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research on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huang weiguang supervisor:prof. li enzhu school of accountanc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密级:公 开开 学科分类号: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kj2010120201017kj2010120201017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 者 姓 名: 黄伟光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李恩柱 职 称:教 授 学 科 专 业: 会计学 研 究 方 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学 习 时 间: 自 2010 年 9 月 1 日 起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3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 电子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 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摘 要要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不仅是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也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业 绩、技术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标准,因此,科学的评价商业银行的经 营绩效对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评价指标的建立应符合客观全面、重要性、可比性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 本文将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环境为基点,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思想的前提 下,从财务维度和非财务维度两个方面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全 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本文的实证部分, 选取了包括国有和非国有商业银行、 上市和非上市银行在内的 34 家样本商业银行,选定该 34 家商业银行 2011 年的 数据为样本,利用本文创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财务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 实证分析得知,国有商业银行在 2011 年经营绩效表现水平一般。全国性股份制 商业银行的总体排名情况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表现 出参差不齐的态势,城市商业银行的较大差异主要是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和当地政府政策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 效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商业银行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abstrac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not only reflects the competitiveness completely, but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which measures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technolog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so,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which could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risk preven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hould comply with objectivity, comprehensive, importance, comparabilit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rinciples and so on. the paper builds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from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aspects, after absor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thoughts, which depends on th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of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last empirical part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selects 34 samples of commercial banks which includes state-owned and non-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listed and non-listed commercial banks. the paper selects the 34 commercial banks data of 2011 as the sample and analyses the financial index using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etting up in the paper at the beginning. afte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e know tha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year of 2011 is very common. the joint-equity commercial banks ranks higher tha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but the municipal commercial banks performance differently which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to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1 1.2 文献综述 . 2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2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1.3.1 研究思路 . 4 1.3.2 研究方法 . 5 1.4 创新和不足 . 5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5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5 第 2 章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6 2.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6 2.1.1 商业银行的界定 . 6 2.1.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6 2.1.3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8 2.1.4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涵义 . 8 2.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相关理论 . 9 2.2.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界定 . 9 2.2.2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类型 . 9 2.2.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 10 2.3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11 2.3.1 经济增加值(eva)法 . 11 2.3.2 穆迪公司的银行信用评级方法 . 12 2.3.3 骆驼评级法(camel) . 13 2.4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14 2.4.1 财政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 . 14 2.4.2 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 15 2.4.3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操作指引 . 16 第 3 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18 3.1 没有确定清晰的评价目标 . 18 3.2 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 . 18 3.3 评价指标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关注不足 . 19 第 4 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0 4.1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0 4.1.1 客观性和全面性原则 . 20 4.1.2 重要性原则 . 20 4.1.3 层次性原则 . 20 4.1.4 可比性原则 . 21 4.1.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21 4.2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4.2.1 财务维度评价指标 . 22 4.2.2 非财务维度指标构建 . 25 第 5 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30 5.1 因子分析法概述 . 30 5.2 实证分析过程 . 31 5.2.1 样本数据的选取和指标介绍 . 31 5.2.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31 5.2.3 因子分析过程 . 33 5.3 实证结果分析 . 41 第 6 章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 . 46 6.1 积极拓展客户,提高存款规模 . 46 6.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 . 46 6.3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 47 6.4 实行全面风险管理 . 48 6.4.1 构建规范合理的组织结构框架 . 48 6.4.2 强化资本管理 . 48 6.4.3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 49 6.4.4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体系 . 50 结论 . 51 参考文献 . 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4 致谢 . 55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涨,我国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商业银行作为 金融业的主力军,在这场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迎合改革开放这 一大趋势,2007 年起,我国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基本取消了外资银行在 我国的经营限制,开始对外资银行实行全面的开放,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融入到 了国际一体化这一崭新的经营环境中,对我国银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商业银行必须依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 寻求出路,尽快与国际接轨,实现全能化竞争、创新化前进、规范化运作,争取朝着 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的目标迈进。