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pdf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pdf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pdf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pdf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内容摘要 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传播和建构过程中,高等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教育与创新文化的内在互动,为我们研究创新文化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影响 创新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高等教育对创新文化的影响这一角度 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了高等教育的弊端对创新文化建设的影响,并从高等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培育创新文化的途径。创新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灵魂,也是 高等教育的灵魂。论文首先对创新文化进行界定,并提出了创新文化固有的地域 差异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特征,厘清了创新文化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内在 关系。其次,论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从教育观、教育模式等方面, 深入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对创新文化造成的影响:人文文 化的式微、科学文化的“异化和创新精神不足。最后,我们提出要加强科学教 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推行创造教育,以推动我国创新文化发展。 关键 创新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高等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创造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a bs t r a c t 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 o ff o s t e r i n g ,s p r e a d i n g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n g o f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h i g h e re d u c m i o n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h i g h e re d u c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w o r ko ne a c ho t h e r ,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u sm e t h o dt os t u d y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t h o u g ht h e r ea r es o m ee l e m e n t si nd e v e l o p i n g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t h i sp a p e rd e e p l y a n a l y z e s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h i g h e re d u c t i o nt o 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a n dp u t s 士o r w a r d w a v sf - o r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t h ev i e w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v e s p i r i ti st h es o u lo f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a n di st h es o u lo fh i g h e re d u c t i o n t o o 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l y ,t h r o u g hs t u d y i n gt h ec o n c e p t i o n o f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i n d i c a t e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o f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s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l l r e s c i e n c ec u l t u r ea n dh u m a n i t i e sc u l t u r e s e c o n d l y , i n t e g r a t i n gw i t hp r e s e n t c o n d i t i o n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e x p o s e st h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b a s e do ns t u d y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n c e p t i o n 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l t h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i n c l u d et h ed e f i c i e n c yo fs c i e n c ec u l t u r e ,h u m a n i t i e s c u l t u r e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s p i r i t f i n a l l y ,t h ea r t i c l ep o i n t so u tt h a tf u s i n go fs c i e n c ee d u c t i o na n d h u ma n i t i e se d u c a t i o n ,a n dt h a tc o n d u c t i n gc r e a t i o ne d u c a t i o na r en e c e s s a r yi b rt h e p r o m o t i o n o f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 i m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 s c i e n c ec u l t u r e ;h u m a n i t i e s c u l t u r e ;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 h u m a n i t i e se d u c a t i o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c r e a t i o ne d u c a t i o n i i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引言 1 9 9 8 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痛感我国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 成果转化率低下。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创新文化的欠缺,创新的文化环境没有形成,并认 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已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创新文化的科 学概念。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创新文化的建构逐渐引起了 人们的重视。