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翌l 经发表戏撰写过的研究戏果。对本文的硒究做出重 要贾靛懿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翡确谎镄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岛函日期:兰堕:箜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i 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声阿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曩的的少量复剑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罄书馆被套阙。害权将学位论文躲蠹容缡入有关数据痒遘 行裣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陶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日期: 2 鳢:! :! ! 学位论文作者签零:焉裔 日期: 导魉签名: 进堕:! :! 力啄i 蛊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职称单位 备注 马庆发教授华末舞季范大学主疼 高志敏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浚金装爨教授华东瓣藏大学 中文摘要 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直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近年来,我圈高 技能人爿短缺不仅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影l 岫了我闻产品在国际市场卜的竞争 力,还影响了投资环境,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培养高技能人爿成了我 圈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我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许多问题。英国 作为发达圈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高技能人才短缺脚题,英国政府为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相关的配套措施,形成了 政府领导下的,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的新型高技能人j 培养格局,取得了 定的成效,这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紧紧围绕英国高技能人j 培养政策这主题,分基本 概念、背景研究、内容研究和行业案例研究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了英 国高技能人爿培养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部分,确定英网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聊f 究的对象及其范幽,指高技 能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复杂的技术应用工作,掌握了高超生产技能的人。 第二部分,以对英闻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台的背景分析为起点,指 l ,“、l k 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技能要求提高了,介绍英国高技能人爿供给体系。 第三部分,回顾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历史,详细地阐述现阶段英国政 府为解决高技能人j 短缺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主要有改革现代学徒制、引 入基础学位、扩大职业进修中心、强化i c t 技术、达成行业技能协议、建立技能 联盟等。 第四部分,选取英国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有代表性的三个 j :业,即航天航 空j i - , l k 、汽车行业、i t 行业对其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形式和种类等方面进行了 研究,并总结了各行业培训中的优点、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总结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分析我国为解决高技能人彳短缺 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指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t i | 存在的问题,得出英国高技 能人才培养政策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高技能人才政策研究启示 a b s t ra e t l h i st h e s i si st os t u d yt r a i n i n gp o l ic i e sf o rh i g hs k i l l e dw o r k e r sin u k i nr e c e n ty e a r st h ew i d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n e wt e c h n o l o g i e sa n dt h e g lo h a lj z a t i o nh a v e r u e le dt h ec o m p e t it i o n o fw o f l de c o n o m y f ) f o 【、o u n d c h a n g e sareo c c u r r i n g nw o r l de c o n o m ys u c ha sl h ec h a n g i n gn a t u l l ea n d 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w o r k :t h ec h a n g eo f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t t u r ea n ( jo c c u p p ln n a l s t f u c t u r e a sar e s