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历经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动荡和分裂,唐代在隋代统一的基础上,成为 我国历史上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雄踞东方的灿烂时代。其雄浑阔大 的盛唐气象、蓬勃向上的社会风貌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盛唐 背景下,以张萱、周防为代表的画家们在总结前人工笔画造型风格的前提下,将 “铁线描 与“游丝描 加以综合,创造出新的线条形式“琴丝描”,利用这种 线条风格,以唐代雍容华贵的贵族妇女和社会生活中的女性为描绘对象,形成独 具魅力的唐代绮罗人物画。唐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给绮罗人物画广阔的发展空 间,形成其独特的艺术美与丰富的绘画语言,迈向了工笔人物绘画艺术的颠峰, 生动再现了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强盛的政权,为后来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文化艺术基石。可以说,唐代绮罗人物画的绘画成就,影响到当时的东方 各国,超过了以前各个朝代,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唐代绮罗 人物画题材相当广泛,是唐代社会整体面貌的一个缩影,是现实与艺术的完美融 合。画家们以女性理妆、簪花、弹奏、游骑、揽镜、抚琴等生活为创作题材,将 大唐丽人的雍容华贵、端庄娴雅生动地呈现给后人。 本文从唐代绮罗人物画入手,将重点放在其艺术美的论述上,为绮罗人物画 的研究梳理出新的思路。第一章由唐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唐代绮罗人物画兴 盛的原因: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收藏风气的盛行、宫廷艺术的要求、历史 艺术的沉淀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介绍绮罗人物画的代表画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论述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美,即:丰富的趣味性、强烈的装 饰性、高逸雍容的格调美,并分别分析这些艺术美产生的基础和在画面中的具体 表现。基于“写意 文化基础、绘画工具造型基础与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唐 代绮罗人物画在题材内容、细节与点缀、神态造型方面表现出丰富的趣味性。唐 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服饰的绚烂多姿、丰腴为美的时代审美特质与线条 色彩的造型手法使唐代绮罗人物画在空间表达、审美造型、人物组合、设色、图 i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案方面表现出浓厚的装饰意味。与唐代焕烂辉煌的社会相一致,绮罗人物画生动 地体现出人物的雍容典雅和超凡脱俗,即在对女性“自然之美”的刻画上求的“神 气的生动,使女性的端庄娴静之态栩栩如生,达到传神的高逸之趣。第三章介绍 唐代绮罗人物画中丰富的绘画语言,分析画面中独特的构图语言、绚烂雅致的色 彩语言、道劲流畅的线条语言。第四章论述唐代绮罗人物画的成就和影响,以期 为中国服装设计和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绮罗人物画;趣味性;装饰性;格调美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u n i f i c a t i o no ft h es u id y n a s t y ,h a db e e na g l o r i o u se r ai nt h ee a s tw i t l lp e a c es o c i e t y , p r o s p e r o u se c o n o m ya n dp o w e r f u ln a t i o n a l s t r e n g t ha f t e rs u f f e r i n gt h et h r e eh u n d r e dy e a r so f s o c i a lt u r b u l e n c ea n ds p l rd u r i n gt h e p e r i o do ft h ew e i ,j i n ,n o r t h e r na n d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i t sm a g n i f i c e n tp r o s p e r i t ya n d v i g o r o u ss o c i a lo u t l o o kh a v eb e e np r a i s e df o rm a n yy e a r st i l ln o w u n d e rt h e s e p l u r a l i s t i c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 p a i n t e r sr e p r e s e n t e db yz h a n gx u a na n d z h o uf a n g c o m b i n i n gt h e ”t i e x i a n m i a o ”w i t ht h e ”y o u s i r n i a o , c r e a t e dan e wh i l do fl i n e p a t t e r n ”q i n s i m i a o ”o nt h ep r e m i s eo f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m o d e ls t y l e o fm e t i c u l o u s b r u s h w o r k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t h e yu s e dt h i sk i n do fl i n es t