度变异系数为l _ 4 9 ,而1 5 m m o l l 标准液的产物相对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达到2 8 6 l ,结果重现性很差。 当终止酶促反应后,两种浓度标准溶液的产物相对荧光强度均比较稳定,变异 系数在2 以内,重现性较好,因此通过沸水浴1 5 分钟使0 一羟丁酸脱氢酶失活 终止酶促反应,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 设定工作试剂中d 一羟丁酸脱 氢酶剂量分别为2 、3 、4 国际单位( u ) m l ,经过3 7 。c 反应l o 分钟和1 5 分钟 沸水浴终止反应后,测定反应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发现三组产物相对荧 光强度之问有极显著差异( p 乙酰乙酸+ 还原型辅酶i p h8 5 9 一羟丁酸脱氢酶可催化b 一羟丁酸与氧化型辅酶i ( n a d + ) 反应,生成乙酰 乙酸和还原型辅酶i ( n a d h ) ,后者在3 4 0 r i m 波长下有吸收峰,吸光度变化与体 系中b 一羟丁酸浓度成比例关系。n a d h 是一种强荧光物质,其最大激发波长和发 射波长分别为3 6 0 n m 和4 6 0 r i m ( p b e r g v e l d ,1 9 7 0 ) 。j r u z i c k a ( 1 9 7 5 ) 根据 n a d h 的这一特性建立了n a d h 的荧光测定法( 刘昆元等,1 9 9 2 ) 。刘昆元等( 1 9 9 2 ) 的研究表明n a d h 在p h 为8 1 1 的碱性介质中,荧光法比紫外吸收法的灵敏度 提高3 0 0 0 倍,测定浓度可达l o “m 。 2 1 材料与方法 2 1 1 仪器与试剂 0 濑舶。垂建i * 蕊l 量取0 8 4 m 1 3 6 5 h c l ,于1 0 0 m l 蒸馏水中定容,摇匀备 用。 瞩l 啤l 蓐互臻囊鞲l 称取t r i s 3 0 2 8 5 9 ,于2 5 0 m 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然后加入0 i m o i l h c i 用酸度计调节p h 至8 5 ,常温保存。 麟 薅i i i 萋骥潮囊谬称取0 1 6 5 9 9n a d 氧化型辅酶i ( r o c h e , 9 8 ) ,于 2 5 m 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4 。c 保存。 簿羟季骥蠛氡醺将2 5 国际单位( u ) p 一羟丁酸脱氢酶溶于5 0 0 p i 蒸馏 水中,再分别稀释成2 、3 、4 u m 1 的酶溶液,于4 c 保存备用。 蘸藏獭舔蛹称取0 6 3 0 0 9p 一羟丁酸钠( s i g m a ,纯度9 9 o ) , 溶解后于1 0 0 m l 容量瓶中定容混匀,作为标准贮存液( 1 0 m m o l l ) 。使用时再根 据需要稀释成0 2 5 、1 0 、1 5 、2 5 、4 0m m o l l 的标准溶液。 茁篱麟麟壤獭嚣美国p e r k i ne l m e r 公司 醭凌遴 瘩浴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荧残黧灌祭绺 激发波长3 4 0 h m ,发射波长4 6 5 n m ,狭缝5 o h m ,反应时间3 0 秒。 适孽囊庳琏闯 将1 0 0 p lb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 o 2 5 m m o l l ) ,3 u m l p 一羟丁酸脱氢酶溶液、 i 0 o m m o l ln a d + 溶液与t r i s h c l ( p h = 8 5 ) 缓冲液混合,于3 7 。c 水浴保温反 应5 、1 0 、1 5 、2 0 、2 5 、3 0 、3 5 、4 0 、5 0 、6 0 分钟,然后测定不同反应时间的 相对荧光强度。 酶键囊藤徽缝羹 取l o o g l p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 o 2 5 和1 5r r a n o l l ) ,按上述相同操作加 入其它反应试剂,3 7 c 水浴保温1 0 分钟进行反应,然后于1 0 0 。c 沸水浴中放黄 l j 分钟终止酶促反应,分别测定0 、2 、5 、1 0 、1 5 、2 0 、3 0 、4 0 、5 0 、6 0 分钟 时的相对荧光强度。 适宜凌应薛魏整 取l o o 斗1 p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 3 , m o l l ) ,分别加入浓度为2 、3 、4 u m l p 一 羟丁酸脱氢酶溶液,按上述操作程序加入其它反应试剂,于3 7 。c 水浴保温1 0 分钟进行反应,1 0 0 4 c 沸水浴中放置1 5 分钟终止反应后,测定样品相对荧光强 度。 2 1 3 数据处理与统计 所有数据用e x c e 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 a s 软件( 6 1 2f o rw i n d o w s ) 中 的平衡试验设计方差分析过程( a n o v a ) 进行统计,均值的多重比较采用d u n c a n 法进行。 赵占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2 2 试验结果 2 | 2 1 适宜反应时间 酶促反应时间对样品荧光强度的影响见图4 。3 7 。c 水浴保温1 0 分钟时,产 物的相对荧光强度比保温5 分钟时的相对荧光强度提高了4 8 ( p o 0 1 ) , 反应1 0 分钟以后各时间点的相对荧光强度变化较小,平均变化幅度为0 5 , 表明1 0 分钟反应已经足够,可作为适宜的反应时自j 。 