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 城市色彩 (city colour)一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色 彩,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城市的色彩沉积了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如 果传统的色调被随意破坏,就相当于割断了城市历史的文脉。看不到城市的历史, 城市就显得很浮浅。城市建筑色彩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城 市居民的环境感受。城市景观色彩是城市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 景观色彩是大众化的一种美感形式,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心理学研究早 就注意到了色彩对于人类心理、情性的影响。城市景观色彩设计就是将色彩学原理 合理的运用到城市规划中,而产生的一门新的色彩规划研究学科。对城市景观色彩 的重视和研究是基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展开的。城市色 彩景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是使城市最终获得舒适、宜人、美观的人居环境的实践环 节,在未来的城市景观规划与建设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把城市景观色彩规划纳入 现行的城市规划中,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我们才能创造个性突出、生动 丰富的人居环境。每座城市的文明的发展程度,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在了城市建筑色 彩中。建设一座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永久性目标。建筑色彩的好 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色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是最重要的语言和因素。我们生存 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城市景观色彩也应是多姿多彩,而并非千楼一 面。人们感受和欣赏建筑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建筑的色彩。城市中建筑色彩的 设计与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色彩是设计者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所凭借的艺术手段之一,本课题从探寻 色彩的理论与景观实践之间联系出发,重在研究色彩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和重 要性问题;通过实例分析有意识的寻求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发展建设一体化的发 展模式,提出城市景观色彩改善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景观色彩;建筑色彩;色彩表情;色彩原理; summary the city is a inevitable outcome developed by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achievements. the urban colour appeared since people created the city, both of them have long history. if someone at random damage to the traditonal colour of the urban, it looks like cut off the cultural pulse of history. it is naive and facile for the urban if no one find the urban history. the urban colour formed the cities history. the urban colour design is a new colour plan and research subject which form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modern chromatology into urban plan. in 1960s, europe firstly appeared the new word “urban colour”. the urban with rapid development caused the colour confusion brought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the urban colou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ving condition. the colour is a form of universal aesthetic feeling and also a factor which can affect the liv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translation research, colours can affect the human psychology. the urban colou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urban landscape and will affect peoplesenvironmental feeling. the point of the implement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colour plan and design is make the city more comfortable and beautiful,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nstrution of urban landscape in the future. the actual urban plan should include the urban colour plan, take systematic, scientific and unified design, that we can creat special and lively living condition. the urban building always show the urban culture and image directly. we live in a colour world, so the urban should full of colours. when