y l et od e s c r i b et h ee l e g a n t n o b l ew o m e na n dt h ec o m m o nw o m e ni nt h es o c i e t yo ft a n gd y n a s t y , w h i c h f o r m a l i z e di t su n i q u ea n dd i s t i n c t i v e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t h es p e c i a l h i s t o r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a n gd y n a s t yp r o v i d e de x t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s p a c ef o r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w h i c hh a di t su n i q u ea r t i s t i cb e a u t ya n dc o l o r f u l p a i n t i n gl a n g u a g e ,r e a c h e di t sc l i m a xo ft h eh i s t o r yo fm e t i c u l o u sb r u s h w o r kp a i n t i n g s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v i v i d l yd i s p l a y e dt h eo p e n m i n d e d n e s so f s o c i a lc u s t o ma n dm i s t y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o f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 a n da l s ol a i dd o w nt h e s o l i da r t i s t i cf o u n d a t i o n sf o rt h e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e t i c u l o u sb r u s h w o r ki n 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o b v i o u s l y ,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h a di n f l u e n c e dm a n yc o u n t r i e si nt h ee a s t ,a n da l s os u r p a s s e da l lt h ep r e v i o u sd y n a s t i e s t ob et h es u m m i to ft h ec h i n e s em e t i c u l o u sb r u s h w o r k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h i s t o r y t h e t h e m eo ft h e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w a se x t r e m e l yb r o a d ,w h i c hw a st h em i n i a t u r eo f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 ss o c i e t y , a n dt h ep e r f e c tc o m b i n a t i o nb e t w e e nr e a l i t ya n da n t h e p a i n t e r su s e dt h ew o m e n sm a k i n g u p ,w e a r i n gh a i r p i n ,p l a y i n gt h ei n s t r u m e n t s ,r i d i n g , a n dh o l d i n gm i r r o r sa n dl y r e sa st h e i rt h e m e sf o rd a i l yc r e a t i o n , w h i c hv i v i d l yp r e s e n t e d t i t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t h es u m p t u o u se l e g a n c ea n dg o r g e o u s n e s so f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b e a u t i e st ot h el a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i si n t e n d e dt om a k e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a sas t a r t t od w e l lo ni t sa r t i s t i cb e a u t ya n da n a l y z en e wt r a i n so ft h o u g h tf o rt h es t u d yo fq i l l u o 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a n a l y z e st h er e a s o n so ft h ep r o s p e r i t yo fq il u of i g u r e p a i n t i n gt h r o u g ht h es o c i a l ,h i s t o r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 p r o s p e r o u se c o n o m y a n ds t a b l e s o c i e t y , t h ep r e v a i l i n gw i n d