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广西小级别优秀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评价指标 体系的研究 广西小级别优秀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评价指标 体系的研究 研究生姓名:王艳琼 指导教师: 杨永亮 教授 学科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方向: 体能训练及恢复理论与方法 年 级 : 2005 级 摘 要 摘 要 小级别摔跤是广西重点发展的摔跤项目,在国内属前列水平,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广 西选手至今在世界大赛上夺冠的仍寥寥无几,冲刺世界水平仍需更大的努力。为探寻摔跤 事业的突破口, 除了借鉴别人的经验及自己的不断总结, 加强我们广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心理素质、体能特征等地域性较强的各项指标的研究和利用也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指标测试、个案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总 结出广西小级别摔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试图整理出一套适用 于广西小级别摔跤运动员选材、训练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小级 别优秀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竞技能力评价的标准体系, 有利于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及时的监测调控,制定、修改训练计划;运动员可以通过评价 标准及时了解自已的训练状态;同时本评价标准体系也能为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提供竞技能 力方面的有效数据,为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供参考的依据;也为摔跤运动工作 的开展注入更多的科学元素,提高选材、训练的工作效能,更为广西摔跤运动研究打开一 扇窗。 本研究结果如下: 1.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 5 个一级指标: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技术 能力、战术能力和心理状态,以及 19 个二级指标,如血清睾酮(t)、血红蛋白(hb)、血清 肌酸激酶(ck)、力量、速度、耐力等等。 2.优秀摔跤运动员应具备如下的竞技能力特征:躯干长、骨盆宽、大腿围度粗、肩较 宽、上臂围度较大;心脏功能好、代谢能力强、恢复能力快、能承担较大负荷及激烈比赛; 身体素质全面、灵巧性优、平衡性高、柔韧性强、耐久性好、反应敏捷;全身力量、快速 力量好,动作速度快,以肩、腰、髋关节为主的关节柔韧性好,本体感觉优秀,动作保持 力及肌肉耐力好,垫上反应灵敏、耐受力强;技术规范、移动灵活、攻守兼备、以力(巧) 取胜、进攻的时机好、路线准、速度快、抓握准狠、抱握准紧、全身配合好、站立技术和 跪撑技术好、技术主动、技术多样、动静有术、战术多样、运用合理;竞赛情绪非常积极、 兴奋,能正确认识比赛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果敢顽强,坚韧不拨,不达目的誓不罢 ii 休,对于比赛的胜利有坚定的自信等。 3提出了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评价标准。其中,力量、速度、 耐力等指标采用定量标准进行评定;身体机能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定;灵 敏、柔韧、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和心理状态等指标则采用定性标准进行评定。 4通过个案分析,借鉴对个案运动员的评分,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状况,为调 整训练计划、选择训练内容与方法、安排训练负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5本研究主要是对广西小级别优秀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了一个初 步的探讨,建议其它一对一的对抗项目也可采用本文的方法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评定 与分析,如柔道、拳击、散打等。 关键词:关键词:广西 小级别摔跤 竞技能力 评价指标 iii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ght-weight outstanding wrestlers in guangxi postgraduate: wang-yanqiong supervisor: professor yang-yongliang maj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peciality: theory and method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resuming grade: 2005 abstract the light-weight division is the key wrestling event in guangxi province, which is ranged in the front at home, and has strong competitive strength. but few competitors can w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so far. it is necessary to go on working hard to match the world level.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 of wrestling, in addition to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d wrestlers and sum it up constantly, researching and utilizing various indicators with which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s are, such as the shape、psychological quality、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restlers in guangxi is also very important. by using many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interviews、questionnaires、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case