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专业论文)康妇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pdf_第1页
(药剂学专业论文)康妇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pdf_第2页
(药剂学专业论文)康妇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pdf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药剂学专业论文)康妇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关于实现中药制剂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于黑龙江医药2 0 0 8 年7 月 发表,第二作者 原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 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 引刚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义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 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僻导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允许论文被套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及国家有关机构有 权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并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 本论文内容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或成果转让时须经导师同 思。 论文作者签名:,;露导 h 期:年月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 论文 中文摘要 康妇胶囊是由茯苓、黄芪、丹参、山药、法半夏、苍术6 味中药制 成的中药制剂,具有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补肾健脾之功效。主要用于 妇女内分泌紊乱疾病一多囊卵巢综合征( p o l y e y s t s co v a r ys y n d r o m e , p c o s ) 的治疗。本课题对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试验 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临床可靠疗效的前提下,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 导原则,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传统的汤剂根据方中各味中药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理化性质不同,采用不同提取方法精制而成。主要包括:原粉 入药药材的粉碎,挥发油提取工艺,水提取工艺及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水提取及醇提取的研究主要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工艺,建立了以分 光光度法、h p l c 法测定该方中黄芪、丹参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黄芪甲苷、 丹参酮i ia 、固形物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质量标准研究中建立黄芪、丹参、苍术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对胶 囊剂进行了一般质量检查,并建立了成品中丹参酮i ia 的含量测定方法, 规定了含量下限。稳定性研究中,对三批中试产品进行0 6 个月的考察, 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研究结果表明:本制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符合该病治疗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康妇胶囊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黄芪甲苷 丹参酮i ia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a b s t r a c t k a n g f uc a p s u l e si sa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p r e p a r a t i o n ,w h i c hi sm a d eo f 6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si n c l u d i n gm i l k v e t c hr o o t 、r a d i xs a l v i a m i l t i o r r h i z a ,p o r i a ,r h i z o m ad i o s c o r e a e ,r h i z o m ar i n e l l i a ep r a e p a r a t u m , r h i z o m aa t r a c t y l o d i se t c t h e r ea r em a n y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e sa b o u tt h i s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s u c ha s d r y i n g t h e w e t n e s s - e v i la n d e l i m i n a t i n g p h l e g m ,a c t i v a t i n gb l o o dc i r c u l a t i o nt od i s s i p a t eb l o o ds t a s i s ,i n v i g o r a t i n g t h ek i d n e ya n ds p l e e na n ds oo n ,a sw e l la st h ep o l y c y s t i co v a r ys y n d r o m e c a nb eh e a l e db yi t t h i st o p i cw a sm a i n l yt o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s