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外由利润操纵导致的会计丑闻接二连三的暴露,盈余管理问题引起 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一问题在我国目前还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中显得 尤为突出。美国的“安然事件” ,我国的“银广夏” 、 “郑百文”事件,都与注册会计 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无效审计,甚至同管理层勾结舞弊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事件 使得广大投资者、金融机构、证券监管部门越来越多地将盈余管理问题作为判别独立 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相互关系, 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独立审计质量, 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现状有着重要的理论 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独立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盈余 管理的相关性来检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执业质量。其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 外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的经典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方 法和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 其次, 提出了公司管理层不仅要选择会计师事务所 ( “四 大”或“非四大” ) ,还要选择盈余管理方向(正向或负向)的思想,并建立了对会 计师事务所及盈余管理方向的双重选择模型。最后,从 2005 年的截面数据(纵向) 和 2003 年、2004 年和 2005 年的板面数据(横向)两个角度对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 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从结构上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探 讨,并对盈余管理及其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介绍了盈 余管理的各种计量方法与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评述;第三章为基于纵向截面数据的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第四章为基于横向板面数据的独 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结合盈余管理的程度, 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非四大”的审计质量进行了纵向截面和横向板面的实 证检验和分析, 提出了公司管理层不仅要选择会计师事务所 ( “四大” 或 “非四大” ) , 还要选择盈余管理方向(正向或负向)的思想,建立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和盈余管理 方向的双重选择模型,实现了方法上的创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从 而使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 关键词:关键词:独立审计,审计质量,盈余管理,相关性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financial scandals at home and abroad caused by the profit manipulation are exposed, the problem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s becoming the hot topic in society, which is more serious in our non-mature capital market environment. american enron, chinese yinguangxia, zhengbaiwen and so on, have great relations with the invalid audit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corruption of managers. these incidents caused that extensive investor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curities regulators would take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as the important tool to judge the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independent audit is of great important to enhance our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reality of profit manipul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makes us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audit opinion to test the audit quality of cpa. the main idea is: first, this article firstly reviews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independent audit, and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mer work. secondly,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managers self-select not only external auditors (big four or non-big four), but th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direc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lso, using the two stage “treatment effects” model, an innovative method. finally, we select