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论文)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pdf_第1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pdf_第2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pdf_第3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pdf_第4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2 0 0 6 年4 月6 月,在豫南低山丘陵山地区( 河南省确山县) ,对四种鹭科鸟类( 池鹭a r 出。缸 6 n c 曲h 、白鹭翰 加g 口r z p 抛、牛背鹭b “6 “h 治曲和夜鹭y 甜f r “础c f i c 口r “) 的营巢地进 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四种鹭类的巢位结构进行了研究。 针对鹭鸟的营巢地的一般特征,选取了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胸径、树冠高、树冠 半径、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坡度和坡位等1 0 类生态因子,在比较不同鹭类利用生境 内各因子平均值的基础上,利用两个样本同质性的t 检验的方法,分别研究四种鹭类对各个 环境因子选择性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在次生阔叶林中,池鹭( a ,如。缸妇c c u ) 对乔木高度、乔木冠高、树冠半径、乔木胸径 和坡位的选择性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d 5 ) ;在人工针叶林中,池鹭对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灌木数 量、灌木盖度,坡向、坡度和坡位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j ) ,倾向于选择 高大和径级较大的乔木、灌木数量较少、阳坡和下坡位的生境:而对乔木数量和树冠半径的选 择性较弱,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p ) 0 ) 。 2 在次生阔叶林中,白鹭( m 加即咒p 在营巢时对乔术高度、乔木冠高、树冠半径、 乔木胸径和坡位等生境因子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o j ) ,倾向于选择乔木高 大且冠幅较大和中下坡位的生境,而对乔木数量、灌木数量和盖度、坡向和坡度等因子没有明 显的选择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p ) o 0 5 ) ;在人工针叶林中,白鹭对乔木的数量、高度、冠 高和胸径,灌木盖度,和地理性因子( 坡向、坡度和坡位) 等生境因子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 极显著水平( p 0 d j ) 倾向于选择乔木数量相对较少而单个乔木比较高大、灌木盖度较大、 阳坡、坡度较小和下坡位的生境。 3 在次生阔叶林中,牛背鹭( b “6 m 虹f 6 f 5 ) 在营巢时对坡位有很强的选择性,达到极显著水 平( p d ) ,对坡向有一定的选择性 ( n d j p 0 ) ,而对其它生境因子( 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灌木盖 度、坡度和坡位) 有较强的选择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j ) 。 4 ,夜鹭( 一c d c o r “n y c f f c d r “) 在营巢时对乔术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坡 i 向、坡度和坡位等因子有很强的选择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n ) 。 