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归根到底都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经 营绩效中,通过对经营绩效的分析,可以对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发展能力、盈利能 力等多方进行评价,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 营管理方式,为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这就让我们把焦点放在了商业 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上。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对于银行业的 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1.1.2 研究意义 鉴于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经营涉及面相当广泛的这样一种特殊企业, 尤其是针对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尽完善的现状,商业银行能否平稳健康的发展, 对 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学者已经开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体 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体制处在不断 摸索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的研究仍然处在探索的过程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因 此,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建立起一套公认的商业银 行绩效评价体系。其意义主要有: 首先,要想与国际接轨,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随着 2006 年我 国金融业加大了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我国的商业银行被暴露在国际化的大环境 第 1 章 绪论 2 中,开始在同样的条件下与外资银行进行平等竞争,在竞争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同 外资银行在获利能力、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距被逐渐显现出来。我们 要想赶上国际化的步伐, 提高竞争实力, 就必须依靠一套系统、 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用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 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其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管理层对银行业 的监督。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我国的银行业监督大多留于形式,没有 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手段, 因此, 我们急需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为监管部门指明方向。 同时, 管理者可以通过评价体系对自己的经营成果进行监督评价, 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对于促进银行的发展以及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再次,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 商业银行要想发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 。 必须要对自己和竞争对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透彻的分析,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实 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总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是顺应当代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的必然选择,也是逐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体制的必然要求。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关注经营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但当时研究的领域都是 一般企业,还没有延伸到商业银行这一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领域,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学者们才开始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经过不断的发展和 完善, 西方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日趋成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 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57 年 farrell 通过求解利润最大化下的利润效率以及成本最小化下的成本效 率来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并由此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1】 。此后该方 法被广泛应用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上。 colwen(1994)搜集了美日法英等几个国 家金融信贷机构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绩效提高的关键在 于组织是否均衡、 技术装备是否先进。 gcorgee.halkos(2004)以希腊银行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证研究的出结论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与银行的总资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系, 同时研究还发现, 小银行受到兼并或重组而逐渐减少会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此外, bergendalil、resti 等学者都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 了研究 【2】 。 杜邦分析体系是 1903 年由杜邦公司创造的一种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要研 究对象的财务分析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david cole(1972)将其应用到商业 银行领域的。 1976 年,willamd miller 提出了 10p 评价法,之前对于经营绩效的评价大多只 关注财务指标,非财务因素只起辅助作用,而他认为应该将非财务指标放在与财务指 标同等的水平上进行研究,于是把营销渠道、人事制度、战略计划等因素融入到了经 营绩效评价体系中去。1992 年, 哈佛商业评论的发表代表着平衡计分卡(bsc) 概念的诞生,修正了以往经营绩效评价大多只关注短期目标的缺点,把长期经营目标 融入到了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当中,从顾客、学习成长、财务、内部业务四个方 面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1933 年 hotelling 提出了一种降维的多元统 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之后,suleyman bilgin kilic(2004)又以主成分分析法为 基础构建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 1.2.2 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银行业经营绩效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却借鉴了一些国外的前沿的方法来对经营绩效进行研究, 使得该方面的研究发展 较快。 刘铮等(1999)是我国最早使用 dea(数据包络分析)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 学者, 他运用 dea 分析法分别对某一商业银行的历年历史数据以及分支金融机构的历 史数据进行分析。赵旭(2001)运用 dea 分析法研究了银行绩效、市场结构、效率三 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效率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存在着相当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 而像市场份额等市场机构方面的指标却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熊维平等人 (2001) 选择了一家商业银行的 23 个考核单位,通过分析选择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 系列因素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结 论认为银行应该对资产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戚娟娟(2003)运用了一种在我国学者 中较少适用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了研究, 在筛选 指标是选择了极大不相关法,结合客观赋值法,权数用复相关系数的倒数表示,最后 加权得到了综合评分。常琨(2004)选取了国内 11 家商业银行的 2001 年的数据,针 对商业银行的成长性、安全性、盈利性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 第 1 章 绪论 4 究。姚勇等(2005)以 14 家商业银行的 1995-2001 年的数据为样本,把影响商业银 行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考察商业银行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分别会在 多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黄兰(2004) 、夏冠军(2009) 、谭磊(2009) 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3】 【4】 。此外,迟国泰 (1999) 、周春喜(2003)分别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分法对我国的商业银 行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借鉴了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成 果,包括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模型分析成为了 国内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一种主流分析方法, 而对于模型之外的非财务指标却 少有学者涉足,并且模型分析中的关于指标权重的设计较为主观,以此得到的评价结 果很难真实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因此,制定出一套科学、全面、公认的 绩效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 针对目前比较 权威的国外和国内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并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构建了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内的一套绩效评价指 标体系;其次,选取了 34 家样本商业银行,运用构建的财务指标体系借助 spss 进行 了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对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提出了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 系统梳理,确定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国内外 现有的比较权威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本文构建 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做好铺垫。 