趟 蝮 鬟 糕 靛 罂 051 01 52 02 53 03 54 04 55 05 56 0 反应时间( m i n ) 图4 酶促反应时间与样品相对荧光强度的关系( n = 2 0 ) f i g u r e 4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r e a c t i o nt i m ea n dr e l a t i v ef l u o r e s c e n c e 2 2 2 酶促反应的终止 终止酶促反应对检测结果重现性的影响见表6 。在不进行沸水浴终止反应 的情况下,0 2 5 珊m o l l 标准液产物相对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为1 4 9 ,而1 5 r t n o l l 标准液的产物相对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达到2 8 6 l ,结果重现性很差。 进行沸水浴终止酶促反应时,两种浓度的1 3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产物的相对荧光 强度均比较稳定,变异系数在2 以内。本试验发现,当底物1 3 羟丁酸钠浓度 较低时,可以保证反应产物的重现性,但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结果的重现 性较差,可能是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产物生成量也在不断地变化,因而 对、钡l 定的重复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沸水浴15 分钟使d 羟丁酸脱氢酶 失活终止酶促反应,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4 l 0 9 8 7 6 5 4 3 8 8 7 7 7 7 了7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6 终止酶促反应对检测结果重现性的影响 t a b l e 6 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e x p e r i m e n to ns o d i u mp - h y d r o x y b u t y m t e ( 0 2 5a n d1 5m m o l l ) 注:# 表示样品相对荧光强度 2 2 3 适宜反应酶剂量 b 一羟丁酸脱氢酶剂量对产物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见图5 和表7 。横坐标表 示不同的酶剂量,纵坐标表示产物的相对荧光强度。从图5 可以看出,使用三 种不同浓度的b 一羟丁酸脱氢酶溶液进行酶促反应时,其产物相对荧光强度之间 有极显著差异( p o 0 1 ) ,其中3 u l 浓度进行反应的产物生成量最高,2 u m l 酶剂量组次之,4 u m l 组最低。本试验采用酶荧光法对乳中b 一羟丁酸含量进行 测定。b 一羟丁酸脱氢酶的剂量是该酶促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结果表明, 当底物浓度为4 m m o l l 时,使用3 u m l 的1 3 一羟丁酸脱氢酶可以使反应进行得较 为充分,获得较高的产物荧光强度,而当使用4 u m 1 的b 一羟丁酸脱氢酶时,产 物荧光强度下降。说明适宜的反应酶剂量是3 u m l 。 蜊 骠 米 唰 靛 罂 00 511 522 533 544 5 酶剂量( u m 1 ) 图5 不同酶剂量对反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f i g u r e 5 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r e l a t i v e f l u o l e s 0 * t l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b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 d e h y d r o g e n & s e 们踮衢加坫m 5 0 赵占字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表7 不同酶剂量对反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t a b l e 7 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r e l a t i v ef l u o r e s c e n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b -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注:表中数据为i + s x 。同一列数据不同上标字母a 、b 、c 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 o 0 5 ) ,与防腐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灭菌处理组 与防腐剂处理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说明防腐剂对乳样有一定的影 响,以不添加为好,为使实际操作更为简便,乳样也不需经过灭菌处理。 试验选取奶牛均为健康奶牛,但该试验测定的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为 2 1 9 r m o l l 以上,均超出健康正常范围( 1 6 r m o l l ) ( 孙斌等,1 9 9 9 ) ,说明 脱蛋自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进行如下试验以确定适宜的脱蛋白方法。 