data in 2005 as vertical data and data in 2003, 2004 and 2005 as horizontal data to do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structural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bout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chapter two analyze various measures methods and model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chapters three is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based on the vertical data; chapter four is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based on the horizontal data; final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and summary of the whole paper.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al lies in: the re-defini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which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the empirical study of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earnings management. with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we use the financial data of public listed companies to analyze the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of big four and non-big four, filling the domestic vacancy of analysis on the audit quality of big four and non-big four. final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managers self-select not only external auditors (big four or non-big four), but th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direc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lso, using the two stage “treatment effects” model, an innovative method. also,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is done, mak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more objective. key words: independent audit, audit quality, earnings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 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由利润操纵导致的会计丑闻接二连三的暴露,盈余管理 (earnings management)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信息的不对称 性和不均匀性是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前提,而且这一问题在我国不成熟的资 本市场显得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社会迫切需要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鉴证。 美国的安然、 我国的“银广夏” 、 “郑百文”事件,都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无 效审计,甚至同管理层勾结作弊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事件使得广大投资者、金 融机构、证券监管部门越来越多地将盈余管理问题作为判别独立审计质量的重 要依据。因此,研究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相互关系,对进一步提高我 国独立审计质量,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要高于其它会计师 事务所,例如 becker, defond, jiambalvo 和 subramanyam(1998)研究发现经“四 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明显小于“非四大”会计师 事务所,指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有着更高水平的审计质量,这在很大程度 上减少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1。maydew 和 sparks(1999)也得出了相似的 研究结果2。 然而,他们在分析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下面这个问题,不同的注册会计师 对于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盈余管理的敏感性可能是不一样的。公司最终向外 界公布的盈余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公司的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因此, 要评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必须从公司管理者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这两个 动机出发。