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幼儿园家访是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家庭进行的上门访问,它是家园合作的重 要形式。对幼儿园家访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家园合作共育理论,有助于充分发 挥教育的整体作用,也有益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研究者先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家访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且 缺乏理论指导,而国外关于家访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从 教育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三个角度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试图为幼儿园家 访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本研究以问卷法、访谈法为主,以观察法、实物分析法为辅,对幼儿园家访 的现状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对幼儿园家访的目的、准备、内容、过程、 困难、后续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家访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能认识到 家访的独特作用,能较好地完成新生入园前的家访任务,在家访前做了相对充分 的准备工作,在家访中能较好地处理教师、家长、幼儿三者的关系等。 研究结果还表明,幼儿园家访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幼儿园家访的管 理制度不够完善,后续工作不够深入,教师未能真正了解家长对家访的期望等。 本研究最后对幼儿园提出了建议:用制度规范家访的要求,用制度支持家访 的开展等。本研究还对教师提出了建议:主动选择家访时机,体现教师专业素养, 灵活掌握家访技巧,深入做好家访的后续工作等。此外还对家长提出了建议:保 证家访时父母和孩子都在场,发挥家长主动性等。 关键词:家园共育;联系方式;家访;沟通策略 a b s t r a c t h o m e 听s i t si nm ek 砌e r g a r t e nm e 锄sk i n d e r g a r t e n s t e a c h e r st a k ev i s i t s t o c h i l d r e n sh o m e h o m ev i s i t si sa ni i l 驴r t 觚tf o 咖o ff 锄i l y k i i l d e r g a r t e np a m l e 俺m p i nt l l ek i i l d e r g a r t e n r 鹤e a r c h i i l go nh o m ev i s i t sc 柚n o to n l y 砌c ht l l et l l e o r i 髓a :b o u t f 锄i l y - k i n d e r g 叭e l lp a n n 髓加p ,b u ta l s om a l 【ee 仃e c t i v e 璐eo fc d u c a t i o n s 矗m c t i o n 淞aw h o l e ,锄da d v 锄c et e a c h e r s p r o f c s s i o n a jd e v e l o p m e n t s e a r 出n gq u 锄t i t i e so fw r i t i n g sr d a t i n gt oh o m ev i s i t sd o m 销t i c 锄da b r o a d ,t h e 砌0 r 勰s e s s 器i t sa d v 锄t a g 茚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c s a n d 也i st 1 1 商s 潞鹤p s y c _ h o l o g ) r t l l 嘎s o c i a l - p s y c h 0 1 0 蹦m e 0 d ,a n dc u l t u r 0 i o g yt l l e 0 叮勰t l l e 0 巧向u i 】d 撕o f o u rm a j o ra p p r o a c h 鹤a p p l i e di nt l l ed i s s e 眦i o na r eq l l e s t i o n n a i r e - s u r v e y i i l t e i e w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姐dd o c 吼肌t a r y 觚a l y s i s g a m e 血g 锄d 觚a l y z m g l e i i l f o m a t i o n ,l i ss t i l d yd o 岱aa l l r o u n d 锄ds y s t 锄a t i c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b o u th o m e v i s i t s i n t e n t i o i l p r 印a r a t i o 玛c o n t e n t s ,c o l i r s e ,d i 伍c u l t i 鹤,f o l l o w - u pw o f i 【,训a l f h c t 0 i - sa n ds oo n t h er e s u l ti n d i c a t e st l l a tt l l e r e 锄ef o u ra c l l i e v e m e n t si l lh o 瑚i e 、,i s i t s :t e a c h e r sc 锄 r e c o g n i z et h eu n i q u ee f f b c t so fh o m ev i s i t s ,a c c o m p l i s ht :h eh o m ev i s i t si i l i s s i o n sw e u b e f o r em ef - r c s t l i i l e n e n 仃yk i n d e 唱a r t e n s ,m a k ea d e q u a t ep r 印a r a t i o nb e f o r eh o m e v i s i t s 锄dp o s i t i o nt l l e 渤c h * p 甜m t c h i l dr