表8 防腐剂处理对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的影响 t a b l e 8 e f f e c t so fp o t a s s i u md i c h r o m a t ea d d i t i o na n d a u t o c l a v i n g o n 1 3 -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nm i l k 注:同一列数据不同上标字母a 、b 、c 问表示差异极显著( p o 0 1 ) ,上标a 、b 、c 间表 示差异显著( p o 0 5 ) 。 1 9 赵占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 2 0 0 5 年5 月 o 目 v 哒 避 籍 卜 鼎 吐 子 辞 未处理 灭菌处理 防腐剂处理 脱脂脱蛋白双重处理处单纯脱蛋白处理 图6 防腐处理对乳中d 一羟丁酸浓度的影响 f i g u r e 6 e f f e c t so fp o t a s s i u mb i c h r o m a t ea d d i t i o n a n da u t o c l a v i n go n i - h y d r o x y b u t y f i c d e l l y d r o g e n a s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m i l k 3 2 2 不同脱蛋白处理对乳中d 一羟丁酸浓度的影响 不同脱蛋白处理对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的影响见表9 ,表中数据均经过换算, 五组方法中的乳样测定体积一致。由表9 可以看出未处理组和处理组的乳样在 反应后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反应前,说明反应后产生了大量的n a d h ,可据此检 测样品b 一羟丁酸浓度。未处理乳样在反应后检测的1 3 一羟丁酸浓度达到 1 5 5 8 m m o l l ,大大超出了健康奶牛的正常范围( 1 6 r e t o o l l ) ( 孙斌等,1 9 9 9 ) , 说明乳样不经处理会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氯乙酸法反应前的荧光强 度是反应后的6 9 2 3 ,变异程度较大,说明三氯乙酸法处理的奶样进行酶促 反应不彻底,其基底空白与真实测量值比较接近,不能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乙酸法及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法反应前的荧光强度分别是反应后的2 5 4 5 和 3 9 0 4 ,i 司样说明该两种方法对容易对测定结果造成较大误差。磷钨酸沉淀法 反应前的荧光强度是反应后的7 2 3 ,说明该方法处理的奶样进行酶促反应比 较完全,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测定结果。此外,乙酸法、三氯乙酸法及乙酸锌和 亚铁氰化钾法测定的乳中d 一羟丁酸含量均高于1 8 m m o l l ,尤其是乙酸法测定 的乳中6 一羟丁酸含量高达3 m m o l l ,大大超出了健康奶牛的正常范围,说明这 三种处理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存在干扰。使用磷钨酸沉淀法测定的乳中p 一羟丁酸 含量为1 0 5 m m o l l ,在健康奶牛的正常范围内,说明该方法处理的比较干净, 干扰比较小,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乳中的p 一羟丁酸含量。 5 3 5 2 5 1 5 0 3 2 l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9 不同脱蛋白处理对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的影响 t a b l e 9 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d e p r o t e i n a t i o nm e t h o d so n1 3 -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a c i d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 m i l k 注:# 表不平均值 3 t 2 3 不同脱蛋白处理对1 o m m o l l1 3 - 羟丁酸钠标准液的影响 由表1 0 可见,对1 o m m o l l 标准1 3 一羟丁酸钠溶液经过乙酸法、三氯乙酸 法、磷钨酸沉淀法与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法处理后,磷钨酸沉淀法对溶液的浓 度影响较小,误差仅为6 ,而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法对溶液的影响较大,误差 达到4 0 和5 0 ,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法对溶液浓度的影响最大,其测定浓度 比原有浓度高出4 倍以上。因此,该试验进一步说明磷钨酸沉淀法是适宜的前 处理方法。 