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网络表情图形符号的发展.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网络表情图形符号的发展.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网络表情图形符号的发展.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网络表情图形符号的发展.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网络表情图形符号的发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网络文化的急剧发展,形成了新的阅读方式与交流形式,视觉方式更加凸显 出来。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人们的情感表达的需要。本文从符号学 的角度入手,从时代特点、文化、技术发展等方面,分析论述了网络表情符号的 使用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并指出网络表情符号 产生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符号,网络文化,表情,情感,视觉传达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s t a r t sf r o mt h es e m i o t i c s p o i n to f v i e w ,a n d c o n s i d e r sa l l a s p e c to f t i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l t u r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i t a n a l y z e d a n de l a b o r a t e dt h a tt h eu s eo f n e t w o r k e x p r e s s i o n m a r ki sa n o p e r a t i o np r o c e s sf r o m m a r ks e l e c t i o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t h e p a p e r a l s o p o i n t e d o u t w h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n e t w o r k e x p r e s s i o n m a r ki sa l li n e v i t a b l et r e n d k e yw o r d :s y m b o l ,n e t w o r kc u l t u r e ,e x p r e s s i o n ,e m o t i o n ,v i s u a ld e s i g n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檀也迭日期;型:!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燃导师签荔丝盔蛀塑l 第一章 导论 我们从出生到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进行着沟通。 可能我们用得最多的是语言。这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个非常 好的沟通模式。实际上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除了用语言沟通,有 时候还会用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沟通,如用我们的眼神、面部 表情和手势去沟通。 表情是面部表情的一词的简称。它所指的是,人类在神经 系统的控制之下,面部肌肉及其各种器官所进行的运动、变化和 调整,以及面部在外观上所呈现出的某种特定的形态。人体的其 它部分也有表情,但表情主要体现于人类的面部,因此在一般情 况下,人们所说的表情,往往就是指的面部表情。 与举止一样,表情也是人的无声的语言。现代传播学认为, 它属于人际交流之中的“非语言信息传播系统”,并且是其核心组 成部分。因此相对于举止而言,表情更为直观,更为形象,更为 人们所易于觉察和理解。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电脑技术的进步速度是越来越快,从 1 9 4 6 年第一代真空管的大型电脑重达三十吨且需要二间教室 才摆得下的电脑,进步到目前体积小、效能又高的个人电脑,甚 至是体积更小的笔记型电脑或是p d a 、p o c k e tp c ,短短的半个世 纪电脑技术的演进以飞快的速度进行着,到了9 0 年代互联网的 兴起,更掀起了另一波的革命,至此人类的生活里已经无法一天 没有电脑的存在,不论是生活上、工作上的需要,无时无刻都需 要电脑的辅助,这是目前大部分人类的生活写照。 如今,电脑作为高度智能化的人工大脑,其范围已不再局限 于政府机构和企业等大型组织,早已被普通的平民百姓所使用。 其成功普及的最大原因,应该归功于“电子操作界面”对电脑与 1 第一章 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大幅度改善。今天的电脑操作界面,可以说已 经达到了童叟皆可的易解程度,甚至就如同是与电脑对话一样的 自然方便。 数字化传媒形成虚拟的环境和空间。不断地改变目前人们工 作、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的方式,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 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还有就是视觉媒体对于现代人极其深刻的影响。大众已经习 惯了电视茴面的直观、动态,这种心理也带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 层面当中。图文互读的书籍更容易被接受,网络上的各种交流形 式更是与图像休戚相关。 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七十年代初论及电影作为 视觉媒体的魅力时说,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远冲动。 