people enjoy the buliding, colour of the building firstly into their eyes. the design and coordination of building colour is so important. this subject will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and importance of colour i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look for the urban cultural feature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tion of traslation. key words: city landscape colour;city architectural colour;colour expression; colour principle; 引 言 1 引 言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是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地表达了城 市的总体印象及建筑的最终效果。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 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的体现了民族传统性、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在当今全球 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然而建筑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 可以不断的重复制造,而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建筑具有艺术性,艺术品是不能重复 的。各种不同的人、家庭,各种不同的的公共活动,各种不同功能的场所,都需要 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随着不同时代的变化,也要求建筑形态不断的更新。随着 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一栋一栋高楼的拔地而起,城市建 筑色彩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市色彩规划还缺乏科学的色彩规划知 识与经验,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的修养、缺少对城市建筑色彩的重视,导致当 前城市色彩混乱,缺失了城市的个性特色。对一个城市而言,建设一个色彩丰富、 和谐有序的美好家园,应突出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尽可能地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因此,在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时,在遵循一定的规则下,即便大 胆一点的用色,也不至破坏城市色彩的和谐。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 使它构成城市的底色,使文化色服从于自然色,这便是使城市建筑色彩和谐的捷径。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2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的概念 国内外城市色彩建设的经验表明,作为研究者应与应用者要想把握城市景观色 彩规划与控制的真谛,首先应该树立“城市” 、 “城市色彩” 、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 控制”的正确概念。在此理论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对“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予 以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城市”在美国传统辞典中,被界定为“都市人口、商业和文化的中心, 一个大规模和重要的城镇” 。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该词汇被界定的更为深入而 全面,即“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集中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1 “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 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 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 2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 指对城市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出的公共空间景观 色彩面貌的总和给予的一种全面而长远的色彩计划与决策。 3 1.2 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研究背景与目的 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意大利的都灵市就开始有规划的实行城市景观色彩建设, 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在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上取得了 有目共睹的成绩。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的形式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有出现,对城市控 制管理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引导城市设计方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日 本是亚洲最早做城市色彩规划的。色彩规划大多是作为一个专门项目规划出现,包 括规划和控制建筑色彩。国外很多城市科学有序的进行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使得许 多城市个性鲜明。城市景观色彩的规划与建设为城市带来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除 了做大城市的色彩建设,日本还善于把这种色彩规划变得更加有可操作性,有更强 的操作手段,同时还尽量的量化。日本通过调查研究城市各种环境的色彩基因,在 这个基础上形成城市建筑推荐色谱。同时,国外还建立了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城 市色彩建设理论学说。