u l t r e a l i z i n gan a t i o n 8 p o t e n t j a ll ob ea c o l g p e t j t i v e p r o d u c t iv ee c o n o m yr e q u ir esa ne v e rg r o w i n gp r o p o r t i o no f h i g h l ys k i l l e d ,w e l lq u a l i f l e dp e o p l e n o to n l yc h i n a ,b u tc o u n t r i e sa l1 o v e rt h ew o r l darec o n c e r n e da b o u th o wt ot r a i nh i g hs k j e dw o r k e r s a s a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y ,t h eu ki sa l s of a c i n gt h es a m ep r o b l e m ,t h a tiss k il l s h o r t a g e t od e a lw it ht h ei s s u e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h a sd e v e l o p e dp o li c i e s t om e e tt h es k i l ln e e da ta 1 1l e v e l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a th i g h e rl e v e l ,s u c h a s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a n de x t e n d i n ga d v a n c e d m o d e r n h p p r e n t i c e s h i p : in t r o d u cjn gf o u n d a t i o nd e g te e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i l :f o r man a l ,i o n a ls k i1 1 a 1 1 i a n c e :c a r r y i n go o tc i dp r o j e c t :s u p p e rl i f l ge 一 e a r n i n ga c r o s sf u r t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i n gt h ec e n t r eo fv o c a t i o n a le x c e l l o n c e c h i n aw i l g a i nag o o dd e a l o f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f r o mt h e i re x p e r i e n c e k e yw o r d s :u k s k i l i e dw o r k e r sp o l i c ys t u d y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6 导论 一、选题缘由 过去的二十年问,全球化使竞争更加激烈,竞争促进r 新技术的传播和应川, 加速r 技术的革新,引起i - j “方式和工作纠织形式的变革。f 乜脑以及州荚的微电 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世界各国的生产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批量,k 产的时代 被。种新的经济形式所取代,这就是人们通常所况的“知i : 经济”、“信息经济”、 “高科技经济”。这种经济形式下竞争更加激烈、l i 产周期缩短、产铺更加多样 j “品和服务要设法满足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求,而这种需求分化越来越细、越 来越多样,使得制造业和服务、i k 中产品的变化加快,企业为了适应这螋研:境变化 0 :得一i 改变工作组织的彤式,从而要求个人在组织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新科技,特别是数字化处理过程,对职业等级分和中各层次的技能要求都带 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在核心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经验技能、手:1 一技能剥 体力依赖严重的低技能岗位减少了,对中层工作技能需求的面宽了,一个j 二人,1 i 得不去完成原来由几个二亡人去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熟练工艺人员、专业管理人 员。各个层面的个人,都要在一一个更加4 i 确定的工作叫:境| | 工作,川此,列他们 的技能要求提高了,抽象理解能力、基本的读写算能力、技术技能、社会交往能 力、合作能力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各国产、k 结构都在不断地调整,并有加快调整速度的趋势。一方而 新的产业和企业的创立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另方而,旧的产、和企、l p 衰微造 成大量的员工失业。这些情况要求人力规划和职业标准修订的刷期缩短,并不断 凋整,相应的培训项目及其内容更新速度也必须加快,从而使其更具丌放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t = 作组织形式的变化、产、i k 结构的凋 整,发达困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能短缺( s k i l ls h o rl a g e ) 和技能筹距 ( s k i1 1g a p ) 。2 据英团国家就业研究机构的调查1 9 9 9 年- - 2 0 1 0 年十年| i i j ,准专 业化和技术层面的一l 作将增加l 到7 9 0 ,0 0 0 个,对雇主的调查表明,准号业化、高 技术水平的职业将出现技能短缺。1 在澳大利亚,由于科技进步、l i 每时工和部分 时间就业人数的增加、人u 的老龄化,同样引起了技能供给的不足。总之发达 闽家f 面临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入w t o ,中国经济要与世界经济接 轨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同样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而上 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巾心,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全困的前面,经济结构和发达国 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上海的技术工人不仪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结构不台理, 出现青黄不接现象。