analysis、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summari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ability which appears on the light-weight wrestlers in guangxi and its main affecting factors, and tried to organize a structural pattern of competitive ability which can be appropriate for wrestlers selecting and training in light-weight event. on this basis, this thesis will further study the wrestler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outstanding light-weight wrestlers competitive ability. to formulate the standard system of competitive abilities will be good for the coaches to supervise and adjust athletes timely, and modify or make training plans. athletes can also learn about their own state of training timely. meanwhile the system can provide effective data for selecting of outstanding athletes, and provide the basis reference for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athletes. it will also pour in more scientific elements for the developing of wrestling, improve the effect of wrestlers selection and training, and open a window for wrestling research work in guangxi province as well.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composition of wrestling competitive ability mainly includes 5 first-grade indexes. which are body functions、 sporting quality、 technical ability、 tactical 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as well as 19 second- grade indexes, such as serum testosterone (t)、 hemoglobin (hb)、 iv serum creative kinase (ck)、strength、speed、endurance、 and so on. 2. outstanding wrestlers should have competitive 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ing: a long trunk、 wide pelvic、 thick thigh、 broad shoulders、 larger arm circumference; good cardiac function and metabolic capacity、quickly restorability、ability which can assume greater load and intense competition; good physical capacity, good dexterity and balance、 strong flexibility and durability, and having quick response. rapid body-strength and speed-strength, fast action, shoulder、waist、 hip-based joints flexibility, and good body feelings, good maintain power and muscle endurance, and good responsive and tolerance on ma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move flexibility, can win in both attack and defense with force, can choose good chance to attack with accurate direction and fast speed, can grasp quasi-tough and hold-tight grip, the entire body can coordinate well, have good technique of standing and kneel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 technology changeable, a movement of tactical variety, use reasonable competitive sentiment; wrestlers should positive、 inspire and exciting;and understand the goal and tasks of the game correctly, and hav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ggressive、 courageous、 tenacity、 perseverance and self-confidence for the victory firmly. 3. an evaluation index and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wrestling competitive ability are proposeed. among them,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re used in assessing strength, speed and endurance; bodily functions us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to combin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ensitive and flexible, technical ability, tactical ability and the 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state use qualitative as the criteria. 