t u d y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q u a l i t ys t a n d a r da n dt h ei n i t i a ls t a b i l i t yt e s to f 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 w i t ht h eg u i d a n c eo ft h et h e o r i e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k a n g f uc a p s u l e sw a ss t u d i e dw i t hm o d e r n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r o u t ea n d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t e c h n o l o g y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o nt h ep r e r e q u i s i t e o ft h ec l i n i c a le f f i c a c y o nt h eb a s i so fe f f e c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sa n dp a r t sa sw e l l a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so fc o m p o n e n t so ft h eh e r b s ,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c o c t i o nw a s 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 g r a n u l e sb y t h ec r a s h i n go ft h er a wm e d i c i n e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o fv o l a t i l eo i l 、w a t e ra n da l c o h o le x t r a c t i o nw e r et h ep r i n c i p a l r e s e a r c h e s w a t e ra n da l c o h o le x t r a c t i o np r o c e s sh a v eb e e na s c e r t a i n e db y u s i n gt h e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e t h o da n dt h es o l i d so fa s t r a g a l o s i d ea n d t a n s h i n o n ei iaa st h eq u o t at a r g e t s t h em e t h o d so ft h et h i n l a y e r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o fm il k v e t c hr o o t 、 r a d i xs a l v i am i l t i o r r h i z a 、r h i z o m aa t r a c t y l o d i sh a v eb e e ne s t a b l i s h e di n s t u d y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w ea d o p t e d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 q u a l i t y e x a m i n a t i o ni nt h ec a p s u l e sa n dt h ea s s a yo ft h et a n s h i n o n ei iah a sb e e n c o n s t r u c t e da n dt h el o wl i m i to ft h ec o n t e n t sh a sb e e nd e f i n e d i nt h es t u d yo f 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s t a b i l i t y ,t h r e es e m i w o r k sp r o d u c t i o n sh a v eb e e ne x a m i n e d f o r0 6m o n t h sa n d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a l li n d e x e sw e r e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 t h er e g u l a t i o n t h ef i n d i n g ss u g g e s t e dt h a t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i s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r e a s o n a b l ea n dd e s i r a b l e ,t h eq u a l i t yi ss t a b l ea n dc o n t r o l l a b l ea n da c c o r d w i t ht h en e e d so ft r e a t m e n to fp o l y c y s t i co v a r ys y n d r o m e k a n g f uc a p s u l e s h a sb r o a dp r o s p e c t si na p p l i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k a n g f uc a p s u l e s p r e p a r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q u a l i t ys t a n d a r d a s t r a g a l o s i d e t a n s h i n o n ei ia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第1 章前言 第l 节立题依据 多囊卵巢综合征( p o l y c y s t s co v a r ys y n d r o m e ,p c o s ) 属于现代医 学名称,是常见的妇女内分泌紊乱疾病。一般认为它是由于下丘脑一垂 体一卵巢轴的关系异常,相互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引起的慢性排 卵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2 0 - 4 0 岁生育期的妇女【2 1 。