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悬鱼作为一种在建筑屋顶出现的特有的小装饰构件,其精雕细刻的手法和丰富 多彩的表现形式在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装饰作用。悬鱼装饰构件因其地理位置的 不同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其带有浓重的本土文化特色。它以中国传统的建筑视觉 符号出现在屋顶的搏风板下,具有实用、装饰、寓意三大功能。悬鱼主要集中在我 国中原、 三晋、 浙闽和西南四大地域, 其中三晋地域最具代表性的为山西建筑悬鱼。 本文将从悬鱼的基本概述、文化内涵及悬鱼装饰的分类进行介绍,从而引出对 山西建筑悬鱼的特色研究,进而为后面更新、更全面的介绍山西悬鱼做了铺垫。通 过研究发现,山西建筑悬鱼具有题材表现丰富、材质表现多样、装饰风格独特的特 点。在文章的后两部分着重对山西建筑悬鱼进行细化研究,以地域分布状况及其在 建筑装饰中的艺用和山西建筑悬鱼艺术特色探究为重点,对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 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提出山西建筑悬鱼给我们的启示。在当今社会, 作为一名设计爱好者,我们一方面应致力于保护古文化传统建筑,另一方面应把像 悬鱼这样的传统装饰符号带到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艺术中去,更好的在设计专业上 体现这些人们快要忽略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装饰构件,做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作 品,从而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山西建筑悬鱼,传承山西文化。 关键词:山西建筑;悬鱼;艺术特色 ii abstract xuan yu is a kind of slightly and unique decorates component which appears in the construction roof, it plays a pivotal decoration role because of its great care technique and richly colorful manifestation. because xuan yu has uniqu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it manifest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native place culture. a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 construction vision mark that appears under the roof gable board, it has three big functions which are practical, decoration and implication. xuan yu mostly lies in four big regions of yellow river, three-jin, zhemin and southwest, and what most representive is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in the three-jin region.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xuan yu from its basic outlin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ecor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raws out the research of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s characteristic, thus leads to the later shanxi xuan yu s new and all-round introduction. by the research, we find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has characteristic of rich performance, diversify material quality and unique decoration style. in the latter two parts of article, we emphatically research the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more meticulous. we let the region distribution condition,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s skill and artistic feature of shanxi hanging as key, thus we have very deep understanding in artistic feature of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and further propose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inspires us. in present society, as