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暨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 得成果的总结,内容真实。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论文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本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道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 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体育学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管理规定。 特授 权吉林体育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i 摘 要 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途径,以其灵活自主的锻炼形式,融洽和谐的锻 炼氛围,便捷的锻炼方式,良好的健身效果吸引着众多社区居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社区体育是能够使人们直接联系,密切接触的群众体育组织载体,是我国群众体育管理 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社区体育满足了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娱乐、交往需求,丰富了 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得到了人们的的认同。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崇尚武德,注重礼仪,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历 经历史的流变形成复杂的武术健身体系。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武术的功能也随着发 生了演变,这种功能的变化使健身在武术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并发展成为武术健身活动 的主要功能。武术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适应社 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武术健身活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对继承和发扬 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其中问卷调查法, 随即抽取长春市 5 个城区的街道办事处,居民晨练点以及体育俱乐部的负责人,武术健 身指导者, 武术健身活动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进行了 3 次调查, 累计调查达到 560 人次,通过调查得出数据表明: 1、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中老年居多,女性比例大于男性,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 参加锻炼的居民受教育程度,主要以高中和中专学历为主。这说明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 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2、武术健身场馆的选择多以临近居民生活的区域为主,多数是免费开放的空旷广 场,由于锻炼场地条件有限,直接影响武术健身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甚至影响锻炼效 果。 3、武术健身爱好者在项目选择上较单一,主要以太极拳和木兰拳为主,一些爱好 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武术健身宣传力度不够,没能给武术健身爱好者以更多的选择空 间。同时指导不力也使居民在项目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努力形成一种校、企以及社区联办的武术健身体系。这个过程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 在武术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上相当过硬的指导人才, 同时培养出一批了解社会体育的 专业人士。加大企业对社区体育的扶持,从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投入力度。同时做 好社区体育的管理与协调与组织工作。形成三位一体的社区武术健身新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武术健身;社区体育;太极拳;全民健身 ii abstract community spor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with its forms of exercise and flexibility, and harmonious exercise atmosphere, convenient form of exercise, good fitness effects attracted many local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fitness activities. community sports is able to make direct contact with people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carrier of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 i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mass sports in the most basic part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o meet the growing sports fitness and recreation, communication needs, enrich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mmunity life, thus winning the peoples identity. martial art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hongshang wu de, pay attention to etiquette, contains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the flow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x system of martial arts fitnes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martial arts has evolved along with the function, this function changes to the status in the martial arts fitnes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developed into the main function of wushu. martial arts fitness activities, fitness activitie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artial arts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fit in with the inevitable cho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martial arts and fitness activities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urvey research method. one questionnaire, then extracted five city of changchun city neighborhood offices, residents and sports clubs morning point person in charge, martial arts fitness instructor, martial arts fitness activities conducted a survey of participants.