1 9 35 年s t e i n 和l e v e n t h a l 首次报道7 例闭经、多毛、肥胖患者,伴双侧卵巢增大及多 囊性变,命名为s t e i n l e v e n t h a l 综合征( s l 综合征) ,将每侧卵巢切除 1 2 3 4 ,即卵巢楔形切除术,病理发现卵巢包膜增厚及多卵泡发育、无 黄体,虽未能说明病因,术后却有9 5 月经来潮,8 5 恢复生育功能。 p c o s 是导致育龄妇女内分泌失调和不孕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 6 - - 一10 ,占不排卵性不孕症的5 0 7 0 ,占妇科内分泌临床病例数的 2 0 6 0 ,在闭经妇女中占2 5 嘣引。 p c o s 临床表现为多态性,典型的表现除主要为卵巢的多囊性改变、 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l h f s h 比值增高外,还不同程度地表现 为月经异常( 月经稀发、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肥胖、不孕、多毛、 雌酮过多、卵巢多囊性增大等,并伴有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的胰岛素 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脂症,远期可以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 宫内膜癌 4 1 ,影响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后整个过程的身心健康。因此多 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是一种终身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普遍认为是一种极 为复杂的内分泌及糖代谢异常所致的病理状态,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 血症是p c o s 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基本特征,其中肥胖患者高胰岛素血症 发生率约7 5 ,而非肥胖患者也达30 以上。p c o s 的肥胖患者占 6 5 7 5 ,使p c o s 患者的糖耐量异常的总发生率达2 0 4 0 f ”。另外, 其发生所显示的家族高度聚集性提示其病因学上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为遗 传因素,而且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遗传异质性的疾 病,可能是少数几个关键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6 1 。近年来许 多学者也认为青春期生理、肾上腺功能异常与p c o s 发病机制有一定的 联系,有资料显示:患p c o s 的青少年较正常青春期亢进;p c o s 的妇女 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合成过多甾体激素影响了肾上腺的微环境,肾上腺雄激素过多,也影响 了卵巢内微环境,可引起卵巢雄激素合成分泌过多。 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方案。西药治疗 过去主要采用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手术、阴道b 超下卵泡穿刺术 等方法,但效果不持久、成功率低、价格昂贵,有时还因术后粘连而影响 生育。目前以克罗米芬、他莫昔芬等激素治疗为主,促排卵、降雄激素, 但共有副作用大、不宜长期使用及易反复等缺点【7 1 。而中医辨证治疗具 有悠久的历史,能调节整体机能,疗效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中药促 排卵的优势在于可通过复方配伍起到多环节的治疗作用,本课题研究的 目的是拟研制一种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新药。 第2 节用中医药理论阐述适应病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及治法 1 病因病机 1 1 中医古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论述1 7 j 中医中没有p c o s 这个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闭 经、不孕、癞瘕等篇章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 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 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月经产生机制为“肾气一天癸一 冲任一胞宫 。医学正传云:“月水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 日以干涸。 阐其肾虚闭经之由。女科切要云:“肥人经闭,必是痰湿 与脂膜壅塞之故。 为痰湿导致闭经之说。圣济总录云:“女子无子, 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弱故也。”为肾亏不孕之说。医宗金鉴妇科心 法要诀云:“女子不孕之故,由其伤冲任也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 塞胞中而不孕。 丹溪心法云:“若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 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腔,闭塞子宫。”指出痰盛可致不 孕。诸病源候论云:“瘢瘕之病,由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 脏腑虚弱,受于风冷,令人腹内与血相结所在。”证治准绳女科云: “妇人瘾瘕,并属血病瘀血停凝,结为痞块。”济阴纲目云:“盖 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瘾食瘾之内,未尝无痰。说明痰瘀互结致癞瘕 的发病机理。 1 2 现代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f 8 9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 上世纪8 0 年代起,中医药开始系统地研究p c o s 的病因病机。p c o s 的类属中医病名较多,辨证分型复杂,各医家报导各有异同。通过文献 查阅,发现以肾虚为多见,尤以肾虚痰湿更为多见。肾对生殖功能的调 节是通过一天癸一冲任胞宫的环节实现的,而p c o s 为内分泌失调性 疾病,与中医脾肾的功能失调导致痰湿作祟有相似之处。肾主藏精,主 生殖,为先天之本。若先天肾气不足,天癸不充,或后天失养,以致脾 肾不足,精血亏虚,冲任空虚,气化失常,血海不充,致月经稀少、闭 经、不孕。