e l a t i o n s l l i pp r o p e 订y t h er e s u l ta l s oi n d i c a t 鼯m a tm e r ea r et l l r e ep 旷o b l 锄se x i s t i n gi nh o m e 啊s i t sa t p r e s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i l lo fl 【i n d e r g a r t e i l si ss t i l li m p c d e c t ,m e r ei sag 印b e t w e e i l p 删i c eo f h o m ev i s i t si i lk i r l d e r g ;小e i l 觚dp 猢t s e x p e c t a t i o 玛锄di ti sl a c ko fd e 印 f o l l o w - u pw o r k b a s e do nm er e a l i t y ,t h ea u t h o rb d n g sf o n v a r ds o m ea d v i c 懿a b o u th o m ev i s i t s 飚n d e r g a n e i l ss h o u l du s eas y s t 啪t on o 彻a l i z e 锄ds u p 却r th o m ev i s i t s t e a c h e r s s h o u l dp r o c e e dh o m ev i s i t sa c t i v e l y s h o wt l l e i rq u a l i t y ,m a s t e rh o m ev i s i t s s l ( i l l s f l e x i b l y 锄dd o 糊l o w i u pw d r kw e l l p 部e n t ss h o u l d 嬲s u r et l l e y 锄dc h i l d 崩1a r ea t h o m ew m l et e a c h e r m a l ( i n gav i s i t ,锄dt a l 【ea d v 锄t a g eo ft 1 1 e i ri n j t i a t i v e k e yw o r d s :f a m i l y - k i n d e 删e np a r n l e r s h i p ;南m l so fc o n t a c t ; h o m ev i s i t s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t i a t e 百e s i i 图表目录 表目录 表1 4 l 访谈教师信息一览表1 3 表1 4 2 访谈家长信息一览表1 4 表2 1 1教师家访的原因1 8 表2 2 1教师家访携带的材料2 3 表2 5 1 教师家访的困难3 8 图目录 图2 3 1教师家访的内容2 4 图2 3 2 教师家访的内容与家长期待的内容的比较3 0 图2 5 1幼儿园对家访频率的规定3 9 图2 5 2 家长对待家访的态度4 0 图2 7 1 教师对家访必要性的认识4 4 l v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隐氇日期:2 翌蒸:奎:! 中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 和纸质版j 有权梅学位论文用于非赢科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 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 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豫经 日期:逝基。生 导师签名: 捌厂 一、研究背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就对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的重要性作了 相关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曾谈到:“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 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 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 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到: “幼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 一方面能独立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近些年来,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国内外学前教育界更是对家 园合作的研究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探索。美国的开端计划、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均 把托幼机构和家庭的合作共育列为重要内容;在我国,各大幼教专业期刊开辟了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专栏,对该问题进行理论探讨,2 0 0 1 年教育部颁 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把“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明 确写进了条文,使家园合作有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家园联系方式是实现家园合作的桥梁。在科技迅速更新换代的今天,家园联 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在电话、手机、网络等方便快捷的现代联系方式的“围 攻”下,家访这种家园联系方式的使用情况如何? 这个问题进入了笔者的研究视 野。 李生兰在1 9 9 9 年1 5 月对上海1 0 0 所幼儿园的一项调查发现,建国5 0 年来, “家庭访问在家长工作中的地位已明显下降,从5 0 8 0 年代的第1 位降至9 0 年代的第3 位。李生兰( 2 0 0 3 ) 通过对来自上海、山东、浙江和广东四省( 市) 共计8 6 所幼儿园的园长和骨干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与家长交流、沟通 合作中,运用得最多的形式是“家长会”,其后依次是“家长园地”、“接送交流”、 “电话交流”、“亲子活动”、“家教讲座”、“开放日活动”、“家访”,家访排在了 第八位。