如法国色彩大师郎克罗关于城市色彩建设的“色彩地理学说” 1 吴东龙 设计东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其钧 城市设计,机械出版社,2008 3 阎树鑫 城市设计中的色彩引导 第一章 绪论 3 等,为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 步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日趋繁荣、对外交流的 频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客观世界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城 市色彩规划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国内以往就缺乏有关色彩方面的专项规划与 制度,导致了城市景观色彩环境的混乱,城市景观色彩的形成基本上处于自主随意 的状态,从而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城市色彩污染的加剧,直接 原因就是我们没能够很好的认识、 规划、 管理和应用色彩导致的结果。 总体说来, 我 国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与控制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比较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开 始于二零零零年在北京实施的 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 。 近年来, 杭州、武汉等城市先后推出了有关于城市景观色彩总体规划与控制的方法, 使上述 城市面貌能够得以改善。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城市色彩积淀着城市的历史。有些色彩是城市 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上海外滩建筑的铅灰色,则反映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 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反映着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无论 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 统,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像欧洲城市,如果光看它教堂,好像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但如果看民居的色调,无论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们能够一眼就辨析出来。即 使其外墙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却是历史的。因此,如果城市传统色调随意的被破 坏,就相当于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割断,暴露出一副苍白的面貌。这也正是中国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要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的 保持该城市的个性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而成,就成 为了城市文化的载体,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韵味。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古城, 为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传统色调,以体现历史文化的 真实性。城市原有风貌如果已经被破坏,首先应该考虑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 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的色调相和谐统一。 色彩专家指出,城市景观色彩规划和控制是发达国家对城市进行建设的一项很 重要的工作,政府邀请色彩专家对城市的景观色彩进行规划,制定色彩的规划指南, 从城市的整体色彩局部的颜色,甚至小到路灯、电话亭、垃圾桶都进行了色彩的规 划引导,从而使城市更加和谐美观。而在中国,目前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没有得到应 有的重视,这种忽视,致使我们城市的整体环境和每一座建筑之间缺乏和谐的美感。 由于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色彩自由的人们,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便成为一个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4 文明素养问题。今天,想给一座城市披上各种颜色的外衣,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就 行。但要城市色彩形成和谐的色调,却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领导、规划师及 业主都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一位美国建设师所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够 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确在时时刻刻体 现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座城市现代文明的水准。 ” 4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失控。许多超 大体量、超高层楼宇林立,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都给城市的形象造 成了难以补救的破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建筑从体量、高度、风格上保持一致。 但是,可以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尽量的在色彩方面获得和谐的统一性。因此,从 城市景观色彩的角度出发,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可以改变的城市色彩,规范新建 筑的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补因城市色彩规划失控,而被破坏的城市形象。 