2 0 0 0 年8 月,江泽民同志在听取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汇报时,对建 构创新文化的提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 0 0 6 年i 月9 日至1 2 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 把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作为未来奋斗目标之一。国务院在2 0 0 6 年2 月9 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 0 0 6 一一2 0 2 0 年) ,首次将创新 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写入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创新文化建设离不开教育。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 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教育和创新两者的关系。 而目前,我国高校发展面临着文化困境。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仍处于转型时 期和改革过程中。而且,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文化建设的氛围和意识不足, 这难免对我国创新文化的营造、构建有影向,所以应该特别重视。 当今的时代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与创新,毋庸置疑,处于教育 体系顶层的高等教育在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高等教育自身具有自我 创新功能,能够对创新文化体系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底蕴就是 创新,因此,在高等教育的视野下研究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结合不同领域中创新文化的研究成果,试图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对创新文化的 建设作初步探讨。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本质和深层次的联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的传递, 本文以研究创新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并剖析高等教育中存在的 不足之处,提出要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推行创造教育,并从创造教育视角分析了 创新文化建构。另外,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特指公立高校,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因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形式的高校和公立高校体制有很大不同。所以,本文对民办高校、 独立学院和成人教育等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部分不予涉及。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研究创新文化建设:第二,研 究创造教育对创新文化的影响:第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对创新文化的影响; 第四,通过调查研究,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创新文化的不足之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创新的涵义 第一章创新文化概述 第一节创新文化界说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 新的东西的意思。韦氏词典对“创新”下的定义有两点含义: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 也就是说,“革故鼎新”( 前所未有) 与“引入”( 并非前所未有) 都属于创新。山现代汉语 词典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其中不一定是“首创”、“前所未有”,也不是“无 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 9 1 2 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创新” 进行了阐释。熊彼特认为,创新主要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五种类型:一是采用一种 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的特性: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 掠取或控制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五是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或打破 一种垄断地位。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新思想、新方法“引入”经济生活,实现生产要素的新 组合。 继熊彼特之后,创新这一概念被不少研究者引入到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并赋予了 不同涵义。如美国研究者曼斯菲尔德认为,创新是对“一项发明的首次使用”,而厄特巴克 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西蒙库兹涅茨将创新看作“为 达到一个有用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新方法”。纳尔逊和温特将创新看作是“现在的决策规则 的变化”。而德鲁克则认为,“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的创造财富的新能力”。西方国家还 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发明是创造或发展新主张的过程,而创新是对已存在的思想进行采纳 的过程 。 依据上述各种研究,我国学者唐五湘在其创新论中,对创新的定义总结归纳为:( 1 ) 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 2 ) 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类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 物的过程;( 3 ) 创新是对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的新变化的接受;( 4 ) 创新是指新事物本身,具 体说来,就是指被相关使用部门认定的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实践或新的制造物;( 5 ) 创 李满苗,张和仕创新教育论【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 0 0 1 1 8 9 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9 1 - 3 r i c h a r dl m e r r i t ta n da n n aj m e r r i t t i n n o v a t i o ni nt h ep u b l i cs e c t o r , b e v e r l yh i l l sl o n d o nn e wd e l h i : s a g ep u b l i c a t i o n s ,19 8 4 1 0 3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新就是从产生新思想到行动。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张武升在其教育创新论中, 简明扼要地提出7 g a j 新的定义:“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物 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具体地说,创新是指主体( 人) 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 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综上, 创新的本质是创新主体创造现实世界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质态。 二、创新文化的涵义 相比之下,对于创新文化的研究起步要晚得多。我国的创新文化构建是随着“科教兴国 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才逐步引起重视。