朱琳琳选择了江苏省内五所幼儿园,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 师选择与家长交流方式从多到少依次为:接时交流、送时交流、家园联系册、信 息栏、电话、约谈和家访;而在家长方面,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发现,从交流效果 母【苏】苏霍姆林斯幕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 l 版社,1 9 8 4 年第3 9 7 页 回陈鹤琴箸陈鹤琴论幼儿教育【m 】北京: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 9 8 4 年第1 8 页 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 】i :海:华东师范大学 n 版 l ,2 0 0 3 年第1 0 页 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 】j :海:华东帅范人学i j j 版社,2 0 0 3 年第7 6 页 1 角度来看,得分从高到底的交流方式依次是接送交流、家园联系册、约谈、接送 交流、家长会、询问孩子、家访和电话交流。由此可见,家访在家园合作中确 实存在被逐渐淡化的趋势。 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通讯工具的出现,有调查发现,生活节奏加快、生 活压力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和家长双方不太乐意主动采取家访这种形式。 也有学者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人们更重视个人和家庭空间及隐 私的保护,家访这一家园联系方式遇到了挑战。 究竟什么原因影响着家访在幼 儿园的运用? 家访是否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问题进一步激起了笔者的研 究兴趣。 笔者检索学前教育专业硕博士论文,发现对接送交流和家长园地这两种家园 联系方式有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朱琳琳,2 0 0 6 ;王岫,2 0 0 7 ) ,在对近五年学前 教育专业期刊进行检索,发现对家访的理论探讨极为有限,基本上都是幼儿园一 线教师对家访经验和心得的总结。广泛检索之后发现,目前对家访这一家园合作 形式的系统理论研究几乎为零。因此,笔者决定把幼儿园家访作为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问题 幼儿园家访是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家庭进行的上门访问。本研究把焦点集中 在幼儿园家访这一问题上,力图通过该研究,了解目前幼儿园家访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家访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幼儿园家访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本 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 一) 幼儿园家访的目的是什么? ( 二) 幼儿园家访做哪些准备? ( 三) 幼儿园家访的内容是什么? ( 四) 幼儿园家访的过程怎么样? ( 五) 幼儿园家访的困难是什么? ( 六) 幼儿园家访的后续是什么? ( 七) 幼儿园家访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三、研究意义 ( 一) 本研究有利于丰富家园合作共育理论 家访是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之一,对幼儿园家访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扩充家园 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挖掘家园合作共育的理论深度。 朱琳琳接送幼儿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交流现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6 年来源: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炳生呼唤家访【j 】好家长2 0 0 5 年,第l o 期:第4 石页 陆炳生呼唤家访【j 】好家长2 0 0 5 年,第1 0 期:第4 _ 6 页 2 ( 二) 本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 儿童成长受多个环境的共同影响,幼儿园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家庭对幼儿成 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家访将有利于联合幼儿园和家庭的力量,发挥教育 的整体作用。 ( 三) 本研究还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家访过程同时是教师观察和学习的过程、提高交往沟通能力的过程,也是对 自身教育观、儿童观不断反思的过程,更是进行心灵净化的途径,研究家访将有 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二节文献综述及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 幼儿园家访的功能 陈秋菊( 1 9 9 7 ) 指出,家访能缩短老师与孩子、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使老 师的思想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家访对于教师摆脱幼儿的消极影响与控制、 提高幼儿教师教育行为质量,改变无效或不当的教育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管惠惠( 2 0 0 5 ) 也指出家访在情感交流上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家访实际上 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教育经验的过程,更是教师向家长学习的过程,是人与人 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牛晓风( 2 0 0 2 ) 通过家访案例分析,谈到自己的体会:家访工作虽然很苦、 很累,但是家访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它能提高幼儿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也能使幼儿园声名远扬。 