因津血同源,若阴津大耗,脉内津液外渗,血脉空虚,故津 枯血燥。肾为元阴元阳之根,肾阴虚则津液不足,脉络空虚,血流减慢 而留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血为阴,气为阳。 因肝肾同源,肾虚不滋肝木,肝失条达则郁,郁而化热,有肝郁则肾亦 郁之说。若内外因素导致肝血不足,肝失疏泄,影响冲任血海充盈调节, 则出现月经失调。若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郁热化火,则见 面部痊疮、毛发浓密、皮肤粗糙等阳实体征。肝木克土,脾失健运,聚 湿生痰,痰湿脂膜积聚,则形体肥胖,卵巢多囊样变。脾主运化水湿, 。肾主水。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失运,聚而成痰,痰浊阻滞胞宫;或 寒湿外袭,脾肾之阳被困,气化失司,水湿潴留,蕴而成痰,阻滞胞宫; 或肝肾亏虚,阴虚血燥,或肝郁化火,煎熬滓液,炼液成痰,痰瘀互结 胞中;或肝旺乘脾,脾运失职,蕴湿成痰,阻于胞中,冲任不通,月事 不调,则不能摄精成孕都可导致本征。 2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分型i m i l j 国内许多中医学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做了辨证分型,阐述了各自的 观点,。肾虚型t 体型瘦弱,腰膝酸软,小腹冷坠,性欲减退,月经量少 或闭经、婚后长年不孕,或仅有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脉沉。痰湿型: 肥胖、多毛,阴毛呈男性化分布,大便秘结,带下粘稠,经闭不孕,舌 胖色暗,脉沉细。气血虚弱型t 月经量少或闭经,面色萎黄无华,自觉 周身乏力,困倦嗜卧,时有头晕,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肝火郁结 型:经闭不孕,形体壮实,多毛浓密,颜面痤疮,口干喜冷,胸闷便结, 乳房作胀,舌红苔薄黄或厚腻,脉弦数。血癖型:月经量少或闭经,色 紫暗有块,经行腹痛,头晕,肌肤黯淡甚或甲错,舌边尖有癖点,脉细 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涩。其它证型还有:肾虚痰湿型,肝肾阴亏、气血癖滞型,痰血癖阻、 肝胆郁热型,肾阴亏虚、痰癖互阻型及脾。肾阳虚等。 3p c o s 的中医治疗方法1 7 , 根据p c o s 的“经闭”、“月经不调 、“不孕等病范畴,通过辨证 施治、中医人工周期、针灸等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也有明显效果。( 1 ) 中药 人工周期疗法:此法是吸取中医辨证论之精华,结合卵巢变化周期用药, 以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与月经病的方法。( 2 ) 辨证论治:国内治疗 p c o s 常用的中药为补肾药、活血药和化痰药,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虚、 痰瘀有关,治法以补肾活血化痰为主。补肾中药主要通过影响对性腺轴、 | | 子上腺多水平、多靶器官的调节起到促排卵的作用。( 3 ) 针刺治疗: 针刺可引起脑内某些核团反应和递质变化,调整下丘脑功能而促排卵。 日前针灸治疗p c o s 的报道少见,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3 节处方来源、组成 l 处方来源 康妇胶囊原方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 2 处方组成 茯苓4 0 9 苍术 15 9 山药4 0 9 黄芪 3 0 9法半夏lo g 丹参 2 0 9 3 功能主治 本方以燥湿化痰立法,主治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本方以茯苓为 君,黄芪、山药、丹参为臣,苍术、法半夏为佐配伍研制而成。 方中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甘补淡渗,作用 平和,无寒热之偏,利水而不伤正气,善治各种水肿,为利水渗湿要药。 且善健脾,宁心安神,治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为健脾安神之常品, 故为君药。茯苓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为中药八 珍之一,“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 饥、延年。 本草纲目云:“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 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神未尝不能治心病也。 方中臣以山药、黄芪、丹参。其中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 经。既能补气又可养阴,为平补气阴之良药,适用于气阴不足之证。且 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 论文 i i i i i 篁i 宣i i 宣i 置萱i n 一 i 宣i i i i 宣i i 置置 性兼涩,有收敛固涩之效。神农本草经云:“主伤中,补虚赢,除寒 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 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黄芪味甘性温,既能补中益气,又能升阳 举陷,而有益气,摄血之功。名医别录日:“补丈夫虚损, 五劳赢瘦,止渴,腹痛,泄痢,利阴气。 本草正义云:“黄 芪能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 者最宜。 丹参味苦寒降泄,入心肝血分,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 清心安神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云:“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 寒热积聚,破瘸除瘕,止烦满,益气。重庆堂随笔云:“丹参,降而 行血,血热而滞者宜之,故为调经产后要药。”以上三者相伍一者健脾益 气和胃,二者活血通络化瘀。 苍术味辛苦性温燥散,入脾胃经。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和发表之功。 神农本草经云:“苍术主治寒湿痹,死肌,痉,疸。 本草纲目云: “苍术治湿痰留饮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法半夏为半 夏的炮制加工品,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 痞散结之功能。神农本草经,将半夏列为上品,“治伤寒热,心下 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药性论云: “消痰,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苍术与 法半夏合用,有燥湿、化痰、健脾之功。 