表1 0 不同脱蛋白处理对1 o m m o l l1 3 - 羟丁酸钠标准液的影响 t a b l e l 0 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d e p r o t e i n a t i o nm e t h o d so ns o d i m ni ,-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m i l k 注:# 表示平均值 赵占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4 酶荧光法检测乳中d 一羟丁酸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试验三) 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 c c l s ) 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标准化文 件,其正式标准的一致化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本试验采用n c c l s 评价方 案对酶荧光法测定乳中b 一羟丁酸含量进行了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4 1 材料与方法 4 1 1 试验材料 牛乳样品:采自余杭南湖奶牛场,泌乳时间3 0 6 0 天、产奶量2 5 4 0 k g d 的健康奶牛。 4 1 2 仪器与试剂 王维试剂由t r i s h c l 缓冲液0 i m m o l l ( p h = 8 5 ) ,n a d + 1 0 o m m o l l , b 一羟丁酸脱氢酶3 u m l 组成,4 保存。 骚一5 鹾麟鬻戮壤渗美国p e r k i ne l m e r 公司 冷臻菠濑德国s i g m a 公司 其余试剂同3 1 2 4 1 3 试验方法 霉b 祥菰处理 采集的新鲜乳样采用磷钨酸沉淀法进行脱蛋白处理。具体方法见3 1 3 。 线壤簿固测寝 将l o om m o l l1 3 - 羟丁酸钠标准贮存液逐级稀释成0 2 5 、0 5 、1 0 、1 5 、 2 0 、2 5 、3 0 、3 5 、4 0 、5 0 、6 0 、7 o 、8 0 、9 o m m o l l1 3 - 羟丁酸钠标 准液,各取1 0 0 “11 3 - 羟丁酸钠标准溶液,按2 1 2 操作程序加入其它反应试剂, 于3 7 。c 水浴保温反应l o 分钟,1 0 0 。c 沸水浴中1 5 分钟终止反应,然后测定相 对荧光强度。以6 一羟丁酸钠浓度为纵坐标,产物相对荧光强度为横坐标,绘制 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 标准酾线麟谯 取不同浓度1 3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 o 、0 2 5 、0 5 、1 0 、1 5 、2 0 、2 5 、 3 0 、3 5 、4 0 、5 0m m o l l ) 各1 0 0 1 j 1 ,按上述相同步骤进行操作,测定相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荧光强度。以d 一羟丁酸钠浓度为纵坐标,产物相对荧光强度为横坐标,绘制标 准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 耩密度试验 以1 0 、2 5 和4 o m m o l l 的b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作为重复性试验的样品 溶液。对每一个样品重复2 0 次同样的处理和测定,每天测定一次,测定l o 天。 计算批内和批间重复性。 试验条件同上。 准确度试验 通过测定回收率反映该酶荧光法的准确度。选用两种已知b 一羟丁酸含量的 牛乳,按1 :1 的比例分别加入0 5 、1 0 、1 5 m m o l lb 一羟丁酸钠标准溶液,用 磷钨酸沉淀法进行脱蛋白处理后,按照上述相同的操作步骤,测定样品相对荧 光强度,计算回收率。每组均设3 个重复。 试验条件同上。 4 1 4 结果计算 回收率计算公式 样本回收率忙竺! 二! ! 1 0 0 ,挖t m l 一外加的o 一羟丁酸数量( m m 0 1 ) m 2 一添加标样后乳样的实测b 一羟丁酸数量( r m f n 0 1 ) m 3 一原始乳样的b 一羟丁酸数量( r e t 0 0 1 ) 4 1 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e x c e 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 a s 软件( 6 1 2f o rw i n d o w s ) 中 的平衡试验设计方差分析过程( a n 0 v a ) 进行统计,均值的多重比较采用d u n c a n 法进行。 赵占宇 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4 2 试验结果 4 2 1b 一羟丁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与标准曲线 世 黧 装 斌 靛 墨 06 b 一羟丁酸钠浓度( m m o l l ) 图76 一羟丁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与标准曲线 f i g u r e 7 t h e i n e a r i t y a n dt h es t a n d a r dc b r v e 由图7 可以看出,p 一羟丁酸浓度为8 0 m m o l l 时的相对荧光强度与 7 0 m m o l l 接近,从趋势线分析,p 一羟丁酸浓度- 8 0 m m 0 1 l 时,相对荧光强 度与趋势线吻合性不强,因此该酶荧光法的线性范围为0 7 m m o l l ,其标准曲 线方程为y = 1 0 5 2 8 x + 2 4 8 3 8 ( r 2 = 0 9 9 1 3 ) 。 