2 i ns e c o t l d a r yf o r e s t ,t h e 仃e eh e 培h t ,t h eh e i g h to f e ec r o w n ,c r a w 珀d i u s ,d i a m e t e ra n dt h e s l o p e1 0 c a t i o nh a v es 廿0 n ge a b c tf 打e g 陀玎口g 口,z p 舵,w h c nt 1 1 c yn m i f i c a t e ,h a v er e a c h e dn l i g h t y p r o m i n e n tl c v e l sc p n 0 5 ) ;h 删缸mc o i l i f e r o u sf 0 化s t ,m en u 曲e r ,h e i g 虮 c r o w nh e i g h ta n dd i a r 眦t e i 。o f e e ,s h n l bc o v e ra n dt h eg e o 盯a p h i c a lf a c t o r ( s l o p e ,s l 叩eg 豫d i e n ta n d s l o p ep o s i t i o n ) s 仃o n ge f f b c tf b r 印肥玎g 口咒p 玎口w h e n 山e y i d i f l c a t e ,l l a v er e a c h e dav e r y p r o m i n e n tl e v e lc p 0 d j ) ,t e n dt oc h 0 0 s eaf e wo f 优sa r l das i n 酉et a ut r e e ,s h n l bc 0 v e rb e t t e u o p i c ,出a c i sa n dl o w e fa st h eh a b i t a t 3 i ns e c o n d a r ) rf o f e s t ,t 1 1 es l o p el o c a n o ni l a v es 虹o n ge f f 色c tf o r 糟f 把曹口,翟抵w h e nt h e y i l i d m c a t e ,t 0a c l l i c v eap m 嘶n e mi e v e l ( p n d 印,a n d i h e r ei sal i t d es e l e c n v ea b o u ta s p e c t ( n d j 尸 c u m n c d p b 。 周晓平等( 2 0 0 4 )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及比较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鸡屿岛的白鹭( e p m 肋 g a r z e n a ) 雏鸟和成鸟体内铅( p b ) 、镉( c d ) 、铜( c u ) 、锌( z n ) 的含量,发现4 种重金属在白 鹭肌肉和羽毛组织中的含量都是z n ,c u ,p b ,c d 且成鸟肌肉组织中的4 种重金属含量高 于雏鸟,提示白鹭体内重金属含量随着分布地区、年龄和器官组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重金属 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富集3 “。 f u m e s s 等也认为在海鸟中,体羽能可靠地表示总羽毛汞浓度,表示鸟在整个换羽期间吸收 汞的量,在估计鸟类受汞污染时,鸟类的体羽比飞羽更具代表性口q 。 此外,周立志( 2 0 0 5 ) 、邹发生( 2 0 0 5 ) 等也分别在合肥和广州研究了不同污染物在不同 鹭鸟体内的富集情况【蚰“”。 综合前人的工作,可以看出,鹭科鸟类在环境监测中终于作用,因此在应用领域,应当加 强这方面的研究。 5 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2 研究地点概况 2 1 研究区域的行政区域和自然概况 确山县位于e 1 1 3 a 3 7 l 一1 1 4 0 1 4 7 和n 3 2 0 2 7 i 一3 3 0 0 3 7 ,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两依桐 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素有“中原腹地,豫鄂咽喉”之称。全县南北鹾6 6 k m ,东 西宽5 6 h l ,县域面积2 2 2 9 2 6 k 吖,辖1 3 个乡镇,总人口5 0 万。确山县地形复杂,山区、丘 陵、平原、洼地均有分布,地势自西向东递降,比降1 ,6 ,海拔在7 4 8 1 3 m 之间,低山丘陵 面积5 4 8 1 3 1 2 ( 2 4 7 ) ,缓岗地区7 2 l m 2 ( 3 6 5 ) ,平原、盆地4 4 18 7 l n 2 ( 3 8 8 ) 。