以上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补肾健脾之功。通过临床 观察,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安全有效。 第4 节处方中主要药味的研究文献 1 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 o r i ac o c o s ( s c h w ) w o l f 的干燥菌核。多寄 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 安徽、四川等地。 。 1 1 化学成分 茯苓的主要成分是有茯苓多糖、三萜类物质、树胶、蛋白质、甾醇 和脂肪酸等,其中三萜类成分在茯苓药材中含量相对较多,是其主要有 效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茯苓酸( p a c h y m i ca c i d ) ,该物质为茯苓特征性成 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分之一【20 1 。 ( 1 ) 多糖类 茯苓中茯苓糖( p a c h y m o s e ) 为主要成分,含量为8 4 2 ,硬朊 f a l b u m i n o i d ) 含0 6 8 ,纤维素含量为2 8 4 ;另有报道,茯苓中b 茯苓聚 糖( r p a c h y m a n ) 为主成分,约占干燥品9 3 f 2 。 ( 2 ) 三萜类 到目前为止,从茯苓干燥菌核、茯苓皮或菌株培养液中分离出35 种 四环三萜,可分为三种类型:羊毛甾一7 ,9 ( 11 ) 二烯型三萜 ( 1 a n o s t a 7 ,9 ( 11 ) d i e n et y p et r i t e r p e n e s ) ,羊毛甾一8 一烯型三萜( 1 a n o s t a 一8 - e n e t y p et r i t e r p e n e s ),3 ,4 一开环- 羊毛甾烷三萜烯型 ( 3 , 4 s e c o 1 a n o s t a n 7 ,9 ( 11 ) d i e n et y p et r i t e r p e n e s ) 【2 2 】。 ( 3 ) 脂肪酸 辛酸( o a p r y l i ca c i d ) 、十一酸( u n d e e a n o i ca c i d ) 、月桂酸( 1 a u r i ca c i d ) 、 十二酸( d o d e c e n o i ca c i d ) 、棕榈酸( p a l m i t i ca c i d ) 。 ( 4 ) 其它成分 麦角甾醇( e r g o s t e r 0 1 ) 、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幽醇、卵磷脂、 右旋葡萄糖、腺嘌呤( a d e n i n e ) 、组氨酸( h i s t i d i n e ) 、胆碱( c h o l i n e ) ,无机成 分s i 0 2 、m g 、p 、f e 、c a 、s 、n a 、k 、m n 、c 1 ,此外还有口茯苓聚糖 酶以及微量蛋白酶 2 3 】。 1 2 药理作用【2 4 2 5 2 6 】 药理研究证明茯苓酸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炎、增强胰岛素的分 化诱导等生物活性;对于泌尿系统茯苓单味药的利尿作用较弱,复方茯 苓比单味药效果明显;茯苓醇提取物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排斥反 应的作用;在消化系统中茯苓具有保肝、保护胃粘膜的功能;10 0 茯苓 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 杆茵、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茵均有抑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 茯苓的提取成分茯苓素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 率增快;茯苓煎剂还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 2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 s t r a g a l u sm e m b r a n a c e u s ( f i s c h ) b g e v a t 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l ii - - i i m i n g h o l i c u s ( b g e ) h s i a o 或膜荚黄芪a s t r a g a l u sm e m b r a n a c e u s ( f i s c h ) b g e 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 2 1 化学成分 黄芪的多糖成分主要有葡聚糖和杂多糖坨】。其中葡聚糖又有水溶性葡 聚糖和水不溶性葡聚糖。黄芪中所含的杂多糖多为水溶性酸性杂多糖。皂 苷类也是黄芪中重要的有效成分。目前从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已分离 出4 0 多种皂苷【13 1 ,主要有黄芪苷i i i 、i i i 、i v 、v 、v i 、v i i ,异黄芪苷i 、 i i 、i v 及大豆皂苷i 等。除大豆皂苷i 、黄芪皂苷v i i i :q , ,其余均以9 ,19 环 羊毛脂烷型的四环三萜皂苷类为苷元,总称为黄芪皂苷或黄芪总皂苷。黄 芪属植物中分得黄酮或黄酮类物质3 0 多种,主要有槲皮素、山奈黄素、 异鼠李素、鼠李异柠檬素、羟基异黄酮、异黄烷、芦丁、芒柄花素、毛蕊 异黄酮等。此外,黄芪中所含的氨基酸类物质共2 5 种【14 1 ,如丫一氨基丁酸、 天冬酰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 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等。此外,黄芪中还含有微量 元素、甾醇类物质、叶酸、亚麻酸、亚油酸、甜菜碱、胆碱、咖啡酸、克 洛酸、香豆素、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p 、淀粉e 等。 2 2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1 黄芪增强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的作用、增强 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改善心功能、降压作用、保肝作 用、调节血糖、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激素样作用、黄芪能显著降低家免 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性质与强度和丹参注射液相同。