1 9 9 7 年底,中国科学院在战略研究的 基础上向中央提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1 9 9 8 年6 月, 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 工程( 试点) :同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痛感当前某些文 化氛围不利于创新,首次提出了创新文化的概念:72 0 0 0 年8 月,江泽民同志在听取中科院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汇报时,对建构创新文化的提法予以了充分肯定。 。 但理论界对创新文化的定义尚未形成统概念。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者 从行为角度,或者从环境氛围角度,或者从价值观角度对创新文化的内涵进行论述。创新文 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种类型,其构成要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内部层次包括价值观、 信念和宗旨:外部层次包括行为、制度等具体表象。在创新文化的定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包 括:( 1 ) 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 种行为模式。( 2 ) 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 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发情况做出迅速反应。这种文 化要求我们重新检查一切事情,它不像一个工程一样有一个具体的结尾,它要不停地继续再 继续。作为一种文化,它必须渗透到组织的骨髓中去。( 3 )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 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 高的目标( 非凡成就) 。( 4 ) 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技术创 新、知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 ( 5 ) 创 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和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 化。 综合目前研究创新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不同定义,笔者赞同以下观点,创新文化是指创新 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过程所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是种文化形态。它也包括相应的实践成 果,包括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创 唐五湘创新论 m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 9 9 9 2 3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0 2 7 转引自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 0 0 5 ( 3 ) 1 3 8 一1 3 9 张钢,许庆瑞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 j 科研管理,1 9 9 6 ( 5 ) 2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新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 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 创新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创新文化的特征和模式 本文总结出创新文化有如下主要特征:地域差异性、创造性、自砺性、开放性和宽容性。 ( 一) 地域差异性。创新文化随着地域空间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总要分析地域空间的现实状况,然后才能行动。所以说创新文化 总是在当地特有的资源和条件基础上被建构起来。 ( 二) 创造性。创造性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特性,也是基本特性之一j 一方面是指对于创 新活动的意识和实践作用,即对创新活动的牵引、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指创新文化本 身是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系统。 ( 三) 自砺性。自砺意指自我修复、再生、不断壮大等。自砺性主要是根据创造性总结 出的。因为创新文化在其推动创新行为产生、创新人才成长、创新成果涌现的过程中,其强 大的生命力日益显示并日趋完善和繁荣,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良性的推 动作用,从而使其自身能转化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并主导社会的前进方向。 ( 四) 开放性。开放性是创新文化必备的特点之一。创新文化的不确定性要求创新主体 在容忍分歧的同时要寻求共识的动态契合点,从而实现构建创新文化的目的。任何封闭的文 化最终只能走向僵化,从而失去生存的活力。只有开放,只有与周围的大环境进行文化信息、 能量的交换,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 五y 宽容性。宽容性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性 主要是指在创新活动中,因为挫折、困难和失败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以宽广的胸怀、不屈不 挠的精神去对待创新主体。创新文化的宽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予创新主体有创新的 自由、探索的自由、有发表和交流科学思想的自由、有从事科学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精力:二 是要让创新主体在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 束缚。就是赋予创新主体自由探索、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执着精神。这种宽容性正如学者所说: “只有充分重视每个理论研究者的个性,容忍各种不同的研究风格的自由发展,理论创新的 激情才能真正地喷涌出来。” 徐冠华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j o l 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的讲话,2 0 0 3 1 1 2 0 , h t t p :t e c h s i n a c o m c n o t h e r 2 0 0 3 一l1 2 0 1 6 2 9 2 5 8 5 8 4 s h t m l 罗孝高创新文化的基本模式与创新文化的建设【j 】广西社会科学,2 0 0 4 ( 5 ) 15 3 俞吾金为理论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j 】探索与争鸣,2 0 0 1 ( 1 0 ) 7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二、创新文化的模式 文化是多元的,创新文化模式也是多元的。根据对现有世界各国创新文化模式的初步分 析,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个体模式。个体模式是突出个体的作用、以个人价值观为核心、个人对创新起主导 影响的创新文化模式。其总体特征是追求个体权力和自由,以个人成就展现自己,追求民主、 平等,少受或不受权威的束缚,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准则,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都突出 个人的地位和作用。西方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具有突出个体、强调创新的精 神特质。其个性强、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富于创新精神的品格,为形成一个富有创新精神 的国家奠定了基础。这在美国的管理体制中得到验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在z 理论一书中说,美国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是“以个人技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而且西方 企业充分尊重个人的物质、精神发展的需求,对员工的考评更加注重员工的实绩,并建立讲 求实效的激励机制。