现代社会生活的片段化使人零散化,影视电视以其触目惊心 的镜头,在视觉的重新组合中出现日常生活碎片本身的形态,引 起人们的震撼。而网络数字化的影像又将整体分解为碎片,然后 在这些碎片中窥见那些已破碎,而不可复聚的整体本质。 网络间的交流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传播信息和 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 网络间的交流依赖于数字化的工具和平台来沟通。各种b b s 、 b l o g 成为人们表达感情的主要场所,m s n 正在成为办公室沟通的 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各种聊天室、q q 成了少男少女们感受新鲜和 刺激感觉的最好的玩伴。 我们越来越习惯在m s n 和q q 上与朋友打招呼,虽然见不到 面,但是藉着m s n 上的表情符号,脑海里就可以想象得到彼此的 神情。传说或想象或开发中的“虚拟现实”如今正在走近我们的 生活。面对那些数字化的传情达意的媒介时,你是否会有一种时 空不再成为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 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必将越 来越数字化。 2 第一章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本身就是 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又是以符号的方式,符号的原理 为依据与手段的。由此可以想见,如何将网络衷情符号设计的合 理与准确,对于达到网络信息传达的目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特定的形象在特定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特定的形象符号。这 就是形象的符号化。一种图形符号的产生、发展,总是牵扯到其 意义的传达和人们对它的理解程度。网络表情符号也是如此。 网络间交流使用的表情图形符号在不断发展,但是对其所进行 的研究还很少。“以电脑、网络为中心的生活”为现代生活开辟了 一条新的地平线,那么对网络间表情符号的认识、研究的工作也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了解其产生、发展之背后的成因和意义。 3 第= 章 现实交流与网络交流的分界线 圣经创世纪说。上帝看到人类的后代们修建通天的巴 比塔在即将完成之际,上帝说:现在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做 到曾经想象过的事情但他们听不懂彼此的语言,无法进行交流, 结果,“巴比塔”的努力失败了。 情感交流的问题将会是未来文化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它 的行为及使用方式,折射出社会结构微缩在个人之上的象征系统, 并成为社会象征系统的贮存器。而交流又是一个最活跃、最有创 造性的“空间”,这个“空间性”是人的有意义的世界形成的条 件。正因此,交流的形式和交流的性质决定了交流是一个运动的、 衍生的、创造的“意象性”过程。 假如说,科学、技术。尤其是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现代高科技, 正日盏为我们编织起我们感知、认识、处理世界的“感知皮肤”, 我们的个体化处理方式和认识方式逐渐转化为一系列的数字化信 息。那么,视觉传达设计便是在电脑及网络世界以所编织的社会 的“感知皮肤”之下寻找个体的情感脉搏和标志。电脑以及网络所 建构起的群体共享的环境,消除了个体生命踪迹的文化确证,消 除了生命体验过程的“对待世界”的主体评价和情感强化。人们使 用电脑,使用网络,充分地运用现代的各种技术,在这个共享的 环境之中体验个体踪迹的新的伫留方式。这些促使以电脑语言为 主要手段的设计形式正在崛起,就目前所见及可解读的意义说, 数字化的智能转化成为对数字化生存的质询。 现实的交流方式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和 感觉,并能运用语言、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与他人相 4 第二章 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作为一种符号系 统。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用以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的 表现形式有多种,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d , j l 首先发展的是口头语言,随年龄的增长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建 立。才逐渐发展起来书面语言。 首先,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整个语言的发展过程和 个体语言的发展过程一样,都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 其次,从语言的结构功能看,书面语言是“读写的语言”,口 头语言是“听说的语言”。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的过程中,通 过口说耳听形成的;书面语言则要眼看手写,必须经过专门的训 练才能掌握:口头语言可以伴随手势、表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 可以省略、压缩:书面语言没有这样的条件,但可以修改、推敲 因而比较准确、连贯;口头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交际阶段, 而书面语言一开始就具有自己独有的性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彼此联系非常紧密。一方面,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不断 地以新涌现的语汇充实、丰富书面语言;另一方面,书面语言又 以其准确、精炼等优势,改造、规范口头语言。 在沟通过程中,语言沟通对于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传递和情 感的传递而言更擅长于传递的是信息。