1 0 0 黄芪注射液对大 鼠离体子宫有兴奋、收缩作用;黄芪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鸡胚股骨有促进生 长作用。黄芪还有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与白蛋白 升高的作用。 3 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 a l v i am i l t i o r r h i z ab g e 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 于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四j i i 。 3 1 化学成分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1 6 】:( 1 ) 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 属醌、酮型结构的有: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 1 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 论文 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亚甲基丹参醌,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醌a 、b 、c 、 d ,二氢异丹参酮,新隐丹参酮,去羟新睡丹参酮,代号为r o 0 9 6 0 0 0 的2 异丙基8 甲基菲3 ,4 二酮,去甲丹参酮,丹参二醇a 、b 、c ,丹参新酮, 1 氢丹参新酮,1 氢丹参酮,1 氧代异隐丹参酮,3a 羟基丹参酮a ,l , 2 二氢丹参醌,醛基丹参酮,亚甲二氢丹参酮,7 p 羟基8 ,1 3 松香二烯1l , l2 二酮,1 ,2 ,5 ,6 四氢丹参酮,4 亚甲丹参新酮,丹参酚醌,鼠尾草 呋萘嵌苯酮,丹参内酯,二氢丹参内酯,丹参螺缩酮内酯等。( 2 ) 水溶性 的酚酸类化合物:丹参酸a 、b 、c ,丹参酸a 又称丹参素,其结构为d ( + ) p ( 3 , 4 二羟基苯基) 乳酸,丹参酸b 是由3 分子的丹参素和1 分子的咖啡酸浓缩形 成的;丹参酸c 是2 分子丹参素的缩合物;丹参酚酸a 、b 、c 、d 、e 、g ; 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紫草酸草酸单甲脂,紫草酸二甲酯,紫草酸乙 酯,紫草酸b ,原儿茶醛,咖啡酸,异阿魏酸等。还含黄芩苷,异欧前胡 内酯,熊果酸,p 谷甾醇,胡萝卜苷,5 - ( 3 - 羟丙基) - 7 - 甲氧基2 ( 3 甲氧基 4 、羟苯基) 3 一苯并【b 呋喃甲醛,替告皂苷元,豆甾醇等。 3 2 药理作用( 1 7 1 8 1 9 】 研究证明丹参可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肺心病、陈旧性心肌梗 塞等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其他指标如红细胞电泳时间、血球压 积、纤维蛋白原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可使微循环血流量显著增加,毛 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有利于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及侧枝 循环,同时降低血浆乳酸量。恒速灌注丹参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 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促进侧枝循环,而不增加心室作功和心肌耗 氧量。丹参及其化学成份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它可增强s o d 含量, 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具有稳定血压, 减慢心率,增加尿量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大抑制作用。具有 抗肿瘤、抗菌、抗炎及免疫作用,对缺氧有抵抗作用。此外还有增强免 疫,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 4 山药 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 i o s c o r e ao p p o s i t at h u n b 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河南省。 4 1 化学成分1 2 7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山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含量较大的有淀粉( 约占l6 ) 、蛋白质( 约占 1 5 ) 、多糖( 约占2 5 ) 、尿囊素( a l l a n t o i n ) ,其它已见报道的有十九种氨 基酸、胆甾醇、麦角甾醇、b 谷甾醇、盐酸多巴胺( d o p a m i n e h y d r o c h o r i d e ) 、 四氢异喹啉( t e t r a h y d r o i s o q u i n o l i n e ) 、多酚氧化酶、3 ,4 - 二羟基苯乙胺、山 药碱( b a t a t a s i n ) i 、i i 、l l i 、i v 、v 等。山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z n 、f e 、 m n 、c u 、s e 和常量元素c a 。 4 2 药理作用2 8 】 目前,认为其药理活性主要成分是山药多糖,实验证实,山药多糖 具有明显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可起到抗衰老、抗肿瘤、降脂、降血 糖的作用,尿囊素具有抗刺激物、麻醉镇痛、促进上皮生长、消炎和抑 菌作用,常用于治疗手足皲裂、鱼鳞病、多种角化皮肤病。山药碱皮内 注射,对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山药能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小肠吸收功 能,抑制血清淀粉酶的分泌,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刺激或调 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山药的磷脂成分主要为磷脂酰胆碱,磷脂类成分具有 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29 1 。 5 法半夏 法半夏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品。