赵秀峰( 2 0 0 4 ) 总结了适时、适当的家访对家园共育、对幼儿成长的三点作 用:( 1 )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的桥梁;( 2 ) 家访是教师取得家长对工 作支持的催化剂;( 3 )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化干戈为玉帛的锦囊妙计。此外,家访 还能增进教师对幼儿全方位的了解,能增进两个教育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 解决一些矛盾问题,有利于动员每一个家长参与向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过程,有 利于挖掘和利用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育人资源。 张慧( 2 0 0 6 ) 认为家访工作是幼教工作中家园共育共研的平台,通过家访这 特殊的交往,可以拉近幼儿及教师的关系,加强家园对幼儿的相互了解,达到 统一的教育共识,促进家园合作的互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成功的家访工 陈秋菊一次家访给我的启示叨学前教育1 9 9 7 年,第1 2 期:第2 6 页 管j : l 惠谈谈上门家访【j 】山东教育2 0 0 5 年,第9 期:第4 0 页 圆牛晓风我班的家访工作【刀山东教育2 0 0 2 年,第6 期:第4 0 _ 4 1 页 赵秀峰家访给我的启示【j 】幼教园地2 0 0 4 年,第l 期:第1 8 1 9 页 3 作不仅能使家长获得一些专业知识、技能,缩小了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认 识的差异,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更全面地认识,对孩子的评价更趋于客观,而且促 进了家园双通,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 ( 二) 幼儿园家访的种类 袁鸣芳、李芳( 2 0 0 4 ) 总结了幼儿园的三种家访形式:全面家访、重点家访 和特殊家访。全面家访针对全体入园的儿童,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初,主要了解儿 童及其父母、家庭的基本情况,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重点家访分三种情 况进行:一是根据幼儿表现情况,对有进步的、表现突出的幼儿或近阶段有攻击 性行为的、状态不佳的幼儿进行家访;二是对近阶段身体不好的幼儿进行家访; 三是对有需要家长配合工作的幼儿进行个别家访。特殊家访安排在每年春节期 间,幼儿园领导对家庭困难、父母离异的幼儿进行家访。圆 ( 三) 幼儿园家访的内容 管惠惠( 2 0 0 5 ) 认为,教师家访应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了解家长 对自己孩子如何评价等信息。了解这些内容能帮助教师进行分析和做出判断,考 虑以怎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语气把握一定的分寸与家长探讨交流,针对具体问题 共商对策。 肖璐、徐志敏( 2 0 0 0 ) 指出,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幼儿 存在的问题,把对幼儿的希望和家长需做的配合工作,做出明确交代。在与家长 交谈中,进一步了解、收集有关幼儿和幼儿家庭环境的口息,主动征求家长对幼 儿园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还应随机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评和新观念、 新信息,推荐有关书刊,共同切磋教育幼儿的有效方法。回 ( 四) 幼儿园家访的影响因素 影响家访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影响家访的有 效性,牛晓风( 2 0 0 2 ) 指出,教师的安全问题,家访外出后自己孩子的安置问题, 家人不理解的问题等,都会使教师家访的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同样会影响家访 的效果。 刘胤( 2 0 0 4 ) 发现,教师普遍反应工作太忙,实在没有多少精力去家 访。 李秋平、高芳云( 2 0 0 4 ) 从教师的角度总结了影响家访效果的七个方面, 这些方面做得不好都会影响家访目的的达成。有效的家访应做到:( 1 ) 目的明确, 忌走过场;( 2 ) 准备充分,忌不着边际;( 3 ) 提前预约,忌不期而至;( 4 ) 树好 形象,忌不拘小节;( 5 ) 方法得当,忌简单草率;( 6 ) 诚心交流,忌心不在焉; o 张慧谈对家访t 作的认识【j 】山东教育2 0 0 6 年,第l o 期( 下) :第4 2 4 3 页 o 袁呜芳、李芳我同的家访t 作【j 】幼教园地2 0 0 4 年,第5 期:第3 7 页 圆管惠惠谈谈 :门家访山东教育2 0 0 5 年,第9 期:第4 0 页 固肖璐、徐忐敏如何做好家访丁作【j 】山东教育( 幼教版) 2 0 0 0 年,第l 期:第7 9 页 囝牛晓风我班的家访t 作【j 】山东教育2 0 0 2 年,第6 期:第4 0 4 l 页 o 刘胤你说我说话家访【j j 学前教育2 0 0 4 年,第3 期:第3 6 - 3 7 页 4 ( 7 ) 时间合适,忌缺乏时间观念。 影响家访的第二个方面是家长因素。刘胤( 2 0 0 4 ) 指出,家长太忙、家长对 待教师家访态度冷漠、家长认为自己不懂幼儿教育等原因会使家访遭遇尴尬。 影响家访的第三个方面是社会文化因素。李生兰( 2 0 0 3 ) 认为,近年来,幼 儿园家访在家长工作中的地位下降和社会的进步、人权意识的昂扬有关。家长对 家庭隐私敏感性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家讯的开展,教师只有考虑这一 因素,才能使家园合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 五) 幼儿园家访的注意事项 李迪、臧春梅( 2 0 0 2 ) 从教师家访时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这一角度来谈家访的 技巧。