4. drawing lesson from the score of the case, and learning about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level of the athletes, the research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adjust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selecting the train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arrange training load by using analysis. 5.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ght-weight outstanding wrestlers in guangxi preliminary, and proposes that other one-against-one sport events may also use this metho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athletes ability of competition such as judo, boxing, sanda. keywords: guangxi province; light-weight wrestling; competitive abilities; evaluating index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王艳琼 日期: 2008 年 6 月 15 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王艳琼 日期: 2008 年 6 月 15 日 导 师签名: 杨永亮 日期: 2008 年 6 月 15 日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竞技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地发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以不断地提高技术水 平。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现在,运动训练的进步和训练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为了最佳地促进 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高,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最大发展。而竞技能力是运动员有效地 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心理能 力以及运动智能所构成,综合地表现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其中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 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体能通过运动员的形态特征、 各生理系统的机能以及运动素质表现出来。在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体能是形成运动员技能的基础,它相当大于竞技能力的硬件。这一特 点决定了它是竞技能力的物质基础。没有体能,竞技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体能是一切 人类生命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更是人们达到休闲健身和高水平竞技运动目标的首 要载体。随着现代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日益白热化,作为竞技能力主要构成要素之 一的体能发展水平在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摔跤运动是一种双人直接徒手对抗项目,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以各种徒手方式搂抱、 绊摔、挤压、滚翻,目的是摔倒对方,使其双肩着地或以比分战胜对手。摔跤运动在中国 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体育运动。据说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这项运动了。 当时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当恶劣,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 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因此, 摔跤的历史古老而悠久。当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 776 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 赛。在古代奥运会中断 1500 年后,现代奥运会于 1896 年兴起,摔跤也随即回到了奥运会。 从而使摔跤运动从生存技能时代进入了竞技运动时代。 摔跤项目有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种。在男子摔跤比赛中,就有这两种按不同的 级别比赛,而女子摔跤比赛中只有不同级别的自由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只许用手臂推抱对 方的头、颈、躯干和上肢,不许推抱对方下肢和腿使绊,禁止用手推抱髋关节以下部位。 而自由式摔跤则体现“自由”的特点,缺少了进攻方式的限制,更能体现运动员全面的专 项素质素养。但不管是古典式摔跤或是自由式摔跤,它们在技术应用上都是根据场上的实 际情况来灵活运用,集中体现一个“活”字,与我国传统武术的严格套路、标准技术动作 要求相比较,摔跤运动在对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的散发 性、灵活性的思维能力有其项目上的特点要求。 我国摔跤运动开展较晚,起步于 1954 年。而十年的文革使得体育竞技项目的发展几 乎是止步不前,摔跤运动同样不能幸免于难。八十年代摔跤运动又得到了重视,但中国摔 跤运动一直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虽然王旭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冠,2006 年世界锦标赛上拿下一金三银;多哈亚运会上一金三铜进帐,但我们的摔跤运动健儿们的 孤军奋战同样给我们印象深刻。而有着相似体能特征、形态特征的日本选手在 2006 年世 2 界锦标赛上 7 名选手 5 人夺冠,1 人夺银,1 人夺铜;多哈亚运会上 4 人参加夺得 3 金 1 银,实现百分之百夺牌的辉煌。这使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差距。但日本选手取得的骄人战绩 从另一个侧面使我们又看到了希望摔跤运动是适合亚洲人的运动。 在奥运会竞技项目中,田径运动项目虽然是金牌数最多的项目,但由于人种特点的关 系,我们自身的条件明显没有优势可言。