4 2 2b 一羟丁酸测定的精密度 酶荧光法测定p 一羟丁酸的重复性试验结果见表1 1 。在三种b 一羟丁酸钠浓度 下测得的批内批间重复性均较好,变异系数分别为在2 0 1 和3 9 7 以内,批 内平均变异系数为1 3 6 ,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 3 。9 3 ,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该结果表明,用酶荧光法测定d 一羟丁酸 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l 酶荧光法测定乳中8 一羟丁酸浓度的精密度测定结果 t a b l e l l t h e m s u l t s o f p r e c i s i o n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注:c v 为变异系数,即s x 4 2 3b 一羟丁酸测定的准确度 乳样p 一羟丁酸测定回收率的结果见表1 2 。当乳中p 一羟丁酸浓度为 1 4 4 m m o l l 时,其回收率平均为9 0 9 5 1 ,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为 0 3 6 m m o l l 时,回收率较高,平均为9 4 3 9 6 。外加b 一羟丁酸浓度与原 乳样浓度越接近,回收率越高。总平均回收率达到9 3 9 ,说明用酶荧光法测 定乳中b 一羟丁酸的准确度较高。 表1 2 酶荧光法测定乳中1 3 一羟丁酸浓度的回收率( ) t a b l e l 2 r e c o v e r yo f l 3 -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a c i df r o mm i l k 注:标样和乳样以1 :1 的比例添加 赵占字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5 乳中d 一羟丁酸与血中的关联性( 试验四) 本试验通过与血中p 一羟丁酸浓度的相关性研究评价了测定乳中p 一羟丁酸 浓度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 1 材料与方法 5 1 1 试验材料 率巍选择产奶量分别为2 0 k g d 以下、2 0 2 5 、2 5 3 0 、3 0 3 5 、3 5 4 0 k g d 的奶牛各1 8 头,4 0 k g d 以上的奶牛1 5 头。采集的新鲜牛乳用磷钨酸沉 淀法进行脱蛋白处理。 簪盎采用尾静脉采血法对奶牛进行采血。 5 1 2 仪器与试剂 工後谶潮由t r i s h c i 缓冲液0 1 m m o l l ( p h = 8 5 ) ,n a d + l o m m o l l , 6 一羟丁酸脱氢酶3 弘m l 组成,4 c 保存。 r 8 n j 若x 公司试裁盒 宁波慧诚公司葡萄糖、首油兰醑、监清镁澍瘴罅剩盒 南京建成生物技寒公司游离脂肪酸测定试裁盒 l s 二s o b 荧光分光光度诗美围p e r k ine m e r 公司 冷冻离心机德国s i g m a 公司 其余试剂同3 1 2 5 1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嚣样蔚处臻 采集的新鲜乳样用磷钨酸沉淀法进行脱蛋白处理。具体方法见3 i ,3 。 _ _ f 艇群处理 将全血在3 0 0 0 转分钟下离心i 0 分钟,提取血清,保存待用。 程关性蜀! 究 采集1 0 5 头奶牛的新鲜乳样,进行脱蛋白处理后用酶荧光法钡4 定乳中d 一羟 丁酸浓度。与此同时,用r a n d o x 公司试剂盒测定该1 0 5 头奶牛血清中b 一羟丁 酸浓度,根据产奶量的不同,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血渍生化搔标澳定 使用宁波慈诚公司试莉盒测定该1 0 5 头奶牛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和镁 含量,用南京建成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测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比较各生化指 标在不同产奶量的奶牛体内的变化,并判断是否存在发生亚临床酮病的可能性。 试验条件同2 1 2 5 1 4 数据处理与统计 所有数据用e x c e 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 a s 软件( 6 1 2f o rw i n d o w s ) 中 的平衡试验设计方差分析过程( a n o v a ) 和非平衡试验设计方差分析过程( g l m ) 进行统计,均值的多重比较采用d u n c a n 法进行,非均值的比较用p r o cs o r t 程序、p r o ct t e s t 程序和p r o cr e g 程序进行。 5 2 试验结果 5 2 1 乳中6 一羟丁酸及与血中的关联性 不同产奶量奶牛乳中p 一羟丁酸与血中d 一羟丁酸的含量及相关性见表1 3 。由 表1 3 可知,产奶量越高,其乳中和血中b 一羟丁酸含量也较高,且二者的相关 系数也较高;产奶量3 5 k g d 以上奶牛血中仔一羟丁酸含量最高,产奶量2 0 k g d 以下奶牛血中b 一羟丁酸含量最低,为0 1 7 m m o l l ,比最高组降低了1 4 倍;产 奶量3 0 k g d 以上奶牛乳中b 羟丁酸含量较高,达到0 8 9 m m o l l 以上,产奶量 3 0 k g d 以下奶牛乳中p 一羟丁酸含董较低,为0 7 1 m m o l l 以下,最低组p 一羟丁 酸含量比最高组降低了5 8 5 :产奶量3 0 k g d 以上的乳中和血中6 一羟丁酸含 量与3 0 k g d 以下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 p o 0 1 ) :乳中d 一羟丁酸含量与血中 的相关系数随着产奶量的降低而下降,产奶量3 0 3 5k g d 奶牛二者的相关系 数最高,达到0 9 2 0 8 ,产奶量3 0k g d 以上奶牛二者的相关系数高于产奶量 3 0 k g d 以下的奶牛,不同产奶阶段二者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乳中b 一 羟丁酸浓度与血中的相关性见图8 ,由图8 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式为y = 0 6 1 9 8 x 一0 2 3 8 ( r 2 = o 8 5 7 8 ) 。