属于大 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2 1 6 6 8 h ,年平均辐射总量1 1 7 5 4 千卡,c m 2 ,年平均气温1 5 , 年平均降水量9 8 3 m m ,无霜期2 2 6 天。 确山县 图1 确山县地理位置 石滚河乡位于榈柏山、伏牛山余脉的交汇处,确山县西南部3 0 k m 处的浅山丘陵地带,南 邻桐柏。全乡共辖1 2 个行政村,1 7 9 个村民组,2 0 8 万人。全乡总面积1 3 7 km 2 ,其中山地面 积1 1 9 5 万亩,耕地面积2 8 万亩。臻头河自强向东流经乡境1 3 k m ,南岸为浅山,北岸为丘 6 河南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陵。平均海拔2 0 0 3 0 0 0 m ,平均气温1 4 6 年降水量9 0 0 1 2 0 0 m m ,土壤p h 值为6 5 ,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2 0 具体研究地点在研究区域内的具体位置及基本情况 2 2 1 次生落叶阔叶林地区 该地点位于确山县低山区、石滚河乡刘楼村小王沟,森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偶见针 阔混交林主耍乔木树种有栓皮栎、麻栎、段柄袍、白杨,油松等。 鹭鸟的营巢地小王沟自然村位于一个u ”型的山凹内,有居民十余户“u ,型山体上的森 林主要为次生的栎林,夹杂数量极少的油松,灌木层主要为次生的栎属幼苗。在居民的房前屋 后为人工栽种的自杨和少量的竹林以及很少粗大的栓皮栎。 2 2 2 人工针叶林区 该地点位于确山县城西低山丘陵区,距确山县城约1 5 k m 。森林植被为人工针叶林。主要 树种有油松、水杉、侧柏、部分地点夹杂极少量的栎属树木;无明显的灌木层,林下较干净, 部分地点林下蒿类草本密集。鹭鸟只在一特殊单位的围墙内营巢,外界干扰较弱,但内部人员 每天都沿一定路线定时检查设备。 研究地点 寅时堂村 图2 研究地点地理位置 7 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志位的研究 3 研究对象 3 1 自鹭( e 种妇g 肌e 妇) 中等体型( 4 5 0 6 7 0 r 1 1 【1 1 ) 的白色鹭。虹膜黄色,眼先粉红色,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 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冬羽眼先红色,无蓑羽。广布于非洲、欧洲、 亚洲和大洋洲,在中国分布于四川、陕西南部,河南、江苏南部以南各省( 夏候吗、留鸟) ; 海南岛、台湾( 留鸟) 。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以小型动物、昆虫为食。 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时飞越沿海浅水追捕猎物。夜晚飞回栖处呈“v ”字队形。 3 2 池鹭( a m 如。缸6 口“ “曲 体型略小( 4 5 0 5 1 0 i i l i n ) ,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部深栗色。 胸紫酱色。肩布满蓝黑色的蓑羽。冬季:站立时俱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 色:最黄色( 冬季) ;腿及脚绿灰色。栖于稻田、沼泽。喜群栖。以水生动物、昆虫为食。常 见于华南、华中及华北地区的水稻田。偶见于西藏南部及东北低洼地区。迷鸟至台湾。 3 3 牛背鹭旧h 6 f c h s 曲曲 体型略小( 5 0 0 5 2 0 m ) 的白色鹭,繁殖羽:体白,头、颈、胸及背部中央蓑羽粘橙黄; 虹膜、嘴、腿及眼先短期呈亮红色,余时橙黄。冬羽:体白,仅部分呜额部粘橙黄,无蓑羽。 栖于稻田、沼泽。成对或小群活动。以水生动物、昆虫为食。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及北部、伊比利亚半岛至伊朗、印度至中国南方、日本南部、东南亚包括菲律宾、马来诸岛和 马鲁古群岛。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四川、西藏以南各省,海南岛( 夏候鸟、留鸟) ;台湾( 夏 候鸟) 。 