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3 times, the cumulative survey to 560 people, obtained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show that: 1、participate in fitness activities, martial arts are mostly middle-aged,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than men, occupation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training th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shows the trend of high in the middle two high, mainly in high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level. this shows that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martial arts based fitness activities more widely 2、martial arts gym more and more choices to close the main living area, most are free and open cut open square, the exercise of limited space, martial arts fitness activities directly affect the enthusiasm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even affect the effect of exercise 3、martial arts fitness enthusiasts in the project than a single choice, mainly based tai chi and mulan, some fans think this was mainly due to inadequate publicity martial arts fitness, martial arts fitness enthusiasts did not give more choices to space.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 residents are also ineffective in guiding the choice of projects subject to certain restrictions. the above problem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iii efforts to form a school, enterprise and community liaison office of the martial arts fitness system. this process requires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n the martial arts training at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guidance on the very strong talent, and cultivate a group of professionals who understand the social sports. increase corporate support of community sports, from the venues, facilities, capital and other input. at the same time to do community sports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and organization. trinity community to form a new mode of martial arts fitness. keywords: martial arts fitness; community sports; taijiquan; fitness iv 目目 录录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前前 言言 . 1 1.1 选题依据 . 1 1.1.1 我国体育事业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 1 1.1.2 长春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2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4 1.3.1 武术的概念 . 4 1.3.2 武术健身活动的概念 . 5 1.3.3 社区体育的概念 . 6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7 2.1 研究对象 . 7 2.1.1 抽样方法 . 7 2.1.2 样本分布(见表 1) . 7 2.2 研究方法 . 7 2.2.1 文献资料法 . 7 2.2.2 问卷调查法 . 7 2.2.3 数理统计法 . 8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 9 3.1.长春市社区居民参与武术健身活动基本情况 . 9 3.1.1 武术健身活动者参与的基本情况 . 9 3.1.2 长春市社区居民对武术健身活动的态度 . 10 3.1.3 长春市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动机 . 12 3.1.4 长春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活动的行为方式 . 13 3.1.5 长春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活动的地点 . 14 3.1.6 长春市武术健身活动指导人员情况 . 14 3.2 结果分析 . 16 3.2.1 武术健身活动在社区体育中的重要作用 . 16 3.2.2 后奥运时代社区武术发展的意义 . 17 3.2.3 长春市社区开展武术健身活动对策 . 17 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 20 v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21 附附 录录 . 23 后后 记记 . 2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29 1 前 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体育事业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我国体育事业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21 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 随 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不断增加。体育是小康社会不可缺 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惠及 13 亿人口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广大体育爱好 者和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 21 世纪初期,我国城镇体育基础建设有了大幅度的 改善,体育人口数量增加,科学建设观念普及,各级各类体育活动点、辅导站基本健全。 制约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和其它限制条件明显改善。 竞技体育事业更是如 火如荼的发展,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 28 枚金牌,位 居奖牌榜第三名。2004 年雅典奥运会我国代表团取得 32 枚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二名。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代表团获得 51 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位。体育产业结构日趋 成熟,体育市场不断繁荣,经费来源不断增加。 “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纳入学校体育 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树立正确体育锻炼观念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代 我国体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繁荣,体育发展,伴随着经济、科技等方面的 发展,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8 北京奥运,残奥以及 2010 亚运会的 成功召开都为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统筹 兼顾,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必 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们服务,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2009 年全国体 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强调发展群众体育,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并 明确表明: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 的发展。 ” 全民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促使社区体育成为 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全民健身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能动性作 用。社区体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参加锻炼居民大多数遵守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参加者 以女性,中老年离退休人员为主。从参与者的文化程度上分析,文化程度越高,参加锻 炼的积极性越高,社区体育管理者以体育爱好者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体育指导人员以 义务,爱心为主,有偿辅导为辅。社区健身活动的项目以健美操、气功、武术项目为主 这些主要适应于中老年人,并迎合了现代养生理论。在社区体育锻炼中人们热衷于非竞 技性项目,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对具有严格规则的竞技项目进行合理的改动,固然不能吸 引群众的锻炼热情,如何挖掘引进一些具有一定对抗性、味性、娱乐性为主的竞技性体 育项目来适应社区体育各个年龄阶段人参加锻炼, 从而吸引更多的中青年人为社区体育 注入新活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是民间体育活动实施的必备条件,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 2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硬件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加强,资金来源较广,场馆建设逐步好转。 1.1.2 长春长春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1.1.2.1 社区体育指导者匮乏 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纲要指出,截至 2005 年全国社会指导员人数要达到 35 万人,2010 年要达到 65 万人。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 于缺乏指导者与组织者,社区健身活动多数是自发,自主行为。居民不能把参加社区体 育锻炼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故而参加锻炼组织散漫,时而间断,不能形成有效的锻炼体 系。另一方面,社区体育指导者匮乏导致不正规训练形成,居民不能接受到科学,合理 的健身指导,致使社区体育很难发展。 1.1.2.2 社区体育锻炼场馆匮乏 经济投入的逐步增加,使社区锻炼场馆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随着人民健身意识的 逐步提高参加锻炼的人数也进一步增加,人均占有场馆面积还远远达不到居民健身需 求。依托学校健身场馆是一条途径,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学校场馆分时段开 放,不利于居民随时参加健身活动。分项目开放场馆,导致一些健身项目不能得到普及 与发展, 不利于体育项目的全面发展, 也使一部分爱好此项目的居民不能参加健身活动。 所以在制约人民参加社区健身客观因素中,健身器材以及活动场馆的匮乏占较大比例。 1.1.2.3 社区体育法制建设匮乏 全民建设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促使各级政府重视体育法制的进一步规范,也出 台了一些相关规定与实施方案,但是与社区改革与发展实际相比较还存在不平衡的地 方,特别是有关社区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保护以及损坏等法规还不健全,社区体育无 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还广泛存在,近阶段还无法达到以法治体的需求。 1.1.2.4 社区健身活动受环境因素制约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很多项目都在室外进行,这样就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长 春市是我国北方天气特征较明显的地区,每年夏短冬长,春秋气候阴晴不定。参加社区 健身活动又是以离退休老年人为主,由于年龄,身体情况等主观因素影响所以承受恶略 天气的能力较弱。这样就导致很多健身爱好者不能继续坚持锻炼。另一方面受人文环境 的制约,一些中青年锻炼者受工作时间,工作压力的影响没有精力参加社区健身活动。 1.1.2.5 社区健身管理成本较高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在人们逐步意识健身重要性的同时越 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健身活动中来。 国家加大了对社区体育的经济扶持导致社区体育的公 益性较强, 一般情况下被视为福利性社会活动, 所以社区管理往往只计投入, 不计收益, 更不计算成本。现代社区管理往往只是加大器材,场馆、设施的投入与供给,而忽略了 器材的维护与保养,导致管理的社会成本较高。 3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群众体育,关系到人们体质、健康和生活质量等 方方面面,它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提 高,人们的物质文化要求大幅度提高,余暇时间明显增多。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体育 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社区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 要内容,是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往体育单纯的依靠政府机 关以及学校的体育组织形式,由于受到场地、时间、组织、器械等方面的影响,已经不 能满足人们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所以群众体育开始逐步向社区转移,社区体育成为人 们满足体育需求的新途径。社区体育同时具有增进社区成员身心健康、消遣交友、增强 邻舍感情联络、改善社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帮助居民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而 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社区体育具有容易满足社区成员需求的特点,所以能有 许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社区体育运动逐步得到广泛重视,渐渐成为现代人 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 2008 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取得优异 成绩,2010 年又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中国的竞技体育实力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体 育自豪感明显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然而国民体育的全面增强,要依托群众体 育的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群众体育的主体是社区体育,近几年国内的专家 学者归纳起来对社区体育的研究主要分三大类: 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社区体育概念、性质、功能、构成要素等方面。此类 研究多借鉴西方社区研究理论和社会学知识,表现出较高水平。此类研究者较少,其原 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社区体育研究者多为体育工作者,过去对社区、社会研究 不太熟悉,因此反映在研究上成熟性较低; (2)我国社区体育起步较晚,且计划经济模 式影响较深,社区体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入进 行; (3)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总量仍然很少,可参考的资料极少,社区体育著作几乎没 有,外国参考资料也不多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 二是应用性研究,主要包括社区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组织、居民需求研究等。