高技能人才短缺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影响了我国产品在 罔际市场 :的竞争力,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高技能人才短缺还造成投资环 境不良。为解决高技能人_ :,4 短缺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各地 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困高技能人爿培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英国是发达国 家,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比我们b l ,在高技能人j 培养力嘶有 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选取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国家 政策内容,以及行业高技能人爿培养的具体情况为研究对象,并总结英圜高技能 人爿培养政策、以及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以期为我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 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基本概念 高技能人才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对于高技能人爿的称呼也存 在地区差异,如上海称高技能人才为“灰领”、深圳称为“高级蓝领”、北京称为 “银领”,还有的人根捌目时我国技术工人职称等级的划分,将l 苛级拽卜、技咖l i 、 高级技师称为高技能人才。不同的称呼,一方面表示对高技能人才的理解存在区 别,另一方面也表明,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存在差异,因而对 技能的需求【虹存在差异。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技能人爿+ 呢? 或者高技能人爿的 特定内涵究竟是什么? 我们认为,要理解高技能人才的内涵,首先要清楚技能的 内涵。 英国学者认为,技能是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预先已有能力标准, 它可以通过证规、非正规的学习,或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有不同等级,不同的工 作、不同的人,可能处于技能等级的不同层次中。工作巾的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 工作的位置和个人的技能层级,即工作的复杂性和判断力。复杂性指:单个的任 务的复杂程度、任务的范围和种类、工作中所需要的知珏 :判断力指:工作i i i 选 择成分的多少和工作中需要判断的可能性。在不同的技能之间还刈以从不同的角 度进步划分:如: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认知技能主要包括思考、推理和知以 的应用;运动技能主要依靠手、眼的协调。工作中越来越需要认知技能和运动技 能的结合。普通技能关键能力软技能,或职业技能专项技能硬技能。关键技 能指各种工作中都需要的普适性技能。专项技能指一种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的特 殊技能。1 澳大利亚学者墨尼尔( m o r n l n i e r ) 认为,“技能是在社会实践。 | 建构和确立 起来的”,主要通过工作和教育获得的,知识和非知识是相互依存的,但又是相 互独立的发展起来的,例如,提高读写能力,并不能使福特主义( f o c d is i l l ) 生产方法更加有效或更加低效。他设想了技能的三个“逻辑”包括“技术技能( i 殳 备和生产方式中所需要的) 、行为技能( 作为一个称职的工人所必要) 、认知技能 ( 由教育和培训水平决定的) 。5 中因学者陈宇指出:根据国际上劳动力结构的划分,高技能人爿为中间人j , 主要任务是把上面的科学、理论、方法和下面的经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 来。他们掌握了高超生产技能,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t 业化以来就现的“技 术型技能”人群,现在他们掌握的技术更加复杂,科技含量更高。另一部分是掌 握了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动手能力,从事技能性j _ - 作的人群, 口j 以叫做“知识型技能”人群。他们很可能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主力军。 第二三部分是掌握了多种小同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群“ 李丹认为高技能人才是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 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 动者。高技能人才的特征是具有高超的生产技艺、技巧;掌握高、精、尖的操作 技巧:腩力劳动的比重增大、理论水平提高;具有出众的创造能力;宽泛的适应 能力。7 以上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辨析了技能、商技能人才的含义,值得借签。 技能是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一项工作通常需要很多技能,技能是个不断变化发 展的概念,它随时阳j 、地点的改变而改变,技能的发展是和生产、技术的发i i e ) r i 伴而生的,并和定的经济形态紧密相连。因此本文中的高技能人j 是个比较宽 泛的概念,它是相对下知谚 经济而- k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矢识经济q 1 ,在7 卜产 线从事复杂的技术应用,掌握了高超生产技能的人。它们或者具有熟练的经验技 能,或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知识技能,或是几种技能都具备的复合技能型人 爿。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政策”一词使用非常j 。