家访时教师要大方、和气,多听家长谈;教师陈述的内容应客观、详实, 使家长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很深。此外,他们还谈到家访时应注意教师的 形象,仪表整洁、落落大方,还应该婉转拒绝家长请吃饭、送礼物、给钱打车回 家的好意,使家长充分感受教师的素养。 徐座艳( 2 0 0 0 ) 总结了教师家访中的语言艺术:要热情、亲切地展开话题; 要巧妙婉转地进入正题;在交谈中,应让孩子匮场倾听,便于从中接受教育:要 把握好时机,结束谈话。 管惠惠( 2 0 0 5 ) 提出,让孩子参与家访能使气氛更加宽松,反而如果采取让 孩子回避的做法,会使孩子感到有些神秘又有些担心。 ( 六)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评析 检索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幼儿园家访的研究并不多,在仅有的文 献中,主要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在实践层面上做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理论研究 少之又少;其次,相关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在“应如何进行家访这一问题上 提出了若干建议,但缺乏对当前幼儿园家访现状的全面考察和描述;最后,对家 访的研究都是从某个点出发,观点较为零散和浅显,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 幼儿园家访的目的 美国托幼机构的家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教师、幼儿园与儿童及其家长 之间的联系。教师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进行家访,而是为了在教师、家 长和儿童之间培养亲密关系,使家园联系更加密切( c l i c k ,1 9 8 1 ) 。 o 李秋平,高芳云教师家访“七忌”阴幼教同地2 0 0 4 年,第5 期:第3 8 页 刘胤你说我说话家访【j 】学前教育2 0 0 4 年,第3 期:第3 6 3 7 页 李生兰著幼儿园j j 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 】,卜海:华东师范大学f 版社,2 0 0 3 年第l o 页 o 李迪,威备梅家访时应沣意的几个问题 j 】山东教育2 0 0 2 年,第9 期:第4 4 页 徐红艳家访中的语言艺术【j 1 早期教育2 0 0 0 年,第1 期:第2 2 2 3 页 管惠惠谈谈卜门家访【j 】山东教育2 0 0 5 年,第9 期:第4 0 页 op h y i l i sc l i c k ( 19 8 1 ) 垂塑i n i 垒型i q nq s b 猃! ! 叠) 丛n g h i ! d ! :l 丑【曼曼q 堕鱼! 蛰i 颤q n l d e i m a rp u b l i s h e r si n c p 7 4 s ( 二) 幼儿园家访的作用 国外有学者对幼儿园家访的作用做了相关研究。b e l l e r ( 1 9 6 9 ) 研究发现, 教师对家庭的尊重与儿童在班级里接受教育经验的顺利程度有关。m o r r i s o n ( 1 9 7 8 ) 研究证实,通过家访,尤其是把焦点放在儿童身上的家访,能使教师真 正理解儿童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表现,以及父母对儿童的力量和影响;通过 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更能理解和宽容幼儿,就会更愿意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 项目而不是要求所有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相同的任务。 m e y 盯和m 猢( 2 0 0 6 ) 通过问卷,调查了从学前班到二年级的教师对家访 之于儿童成功意义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家访是加强家校合作的一种形式,教 师认为家访能增进其与家长的沟通、能更好地理解幼儿,并能进一步理解家庭环 境会影响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砧l 和t r a c y ( 2 0 0 4 ) 认为,家访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创造联系的有效方法, 并且能推进父母参与到他们孩子的教育中去。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能保证儿童 在学业上获得成功。 ( 三) 幼儿园家访的内容 美国幼儿教师家访的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 1 ) 关于儿童,包括儿童的兴趣、 害怕的事物、喜欢的东西、对学校的态度、饮食习惯、认知情况;( 2 ) 关于家长, 包括对学校的态度、惩罚手段、教育背景、对父母和教师角色的认识、喜好:( 3 ) 关于家庭,包括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角色、兄弟姐妹关系、空闲时间的活 动等( m a x i m ,1 9 8 9 ) 。 ( 四) 幼儿园家访的类型 美国托幼机构的家访大概分为这四种类型:( 1 ) 新生入园前家访,儿童进入 托幼机构之前,教师对每个家庭进行访问,这是一个必要和很好的时机,它能巩 固和家长的联系( c l i c k ,1 9 8 1 ) ; ( 2 ) 学年开始前夕的常规家访,很多幼儿园 在开学前都要进行家访;( 3 ) 学年中的常规访问,有的教师每学年组织三到四次 家访,有的甚至每周都去。常规访问能帮助教师全面客观地了解儿童,并和父母 之间维持持久的伙伴关系;( 4 ) 特殊时期家访,例如当学校发生严重情况的时候, 但更多的是基于积极原因的,如儿童生日时可送给他们一件好玩具或一本好书, 转引臼:t a m 盯m e y e r ( 1 9 9 0 ) h o m e v i s i t s :a c h i l d - c t e r 。