因此,在不断提高和巩固乒乓球、羽毛球、跳水、 体操、举重等优势项目的同时,挖掘其他适合我们的项目来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摔跤运 动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拼搏的舞台。 1.2 广西摔跤运动现状 广西摔跤队与广西举重、广西短跑等优势项目有着同样美好的前景。自易善军在 1993 年全国少年锦标赛 43kg 级、 1997 年全运会 62kg 级夺冠, 1998 年亚运会 63kg 级季军之后, 近几年,广西摔跤队储备了更有冲击力的选手:2003 年文菊玲获全国冠军赛女子 51kg 级 冠军, 杨祖英获世界杯女子 51 kg 级第五名; 2004 年李征宇获雅典奥运会男子自由式 55 kg 级第五名;2005 年李征宇获全国冠军赛男子自由式 55 kg 级冠军;2006-2007 年杨森莲获 世青赛女子 48 kg 级冠军;2007 年全国冠军赛欧雁女子获 48 kg 级冠军;2007 年 3 月覃 和在全国锦标赛男子自由式获60kg级冠军, 同年9月参加世界摔跤锦标赛男子自由式60kg 级第五名等等。从以上罗列的部分成绩来看,广西的摔跤事业开展得很好,在国内属前列 水平,有很强的竞争力。且我们不难发现,广西摔跤的优势在小级别,它与广西选手“灵” 的特点不谋而合。 但广西选手至今在世界大赛上夺冠的仍寥寥无几,冲刺世界水平仍需更大的努力,摔 跤事业的突破口在那里呢?除了借鉴别人的经验及自己的经常性的经验总结,加强我们广 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心理素质特点,体能特征等地域性较强的各项指标的研究和利 用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形成自己一套选材、训练的模式,才有章可循,起到提高选拔、 储备和输送更多人才的效能与降低人力、财力、物力的耗损的作用。 1.3 研究现状 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数据库及百度、google 等互联网系 统,检索了有关竞技能力、摔跤、评价等信息,查阅相关的书籍、著作、论文及调查报告, 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发现了一些与研究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加工、 整理、分类后,发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3.1 关于摔跤力量方面的研究成果 (1)郑念军,李卫平等在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躯干及颈部肌群力量特征分析一文中 用问卷调查、 实验测试等方法, 利用先进的躯干及颈部力量测试系统 (david back concept) 对我国 45 名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分析,间接地了解古典摔跤运动员的力 量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躯干伸肌群力量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为薄弱,除 此之外,躯干及颈部肌群力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 1。 (2)足在摔跤项目中是运动员控制平衡、稳定重心的重要支撑部位,在过肩、过背、 3 过胸、转移等技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余竹生、李福轩等人对优秀摔跤运动员踝关 节的肌力进行了研究,认为:健将组背屈的最大肌力矩显著大于一级组;健将组选手耐力 显著高于一级组选手。说明踝关节背屈肌力最大力量也是优秀摔跤选手应该注重发展训练 的力量素质,踝关节的肌力特征是以肌肉持续抵抗疲劳的能力为主 2。 (3)张学军,刘姝等采用多关节测力仪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了重要关节力量的测 试与分析,对得出的 20 多组数据分别作相聚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古典式摔跤运动员 膝关节、腰背和肘关节力量特征,可采用各关节作功时的相对峰力矩、加速时间和峰力矩 角度的参数大小评价;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腰背力量最大,膝关节力量次之,肘关节力 量最小 3。 1.3.2 关于摔跤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1)王宪军认为: 放松练习与想象练习, 有助于摔跤运动员赛前缓解紧张和控制焦虑 4。 (2)刘强在则从摔跤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入手,通过对摔跤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特点 和认知心理特点进行对比,从训练到比赛进行主观、客观的分析。认为:摔跤运动员不仅 在一般心理特征上具有的直接对抗性、激烈竞争性、高度紧张性、环境适应性,而且在认 知心理特征上有其独特性,此项运动对感知觉、记忆思维及注意的品质上有较为严格的要 求 5。 (3)孙勇认为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运动训练。战术的发挥、正确的态度以及 心理素质的变化都会影响比赛的结果。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要想在比 赛中取胜,就要多进行实战练习,在实战训练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只有注重运动员 心理能力的强化,注重运动员的思想作风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摔跤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整体 水平 6。 (4)周之华,黄海平通过艾森克量表测试,对摔跤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证实其运动成绩与个性特征有很大关系。摔跤运动员与其同龄学生相比,具有外向、情绪 稳定的个性特征;运动成绩与运动员的个性有关,成绩优良的摔跤运动员明显具有情绪稳 定的特征,说明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情绪稳定有一定的关系,并可通过此对其选材提 出建议 7。 1.3.3 关于摔跤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1)张建明,陈英英认为:古典式摔跤运动素质与技术“二者并重,共同提高、多种 手段、定质定量”的训练原则;专项力量训练特别应强调动作幅度和动作难度,此外爬绳 练习的效能极适合专项的要求;技术训练应强调手法、把位、手法、步法和身法的协同一 致,不同强度的对抗练习,跪撑练习和关键技术的训练 8。 (2)姜和进,张信波对比对规则修改前后全国男子古典式摔跤比赛,认为:规则修改 给古典式摔跤运动带来很大改变,由过去以跪撑技术为主的得分手段变为以站立技术得分 为主 9。 (3)胡国宏,王晓伟详细对 2006 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认为滚 4 桥技术在使用中不易被对方反攻,在使用中变化多、成功率高,滚桥技术是抱握技术动作, 在使用中可以适当变换、以增加防守难度 10。 