本试验表明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与血中具有较高 的相关性。血中的p 一羟丁酸可以影响乳中的p 一羟丁酸,血中含量低,乳中含量 也低;血中含量高,乳中的含量也高,并可根据乳中8 一羟丁酸含量估算出血中 p 一羟丁酸的含量。 赵占宇 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从表1 3 也可看出,各产奶量阶段奶牛乳中和血中的d 一羟丁酸含量均在正 常范围内( 乳中1 3 一羟丁酸浓度 1 6 r a m o l l ,血中6 一羟丁酸浓度 1 0 m m 0 1 l ) ( 孙斌等,1 9 9 9 ) ,从而说明该1 0 5 头奶牛无均酮病病例。 表1 3 不同产奶量奶牛乳中p 一羟丁酸与血中p 一羟丁酸的含量及相关性 t a b l e1 3 t h e8 一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a c i dc o n c e n u a t i o n si nb l o o da n dm i l ka n dt h e i rc o r r e l a t i o n 注:同- - y u 数据不同上标字母a 、b 、c 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 o 0 1 ) ,表示极显著相关 ( p o 0 5 ) ,产奶量2 5 3 0k g d 之间的奶牛的葡萄糖含量 最高,达到3 5 3 m m o l l ,产奶量4 0 k g d 以上和2 0 2 5 k g d 的奶牛其葡萄糖含 量最低,为3 0 6 m m o l l ;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随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产奶 量为4 0 k g d 的奶牛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为4 7 6 9 5 j n 0 1 l ,比最低组增加了 2 7 倍,组间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有极显著差异( p o 0 5 ) ,产奶量2 0k g d 以下奶牛的甘油三酯含量最低,为 1 1 9 n u n o l l ;血中镁含量随着产奶量的增加略有升高,产奶量3 5 4 0 k g d 的奶 牛血清镁含量为1 0 7 m m o l l ,2 0 k g d 以下奶牛血清镁含量为0 9 2 m m o l l ,这 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 o 0 1 ) 。孙斌等( 1 9 9 9 ) 报导健康奶牛血清葡萄糖的 含量在2 8 m m o l l 以上,江精华等( 2 0 0 4 ) 报导健康奶牛游离脂肪酸含量为0 2 0 5 m m o l l ,试验证明试验奶牛群该两种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值内,表明该 1 0 5 头奶牛中未见亚临床酮病病例。 表1 4 不同产奶量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t a b l e1 4 g l u c o s e ,i r i g l y c e r i d e ,m ga n dn o n e s t e r i e df a t t ya c i df r o mb l o o do fd a r yc o w s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m i l kp r o d u c t i o n 注:同一列数据不同上标字母a 、b 、c 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赵占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6 综合讨论 6 1 酶荧光法检测b 一羟丁酸的适宜反应条件 徐锋等( 1 9 9 9 ) 和王玉舜等( 2 0 0 2 ) 的研究认为该酶促反应的适宜反应条 件为3 7 保温反应1 0 分钟后,即可进行上机测定相对荧光强度。本试验结果 与之相近,由图4 可知,3 7 。c 保温l o 分钟时,产物的相对荧光强度比保温5 分钟时有了较大的提高,保温反应1 0 分钟以后各个时间点产物相对荧光强度的 变化较小,说明1 0 分钟为最适宜的反应时间。 终止酶促反应对荧光强度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进行沸水浴的情况下, 0 2 5 m m o l l 标准液相对荧光强度的结果重现性较好,而1 5 m m o l l 标准液相对 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达到2 8 6 l ,结果重现性很差。当进行沸水浴终止酶促 反应时,两种浓度的b 一羟丁酸产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均比较稳定,变异系数在2 以内。