而人类的情感的沟通,更 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姿势、仪态、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 式,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的。确切地说,6 5 以上的人际交流 是以非语言方式,也就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完成的。 肢体语言包含得非常丰富,包括我们的动作、表情、眼神。 例如柔和的手势表示友好、商量。强硬的手势则意味着:“我是对 的,你必须昕我的”。微笑表示友善礼貌,皱眉表示怀疑和不满意。 盯着看意味着不礼貌,但也可能表示兴趣,寻求支持。双臂环抱 表示防御,面无表情独坐一隅意味着傲慢或不感兴趣。 5 第二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身体语言的暗示效果比口头语言更为有 效。 在人际交往中,表情真实可信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 反应以及其它一切方面的心理活动与变化。传播学认为:在人 们所接受的来自他人的信息之中,只有4 5 来自有声的语言,而 5 5 以上来自无声的语言。而在后者之中,又有7 0 以上来自表 情,由此可见其在人际交往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法国生理学家科瑞尔说:“脸所映出了人们的心理状态”,“脸 就像一台展示我们人的感情、欲望、希冀等一切内心活动的显示 器”。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则指出:“一个人他心灵的每 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他们所谈 论的,其实都是表情的重要性。罗曼罗兰就曾感慨道:“面部表 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要复杂到千百倍的 语言。” 传播和沟通学的研究发现,现代人们在相互沟通时,使用的 沟通媒介大约20 为有声语言,80 为无声语言如动作、表 情、姿态、行为方式等。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东方文化传统的 积蓄和传承,他们在表达情感、传递情感方面的信息时,使用的 媒介大约7 为语言,38 为动作、姿态或行为方式,而55 为表情。由此可以认定,人们之间的人际沟通交流中,表情的 使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网络中的交流方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比读、写所占的比重要火,目前。 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语言与其发生了重要联系,利用各种网 络信息传播工具的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日常的说话形式有所 转化,成为了以读写为主的方式。对话在英语里被称为dia1 0gua 。在古希腊,这被看作是与自我管理密不可分的公民日 6 第二章 常行为基础。在现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对话的渴望仍强烈地存在 着。这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心诉求。歌德曾把对话称为“最 卓越的技能”。这是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渴望发现一种使人们能 够共同刨造出意义的根本途径。 但是感情的传达若只经由文字上的单纯描述,常有不能完全 表达或意义模糊之憾,平时我们的交流都是面对面,我可以通过 看到你的表情,知道你的意思这样就可以针对性的回答。而网 络的交流有的时候就觉得没有身临其境,模糊性比较大,实际上 已经没有了砸对面交流的当下性网络对话的特征 与其它形式相比,目前,网上聊天主要不是通过口头语言而 是通过书面语言来进行的( 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的 口头交流将会得以普及) ,而与其它书面交流方式相比,网上聊天 的表达又具有口头语言的随意性,日常性等口语化的特点。可以 说,网上聊天兼有口头与书面语言的特点。 同时,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由思维到表达的 过程。当人们用书信等书面语言方式进行交流时,由于存在延时, 相对来说思维的过程更长,也就可以将自己的思绪理清楚,再 选择合适的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在日常对话中,一般来 说,这个过程就不那么从容,所以往往人们表达出来的语言更多 地是不受理智而是受情绪的支配。一个人的性格与心理状态在此 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一个爱争强好胜的人在聊天时,可能 不以是非为判断标准,而只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处于上风。网络间 的交流形式兼具有以上两种形式的特点,所以对网络过程中表情 符号运用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一般的语言应用的层面上,还应 该从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进行必要的分析。 网络文化的急剧发展,形成了新的阅读方式与交流形式。从 语言艺术与图像艺术这一视角来看,用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 的术语来概括,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言艺术是线性的而图 7 第二章 像艺术则是格式塔式的。所谓线性的是指,语言艺术是一个由点 到线、再由线到面的聚合过程。具有非直接性、抽象性等特点, 由此形成了一种由因到果的思维方式与宁静、沉思的行为方式。 所谓格式塔是指,图像艺术的每一个画面都具有整体性、直观性。 网络媒介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已不同于机械时代或印刷时代那种 线性的思维方式,而类似于如禅宗那样顿悟式的思维方式。