城市色彩展示着城市的形象,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特色,体现着城市文明的发 展程度。好的建筑色彩使人身心愉悦,有利于营造稳定、文明、和谐的工作生活环 境;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品位;对大众的审美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 人们对自己生存的城市产生荣誉感和责任感。而建筑色彩的不和谐、不准确则会造 成城市的环境污染,造成诸多负面的效果,引起人们心情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会 引发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 1.3 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城市中,色彩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城市色彩语言的表达,就是要以人为 本,传承城市历史文脉,通过对城市建筑色彩的分析与比较,做到区域和谐统一, 从而创造出个性突出、和谐统一、让人心情愉悦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一、城市景观色彩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景观色彩的运用历史悠久, 城市景观色彩本身就蕴含着城市的历史。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反映。 二、城市景观色彩在提高城市人文内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是形成城市整 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的研究很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国外很多城市给人以典雅、温馨,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这与其城市景观规划控制 直接相关。对城市的居民来说,色彩在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品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 用。 三、城市景观色彩有助于创建和谐的城市大景观。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是将 4 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一章 绪论 5 城市建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过度的色彩刺激容易造成人的审美疲劳,城市景观色 彩的整体印象混乱不堪,带给人不安定的感觉。 四、城市景观色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不合理的建筑规划带来的视觉冲突和 无序的状态。 1.4 城市景观色彩与建筑色彩 建筑是城市景观色彩最主要的载体。建筑色彩与城市景观色彩直接相联系,设 计师们塑造的外在视觉形象直接对市民产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行为和 心理反映。古今往来,构成一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建筑物。任何一座城市的构 成程序不外乎都是单体与单体的建筑组成街区,而街区与街区的连接则形成交通、 贸易、教育、文化等的中心地带“城市” 。尽管城市的物质对象不仅仅是由建 筑构成的,还包括其他的构成元素,诸如交通工具各种公共设施等,但是任何人都 不能够否认,建筑是城市存在最基本条件的事实。于是,在城市色彩规划与控制领 域一直存在着一种说法,只要把控了建筑的色彩,就等于把握了城市色彩的基调。 而目前国内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城市色彩讨论以及论著,也多集中在对城市建筑外观 色彩的建设上,而极少集中在城市环境的其他构成要素的探讨与研究上。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6 第二章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在城市中,建筑可以说是城市景观的一个缩影。建筑以一种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量,传达出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内涵,成为人类社会时代精神的印记。建筑是凝固 的音乐。 5它既有建筑物轮廓的变化,也包括外表面色彩的丰富性。一个建筑物外表 面色彩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它能否与传统的建筑物之间的色彩能否协调起 来。 2.1 建筑色彩的概念 建筑界言及的建筑色彩,主要是指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外观色彩的总和。其具体 是由建筑本身的墙体、门窗、屋顶,以及其他各种附属性构件,如输水管等匹配而 成。 2.1.1 建筑色彩的构成方式 建筑色彩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也可以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按照形态 来划分,有点型构成、线型构成、面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结合方式。 而按照特色来划分: 框架式构成,即对建筑的外观结构部位给予色彩装饰。例如,阿姆斯特丹、圣 彼得堡等城市建筑的色彩变化主要体现在腰线、窗框等都为统一的白色上。 区域式构成,即对建筑的某一局部予以特定的色彩装饰。通常这些颜色都是与 建筑主色调相对立,目的是为了强化建筑的某一功能。例如,法国的蓬皮杜文化中 心外部的扶梯、电梯、管线以及通风管都是通过颜色加以区别的,如空调是蓝色, 水是绿色,电源是黄色,而扶梯和电梯则是红色。 渐变式构成,即通过色彩的逐渐变化而获取建筑外观色彩装饰效果的构成形式。 这种色彩匹配构图,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韵律感,主要包括明度渐变、色彩渐变和 纯度渐变等形式。例如,朗科罗教授曾经为普罗旺斯的杜布勒堡的一片高级住宅区 所做的色彩设计最具代表性。朗科罗为该小区7座造型相同的建筑制定了由红色向红 褐色过渡的15种渐变色彩。每一座建筑在渐变色彩的选择和布局上各不相同,致使 它们成为了有机的整体,又各具其色彩个性,从而使人们对建筑外观色彩的艺术表 达形式有了新的认识。 个性化构成,即按照建筑师或者色彩设计师的审美意图而对建筑外观予以别具见地 5 徐岩 建筑群体设计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章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7 的色彩构成,如巴黎拉德方斯新区类似漂浮的云彩效果的色彩表现方式等均属此类。 