3 4 夜鹭c c 咖n r “掣c 如d ) 中等体型( 5 l o 5 8 8 m m ) 、头大而体壮的黑白色鹭;额、眼先、眉纹、冠羽白色,头顶、 枕、后颈至背墨绿色具光泽;上体余部和颈侧灰色,下体白色两翼及尾灰色;亚成鸟虹膜 黄色,成鸟鲜红;嘴黑色;脚污黄。 河南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空 4 研究方法 4 1 营巢地选择的研究方法 4 1 1 取样方法 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采用样线法取样,把“u ,型山体从沟底到山脊等距划分为三条样线, 沟底水平或接近水平部分另设一条样线,每条样线以间距3 0 m 设定一个l o m 1 0 m 样方,在样 方内测量一系列生态因子。 在人工针叶林中,由于该地区是一比较特殊的单位,周围有围墙与外界分割,鹭鸟只在围 墙内营巢,根据该点特殊的地形特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设定1 0 m x l o m 样方,在样方内测 量一系列生态因子。 样方设定后根据鹭鸟对所设样方的利用情况,分为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 4 1 2 生态因子的选择及划分标准 根据鹭鸟营巢生境选择利用的特点及参照国内其他研究鹭鸟是采用的生境因子,选择如下 生境因子进行测定,其中地理性因子( 坡向、坡度和坡位) 参照综合高中信( 1 9 9 5 ) 、王小明( 1 9 卿、 鲁庆彬( 2 0 0 3 ) 、王正寰( 2 0 0 3 ) 等的测定方法”2 + “。 乔木数量整个样方内的乔木数量 乔木高度测量样方内所有乔木的高度,求平均值 树冠高测量样方内所有乔木冠层的高度,求平均值 树冠半径测量样方内所有乔木的冠层半径。每棵乔木分别测定四个方向的半径,求平均 值 乔木胸径测量样方内所有乔木的胸高周径,求平均值 灌木数量计算样方内灌木的数量 灌木盖度竖直方向上灌木层在整个样方的投影面积 坡向样方所在山坡斜面的朝向,以东南向为0 0 ,依顺时针方向,0 9 0 0 为阳坡,1 8 0 2 7 0 。为阴坡。其余为半阴半阳坡;若样方所在地点为水平面,则定义为阳坡。 坡度样方中心点沿坡向上下5m 的坡度 坡位依照样方所在的位置按上、中、下三个坡位划分。上坡位:上l 3 为上坡位,包括 山岗和坡上部;中坡位;中间1 3 为中坡位,包括山腰和坡中位;下坡位:下1 3 为下坡位, 包括山谷和坡下部。 4 2 巢生态位的研究方法 9 鹭科鸟类曹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4 2 1 巢的种类 筑巢鹭鸟的种类,利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筑巢鹭鸟的种类,参照约翰马敬能等( 2 0 0 0 ) 中 国鸟类野外手册对鹭科鸟类野外识别特征的描述进行识别。 4 2 2 巢位因子的选择和划分标准 筑巢树木的种类、树高、胸径和树冠半径,分级标准与营巢地生态因子相同; 巢离主干距离:测量巢所在位置到巢所在树木主干的垂直距离 巢所在分支:记录巢所在位置的分支状况,主干上分支为l 级分支,l 级分支上在发出的侧枝 为2 级分支,依次类推; 巢在树冠内的相对位置:参照赛道建等( 1 9 9 4 ) 对黄河林场三种啄木鸟繁殖期生态位自q 研究方 法,对树冠进行划分,记录巢在树冠上的位置如图2 。 上 念 j 中 弋 图2 树冠结果分层示意图 4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4 3 1 营巢地选择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因为样本数量只有天然次生阖叶林中池鹭m 出。k6 口c 曲w ) 利用样方超过3 0 ,但也只有3 6 个,因此采用t 检验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检验,确定影 响鹭鸟营巢地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所有数据均采用e x c e l 2 0 0 3 和s p s s l 2 o 进行统计分析。 4 3 2 巢生态位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四种鹭鸟巢位的特征,通过分析不同因子在不同鹭鸟巢位 选择中出现的频次和频率,比较不同鹭鸟对各巢位因子选择性的差异,从而分析鹭鸟巢生态位 的分化情况。 