泛,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 4 i 同、社会不同、所以对政策一词也有不同的理解: 较早研究政策学的是拉斯韦尔t h a r a l dd 1 a s s w e l l ) 与f - 普兰( a k p a n ) 他们是政策科学主要的倡导者和创立者。他们的名言是:“政策是一种含有f 1 标、 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而安德森( j a m e se a n d e r s o n ) 与前人不同,他认为: “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过程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 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美国另一位学者弗里德晕奇( c a r lj f r ie d r i c h ) 也认为“政策足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 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日标, 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 与谣方学者不同,中国学者强调政策的静态特征:如林德金说“狭义的政策 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中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 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划或项目。”9 张金马则认为政策就是计划与策略:“党 和政府罔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 律、规章、行政命令、醐苻醐卤的书面或口头声明 时勖以及 j 动 找屿知 等。” 町见人们对政策的理解,类认为政策是静态的法律、法规、策略、“划, 措施、条例等文本文件;j j 一。类学者认为,政策足为了实现某| _ _ 1 标,而进行的 一系列动态的活动过程。要科学的界定“政策”关键是要把握好构成政策的四个 要素即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和实现政策的手段。政策的主体是政策 的制定者,本文指政府;政策客体,是政策所作用的别象,即实施政策过程中所 能预测、协调和控制的切刘象;政策目标,是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 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或者是要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政策手段足实现政策目标 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澳大利哑学者海英斯( h a y e n s ) 根据政策研究对象的动态 和静态性质将政策研究分为两大类,即对政策内容的研究和政策决策过程的研 究。政策内容的研究是政策活动的中问成果,是进一步丌展政策执行研究的依 掘,它的重要性不言i l l i 俞。 政策研究的四要素、两个层耐,决定了高技能人才政策研究涉及到高技能人 爿培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内容层面及手段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高技能人 才培养政策研究日i j ,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的内容出发,着重研究分析共幽 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采耿的措施和方法。 三、研究现状 山于“知识经济”,“知识性工作”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现实,闲此发达圜 家普遍高度重视高技能人爿的培养,并把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国家在未来幽际市 场上的竞争力联系起来,普遍认为受过良好技能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是保持经 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如英困与澳大利亚政府都认为,竞争的优势= 智力竞争+ 创 造性的合作。又因为制度、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 经形成了沟通、衔接、协调的体系,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既有国家总体战略日标, 又有系列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有效的培养模式,爿: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r 贡献。因此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 我们借鉴。 国内的高技能人爿培养研究目前是职业教f i - 研究的热点问题之。,特别是 上海对“狄领”人d 的研究和讨论非常热烈。我国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情况 进行了调查,出台了一些高技能人爿培养的政策。如“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海f b 的“技能振兴计划”,但缺乏配套的措施;国内专家学者对“高技能人j ” 培养也十分关注,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做了分析,对“高技能人爿”、 “灰领人才”、“离级披_ i ”等丰羁关的定义徽了探讨,有的介绍1 一些成功瀚缀验 和壤养梭式,如宝镶铰较“二”薅锺,靛窄靛灭技术“滚魂俺艺工程”健楚这燕 模式多为经验层面,缺乏科学的论:,不具一“推广性。国内对艇幽彤 、i k 教育研究 的文章比较多,但专门针对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很少。 第一章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背景研究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内,发达国家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劳动力 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信息技术的应用、竞争 的加剧等等。