这使员工在创新求变时较多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企业中的“优胜劣 汰”的激烈竞争机制培养了他们创新进取精神。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 文化环境氛围,因此,就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其个体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创新能力。但 是这种模式整体协作性不强,无视他人,缺乏协调,对创新产生不利影响,面临在创新系统 网络中增强凝聚力、发挥共同体与团队合作的作用问题。 2 群体模式。日本是群体创新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群体创造知识”的创新文化模式 来源于日本野中郁次郎和内广隆重所著的创造知识的公司一书。野中郁次郎和内广隆重 强调,日本创造知识的模式不同于西方的模式,是一种群体知识创造模式。这种模式根源在 于东方的哲学、思维方式,归根到底在于其富有特色的文化。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能把外来优秀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理想精神、和谐思想融会贯通,并能巧妙地 运用于创新活动,从而凝聚成强大的创新能力。 团队精神是日本群体创新文化的鲜明特色。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在z 理论 一书中说,日本的集体主义在经济上是最高效率的一一它使人们和睦地在一起工作并相互鼓 励做的更好,工业生活要求彼此相互依赖。日本人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能友好、理智地和 平共事,且各成员之间的横向协调意识极强,有意识地制造出了“人和”的局面。在组织上 采取“柔性”机制,各成员都是根据需要随时增减,随时调整,从而使组织成为一个有战斗 力、有活力的团队,因而整体力量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和灵活运用,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 提高。但有时过于强调集体合作,个体创新必须溶入集体之中,因而面临注入个人价值和自 我责任性的问题。 3 主从模式。中国的创新文化模式是主从模式的典型代表。中国长期以来创新能力不 足,与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在主从文化模式的主导下,行政领导有绝对权威,创新主体要 【美】威廉大内著黄明坚译z 理论【m 】北京:长河出版社1 9 8 5 8 5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服从于行政领导的指挥,在一定程度上,易按其意愿行事。加之过分崇拜权威,缺乏必要的 理性怀疑,不可避免地束缚了创新主体创造力的自由发挥。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价值服从 于整体价值,个体得不到尊重,个体价值就会被忽视,甚至常常要求牺牲个体利益。个人的 创新成就往往被视为集体甚至是领导的成就,对提高个体创新的积极性起阻碍作用。虽然重 视整体运作,但是整体之间协调不足,内部人员因互相嫉妒,导致凝聚力不强,群体意识淡 薄, 如果在从型模式中引入个体精神,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同时又能有效地协调群体,群 体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实现创新整体的导向性与个体创造的鲜活性有机统一,整体的有序性 与个体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整体的聚合力与个体的生机活力有机统一,它就能形成巨大的 创新能力。 第三节创新文化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在研究创新文化时,有必要厘清创新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概念,并要将三者之 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阐述。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创新文化从广义上可以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 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一) 人文文化的定义 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机体( 民族或阶层)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 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载体所组成的体系。人文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 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人文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 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人文文化关注的不仅是 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 二) 科学文化的定义 从哲学维度看,科学文化“不仅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又是作为一种观念、 知识、精神造成的文化事实,形成的一整套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 科学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的重要思想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科学文化是以价值中立的态度去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 三)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方面,也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个视野。如果 我们能充分认识两种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努力促进两方面的优势互补,那么可以推动创新文 金吾伦创新文化模式 j 科学决策,2 0 0 1 ( 4 ) 5 6 5 7 李耀平,李毅论科学文化的精神功能 j 延安大学学报( 社科版) ,1 9 9 4 ( 1 ) 4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化的整体跃迁。 1 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科技进步具有滋养、规范和导向作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 言,科技是“价值中立”的。有时合乎科学规律,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科研成果的使用,不 一定会造福于人类甚至可能被拿来危害人类。如:“原子能可能变成一种有用家畜,或是变 成一种无比凶猛的野兽”;“原子弹对于它的拥有者来说是一个忠于自己职守的看门狗,而 对于受害者来说就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可见,科技成果选择权不是掌握在科技自身,而 是由作为社会的人来决定。因为,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必须通过人在社会活动和社会联 系中才能实现。科学必须以人文导向,在人类社会的走向上,人文文化起着导航的作用,它 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因此,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否深厚, 是否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学术,是否重视人文教育,是这个民族是否能够具有一种清明、祥 和的理性精神和理性气质的基础。 科技虽然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但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野兽的“价值理 性”。现代人类在强大的工具理性面前似乎觉得对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无能为力了,心灵 上的创伤,情感上的失衡,仍需求助于人文文化的理智启迪和情感的诱化。