此外, 虚拟图像的出现改变了原本与摹本的关系,直接导致对图形的膜 拜与崇敬感的消失。膜拜与崇敬往往是与唯一性,与稀缺性等联 系在一起的,由于在虚拟图像中不存在原本与摹本的严格区分, 这种特性也就不复存在,图形成为人们随意浏览的对象,展示性 与消费性成为它自身存在的主要根据。如果说语言艺术主要是时 间性存在,那么图像艺术则是一个空间性存在,前者注重阅读过 程。后者注重的是瞬间体验。在网络环境中,浏览取代了静观, 直觉取代了沉思,在审美趣味上追求对视觉的冲击力。 新的网络技术为使用者的情感“能动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使用者只需按动鼠标,一切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双向互动的 过程中进行情感交流,不过,这种转变并非设计者事先储存的几 种可能性,而是在“当下”的全新创造。不容否认,单纯的语言 也具有交流与对话的特征,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能视觉 化、直观化。更重要的一点,依托网络技术的图像设计能够营造 一种具有亲历性的交流空间。换言之,个人不再是一个外在的旁 观者- 而是一个身临其境的参与者,在其中担当某一角色,从而 推动整个情节的发展。 在虚拟空间中所带给人的是一种具体的可感性。因此这种亲 历性尽管是虚拟的,但它毕竟是对诸种可能生活的直观与体验, 甚至是理想生活及对话方式的模拟。 3 第三章 网络化的承载工具及特点 b b s 聊天一直是网民们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网上聊天的主要工 具已经从初期的聊天室、论坛变为以m s n 、o i c q ( 又称( 2 q ) 为代 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大部分人只要上网就会开着自己的m s n 或 q q 。据统计,迄今为止,全球约有一亿多入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在 网上交流。中国网民惯用的即时聊天工具腾讯q q 从1 9 9 9 年2 月 诞生到现在,注册用户已超过1 6 亿,在线用户最高时超过2 0 0 万人,而每天独立上线人数更是达到一千二百多万,拥有活跃用 户5 5 0 0 万,几乎覆盖所有中国网民。 网络间各种交流方式的使用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 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最 为深刻的一种网络新形态。 而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 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 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 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使用表情图形符号的网络交流工具。 b b s 的英文全称是b u l l e t i nb o a r ds y s t e m ,翻译为中文就是 “电子公告板”,也被称为论坛。b b s 最早是用来公布股市价格等 类信息的,当时b b s 连文件传输的功能都没有,而且只能在苹果 计算机上运行。早期的b b s 与一般街头和校园内的公告板性质相 同,只不过是通过电脑来传播或获得消息而已。一直到个人计算 机开始普及之后,有些人尝试将苹果计算机上的b b s 转移到个人 计算机上,b b s 才开始渐渐普及开来。近些年来,由于爱好者们 9 第三章 的努力,b b s 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充。 b b s 系统最初是为了给计算机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地 方。7 0 年代后期,计算机用户数目很少且用户之间相距很远。因 此,b b s 系统( 当时全世界一共不到一百个站点提供了一个简单方 便的交流方式用户通过b b s 可以交换软件和信息。到了今天, b b s 的用户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而在网络上存在更多的是一些 如同聊天室的非技术性b b s 。为了增加版面的吸 引力,b b s 的表情图形符号越来越多,从最初的 一般只有1 0 2 0 个增加到7 0 一t 0 0 个,有些b b s 还增加了动态的图形符号。 b b s 版面一般为平板式结构或树型结构。 乎扳式结构因其每一回贴中,都要包含名字、 头像、登记、积分、签名等大量信息,对话形式 不明显,这样就使得表情符号的作用大为减弱。 所以平板式结构的b 1 3 s 的表情符号较少,使用方 式也较单一,多采用贴后添加符号。 表情符号更普遍的使用在树型结构的b b s 中。一般树型结构的b b s ,即时性发贻,跟贴较 多,与日常对话形式较接近,所以这种b b s 在其 创建及发展过程中都很重视表情符号的使用。发 布的表情多在7 0 l o o 个左右。表情符号一般在每 贴的开头使用。 b b s 中使用的表情符号的数量主要是为显示 器的尺寸所决定的。 目前市面上显示器的主要尺寸为1 5 、1 7 英寸 等,而其实际物理显示尺寸一般只有标称值的9 3 左右,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计算祝时,可视尺 寸大约在3 5 4 0 厘米左右。一般的树型结构的b b s 1 0 桓式结构b b s 第三章 的发言页面,除去标题、用户名、密码及发言区等功能区以外 剩下约1 4 1 2 厘米的空间可供排列表情使用,在这样小的空间里 要排列7 0 1 0 0 个表情符号,每个符号大约只有0 3 0 5 厘米大小 如果数量再多的话视觉在正常的距离下就无法分辨。 b b s 中表情符号图形绝大部分都以圆形为主,颜色主要是使用 鲜艳的纯色。一般每个表情旁边都有b b s 制作者的命名。使用的 表情符号图形最初都是静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加入动态效果 颜色及动作刻画更加细腻。还有很多供贴子中单独使用的大型表 情符号。每个符号的文件大小差别较大,设计简单的大约只有1 0 0 多个字节。而大的动态表情可达到几百k b 。 树型结构b b $ t 理幺谁睦舟i l 击种州鹿7f 呈) 一v 朵几n 置i ,:m 圜荫) o m 砘7 ( 空) 一。