d a p p r o a c h t o 锄o l d c o n c e 畦q 鱿垒毽堑鱼基堑 e d 丛垒虹q n ,s p r i n g p 19 21 罾转引自:t a m a rm c y e r ( 1 9 9 0 ) h 啪ev i s i t s :ac h i l d - c 舶t e 剃a p p 嘣汕t 0 锄o l dc o n c e p t 旦鳃垫g 四星堑! ) 旱鱼丛鲥塑,s 州n g p 19 21 9j a m c sa m e y 盯锄dm a r yb d h m 舢( 2 0 0 6 ) t 瓠h e r s p e r c 印t i o no f t h cb 舶c f i t so f h 啪e v i s i t sf o re 训y e l e m t a r yc h i l d 嗍星剑y 鲤! 鱼q 鲴巨亟丛剑鲤地皿吐3 4 ( 1 ) p 9 3 9 7 9a i l c n ,s f ,& t m c y e m ( 2 0 0 4 ) r c v i t a i i z i n gt h er o l eo fh o m ev i s i t i n g b ys c h o o ls o c i a lw o r k 哪q i ! 亟豳 娶迪垃,2 6 ( 4 ) p 19 7 - 2 0 8 9g e o 唱ew m a x i m ( 1 9 8 9 ) 卫星监型坠n g ( 坠i 西囡地q n l m e r r j l l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y p 5 9 0 唧p h y l l i sc l i c k ( 19 81 ) 鱼虫i n i ! 旦丛q nq 墨b q q l 鱼丛n g ! e b i k ! ! 如【墨堂q n d 垦坌i l i q n 】d e l m a rp u b l i s h e r s i n c p 7 4 6 幼儿生病时,教师让班级小朋友做好看的贺卡给他们送去等等。这些家访能使家 长和孩子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并受到鼓舞( m a x i i l l ,1 9 8 9 ) 。 ( 五) 幼儿园家访的模式 m e v 盯( 1 9 9 0 ) 总结自己过去十年在以色列当幼儿教师的经验,发展了一套 “儿童中心”的家访模式,这种家访的目的和期望不是为了考察家庭或父母情况, 而是教师通过访问孩子,和他们建立起个人的愉快的教学关系。因此,如果遭到 父母的拒绝,则应放弃家访。把自己定位在“家庭的访问者 而不是“家长的教 育者”去家访,可以使家长更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 美国托幼机构的家访主要是对幼儿进行访问,其次才是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访 问( c 1 i c k1 9 8 1 ) , 因此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求幼儿在场并参与其中( m a ) 【i l i l 1 9 8 9 ) 。教师家访前需要培训,而且家访属于教师的额外工作,会有加班费 ( m o r r i 玛2 0 0 4 ) 。 ( 六) 幼儿园家访的影响因素 c r o f i ( 1 9 8 5 ) 分析了一些父母不情愿教师家访的原因,包括:( 1 ) 家里很 乱,不想教师了解糟糕的家庭内部习惯;( 2 ) 父母怕教师会据此对他们下结论并 留下不好的印象;( 3 ) 教师打扰了家长的生活;( 4 ) 家庭文化或者生活方式可能 很特别而使教师无法理解;( 5 ) 家长对以往家访有消极体验,认为如果教师来访, 那肯定是孩子做得不好;( 6 ) 家长看不到教师家访的真j 下价值;( 7 ) 教师试图改 变家长并告诉他们怎样和孩子“更好”相处;( 8 ) 父母太忙。 m a 】【i m ( 1 9 8 9 ) 则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她们觉得会打扰家长而不愿意去家访, 尤其当教师和家长有种族、文化或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别时。 j ( 七) 幼儿园家访的注意事项 l a p o i n t 等人( 1 9 9 3 ) 研究了家访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性。他们指出,家访要 考虑捷化的问题,家访项目应该采用“双文化”( 包括家庭历史和语言问题) 的 方法,而不啕把价值观强加于家庭。只有尊重家长的文化,家访才能有效开展。 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托幼机构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很注意尊重家庭的文 化、价值观和隐私,照顾家长的想法和需要。家访之前进行电话预约,对于不愿 g c o 喀ew m a ) 【i m ( 19 8 9 ) 皿曼迎女n g ( 皿i 四旦也n 1 m e l lp u b l j s h i n gc o m p a ny p 5 9 0 圆t a m a rm e y e r ( 19 9 h d ) h o m ev i s i t s :ac h i | d - c e n t e r c :da p p r o a c ht oa no i dc o n c 印t 啦y 垒连a 四e 堑垃 基查丛5 銎虹q n ,s p r i n g p 19 - 21 。p h y l l i sc i i c k ( 19 81 ) 血画照虹蚀q 墨h 鲤! 丛娅gq i ! 亟卿【墨丝q 趔圆n 】d d m a rp u b l i s h 哪 i n c p 7 4 螂g e o r g ew m a ) 【i m ( 19 8 9 ) 皿曼鳖些g ( 皿i 围巨垂迈四1 m a 一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y p 5 9 0 g 喀es m o n s 伽( 2 0 0 4 ) 星旦! y h i ! d 回e 鱼婪鱼鱼q n 玉q 鱼垦y ( 丛i 尘基鱼i ! i q n l p e a r s o ne d u c a t i o n ,r n c p 5 2 3 转引白:g e o 喀ew m a x i m ( 19 8 9 ) 卫星选g 女n g ( 皿i 四圆砸四】m e i ip u b i i s h i n gc o m p a ny p 5 9 0 喀ewm a ,【i m ( 19 8 9 ) 卫曼邋丛n g 【旦i 西e 幽q n l m e m l l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p 5 9 0 s a i l ya l a p o i n t g l o as b o u t t e ,k “i nj s w i c k ,m a ch b r o w n ( 19 9 3 ) c u l t u m ls e l l s i t i “t y :h o wi 呻肼劬t l si t 氨吖e 脓t i v ch o m e s i t s ? 