此类 研究结合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为社区体育政策管理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 三是发展性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模式研究、社区体育政策研究、社区体育与社会发 展关系研究等。此类研究由于有明确发展目标,且多将社会发展作为因素或参考系统, 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对社区体育发展作用较大。全民健身工程是体现党为人民服务宗旨 的一项重要工作。 武术健身活动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历经数千年历史的洗礼,更显出神秘的文化气 息。武术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哲学、中医学、美学、伦理学相互渗透、息息相关、紧密联 系。武术健身是武术众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价值体现,正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锻炼体 系。武术健身活动适应了全民健身要求,成为全民健身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武术也借着全民健身的锻炼高潮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又离不开武术活动。二者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 4 张鸣强认为:武术的开展与国情,乡土文化等紧密相关,我国把武术称为“国术” 可见武术在中国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适合群众体育练习要求,武术精深的文化底 蕴也符合群众练习心理。因此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时,把武术作为一个突破口切入点, 会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徐武,黄光丽在“我国传统武术现状以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表明要构建以城市为中 心,发展社区传统武术框架模式。现代城市多聚集了一批高学历人才,是文化交流的中 心,文化活动频繁,文化程度往往高于农村,因此城市市区利于武术活动的发展。全民 健身活动增强,人民健身意识提高,城市建设发展较快,以社区为中心的城市化不断兴 起。所以积极发展社区武术是推动武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有利于丰富社区体育文 化,促进武术向产业化、城市化发展,并通过社区向周围延伸。 温力认为,武术健身活动以社区体育的形式出现,利于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健身活 动中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练习者自我做主,随意选择练习时间,练习频率,练习强 度,有利于保存武术的传统性、技击性与民族性特点,有利于群众发挥创造力。 刘和臣等人指出:在健身武术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健身武术合理的发展模式, 是健身武术更具有科学化。武术健身的目的在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身热情,所 以构建武术健身模式要从根源科学改革,合理构建。 健身武术侧重武术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主要价值在于其强身健体,修养身心。 传统武术健身包括导引术、气功、套路、养生功法等,经过不断的发展包括了传统的养 身功法也囊括了武术套路中以健身为主而非对抗性的成套动作, 从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 看,武术健身活动体现出更大的随意性、娱乐性、个体性的特点,尽管有时也会举办一 些比赛,但都是以健身和增进交流为目的,促进了群众参见武术健身的热情,武术健身 注重“天人合一” 、 “内外兼修” 、 “物我统一”这种传统的健身意识与现代科学和可持续 发展相吻合,深厚的文化底蕴必将成为武术继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者对武术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对的功能与价值有了一定的研究, 对武术健身活动也有一定的了解与探讨。随着经济资源的不断投入,人民健身意识的不 断增强,社区体育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社区体育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 不合理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社区体育中武术健身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 出一定发展性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本人对长春市武术健身在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 查研究与分析,力图寻找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新道路,为全民健身提供理论指导与 科学依据。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1 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概念还 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 的统一。武术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练习,经验的积累,历史的变迁,通过对武术本质的 5 不断深入研究, 逐步深入了解了某些特性,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武术的特性本质进行综合、 概括、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出武术的整体概念。 1.3.1.1 古代武术概念 武术最早出现在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注的文选中,意思是停止战争,提倡文教, 当时的武术泛指军事武术,多用于技击战争,并非现代社会的武术的概念。在民间武术 多以一招一世的单独动作体现,为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进行的内功和外功方面的训练, 还没有完整的动作套路,是单纯的的功夫体现。所以当时的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各种 内功和外功技击实战方法组成,为达到克敌制胜为宗旨,纯粹单一的功夫练习运动。 1.3.1.2 近代武术概念 近代社会发明了火药,出现了洋枪、炸弹。武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成为人们 战斗中唯一的武器,老一代的武术爱好者根据武术自身特点以及实战经验,总结归纳形 成自己门派的传统套路。 在近代社会历史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武术概念有一定的价值体 现,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所以当时武术的定义为:武术是以各种不同 的实战方法和传统的套路形式为主, 为达到保留继承古代独到的武术技术形成套路的运 动 60。50 年代,提出“武术既是技击”这种唯技击论也受到了批判。 1.3.1.3 现代武术的概念 现代学校体育逐步发展, 体育教材也随之出现。 1961 年首次出版的体育院校教材中 指出: “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民族)形式体育,它具 有强筋壮骨, 增进健康, 锻炼意志等作用, 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 ” 这次武术概念没有提及技击的观点。反映了人民批判“唯技击论”的认识。1991 年体育 教材中对武术概念论断为: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 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 ”2000 年高等体育院校的武术教材中将武术定义确定为: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育项目。 ”2005 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武术对武术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 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 项目” 。这几种高等学校教材在武术的概念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一些措辞用语上的 差别,2007 年武术概念中首次出现了“功法“的概念。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在层次构架 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内容交织,纵横相互关系组合起来,表现出我国武术文化的格局。 