f 豆豆蚱无1 5 : ,阿1 重2 ) 鳓串姊蚌的述十耳甲 麻布走台鼻扯不下烹鸟主) ( 荣儿夸夭1 5 :2 e 冈谴1 ) 倥) 一- ( 皋几竹z j 5 : i 田诜1 ) 砸正点。逆十才墨羁( 6 件) 一- ( 盛几n 置1 5 :圜荫 量拜 芏,笸睫嘲列暑建j - 蕈置盯虞畔了皇j 晕儿牟是l ,:扣圃缕1 ) - 究点是馕啊i 观了曩开蜡美 了( 皇) 一。f 一豆豆竹蔓1 5m 田靖 甓曩茸,、丁( 空) * - ( 豆豆抖i m 厦请1 ) 鼬毫,儡暑了直咖呻t 鼍量聱一儡雠芯研!( 空) 一- ( 盛几n ,i5 :”闻谭1 ) 也啊l f 刊真青f 芏) m ( 豆豆n 鼻jo : 矗固靖o o 口晕税只毛孽孵p ( 皇) h f 矗一此羹n 置j5 :”冈谤1 ) t 鳓丰锋肄的迂十马甲 盎下走旨身扯t ? 章岛c 宝,t ( 碚凡# ,i : 孵漳1 ) 嘎孵 士逞硅甓删覆迂十辇盔竹慢蚌了( 主) 一- 叠儿n 期“抻露景” o 醐i t 并提所的舛氍的粘千土? f 宝) m ( 肇几n 置is :】l 用磕 刊丁起一叶毫芘挥皤;( 宝) t 。f 最几n ,i k ”闲1 l1 ) - 事嚼点斗t 下台量b 甘鼍抽韩4 ( 宝j vf 最几“l5 :”陌案i ) - 子体薯皇t7 皇jq f 寮膏如此叠in z l 5 :oj 看焉 曩潭鼻共耳c 主) h - ( 皋几n 尹】s ! 2 周l ;o j o 芝絮譬+ :黧譬慧5 9 7 :i 嚣? ;善? ”“阿虚”警_ 一! - 珊竹f 科一羊蛆主主) h f 膏 一 l n 置j5 :”固:li ) 蟾:啪吃咔道下惜( 皇j _ - 采几“,i5 :) ) 圊景j ) 罩翼f e 艺- 西宵蕾磷柘蝠于靠茸野吃一( 宝j 一( 曹一i1 15 ,、。 鞠钾馕宅马捷耳( 芏j 帅( 盛儿n f l5 :) ,阗虚l , 一_ _ 一 l 肌骂矗,= t 下丁击口重蛹8 1 1 q 1 辞f 皇) * 一囊l7 l5 9n + | 5 : 闻黄 - 弓歌已! ! 齄艚邪奄最于蜻 f 宝jh - f 的f l t 空# ,1 5 ,旧:l 】 一 曲枣旧州是蛹圩a 下吃岛皇) - - - ( 直 1 5 ,n ,i6 :鲴1 lo j i 嘲i 塘氍虢下搠( 主) 一i 宣膏如此薹in 一】5 :h 嘲1 - i ) o9 靠躁牡日卜一g 去鸣7c 1 2 蚌jq - 怙一擅i in z l :】i 田靖】 | i i 正左童陴l :j l 可t 芷月l 搏成量l7 号量十朋带彳辽矗十, 啦慑寓在j 口碍蓐十用申1t 号露f 、舶中踟芏日逆哆a 已2 鲁玩甏 鼍h 遵莹曩把盾防宁f i i 相前塥圭刀一同坨走幺71( 翌j _ - 噎一it i s 竹l “虻阁1 鼻o ) 届 掌硬士煎风墁生主把每鹰眭回豪4 ( 芏) 一- ( 柳 n 走t :峥鲴馕卦 第三章 m s n m s nm e s s e n g e r 时消息客户端软件,原名m s nm e s s e n g e r s e r v i c e ,并从w i n d o w sx p 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始,把它与操作系统 进行了结合。其强大的功能和人性化的界面,尤其是其特有的表 情符号,使其一下就成为网络即时交流工具的新宠,自2 0 0 2 2 1 至2 0 0 2 3 3 1 短短两个月之间就有超过3 0 0 ,0 0 0 ,0 0 0 名经验证身 份唯一的用户登陆使用。 m s n 是最早的可使用表情符号的即时通讯工具它不但拥有 自己的表情符号,还可以去网络上下载更多的表情符号,增添生 动的临场感。 m s n 6 0 版本里的自带表情符号有2 3 个,1 6 个是静态的,7 个是动态的。2 3 个符号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都是以黄色作为底 色,文件大小在3 k b 左右。但不能使用自定义的动态表情符号。 表情符号的使用方法较b b s 灵活,可在句首、句中、句尾各处使 用。 现在,网上的即时通讯工具的表情符号有各种版本,其中大多 数都是以m s n 的表情符号为基础进行细节改动设计的。 第三章 q q 其它 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即时通信服务( t e n c e n ti n s t a n t m e s s e n g e r ) ,1 9 9 9 年2 月1 0 日发布正式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软件 一q q 9 9 b 0 2 1 0 ,简称腾讯q q 。 从l9 99 年2 月诞生到现在,腾讯qq 注册用户己超过1 6 亿,在线用户最高时超过200 万人,而每天独立上线人数 更是达到l2 00 多万几乎覆盖所有中国网民。基本所有上网 的人都认识这只小企鹅;一大部分200o 年后才开始上网的人 更是因先接触了这只小企鹅。 但是最初q q 的对话模式里是没有表情符号的,是在受到 m s n 表情系统的冲击下,才在2 0 0 2 年】1 月,推出了可使用表情 符号的新版本。其表情符号也基本采用m s n 的符号框架。最 初只有1 5 个表情符号,到最新版本q q 2 0 0 3 i i i 增加到3 8 个系统 表情,颜色系统基本参考m s n 的设计,表情特征在m s n 的基础 上,又发展了自己的几种,但少有自己的特色。 朗玛u c ( u n i v e r s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是2 0 0 2 年末国内即时通 讯市场悄然崛起的一个新锐,是由朗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1 3 第三章 的即时通讯软件。从2 0 0 2 年九月正式推出到现在,短短的一年时 间,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已经达到了2 0 万人在线的水平。但是 不但其功能使用与q q 类似,表情符号更是m s n 与q q 的集合。 由于即时同通讯工具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很多公司都推出 了自己的产品,用户较多的还有网易泡泡、搜q 、了了吧等等, 但是在表情图形符号设计方面并没有很大的突破。 网络表情符号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尚短,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 的体系,处于一种自由的、自发的、感性的状态。设计手法比较 单一,风格也不够多样。 