o fc o l l e c t i o n ,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o fp a l a c ea r t ,t h e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ya n da r t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f o r e i g nc u l t u r e a n ds oo n t h i s c h a p t e r a l s oi n t r o d u c e st h el i f es t o r i e sa n dt h e m a s t e r p i e c e so f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o ft h e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t h e k e yp a r to ft h ep a p e r , d e s c r i b e st h ea r t i s t i cb e a u t yo f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 - t h a ti s : p r o f o u n df u n ,s t r o n gd e c o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 ,n o b l ea n dd e c e n ts t y l e i ta l s oa n a l y z e st h e f i m d a m e n ta n dd i s p l a yo fi t sa r t i s t i cb e a u t y b a s e do nt h ec u l t u r eo ff r e e h a n db r u s h w o r k , t h em o d e l i n go fp a i n t i n gi n s t r u m e n t sa n da l s ot h eo p e n n e s sa n di n c l u s i v e n e s so ft h e n a t i o n a lp o l i c y ,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e x h i b i t e di t sp r o f o u n df u ni n i t st h e m ea n dc o n t e n t ,d e t a i l sa n do r n a m e n t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m o d e l i n g w h a t sm o r e ,t h e e n h a n c e m e n to fw o m e n ss o c i a ls t a t u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 t h ec o l o r f u l n e s so fw o m e n c l o t h i n g ,t h ep l u m p n e s sa st h es t a n d a r do fb e a u t ya n dt h em o d e l i n gm e t h o d so fl i n e c o l o rm a d e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e x h i b i t i n gs t r o n gd e c o r a t i v e f e a t u r ei nt h ea s p e c t so fs p a t i a le x p r e s s i o n , a e s t h e t i cm o d e l ,f i g u r ec o m b i n a t i o n ,c o l o r a n dp a t t e r nd e s i g n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t ot h ep r o s p e r o u ss o c i e t y , 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v i v i d l ye x h i b i t e dt h ee l e g a n c ea n de x t r a o r d i n a r i n e s so ft h ef i g u r e sw h i c hm e a n tt h a tt h e p o r t r a i to fw o m e n sn a t u r a lb e a u t ym u s td i s p l a yt h ev i v i d n e s so ft h e “s p i r i t ”a n d w o m e n se l e g a n c es ot h a ti tc o u l da c h i e v et h ee f f e c to f “t r u e - t o - l i f e ”i m p r e s s i o n t h e t l l i r d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o l o r f u lp a i n t i n gl a n g u a g e si nt h e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 a n a l y z e st h eu n i q u ep i c t u r ec o m p o s i t i o nl a n g u a g e ,r e f i n e dc o l o r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v i g o r o u sa n ds m o o t hl i n el a n g u a g e 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e l a b o r a t e s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a