研究表明,技能水平和职业岗位之问有密切的联系。考察一段时间 内技能变化,通用的方法是考察职业岗位的变化,在职业分类标准 i ,岗位的层 级越高,对人的技能要求就越多样化,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就越高。那么,英国职 业结构、产业结构究竟发川: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节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职业结构从体力劳动向非体力劳动转变 存过去2 5 年中,英国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岗位的最大变化就足从体力劳动 向非体力劳动的转变:表1 反应了这种变化的趋势: 表1 :职业趋势,从1 9 7 卜,一1 9 9 9 和对2 0 1 0 年的预测,l j k ,百分比 1 9 7 l1 9 8 l1 9 9 l1 9 9 92 0 l o 总职、岗位- 讧位:百万 2 4 42 4 52 62 7 52 9 7 1 、管理和高级官员 l l1 01 3l :1 3 2 、专业化职业 7891 1j 3 乳准专业化和技术岗位 991 l1 24 4 、行政、文员和秘书 1 41 61 61 51 4 5 、熟练手工艺岗位 1 91 7 1 5 j4】2 6 、个人服务 34568 7 、销售和客户服务 56677 8 、加l 一、工厂机器操作 1 4l21 098 9 、初级职业 1 7 1 815 1 4 1 2 总汁( 百分比) 1 0 0 1 0 01 0 0 1 0 0 1 0 0 资料来源:d f e s i 、2 0 0 4 ,b ,w o r k i n gf u t u r o s :n a t i o n a l r c p o r i2 0 0 3 2 0 0 4 p p 5 7 从表中可以看出,1 9 7 1 年体力劳动岗位r l 整个就业岗位的一半i :右,但到 了1 9 9 9 年这一比例f 降到4 0 ,同一时期内,管理、专业化和准专业化的比例 扩展到3 7 ,相比之下1 9 7 1 年占2 7 。低技能的职业岗位也有很大的增 毛,如 个人、保护服务工人,销售行业,也稍有增加,但是比例低于高技能岗位的增加。 这种职业变化的趋势清楚的说明,未来的工作需要高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非体力劳动工作的增加,特别是高技能工作岗位的增加,部分原因是因为产 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很重要,卜文表2 反映了英闽产业结构变 化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 二、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表2 :1 9 7 1 1 9 9 9 以及对2 ( ) 1 0 年的预测,产、l k 的就业情况( 百分比) 1 9 7 ll q 8 l1 9 9 l1 9 9 92 ( ) 1 0 总的就业岗位单位:i t j i2 4 4 2 d 5 2 6 02 7 52 9 7 初级产品加工 76432 制造、【k3 22 51 81 6j 2 建筑业 76766 交通运输 2 62 72 82 82 8 l 商业和各种服务 1 2l52 0 2 42 9 阳 市场服务 1 82 12 32 32 3 l 总计( 百分比)1 0 0 1 0 0 1 0 01 0 0l ( ) 0 资荆米源:d t ? e s ( 2 0 0 4 ) ,w o r k i n gf u t u r e s :n a t i o n a lr e p o r t2 0 0 3 2 0 0 4 ,p p 3 6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 9 7 1 英国制造业占整个就、总数的3 2 ,到1 9 9 9 印 相比之下只占1 6 。同一时期初级加工业从7 下降到3 。商品集敞、运输和 通i i b l k 保持相对稳定1 9 7 1 年2 6 ,1 9 9 9 年2 8 。1 9 9 9 年非市场化服务占2 3 , 相比之下1 9 7 1 年是1 8 。同一时期内商业和各种服务业相对增幅最大,j 9 9 9 年为2 4 ,而1 9 7 1 年仅为1 2 。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从制造业向服 务业转换,并且这种趋势在未来还将继续下去。 那么,职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究竟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产,i i 了 什么样的影响? 哪些技能是雇主最需要的技能? 英国的技能需求与供给之帕j 在 哪些领域巾存在差距呢? 第二节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 一、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 表3 反映了雇员自己关于技能需求变化方面的观点。 表3 :瘫员鼹菠驻鑫冬变化看法 雇员关予技能变佬辩观点 根据2 0 0 1 年的职业根据2 0 0 1 年的职业 以为技熊要求提高的认为技能要求降低的 管理人员 6 3 84 + 9 专业化 6 3 73 ,u 准专业化鞠技术行业 ? o 84 6 莉:致秘文秘6 6 8 9 。6 熟练手工饯 5 3 2 8 8 个人服务和保扩, 6 1 37 7 镇售 4 8 71 7 5 工厂和机械操作 4 6 转1 6 9 初等职业 3 5 ol7 7 掰i 奠职业5 8 69 。0 资辩来源:a l a n :e s l d 往t w ) 2 ) w o r ks k i l l si nb r i a i n1 9 8 6 - 2 0 0 1 ,p p l 3 0 从表中雇员的观点来看,职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雇员的技能要求普遍 提高了,哪些技能足腿蕾最需要的技能呢? 根扼 教育o j 技能部的凋焱,除浏俄技 戆磐,裹主竣看重装楚交鞲毙力、 羊技术、鹭殴会搏糖静、润燧瓣决麓力,这 些技能恰侩也是技能供给存在差距的地方。表4 反应了工作中鬻要的通用技能的 变化。 表4 。:1 9 9 7 - - 2 0 0 1 年遴爝技能鲍变化“ 所有人嚣髓女性 读写 o 1 2o 1 2o ,】3 体力 木 o 0 8 卓 数字0 0 90 1 0 0 ? 操作 0 1 l0 0 80 1 5 高水平交流 o 1 1o 1 20 o r l 划 0 。1 4g 20 1 5 客户沟通 0 ,0 7o 0 60 0 7 同事沟濑 o 1 10 1 00 1 3 润题鳃决 o 。