旦y 垒显垫焦星堑! y 星鱼丛西q n ,s u m m 既p 1 l l4 7 意接受家访的家庭不会强求,而是通过其他家园联系方式来替代( c l i c k ,1 9 8 1 ) 。 如果教师听不懂儿童父母的语言,则要带上翻译( m o 盯i s o n ,2 0 0 4 ) 。圆 ( 八) 对国外研究现状的评析 从国外相关文献检索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国外学 者都对家访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总结。在理论层面上,国外学者对家访作用所做 的研究,为家访在托幼机构中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和支撑:而对影响家访有 效开展的因素的分析及其建议,有益于我们对家访的影响因素有所认识,对家访 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实践层面上,美国托幼机构家访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紧 密相连,凸显了其家访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细致性;美国托幼机构 在家访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幼儿园家访的开展能提供有益的思 考;同时在我国逐步进入多元化社会的现实中,国外家访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 鉴和学习。 第三节理论基础及启示 本论文以教育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借鉴不同学 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拓展本论文的研究视野,达到全面深刻的挖掘现 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的目的。 一、教育学理论及其启示 ( 一) 基本观点 本研究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美国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研究专家e p s t e i n 的家校社合作理论。 l 、e p s t e i n ( 1 9 9 5 ,1 9 9 6 ) 建立了家长参与六种类型的模型。它们是:( 1 ) 教养( p 彻t i n g ) ,帮助全部的家庭创造有利于子女学习的家庭环境;( 2 ) 沟通 ( c o m m u i l i c a t i n g ) ,设计沟通管道,学校家庭、家庭学校,使学校方案与学生 进步的管道有效沟通;( 3 ) 志愿者( v o l u n t e e r i n g ) ,招募及组织家长的协助与支 持;( 4 ) 在家庭学习( 1 e a m i n ga th o m e ) ,提供家长如何协助指导子女的家庭功 课及相关课程的信息与构想;( 5 ) 决策( d e c i s i o n ) ,使家长成为学校决策的一份 子,并培养意见领袖;( 6 ) 与社区合作( c o l l a b o r a 血g w i t l lc o l n m u n i t y ) ,统合及 确认社区的资源和服务,强化学校方案、家庭事务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p h y l l i sc l i c k ( 19 81 ) 趔画d i 墅盟坌i 蚀鲢墨h 鲤! 丛迪n g 鱼i ! 些衄( 墨璺塑d 星垂凼n 1 d c l m 盯p u b l i s h 懿 刑c p 7 4 国g e o 唱es m o r r i s o n ( 2 0 0 4 ) 垦剑yq i ! 鱼墅基鱼丛趔q n 趔掣【丛i n 尘星韭i 鲤1 p e a r s 0 帆e d u c a t i o n ,i n c p 5 2 3 转引臼:e u g i ah 印w o n hb e 唱e r ( 2 0 0 4 ) a 显d 堡箜堑d 星竖也e 垂婪鳗i i 蚀;垦虫也竖垫亟s h q q ! 型q 虹丝 旦g 堂堕v p p e rs a d d i er i v n j :m 钮讥c p 2 8 5 8 2 、e p s t e i n ( 1 9 9 7 ) 将家长参与的概念扩展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它 表达了家庭、学校、社区在孩子的整个受学校教育期间共同的兴趣、责任、投入, 以及这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的相互重叠( o v 甜a p p i n g ) 的影响。e p s t e i n 认为, 那些积极接近父母的教师比不愿意主动接近父母的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和了解学 生的家庭。研究表明,教师和家庭在实践方面的参与和家庭环境及背景这一因素 相比,更能影响孩子的进步。 3 、e p s t e i i l ( 1 9 9 7 ) 不仅将学校和家庭看作是家校关系中的平等成员,而且 将儿童自身也看作是家校关系中的一员,强调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对象儿 童的作用及其在家校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双向交流和理解则 是关键一环。 ( 二) 启示 1 、e p 随c i n 的理论为幼儿园开展家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揭示了本研 究的研究意义研究家园合作形式,有效发挥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教育和发展 的重叠影响,不断深化家长参与的程度,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 2 、e p s t c 抽理论还给出这样的启示:幼儿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对象, 应该成为家访的共同指向和根本出发点及落脚点,在对家访进行研究中应思考如 何强调和提高幼儿的主体地位。 