而国内对于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证实 注册会计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制止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没有对“四 大”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区别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以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了“四大”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2 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审计质量,并进一步研究了“四 大”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此外, 本文还进行了横向的板面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经“四大”和“非四大”审 计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收敛程度,从这一角度深入的分析了独立审计质量与 盈余管理的相关性。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独立审计质量提供有意义的方向,为会 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益的指导,为行业和证券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启示。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 (1)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的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的内涵进 行了重新界定,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2)对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观念认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于“非 四大”,本文将公司管理层的选择,包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和对盈余管理 方向倾向性的双重选择,引入到了本文的研究中,提出并运用了双重选择影响 模型。提出评定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时候,要考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的方向的倾 向性,会计师事务所的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方向的敏感性可能是不同的。 最后,分别进行了纵向的截面实证分析和横向的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从而对检 验结果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保障。这些为进一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提供有益的启示,最终对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3)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会计信息最终是要提供给社会公众、债权人、政府等使用,而注册会计师 的天职就是充当“经济警察” ,合理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本文的 研究将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结合起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能够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客观评价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判断公司管理层最终报出 的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提供有益的方向性指导。 (4)对相关证券监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部门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 实际情况对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变量因子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 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不断完善会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法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2 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盈余管理也是 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至今尚无 统一认识,以往的定义在意义上或模棱两可,或片面不完整,对于盈余管理、 盈余操纵和盈余欺诈的概念界定不清, 这将直接影响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结果的 可信度, 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也不利于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不断完善准则。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盈余管理的本质及其与盈余操纵与盈余做假的区 别,对盈余管理制定一个准确和明确的定义。 1.2.1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理论范畴的界定 纵览以往国内外文献中出现过的有关盈余管理定义, 按定义的主要方式可 以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定义方式是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 认为盈余管理 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schipper, 1989; healy goel dechow,kothari, and watts 1998) 。dac和1_dac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延续性。4b和size的正相关关系 ( p r=0.346和 s r=0.358) ,表明了规模越大的公司,聘请“四大”审计的可能 性就越大。 