1 2o 1 10 1 3 捡验魏躲0 0 90 ,0 8 o 0 9 资料来源:a l a nf e l s t e a d ( 2 0 0 2 ) ,w o r ks k i l l si nb r i t a i n1 9 8 6 ,2 0 0 i ,p p l 2 3 4 表4 表明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除了体力能力以外,每一种通用技能水平的 要求都稍有提高,尽管提高不大,但意义重大。 二、关键技能方面存在的差距( g a p ) 为了适应职业的流动性和变化性,英国在上世纪7 0 年代引进关键技能( k e y s k i 】l s ) 这一概念,有人将它形象的称为“可携带的能力”( p o r t a h les k i l ls ) 从这个形象的称呼中不难看出,关键能力的重要特征是普通性和迁移性,即这种 能力是在各利,各样的工作和学习情景中都需要的,并且是可以迁移的。关键能力 在不ir q 时期,不i 司的政府文件中有刁;同的蜕法,h6 d 英国职业教育i ,所规定的关 键能力主要有两级六项,他们分别是: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 学习与业绩的自我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关键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的分为硬关键能 力( h a r dk e ys k i l ls ) 和软关键能力( s o f tk e ys k i l l s ) 。以上六种技能中前二 项是硬关键能力,后i 项是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同前英图雇丰最关心的技 能,也是技能供给存在差距的地方如: 交流能力。由于客户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因此更加强调为客户提供 更多、更好、更复杂的服务。这样与客户沟通的能,j 、解答客户问题f i j 能力,就 变得特别重要。 问题解决能力。个人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工作,因此他们要对自己的 决定负责。在制造业的各部门中,特别是在手工和操作岗位上,对这些技能要求 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技能。i t 技术的广泛使用要求人们有能力米建构、发展、维持和 使t t j 浚技术。个人要有使川j t 设各的潜能和软件应j j 能力。其他新技术如:,岛 级材料、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等影响虽然还不是很广,但是这些技术技能有 个的共同特征,即他们突破r 许多传统的技能需求,对人们的技能提出了新的 要求。 综合管理能力。新的二i 作实践消除了传统的管理控制,决策f f , j i p , 0 定是在t t g 中层层推进的,组织底层的自治权越来越大,因j f i i 也就越来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也需要更多的传统的管理技能,如: 作组织、决策能力,研究也表明对高级管 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以上是关键技能方嘁存在的差距,那么在哪些技能领域中存在差距呢? 据英 国国家技能策略白皮书,这些领域中是:基础技能( b a s i cs k i l i s ) 、中问层次 技能( i n t e r m e d j a tes k i ls ) 、数学、领导和管圳技能。| l 间层次是技能差距最 人的领域,电是英国实施技能策略的重点。 第三节英国高技能人才培蓁供给体系 在英圆成为高技能人爿泊途径很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机构也很多,如原来 豹多秘技零学院、高等教骞学院、继续教蠹学院,键是这些教鸯税穗粒职缝曩;仪 仪阪于职戴教育,还承瓣学术教育、闲暇教育等任务,这电i f 怒英国高技能入彳。 培养的一大特点,即以课程为本位,而不是以学校为本位,“以资格证书、谍程 为线索,茨豳高技能人,4 有其严格的供给体系。 一、继续教育学院中的工程援术类谍程 继续教育法律规定,年满卜六岁的学生即完成义务教育的学,h 毕业后可以 参加工作,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选择继续升学。继续教育( f u r t h e re d u c a t i o n ,f e ) 即是疆在卡六岁完成义务教育螽,繇懿续接受戆教育与培鞭。荧函鹜蓦约窍六吾 多所提供继续教育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不仅招收中学毕、啦的学生,也收番:l | _ 人 员。8 5 的继续教育学院提供某种形式的技术教育,丌设从工匠到技术员类漾程 ( c r a f ta n dt e c h n i c i a n 覆盖识撼、潮造韭、邀力簿| 电予、汽车、纺织、姆接 等等,这魑行! 啦通常掇供辅助图纸和机器,供参加培训的学爨使,| ;: l 。短期的渫程 有:水力学、风力学( p n e u m a t i c ) 、逻辑电路控制、健康安全规章,很多学院开 设现代制造技术课程如:材料要求计划( m a t e r i a tsr e q u i r e m e n tp l a n n i n g ) 、制 造韭资源许蠲( m a n u f a c t u r n gresourcep t a n n i n g ) 或统计过程控制 ( sl a t s t i e a lp r o c e s sc o i l t l 0 1 ) 。邂有些学院提供特殊专业熔训课程如:b 机 工程、航海工程、和铸造工作,这主要依靠学院幂1 1 特定的行业之m 的联系。政府 已经建立了缀多瑷韭述掺中心( c e n i r e so fv o c a t i o n a le x c e ll e i c e ,c o v i ! s ) , 在这些中心建立了专业学院,学习资源集中在这举,提供了许多培训项瞄,这些 项目覆盖范围很广,包含了很多的职业技能。” 许多学院现在都和企q 2 及培训爹构,达成课程供给协议。继续教疗学院墨三要 的台髓= 饮伴蹙工监金数秘臻诩梳椽,绝们主要瓿闲家职韭资梅诞书( n v q ) j l :震 合作主臻和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有关,目的是使在职的雇员能够获得职场中需 要的技能,以及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2 3 的| 糕继续教育学院提供郝分时m 制 鹣赢等教寅,大多数终供靛是文凭漂耧豹分支漾程,2 0 0 3 年政府凌定在高等教 育中引进了两年制的基础学位( f o u n d a t i o i ld e g r e e ) ,这是一个很有发展| j f 景的 领域。 在2 0 0 0 年,工程类学生共有3 0 7 ,0 0 0 入,t 9 9 4 9 5 年以来蟥期了3 5 ,但蹩 全霜镧的二l 二疆学生下酶了l 。6 个舀分点,只蠢5 7 ,0 0 0 人。辙据调蠢,戮2 0 0 1 年九月,二【= 榉行业共颁发了3 6 3 ,2 0 6 张n v q 资格讹书,另外在建筑行、颁发了 2 6 5 ,3 9 2 张证书,分别占总数的1 0 4 和7 6 。