1 4 第四章 形式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想感 情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寻找能够 把情感的传达程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文字的产生、印刷的发展 等等,都代表了这种努力。直到目前电脑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 依然代表了这种探索的发展。 互联网络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在这一系统之中,每个人都能够直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进行信 息的交流。不过网络也造成了一种不确定感和个人的安全感问题。 因为,当每个人都有从网络社会里取得信息的充分自由时,他也 会被赤裸化了,并且因此变得更加孤寂。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阶 层组织的扁平化社会,人们在网络中是直隶于一个庞大的虚拟团 体。原先那种属于小而亲近团体的安全感,会因此被破坏得一览 无余。于是每个人都产生了一种似乎被拆除了外在屏障的感觉, 就像失去了身上的遮蔽,必须赤裸裸的面对世人一样。 2 l 世纪的网络公民,不太喜欢与他人发展那种过于沉重。或 是过于深厚的关系。在互联网上或是电话短信的传达中发展出来 的人际关系,将有别于夫妻、家人或亲友之间等传统的深厚情谊, 而倾向于纯粹只为了消遣寂寞,保持一种适可而止的交往关系。 各种更加新颖的网络媒介通信方式特别是即时通讯交流工 具。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谈话、面对面的相会、公共 话语等问题都被符码交换的电子方式搞得混淆不清,复杂难解。 如果公共话语是以人们从未而且可能永远不会见过的个人从远方 发送到屏幕上的图像方式存在的,这种虚拟的话语方式与真实世 界话语之间的界限已经愈加模糊,作为完全面对面谈话的公共空 间的时代显然已经结束了。今后的对话必须考虑网络媒介这种新 的话语方式。 平时我们在现实中的交流都是面对面,以个人可以通过看到 1 5 第四章 对方的表情,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就可以针对性的回答。 而网络闯的对话有的时候就觉得没有身临其境,模糊性比较大, 主要是由于缺乏面对面交流的当下性, 最初,在网上聊天,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非语言符号是无 法施展的。单纯文字的交流,过于冰冷,无法完全表达人的情绪, 常常发生“词不达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形,为了增加情趣。 以及避免误解的双重需要下,上网一族便发展出一套眉目传情的 字符符号表情,由键盘上的字符组合而成,在某种程度上来弥补 语言的局限性。如利用一、一、“j 等符号作眼睛,、“。”、“o , 等符号放在中间成为口部,做出一a j 9 、“+ ”、“ o ,、“n 一,之类 的笑脸等等。网络上有很多此类插件的下载。 ;) 像眨眼睛:+ 8 大女孩 :- ( 皱着眉头 :- ) 胡须 :- i 冷淡的微笑 :一o 擦口红 ( - :左撇子 :一( 风大时戴着假发 - ) 瞪着屏幕十五个小时后:7 有所不悦 :+ ) 醉酒:- 【吸血鬼 i :】机器人:一e 暴牙的吸血鬼 8 一) 戴太阳眼镜:吃到酸的东西 b :- ) 把太阳眼镜戴在头上 :一f 掉了一颗牙的吸血鬼 b - ) 圆头的太阳眼镜 :卜流口水 8 :- ) 小女孩:电流鼻水 然而,这种由字符组成的表情符号很难于使用和记忆,而且 不易识别,容易产生歧义,为了便于理解,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些 长达十几页可称为表情符号手册的资料,以供网络间对话的人们 查找使用,达成共识。 1 6 第四章 这种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要求更容易识 别和人性化的表情表达方式。 使用表情形象作为设计形式并非是从网络开始发端,在此之 前的许多设计作品中都出现过以表情为题材的设计,尤其是笑脸 的形象,被很多标志设计者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只是延 续和发展了设计历史上对其的使用。 网络表情图形符号很快发展起来,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这些 表情符号多是以系列的形式出现的,如早期的论坛符号,著名的 包子系列,大头系列等 以表情为题材 的标志设计 大头系列 早期使用的表情符号比较简单,外形采用接近正圆的圆形, 底色为平涂颜色,且颜色的使用较为随意,尺寸较小,表情刻 画主要集中在眼睛和嘴部,没有动态。表情夸张,少细节。随 后的发展中尺寸加大了,表情类型更加丰富,表情刻画 愈加细腻一部分还引入了动态设计,但是由于网络空间的限 制,动作以二到五帧为典型。 听起来有些表面化,但“长相”的确是吸引年轻一代网 络使用者的重要条件,闪亮、光鲜、充满能量的视觉效果,尤 其在为年轻人开辟的专区,格外重要,在视觉效果的程度上, 也远远超过对年纪稍火、在印刷环境长大的人所做的展现。纯 事实的叙述,没有吸引力,因为这一代的人与计算机一同成长, 每天接触的各种图像比以往的每个时代都要多得多,不断增加 互动与视觉效果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于一直以来使用圆形的外形太过单一,人们又开始寻求 符号外形上的突破,这一时期有些设计将圆形压,并根据需要 添加了头发、耳朵、装饰品等的一些细节。还 l l 现了很多 1 7 符号“震惊”的 动画分解 单独使用的大 型符号 第四章 单独使用的大型动态符号。 1 8 早期论坛表情符号 在首批论坛表情符号后出现 的稍大的成套符号 包子系列 第五章 符号化的情感表达 情感交流不是孤立的个人的行为。在非网络时代,交流是群 体的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交流主要不是个人对个人的情感 方式,而是一种群体的通讯活动。不论这种表达方式是否个人, 在进入交流过程以后,就会变成群体的一种通讯。表达的意义会 超出甚至脱离原来个人想传达的信息,而另外被传播者、解说者 给予了意义。因此分析网络表情符号时,耍把一个群体考虑在内, 往往一个符号的解说者( 包括接收者和传播者) 比创作者更熏要。 符号越多,越是这样。应当引起重视的是符号的通讯作用或说社 会功能,也就是群体活动的实际。 符号的解说者不是孤立的。他的解说依靠他已有的认识格式或 理解格式。这个格式( 框架和程序) 是他从生下来起凭借本身的 能力从环境中逐渐得来的。