n d i m p a c to f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h o p i n gt h a ti tc a np r o v i d en e w i m p l i c a t i o n sa n dr e f e r e n c e sf o rt h e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m o d e m m e t i c u l o u sb r u s h w o r kp a i n t i n g k e y w o r d s :q il u o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 ;i n t e r e s t i n g ;d e c o r a t i v e ;s t y l i s t i cb e a u t y v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顽士学住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酌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栽一同工作酌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住申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 2 9年月 曰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擘住。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捷用学位论文番勺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0 阮构、数据收条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奎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曰韵,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住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奢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霾盈鼹 2 0年月 曰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 0年 月 日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中国绘画中以妇女为题材的很多,历史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但 唐以前的仕女画大都以烈女、圣后、贞妇为题材,人物体形稳重敦实,脸部呈椭 圆形。到唐朝开元年间才真正把现实中的妇女生活作为主要绘画题材发展成为风 俗画,使人物画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唐时代审美要求的召唤下,设色浓 艳、体态丰腴的绮罗人物画产生了。“绮罗”在中国汉语词汇里指有花纹或图案 的纺织品,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在续画品录中说:“沈粲,笔迹调媚,专 工绮罗。“绮罗人物”则指那些穿着富贵、华丽的纺织品衣服的贵族妇女。绮 罗人物画一般指仕女画,特指唐代的具有“曲眉丰颊、设色袱艳 风格的仕女画, 它盛行于盛唐与中唐,以张萱、周防等画家为代表,描绘唐代典型的贵族妇女游 乐和生活情形。与汉魏六朝的“秀骨清象”有着明显的不同,绮罗人物画中,妇 女体形雍容肥胖,脸型圆润丰满,酥胸长裙,从穿着的罗纱中能看出丰满的肌肤。 杜甫在丽人行中道:“态浓意远淑具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就是对这种形象 的生动描述。绮罗人物画用线造型没有采用“粗旷刚劲 或“春蚕吐丝 的线性 特征,而是在张萱和周防的影响下形成新的线条“琴丝描”,这种综合“铁线描” 和“游丝描”的线条是绮罗人物画典型的用线规律。画面采用朱红、绯红、米黄、 翠绿、草绿、石青、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既富丽而又活泼明快。画 家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将人物画从浓厚的礼教伦理和佛道绘画之中解放出来,创 造了生活气息浓郁,以健美、丰腴的体态为特点的绮罗人物画,给人的感觉既是 百无聊赖的,又是极富富贵气象的,是唐代女性生活的充分反映和社会生活的真 实写照。 目前,有一部分学者对唐代绮罗人物画进行了初步研究。如苏州大学姚琴芳 著有唐代绮罗人物画的研究与思考一文,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历史、 考古学、美学角度探讨绮罗人物画的题材、人物造型、画面用线、用色,将绮罗 人物画的画风与后来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相结合,分析其深远的影响。湖南师范 1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蓝天著有焕烂求备中和正大大唐工笔仕女画概论一文,作者通过对 流传至今的代表人物和艺术品的深入分析,论述大唐工笔仕女画的产生与发展、 艺术思想观念、线条与色彩技法等方面,引发对当代仕女画振兴的思考。美术 大观2 0 0 7 年8 月刊登的韩壮丰腴之美从张萱和周畴作品看唐代绮罗人物 画的艺术特色一文,文章以张萱、周叻为主线,通过对其作品的介绍来分析其 用线用色的艺术特点。新乡学院张琪也曾发表唐代仕女画张萱、周叻与“绮 罗人物 一文,介绍仕女画的形成历史,分析张、周的作品,扼要点明其产生 的影响。前两篇文章对于绮罗人物画的分析相对深入,但是侧重点都放在代表作 品的造型赋色风格的分析上。后两篇从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来 说明绮罗人物画的造型,用色、用线、影响,论述只限于表面问题,深度不够。 另外这个课题的相关文献中也大多是对古代绘画理论的论述,极少涉及作品分析, 如:蒲松年的中国美术史教程、陈绶祥的隋唐绘画史、潘公凯中国绘 画史等。