a design amateur, we should protect the ancient and traditional civilized construction, meanwhile we should use research on these traditional decoration mark as shanxi xuan yu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art, and better manifests the regio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which the people soon neglect in the design specialty, then make the native characteristic work,thus lets the people comprehensively know shanxi constructive xuan yu, and inheriting the shanxi culture. key words: shanxi construction;xuan yu; art features 承诺书 41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2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 言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建筑中的成就更是令世人所惊叹。经典的建筑可以体现出 一个国家的文化,展示出民族的魅力。我国古建筑数量虽多,但带有悬鱼构件的建 筑并不多见,同时悬鱼的出现在不同地方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悬鱼” 作为小小的装饰构件,是中国传统建筑符号,是一个标志性的装饰语 言元素。如此具有特色的建筑构件,一直以来却很少被学者或研究人员所关注。而 独具特色的山西建筑悬鱼也被专家们所忽略。本文通过研究山西悬鱼的基本概况, 探索我省悬鱼的艺术特色,从而丰富悬鱼的艺术理论研究。 在传统建筑中,悬鱼在整个建筑装饰风格中不占主要的地位,但正是因为它的 丰富多彩、别出心裁、雕刻精细的装饰特点,才使我们的屋顶建筑更加活泼。目前, 悬鱼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三晋地区、浙闽和西南地区。在这四大区域中,山西建 筑中的悬鱼独具特色,具有“年代久远” 、 “材料丰富” 、 “分布地域较广”等特点。 同时,山西建筑中的悬鱼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本文通过对山西建筑悬鱼的深入研究,分析这种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魅力,指 出它不仅是三晋地区建筑设计的精华,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本土哲学思想和文化内 涵。同时,通过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悬鱼的艺术理论,探索建筑中悬鱼设计的工 艺手法和思想理念,给予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新的设想,力图为当地建筑装饰设计开 辟新的创作之路。 研究方法 “悬鱼”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构件,因其具有能够加强山墙处搏风板整体 性的特殊功用以及精雕细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纹,才使得整个建筑变得生动,带 有趣味性,自然却不做作,精美却不奢靡。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探索出山西建筑悬 鱼的艺术特色,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使用了归纳法、例证法、实践法等 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 从搜集资料到不断地扩充资料, 再到对许多古建筑的了解, 从时间、 空间中进行归纳研究,从而为山西建筑中的悬鱼的探索提供了精确有力的论证。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2 (2)例证法。在文章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山西建筑中的悬鱼的地域分布,从时间、 空间进行举例说明,总结其艺术特征,全面直观地对山西建筑中的悬鱼进行介绍。 (3)实地考察法。对山西建筑中的悬鱼的探索,主要是以太原地区为主,笔者 几乎都实地考察、记录,采集相关实际图片和现场资料,进行直观归纳,使得本土 特色悬鱼的研究更明确,说服力强。 (4)专家访谈。通过走访不同地方的悬鱼,了解不同的建筑文化,与当地寺庙 管理员,以及百姓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使得悬鱼研究更加完善。 国内外研究动态 由于悬鱼在我国地域分布的原因,研究人员较少,目前对于悬鱼研究的人员主 要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教授刘淑婷,她主要研究浙江泰顺的古居民悬鱼,并在 2004 年发表了浙江泰顺古民居悬鱼装饰探究,在 2005 年发表古民居悬鱼装饰 部件之当代启示,在 07 年出版了中国传统建筑悬鱼装饰艺术一书。但是,对 其他地方的悬鱼研究还并不完善。 悬鱼起源于中国,从南宋元初随佛教传入日本,现在日本的装饰建筑有许多的 宋式悬鱼造型,其纹样与我国的营造法式中的样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经过不 断演变,日本把中国称为“惹草”的部件称为“鳍”,样式丰富多彩,体现日本特 色装饰语言,也成为日本建筑的标志性符号。