2.1.2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功能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不同的文明都在城市的建筑中深深地烙上了它们的印记。城 市的文化与形象,最直接最鲜明的被体现在了其城市的建筑之中。而城市中建筑的色 彩规划与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色彩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情感功能:色彩表现气氛是建立在色彩表情基础上的,色彩传达感情最为直 接。色彩的表情往往与人们的心情相关。色彩的变化能够与人们内心各种复杂的感 受得到共鸣。因此,色彩使人们产生多种舒畅、愉悦的心情。 二是美感功能:用色彩作为装饰美化建筑的手段,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从 古就有的。传统建筑中, 宫殿等建筑集中体现了人类非凡的智慧。在那些令人遐想 的形体空间中,魅力无穷的还是色彩。色彩为建筑增添了难以言表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识别功能:色彩具有区分作用。由于有了色彩,我们可以很快的高效率的区 分外部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给以适当的区分,能够给人构成清晰的印象。建 筑色彩的差异也起着标识的作用,可以传达多种信息。 2.1.3 决定建筑色彩的因素 一、建筑物的性质: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物在建筑色彩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倾向; 二、技术条件(结构、材料) :建筑材料作为色彩的载体,色彩不能脱离材料, 在建筑处理色彩时应当使它与材料特性相统一 ;色彩的应用也影响着建筑的造型, 在建筑造型设计中色彩必须符合型体的要求,它只能加强造型而不能孤立的表现颜 色; 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传统历史文化及区域地理环境对建筑色彩的要求。 2.1.4 色彩表情与建筑色彩 “表情的特性是色彩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 6 就“表情”一词的本义来论,它是指通过人的面部变化反映出其内心的思想活 动和情感状态。如喜、怒、哀、乐,等等。 7然而在色彩心理学中,它是指借助同视 显示,因各自色彩感受对象的特点不同而诱发出来的色彩表情也是各具意味。 俄国画家兼教育家康定斯基说过: “即使不画出某种色彩的形状,也能创造出有 6 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 张冬雨 建筑色彩构成与应用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8 意义的真实来。 ” 8被称为瑞士现代建筑旗手的建筑家勒柯布西耶说过: “色彩不是用 来描述什么的,而是用来唤起某种感觉的。 ”上述观点说明,色彩拥有独特的认知价 值和实用功能。 历史表明,在特定历史、文化、功能、地域等因素形成的特定城市色彩表情, 其往往能够成为一个民族的,一个城市的,乃至一个国家的符号标识,并折射出其 独特的情感取向及美学见解。因此,精心寻找与打造一个有个性的城市,色彩表情 就显得意义深远。不同背景下呈现出的各具特色的城市色彩表情实例,则是引导国 内今后制定科学合理,并且能够经得住历史的考量的城市色彩表情的重要参照及其 设计灵感源泉。通过学习城市色彩表情,让我们城市建设者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 符合特定城市功能。地理、文化、历史、经济等特点的城市色彩表情新经典。 红色:积极、扩张、外向、吉祥、喜庆的象征。被文化学者认为是人类所运用 最古老的色彩。高纯度的红色品质是最纯粹、个性最鲜明的三原色之一,并为色环 中绿色的补偿色之一。红色对人眼刺激效用最显著,最容易引人注目,同时,也能 够使人产生感情共鸣。人类早期赋予红色象征意义的经验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血 与火。中国将红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大面积的用红色装饰建筑始于周代,该做法 一直延续到唐代。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日本一些庙宇也是应用红色进行装修。 如位于日本广岛的严岛社。(图)红色的应用将该社衬托的更加庄严华丽, 气度不凡。 (图 日本严岛社) 黄色:轻薄、冷淡、矜持、自信、高贵、权势的象征。在色相中黄色是三原色 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中,黄色始终如一的被尊奉为高贵而神圣的正色。按照 史学家的观点,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开始,黄色将正式规定为皇帝的御用专属 8 杨晓 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第二章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9 色彩。例如黄色琉璃金色瑞兽构成的故宫,有力的烘托出了皇帝作为万民之上的身 份。(图) (图 北京故宫) 绿色:活力、生命、年轻的象征。适合运动场所建筑的色彩选择。当高纯度的 黄色中混加了蓝色成分时,便会呈现出由黄味绿再到蓝味绿的层次。在可见光谱中, 正绿色光波恰居中央位置,其明视度不高,刺激性适中,故此无论对人的生理作用 还是影响均显得较为平静、温和。由于人类诞生在绿色的摇篮里,成长于绿色植被 环抱的大自然中,所以对绿色的观察、亲情和感悟也最为久远而深沉。在一般意义 上,纯正的绿色蕴含着和平、生命、青春、希望、放松、舒适、安逸、富饶、公正、 平凡等表情契因。在所有绿色的涵义中,被使用最广泛的词汇语境是“和平”、 “安 全”。 紫色:冷却的红色。高贵、庄重、梦幻、傲慢、优雅的象征。适合高级购物场 所建筑的色彩选择 。在高纯度的红色中加入蓝色的成分,导致正紫色出现时,其颜 色颜色有些近乎于紫罗兰等色彩感觉。在色相环中紫色属于冷调区的颜色。而在可 见光谱中,紫色波长最短,故而其明度和注目性最为虚弱。紫色的这种物理与生理 特性,通常把人们的思维活动引导到一种深沉庄重的精神或者情感境界之中。 白色:神圣、纯洁、无私、光明、坦率的象征。是适合婚纱影楼的烂漫色彩。 从光的性质来说,白色是光谱中全部色彩的总和。故在光学理论中有“全光色”或 “复合光”之称,同时也被认为是“万色之源”的颜色。白色固有的像雪一样的一 尘不染的品质,也使得人们能从中得到空虚、飘渺的思想启迪。 橙色:快乐、华丽、辉煌的象征。适合餐饮场所色彩的选择。在高纯度的红色 中加入适当的黄色而“改头换面”为富丽堂皇的橙色时,这也意味着橙色成为暖色 中的一员。该颜色近似于橙子表面的色彩。橙色像红色一样,具有使人血液循环加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10 快,肌肉机能加强的特性,以及蓄积了无穷能量的颜色。歌德的色彩论中,认为橙 色对感情具有无比的影响力。如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 (图) (图 斯德哥尔摩) 蓝色:心旷神怡的蓝色最适合能够让人轻松愉快的娱乐场所,如影剧院等。它 的色质富有既纯正又高贵的视觉感染力。