鉴于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的现状,我在抓住前人研究主线的基础上, 将已有资料进行汇总,把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美定在其丰富的趣味性、强烈的装饰 性、高逸雍容的格调美上,而这正是现有研究中所未涉及到的。本文通过对绮罗 人物画产生历史文化背景和代表人物的分析,将重点放在趣味性、装饰性,格调 美的探讨上,并进一步研究其在绘画上的丰富语言,在论述其成就对后世和当代 工笔人物画的影响的基础上,增加研究其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借鉴的成分,最终期 望为完善绮罗人物画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历史文化背景与代表人物分析 一、唐代绮罗人物画兴盛的历史文化背景 任何艺术的发展与变革,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进行的。历经了魏 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动荡和分裂,唐代在隋代统一的基础上,成为我国历史上社 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雄踞东方的灿烂时代。其雄浑阔大的盛唐气象、 蓬勃向上的社会风貌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在此基础上唐代工笔人物绘画艺术有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为后来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文化艺术基石。唐代工笔人物画构图能力强,题材也相当广泛,宗教、鞍马、 政治、宫廷等领域都有所涉及,其中典型的绮罗人物画是唐代工笔人物画中最为 鼎盛的一支,对后来绘画影响也是最大的。唐代绮罗人物画的兴盛,是在唐代特 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滋生并蓬勃发展的。 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社 会相对安定,国家长期统一,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封建经济出现快速发 展和高度繁荣的局面。唐朝初期,由于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制和“租 庸调”的赋役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得以恢复。经“贞观”( 6 2 7 川4 8 年) 、“开 元( 7 1 3 7 4 1 年) 两个阶段后,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历史记载:到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 的大 发展局面。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人口,盛唐时,长安人口达到百万。同 时,众多国内和外来的商贾使城市充满了活力,市民追求一种前所未有的物质与 精神的生活享受。由于隋、唐两代的统一,特别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政治 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大,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再加上中外文化交流相 当活跃,唐代( 公元6 1 8 年一公元9 0 7 年) 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面发展的时期。 农业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贵州阶层奢靡的生活,王维在洛阳女儿行 中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3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 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戏罢曾无 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诗词中描述了 洛阳贵族女性出嫁前后母家与夫婿家奢华的生活场景,类似这样的记载很多很多, 都反映了唐代贵族们生活上的优裕。人们在安逸生活的前提下开始追求一种更高 层次的精神享受,设色浓艳的绮罗人物画正是应和着这一时代召唤而出现的。 社会收藏风气唐代收藏之风流行于世,许多文人认为收藏绘画具有象征身份 和图解雅士情怀的价值和意义。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导致很多收藏者追星捧月 式的“索画行为 ,至中唐,收藏之风更加盛行,绘画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 时尚。尽管导致这一社会风气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基于绘画本身是一种 高雅的精神消费品,尤其对文人士大夫而言,在书斋或厅堂悬挂字画更具有显示 其特殊的内涵和内在的修养的作用,如顾云在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一诗中, 提到他朋友的书斋中悬有韩斡的六幅古屏时,就说唯朋友可鉴此奇物。有水平的 收藏家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收藏,呕心沥血。再加上收藏贵在研究,凡收藏 者多对绘画有精湛的研究,甚至亲自从事绘画创作,因此,收藏之风客观上带动 了绮罗人物画的繁荣。 宫廷艺术的要求每个朝代的艺术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当朝统治者的 喜好。唐代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使得统治者有了更多闲暇时间玩弄字画,绘 画消费群体主要是皇室和士大夫阶层。