1 0 河南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次生阔叶林中共发现3 种鹭鸟即池鹭( a r 口如o f 6 c 曲) 、白鹭( 珞m 施 g d 戊p 肋) 和牛背鹭( b 曲“f c w 倒s ) ,白鹭( m 抛g n ,z p 加) 和牛背鹭( 丑曲“z c wf 6 f s ) 数量很少,而以 池鹭( a m 出d 缸妇c c ) 数量较多:在人工针叶林中共发现四种鹭鸟,调查中发现3 只疑似黄嘴 白鹭( 如 彻p m f 叩幻阳j ) 的白色鹭鸟,但不能确定,也没有发现其筑巢,因此,本文只对池鹭 m 出d 肠6 n c 曲w ) 、白鹭( 如m 凇g r z 加) 、牛背鹭( 肌6 “f f w 西f s ) 和夜鹭( y c d r 删“i c d r “) 四种鹭鸟进行研究 5 1 鹭科鸟类营巢地的选择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不同鹭鸟对营巢地选择情况,本文采取分类研究的方法,针对不同鹭鸟 的营巢生境分别进行研究。 5 1 1 池鹭营巢地的选择 池鹭似m 出。缸蚰c 曲w ) 营巢地生境中各种环境因子的原始数据见表3 和表4 。 表3 池鹭似m 出d k6 口c c h 耶) 生境数量化因子测量统计表 由表3 可以看出,在两种森林群落中,池鹭在营巢时对乔木数量、树高、树冠半径、乔木 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胸径等因子的选择相似,而对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和坡度的选择差距较大。 由表4 可以看出,池鹭在两种森林群落中营巢时,都主要选择下坡位( 天然次生阔叶林中 5 3 ,6 、人工针叶林中1 0 0 ) ;对坡向生境因子的选择则有所不同,在次生阔叶林中主要选择 部分半阴半阳坡营巢( 6 0 7 ) ,而在人工针叶林中则比较喜欢阳坡( 7 3 8 ) 。 表4 池鹭以r d 出d j 46 口c 曲淞) 生境等量化凼子测量统计表 进一步对池鹭在次生阔叶林和人j = 针叶林中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的各种生境因子差异显 著性的t 检验( 表5 ) 结果表明,在次生阔叶林中,池鹭对乔木高度、乔术冠高、树冠半径、 乔木胸径和坡位的选择性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d ) ;在人工针叶林中,池鹭对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 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坡度和坡位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o j ) ,倾向 于选择高大和径级较大的乔木、灌木数量较少、阳坡和下坡位的生境;而对乔木数量和树冠半 径的选择性较弱,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尸) o 酊) 。 表5 池鹭( a r 础d k 妇c c “5 ) 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备因子差异显著性t 检验表 表沣:“( ) ”内为负值 2 河南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1 2 白鹭营巢地的选择 白鹭( 印m g r z 船) 营巢地生境中各种环境因子的原始数据见表6 和表7 。由表6 可以看 出,在两种森林群落中,白鹭在营巢时所利用的生境除树冠半径、坡度两相生境因子外,其它 各因子有很大很大的一致性。其中,在次生阔叶林中选择树冠半径和坡度较大的生境:而在人 工针叶林中的情况则相反。对其它因子的选择则比较相似,都选择乔木数量少、径级结构大的 生境。 表6 白鹭( 如彤船g 口咒p 们) 生境数量化因子测量统计表 由表7 可以看出,在两种森林群落中,白鹭对坡位的选择性比较一致,都倾向于选择中下坡位 ( 次生阔叶林5 3 6 、人工针叶林1 0 0 ) ,而对坡向这一园子的选择则有一定区别,在次生阔 叶林中主要选择半阴半阳坡( 6 0 7 ) ,在人工针叶林中则倾向于选择阳坡( 9 2 3 ) 。 