由于高远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均是以蓝色 的面貌展现的,人类自身也是从远古的海洋生物逐渐演化而来的,所以古今中外的 人们便对这种亲近而遥远的颜色产生过无限的幻想与憧憬,就此也引发出不胜枚举 的色彩想象与色彩理念,于是蓝色也就有了千变万化的“表情” 。 黑色:多呈现出力量、严肃。永恒、神秘、高贵、意志、哀悼的象征。就光学 与生理学角度而言,黑色既无光时让人产生一种视觉反映,与白色一起属于光谱两 端的颜色。在有光条件下,黑色是吸收大部分色光的结晶,因而其明视度和注目性 较差。拒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黑色对人的压迫心理影响使其他视觉感知的任何颜色 都会显得“相形见浊” 。 2.1.5 历史上的建筑色彩 五光十色自然界孕育出了生命,造就了人类。人类在这样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中逐步认识了色彩,并发展到有意识地运用色彩于生活之中。早在原始社会,先人 们就会收集彩色石子、贝壳、羽毛之类来打扮自己。有了房屋之后,先人们用掌握 的色彩知识来美化、装饰其居所,并且很早以前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绘画说 来就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晚期洞穴中的狩猎绘画,尽管那时绘画并不是为了美化环境, 而是一种法术性的狩猎模仿活动的记录,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其形体与色彩的把握 程度。我国西汉时期的萧何曾说过, “非壮丽无以重威” ,已经知道富丽堂皇的宫殿 是显示皇家气派和威风必不可少的。我国传统建筑色彩之丰富,运用娴熟,堪称世 界一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筑色彩的应用就达到了程式化的程度,用以“明贵 第二章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11 贱,辨等级” 。那时,帝王房屋的柱子规定用红色,诸侯只能用黑色,其他官员则用 黄色。唐代已经出现了色彩鲜明的壁画和镶嵌漆画。驰名海内外的“唐三彩”釉陶 用色大胆,对比色黄、蓝、红、绿色搭配趋于成熟。我国传统建筑环境中,常以红、 青绿、赭褐等色作为基本装饰色,表现一种华贵、亮丽之美。取得如此辉煌的效果, 实属油漆之功。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要想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油漆可能是最简 单、最有效的方法,既达到防潮、防晒、防虫蛀的目的,又能起到美化、建筑装饰 之作用。长此以往,实践出真知,工匠们运用色彩水平大大提高了。 建筑色彩不只局限于单一的房屋或者实体某部位,而是扩展到了室内外建筑环 境诸多要素之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作用。我国传统建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南方居民的白墙灰瓦,隐现于青山绿水之中显得分外清雅、洁丽;而北方多风 沙,天空也是灰暗的,故建筑尤其是民居的色彩相对沉稳些,在装饰用色上较浓艳 刺激。我们先人的经验表明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很大,在运用大面积的重彩时非常的 谨慎。 西方建筑也是如此,中世纪的哥特教堂,柱间墙面均用彩色玻璃填充,把这上 帝神秘之所渲染得似天上人间,令人向往,加强了教堂的功能作用。图() 当然,精神追求能否实现,还是要以物质技术条件作为前提的。追溯历史,我们不 难发现,正是因为有了琉璃砖,西方古代巴比伦城墙才会变得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我们中国正式发展了油漆技术才使得皇宫别院满屋生辉、富丽堂皇。抖落历史的尘 沙,建筑色彩方面的成功经验定会为我们多彩的未来建筑提供有益的启示。 (图 哥特教堂彩色玻璃) 2.1.6 建筑色彩的文化意义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12 城市的传统色彩积淀着城市的历史,直接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 是建筑群体色彩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在建筑色彩充分体现现 代化的气息同时,也应该借鉴历史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色彩风格。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环境,在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在建筑上,其 风格、色彩也是不同的。例如西安将城市色彩定位成以灰色、土黄色和赭石色为主 色调的色彩体系。庄重古朴,富有关中古都的特色,体现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苏州民居以粉墙黛瓦为特点,富有典型的江南特色。白墙、青瓦配上绿色环境,构成 冷色调,减少炎热所带来的烦恼;北方民居则多以红瓦、砖墙直接构成暖色调,可在心 理上驱除一些寒意。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多使用石材和深沉晦暗的色彩,反映了这一 时期宗教的神秘力量。而紫禁城的红色宫墙则代表了中央集权。 在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日益明显的今天,地域文化的保护成为人们越来越关 注的话题。中国幅员广阔,文化丰富,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的 影响,许多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色彩。在 建筑群体设计中,应尊重并借鉴和发扬地域性色彩特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使建 筑群体完全融于城市环境中。 建筑群体是城市景观中最为显眼的主体部分,它的色彩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 了城市色彩的美丑。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必然需要一个协调的建筑色彩关系为 前提。在建筑群色彩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彩的调和、对比等原理,使建筑色彩统 一而富有变化。还要考虑到对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尊重,延续历史文脉、体 现地域文化,使建筑色彩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优美人居环境。 2.2 城市建筑色彩选用搭配色谱 2.2.1 建筑色彩分类 城市建筑色彩根据面积和部位的不同,分为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三类。 城市建筑色彩选用色彩搭配主要指建筑的主色调和辅色调搭配所产生的建筑色彩整 体视觉效果。 