1.3.2 武术健身活动的概念武术健身活动的概念 武术运动经过历史的洗礼发展到现在,在形式、内容、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 展和壮大,按照门派、性质等分类形式都在体现武术的基本功能,辨别其本质价值,剖 析武术运动内在规律和所属技击间的内在联系。武术健身功能是武术运动基础价值功 能,而武术又都以技击攻防为主要手段,来体现他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传统文化和练习武术可以提高练习者的健身的体能增强攻防技击技术,同时 增加武术素养。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为依托给武术健身定义如下:以身心健康为其主 6 要价值追求,注重内外兼修的体育活动 【24】。武术健身活动适应了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要求,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武术健身活动是武术新时期发展的必经阶段, 是普及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居民通过社区武术健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 带给现代人的自豪感。 1.3.3 社区社区体育体育的概念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来源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著作 gemeinschaft und gemeinschaft ,后来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在英译滕尼斯著作时把 gemeinschaft 翻 译为 community。费孝通和燕京大学的一些学者在 20 世纪 30 年代时,在引入西方社会 学经典著作时把 community 译为“社区” 。基于本文的研究需要和对国内社区的理解, 社区是有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的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 体。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人口、地域、文化、组织结构。 社区体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整个社区居民为对象,以体育为载体,通过自制 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最终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区居民生活, 培养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目的的社区文化过程” 【19】。社区体育有以下 5 大特 点:活动时间主要是早晚、以离退休老年人为主、组织形式多样、场所非正规化、内容 与文化相结合。 7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长春市城市社区工作人员,武术活动指导者,参与武术健身的活动者以上三类 人群进行调查。 2.1.1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 以长春市行政区域划分绿园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南关区形成一级调查 层次,然后根据分层随即抽样的方法从各个区中随机抽样 4 个社区,以上 20 个社区形 成二级组织层次, 在每个社区选取两个工作人员两个武术指导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每份 问卷发放 40 份。在每个社区随机抽样 25 个武术活动参与者共计 500 人的大样本量。本 人共发放 500 份调查问卷,以确保调查的全面性。 2.1.2 样本分布样本分布(见表(见表 1) 表 1 样本分布情况 单位 发放(份) 回收(份) 有效 (份) 社区领导者 40 40 40 社区武术健身指导者 40 40 40 社区武术健身参与者 500 491 48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本 研 究 查 阅 中 国 学 术 期 刊 网 () 、 互 联 网 ( 、 ),以“武术健身”、“城市社区”、等为检索关键词,查到近几年的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武术健身、社区体育建设等相关文献,及体育专业报刊上发表 的相关消息和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综述文献,并查阅了与以上几门 学科相关的专著,使相关资料互为补充,然后,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 2.2.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的设计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相关于社区体育,武术健身等文献资料,并根据科研方法相关要 求,力求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现在长春市社区居民对武术锻炼的认识、锻炼时间、锻炼的 动机、锻炼需求以及健身地点等基本健身情况,以及武术健身相关要求和愿望,制定了 8 调查问卷。此问卷经过武术专业方向专家审定,并进行了小样本量的预期调查,并根据 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确定长春市武术建设基本情况调 查问卷 (见附件 1) 2.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的效度通常是指问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即问卷能够测量出其所预测量特性的 程度。咨询 6 位武术以及社区体育方面的专家,根据专家综合评定法,对问卷中的问题 进行逐一审核、论证经过多次修改以确保问卷问题的合理性。 表 2 问卷的可行性调查表 可 行 基本可行 不可行 专家人数 3 3 0 百分比 50% 50% 0 2.2.2.2 问卷的信度检验 信度主要是指问卷是否精准,信度分析涉及了问卷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目的是如何控制和减少随机误差。本问卷采用了再次测试的方法,对第一次随机抽样 过的部分人,留下了练习方式以及在相同地点等待的方式对 500 个大样本量中的 50 人 两周后进行了重新测试,以检验问卷调查的信度。以第一次测量结果为准,第二次测量 结果用以计算测量结果的相关关系。回答问卷后计算两次问卷材料的相关系数,进行显 著性检验,相关系数高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问卷具有可靠性。相关系数 r=0.86 并 且 p=0.21 此结果表明问卷具有可靠性和显著性意义。 2.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的发放时间为 2010 年 8 月中旬2010 年 10 月底,为保证问卷的质量和回收 率, 本人采取亲自发放以为委托学生帮助发放的方式完成。 两次发放问卷的总数达到 530 份,问卷的回收率达到 98%,剔除无效问卷 12 份,总体有效回收率 95%。 2.2.3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根据调查统计方法和统计学原理,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了常规数理统计,运用 spss13.0 和 excel2003 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和处理。 9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长春市社区居民参与武术健身活动基本情况 3.1.1 武术健身活动者参与的基本情况武术健身活动者参与的基本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黔南州瓮水街道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水投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劳务派遣综合办公室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江西招收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河南新乡市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2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化招聘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东航东航股份空保管理部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安全环保培训课件
- 2025标准租赁协议范本:简单住宅租赁合同
- 福州市安全培训公司课件
- 服装品牌授权协议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