爱因斯坦在晚年 著文说:“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 的道德准贝, r j , f u 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上”。 而人文文化在人与外在自然世 界的两级中侧重于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人的 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生痛苦与解脱的思考。探索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形而上的, 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更多地表现为人类的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 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当互补,相得益彰,科学要人性化,而人性要理性化。科学 史家萨顿撰写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信念,一方面批评那些人文主义者看不到科学在他们面 前展示出的美丽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批评那些科学家只从科学的物质成就来理解科学,而 看不到科学的精神和它的内在美。科学文化是人文文化的奠基石,人文文化是科学文化的 导航灯。 科学文化是一种普适性的文化,是源于人们科学观察、实验过程和生产劳动中对预期 效果追求中逐步升华而成的一种思想路径与行为规范。由于它在科学领域表现突出,效果明 显,习惯上人们所指的科学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对世界进行基本描述的构架和依据, 自然科学的发展表明了人对物质世界性质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当然科学在理论上应该包括人 文社会科学,而且随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汇流,出现科学的人文化,人文的科学化趋 势。这种趋势在交叉科学、横断科学方面尤其明显,这就是科学文化的理想境界,当然 也可以是人文文化的殊途同归。融合是它们发展的动力与永无止境的方向。人文文化深 日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 9 8 7 1 4 9 韩雪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人才生态【j 】探索2 0 0 5 (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9 2 9 11 【美】萨尔顿( s a r t o n g ) 著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 】北京:华夏出版社1 9 8 9 7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刻、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体现在哲学、教育、艺术、文学等诸多 人文科学领域,渗透积淀并影响到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血脉之中。在人类社会历 史进程中,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结伴相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合二为一的精神动力,二 者不能割裂、分离、偏废。 二、创新文化建设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创新文化内在的包含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创新文化建设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的融合。具体来说,创新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应当充分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 一) 在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 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对创新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创新主体来实现的,爱因斯坦指出,“科学 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 上间接生产出实际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人的心灵。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就是通过影响创新主体的心灵,使他们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他 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促使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否则,创新文化是空洞的, 缺乏针对性。然而,创新文化毕竟不能等同于科学文化,创新文化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恰恰 在于它比科学文化附加了更多的人文内涵,从而变成一种激励人和激发人的人文动力,因此, 在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也应当充分体现人文文化,充分尊重如何挖掘人的潜能、激励或激发 人的创造性的规律,否则,创新文化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在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关键体现在:其一,深刻理解科学的 人文性及人文的科学性从而深刻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性。毋庸置疑,科学与人文 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科学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科学家也 是活生生的人,也需要有包括理想、境界、信念、意志、兴趣和激情等等在内的人文动力; 进而科学创造过程本身也需要各种人文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 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文化也并非只是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 界上是相通的,而且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其二,要了解科学文化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 中形成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理性、科学道德都是人类文明成果。不可否认,“科 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 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它像人类其他各项创造性活动一样,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最高尚最纯 洁的生命力,给人类以崇高的理想和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其三,将科技的价值、社会的价值与创造者个人的价值三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这三者之间的 完美统一,不仅表现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而且也是创新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 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 】中国高教研究,2 0 0 2 ( 7 ) 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一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 】教育研究1 9 9 7 ( 1 1 ) 2 4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显然,这三个方面都不仅涉及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能够融合和怎样融合的问题,而且也触 及到了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最深层的东西。 ( 二) 在创新文化的制度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制度是创新文 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创新文化建设的保证,创新文化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制定恰当的 制度来实现的。可以看到,制度往往从两个方面去制定:一种是量化的,带有强制性。例如: 制定对创新主体考核指标和量化管理等等。它只承认某种量化标准和硬性指标,而较少考虑 这种标准和指标究竟是否合适创造主体;另一种是人文性的、软性的和非指标性的。只求质 量不求数量,鼓励攀登科技高峰( 即便最终失败) 等等。这样体现一种激励性,以人为本, 考虑人的价值去规划制定措施。这两种管理和制度模式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前者 更多地体现科学文化中的实证严谨精神的话,那么后者更多地体现人文文化中的宽容自由精 神。显然,这两种制度都能给人以推动力。如果说前者偏重设定标准,迫使人们去完成最基 本的任务和指标的话,那么后者则偏重不设任何标准,而激励人们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其实, 这两种制度都有利有弊:前者有助于促使人们去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和指标,易于操作,但这 个标准有可能过于机械化、利益化,从而会束缚了人们向着更高目标奋进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并且往往给人以消极的压迫力;后者有助于激励人们去实现更高的目标,但也有可能因为没 有标准而失去约束力,达不到制定制度的预期效果。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好这两种制度, 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 三) 在创新文化的外部环境层面更应当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外部社会环 境是创新文化的窗口,是创新文化实实在在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 显然与社会大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交换,这种社会大环境相对于创新文化而言,就是人文文 化、科学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交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网络。外部环境具体来说包括建筑、标 识等物化环境,也包括单位、团队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等等。如果说,制度的制定代表创 新文化硬件设施的话,那么,外部文化环境就是创新文化的软件了。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 价值既要通过制度层面体现出来,又要通过外部环境层面体现出来。其实,在外部环境层面 也往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一种是实证性的,表现为严谨、求实、理性、 客观、规范和可操作性,但往往缺少热情、人情味和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沟通,甚至常常让人 感到环境过于僵化、单调、枯燥和非人性化;另一种是人文性的,可以陶冶情感,提升精神 境界,表现为人类的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但往往缺少严谨、理性、客观和求实的精神, 甚至常常让人感到环境过于浮夸和不踏实。所以,创新文化建设需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 融合,他们的相互融合能为创新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创新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创新文化 环境的构建,也就是有赖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文化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并 能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创新文化网络”。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j 】新视野,2 0 0 5 ( 4 )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创新文化 第一节创新文化与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与创新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词源上的同义性,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文化”一词 在拉丁文和古英语中,通常具有“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表明了文化与人类劳动的 天然关系。后来,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所用的“文化”一词“c u l t u r am e n t i s ”( 耕耘智慧) 具有了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意思。1 8 世纪法国学者沃弗纳 格和伏尔泰所用的“文化”词,是指训练和修炼心智的结果和状态,用来描述受过教育的 人的实际成就,指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的东西。在希腊文中,“p a i d e i a 一词相当于中文“教 化 的意思,法文中“教育 ( p e d a g o g i e ) 即源于此词。现在,英语中也用p e d a g o g y 指称 “教育学”。在中文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 化把人培养成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即“教化 的意思。 由此可见,在中西文中,“教育”与“文化 在词源上都是有直接联系的,以至于有人 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 ,这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其实,教育与文化 不仅词源上联系密切,而且在社会功能上联系也较为紧密。因为教育主要是对人类文化的继 承、选择、融合和创新。人类积累的文化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而只能通过教育的方式向下 一代传递。因此,教育就成为继承和保存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手段。 在文明体系中,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文化是教育对社会和经济 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点。教育是以对人的造就,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并以文化为机 制建立的文明实体,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文明存在。 二、创新文化的培育和传播需要教育为先导 从创新文化的定义来分析,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也是指创新主体在创 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过程并包括相应的实践成果,它包括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 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保守或创新,与所属的 张应强著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王冀生宏观高等教育学【m 】d e n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0 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5 ( 4 ) 2 4 1 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民族教育紧密相关。只有通过教育的作用,文化才得以生成。特别是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来说, 高等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高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 才的基础,高等教育通过选择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而促进文化与人的发展。