而在韩国的部分地区也可以看到悬鱼, 那里的悬鱼直接贴在天花板上。 由于人们对于悬鱼装饰的渐渐关注,许多大量仿古建筑中也有了悬鱼的影子。 如:浙江泰顺古廊桥、云南丽江大研古镇、山西榆次老城、太原新建仿古建筑、晋 城皇城相府等。由此可见,悬鱼装饰作为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正在慢慢引起建筑装 饰和室内设计人员的关注与思考。 第一章 悬鱼的基本概述 3 第一章 悬鱼的基本概述 虽然悬鱼在古建筑中并不能起到构成建筑的整体作用,但它以一种特有的形式 装扮着建筑,使建筑变得亲切而纯朴。高尚的人文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都被这小 小的悬鱼表现出来。那么,悬鱼到底是什么样的装饰构件,它又能够带给我们怎样 的特色?本部分通过初谈悬鱼的概念、由来、地域特征、功能和材料工艺等,使大 家对悬鱼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1.1 建筑屋顶的形式 在谈悬鱼概念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形式。我国建筑外 观史称“三段式”,由屋顶、墙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屋顶极大的丰富了建筑物的 外观和造型,并处于重要地位。常见的屋顶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硬 山顶、悬山顶、平顶、卷棚顶等。以下介绍较常见的几种殿顶,有助于我们对悬鱼 的了解更为全面。 庑殿顶俗称“五脊殿”,分为单檐庑殿顶和重檐庑殿顶。两种屋顶上半部分相 同,都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而重檐庑殿顶则是清 代殿顶中最高的等级,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 歇山顶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称为九脊 殿。歇山顶的山尖部分称为“小红山”,上常有搏风板、悬鱼、惹草等装饰物。歇 山顶分为尖山式和卷棚式两种形式,有单檐歇山顶和重檐歇山顶。 硬山顶为两坡顶的一种,屋面不悬出山墙,硬山的山墙不露出木檩。北方民 居、徽派民居和岭南建筑大多为硬山顶。 悬山顶在规格上仅次于九脊殿,木檩露出山墙外,即所谓“出俏”,钉以搏 风板。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规格上仅次于庑殿和歇山。硬山顶和悬山顶都是两 坡顶,二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山墙是否露出木檩。硬山可以防火,悬山可以防雨。 攒尖顶特点则是无论几个坡面,最后“攒”在一起,交汇于一处顶尖。 1.2 悬鱼的概念及由来 悬鱼作为屋顶中的装饰构件,与屋顶上的搏风板有着特殊联系,以上屋顶的介 绍使悬鱼的概念及由来介绍更加易懂。 1.2.1 悬鱼的概念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4 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对悬鱼曾有记载:“凡垂鱼,施之于屋山搏风板 合尖之下;惹草施之于搏风板之下,搏水之外。” 1这便指出了悬鱼的位置。因此, 我们概括出悬鱼是主要用于悬山和歇山屋顶之悬垂于搏风板正中之下具有加强搏风 板整体强度并具有装饰纹样的悬垂物。 1.2.2 悬鱼的由来 说到由来,有则后汉书羊续传的典故。讲的是东汉汉灵帝年间著名的廉 洁官吏羊续。他任南阳太守时,“送礼”之风甚盛,便决心刹住此风。有次下属送给 他生鱼,他再三拒绝不成,便收下来悬挂在屋檐下晒成臭干。后来有人又送鱼给他, 他把上次悬挂的鱼给这人看,提醒他以后不要再送。这样,“送礼”之风便由此收 敛。“悬鱼”一词也成了官吏廉洁的代名词。“清身太守旧悬鱼,家家户户挂悬鱼” 的诗句便广泛流传开来。“悬鱼”一词的出现,应该是鱼形悬垂于屋檐搏风板下而 得之。 那么,悬鱼为何悬垂于搏风板正下方?搏风板与悬鱼的关系如何?通过分析, 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悬鱼的出现不仅仅是悬垂于搏风板之下代表清正廉洁的寓意,还 有保护搏风板的作用。搏风板是常用于悬山或歇山建筑沿屋檐而设的长条形板子, 长板每步架为一段,每段长同该步架椽子长,宽为 6-7 椽径,是建筑屋顶椽头上所 订的板子,整天与风、雪、雨、露搏斗。为了保护搏风板,并找到一个可以适合在 此的装饰构件,悬鱼便出现了。它可以加固搏风板的力度,起到牵拉固定作用,也 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在高贵的建筑物中,搏风板是很宽大的,有的也有和建筑相 统一带有变化的曲线形。一般说来,制作搏风板的材料和悬鱼的材料相同,风格统 一,和屋顶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搏风板之下,除正中有悬鱼外,在其两边顺坡排列的较小的三角形云纹装饰 则称为“惹草”。 悬鱼多出现在寺庙、民用建筑、祠堂等建筑上,在宫廷建筑或重要的佛殿中几 乎看不到此类装饰。 1.3 悬鱼的地域文化特征 悬鱼装饰构件的表现形式及使用的差异,主要与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筑屋顶的形 式、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有关。悬鱼主要出现在三晋、中原、浙闽、西南地区,因 地域文化不同,悬鱼呈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地域特色。 1 李诫营造法式卷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第一章 悬鱼的基本概述 5 1.3.1 三晋地域悬鱼的文化特征 从小生长在三晋这片土地上,对三晋文化的体会极其深刻。