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夏 p i n e l l i at e r n a t a ( t h u n b ) b r e i t 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 州、安徽等地。 5 1 化学成分 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主要含有淀粉( 占7 5 左右) 、生物碱、b 一谷甾醇、多糖、半夏蛋白、氨基酸、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生物碱在半夏众多的化学成分中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是半夏药理作用的 主要有效成分。药材中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是评价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之一。半夏生物碱中包括l 一麻黄碱 h o c h 2 c h 2 n ( c h 3 ) 3 】o h 等多种生物碱, 其中以l 麻黄碱含量最多。 5 2 药理作用 其药理作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可治急性乳腺炎、 急慢性化脓中耳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半夏还具有抗肿瘤、抗生育、降 血脂、护肝和治疗冠心病等多种重要作用。 1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6 苍术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 t r a c t y l o d e sl a n c e a ( t u m b ) d c 或北 苍术a t r a c t y l o d e se h i n e n s i s ( d c ) k o i d z 的干燥茎。前者主产于江苏、湖北、 河南等地,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质量最好。后者主产于内蒙古、山西、 辽宁等地。 6 1 化学成分【3 0 3 1 1 苍术主要含挥发油,由一系列的倍半萜、聚乙烯炔类及少量的酚类、 有机酸类成分组成,另外还含有倍半萜内酯、倍半萜糖苷、多聚糖以及少 量的黄酮类成分,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倍半萜类和聚乙烯炔类成分。苍 术中主要的倍半萜类成分有:茅术醇( h i n e s 0 1 ) 、1 3 桉油醇( 1 3 e u d e s m 0 1 ) 、 苍术酮( a t r a c t y l o n ) 等;聚乙烯炔类成分国内未见公开报道,现已从苍术中 分离得到的聚乙烯炔类成分共有2 0 种,其中主要有:苍术素( a t r a c t y l o d i n ) 、 苍术素醇( a t r a c t y l o d i n 0 1 ) 等;糖苷类成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研究得较少, 仅见有汉黄芩苷的报道,迄今为止,已经从苍术植物中分离并鉴定出结构 的苷类化合物有38 个;除上述成分外,从苍术植物中还分离得到了汉黄芪 素( w o g o n i n ) 、汉黄芪苷( w o g o n o s i d e ) 等。 6 2 药理作用【3 1 3 2 】 苍术作用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胃溃疡、抗心律失常、 抗炎、保肝、降血糖、利尿、抑菌等一系列作用。有报道称关苍术中芹 烷二烯酮、苍术烯内酯i 有毛细管透过性亢进的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苍 术烯内酯i i 、i i i 也具有抗炎活性。苍术丙酮提取物、1 3 桉叶醇及茅苍术 醇,认为是苍术作为健胃药作用的一部分。苍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 核菌、大肠杆菌、枯叶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术类精油 有镇痛作用,现已证明苍术含有的1 3 桉叶醇和苍术醇为其镇痛作用的有 效成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i i i i i i i i i lm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宣i i i 萱i i i i i i i i i 宣i i i i i i i i i i i 叠 第2 章制备工艺学研究 第1 节剂型选择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1 剂型的选择 本方为临床经验方,原以汤剂形式多年用于临床,疗效确切,但汤 剂口味不佳,服用量大,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贮藏。本处方 含挥发性成分,储藏久时含量下降,根据本方的功能主治,其用药对象 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故考虑改革剂型制成 固体制剂。胶囊剂崩解时限易控制,囊壳破裂后,药物迅速分解,故药 物释放溶出快、显效迅速;可掩盖不适的苦味,利于服用;不透光胶囊 与较好的包装材料可使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水、氧、光线的影响,从 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因此最终选择制成胶囊剂。 2 工艺路线的确定 康妇胶囊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方,为确保制剂的临床 疗效,对方中各药提取方法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在方中各味 药物的功效特点,相应的现代药理作用,找出其主要活性成分,从而确 定该药的最佳提取方法。 本论文所研究的康妇胶囊是由临床常用的汤剂改良研制而成,所以 工艺路线选择确立尤为重要。初步认为本方中山药淀粉含量约16 ,应 原粉入药;丹参采用醇提取脂溶性有效成分,药渣采用水提取水溶性成 分;苍术主要含挥发油,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药渣水溶液采用水 提法,保证其它有效成分不损失;其余药材黄芪、茯苓、法半夏所含成 分主要是皂苷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等多种有效成分,故采用水煎煮提 取。