可以说高 等教育是创新文化的生命机制。 ( 一)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文化选择是指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接纳和排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文明 的不断进步,文化知识是越来越多,而个人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有限,只能选择学习自身需 要的文化。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并不定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料。高等教育在构 建学科体系时,也要考虑社会的需要:从培养、锻造人才的角度,也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学习 能力,接受水平。另外,由于高等教育受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高等教育在选择文化的过 程中,必然要选择社会需要的文化,选择能构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文化。 ( 二)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 毋庸置疑,许多研究者认为教育是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然而,他们只限于对般现象 的描述,对教育传承文化的深刻机理缺乏认识与揭示。这就需要在文化学和教育学结合的基 础上,从文化传承的特性入手,来揭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a 怀 特指出: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在于,它是通过社会机制而不是通过生物学方法传递的,是以 社会遗传方式进行的超生物、超肉体的传递。 就教育最简单的构成来看,教育者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化了的文化,所谓的教育资料便是 一系列符号化了的人类文化,而受教育者则可看成是文化的接纳者或保存者。教育活动的开 展,就是教育者将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受教育者的过程,从文化的代际传递来看, 它构成了文化传承的最基本形式。 然而,这只是教育实现其文化社会传承功能的外部表现,我们还必须对其内在机制予以 揭示。文化的传承指的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教育实现文化的社会传承是以人的文化心理 结构为基础,依据特定的中介功能系统而进行的。这一中介系统是以语言、文字、符号等为 载体或工具,而功能系统则是一个以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为生理一一心理基础,对语言、文字 等文化载体或中介理解和创造的能力系统。离开这个能力系统,便不可能进行文化的交流和 传承。 ( 三)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播 从大学自身机构设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机构。文化传播是 指文化在空间的流动,即所谓“文化扩散”。文化的双向流动构成文化交流,文化冲突与文 化交融都是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就某种文化来说,它在传播过程中,可能 通过与其他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扩大自身的影响,占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可能使自身解 【美1 莱斯利a 怀特文化的科学【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 9 8 8 3 5 0 3 5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体与衰落,为其他文化所吸收或覆盖。但总的来说,文化传播对于文化的保存、文化的创造 具有重大意义。文化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传播与交流为更多人所了解,便不可能为更广泛的 社会所注意,更不能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和认同,也就难以传递和发展下去。 有不少教育人类学家称教育就是文化传播过程,教育活动就是文化传播活动。教育之所 以对文化传播至关重要,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与其它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相比,具有不同的 特点与传播功能。 首先,教育提供文化传播的前提与动力。文化传播是以对文化的理解、接受能力为前提 的、如果缺乏这种文化理解、接受或认同的能力,文化传播就根本没有意义。如文学中所包 含的文化就难以向文盲传播;尖端的科学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就基本不能为小学生所理解。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话动,它一方面能帮助人们提高对文化的理解、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它又 通过教育者的选择、加工、转化,使之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因而形成文化得以传播的前 提和基础。 其次,高等教育传播深层次的文化,对促进文化变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文 化传播途径所传播的文化,往往是一种表层文化。如商贸活动、战争等文化传播方式所传播 的文化是商品、武器等显性文化,凝结在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 能为人们所认识,对人的影响或作用是相对缓慢的。教育所传播的往往是价值观念、思维方 式、审美情趣、学术思想理论等深层次文化,是隐性文化。而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是以文化 价值观的变革为先导,高等教育所传播的隐性文化,在交融过程中易激发出新的文化价值观 念,从而能成为推动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再次,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培养的人才实现对文化的传播。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直接进 入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去,对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 化传播角度来看,“人才”是一种文化“凝结物”,一旦他进入社会之中便可看作是点状的“文 化源”,这种点状的“文化源”很易集结成片状或体状的“文化源”,即社会的知识群体或知 识阶层,从而起到强大的文化扩散和幅射作用。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还能有效地实现文化的 跨国界传播,留学教育就是典型例证。如在美国,1 8 1 5 年至1 9 1 5 年百年间,大约数万名青 年在德国完成学业回国。他们不仅带回了德国大学的学位证书,更为重要的是带回来德国大 学关于科学研究及其方法沦、新的教学技术以及学术自由等方而的新观念,其中很多人还不 断努力试图把德国大学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移植到美国社会中来。最典型的就是将德国大学的 科学研究的理念移植到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了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 学。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更是如此。早在3 0 年代,舒新城就说过:“无留学生,中国的新教 育与新文化决不至有今日现在教育上的学制课程、商业上之银行公司、工业上之机械制 造,无一不是从欧美模仿而来,更无一不是假留学生以直接间接传来。”而且,高等教育 的文化传播还与文化创造融为一体。高等教育系统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传播机构,同时也是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 9 8 9 年影印版1 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文化建设:高等教育的视角 创造新文化的机构。虽| 它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化,并能把新创造的文化及 时地传播开来。这种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