唐代初期,从事宫廷绘画的艺术家大多并 不是专职画家而是统治阶层,如阎立本就是工部尚书。为了满足宫廷消费的需求, 官办绘画教育体制及官工美术教育体系以“学校 、“直官 制度建立起来。出 现了以吴道子为代表的专职宫廷画家。中唐时期上层社会生活日趋奢华,安闲享 乐的风气弥漫,俗话说“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绮罗人物 画日益兴盛起来。宫廷绘画消费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对绘画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这种社会需求是构成唐代绮罗人物画高度繁荣的原动力。 。曹寅全唐诗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本 4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的沉淀艺术的发展离不丌对6 u 人成果的继承,或多或少的受到的人艺术 造诣的影响,庸代绮罗人物画作为仕女人物面的支,是仕女人物画的延续与扩 展。唐代仕女人物画的友展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蒋善固有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一文,他认为文字之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日结绳,二日图画,三日书契”“可见,现代中国文字是由象形图画文字演变 图1 女子夔风帛画图2 t 形“非农” 而来的。汉代学者许慎在蜕文解字中日:“画螺,舜妹也,i | i j 始于螺,故日 画螺”,这句晤就告诉我们:早期的绘画创作与女性有密切关系。如今人们发现 考古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出现的细小的指纹与甲纹是几千年前原始社会女性手 指的印痕。因此,从绘画的最初发展来看,女性担任了最原始的创作主体,自然 侧重女性形盈的描绘。4 仕女形蒙的发展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目前研究认为“真 :装:8 嚣黧蓑嚣孺糍。一。会,。束。+ 阶。呲车松鄙单r 中囝传统绘目的萌发于发 一原始札会生砘束的中l 目纶j 目m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正独立的绘画作品是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两幅画在丝织品上的图画 回,其中 出土的战国时期女子夔凤帛画( 图1 ) 笼罩着神秘的气息,画面描绘具有鲜 明楚国宫中女性特点的细腰女性形象。另外,西汉初期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t 形“非衣 ( 图2 ) 被认为是初具面貌的工笔仕女画,画面设色富丽,线条流畅, 气度宏大。汉代绘画色彩上“随类赋彩 尽情涂抹,技法天真而雄沉,这种大气 浓重的绘画观对唐代仕女画有直接的源与流的传承关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 妇女为绘画题材的创作陆续出现,画面着重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工笔仕女画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形神。文人们建立起“雅”的审美观念,认为“气韵生动 、 “传神是绘画的最高境界。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一日气韵 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赋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移 模写。谢赫的绘画理论为后来绘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 当时遗留下来的传世之作,是开启唐代仕女画的典范,初步形成仕女画含蓄高逸 的审美标准和设色章法,开启了绮罗人物画的先声。前代画家们推动着绘画艺术 的发展,正是这种历史的沉淀,推动包括绮罗人物画在内的唐代仕女画的兴盛, 大唐绮罗人物画有了规范的绘画程式,这种历史的传承是唐代绮罗人物画发展繁 荣的绘画土壤,以至于唐代绮罗人物画在气韵、设色,线条等方面呈现出前所未 有的艺术面貌。 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佛教的传入和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文化也在潜移默化 中嬗变着。在隋代,中原绘画受到西域画家的影响,在造型与着色方面有着很深 刻的变化,一直到初唐,人物画风还沿袭了这种西域风。外来文化尤其是印度佛 教的冲击,使唐朝绘画盛极一时,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而来的绮罗人物画,整合秦 汉的朴厚与魏晋的隽勇,进入了一个瑰丽的新时期。齐时谢赫创建“六法”的绘 画品评尺度,及至唐代,“六法 仍占一定地位,但印度的凸凹法对人物绘画的影 响更甚。经济繁盛的唐代崇尚印度佛教中的马图拉式,人物造型体量感强,丰满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1 1 8 页 窜熊传新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 m 江汉论坛1 9 8 1 圆黄培杰唐代工笔仕女画研究 b 天津美术出版社2 0 0 7 6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立体,加强了对女性柔美的特征刻画。印度佛教绘画的世俗化也使唐代绮罗人物 绘画的题材更趋多样化,迎合贵族社会阶层的审美要求而倾向于富丽堂皇。印度 佛教绘画对唐代人物绘画世俗化的结果,使得唐代绮罗人物绘画更具现实气息, 作品给人的强烈感受便是弥漫于作品中的对人物的精神内涵和真实的生存状态的 刻画,通过轻薄的纱和丰腴的肉体、合乎比例的形体,表现出了中唐时期奢华的 社会风尚。唐代绮罗人物画中人物的传神写照虽然是对顾恺之“传神论 的极好 诠释,但在色彩和画面表达上还是遗留着印度佛教绘画的一些影子。