三晋文化有着最具 特色的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遐迩的古刹,造型精美的石雕艺术,以及 山西特有的大院文化,彩塑壁画多姿多彩的出现在艺术精美的古代建筑墙壁上。而 悬鱼的出现则正是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以其看似单一但独特的特色影响 着周围的其他装饰构件、影响着建筑、影响着文化。悬鱼在三晋地区的寺庙几 乎都有出现,但是普通居民建筑是极少使用悬鱼的,因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 平,屋顶曲线平缓,所以悬鱼的出现比不上浙闽地区。普通居民建筑使用悬鱼的典 型是山西晋中一带的大院, 大院砖墙的砖雕悬鱼以高浮雕云纹形式出现, 通常用 “山 花”这个代名词来表示, “山花”是运用在硬山墙上装饰的浮雕,图案多用对称均衡 的形式法则,带有瑞云、花果、狮头等图案,给予我们祈福、平安等寓意,可以算 是三晋地区一大特色。就这样,悬鱼根据所建造的屋顶进行不断的材料运用和表现 特殊装饰的材质,给三晋地区带来特有的地域文化,给人以北方的朴实、简洁之美。 1.3.2 中原地域悬鱼的文化特征 悬鱼最早使用是在中原地区,而后转入南方并向西南方向发展。由于历史上的 原因,中原地区的悬鱼大都出现在等级较高的建筑群中。现今,我们所指中原地区 一般是指河南及其附近地区。中原地带的文化层次都较高,加之儒教、道教、佛教 的兴起,聚散于中原地带,悬鱼的装饰也多以传统如意纹为主,风格精致、细腻。 我们可以把三晋地区与中原地区概括为北方地区,细细探究,在北方地区民居 中是极少使用悬鱼的,而在著名的寺庙上几乎可以很容易找到悬鱼的影子,造型上 大都为传统卷云或者是近似传统卷云样式。在纹饰中也多为鱼形、双钱等如意造型, 一般都比较宽扁,很少出现浙闽地区透雕的效果。 1.3.3 浙闽地域悬鱼的文化特征 浙闽地域,是指现今江苏的南部、上海和浙江的东南部。此处文化与中原三晋 文化比起,显出特有的气质与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悬鱼作为传递人们美好祝福的 装饰构件,在这一地区表现较为多样,与全国各地比较,造型、雕刻题材也较丰富。 南方民居多有悬山,挑出较多,有遮阳防雨作用。民居、祠堂、廊桥上到处都 有悬鱼的出现。基本形式有直线和弧线两种,大都在悬鱼上边刻有“水”,下边雕刻 “鱼”的形象,头与尾相环构成一个圆,也有刻“壬” 、 “癸”等字,表达了祈水乐 民的寓意。而环形双鱼的经典图案,象征交合繁衍。此地域的悬鱼大都使用木材本 色,没有彩绘,但雕刻精美,雕刻手法多样。浙闽地区的悬鱼以其独有的特色向世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6 人们展示出南方特有的文化气息。从建筑外观造型来看,悬鱼从立面到细部装饰的 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不由的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为什么南方 所见到的悬鱼造型大都为细长条,而北方的悬鱼造型则大都宽扁。这也许与南方居 民对鱼太熟悉有关,匠人们大都在鱼形瘦长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即使部分悬鱼有其 他造型,也同样给人以瘦长纤细感。而北方则略显笨拙,可能与北方人的粗犷有关, 所以多出现宽扁悬鱼。浙闽地区悬鱼普遍鱼形较多,雕刻精细,那是因为南方潮湿, 怕引起火灾,便挂鱼形,以求鱼水之意,祈福美好生活。悬鱼透雕技法更让人们不 由的想到南方建筑那种内外空间交错、层次分明的园林艺术氛围。 1.3.4 西南地域悬鱼的文化特征 多元文化的交织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给了西南地区建筑独特的个性。建 筑房屋高大,门窗狭窄,雕刻、彩绘富丽繁复,手法精细,出现了变化多样的封山 火墙, “三房一照壁” 、 “风火墙”等装饰名词便在此出现,更给人们带来神秘遐想的 空间。此地悬鱼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减弱“悬山封檐板”的突然转化和山墙搭配的单 调气氛,所以运用悬鱼对房屋进行装饰和对横梁保护。云南建筑中的悬鱼图案,大 多抽象化,使用木质材料,多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大红漆料的运用是独有的地域 特色,展现出异样的情趣风格。 1.4 悬鱼的功能 悬鱼具有实用和装饰双重特征,具体表现为实用、装饰、寓意三种功能。 1.4.1 实用功能 我们知道,悬鱼最早出现是悬于屋顶下,因典故而出。而后由于屋顶的变化, 为了防止悬挂檩条挂枋端头瓦纹截面因飘雨受潮易腐,在屋顶两端的山面上便使用 宽大的搏风板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横断面都对应有悬鱼,这些悬鱼多用整块木板雕 刻而成,钉在搏风板的中央,也有不做搏风板的,只是钉一块简单的木头而没有做 任何的雕刻,或挂一片瓦起到保护檩条的作用。 1.4.2 装饰功能 悬鱼另一个功能则是装饰作用,在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以极富表现力的形象出 现,给屋顶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活力,消除了屋顶造型的沉重和呆板。建筑中的装饰 大多给人带来审美价值,只要我们把建筑同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装饰就会在潜移 默化中发生作用。 1.4.2.1 审美视觉 第一章 悬鱼的基本概述 7 建筑悬鱼给人们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为建筑增添一份特有的装饰韵味。色彩 上,悬鱼装饰大多为木本色,但在寺院建筑中也常有深红色,在特殊少数民族等地, 如云南丽江纳西族建筑的悬鱼则选用红、黄、蓝等颜色,有的或用黑红太极图两色, 或用黑白红色,从艺术色彩的角度来看,对比强烈,可以随着屋顶、山墙、悬鱼等 不同明暗形成色彩之差,极富吸引。