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doc_第1页
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doc_第2页
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doc_第3页
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doc_第4页
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 李丽君,陈思礼,马凯,蒋泽凤,周江旭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 摘要:为研究鱼腥藻PCC7120(nabaenasp.)基因在毒素抗毒素系统中的相关生物学功能,设计了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和,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载体,并对其进行和双酶切,再与表达载体连接构建表达重组菌,重组菌的体外表达在的诱导下进行。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扩增出了大小为的和的目的基因。经电泳检测,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和的蛋白质。根据结果可初步认定为毒素基因,为抗毒素基因,共同构成鱼腥藻PCC7120毒素抗毒素系统。 关键词:鱼腥藻(nabaenasp.);毒素抗毒素系统;/alr :() 鱼腥藻的毒素抗毒素(,)系统是由编码毒素蛋白和抗毒素蛋白的个基因对共同组成的,毒素蛋白可通过影响细胞的相关生物学功能使其死亡,同时毒素也可能对人类及其他生物体造成威胁。研究表明,根据系统编码产物的序列相似性可将其分为、等个系统家族,且大肠杆菌染色体上的家族是目前研究最广、遗传背景相对清楚的系统之一,。本试验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对鱼腥藻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为该基因在毒素抗毒素系统中的相关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为治理水华污染和开发高效的蛋白表达系统提供新思路。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藻种藻种为鱼腥藻(),由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保存(购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主要试剂及仪器克隆载体、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公司),聚合酶(Fermentas公司),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公司),、表达载体为本实验室保存,引物合成、克隆载体及表达载体的测序均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型空气浴振荡器(哈尔滨市东明医疗仪器厂)、型高速离心机(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星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型三恒电泳仪(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试验方法 程序:,个循环;,()(),个循环;,个循环;,个循环。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扩增目的片段通过V转化到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中,并通过蓝白斑筛选在氨苄青霉素抗性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双重阳性筛选,最终挑取白色菌斑进行菌落,通过测序比对,从而确定克隆载体构建成功与否。克隆体系为载体、纯化产物、溶液。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用和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双酶切体系见表。通过DNA连接酶将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相连,连接体系见表。将连接产物转化入中,使其在含卡那霉素抗性的固体培养上培养,进行阳性筛选。有菌落白斑长出后,挑菌摇床过夜并取适量菌液测序以确定表达载体是否构建成功。 毒素抗毒素蛋白质的诱导表达将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液接种于新鲜的含抗生素(卡那霉素)的抗性液体培养基中,摇床过夜,再取菌液活化,而后加入摇床诱导蛋白质表达。对样品进行处理后,用分离胶和的浓缩胶进行电泳检测蛋白质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与分析 基因的扩增 应用扩增技术扩增0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基因片段的实际大小与预期大小(和)相符(图、图)。 克隆载体的构建 扩增后的目的片段通过与载体在条件下连接过夜,将连接产物转化到用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蓝白斑筛选,挑取阳性单菌落进行菌落检测,将菌液进行测序,结果表明个目的基因、均成功转入(图)。 表达载体的构建 选取上的酶切位点和,对克隆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并将回收后的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上,再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中,挑取阳性单菌落,进行质粒提取及双酶切检测,通过初步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图、图)。 由图可知,在基因表达菌序列比对结果中,配对率为,基因覆盖率为。图为基因表达菌序列比对结果,结果表明其配对率为,基因覆盖率为。个基因引物设计时,均敲除了终止密码子。 毒素抗毒素蛋白质的诱导表达 经测序成功的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在的诱导下进行体外表达(图)。结果表明,毒素抗毒素蛋白质在、的条件下经诱导时有蛋白质表达,但基因表达量较少,且诱导剂本身对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初步认为其为毒素基因。目的毒素蛋白质、抗毒素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和,再加上其组氨酸标记及相应的酶切位点,分子量增加约为,故实际检测到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和。经电泳检测,在k之间及之间分别有一较为明显的条带,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讨论 本试验设计了和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降落扩增目的基因构建相应的克隆载体,再利用经测序检测正确的克隆重组质粒来构建表达载体,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后表明,目的基因均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且没有任何碱基突变出现,故个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均成功构建。在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载体与目的片段的最佳浓度比例为,此比例下菌落生长状况较好。大于的比例时,菌落几乎不生长,故载体与目的片段比例的选取是该步骤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正常生长的单菌落中,由于载体未完全切开或载体自连等原因产生假阳性,因此必须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以验证试验结果。 含目的基因的和含目的基因的经诱导表达,经软件分析可知,蛋白质表达的大小分别为和,再加上k左右的组氨酸标记及相应酶切位点,理论大小为和。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质的分子实际大小与理论值基本相符。目的蛋白质在、条件下培养表达,但其最佳表达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毒素基因可能具有核酸酶活性,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具有核酸酶活性的毒素蛋白质可通过降解抑制细胞生长,故其表达量较少。 目前,淡水湖泊的污染形势日趋严峻,而藻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媒介,且大肠杆菌细胞染色体上系统基因参与了一种特殊的环境胁迫应答并介导细菌的程序性死亡,使得对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成功克隆和表达了鱼腥藻染色体基因和,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后续的相关试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陈思礼,梅菊鱼腥藻染色体上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 ,(): 杨自言,冯婷婷,宁德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