这个格式不是一次形成的也不是 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在应用中由信息反馈而常有变化的。这种格 式不是各个人完全不同的,但又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人在有些 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格式,而在另一些方面又有不同的格式。作 为群体,总有对待某种或某些人、事、物的相同或相似的格式, 不然便无法有共同的群体行为。 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群体构成的大系统;群体又是由许多人构 成的各个系统。社会不断变化,在某方面还会有突变,所以群体 以至群体中的个人的认识格式也会有变化,对信息的理解也会有 变化。对符号的解说是对符号中信息的理解。这无论在社会、群 体或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或毫无内在矛盾的。因此个符号可以 有不同的解说。时间愈久,传播愈广,愈可能有分歧。符号能产 生新信息。这不是由刨作者来的,是由解说者来的。符号所用的 艺语言带有歧义性或模糊性,这使产生不同信息成为可能。表情 符号若缺了这一点,就缺了作为交流主体的主要条件,成为帐簿 1 9 第五章 式的数学公式组合了。 符号化传达形式 艾柯曾说:“在文化中,所有的存在物都成为符号文化完 全可以用符号学的框架来研究。这话在今天已成为某种共识。 社会科学一般把符号定义为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事物的东 西。所有的文字、数字、图画都是符号。符号以简单表示复杂, 以具体表达抽象,是意义的运载工具。 我们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语言、绘画、音乐、文字、文 字背后包含的概念、甚至于各种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活动等涉及到 人们传承交流知识的各种概念,都是可以归到符号的范畴中。即 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可能被符 号化。这世界要变成一个清晰的图景,就要被分割,被分析。因 此,对世界认识的简化与深化都离不开符号。唯有符号,才使事 物脱离它游移不定的表象而获得稳定的必然实质成为可能。 因此,符号的浓缩和指代性,符号的这种传播和交流性,符 号的这种传承记载性成为我们研究网络图形衷情符号的一个极为 重要的参考数据。 符号本身是有属性和难易度的,而且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更高 层次发展,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符号的这种属性和难度也相应 的复杂和增加,但现状恰恰相反,在今天这个信息量极火的社会 生活中,人们对符号的期待更加的渴望他们希望得到更加直 接和有效的符号。而不用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和理解其隐晦 的意义。 “就是具有这种符号作用:作为外表、遮蔽物、面具,它和里 面藏着的、保护着的、指示的东西价值相当:它从两重意义的角 度,即金钱的与心理的,使人上当”作为一件事物,如果它被 认可为一种符号,则无疑符合符号学的分析,通过分析反映事物 2 0 第五章 的特征、性质、作用等等,以此印证符号的表意作用。符号被人 为地概念化了,尽管这种概念的概括并不完善合理,但在语义上, 它已呈现出一种观点的指向,一种主观式的客观论述状态。 时间、空间的概念并非绝对存在,而是一种社会的产物,更 可以透过相异的社会组织与意识形态,发展不同性质的时空概念。 也会因个人的感觉结构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诠释与感知。 人际传播的符号可以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其中非 语言符号可以是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言语表情( 如说话的语气、 语调等) 、个人空间( 如谈话者之阈的距离) 等多种。最初在网上 聊天中,虽然人们也发明了一些用以代表自己的表情或感情色彩 的文字符号,但这与人们下意识中表露出来的体态与表情是不相 同的。当非语言符号被语言符号所代表时,人们可能会有意识强 化或掩盖自己的一些态度。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人们要通 过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其前提是,有共同的符号系统。这表明, 当时的聊天,主要还只能是在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群中展开。即使 是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也可能由于其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无法形 成对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从而使交流产生困难。与一般的人际 传播相比,在网上聊天中,聊天者的身份背景更为多样化,交流 中的人际网络更为复杂因而对语言符号的接收与理解也较容易 产生偏差。 与之相应的是,表情却大都具有共性。许多研究都证明了面 部表情的先天预成性。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跨文化研 究表明,基本情鳍的面部表情模式通见于全人类,具有跨文化的 一致性。 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 情一书中总结道:“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 遗迹。”在种族进化过程中,有些对机体生存具有适应价值的面部 动作,最初并不是有意识地传达情绪的。但由于其适应意义,在 2 1 第五章 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生理解剖痕迹而遗传下来,发 展成为表达特殊情绪的面部肌肉模式。例如,啼哭时嘴角下撇、 眉眼皱起的面部模式源自人类祖先在困难、痛苦中求援的适应性 动作;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的面型是准备搏斗时的适应性 动作;厌恶表情源自呕吐的面部动作。 