表 3.4 相关性矩阵表 dac 4b lev size cfo 1_dac lamda -0.029 -0.076 0.011 -0.201 0.136 -0.022 dac 0.001 0.001 0.038 0.001 0.001 0.001 -0.033 0.058 0.346 0.087 -0.031 0.910 4b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66 0.056 0.277 -0.033 -0.055 0.000 lev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1.000 -0.006 0.358 0.273 0.280 0.016 0.024 size (0.278) 0.001 0.001 0.001 0.003 0.001 -0.311 0.102 -0.108 0.281 0.050 -0.020 cfo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1.000 0.166 -0.035 -0.054 0.013 0.011 -0.035 1_dac 0.001 0.001 0.001 0.015 0.040 0.001 0.011 0.611 -0.136 -0.434 -0.131 -0.009 lamda 0.048 0.001 0.001 0.001 0.001 0.097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30 其中: dac为模型(2-11)中估算的可操控应计值; 4b为虚拟变量,如果邀请“四大”审计,值为 1,反之为 0; lev为负债/总资产; size为ln总资产; cfo为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 1_dac为前一年的dac; lamda为(3-1)中估算的比率。 3.3.2 审计后的各样本变量数据分析 这部分, 我们的研究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是否的不同与审计师的类型有关 ( “四大”或“非四大” ) ,如果有关系,那么其中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影响程 度是多少。为了研究“四大”是否比“非四大”的审计更有效,在对公司管理 层的经营管理意向进行分类和控制后,我们对“四大”和“非四大”的审计客 户之间不同特征进行了单变量检验。 表 3.5 对管理层盈余管理方向的倾向性进行分类后的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a “四大” b “非四大” c 显著性检验 均值 中位数 标准差 均值 中位数 标准差 t z a 部分:有正向的盈余管理倾向性的公司 dac 0.021 0.016 0.100 0.026 0.023 0.118 -2.35 -3.69 ni 0. 670 0.609 0.404 0.517 0534 0.358 4.69 6.81 ret 0.100 -0.014 0.757 0.065 -0.095 0.766 1.97 5.15 xret -0.118 -0.036 0.399 -0.155 -0.054 0.355 4.84 6.89 b 部分:有负向的盈余管理倾向性的公司 dac -0.027 -0.017 0.068 -0.023 -0.015 0.082 -1.77 -0.90 ni 0.652 0.598 0.438 0.606 0.572 0.131 0.71 1.78 ret 0.242 0.142 0.579 0.254 0.089 0.742 -0.76 3.90 xret 0.051 0.034 0.438 0.049 0.031 0.131 -0.50 1.23 其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1 dac为模型(2-11)中估算的可操控应计值; ni为销售收入/总资产; ret为年投资回报率; xret为年投资回报率减去当年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 表3.5的a部分展示了有正向盈余管理动机公司几大变量的均值, 中位数 和标准差。 包括可操纵应计值dac, 销售收入/总资产ni; 年投资回报率ret; 年投资回报率减去当年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xret。b部分展示了有负向盈余 管理动机公司的相同信息。 表3.5的a部分和b部分的结果说明了, 不管是否 为“四大”审计,当公司有正向盈余管理动机的时候,其dac要大于由负向 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这个结果与以下这个理论相一致:当公司现在的业绩比 较差的时候,就有可能通过正向的盈余管理来调增利润;当公司现在的业绩比 较好的时候,就有可能通过负向的盈余管理来调减利润。这些结果也表明了研 究者在分析和评估事务所( “四大”和“非四大” )的审计质量的时候,有必要 考虑并分析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方向。 a部分和b部分的比较同样也说明了不考虑事务所的种类, 三个衡量经营 成果的指标(ni,ret和xret)在a部分的值要小于b部分的值。这个结 果和fudenberg和tirole1995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接下来,我们将对每部分的“四大”和“非四大”审计客户样本的结果进 行比较分析。如表3.5的a部分所示,有正向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 “四大” 审计客户dac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在1%的水平上明显比“非四大”小(t=-2.35 和z=-3.69) 。 两个样本dac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相差。 “四大” 审计客户ni 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670和0.609,“非四大”审计客户的ni的平均值 和中位数分别为0.517和0.534, “四大” 审计客户的ni比 “非四大” 的高, “四 大”审计客户的dac比“非四大”的低。和ni一样, “四大”审计客户的ret 和xret都明显比“非四大”的大。 “四大”和“非四大”审计客户在经营成 果方面表现出的明显差异说明了“四大”审计客户比“非四大”的经营业绩更 为优良。 在有着正向盈余管理倾向性的公司样本中,“四大” 审计客户的dac比 “非 四大”的低,这说明当公司的管理层有正向的盈余管理动机的时候, “四大” 的审计比“非四大”的更为有效。和“非四大”的审计客户比较起来, “四大” 的审计客户在正向盈余管理上有更大的限制。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32 “四大”在阻止公司夸大盈余方面比“非四大”更有效,那么在阻止公司 缩减盈余方面的表现呢?在表3.5的b部分, 对于有负向盈余管理动机的样本 公司, “四大”审计客户的dac平均数的绝对值比“非四大”的大,尽管两者 的差别在t检验上只有-1.77。“四大”审计客户的dac的中位数也略比“非 四大”的低,显著性检验z检验只有-0.90。这个结果表明,当公司管理层有 负向的盈余管理动机时, “四大”在阻止公司减少利润上没有“非四大”的审 计质量高。 “四大”和“非四大”审计客户在经营成果(ni,ret和xret) 上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都低于5%, 除了ret中位数的显著性差异检验z检验 在3.9。总之,b部分的结果验证了假设二,当公司管理层有负向的盈余管理 动机时, “四大”的审计没有“非四大”的质量高。 3.3.3 双重选择模型检验分析 (1)管理层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概率模型回归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双重选择模型进行检测分析。