结构上,悬鱼有方扁、细长结构,会随着搏风 板的大小而定。在整体建筑中,层叠起伏,有规律的搭配,宛如一副动感的浮雕。 1.4.2.2 引发视觉 悬鱼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在建筑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起到视觉传达 的视觉效果。 1.4.2.3 符号视觉 悬鱼作为一种符号出现,与山墙面、搏风板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给人形成同一平 面中点、线、面构成的设计应用。 1.4.3 寓意功能 古建筑装饰图案的表达方式有象征,有寓意,也有比喻谐音等。屋顶中悬鱼、 惹草等装饰符号,寄托着人们驱邪止煞、 “趋吉” 、 “祈福”祈求保佑的精神追求。 1.4.3.1 吉祥寓意 悬鱼在建筑装饰中主要寓意为吉祥,预示好的征兆、祥瑞。常借用比喻、谐音 等手法表达寓意。如:莲花座象征圣洁高贵的情操。有的悬鱼在表现上加上莲花, 以祈求“连(莲)年有余(鱼) ” 。还有的利用谐音取吉祥之意,鱼,余也,裕也。 有的悬鱼则直接表达寓意,雕两条尾部相交的鱼,上雕有“水”字,表达“双鱼喜 庆”的意思。 1.4.3.2 防火寓意 悬鱼间接寓意为防火。悬鱼的图形最初都以鱼形为主,由于悬鱼在南方木质建 筑中出现较多,利用鱼生活在水中而水能克火之意,象征房屋远离火灾,平平安安, 所以在悬鱼的构件中能经常见到“水”的字样。 1.4.3.3 镇宅寓意 说起镇宅,中国人崇尚风水,尤其在住宅格局、朝向等方面都较为突出。同样 悬鱼的出现,笔者认为在建筑中的运用也体现这一点。在北方民居建筑中,悬鱼大 都出现在地位较高或家族显赫的大院中。而在山墙上出现的砖雕悬鱼,更以一种程 式化的秩序整齐、分明地出现。正中央的中心处,都出现狮子、麒麟等有一定级别 的动物,有的装饰图案也以龙形纹样出现,都是用来镇宅祈求住宅平安。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8 1.4.3.4 象征寓意 悬鱼同样有象征配偶、合欢、生殖和繁衍的寓意。从内涵来说,鱼繁殖力强, 鱼腹多子,寄托了人们对后代繁衍的祈求愿望。 1.5 悬鱼的材料和工艺 悬鱼虽在建筑中为精小的装饰构件,但其材料和工艺并不因其小而失去特色。 1.5.1 悬鱼的材料 在北方建筑中,木质材料的悬鱼很普见,同时,我们还可以见到其他材料的悬 鱼,砖雕悬鱼是北方建筑中的亮点,以“山花”代替悬鱼的名称出现在大院民居侧 面砖墙上。砖雕悬鱼的出现引起了我们更多的重视和思索。 在北方建筑中还出现了琉璃材质的悬鱼。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带色陶器的材料, 以金黄、碧绿、孔雀蓝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 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变幻瑰丽、流光溢彩,体现了东方人的精致含蓄,是中国 传统建筑中重要的装饰构件,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琉璃与悬鱼的结合更给悬 鱼增添了一份神韵。最后还有一种极简陋的悬鱼,是将瓦片挂在檩头,没有搏风板, 概而言之,就是瓦片悬鱼。 在南方建筑中,制作悬鱼的主要材料为木材。由于南方多雨水,木质悬鱼一定 要用受潮后不易变形的木材,如松树、杉树和柏树等针叶树木,这些树木的树干通 直部分长,成材年限短,材质较软却具有一定的强度,变形小,不易开裂,而且加 工容易,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木材,也是悬鱼装饰构件的理想材料。 在南方除了木材还有一种特殊的材料,那就是灰塑浮雕,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 拌上稻草或草纸,经过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用瓦筒或铜线为支撑物 进行塑造,待干后涂上矿物颜料而成。福建渔村老屋山尖上的悬鱼大都为此。 1.5.2 悬鱼的工艺 1.5.2.1 雕刻 悬鱼多为木制浮雕或透雕。悬鱼构件的造型和雕刻是否讲究,主要看对建筑装 饰要求的精细程度。 木材的选用。制作悬鱼的木材一般厚度在 2-3 厘米。根据木材自身质地以及 雕刻技法、图案的不同而选择,分为硬木和软木。常用硬木树种有:红木、黄杨木、 花梨木、扁桃木等适宜雕刻和适用复杂雕刻技法的上等材料。选取这样的木材,由 于木质坚韧、色泽光亮可以雕刻出非常精美的图案。而木质较软的树种有:红松、 第一章 悬鱼的基本概述 9 落叶松、云杉、冷杉、杉木、柏木等。这些树种是主要的建筑用材,也可以雕刻悬 鱼,只是在承受面上,较软的树种在表现雕刻图案时的力度、质感不如树种较硬的 树。 木材的处理。木材的处理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是在通风的地 方将木材按垛进行摆放,垛底距离地面大约为 60 厘米左右,中间留出空隙使空气自 然流通,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木材便可以逐渐干燥。而人工处理木材时则是用火 烤干木料内的水分,或是用水煮去木料中树脂的成分,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烘干。 但是一般浸水的木料容易变色,损坏木质。还有一种高科技的做法,就是将木材密 封在蒸汽干燥室内,借助蒸汽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3 厘米厚的板材烘干的时 间大约为一个星期。 雕刻工具的选用。木质悬鱼大都为雕刻,说起雕刻工艺,要选好雕刻刀和辅 助工具。雕刻刀分为平刀、圆刀、斜刀、中钢刀。辅助工具则有敲锤、斧子、锯子 和木锉。