因此,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全人类性、普遍性。面部表情作 为一种“无师自通”的本能,其它社会成员也可以读出这种特殊 的“语言”。在解释相矛盾的信息过程中,人们更加着重的是脸部 的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因为表情往往是“未经反省”的 自发性反应。 它超越了地域文化的界限,成为一种人类的世界性“语言”, 民族性、地域性差异较少。这与举止有着很大的不同。表情在世 界上几乎可以通用,而语言则作不到这一点。 在口语交流中,人们通过词语的含义来理解对方。在视觉交 流中,人们是通过表情的视觉语义象征来理解对方。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 生的操作过程。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方式与别种符号的使用状况大致相同。通过 对其基本符号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根据其需要使用 方式不同,这里分四种情况来考察: 第一、 符号的直接运用。就是根据每个表情符号自身的特征进行意 思的使用。 如就是开心、高兴,就是难过、伤心、大哭,萤就 是害羞、不好意思、尴尬等。 第二、 对符号意义的引申使用。符号学研究的是符号,根据能指 和所指所构成的关系类型,符号学对符号进行分类。在这 里,又是索绪尔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分类准则:任意性原 2 2 第五章 则。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概念( 意义) ,用哪 个声音来代表哪个概念,这是任意的。所谓任意的,也就 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例如,汉语里用“马”这个声音来代表 马,英语里却用h o r s e 不管是“马 还是h o r 蚶。它们的声 音都不会和它们所指的东西有任何相像之处。相反,玫瑰 花,乌云和大雁,它们之所以能有所表征。却是有一定道 理可讲的( 尽管这道理并不是对所有的文化都有效) ,具 体来说,玫瑰花和炽烈的爱情有相像之处,乌云和大雨有 时间上的邻近这些能指和所指之间。带有某种可感的联 系。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里的任何一个符号都带有某 种程度的约定性或者说任意性,只不过有的约定是人为 的、强制的( 如红绿灯、国旗、人工语言) ,有的约定是 天然的、自发的( 如北斗星、玫瑰花、自然语言) 。表情 符号代表了约定性或者说任意性最强的那一端,它的符号 性是最强的。网络表情符号引申用法的意义较为复杂。主要 要根据对话当时的上下文和语境、气氛来进行理解。 如够本义被定义为“吃惊一,而同时也被用。吓你一跳, “邪恶不能置信”“佯装发怒”等。另外还有一种网络中 流行的以简单的图形符号代替表情符号的引申使用。如韦 本身并不是一个表情符号,但其也被引伸出相应的含义,如 “精神很好一一很神气”,而与之相对的畔则代表“垂头丧 气没精神我错了”等。 这里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具有既定含义的引申用法。 第三、 对符号的组合使用。人的表情变化是具有连续性的,但是表 情符号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人们就采用几个符号同时使用 来表达这种表情的变化。 如0 爹9 三个符号连用表达了由惊讶到茫然的感情状态。 2 3 第五章 第四、作品中含有符号性的因素,但是整体构成有含义的图形。在 这种设计中符号是图形的基本元素存在的,符号本身的表情 作用被减弱,成为基本的造型元素。 如右图是m s n 推出的情人节系列。 网络表情符号之所以总是给我们带来某种“真实”的感 受,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与指称对象 之间比较清晰的表达结果。这使得它们仿佛不是建构的, 而是“自然化”了的。 总之,网络表情符号发展成为一种态度、一种行为表达方 式、一种文化立场等等通过有形的、有效的载体表现出来。 若是信息的传递只是单方向的我们无法对我们所接收到的 信息作任何响应。如此的沟通方式势必会引起听众的不耐烦和不 悦。良好的沟通关系在于双方都能尽情表达彼此的想法。对于共 同关心的主题做相互的了解。网络表情符号亦然,它需要良好的 交谈关系,做双方向的情感资讯传递。 一个充满r 动作j 的交互式沟通行为必须是及时的。在这很 短的、及时的时刻里计算机屏幕上所呈现的画面必须是很容易 理解的,甚至是赏心悦目的。如此才能够不断地激发人跟计算机 遗沟通情绪。 达成这种充满r 动作j 的交互式传达形式,也就是现在的网 络表情符号的沟通方式的基本条件是: ( 一) 能进行取向互动的沟通; ( 二) 有容易理解的内容; ( 三) 有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 四) 以上综合表现能不断激发入利用计算机进行沟通的情 绪。 2 4 第五章 网络表情符号由于网络本身的技术限制,无法像人的表情那 样变化细腻丰富,要在大小只有几毫米的空间内传达出与人面部 表情的相差无几的感情,还很难达到,所以其在形式上,还具有 以下特点。 卡通化表现形式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将引起人们无法想 象,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无法预料的巨大变化。在人人都被网络化 的时代,能够直接地与世界各地的人同时互动与交流。尤其是各 种新事物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在瞬间传遍全世界,并很快会对 备国消费者的喜好产生直接影响,迅速造就全新的流行潮流。 人们在跟随这种流行现象的同肘,同样是在追求一种与他人 之间的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认同和归属的对象团体 将会渐渐的倾向于虚拟的状态。 卡通化的浪潮被看作是自1 8 3 9 年以来图的进程的新一轮表 现,是图与文字之争的一个延续与发展。不管人们怎么样去强调 以文字为代表的古典世界的重要,卡通图形仍然以人们所难以想 象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占据着世界。 “卡通一代”这个说法是广东美院艺术家黄一瀚1 9 9 2 年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