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归纳文本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教学重点)2、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教学重点)3、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梯次互动高效课堂模式【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 前 预 习 案 】【温故知新】一、关于孟子与孟子补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字,邹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孟子的主要主张: 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仁政”思想:a、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c、反对不义的战争。 “春秋无义战。”“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特点是长篇大论,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二、创作背景: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无父无君,是禽兽也。(1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1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1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文言知识预习点(一)、为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注音并解释意思:粟( ) 好战( ) 弃甲曳兵( ) 孝悌( )数罟( )( ) 鸡豚狗彘之畜( )( )( )庠序( ) 洿池( ) 饿莩( ) 颁白 (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无失其时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一词多义 王 然而不王者( ) 梁惠王曰( )食 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 )以 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 移其民于河东( )之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鸡豚狗彘之畜(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 河内凶亦然( )填然鼓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填然鼓之( ) 2、七十者衣帛食肉(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4、树之以桑( )5、王无罪岁( ) 6、请以战喻(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8、谨庠序之教( )(五)古今异义词 1、河内凶(古: ;今, )(古: ;今: ) 2、弃甲曳兵而走(古: ;今: )3、斧斤以时如山林(古: ;今: ) 4、王无罪岁(古: ;今: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 ;今: )6、养生丧死无憾也(古: ;今: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古: ;今: )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 ;今: )(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固定句式并翻译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 ( )(七)特殊句式 、是亦走也( )、非我也,岁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 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7、未之有也( )8、鸡豚狗彘之畜( )9、弃甲曳兵而走( )(八)翻译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课 内 探 究 案 】【合作探究】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2、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3、从文章看,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4、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5、孟子认为要想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是什么?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拓展延伸】1、 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你能说说孟子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2、本文中透露出的孟子的“王道”举措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3、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检 测 巩 固 案】阅读下文完成14题。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煤炭清洁利用产业政策与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 健康教育专项知识培训会课件
- 高中复读费管理办法
- 江西省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导游综合知识)在线自测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
-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详解
- 记者站管理办法央视
- 综合办文件管理办法
- 超市资源位管理办法
- 企业燃气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陕西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 门诊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 中国武术课件
- 2025-2030中国便携式篮球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核心素养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 北京版英语1-6年级单词表
- 陕旅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英语教案
- 中国美容仪器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海洋工程装备概述
- 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课件(1)章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