进一步对白鹭在次生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中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的各种生境因子差异显 著性的t 检验( 表8 ) 结果表明:在次生阔叶林中,白鹭( e g 舱g d r z e 抛) 在营巢时对乔术高度、 乔木冠高、树冠半径、乔木胸径和坡位等生境因子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n ) ;在人工针叶林中,白鹭对乔木 的数量、高度、冠高和胸径,灌木盖度。和地理性因子( 坡向、坡度和坡位) 等生境因子的选 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d j ) ,倾向于选择乔木数量相对较少而单个乔木比较高大、 灌木盖度较大、阳坡、坡度较小和下坡位的生境。 表8 白鹭( 毋形瑚g d r 秘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弄因子差异显著性t 检验表 蓑注:“( ) ”内为负值 5 1 3 牛背鹭营巢地的选择 牛背鹭( 曰“6 “f c 1 6 括) 营巢地生境中各种环境因子的原始数据见表9 和表1 0 。 由表9 可以看出,在两种森林群落中,牛背鹭在营巢时对各个生态因子的选择稍有不同。 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比较喜欢选择乔木数量较多、树冠半径稍大和坡度稍大的生境。而在人 _ _ 针叶林中,对这几项因子的选择则相反;对其它几项数量化生态因子的选择则比较一致。 1 4 塑堕查堂! 竺! 星堡主要塞皇兰竺堡兰 表9 牛背鹭( 8 曲h f c wi b 缸) 生境数量化园子测量统计表 砥i 丽睛f 茬丙种森林群落中,牛背鹭在营巢时全部选择下坡位,说明其对下坡 位的偏好:在坡向这一园子方面,牛背鹭比较喜欢在阳坡筑巢,尤其是在人工针叶林中更是表 现为对阳坡地偏好( 8 3 7 ) 。 表1 0 牛背鹭( b 曲“k 榔1 6 括) 生境等量化因子测量统计表 天然次生阔叶林 人工针叶林 等 全部样方利用样方全部样方 利用样方 变量级 样方数频率样方数 频率样方数频率样方数频率 坡向 坡位 j i f 萝可军百鹰茬次! i 谪叶林和人工针叶林中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的各种生境因子差异 显著性的t 检验( 表1 1 ) 结果表明:在次生阔叶林中,牛背鹭在营巢时对坡位有很强的选择性, 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o j ) ,全部选择下坡位的生境,对其它生境因子( 乔木数量、乔木高度、 m哪啪o o 2 m 把o 0 m m 毋 6 儿凹7 6 刚;墨啪o o 2 l 3 0 0刚埘蹦螂;星 弭加塔n 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乔术冠高、树冠半径、乔木胸径、灌术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和坡度) 的选择性较弱:在人工 针叶林中,对树冠半径这一因子无明显的选择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p ) n ) ,对坡向有一定 的选择性( 晓锄 p 0 ) ,而对其它生境因子( 乔术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 灌木盖度、坡度和坡位) 有较强的选择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o ) 。 表1 l 牛背鹭( 口曲m k wf 占括) 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各园子差异显著性t 检验表 表注:“( ) ”内为负值 5 1 4 夜鹭营巢地的选择 夜鹭( 哆c “r “唧甜f r “) 营巢地生境中各种环境因子的原始数据见表1 2 和表1 3 ,由于 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没有发现夜鹭,因此只对人: 针叶林中的夜鹭进行了统计。 由表1 2 可知,在人工针叶林中,夜鹭也表现为对高大乔术和平缓坡的喜好。此外,夜鹭 也比较喜欢灌木数量较多、盖度较大的生境。 表1 2 夜鹭( y c f i r n x ,l y 甜f c o r 口x ) 生境数量化因子测量统计表 由表1 3 可以看出,夜鹭在营巢时对阡| 坡( 8 4 6 ) 和下坡位( 1 0 0 ) 的偏好。说明坡向 1 6 河南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和坡位两因子对夜鹭营巢的选择也有影响。 