徐锋等( 1 9 9 9 ) 和王玉舜等( 2 0 0 2 ) 报导认为3 7 保温反应i 0 分钟 后,即可进行上机测定相对荧光强度。本试验发现,当底物b 一羟丁酸钠浓度较 低时,可以保证反应产物的重现性,但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结果的重现性 较差,可能是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产物生成量也在不断地变化,因而对 测定的重复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沸水浴1 5 分钟使b 一羟丁酸脱氢酶失 活终止酶促反应,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李文静等( 1 9 9 0 ) 的研究中使用4 0 u m l p 一羟丁酸脱氢酶进行该酶促反应。 本试验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b 一羟丁酸脱氢酶溶液进行酶促反应时,其产物相对 荧光强度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防腐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 p o 0 5 ) , 灭菌处理组与防腐剂处理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p o 0 1 ) 。防腐剂处理和灭菌处 理与未处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o 0 5 ) ,血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内。肖定 汉等( 1 9 9 4 ) 的研究中认为亚临床低血镁是奶牛酮病的预兆,本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产奶量奶牛血中镁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结果,说明该1 0 5 头奶牛无 亚临床酮病病例。 赵占宇奶牛乳中酮体检测及其与血酮的关联性研究2 0 0 5 年5 月 7 结论 7 1 酶荧光法测定p 一羟丁酸含量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p 一羟丁酸 脱氢酶剂量3 u m l ,反应温度3 7 。c 水浴1 0 分钟,随后于i 0 0 沸水浴1 5 分钟 终止酶促反应,于激发波长3 4 0 n t o 、发射波长4 6 5 n m 条件下测定相对荧光强度。 7 2 为保证测定牛乳中d 一羟丁酸测定的准确性,乳样脱蛋白处理是必要 的过程,其中磷钨酸沉淀法是最佳的乳样脱蛋白处理方法。 7 3 应用酶荧光法检测乳中b 一羟丁酸可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其 中样本回收率达到9 3 9 ,样本变异系数批内i 3 6 ,批间3 9 3 。 7 4 不同产奶量奶牛,乳中b 一羟丁酸浓度与血中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二者的相关系数达0 8 9 0 4 ;采用乳中b 一羟丁酸检测诊断奶牛酮病,可达到与血 中b 一羟丁酸或生化检测相一致的结果。因此可通过乳中p 一羟丁酸检测,反映机 体内酮体状况,作为奶牛酮病早期诊断的依据。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a n d e r s s o n ,l 1 9 8 4 d e t e c t i o n , o c c u r r e n c e ,c a u s e sa n de f f e c t so fh y p e r k e t o n a e m i ai ns w e d i s h d a i r yc o w s s k a r a , s w e d e n a n d e r s s o n , l 1 9 8 8 s u b c l i n i c a lk e t o s i si nd a i r yc o w s v e t c l i n n a m f o o da n i m p r a c t 4 :2 3 3 2 51 b e l l a w 1 9 7 9 l i p i dm e t a b o l i s mi nt h el i v e ra n ds e l e c t e dt i s s u e sa n di n t h ew h o l eb o d yo f r u m i n a n t a n i m a l s p r o g l i p i d r e s 1 8 :1 1 7 - 1 6 4 b a r e i l l e n ,b e a u d e a u f ,b i l l o n s ,r o b e r t a ,f a v e r d i n p2 0 0 3 e f f e c t so fh e a l t hd i s o r d e r so n f e e di n t a k ea n dm i l kp r o d u c t i o ni nd a i r yc o w s l i v e s t o c kp r o d u c t i o ns c i e n c e8 3 :5 3 6 2 d a g m a rh o e b e n , r o g e rh e y n e m a n ,c h r i s t i a n b u r v e n i c h 1 9 9 7 e l e v a t e dl e v e l so fb -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a c i di np e d