好的雕刻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己的技巧,刀法变化多样, 层次分明,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雕刻技法。匠人对形象和空间的创作采用由外向内逐层削减废料,把形体显 现出来,分为设计放样、分层打坯、细部雕刻、修光打磨和揩油上漆。我们在南方 悬鱼中可以看到很多细部雕刻的体现,镂空雕、薄浮雕、锯空雕等不同的雕刻技法, 都是创作者形象和空间处理的巧妙结合,表现出匠人的高超技艺水平。南方悬鱼运 用这种雕刻技法很多,有时都可以看到细部的刻画,像好多花篮,花的前后层次关 系、花瓶上的花纹,都运用这样的雕刻技法来表现。但是不一定所有的悬鱼都是精 雕细刻。 1.5.2.2 施彩工艺 木制悬鱼彩绘表现并不统一。大型寺庙建筑为红、黄彩绘,少数也用蓝色。大 部分民居悬鱼都是木本色。而琉璃悬鱼的施彩工艺则更为复杂,从制作工艺上往往 由若干零件拼接而成,先用陶泥塑成造型,入窑烧制为陶胎,再用黄、翡绿、孔雀 蓝、紫晶、黑白等琉璃釉,然后入窑烧制,可以说琉璃悬鱼的出现更是给人以特殊 的视觉享受。现今公共建筑悬鱼中也有彩绘或油漆施彩,使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传达 的信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1.5.2.3 安装工艺 木制悬鱼一般是直接安装钉在搏风板上,以悬鱼遮盖搏风板的接缝。另外一种 安装则是挂在搏风板下,像钩子一样连接,搏风板中间的接缝以铁件遮盖。琉璃悬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10 鱼的安装则是拼装而成,制作和安装都需要借助一块与悬鱼大小相同的木质衬板。 砖雕悬鱼则是靠铁钉直接与墙体固定(有时候也是借助木质衬板)或者再用粘接材 料贴在山墙上。 第二章 悬鱼的文化内涵及悬鱼装饰的分类 11 第二章 悬鱼的文化内涵及悬鱼装饰的分类 悬鱼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构件,同时还代表一种文化,在建筑装饰艺术和民间艺 术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文化价值。 2.1 悬鱼的文化内涵 我们常说,中国建筑装饰的最基本特点是从中国文化出发的,而任何一种文化, 都是在建筑空间中实现的。可以说建筑是各种文化的容器,同时也反映着各种文化。 我们知道悬鱼在宋代以前被允许运用在高级官僚及寺庙建筑中,普通居民是不允许 使用的。而宋代以后,百姓建筑则不受建筑等级规定约束,便有了悬鱼的大量出现。 作为一门建筑装饰艺术,悬鱼的文化内涵是在历史中积淀并与中国民间艺术有着相 同的内涵。 2.1.1 祈求吉祥 “吉”有吉利、顺利、平安的含义。我们的祖先萌生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观念, 通过祭天拜地“感应万物” ,为的是消灾避祸、降福苍生。过幸福安康的生活是民间 百姓世代关注的主题,向往平安吉祥渗透于民俗事项的方方面面。在民间建筑建造 过程中,也始终带有着禁忌和驱邪止煞的仪式。我们在浙江泰顺地区见到悬鱼的雕 刻大都有“水” 、 “双鱼” 、 “太极”等图案的运用,就是这种文化内涵的反映。 2.1.2 祈求兴旺 祈求兴旺是指祈求人丁兴旺、 家族昌盛。 原始先民出于生存繁衍的目的而崇拜生 殖。农耕社会中,人丁是否兴旺直接关系到家族的昌盛和社会的繁荣。这种文化的 传承表现在多个方面,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唤起了美好的憧憬。悬鱼的这种文化内 涵也用民间的吉祥符号来表现,如中国结、彩头等。 2.1.3 祈求致富 祈求致富,其实就是向往财源茂盛、官运享通、事业兴旺、农业丰收等。求富 习俗催生了民间吉祥装饰的产生并促进了它的发展。 “年年有余” 、 “吉庆有余”等始 终是装饰的主要题材和核心要义。虽然年年祈财也未必发财,但人们在这样的祥瑞 环境里总可以得到希望的憧憬。财的图案标志有聚宝盆、财神、摇钱树、鲤鱼、牡 丹等等,这些图案在悬鱼中都有体现。 2.1.4 易经文化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构件的使用,揭示了五行八卦相克的学说。中国古代建筑大 多使用了易经 、 八卦这门学科。中国传统建筑悬鱼的运用正是五行相生相克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12 说法的体现,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失火,而鱼为水中之物,象征了水,可以克火。有 的悬鱼造型还包含了“水”型,更加深了“水克火”的含义。这种文化的运用阐释 了人们祈福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2.1.5 学识文化的体现 悬鱼装饰的背后还体现着人们对知识的向往和重视。各阶层的建筑中都大量使 用悬鱼。在不发达和偏远的地区,未必所有的老百姓都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和了解建 筑等级的规矩,但是在他们心中,对读书人的崇敬还是很深的,所以纷纷效仿那些 读书人的居所来建造自己的房屋。从寺庙大量运用悬鱼到民居中逐步出现悬鱼正是 这种文化的体现。 2.2 悬鱼装饰的分类 中国传统悬鱼在史料中记载到: “或用花瓣、或用云纹。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 渐渐地演变为多种形式,风格各异,分为具象、抽象和意象三大类。 2.2.1 具象类 具象是以保留自然形态的基本特征和个性,客观、具体存在的一种形态。人们 可以很直观的辨认出悬鱼的形状及显著的特征。具象类悬鱼分为以下几种: 2.2.1.1“鱼”形 以鱼为主要装饰原形,是最为常见的具象形态。所以在传统建筑装饰中,鱼的 造型变得多而丰富。有一条鱼的,也有两条鱼或讨口、或尾部相交。有的则为了丰 富,在形态和同音同声的手法上做出变化,配有文字或图形,使“鱼”的形式更加 丰富。 2.2.1.2“花篮”状 有的悬鱼以花篮、花瓶、莲花等造型来代替鱼的造型。 “瓶”在传统装饰上,因 谐音“平”音而被作为止煞得福的象征。