1.3.4 关于摔跤身体机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1)张全江,熊正英等对参加第 4 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陕西省古典式摔跤队集训运动 员跟踪测试,采用常用的生理学指标研究重竞技类项目运动员在亚高原基地训练时身体机 能的变化规律,得出古典式摔跤队集训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压、晨脉与体脂在亚高原训 练期间的变化规律。认为,太白山亚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高度对机体生理功能形成了明显 的影响。根据对运动员测试结果的分析,重竞技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太白山亚高原基地 训练、停留时间最短应为 711 天 11。 (2)孙健,苏祝捷等观察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 4 周大强度训练时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 变化情况,认为:大强度训练对古典摔跤运动员刺激足够大,机体出现反应,但一段时间 后各指标基本恢复,机体对大强度训练适应;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肌肉酸痛程度、ck、血 尿素及血红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古典摔跤大强度训练的有效指标 12。 (3)刘晓茹,王丹丹对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摔跤比赛预赛(第二轮)的 85 名运动 员进行了赛前情绪状态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表明,运动员赛前状态受到运动员曾经所取得 成绩的影响,不同水平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不同。运动员在赛前焦虑水平越低,自信心越 高越有利于其运动成绩的取得 13。 (4)匡晶,袁海平等研究 8 名备战十运会的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训大负 荷训练期 4 周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 显示,大负荷训练 4 周后运动员 bu、c、ck 和 ck-mb 值均显著升高(p2.9 良 26.2229.72 2.32.9 中 16.9526.19 1.292.27 较差 11.9916.92 0.81.25 差 11.99 0.8 本文选取的四项指标中,血清睾酮是对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进行评定的首选指标 之一,也是教练员制定与调整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 62。而其他三项指标:血红蛋白、血清 肌酸激酶和则作为加、减分因素进行考虑。如当血清睾酮、血红蛋白处于运动员本人最高 水平, 而血清肌酸激酶、 血尿素均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时, 可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优” ; 当血清睾酮处于本人最高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一般,其它三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时, 可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两至三名科研人员依据此标准 进行综合评定。 3.3.2.2.2 运动素质指标评价标准 对于摔跤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郑念军等制定了详细的优秀摔跤运动员身 体素质单项评分标准 63,可作为我们评价的参照标准。如男子摔跤运动员抱蹲、30 米跑、 2800 米跑的等级标准见表 3-15,3-16,3-17。 表 3-15 男子摔跤运动员 30 米跑评分标准(秒) 参 赛 级 别 等级 55 公斤 60 公斤 66 公斤 74 公斤 84 公斤 96 公斤 优 4.1 4.0 4.0 4.0 4.8 4.8 4.8 4.9 4.9 28 表 3-16 男子摔跤运动员抱蹲评分标准(公斤) 参 赛 级 别 等级 55 公斤 60 公斤 66 公斤 74 公斤 84 公斤 96 公斤 120 公斤 优 155 170 180 190 200 210 140 良 135139 150154 165169175179 185189 195199 205209 中 125134 140149 155164 165174 175184 185194 195204 较差 120124 135139 150154 160164 170174 180184 190194 差 120 135 150 160 170 180 190 表 3-17 男子摔跤运动员 2800 米跑评分标准(秒) 参 赛 级 别 等级 55 公斤 60 公斤 66 公斤 74 公斤 84 公斤 96 公斤 120 公斤 优 360 360 360 360 370 450 450 450 460 460 460 而对灵敏与柔韧素质的评价则采取确定评价标准的方式由专家、教练员定性评价,具 体评价标准见表 3-18,3-19。 表 3-18 灵敏素质评价标准 表 3-19 柔韧素质评价标准 等级 评 价 标 准 等级 评 价 标 准 优 迅速改变体位、 转换动作和随 机应变的能力非常强; 优 关节运动幅度非常大,能够非常随 意、精确地支配动作; 良 改变体位、 转换动作和随机应 变的能力强; 良 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够随意、精确 地支配动作; 中 改变体位、 转换动作和随机应 变的能力较强; 中 关节运动幅度正常,能够较精确地 支配动作; 较差 改变体位、 转换动作和随机应 变的能力一般; 较差 关节运动幅度较小,完成动作的幅 度一般; 差 改变体位、 转换动作和随机应 变的能力很差。 差 关节硬且僵,动作幅度小。 29 3.2.2.2.3 技术能力指标评价标准 对于摔跤运动员的技术能力难以采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我们采取定性的方式提出评 价要点和评判标准由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根据运动员在训练和实战中的临场表现综合评价, 技术能力的评价标准见表 3-20。 表 3-20 摔跤运动员技术能力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评 价 标 准 优 各项技术掌握非常全面;运用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非常好,组合技术简捷时效 且技术动作规范合理,关键技术得分率非常高;高强度对抗下能够非常熟练、灵 活、自如地运用各项技术。 良 各项技术掌握全面;运用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好,技术动作合理,关键技术的 得分率高;高强度对抗下能够较熟练、灵活自如地运用各项技术。 