p a r t u d e n tc o w sa n di nv i t r oe f f e c to nr e s p i r a t o r yb u r s ta c t i v i t yo f b o v i n en e u t r o p h i l s v e t e r i n a r yi m m ua n di m m u5 8 :1 6 5 1 7 0 d i r k s e n ,g ,a n dw b r e i t n e r 1 9 9 3 an e wq u i c kt e s tf o rs e m i q u a n f i t a t i v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b e t a t t y d r o x y b u t y r i ca c i di nb o v i n em i l k z b l v e t m e d a4 0 :7 7 9 7 8 4 d r a c k l e yj km j + r i c h a r d , d ,c b e i t z , a n dj w y o u n g 1 9 9 2 m e t a b o l i cc h a n g e si nd a i r y c o w s 、v i t l lk e t o n e m i ai nr e s p o n s et 0f e e dr e s t r i c t i o na n dd i e t a r y1 , 3 一b u t a n e d i 0 1 j d a i r ys c i , 7 5 :1 6 2 2 1 6 3 4 d r a c l d e yj k 1 9 9 9 b i o l o g yo f d a i r yc o w sd u r i n gt h et r a n s i t i o np e r i o d :t h ef i n a lf r o n t i e r j d a i r y s c i 8 2 :2 2 5 9 2 2 7 3 d o b b e l a a r , e t 一, n y a b a d z a , c ,h o b b s , e j ,e l l i o t t - m a r t i n , r j ,s c h u k k e n ,y h 1 9 9 6 ,d e t e c t i o n o f k e t o s i si nd a i r yc o w sb ya n a l y s i so f e x h a l e db r e a t h v e t q u a r t ,1 8 :1 5 1 - 1 5 2 d o h o o , j r a n ds w m a r t i n 1 9 8 4 s u b c l i n i c a lk e t o s i s :p r e v a l e n c ea n da s s o c i m i o nw i t h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i s e a s e c a n j 。c o m p m e d 4 8 :1 - 5 e l l i o t t - m a r f i n , r j ,m o t t r a m ,t t ,g a r d n e r ,j w ,h o b b s ,p j ,b a r t l e t t , r n 1 9 9 7 p r e l i m i n a r y i n v e s f i g m i o n o f b r e a t h s a m p l i n g a sam o n i t o ro fh e a l t hi n d a i r y c a t t l e j a g e n g r e s 6 7 :2 6 7 - 2 7 6 e m e r y , r s j s l i e s m u a ,a n dt h h e r d t 1 9 9 2 m e t a b o l i s mo fl o n gc h a i nf a t t ya c i d sb yr u m i n a n t l i v e r j n u t r 1 2 2 :8 3 2 - 8 3 7 e p 0 5 - a e v a l u a t i o no f p r e c i s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o fc l i n i c a lc h e m i s t r yd e v i c e s ;a p p r o v e dg u i d e l i n e 3 5 赵占字奶牛乳中酮体检溺及其与血酮的关联静研究2 0 0 5 年5 月 n c c l s e p 0 6 - a e v a l u a t i o no ft h el i n e a r i t yo f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i c mm e t h o d s ;a p p r o v e dg u i d e l i n e n c c l s f o u r i c h o n c ,h s e e g e r s ,a n dx m a l h e r 2 0 0 0 e f f e c to fd i s e a s eo nr e p r o d u c t i o ni nt h ed a i r y c o w s :am e t a - a n a l y s i s :t h e r i o g e n o l o g y5 3 :1 7 2 9 1 7 5 9 f r a n c e s ,g ,g 1 n s t e r , a n dg d i r k s e n 1 9 9 7 r o u t i n et c s f i n gf o rm i l kb e t a - h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