一、城市建筑主色调:占建筑的大面积外表面的部分,能真实的反映建筑的功 能、体量、形式和材质特征。 二、城市建筑辅色调:用色面积应小于主色,起到有力地衬托主色调的配色作 用,使主体建筑与建筑环境成为有秩序、有层次的色彩环境。 三、城市建筑点缀色:主要运用在建筑物风格形象需要强调的部分。 第二章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13 2.2.2 建筑色彩的对比搭配 建筑色彩的对比搭配 一、色彩 色彩三要素色相(hue) 、明度(value)、彩度(chrome) 色相:各种色彩的不同面貌。它通常是与光谱中一定长波的色光反射有关,习 惯上以红橙黄绿蓝紫标准6色或根据不同的研究体系以更多些的10色、12色、24色甚 至100色的连续色环来表示。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一般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不同色相会有不同明度, 如标准色中黄色最亮,明度最高,紫最低。二是指同一颜色在受光后由于向背的不 同,或者是加黑加白调色后的明暗深浅变化,如红色的暗红、深红、浅红、粉红等。 彩度:又叫纯度、艳度,也就是色彩纯净和鲜艳的程度。三棱镜折射出的光色, 即色环上的色,没有一丝杂色的混入,其彩度最高,若混入白色或黑色,彩度就下 降了,至于数色相混,其变为间色和复色的过程,彩度也是递减的,它们再混入以 黑白,彩度当然更低。 彩度高低与色相、明度一样,无褒贬之分,只看应用场合的需要。建筑色彩应用 中,大面积的墙面等处,多半会以低彩度、高明度的姿态出现,以避免高彩度色彩 的过于刺激夺目,但装饰性特别是广告宣传性的色彩追求就是恰恰相反,要的正是 视觉刺激,高彩度色应用就屡见不鲜了。 二、建筑色彩的对比(图2) 色相对比:通过类似色调间的对比协调,强调建 筑的统一色彩因素,体现建筑整体、稳重的色彩效果。 明度对比:通过色彩明度的高中调、高短调、和 中短调对比搭配,体现建筑的明亮、轻快的色彩效果。 彩度对比:通过色彩彩度的低强、低弱和中弱对 比,强调建筑的明媚 三、建筑色彩的调和搭配(图2-) 高明度调和:通过色彩的高明度、低彩度的变化 调和,强调建筑的优雅、浪漫的色彩效果。 近似色调和:通过近似色调间的协调配合,强调建筑的含蓄、飘逸的色彩效果。 对比色调和:通过两种明度、彩度接近的色调间的搭配,强调建筑的华丽、活 泼的色彩效果。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14 (图2-) 第三章 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现状实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15 第三章 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现状实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3.1 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现状分析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促动下,中国目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建筑业发展速度最快, 并且是建筑数量最大的国家。据报道,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建筑工量就达到 1800 万平 方米。这一建筑建设总量相当于欧洲一年的数量。要使每年如此庞大规模的建筑物 色彩能够纳入一个科学、良性的发展轨道,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就显得 极为重要。当前,一些城市规划设计者不讲究艺术规则,把城市涂抹得花花绿绿, 严重污染了人文环境。而且许多城市一味模仿,千城一面,失去了城市的个性和历 史文化内涵,近年来,国内建筑色彩出现混乱的现象,一方面是与“城市霸权主义” 相关联,另一方面是与国内建筑教育领域对色彩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有关。而后者 是直接导致建筑设计师整体色彩感觉与设计能力普遍薄弱的重要因素。色彩素养的 不高也直接影响了这些建筑设计师准确而科学的选择与应用色彩。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筑色彩个性缺失。中国的城市本身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的, “十里不 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地方文化百花齐放的最好说明。整个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 西,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各地居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 造出了独特的建筑和居住环境,如广州是“花都” 、哈尔滨是“东方莫斯科” 、大连 是“北方香港” 、苏州是“东方威尼斯” ,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城市影响的社会,同 时也是城市个性的要素特征。这种“共性感知”把一个城市最具有代表性、最主要 的特色意向刻画出来,突出了城市形象的主题。但是,城市的地方性特征正受到全 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趋同浪潮的冲击,许多城市模仿欧美建筑形式,盲目追求西 洋化,并以此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建筑景观,或作为旅游景区和“现代城市”的典 范。优秀的地方文化传统正在消失。使得许多城市因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光泽。 其次是建筑色彩缺乏整体感。近年,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更多把注意力集 中在中心城市定位上,忽视了建筑色彩的地方特色和建筑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使人 们对城市产生了混乱的感觉。 第三,建筑色彩缺乏了艺术的创意,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品位。建筑设计是城市 景观设计组成的一部分,与建筑艺术密不可分。当前城市设计者常常不根据建筑的 功能性质、环境条件表达的艺术气氛就进行建筑色彩的设计,导致很多城市的建筑 色彩缺乏了艺术的创意。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16 第四,建筑色彩与城市形象没有实现成功对接。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 是城市景观的一个缩影。只要提及到北京,我们便会想到在灰色平房的映衬下,金 碧辉煌的故宫;而一些城市为追求城市景观的观赏性去营造不切实际的高层建筑群、 构筑物、广场、城市雕塑等人工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分离、脱节,导致了建筑色彩 不能与城市形象交汇融合,最终使城市的形象退化。 