在服装上, 唐代传入了波斯袒胸、翻领服饰风格的影响,流行一种袒胸无领的短襦,成为古 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服饰,而这也在唐代绮罗人物画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另外, 李唐皇室对于胡族血统继承的前提下,提倡汉夷一家的民族开放政策,更大限度 的给了胡文化发展空间,因此唐代文化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贵族们的生活上都 有深刻的胡文化影子。统治者大量任用胡人或者其后裔为朝廷官员,使唐代统治 阶层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皇族与胡人的生活交流更为频繁,胡 文化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绮罗人物画的繁荣。外来文化的传入带来唐代女性生 活的变化,唐代服饰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奇葩,使唐代绮罗人物画渐成一独立画 科并进入深入的系统成熟阶段。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分析 唐代典型的绮罗人物画以张萱、周叻为代表。 张萱,盛唐时期的重要代表画家,出身于长安,玄宗开元十一年任史馆画直。 受都城繁华生活的耳濡目染,善画人物,尤以仕女画和婴儿画著称。他画仕女巧 于构思,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画婴儿童稚时, 形貌和活泼神采兼得;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说:“张萱好画贵公子、鞍马、屏 障、宫苑、仕女、名冠于时 。可见其画仕女、贵公子、宫苑、鞍马在当时皆称 第一。张萱作画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注意环境和色彩对画面气氛 的烘托和渲染,善画亭台、树木、花鸟等景物点缀画面。其创作的妇女形象代表 7 河南犬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着唐代工笔人物画的典型风貌,是周畴仕女画的先导。据宣和画谱记载,当 时御府收藏有四十七件张萱的作品,其中三十余件都是表现宫廷妇女生活的画作。 如游春、整妆、鼓琴、按乐、横笛减迷、赏雪等场景,皆属描写宫廷贵族妇女静 幽闲散生活的作品。张蕾仕女画的出现不仅直接影响着晚唐及五代以后的画风, 同时也意昧着唐代民间的仕女画风由此正式渗入到宫廷卷轴画中。 圈3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的代表作品主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 图3 ) 和捣练圈( 图4 ) 。辽 融瀛鸶豁逮 圈4 张萱捣练翻 宁省博物馆藏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以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为创作对象,郊游 为题,描绘这一对人马从容出行的华丽高贵气派。画面中一行九人,虢国夫人在 画面的中心点,她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造型丰满艳媚、雍容华贵, 用色浓重富丽,色调明快,人物神态从容,生动再现了郊游时春意盎然的场面。捣 练图( 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描绘了从事捣练工作中的贵 族妇女们,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情态,成功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 整幅画作分为三段,曹段是四个贵族妇女在捣练,中段是络线和缝制,后段是用 熨斗熨烫,整套捣练过程衔接相当自然,彼此呼应地形成和谐的整体画面感。画 芦墟恤疆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面中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也各不相同, 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同时细节的刻画也很生动,例如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 仰,给人感觉正在微微用力;熨练妇女脸上认真专注的表情;在绢下好奇窥视的 可爱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等。无不反映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说明画家不仅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以使画 面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总之,张萱的仕女画,不论构图还是设色用笔,都极为工整妍媚。其“丰肥 体”的人物造型,反映了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 型时代风格。同时这一题材的成功,极大地影响了其后的周畴。 周叻,中唐时期的重要画家。字仲朗,历代名画记作景玄,京兆( 今陕西西安) 人。好文辞,擅书法,善画道释、人物、仕女,皆被喻为神品。周防作画时非常认 真,据说他创作时不停思考以至于感通梦寐,梦中见到了所追求的形象。他出身 于官僚家庭,因兄屡立战功,曾得以获任越州( 今浙江绍兴) 长史、宣州( 今安 徽宣城) 长史别驾。周防的艺术活动时期较长,长达三四十年,大致从大历至贞 元年间( 7 6 6 _ 8 0 5 ) ,活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长安和江南两地。周畴的贵族地位使 他长期优游于贵胄子弟间,所以有机缘接触和接受张萱的绘画主题和艺术手法。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他“初效张萱,后有小异,颇极风姿,所画衣冠, 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 ,精要概括了周叻的师承渊流及风格特点。