表1 3 夜鹭( 聊订i c o 眦删c f f c o 眦) 生境等量化因子测量统计表 进一步对一夜鹭在次生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中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的各种生境因子差异 显著性的t 检验( 表1 4 ) 结果表明:夜鹭在营巢时对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 胸径、坡向、坡度和坡位等因子有很强的选择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n o j ) ,而对树冠半 径灌木数量和灌木荒度三项因子的选择性较弱,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尸) n d 5 ) 。 表1 4 夜鹭( 啊c 打础c 矗c o 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各因子差异显著性i 检验表 最注:“( ) ”内为负值 对四种鹭鸟的生境选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池鹭和白鹭对营巢 地选择情况基本相同,它们共同选择在具有高大乔木的下坡位营巢:牛背鹭同样也选择在下坡 位营巢,对坡向也有一定的选择性,都有选择阳坡的倾向但对其它生态因子的选择性则不明 显。 在人工针叶林中,四种鹭鸟在营巢是对乔木高度、乔木胸径、乔木冠高、坡度、坡位等因 子均有很强的选择性,都表现出对高大乔木、较小坡度和下坡位的偏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n o d ,这些因子是影响四种鹭鸟营巢地选择的共同因素,此外,四种鹭鸟还共同对阳坡有 1 7 鹭科乌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相当的偏好,均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除池鹭和夜鹭对灌木数量和灌木盖度的选择性较弱 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白鹭和牛背鹭对这两类生态因子有很强的选择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0 i ) ,表现出这三种鹭鸟对乔木数量不多及灌木盖度相对较高生境的偏好:只有池鹭对灌 小数量的因子有很强的选择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n d j ) ,比较倾向于选择灌木数量较少 的生境。 5 2 鹭科鸟类巢生态位特征 鹭科鸣类营巢地的特征反映了鹭鸟在繁殖时期对总体环境冈子的选择情况,但每种鹭鸟在 筑巢时对具体巢位的选择就不能通过生境调查的方式来反映,为了了解不同鹭鸟在营巢时对于 具体微环境的选择性,就应该从生态位分化的角度来研究。 5 2 1 池鹭巢生态位的特征 对所有池鹭巢各个巢位因子的初步统计见表1 5 和表1 6 。由表1 5 可以看出,在天然次生 阔叶林中池鹭的巢位一般比在人工针叶林中更倾向于较高大的乔木,而且其巢一般距筑巢树木 的主干的距离也比针叶林远:同时,池鹭对营巢树木的分支状况也有一定的选择;次生闹叶林 中主要选择在4 级分支筑巢,而在人工针叶林中则选择在2 3 级分支筑巢。 表1 5 池鹭巢位特征数量化因子统计表 对反映池鹭巢位特征的等量化因子的统计见表1 6 。由表1 6 可以看出:在天然次生阔叶林 中,池鹭的巢主要位于栓皮栎上( 7 9 4 ) ,相对于乔木冠层来说,在水平方向上池鹭的巢主要 位于树冠层的内部( 4 96 ) 和中部( 3 0 1 ) ;在垂直方向上,其巢主要位于树冠的上部( 6 9 ) 。 在人工针叶林中,则主要营巢树种为油松( 5 3 1 ) ,巢位主要是水平相对位置是内部f 9 6 4 ) , 垂直相对位置是中上部( 中部3 s f 3 、上部5 3 1 ) 。 表1 6 池鹭巢位特征等量化因子统计表 1 8 河南大学2 0 0 8 属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2 2 白鹭巢生态位的特征 对所有白鹭巢的生境指标的统计见表1 7 ,由表1 7 可知:白鹭在次生阔叶林林中的筑巢高 度在1 0 1 3 m ,在人工针叶林中的筑巢高度为5 l o m ;巢位所在树木具体分支状况在两种森 林群落中也不相同,次生阔叶林中为5 8 级分支,而在人工针叶林中则主要位于靠近主干的 部分。 