2 0 0 1 年1 6 9 6 的工程行业有更多 的员工获得n v q 或苏格兰职q k 资格证书( s c o t l a n dv o c a t i o n a lo u a l i f i c a t i o n , s v q ) ,其审7 3 获得的是2 级证书其次是3 级和4 级证书。n v q 在该部门的地 位很巩固。学习h n c h n di j lt 5 课程的学生数在下降,i t n c i i n d 越求越成为状得第 一张文凭的台阶,只有1 4 的全h 制学生参加r 作,其他人仍选择继续学习。 在过去的1 0 年中,特许 :程师的数量f 降了1 5 ,为1 9 5 ,4 2 6 ,企业_ 1 :稗师 的数量下降了1 2 1 数量为4 9 ,2 5 2 ,工程技术员f 降了1 7 ,数量为1 3 ,4 5 4 。妇 女的数量增长很慢,到2 0 0 1 年占1 1 ,数字在1 曾) j i i ,但是增加得很慢,新注删 的人数比较稳定。 二、与n v q 和s v q 有关的技术类课程 n v q ( 指英格兰和威尔士颁发的n v q ) 现在是职j 世教育中的基石,基础水i f 和- 岛级水平的现代学徒制计划是围绕n v q 米制定资格汪书的。在工程和建筑业中 认证的1 级和2 级证书要比3 级和4 级证书的多,有资料表明在2 0 0 1 年,l :秘 行业颁发了3 ,6 0 0 ,0 0 0 多张n v q 证书,建筑业2 6 5 ,0 0 0 张,分别占证书总数的 1 0 和8 。在工程行业中,2 0 0 0 2 0 0 1 年颁发的主要是1 级昶l2 级证1 ,达6 9 , 在建筑业中还要高达7 6 。很多继续教育项v 1 ,特别是原来城市行会颁发的证 书,已经被n v q s v q 代替。n v q 主要证明能力,没有对教和学的过程进行讵式的 指导。许多和n v q 相关的培训,发展的是工作岗位能力。 以往和其他课程比较,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未完成率较高。到2 0 0 0 年这种情 况有所改进。但总体完成率还不高,1 9 9 7 年课程完成率为5 8 ,1 9 9 6 年课程完 成率为5 5 ,高级技术员和n v q 3 级证书的完成率在这两年中均高于平均水平, 但仍然不是很好。” 学生要接受多种评价,被认为是导致完成率低的主要原冈。另种解释是: 有些学生只想完成n v q 某个单元的课程,因为没有学习其他单儿的纪录,这样 1 l e t h a l i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被作为失败者记录了卜来。 三、高级现代学徒制课程 学徒制是进入手工艺领域的主要途径,对技术员束蜕这条路线也很普遍。现 代学徒制( m o d e r na p p r e n t jc e s h i p ,m a ) 自1 9 9 4 年起实施,目前英国现代学徒 制包括基础现代学徒制( f o u n d a t i o nm o d e r na p p r e n t i c e s h i p ,】f m a ) 和高级现 代学徒制( a d v a n c e dm o d e r ng p p r e n t c e s h i p ,a m a ) ,但都统称为m a ,a m a 】j 1 9 9 7 年和2 级水平的青年培训汁划进行了合并,做了重大的修改,基础知以 ( u n d e r p j n n i n gk n o w l e d g e ) 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成份分离出来了,学完了这些 知识可以获得技术证书,这些证书可以根据科目、水准与相关的n v q 衔接,使年 轻人能获得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方面的n v q 2 级证书,以便使他们能够成为 工程操作人员。同样n v q 中的单元化结构使得现代学徒制的开发者可以设计不同 的培训途径来帮助学徒取得n v q 3 级证书。比如英国的巴士( b u s cc ) a c h ) 培训 框架为雇主和青年个人提供了4 个学徒制道路。“工艺孥家道路”、“复合,弘技1 ”、 “ j 艺技术员”、“工艺j | i - 督者”,这反映了本行业新兴岗位对劳动力技能的新要 求。目前,a m a 主要是面向1 6 2 4 岁的青年人,提高他们在技术、管理和手1 。 艺等方面的水平并帮助他们歌得n v q 3 级证书。a m a 培训 羽一般是3 年,曲- 这期 州现代学徒受雇主雇1 | ,雇主支付其劳动报酬。“ a m a 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少中小企业( s m a l la n dm e d iu s iz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s m e ) 的支持。即便是在有资金刺激的情况f ,小企、l p 雇主常常因 为它占用时间而不愿致力于培训,仍然存在宁可找寻有经验的工人,而不愿意培 洲自己的员工的情况。培训的供给地方差异很人,有些部门资金供给不足。职业 教育内容或固定知识( u n d er 【) l n n i n gk n o w l e d g e ) 仍然模棱两可,如果高级现代 学徒制要继续吸引最有潜力的人,必须有一个框架,政府l 且出台了建议,使l | _ j 、l p 教育的内容或固定知识成为对a m a s 必须内容。最后。p 小企业和大企业的a m a 项目培训内容要求上存在差异,s m e 经常列a m a 项h 的j 。度不满意,灭键技能被 看成是主要问题,因为关键能力并不总是企业所需要的。他们想以一种特殊的方 法培训学徒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符合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雇主特别是人 企_ k 的雇主,认为他们需要受过广泛教育的人,因为这些人有好的基本技能和一 些叫丑迁移的能力,如:问题解决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等等, 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2 0 0 1 2 0 0 2 年参加a m a s 的总人数为5 9 ,3 0 0 ,其中j 程制造业占了1 0 ,汽 车工业占了1 0 ,建筑业占r5 ,其中的工程制造业中有6 9 的人获得rn v ( j 3 级 或以f :的全部证书,在建筑业和汽车行业分别是6 4 和6 0 。 四、在职培训和工作本位的学习 鉴 :不断发生的变化,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更新技能,包括技术员。对劳动 力的凋查显示, 技术员和全体劳动力相比,最有i u 能获得工作部r j 提供的培 洲。科学和:r 程技术员| = l 足如此,而那些在和冶金有芙的职业- 1 1 工作的人不太容 易接受到培训。 