中 各项技术掌握较全面; 运用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较好, 关键技术的得分率较高,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各项技术;能够在高强度对抗下运用各项技术。 较差 各项技术掌握一般;运用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一般,关键技术的得分率一般; 运用各项技术的熟练性一般,高强度对抗下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项技术。 差 各项技术掌握不全面;运用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差,关键技术的运用效果不理 想;不能熟练地运用各项技术。 3.3.2.2.4 战术能力指标评价标准 对于摔跤运动员的战术能力难以采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我们采取定性的方式提出评 价要点和评判标准由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根据运动员在训练和实战中的临场表现综合评价, 战术能力的评价标准见表 3-21。 表 3-21 摔跤运动员战术能力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评 价 标 准 优 临场应变能力强;站立攻击点多,能够很快地找出对手的弱点,运用不同的方 法达到攻击对手弱点的目的;跪撑中能够及时变向和变位;从站立到跪撑的衔接连 贯、流畅;能够及时破解对手的进攻,并能及时捕捉到反攻时机。 良 临场应变能力较强;站立攻击点多,能够较快地找出对手的弱点,运用不同的 方法达到攻击对手弱点的目的;跪撑中能够变向和变位;从站立到跪撑的衔接比较 连贯、流畅;能够破解对手的进攻,反攻意识较好。 中 有临场应变能力;站立攻击点较多,能够找出对手的弱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达 到攻击对手弱点的目的;跪撑中能够变向和变位;从站立到跪撑的衔接比较连贯; 破解对手进攻能力一般,反攻意识一般。 30 续上表 3-21 较差 临场应变能力一般;进攻能力一般;破解对手进攻能力一般,反攻意识较差。 差 临场应变能力较差;进攻能力一般;破解对手进攻及反攻意识较差。 3.3.2.2.5 心理状态指标评价标准 目前可以采用各种问卷和量表对运动员的竞技心理状态指标进行测试。如可采用图形 辨别测验、选四圈测验、视觉追踪测验、加减法测验对注意品质进行测试;采用意志问卷 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进行测试;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对竞赛情绪指标进行测试等。 但由于完成各种调查总耗时较多且受赛前运动员认识和态度方面的原因,所以赛前阶段不 适于多次采用问卷和量表形式对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测试。鉴于上述情况,采取文献 64,65 与专家调查的方式,建立各指标的评价标准,由教练员和运动员根据运动员日常生活和赛 场上的表现通过自然观察的方法定性评价。摔跤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评价标准见表 3-22。 表 3-22 摔跤运动员心理状态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评 价 标 准 优 竞赛情绪非常积极、振奋,兴奋度高;对于比赛的胜利有坚定的自信,毫不怀 疑自身实力,预料自己能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训练时的技战术水平;正确认识比赛 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果敢顽强,坚韧不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比赛中, 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与对手的技战术运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如裁判、 观众等)变化的干扰。 良 竞赛情绪较积极、振奋,兴奋度较高;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希望能 够发挥出自己训练时的最佳水平;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观念,勇于进取,敢于拼 搏;注意力较集中,受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不大。 中 竞赛情绪稳定,兴奋度一般;相信能在比赛中取得一定地突破但无十足把握 有较明确的目标、任务,意志品质一般;能够集中注意力,有时会受外界环境 因素变化的影响。 较差 竞赛情绪不高,兴奋度差;自信心不足,对自身水平持有怀疑态度;无明确 的目标、任务,面对困难丧失信心,动作松懈;注意力不够集中,易受外界环境 因素变化的影响。 差 竞赛情绪消极,波动大;缺乏自信,畏惧对手,害怕比赛失败;无目标、任 务,优柔寡断,犹豫不定,面对困难胆小懦弱,缩手缩脚,不能迎刃而解;注意 力不集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3.4 个案分析 通过对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评定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等问题的分析,可知,对摔跤运 31 动员的竞技能力评判应是一个多因素的评价过程,有些评定指标可以定量,但有些指标只 能定性地加以评定,这给评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将运动员的专项指 标测试与实战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判,从而使评定结果更准确,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按照所确定的评定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本文的研究对 象每周训练前进行一次机能指标和运动素质的测定,连续测定四周,以了解他们身体机能 水平及恢复情况。 现以我省优秀摔跤运动员秦毅和覃和为例(现两名队员正在备战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男子 60 公斤级自由式摔跤比赛) ,以四周为一训练阶段,每周的训练计划大致是第 1、3、 5、6 天每天 3 堂训练课,第 2、4 天两堂训练课,第 7 天休息。每堂训练课从准备活动到 放松结束大约 2h。每周前两天训练量大,第 3、4 天减小,第 5、6 天又加大。每周的第 1、 3、5 天的下午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为运动员从自己最大负荷的 70%开始渐进 到 100%,进行高翻、深蹲、握推、爬拉杠铃及甩片、负重腹肌等训练。而第 4 周运动量及 运动强度都很小。训练前及每周第 7 天的晨起分别对其进行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水平的监 测。