表1 7 白鹭巢位特征各因子统计表 通过对巢在树木上的具体位置分析( 表1 8 ) 可知:在次生闹叶林中,白鹭主要在栓皮栎 上筑巢( 6 0 ) ,其具体的筑巢位置主要在乔木冠层水平方向的中部( 6 0 ) 及竖直方向的上 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部( 1 0 0 ) ;在人工针叶林中,主要在油松上筑巢( 9 5 7 ) ,具体位置主要是冠层水平位置的 内部( 7 8 3 主要为主干附近) 及竖直方向的中上部( 中部6 0 9 、上部3 0 4 ) 。 表1 8 白鹭巢位等量化因子统计表 树种 次生阔叶林 水平相对位置 垂直相对位置 人工针叶林 水平相对位置 垂直相对位置 栓皮栎 3印 杨树o 泡桐o 其它树种2 内2 中3 外o 上5 中0 下o 油松2 2 水杉l 侧柏0 其它树种 0 内 1 8 中5 外0 上7 中1 4 下2 5 2 3 牛背鹭巢生态位的特征 对所有牛背鹭巢位等量化因子的初步统计见表1 9 。由表可知牛背鹭的巢筑在较高大的 乔木上。 在次生阔叶林中,其筑巢的平均高度为9 9 m ,变异范围为6 1 3 m ,主要的分布范围为8 1 1m :巢位距离巢所在乔术主干的平均距离为8 0 c m ;平均分支状况为乔木的5 级分支部分, 主要的分支范围为3 7 级分支。 在人工针叶林中,其筑巢的平均高度为9 8m ,与次生阔叶林中巢的高度比较接近,变异 范围为7 1 2m ,主要分布范围为8 l l m ,较在次生阔叶林中的稍低且范围也较小;巢位距 离巢所在乔木主干的平均距离为3 0c m ,明显较在次生林中要近,平均分布在i 2 级的分支 部位,主要筑在紧靠乔木的地方,即一级分支部分。 o o钟帅o啪o o哪o o础那。姒刚盯 河南大学2 0 0 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1 9 牛背鹭巢位特征各因子统计表 进一步对牛背鹭巢位的具体位置进行等量化分析【表2 0 ) 发现: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牛背 鹭在筑巢时对树种没有明显的要求,水平方向上其巢主要位于乔木冠层的内部( 6 6 7 ) ,完 全没有位于外部的巢,在竖直方向上则主要位于树雹的上部( 6 6 7 ) ,完全没有位于下部的 巢;在人工针叶林中所有的巢均筑于油松上,主要筑巢位置为树冠的内( 9 0 5 ) 上部( 7 9 4 ) 。 表2 0 牛背鹭巢位等量化因子统计表 5 2 4 夜鹭巢生态位的特征 对所有夜鹭巢位特征的数量化因子统计见表2 1 ,由于在天然次生阔叶林林中没有发现夜 鹭科鸟类曾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 鹭( 的c 北o r “删c r f m x ) 筑巢,只对人工针叶林中的夜鹭( a p c f i r “恍“c o r “) 巢进行了分析。 有表2 l 可知:夜鹭( 呻髓o r 甜唧c “c o r “) 巢多位于高度在9 1 1 m 的高大乔木上,巢的平均高 度为8 7 士1 | lm 其巢距离树木主干的平均距离为o 5 士o 5 m 。 表2 1 夜鹭( y c f i c o r n x 母c 矗m 曲巢位特征再因子统计表 次生阔叶林 人工针叶林 变量 样本 标准差 样奉 标准差 塑! ! ! !墼!壅墨蔓里塑堕q 坚堡:2 塑!壅量堑璺望篁1 21 1 :垒:! 乔术高度 6 98 1 4 1 0 1 1 o 乔术胸径 6 93 7 9 8 7 65 1 2 ,7 乔术冠高 6 94 75 50 6 树冠半径 6 9l2 4 25 o 6 巢高 6 9 6 1 2 8 。7l ,i 巢离主干距离 6 9o l7o 50 5 巢所在分支 6 9l 52 0l 进一步对其巢位因子进行等量化分析( 表2 2 ) 可知:夜鹭( 砷c “r “删c d c d r “) 的筑巢树 种主要为油松( 9 1 4 ) 其巢位在乔木冠层相对位置为水平方向上的内部( 8 2 9 ) 和竖直相 对位置的上部( 7 1 4 ) 。 表2 2 夜鹭( y c r f c o r 甜掣c f f c o r 似) 巢位等量化因子表 都把 栓皮栎作为筑巢的主要树种,而牛背鹭则对树种没有明显的选择。在巢位分布上,池鹭和牛背 鹭的巢主要位于树冠水平方向的内部,而白鹭巢则主要位于中部;竖直方向上,池鹭、白鹭和 牛背鹭的巢都位于上部或中上部。 在人工针叶林中,四种鹭鸟都以油松为主要筑巢树种。在巢位分布上。也都主要位于树 冠水平方向的内部;竖直方向上部位丁中上部。 河南大学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