1 9 9 9 年由原来的圈家培训局( n a t i o n a lt r a ln i n go r g a n jz a li 0 1 ,m 0 j 对 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所做的调查发现,2 1 的:【i 业部门的雇主为他们的雇员提供不 定期的培训。培训活动因公司规模不同,因此存在很大的差异,有3 9 的小企业 ( 不足1 0 人) 说他们不提供定期的培训,大企业( 2 5 0 个员工以上) 的比例足 8 ,当对那些提供培训的企业做进一步的调查时,发现4 0 的企! 给不足。 ,的 员工提供培训,2 4 的培训是非正式的,也不提供国家认可的课程和资格证_ f 5 课 程。”丌发和促进工作本位的培训有一些障碍,对培训提供方来说,以需求为导 向是个挑战,从雇主方丽来说,主要的障碍是对培训需求的预见不足;受f 离丌 1 2 作岗位参加培i j | 时,找人代替他们的工作花赞的成奉:学习的时叫、培洲本身 的花费 缺乏合适的、灵活的培训提供方;担心员工被挖走等等。另外还韵+ 些 企业不认为他们自己从事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牛产。因此不愿意投资、发展高 技能的劳动力。 大家都一致认为,工作本位的培训在实施的时候要增加它的灵活性。灵活的 实施培训,要求课程实施的时间对雇主和雇员双方都合适,还要选择对双方都合 适的在地点,并使用对学习者合适的媒体来教学。这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实现, 网络学习目前被认为足解决培训实施问题和促进l 作本位学习的途径,但是网络 培训对工作本位培训市场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所提供的培洲主要是针 列一些软技能的,如:i t 和管理,而不是针对某一个部门的具体岗位要求的。 时问的灵活性要求,课程完成的速度,或时问框架要和学生需求保持一致。小管 足针对整个学习计划,还是针对某一个学习模块。认证的灵活性意味着对课程的 评价的方法要适应学刊者的个人情况,和相关雇t f 门要求,灵活认址项目包括发 展工作本位和模块学习计划、j l :放大学( o p e nu n i v e r s i t yn e t w o r k ,o u n ) 和已 经提到的那些计划。 有很多的例予说明了大公司和小企业雇主集团和培训提供机构、培i jr i 内容设 计者合作,创造了他们自己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培训讣划,这些计划将n v q 的获 得和具体企业的产生和加:过程中需要的培训结合起来。本文将在第四章专门通 过行业高技能人刊培养的案例,详细介绍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高技能人卅的 情况。 第二童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内容研究 第一节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历史回顾 英国对技能型人爿的培养,最早可以追溯到q t l t t :t d 的学徒制,那州的学徒制 以培养经验技能型人才为主,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则可以追溯到1 91 u :纪术,当 时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业界需要技术人爿,产生了“技术学院”,主要 采用部分时间制的“工读交替”的学习形式,2 0 毗纪后随着初等b b l k 教育的发 展,技术学院成了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战以后,由于发生了以信息技 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使得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必需。从二:战到现在,英 国政府的高技能人j 培养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罩列举几个熏要的政府报 告,从中可以看出英国政府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发展的轨迹。 1 9 4 5 年的珀凶报告是一份关于高级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认为产业界平1 1 教 育界之问,缺乏联系和协作,因此主张选择几所基础好的技术学院,改为高等1 : 程技术学院,强调技术学院与地区产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为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服 务。报告- 巾最重要的一项建议是,主张设立地区性和全国性职业教育协作和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大型超市连锁企业人事专员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医药研发企业招聘面试指南及预测题
- 2025年中职文化课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要点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叉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印尼公司招聘考试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指南
- 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试题3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面试指南与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招聘面试技巧大揭秘及模拟题答案
-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 碳谱定量分析方法
- 机械购销合同电子版
- 蓄热式焚烧装置(RTO)
- 2024-2034年中国女式情趣内衣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FZT 51005-2011 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切片
- 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典型缺陷处理
- 五星级酒店总投资估算表及其投资占比
- 兼职市场总监合同
- 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 湘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