第四章:在遵循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定量与定性指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有情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况,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章:以 34 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构建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 spss 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 第六章: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商业 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2)比较分析方法。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样本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综合 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并选取了部分样本银行的经营绩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比 较各个指标间的差异情况。 1.4 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改变了以往以定量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 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以便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2)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 了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商业银行进行了分析。 1.4.2 本文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了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由于统计学要求有大量数据为依托,但由 于条件有限,本文只选取了 34 家商业银行为样本,样本数量比较小,可能也会对实 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 2 章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6 第 2 章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为了能够更加深刻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在了解了其相关文献的基 础上,本章将对其有关理论进行阐述。 2.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商业银行的界定 1964 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现代商业银行由此 诞生。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以及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而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一种盈利性机构。 它是一种抽象的 概念,是具有相同特征和职能的一类银行的统称。在我国,商业银行一词在人民银行 开始独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后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与中央银行、投资银行不同,商 业银行是依靠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 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的具有信用创造功 能的盈利机构。从法律层面来看,商业银行是按照相关法律要求设立的以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以开发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为手段的企业法人 【5】 。 2.1.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为了便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并对下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作用合理 的分析,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 (1)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金融业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银行 通过吸收合并成为了大陆唯一的银行,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性质,当时银 行的业务品种比较匮乏 【6】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恢复了中国银行、农业 银行、建设银行的经营,并且建设了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同时还向部分政府和国有 企业发放了银行牌照,到 1994 年,国内初步的形成了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 银行、建设银行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交通银行、深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 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的竞争局面。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应 1993 年国务院下发的相关文件的要求,再次 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进行整改,对其政策性的任务进行了剥 离,使其由原来的专业银行转变成国有商业银行,并成立了三家专门的政策性银行,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政策性银行受国家政策监管以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及其从事的业务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政策意图和经济意图, 这就决定了政策性银行 不以盈利为目的性质,经营绩效的考核对其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没 有将其包括在内。 2002 年全国金融会议在京召开,为了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发展,使银行业的作 用充分发挥出来,并进一步加强银行风险防范,会议提出对金融业进行进一步整改。 此次整改的重点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四大国有独资银行的发展来看,不良贷 款率高, 资本充足率过低以及产权治理结构不够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经验效率低 下, 风险漏洞频发。 此次会议为国有独资银行向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转变提出了新思路, 并且提出条件成熟的还可以上市。遵循这一思路,2004 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 立,并于 2006 年分别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成立,并于 2005 年、2007 年分别在香港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2005 年中国工 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于 2006 年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 2009 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并于 2010 年上市交易。至此,国有商 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圆满成功。 (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 银行业改革开放 30 年间,为了适应金融业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并 为了给改组后的国有商业银行适当竞争的外部环境, 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运而生并经过 多年来不断的创新发展显示出蓬勃生机 【7】 。股份制商业银行诞生的标志是 1986 年交 通银行的成功组建,到 1996 年底,我国共成立了 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8 年,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体受到重创,整个世界经济状况堪忧,我国的经济体制 运行中的矛盾也不断的凸显出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央金融工委和保 监会,中央银行和证监会的机构改革着力推进,金融分业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加快了 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进程。 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发展壮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不论是在 对不良贷款方面的控制还是资产质量方面都保有较高的水平。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 发展,使得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不断弱化,促进了银行也竞争体制的形成,使我国 金融机构的市场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 科学化, 并且金融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支 持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中的主 力军,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 2 章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8 (3)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它的定位是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性中 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8】 。最繁荣时期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信用社达到 5000 多家,在 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经营方面的诸多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为了整治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开始以城市信用 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截止 2012 年 11 月,全国共成立了 138 家商业银行。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在产权安排、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更大 的灵活性, 对于保持整个金融市场活力, 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1.3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对象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经营对象是一种涉及到 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货币。在信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还具有扩大社 会总资本量的功能,通过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增加资金来源,形成派生存款,推动经济 的增长。 (2)高风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