第一步,先用全样本 数据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模型(3-1)进行参数估计,表3.6的a部分展示的 是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概率模型的系数估算,并进行了 2 统计和p值检验。 表 3.6 管理层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概率模型的系数估算表 总样本估计平均值 系数 2 p值 constant -0.311 76.39 0.01 abssac 0.089 2.11 0.15 abslac 1.691 246.89 0.01 sales 0.340 2565.42 0.01 lev -0.432 72.29 0.01 ep 0.000 3.25 0.07 loss -0.215 45.28 0.01 其中: 4b为虚拟变量,如果邀请“四大”审计,值为 1,反之为 0; abssac为应计款项/销售收入的绝对值,代表短期应计; abslac为折旧和摊销数/销售收入,代表长期应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 sales为总资产ln,代表公司的规模; lev为负债/总资产; ep为年度销售利润率; loss为虚拟变量,如果净利润/总资产为负,并且净利润/总资产变化率的绝对值大 于 10%,取 1,否则,为 0; 从结果可以看到,abssac和abslac都与4b呈正相关关系。 和francis et al. 1999一样,4b与衡量公司规模的指标总销售收入sales(p0.01) 和成长机会ep(p0.07)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和财务杠杆lev(p0.01) 呈负相关的关系。4b与衡量财务困境的指标loss(p0.01)呈负相关关系。 (2)两阶段双重选择模型的回归分析 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模型(3-1)得出的会计师选择概率带入盈余管理选择 模型(3-2) ,来估量盈余管理的方向和程度,之所以采用两阶段双重选择模型, 是为了消除由于管理层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相关的自身选择偏见。这部分的最 终目的是检验在不同盈余管理方向的动机 (正向的盈余管理和负向的盈余管理) 下,不同会计师事务所( “四大”和“非四大” )的审计质量。为此,我们将总 样本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子样本: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样本(以下用“cp样 本”表示) ;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样本(以下用“cg样本”表示) 。在第三章 介绍过,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cp有着正向盈余管理的动机,而经营业绩较好的 公司cg有着负向盈余管理的动机。 表3.7是双重选择模型的系数估算结果。 我们分别对总样本,cp样本,cg 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在第一部分,我们运用模型(3-1)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 择概率进行了估算,并将该估算值代入模型(3-2)中。 a部分是总样本的回归结果。b和c部分分别表示cp样本和cg样本的回 归结果。a部分总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和becker et al. 1998年的研究结果一 样,虚拟变量4b和盈余管理dac呈负相关的关系(系数为-0.066,t检验为 -5.91) 。 “四大”的审计客户盈余管理的程度要低于“非四大”平均6.6%, 这表明 “四大” 的独立审计质量要高于 “非四大” , 由此假设一得到验证。lamda 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t值为5.74,这表明控制选择的自身偏见性很重要。 另外,a部分总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几个变量和dac显著相关。和 bechker et al. 1998的结果一样,dac和财务杠杆才和经营现金流量cfo负相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34 关; 和bechker et al. 1998的结果不一样的是, 他发现公司规模size和dac呈 不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发现公司规模size的系数和dac呈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1_dac的系数在1%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这与defond和 park1997的研究结果吻合。事务所更换的两个变量(newaud和oldaud)都 呈负相关的关系,只有oldaud的系数是显著的。这表明事务所更换的公司, 在更换事务所的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这和defond和 subramamyam 1998的结果一致。然而,由于 a 部分并没有考虑到公司盈余管 理方向的倾向性,即经营意向,因此 a 部分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还值得商榷。 表 3.7 双重选择模型回归结果表 0123456 718 4 _1 jtjtjtjtjtjtjt jtjtjt dacblevsizecfonewaudoldaud daclamda =+ + a 全样本 b cp样本 c cg样本 0.048 0.069 0.062 constant 6.41 5.22 7.80 -0.066 -0.076 -0.046 4b -5.91 -3.69 -4.31 -0.052 -0.049 -0.093 lev -10.84 -7.31 -23.31 0.008 0.009 0.008 size 12.45 6.93 16.33 -0.141 -0.056 0.291 cfo -8.27 -3.26 -31.05 -0.003 -0.003 -0.001 newaud -0.82 -0.45 -0.41 -0.012 -0.015 -0.006 oldaud -4.63 -4.49 -1.53 0.136 0.135 0.107 1_dac 16.01 12.20 9.50 0.032 0.037 0.025 lamda 5.74 3.40 4.5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 其中: dac为模型(2-11)中估算的可操控应计值; 4b为虚拟变量,如果邀请“四大”审计,值为 1,反之为 0; lev为负债/总资产; cfo为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 size为ln总资产; newaud为虚拟变量,如果是更换事务所的第一年为 1,否则为 0; oldaud为虚拟变量,如果是更换事务所的前一年为 1,否则为 0; 1_dac为前一年的dac; lamda为(3-1)中估算的比率。 为了检验检验在不同经营意向的基础上独立审计质量,我们需要分别用 cp样本和cg样本对模型 (3-2) 进行回归检验。