宣 和画谱评论他“多见贵而美者 ,善画“贵游人物”,且作“浓丽丰肥之态 。虽 然周叻的画风与张萱之迹非常相似,以至于后人在区分两人的作品时,要从周叻 不在仕女耳根敷染朱色这一“小异 来区别。但是事实上,周叻在许多方面有着 张萱所没有的新创。更重要的是,后人将周防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画的 造型样式尊为“周家样”,与“曹家样( 北齐曹仲达创) 、“张家样 ( 南朝梁张僧 繇创) 、“吴家样 ( 唐代吴道子创) 并称为“四家样 ,为历代画家所推崇。“周家 样”的出现说明了在张萱的基础上,周防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已经实现了超越, 同时也表明了周防的画艺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周家样概括、集中并提炼了前 9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贤和同时代画家中那些有发展基础的艺术语言,被时人和后人作为人物画学习的 范本。 周畴的人物画以“形神兼备”见长,他曾和韩斡一起为郭子仪女婿赵纵画像, 画毕,郭子仪的女儿认为韩斡画的是“空得形似”,而周防的画则“兼移其神气, 得赵郎情性言笑之状。”不仅周i 疗的肖像画能够挖掘到人物的心灵深处,其描绘 宫廷贵族妇女的仕女画更胜一筹,能将宫中各类仕女的心态微妙地展示在绢上, 如感伤、忧郁、悲叹、怨情和惆怅等,概括地表现出经过“安史之乱”后,宫中 仕女们颓废的精神状态。周防的仕女画代表了中唐仕女画的主导风格,被当时的 批评家论作“画子女为古今之冠”(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遗憾的是,周防 没有摹本传世,北宋宣和画谱著录了他的七十二件画迹,均已湮没于世。仅 有一些古画相传为他的名作。所谓“传”,是今人参考了前人较为可靠的鉴定意见 和相当长的收藏、著录历史而断定。虽有疑问,但作品与周肪的构思和画风大体 相近,内容与周畸的生活时代相近或相距不远。如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和调琴啜茗图等,可以代表周劝独有的绘画风格和特征。 鳓鬣妻 围5 周畴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图5 ) 描绘的是春夏相交时节,一群云鬓高耸、服饰艳丽的 贵族妇女赏花、戏犬、观鹤、漫步的场景。她们丰腴典丽、雍容自若,表情安详 面作充分表达了人物的身份和生活特点,把人物慵懒无聊的心理和微妙变化的身 体曲线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以神表形的典型意象造型绘画手法。面部丰腴的妇女 形象在唐代特别是中唐及其以后是广泛流行的,这正是周叻作品表达的主要内容。 作品无论是用笔、用墨还是设色都体现出唐代人物画的精髓,用笔纤细而又不却 ¥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弹性,设色清丽明艳,对质感的描绘非常真实到位。细纱衣轻薄透明,肌肤丰韵、 白皙,头饰闪亮。在技法上运用多层烘然、罩染、分染相结合和以色代线的手法 均开启唐代工笔人物的新风。 初唐人物画的发展,特别是在创造贵族妇女的形象这一主题样式上为张萱、 周畴的人物画积累了丰富经验。到周叻时,“裙屐游宴的绮罗人物画已成为与佛 道绘画以及封建纲常伦理画并重的人物画主要题材了。张萱、周防进一步完善了 这一题材,把绮罗人物画推向高潮,标志着绮罗人物画的成熟。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唐代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美 一、丰富的趣味性一、半昌嗣趔怵任 ( 一) 趣味性的基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有力的表白,也是中国 哲学思想最亲切的表达样式。道家的“道”,孔子的“游,老庄的“虚、静、 明 无一不是中国绘画的文化、哲学基础。绘画的“意境”是中国画要表达的最 高境界,也是中国工笔人物画追求的幽雅之趣的最高体现。从玄学、孔孟、老庄 中感悟到的审美追求是促使唐代绮罗人物画摒弃对单纯物象形体的追求而转为探 究物象精神情境的文化基石。因为写意精神的表达在于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因 此它可以无处不在,所以唐代绮罗人物画既具备写物之神、严谨、工整细腻的特 征,也同时体现出“写意”的趣味性,基于哲学思想的写意精神是其趣味性的文 化基石。 众所周知,唐代绮罗人物画的创作依赖于绢和毛笔。由于绢的特殊质地,使 人物画的形象更加逼真和通透,特别是对于面部和手的描绘更有趣味。绢与现代 的纸张不同,作画过程中可以反复涂抹勾勒冲洗而不易破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 创作者有更大的兴趣从事绘画。毛笔是易于变化的造型工具,不同的提按力道产 生不一样的绘画艺术效果,丰富和完善了作品的绘画语言。工笔人物画以线条为 造型的基本手段,通过线条的曲直长短、抑扬顿挫、刚柔强弱的不同来塑造对象, 传递感情。唐朝在隋代发展的基础上,书法艺术有了质的飞跃,达到空前的繁荣, 出现了颜真卿、张旭、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大家,书法艺术形成独特的时代风 格。无论是隶书、楷书、草书,都是以线造型的艺术,根据墨的干湿浓淡不同而 体现书法的空间和时间造型,并在毛笔的运用过程中,通过线条的顿挫、提按、 勾勒、聚散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当唐代书法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向后,这期 1 2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间工笔人物画就在定程度上借鉴书法中的线条用笔使其表现手法变的丰富起 来,简言之唐代绮罗人物画首先在书写用笔上体现出深厚的文化趣味性。唐代以 前画家以粗细无变化的铁线描进行工笔人物造型,唐代以后开始变化。盛唐时期 的“百代画圣吴道子把狂草用笔变成工笔人物画造型的新方法,创造了兰叶描, 使线条变化多样,丰富了绘画表达语言,在顾恺之等工笔画大师铁线描的“密体 篆书风格上实现工笔画的独n c , j 新。他还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