而用牡丹或月季花卉则可表示为大富大贵、 和平幸福之寓意。此“花篮”造型的悬鱼在我国南部普遍出现,浙江泰顺悬鱼较为 典型。 2.2.1.3“卷云如意”纹 云纹如意是悬鱼中最原始,也是应用较多的纹样。我们知道云不仅代表天上的 云彩也代表神仙的座乘,有造雨吉祥的说法。云与运谐音,也象征着吉祥。卷云以 浮动相连之流云构成的图样出现,也恰为“如意”之首端,有“如意似灵芝”的说 法。因此,常用来表达吉祥、平安四季如意的涵义,在我国北方运用此纹样较多。 第二章 悬鱼的文化内涵及悬鱼装饰的分类 13 2.2.1.4“古钱”纹 古钱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有密切关系,古往今来均视其为财 富的象征。在许多古钱币上铸有吉祥的文字和图案上可以看出,中国在钱币上不仅 体现财宝价值,也是吉庆祥瑞的宝物。悬鱼中常用钱币与蝙蝠、鱼、太极等图形相 联系,正是寓意吉祥富贵、福禄双全。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上的悬鱼就有古钱币的纹 样出现,体现出家族昌盛、财源滚滚的祈盼。 图 2.1 山西王家大院悬鱼 2.2.1.5 万字纹 “卍”字意为“吉祥之所集” ,所以在明清时期的悬鱼中大量使用“卍”字纹, 并与古钱、文字、太极图、鱼形等结合,有吉祥万福之意。 “卍”字纹有向左向右两 种旋转形式,山西交城县悬中寺的悬鱼便是“卍”字纹的相反纹样。 图 2.2 山西榆次文庙卍悬鱼 图 2.3 山西交城县悬中寺卍反向悬鱼 2.2.1.6 太极类 太极图以两个类似鱼形纹样组成的黑白圆形图案出现,人们俗称阴阳鱼。太极 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味着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以相对统一,互相转化的 形式形象的表达了阴阳轮转、相辅相成这个万物产生变化的哲理,并与鱼形、文字、 花纹结合出现。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14 2.2.1.7 花鸟类 花鸟是当今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图案样式,在悬鱼中也常以原纹样为基础进 行删减,选取适合的寓意图案,普遍使用牡丹、蝙蝠、桃子等做悬鱼纹样,大多寓 意吉祥、富贵、祥瑞、吉庆。不过单独运用此纹样的悬鱼所见较少,龙、凤图案的 使用更是少之又少。龙象征皇权,所以只有级别高的建筑才使用“龙”的图案,普 通居民绝对不允许使用。山西晋城润城东岳庙悬鱼在琉璃悬鱼中便使用了龙、凤的 图样。 2.2.1.8 蔓草类 蔓草纹样是在花草基础上的变形,它是一种有规律的自由变形的卷曲伸展的蔓 草,向四面八方蔓延。茎、须、叶有节奏的分枝,卷曲成旋涡状,大小疏密分布自 然。它是一种自由形式的结构,适用于独立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乃至四方连 续等各种样式的装饰,这种优美的纹样,被现今发展演化为具有现代感的抽象图形, 提炼的相当完美。 2.2.2 抽象类 抽象类的悬鱼造型简单新颖,不是以很具体的形象出现,多以抽象的几何形状 或某个造型的几何化的图形出现。这类悬鱼多在平民百姓房屋中出现,雕刻工艺简 单但是别具特色。从造型上来说,既有对称式,又有均衡式,只是没有了具体的传 统图案,而用抽象的几何状来表现。有些选用打散、重组等装饰手法,巧妙结合文 字,使悬鱼更加丰富生动,表达了吉祥、美好的意境。 2.2.3 意象类 意象不同于具象和抽象,它把人为的主观想象按个人的意向融入到悬鱼当中, 富有主观色彩,成为一种视觉形象。意向类悬鱼有的纯粹是人类的想象,在现实生 活中找不到原形。而有的意象类悬鱼则是将具象中的一种或几种形式组合到一个悬 鱼构件中,有的时候也把具象和抽象组合到一起,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 2.2.4 构成类 悬鱼从构成形式上还可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一般处于屋檐正中间位置的悬鱼 和山花多为对称式,处于两边的惹草和翼悬鱼 2多为均衡式。当然,凡事都有特例, 有的悬鱼为均衡式,而惹草却是对称式。 2.2.4.1 对称式 常出现在单独纹样的构图形式中,以中轴线或中心点为基准进行上下、左右、 2 翼悬鱼因向上翘起舒展如鸟翼而得名,主要用于屋顶相邻两坡屋檐之间近似悬鱼的装饰构件。 第二章 悬鱼的文化内涵及悬鱼装饰的分类 15 多方位对称。花卉纹样常以此形式美的法则给人以平稳、庄重、大方,富于装饰性 强的视觉冲击。对称式纹样端庄,所以在表现上的技法较为丰富,如处理不好则会 显得单调而没有生气。 2.2.4.2 均衡式 均衡给人稳定和谐的感受,只要在能够保持整体重心不偏离的前提下,可以任 意构图,不求绝对的对称,给人以动感,不拘一格的灵活、生动、富有韵律的感受, 形成一种不对称的美。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16 第三章 山西建筑悬鱼的分布状况及其在建筑装饰中的艺用 3.1 山西建筑悬鱼的分布状况 山西建筑悬鱼大部分集中在寺庙建筑,民居也有,但出现较少,一般为有钱人 或官宦家常运用悬鱼的装饰。以下将从山西建筑悬鱼的历史沿革(时间分布)和地 域分布(空间分布)进行介绍。 3.1.1 山西建筑悬鱼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沿革 在唐代以前,我们在图片资料或历史文物中很难见到悬鱼的身影。根据相关记 载,悬鱼的出现与屋顶建造有关,萧默在敦煌建筑研究中说到“北魏壁画中所 见庑殿和少数悬山,西魏开始出现歇山,北周以后歇山才大量出现” 3,由此看出, 歇山顶发展早期,悬鱼还没有出现,可能由于当时还未认识到悬鱼保护檩条的功用 以及当时屋顶坡度极缓, 山面没有空间容纳悬鱼构件。 另外我们在唐代李思训的 江 帆楼阁图中看到悬鱼的形象。所以推测悬鱼的出现该为唐代。 图 3.1 江帆楼阁图中的悬鱼 李思训 唐 3.1.1.1 唐代时期 唐代时期的悬鱼,注重实用功能甚于装饰。悬鱼尺寸并不大,在山面中不占据 显眼的位置,简单明快,自然地融于唐代建筑风格中。 