cp样本和cg样本对模型 (3-2) 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分别展示在表3.7的b部分和c部分。 如果不考虑公司管理层的经营意向, 而假设 “四大” 的独立审计质量比 “非 四大”更高,那么模型(3-2)中4b对于cp样本(有着正向盈余管理动机公 司)的系数应该为负相关,对于cg样本(有着负向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的 系数应该为正相关。 然而, 如果说只有当公司管理层有正向盈余管理动机, “四 大”比“非四大”审计质量更高,4b的系数对于cg样本(有着负向盈余管理 动机的公司)应该为显著的负相关或不显著关系。cg样本(有着负向盈余管 理动机的公司)4b的系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公司管理层有负向盈余管 理经营意向时, “四大”没有“非四大”的审计质量高;cg样本(有着负向盈 余管理动机的公司)4b的系数呈不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在阻止管理层负向 盈余管理行为上, “四大”和“非四大”的表现得不分上下。 如表3.7的 b 部分所示,cp样本(有着正向盈余管理动机公司)4b的系 数为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系数为-0.076,t值检验为-3.69) 。这表明在阻止公 司管理层夸大利润上, “四大”比“非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因此,假设二 得到验证。如果在阻止公司管理层缩减利润上, “四大”比“非四大”的审计 质量更高,那么我们理论上应该看到,cg样本(有着负向盈余管理动机的公 司)的4b的系数应该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然而,我们从表3.7的 c 部分的 结果上看到,cg样本4b的系数为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和传统的观念不一 样,当公司管理层有负向盈余管理动机的时候,由于审计师和他们的客户对盈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36 余管理的倾向性相同, “四大”没有“非四大”的审计质量高。由此,假设三 得到验证。 表3.7的a、b和c部分的结果表明,总体来说,dac和lev、cfo呈 负相关的关系,与size、1_dac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些关系都是高度显著 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虚拟变量newaud和oldaud没有其他变量那么显著。 cg和cp的newaud都不显著。oldaud对于cp样本为显著的负相关 (t=-4.49) , 但是对cg不是如此。cg样本和cp样本lamda的系数为高度显著 的,这表明如果不考虑选择样本的自身偏见性,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正确。 总之,表3.7的结果表明要区分“四大”和“非四大”的审计质量,不能 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财务报表最终的两个决定者管理层和审计师,看他 们的对盈余管理的倾向性是否一致或者相悖。 当公司管理层有正向盈余管理动 机的时候, “四大”比“非四大”采取更为严格的审计程序,最终表现出的审 计质量也将更高。这是由于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时,没有将夸大的利润审 计出来而引起的诉讼风险远远大于没有将缩减的利润审计出来的风险。 例如美 国证券市场的安然,我国的“银广夏” 、 “郑百文”事件,这些都是因为夸大利 润而导致的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而当审计失败时,和“非四大”相比, “四 大”会计师事务所受公众关注的程度将更大,他们也因此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名 誉损失。 另一方面, 股东或者债权人都认为 “四大” 拥有更为雄厚的资金实力, 一旦出了问题,他们相信“四大”有能力进行赔偿,因此“四大”受到的诉讼 案件更多,由此承受的审计风险也更大。由此, “四大”对于正向盈余管理的 公司的审计程序更为严格,审计质量更高。然而,在面对负向的以调低利润为 目的公司时,由于“四大”与管理者对盈余的倾向性相同,表现出的审计质量 可能降低,此时, “四大”的审计质量就不一定比“非四大”高。总而言之, 表3.7的结果表明,由于夸大盈余和缩减盈余的诉讼风险的不同,导致了对于 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的不同。 3.4 敏感性分析 3.4.1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的替代分析 jones(1991)的模型被学术界广泛的使用,本文在进行盈余管理计量模型 的时候,也是以jones模型为原型,进一步修正得到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7 是,jones模型的估量因子具有一定的偏见性,不能全面合理的估量盈余管理 (bernard和skinner,1996;guay,kothari和watts,1996;healy,1996) 。因 此,为了确保本文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一步选择了替代指标,进行敏感性分 析。具体来说,用非正常经营应计利润(awca)用来替代盈余管理的计量指 标 (dac) , 它是现有经营应计利润与期望的经营应计利润的差额。 根据defond 和park(2001) : () jtjtjtjtjt revrevwcawcaawca= 11 (3-3) 其中,wca代表非现金经营应计利润,等于()cashca。ca为流 动资产变化额;cash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化额;rev指销售收入。awca 指现有经营应计利润偏离期望的经营应计利润的数额。 为了提高本文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将用awca作为替代变量,替代dac; 用1_awca替代1_dac,对模型(3-2)重新进行回归分析。表3.8为替代分 析的回归结果。 表 3.8 纵向截面数据的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的替代分析表 0123456 718 4 _1 jtjtjtjtjtjtjt jtjtjt awcablevsizecfonewaudoldaud awcalamda =+ + a 全样本 b cp样本 c cg样本 constant 0.069 0.045 0.078 4b -0.078 -0.085 -0.062 lev -0.064 0.058 -0.102 cfo -0.263 -0.069 0.189 size 0.007 0.008 0.009 newaud -0.002 0.001 0.001 oldaud 0.013 -0.009 -0.012 1_awca 0.121 0.147 0.122 lamda 0.028 0.035 0.029 其中: awca为模型(2-11)中估算的可操控应计值;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38 4b为虚拟变量,如果邀请“四大”审计,值为 1,反之为 0; lev为负债/总资产; cfo为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 size为ln总资产; newaud为虚拟变量,如果是更换事务所的第一年为 1,否则为 0; oldaud为虚拟变量,如果是更换事务所的前一年为 1,否则为 0; 1_awca为前一年的dac; lamda为(3-1)中估算的比率。 