由广西摔跤队的 8 名教练员和运动员本人对其技、战术运用能力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等主观指标按五个等级(优,良,中,较差,差)做出等级评定,再将五个等级转化为评 分量(5,4,3,2,1) ;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指标则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测量结果直接进行 评分,运动员所得总分即为各项指标的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值后的和。 3.4.1 对身体机能评价 8 月 6 日至 9 月 2 日四周秦毅和覃和的身体机能监测结果见表 3-23,从 4 周训练的检 测结果可见,大强度专项训练后,血清睾酮第一周下降明显,随着身体对运动强度的适应, 第二周、第三周已经升高,由于第 4 周运动量及训练强度小,血清睾酮已经恢复到了训练 前的水平。血清肌酸激酶的测试结果表明,血清肌酸激酶的水平出现累积,提示机体能够 承受长期大强度专项训练。由于第 4 周运动员训练量及强度非常小,所以他们的血清 ck 活性比较低。血尿素测试的结果也显示,除了明显运动量及强度小的第 4 周,与基础值比 较也是显著升高,但也没有出现进一步的累积。血红蛋白除第一周外,其余 3 周均无显著 差异,总的看来,血红蛋白在第 1 周大强度训练中浓度降低,是对大强度的早期反应,而 一段时间后其水平回升,是机体对大强度训练适应,机能改善、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根 据身体机能评价标准,可以判定认为此时两人的身体机能状况为优。 32 表 3-23 8 月 6 日至 9 月 2 日身体机能监测表 指标 姓名 周次 血清睾酮 (nmol/l) 血红蛋白 (g/l) 血清肌酸激酶 (u/l) 血尿素 (mmol/l) 训练前 31.45 162.6 253.9 6.5 第一周 15.87 157.3 321.6 8.6 第二周 18.94 158.5 309.1 8.1 第三周 21.78 161.7 257.3 7.7 秦毅 (x) 第四周 31.69 163.2 226.4 6.1 训练前 34.45 163.7 249.2 6.4 第一周 17.87 159.2 318.9 8.3 第二周 21.94 160.3 298.3 7.9 第三周 25.78 162.1 252.6 7.7 覃和 (y) 第四周 31.69 164.4 225.6 6.0 身体机能评价得分 xa1=5 分,ya1=5 分。 3.4.2 对运动素质评价 力量、速度和耐力三项素质根据 8 月 6 日至 9 月 2 日秦毅和覃和的三项素质测试结果 见表 3-24,采用前文提到的定量标准,可以得到评价得分。灵敏与柔韧素质经教练员、运 动员打分后,作出评价,秦毅为良,覃和为优秀。 表 3-24 8 月 6 日至 9 月 2 日运动素质测试表 指标 姓名 周次 抱蹲 (kg) 立定跳远 (m) 30 米跑 (s) 2800 米跑 (s) 训练前 163 2.6 4.3 385 第一周 165 2.6 4.2 390 第二周 170 2.7 4.2 392 第三周 172 2.6 4.1 380 秦毅 (x) 第四周 175 2.7 4.0 375 训练前 158 2.7 4.2 390 第一周 160 2.6 4.2 400 第二周 165 2.6 4.1 395 第三周 168 2.7 4.0 390 覃和 (y) 第四周 170 2.8 3.9 385 33 运动素质评价得分 xa2=50.28+50.25+40.25+40.12+40.1=4.53 分,ya2=5 0.28+50.25+40.25+50.12+50.1=4.75 分。 3.4.3 对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状态的评价 根据他们在训练中对技术运用能力、战术攻防能力及心理状态,教练员和运动员自 已进行打分,作出评价。秦毅的技术能力为优、战术能力为良、心理状态为优;覃和的技 术能力为良、战术能力为优、心理状态为优。因此,秦毅的技术能力评价得分 xa3=5 分, 战术能力评价得分 xa4=4 分, 心理状态评价得分 xa5=5 分; 覃和的技术能力评价得分 ya3=4 分,战术能力评价得分 ya4=5 分,心理状态评价得分 ya5=5 分。 通过一级指标的得分,按照本文前面的权重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他们的最后总分: 秦毅:o(总分)=aili=50.19+4.530.19+50.21+40.21+50.2=4.7 分 覃和:o(总分)=aili=50.19+4.750.19+40.21+50.21+50.2=4.84 分 从两人的得分来看,秦毅本周的竞技能力要比覃和的竞技能力相对好一些。原因可能 是秦毅本周的训练状态欠佳,体力尚没得到恢复,对竞技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得分 来看,两人的竞技能力介于“优秀”与“良好”之间,总的评价还是较好的。 通过上述的运算过程,每周训练结束后,对主要研究对象的竞技能力进行一次评定, 以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状况,为调整训练计划、选择训练内容与方法、安排训练负荷提 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34 4 结论与建议 41 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 5 个一级指标: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技术 能力、战术能力和心理状态,以及 19 个二级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算法应用与智能硬件研究报告
- 龙华区店庆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绿色环保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食品安全与健康食品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VR产业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娱乐体验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农业行业智能农业机器人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工厂研究报告
- 脑梗死护理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解析
- 肇庆市护理编辑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体育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矩阵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五篇)
- 促单技巧及话术大全
- 车辆司法鉴定申请书
-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GB/T 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 GB/T 11186.2-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 学校辍学学生劝返工作记录卡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