3 、e p s t e i n 指出教师和家长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在家园合作中的关键作 用,提醒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时刻审视家访是否建立在双方的理解基础上,以及 家访这一形式对教师和家长双方在今后家园合作过程中的默契配合能起多大程 度的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启示 ( 一) 基本观点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 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信 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彼此交流各种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意 见。 有关人际沟通交往的基本观点有以下三方面。 l 、交往形式:按交往的信息传递有无反馈系统,可将交往划分单向交往与 双向交往。按交往是否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可将交往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按信息传递的方式,交往还可分为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不同的交往形式有各自 的优缺点,但总的来说,双向交往的效果优于单向交往,直接交往能大大增进交 转引白:黄思红家校合作中的言语交际之透析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4 年来源: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 万方) 。时蓉华著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m 】上海:东方出版社,1 9 9 8 年第2 2 3 页 9 往双方的相互影响,口头交往具有迅速、灵活、能随机应变、有反馈和适用性强 的特点。 2 、交往工具:人际交往必须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作为信息的载体才能实现, 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一般可以把符号系统归为两类,即语言符号系统和 非语言符号系统,其中语言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语言包括手势、面部 表情、体态、目光等因素。 3 、交往条件:交往需要一些基本条件:首先,交往双方所运用的符号系统 必须是彼此共同理解的;其次,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最后,信 息接受者要作好心理上的准备。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团体因素和人格因素都会成 为阻碍人际交往的主客观因素。 ( 二) 启示 家访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种社会活动,社 会心理学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分析思考角度。 1 、从交往形式看,家访主要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交往,是面对面的口 头交往,因此和其他家园联系方式比较,家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有适合的使 用范围,为本论文考察如何充分发挥家访的作用提供了启示。 2 、从交往过程看,家访需要借助一定语言或非语言工具,要使家访顺利进 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工具。 3 、交往条件这一要素揭示家访现象背后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助于笔者 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思考影响家访的因素。 三、文化学理论及其启示 , ( 一) 基本观点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 发展而发展。”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文化的定义一样,学术界见仁见智,但离不开一些核心特 征,主要提法包括社会性、空间性和民族性。 1 、社会性:社会性又称为人群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超个体性。地球上不可 能只有一个人,一个人不可能创造文化。文化与个体相传的生物遗传因子不同, 是靠社会群体积累传续和推广的。有社会就有文化,离开了社会就产生不了文化。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计算与信息安全-洞察阐释
- 基因识别在生物安全电子标准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地域文化与文学现代性的交响-洞察阐释
- 区块链在智慧城市供应链中的角色
- 3D打印技术在皮革鞣制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洞察阐释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际组织预算信息共享研究-洞察阐释
- 卵泡破裂的智能诊断系统研究-洞察阐释
-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消毒液市场调研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件 处理客人投诉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科举制度的演变及认识 论文
- 台球厅员工入职合同(2025年版)
- (2025)汉字听写大会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类重点场所火灾防范指导手册
- 2025东航外事办社会招聘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共东莞市委办公室公开招考劳务派遣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制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理工大学
- UFIDA-U9项目制造解决方案介绍
- 《孕期并发症:妊娠剧吐》课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