拟定的工艺路线如图l 所示 1 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图1 拟定的工艺路线 第2 节最佳工艺条件的优选 1 实验材料 1 1 仪器 w a t e r s6 0 0 e 高效液相色谱泵( 美国产) m i l l e n n i u m 3 2 数据处理系统( 美国产) 7 5 6 - p c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超声波清洗仪无锡超声电子设备厂 分析天平( 1 10 6 )上海天平仪器厂 电子分析天平( 1 10 6 ) 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真空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宣l 一_ f i i i i i i i i i k d m 型调温电热套 2 1 2 试药和试剂 甲醇( 色谱纯) 水( 二次重蒸水)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山东邺城普电热仪器有限公司 美国d i k m a 公司 自制 黄芪甲苷对照品( 0 7 81 2 0 0 2 0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丹参酮i ia 对照品( 0 7 6 6 9 9 0 9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所用药材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由哈尔滨市药材总公司提供 2 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2 1 丹参提取工艺的考察 2 1 1 丹参酮i ia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 1 1 1h p l c 法条件的确立 仪器:w a t e r s6 0 0 e 一2 4 8 7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m i l l e n n i u m 色谱工作 站数据处理系统,均为美国产。 色谱柱:k r o m a s i lc l8 柱( 4 6 m m x15 0 m m ,5 1 t m ) ,填充剂为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水( 7 5 :2 5 ) 流速:1 0 m l m i n 检测波长:2 7 0 n m 柱温:室温 理论塔板数:按丹参酮i ia 计算不低于2 0 0 0 2 1 1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酮i ia 对照品1 5 m g ,甲醇溶解并定容于10 m l 容量瓶 中,精密吸取此液2 5 m l 置2 5 m l 容量瓶中,甲醇定容使其浓度为 0 0l5 m g m l 作为对照品溶液。 2 1 1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 a l 、4 1 t l 、6 p l 、8 1 t l 、l0 “l ,按上述色 谱条件进行测定,数据见表2 1 。 1 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 论文 表2 1 标准曲线数据表 将数据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 = 2 2 5 4 3 10 6 x 一10 0 6 4 ( r = 0 9 9 9 9 ) ,相关性显著,表明在0 0 3 0 15 u g 之间,丹参酮i ia 有良 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含量测定。 2 1 2 丹参醇提取工艺技术条件筛选【3 3 3 4 】 2 1 2 1 根据长期实践得知,中药浸出制剂疗效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提取, 而提取效果受到提取溶剂、提取次数及时间等因素,以及因素不同水平 的影响。故醇提取考察时,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因素, 重点考察因素的水平对醇提取效果的影响。 根据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为该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确定丹参采用醇 提取的方法提取精制有效成分,以丹参的代表有效成分丹参酮i ia 为提 取工艺评价指标,采用h p l c 法进行含量测定,设计因素水平表见表l , 选用l 9 ( 3 4 ) 正交试验表,按表2 2 、2 3 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 表2 2因素水平表 1 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 论文 表2 - 3l 9 ( 3 4 ) 正交试验表 2 1 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参药材2 0 9 ,按表2 所定条件进行正交试验。将上述药物用乙醇 提取,过滤,回收乙醇至药液体积为5 0 m l ,精密量取2 m l ,蒸干,精密 加入甲醇5 0 m l ,置具塞锥形瓶中,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h ,放冷,再 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 1 2 3 样品测定 取9 个样品溶液各5 1 t l 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2 4 。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丹参最佳提取工艺为a i b 2 c 2 d 3 ,即9 5 乙醇 6 倍量提取3 次,每次提取1 5 h 。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提取次数,影 响因素最小的是溶剂量,因此按正交试验选择的条件提取丹参将是最佳 的。丹参醇提后的药渣加入水提醇沉工艺中,可保证水溶性成分不受损 失。 2 2 苍术挥发油提取工艺考察【3 5 j 将苍术15 9 ,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2 0 m l 水,浸泡2 h ,采用水蒸 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每隔o 5 h 记录出油量,结果见表2 5 。 从实验结果可得:提取7 h 挥发油量没有明显增加,确定挥发油提取 时间为7 h 。提取的挥发油密封并于冰箱中冷藏,备用。 1 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表2 - 4 提取工艺考察结果 序号提取时间( h )油量( m l ) 1 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十论文 2 3 黄芪提取工艺的考察 2 3 1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黄芪主要含皂苷类成分,我们以黄芪甲苷对照品为测定指标,找到 水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3 6 1 测定其中黄芪总皂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