唐代时期山西建筑悬鱼现存不多,山西绛州大堂则为唐代建筑,其上悬鱼简单 自然的出现,并体现着功用。据相关资料记载,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建筑重建于公元 782 年(始建年代不详) 。寺庙建筑为歇山顶,山面以举折平缓的三角形出现,悬鱼 以简单的样式出现于搏风板下,由于屋顶间没有多余的空间可容纳,只能在现有尺 度上以不大的尺寸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几乎看不清上面的纹样,建筑出檐深远, 只有在适合的位置才可以仰望到悬鱼。所以根据唐时期悬鱼的特点,建筑出檐深, 近处看不到歇山山面,悬鱼雕刻较为简单。所以,笔者推测南禅寺建筑悬鱼的出现 3 萧默著 敦煌建筑研究 文物出版社 第三章 山西建筑悬鱼的分布状况及其在建筑装饰中的艺用 17 也应该在唐代,与唐时期悬鱼的特点相近似。 图 3.2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悬鱼 3.1.1.2 五代时期 从记载的五代卫贤高士图壁画可以看到,五代建筑悬鱼与唐代并无太大差 别。仍不失唐风。山西建筑中有五代时期的则为平遥镇国寺,但它曾在清嘉庆时有 过重修,所以我们现今看到的悬鱼已经不是五代的风格了。 图 3.3 高士图中的悬鱼 卫贤 五代 3.1.1.3 宋代时期 宋代时期的建筑较为规范化。 营造法式对悬鱼、惹草的雕刻花饰、尺寸、安 装部位都有所规定。此时期悬鱼有复杂变化的花饰图案,尺寸也增大了不少,并且 懂得和惹草相配合,主次分明、有秩序地装饰着歇山和悬山的山面。从营造法式 悬鱼原书图样可以看到,悬鱼样式可繁可简,繁的以云头装饰如意,简的则为如意 状。 笔者看到宋代时期的山西建筑悬鱼是在晋祠主殿的圣母殿上。该殿建于宋代天 圣年间,但是于 1996 年有过维修。但是观察到悬鱼外观与宋时期悬鱼特点样式相差 不多,上面运用简单细线进行浅雕刻成如意纹,并无复杂雕云花饰,和搏风板间进 行了固定并与一横辐构成三角形,加强了力度。这是中国现存宋营造法式典型 的实物例证。此建筑上我们看不到惹草构件,笔者推测可能是重修时改变了先前的 样式,不过还有待于我们今后的研究。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18 图 3.4 晋祠圣母殿悬鱼 3.1.1.4 金代时期 金代悬鱼的风格基本沿袭了北宋时期的做法,但也有所创新,我们在寺庙建筑 群中观察发现金代悬鱼与搏风板间通过一个狭长的构件所连接,起到盖缝的作用。 山西建筑中晋祠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在其上面,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悬鱼构件 上方有一个狭长的装饰盖缝于搏风板上。 图 3.5 晋祠献殿悬鱼 3.1.1.5 元代时期 元代时期的悬鱼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悬鱼主要体现在尺度上的加大, 这可以从山西芮城永乐宫、临汾牛王庙戏台及万荣东岳庙等建筑中体现出来。在这 三个代表性建筑中,以永乐宫悬鱼为例,悬鱼基本为一个正的菱形,占据山面接近 一半的空间,下端直抵于屋面上,没有精细的雕刻,两边有两个相对称的小惹草装 饰,与悬鱼形成鲜明地的对比。后期的悬鱼,则重在悬鱼的精雕细刻,可从山西临 汾广胜寺弥陀殿看出,雕刻精致,辐的上面有两个卷云式的装饰位于悬鱼两侧,丰 富山墙,并有遮盖辐的作用,从而体现出简单向注重装饰乃至繁琐的一种发展趋势。 图 3.6 永乐宫重阳殿悬鱼 图 3.7 山西临汾广胜寺弥陀殿悬鱼 第三章 山西建筑悬鱼的分布状况及其在建筑装饰中的艺用 19 3.1.1.6 明代时期 明时期建筑的悬鱼,整体体现条状,向比例修长方向发展。我们从山西建筑晋 祠水镜台(明代)可以清晰看到悬鱼狭长的外形,上面的盖缝延伸出搏风板合角, 与悬鱼相重叠。加强悬鱼力度的辐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明时期的建筑由于砖石的普遍应用大量产生了无梁殿和砖构建筑, 这直接促生了 砖雕悬鱼的出现,人们俗称 “山花” 。明代无梁殿的代表为太原的永祚寺,大殿山 面的山花表达了对悬鱼惹草的模仿和自身的再创作。砖构建筑的代表有王家大院、 平遥雷履泰故居等,体现出山西建筑形制的丰富,其上的砖雕悬鱼具有深邃富丽的 特色。从工艺上讲,制作砖雕悬鱼分为捏活和刻活。捏活就是把调和配制成的粘土, 用手捏成各种形状,然后入窑焙烧。刻活则是在烧好的青砖上用刻刀刻制各种图案, 工艺比捏活复杂。 图 3.8 太原永祚寺砖雕悬鱼 图 3.9 山西平遥雷履泰故居砖雕悬鱼 3.1.1.7 清代时期 清代时期悬鱼多采用钉成十字的铁质骨架,带有着精细的适合铁质材质表现的 图案。山花在此时期建筑装饰中还有体现。总之,受到进步技术条件的影响,当时 悬鱼材料的选取更加多样。山西建筑中解州关帝庙,每一处大殿都有纯铁质的悬鱼, 完全镂空、图案精美,纤细地依靠铁件锚固在搏风板合角处。 图 3.10 山西解州关帝庙铁质悬鱼 山西建筑悬鱼的艺术特色探索 20 3.1.2 山西建筑悬鱼的地域分布 山西古建筑装饰从晋北到晋南,可以说从规模、保存完整度上还算丰富。但带 有悬鱼的建筑,更为山西建筑的一大特色。有些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保存完整度上 还有待完善。通过对山西建筑悬鱼的逐步探索,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以下我们将把 山西地域分为北部(此处指大同、朔州、忻州) 、中部(此处指太原、晋中) 、南部 (此处指临汾、运城、晋城、长治)三大地域,并对每一地域中的典型建筑悬鱼进 行再一次的归纳,从空间上再一次了解山西建筑悬鱼的特色。 3.1.2.1 山西北部 一谈到五台山,都知道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名声盛大,历史久远,是全 国四大佛教圣地,素有“金五台”之称,所以选取忻州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