城市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公共建筑拔地而起,致使城市现代化。然而, 公共建筑形式的日新月异,色彩也有了缺点。在城市中,公共建筑为了引人注目, 在体量上显示高大,在立面注重装饰。基于功能要求因而色彩刻意独特、与众不同。 立面色彩采用色相偏淡、明度偏高、彩度偏低。近看明亮清新,远看在空气中一片 灰白。显现不出建筑的色彩效果。相邻的公共建筑色彩互不照顾,导致脱离环境色 彩。大型公共建筑本身的玻璃幕墙与实墙面的色彩互不协调,表现出生硬、奇特的 面貌。居住小区近年由于危房改建,大量建造商品住宅,以致居住小区迅速发展, 在短期内住宅组团拔地而起,其结果呈现出楼群高密度,立面形式大同小异,在色 彩方面常出现以下缺点:单幢住宅色彩与环境色彩不协调;住宅建筑色彩与配套建 筑色彩不协调;塔式住宅色彩与多层住宅色彩不协调;单幢住宅本体色彩与各细部 在色相或彩度上不协调;沿街住宅色彩不协调。 城市有特色才有魅力。受到众人青睐的城市,大都是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的城 市。城市有特色才有品质。因为只有城市的各个要素都达到很高水平,才能凝聚为 城市特色。城市有特色才有凝聚力。有特色的城市,坚持了以人为本理念,使广大 市民对城市有认同感、归属感。城市有特色才有活力。有特色的城市,是优势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3.2 太原市建筑色彩实例分析(以柳巷建筑色彩为例)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是山西省的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 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 重化工城市,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现在,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 建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高饱和度颜色或 超低明度颜色作为主体色, 与周围建筑及环境很难协调。另一方面, 在某些地区, 如一些工业区及旧居住区, 建筑色彩单调呆板, 墙面色彩褪色且破损严重,整体境 第三章 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现状实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17 缺乏生气, 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柳巷作为太原市商业网点集中的地区,交通方便、人口众多,以全市性大 型综合性商店为核心,由上百家专业性或综合性商业企业组成。商品种类齐全, 特别是中档商品和名优特种商品的品种多,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向 消费者提供最充分的商品选择余地。商业城市中的著名商业区,在商业职能上 的特殊性,使它在本市或外来消费心理上占有特殊地位,不仅有商业意义,也 有旅游观光意义。柳巷历史最悠久、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与记忆。研究其建筑色彩 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显示,柳巷整体建筑风格和色彩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 感觉到审美疲劳。大多都为淡黄、灰色外墙,以装饰以蓝色的玻璃幕墙。整个商业 区的建筑色彩缺失了自身的特色,没有根据自身的功能性质选择其色彩。 (图-1、 -2) 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性大致可分为:影剧院、运动商城、高级购物场所、影 楼、饭店等。这些建筑只观其外观无法很快的识别该建筑的功能性,只能通过广告 标识来识别。 图3-1 图3-2 在柳巷商业区中现存有相当数量的古建筑。有的已经破旧,同时又不断新建大 量现代建筑。两者在形式上和色彩上迥不相同。部分古建筑的改建为保留原有的特 色致使与周围的现代建筑不协调。由于周围环境年久演变,以致造成杂乱无章的现 状,不能凸显出其自身美观的形式和色彩。例如:六味斋与老乡村这两家有着百年 历史老字号的商店,其外观保留了原有的灰砖红柱的古建筑风格,在整个充满现代 都市气息的商业区显得有些独树一帜。 (图-3,-4)周边的现代建筑在色彩装饰 上也没考虑与这些古建筑相协调。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与控制太原市建筑色彩分析 18 图3-3 图3-4 柳巷作为商业区,宜采用新型的材料,多用高明度、低彩度的冷色或暖色,色 彩处理技法重视形式的直观、简洁新颖;高层商业建筑的立面色彩分为两部分,一 部分是中性色或者高明度,低彩度的暖色或者冷色,另一部分是大面积的玻璃窗或 者玻璃幕墙的色彩,两者构成对比,裙墙立面色彩多为低明度中等彩度的暖色,而 且光影效果要显著,与商业建筑色彩构成对比;步行街应该体现文脉性和精神文明 建设的需要,创造安逸的气氛。 浓重色彩冷暖搭配 略带暖灰调子搭配 东京新宿步行街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上海南京路 第三章 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现状实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19 3.3 国内城市对建筑色彩的理解误区 认为对于色彩的选用,要以某些特定颜色为主,甚至对色彩有所偏爱,比如认为 滨海建筑就要以海洋色或其相近色、对比色为主。其实,色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即使黑色这种主观认为最沉重的颜色,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产生轻巧明快。 认为建筑色彩控制就是确定单一的色调,实际上建筑色彩控制的是主色调而不 是单色调,也不强求协调,而是整个色彩体系(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要用的 恰当。相反,也有不少观点认为色调越丰富越好。而实际上,色彩的失控和泛滥很 可能会造成环境的视觉污染,失去了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还有,把建筑色彩的问题看成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实际上建筑色彩也包含了文 化等非技术因素,不能忽略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的特殊影响。 3.4 建筑色彩设计的改进原则及措施 建筑色彩设计要有艺术创意。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也可烘托和突 出不同的气氛。 3.4.1 改进原则 首先,要编制城市色彩改善规划,其中要体现城市功能、突出城市性质、风格 及特色,全面考虑城市内各区域色彩的改善布局。 其次,在编制城市色彩改善规划时,对建筑物本身、邻近建筑物及构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