表3.8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分别为全样本、cp样本(有着正向盈余 管理动机公司) 、cg样本(有着负向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 。从总体上来看,表 3.8的回归结果和表3.7是相似的,这表明将盈余管理的计量指标替换之后,我 们的研究结果依然成立。4b的系数在三个部分均为负数,这也印证了表3.7的 结果:在阻止审计客户正向的盈余管理上, “四大”比“非四大”的审计更加有 效(b部分) ;反之,在阻止审计客户负向的盈余管理上, “非四大”比“四大” 的审计更加有效(c部分) 。三部分lamda的系数与awca呈显著相关,这说 明了考虑自身选择偏见的重要性。 3.4.2 盈余管理方向的倾向性的计量方法的替代分析 在上文中,我们将同年同行业的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基准变量。为 了确保本文结论的可靠性,在这部分里,我们将基准变量换为各样本公司上市 以来的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 然后将比值与该公司当年的经营活动现 金流量/总资产进行比较。如果公司现在的业绩很差,管理者就可能通过提前借 入未来期的利润等手段夸大盈余;反之,如果公司如果现在的业绩优良,管理 者就可能会保留现在的一部分盈余,以备以后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用。我 们假定如果公司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比平均值高, 公司就有调低盈余 的倾向;反之,公司就有虚增盈余的倾向。即 tjmejt cfocfo , ,公司业绩较公司平均低,有虚减利润(负向盈余管理) 的倾向; 其中, jt cfo为第t期j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 tjme cfo , 为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 t期j公司上市以来的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 表 3.9 纵向截面数据的盈余管理方向倾向性的计量方法的替代分析表 0123456 718 4 _1 jtjtjtjtjtjtjt jtjtjt emblevsizecfonewaudoldaud emlamda =+ + a 全样本 b cp样本 c cg样本 constant 0.048 0.088 0.075 4b -0.055 -0.064 -0.056 lev 0.052 -0.032 -0.085 cfo -0.141 0.077 0.321 size 0.008 0.008 0.006 newaud -0.003 -0.004 -0.002 oldaud -0.012 0.023 0.009 1_awca 0.136 0.129 0.098 lamda 0.032 0.041 0.037 其中: em为dac或awca; 4b为虚拟变量,如果邀请“四大”审计,值为 1,反之为 0; lev为负债/总资产; cfo为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 size为ln总资产; newaud为虚拟变量,如果是更换事务所的第一年为 1,否则为 0; oldaud为虚拟变量,如果是更换事务所的前一年为 1,否则为 0; 1_em为前一年的1_dac或1_awca; lamda为(3-1)中估算的比率。 表3.9的a部分和b部分分别展示了cp样本 (有着正向盈余管理动机公司 0cfo)的回归结果。 总体上来看,表3.9的结果和表3.7、表3.8的结果相似。换句话说,4b的系数 在三个部分均为负数,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先前的研究结果:在阻止审计客户正 独立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40 向的盈余管理上, “四大”比“非四大”的审计更加有效(b 部分) ;反之,在 阻止审计客户负向的盈余管理上, “非四大”比“四大”的审计更加有效(c 部 分) 。以上的结论在两种盈余管理计量变量(dac和awca)和两种盈余管理 方向的衡量标准下 (行业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平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均一致。三部分lamda的系数与awca呈 显著相关,这说明了考虑自身选择偏见的重要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 第四章 基于横向板面数据的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 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对于应计利润分离法中常用的几种模型中,jones模型和截面的jones模型 应用的比较广泛。jones模型是时间序列模型,对于特定的公司,其参数值a 是 由此公司时间起以前若干估计期的观测之回归的除。截面的jones模型,是截 面模型,a将是由事件期所有配比样本公司的观测之回归得出。由于我国股票 市场发展的时间尚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数据只有十年左右,因此不满足时间 序列模型的条件,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截面的jones模型的基 本思想,并考虑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化额和总应计利润是成负相关关系 (dechow 1994) ,对截面的jones模型进行了再次修正,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的变化额引入琼斯模型。这样做固然有合理的一面,然而却造成了无法进行时 间序列动态的分析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也为了更为全面的揭示出独立 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对特定样本公司, 选取了2003、2004、 2005年连续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并根据假设一和假设二,提 出假设三、假设四: 3 h: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收敛程度高于 “非四大” 。 4 h:当公司管理层有正向盈余管理的倾向时,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 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